實用的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合集六篇

來源:文書谷 2.3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寫一份工作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做好工作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合集六篇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1、認真研讀新考綱,明確考點,把屋考試方向。認真研究考綱規定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及試卷結構,考查的知識範圍,考試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點,明確每個考點的本質,瞭解考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複習的方向,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以教材為本,夯實基礎,構建網路。

首先,立足教材,認真梳理知識,狠抓基礎知識的掌握。以本為本,堅決、踏實地抓好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每節課利用10分鐘來考查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問答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查,考不好的同學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去掌握。

其次,要構建知識網路。複習時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重視網路化複習,注重學科內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的聯絡和綜合。網路化複習從縱橫兩角度雙向展開。

3、關注熱點,聯絡實際,提高能力。複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重點問題。弄清來龍去脈,瞭解產生的原因,分析如何發展,注意解決對策,並學會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

4、強化訓練,精選試題,提高水平。在大學聯考的最後階段的複習過程中,結合近幾年來文綜測試反映較好的試題,進行思維過程的訓練,熟悉大學聯考文綜試題的命題思路,領悟試題的設計立意、設問角度、答案組織等關鍵環節。通過練習查漏補缺,掌握答題規律、技巧,提高應試能力。每次的習題要經過篩選,練習要練,也要講評,而且要講得精,評得透,做到舉一反三。

5、加強對學生答題的訓練,提高應試水平。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注意答題技巧,答題規律的把握,同時要訓練學生答題的格式,書寫,答主觀題要做到術語化、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接觸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文化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4、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進度安排

課 題 課時數

第一單元 到郊外去 4課時

第二單元 進行曲 3課時

第三單元 勞動最光榮 4課時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5課時

第五單元 五十六朵花 4課時

第六單元 童謠 4課時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工作,為了在教學中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本學期制定計劃如下:

學生情況分析:

兩個班82人,其中有24人對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對音樂的樂理知識缺乏正確的認識,學習樂理知識的積極性不高。

教材分析:

一、歌唱

學會教材中的7首歌曲,並能背唱其中的2-3首。

二、讀譜知識:

1、認識降記號。學習一個降記號的調,知道F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2、認識D。C。、Fine。反覆記號。

3、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4、學習弱起節奏和不完全小節。

5、學習跨小節的切分音。

三視唱:

1、視唱在C、F、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複習所學過的音程練習。

2、獨立或半獨立視唱C、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

3、在教師的幫助下視唱在F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

4、練習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斷及有臨時降記號的單聲部歌曲。

四、練耳: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單旋律。2、聽記2—4小節節奏(包含切分音節奏)3、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並作標記。

五、欣賞:

1、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或認識。

2、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

3、能對作品的`旋律、節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4、瞭解民族音樂和民族樂器的有關知識,對中外著名音樂家和他們的作品有粗淺的認識。

教學方法措施:

1、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2、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和知識運用培養學生的樂感。

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高三年級學生,面對大學聯考的壓力精神狀態要好才能應對大學聯考的來臨,身體健康才能迎接加班加點的複習,所以這學期的體育課尤為關鍵,不僅要讓學生們能學到知識更要注重心理健康,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愉快的心情,給學生做心理上的指導讓學生能走健康之路來走進大學之門!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

①知道科學參加田徑鍛鍊的原則,積極參加田徑類運動並養成良好的田徑鍛鍊習慣。②根據自身情況設定鍛鍊目標、制定鍛鍊計劃並按計劃堅持田徑鍛鍊;③能用簡單方法瞭解自己的體能變化並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體能測試結果。

2、運動技能

①通過收聽或觀看有關體育節目或閱讀報紙或上網等手段,對國內外重大體賽事瞭解,懂得競技運動與健身運動與體育鍛煉的區別,認識田徑運動對身體、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價值。②積極學習並運用所學田徑知識與運動技能進行健身活動,積極參加各種田徑類體育比賽。③瞭解田徑運動中出現的創傷、扭傷的簡易處理方法。

3、身體健康

①通過田徑類專案的學習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與腰、腹肌力量和耐力。②瞭解田徑運動對進一步發展體能和提高運動能力的作用,以及對其他運動專案技術和技能與進行選項學習的促進作用。③形成良好的田徑運動習慣和健康行為。

4、心理健康

①通過參加田徑活動,改善心理狀態,並在田徑運動中運用所學方法調節情緒。②設定合理目標,使自己在田徑運動中不斷提高田徑運動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體驗成功。③努力克服田徑運動中的心理恐懼等現象,體驗在困難環境中或在具有挑戰性的運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5、形成健全的人格

體驗到運動過程的快樂性與成就感,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能利用體育活動解除心理的煩悶,提高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運動過程中具有勇敢、頑強、果斷、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質。運動中能與同伴和諧相處,尊重他人,遵守比賽規則服從裁判,有良好的體育道德作用;具有協作配合意識,體現良好的團隊精神。

(三)教學措施

1、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自己教育教學能力充滿自信,對在學生中樹立良好教師形象充滿自信,對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充滿信心。飽滿的工作熱情與必勝的信念是實現教學計劃的保障。2、認真研讀《教學大綱》,理清重點、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上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該課內容。注重實際,面向全體,儘可能切入學生實際。3、除課堂教學外,還組織校田徑隊的訓練與比賽,抓住每個班級有體育特長及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指導學生訓練,為提高我校競技成績而努力。4、對體育偏差生,則幫助制定進步計劃,指導學生自覺養成良好鍛鍊習慣。培優與補差學生的訓練,鍛鍊時間與年級組,班主任溝通商量形成書面計劃,共同協作執行。5、教學中充分注重從學生中反饋收集以矯正和調控教學的作用,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的信心,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研究的計劃

按時參加體育教研組活動,積極參與和配合體育教研組開展的課題研究,事先多做資料和資料收集,爭取在活動中能有建設性的發言,並多學習和借鑑其它老師所做的`課題研究的優秀成果。多聽課,包括同教研組老師的課,也可聽聽其它科任老師的講課,並做好聽課記錄,及時作出評價。吸收和借鑑他們優秀的上課技巧和對知識的傳授能力,同時思考,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哪些需要改進,並儘快實踐到教學活動中。多與老教師溝通、交流,勤問勤學,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把握能力和教學質量。有時間將盡可能到校外聽課,學習校外老師的經驗,增加校際老師的友好關係,多交流,多學習,多提高。爭取一週聽一至兩次的課,並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仁探討交流,不斷提高自己。積極撰寫體育教學論文,爭取本學期內完成一篇有質量的論文並發表。

(五)繼續教育的計劃

繼教教育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平時要多看一些關於體育教學的相關雜誌及論文,從多方面充實自己,多借助網路平臺到一些相關的教育教學網站、論壇去瀏覽、學習及交流,並及時的進行自我反思與實踐,提高自己的體育教學能力。只要有組織培訓,我一定積極參加,並認真學習,儘可能的提高和充實自己。爭取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盡職盡責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體,課程目標是學生通過體育學習與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的學習效果。基礎教育的體育課程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是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夠達到的,他決定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方向和過程,更對學生健康目標的達成起導向和激勵作用。在制定教學目標過程中只有做到:

教師應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實踐,藝術性的創新設計課的教學過程,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體育興趣愛好,選擇搭配教材。根據學生體育基礎不同,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彈性學習目標,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獲,體驗成功的喜悅。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力圖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凡是學生經驗、能力、知識可及之事,均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只是給學生創造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參與管理和評價。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總之,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只有這樣才可以體現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統一。

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按照教研室年初確定的"切實推進課程改革,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努力深化教學研究"的工作要點,結合本學科實際,以踏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務求構建"精,活,實,細"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深入調研,突破國中課改的瓶頸。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國中歷史學科無論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方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均已出現了很大的'改變,科學的教學理念已根植於教師的頭腦。但也應請醒地認識到隨著高中課改的穩步推進,國中《歷史與社會》課程與高中歷史課程改革不相配套的弊端業已顯現,主要表面在:

(1)高中20xx年大學聯考方案基本確定,文科必考歷史。但蘇州市在招方案中還末把歷史學科納入會考範圍。

(2)高中歷史學科無論是必修教材還是選修教材,均以專題形式呈現,而蘇州大市國中教材是《歷史與社會》,其中僅在八年級涉及一些有限的歷史知識,不足以成為高中歷史學習的知識支撐。學生進入高中後,學習歷史相當困難。面對種困境,加強中心組成員研究,探索初高中的銜接教學。

二、加強研究,探索針對學生水平測試複習之路。

按照省教育廳基本擬定的20xx年大學聯考方案,20xx屆學生大學聯考將由三次考試組成,即20xx年4月6,7,8舉行的必修科目學生水平測試,20xx年4月6,7,8舉行的選修科目水平測試及20xx年6月6,7,8語數外大學聯考。就本學科內容,如何應對兩次水平測試是新課題,為此:

1、眼觀六路,收集篩選有效資訊

由於教育廳正式方案遲遲沒有出臺,所以目前與南京方面保持熱線聯絡,仔細篩選有效資訊,以提高指導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2、編制文理科兩科教學進度及要求

本學期理科完成必修3的教學內容,文科完成兩本選修教材的教學內容,爭取騰出時間幫助學生夯實基礎,以應對兩次水平測試。

3、編制複習用書,提高應對的有效性

結合崑山實際,著手編制水平測試複習用書,現已將有關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教師。

三、服務學校,幫助構建高效的高三課堂教學模式。

本屆高三全市學生3929人,選學歷史的1594人,而張家港全市6474人,選學歷史的僅1576人。選修歷史人數無論是佔比還是絕對人數,我市均排在第一,這就導致今年選學歷史的學生生源質量很差,七月初調研計劃結果也說明這點,客觀題均分我市是42.41排五市三區第6。雖然自知要完成教育局保三爭二的目標難乎其難。但必須為榮譽而戰,為此:

1、研究學情,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

在九月初調研測試閱卷結束時,召集全體高三歷史任課教師坐下來詳細分析各校生源結構,在此基礎上要求各位教師放低要求,確定第一輪複習以狠抓學生基礎知識為第一要務。

2、深入學校高三備課組,針對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

在各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跑,分別召集各校高三備課組成員,與各校高三教師一起分析班情,學情,指出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3、藉助蘇州市歷史學科基地的力量,參與四星級備課組長會議。

利用蘇州市高中歷史學科基地在崑山的有利條件,積極參與基地的教研活動,開拓我市高三歷史教師的教學視野,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新的學期,新的起點、新的目標、新的希望。新的舉措、新的成效。本學期我們一年級數學教研組這個團隊一共四人,有信心做好本學期的各方面工作。具體計劃措施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的“三個面向”為指標,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生命,深化內改,細化管理,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素質,進一步轉變教學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以“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為研究重點加強學習,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和空間觀念,使學生學會學習,使我們教研組數學教學、教研質量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學理論,優化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利用業餘時間閱覽,做讀書筆記,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每週四下午的教研活動。鼓勵教師踴躍發言並做好業務筆記。

2、加強數學課改組成員的研究意識,把“有效整合一年級學生數學作業中錯題”作為本學期的研究重點,並能把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思想及時輻射到各學校,幫助廣大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逐步抓好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究。

3、在教師認真學習、深入教改實踐的基礎上,讓教師在教育理論、個人觀點與教改實踐的對話中進一步啟用思想,不斷總結。本學期將繼續組織參加上級各部門組織的各類評比活動,組織教學案例(設計)評比活動。

4、加強“同課異構”的研究力度。組織全組教師參加學校的聽評課活動,共同研究,共同成長,讓學生得到實惠。做到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認真領會新標準、新理念,汲取優秀的經驗,不斷充實自己,提高組內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繼續開展學習聽課、上研究課觀摩課、課堂教學評價,帶動數學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

5、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以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為研究重點,讓學生生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每一堂數學課都能成為學生成長的一個起點。

6、繼續搞好“減負增效”工作,積極輔導學習困難學生,使他們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相應的提高,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避免繁雜、無效、重複的練習,減輕學生負擔。

三、活動內容及安排:

九月份:

1、討論和制定教研組具體工作計劃、瞭解本冊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點、難點等。

2、集體聽課,評課,寫反思和評課報告。

3、確定每月主題教研課和“憑海臨風主題論壇活動計劃。

十月份:

1、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積極研課、磨課、聽課、評課。

2、參加學校“海納百川”讀書論壇:教師讀書故事演講。

3、繼續校內和外出聽課、評課,寫反思和評課報告。

4、搞好家長開放日活動。

十一月份:

1、新教師教學彙報活動。

2、繼續聽課、評課,寫反思和評課報告。

十二月份:

1、看統一注重練習口算,參加口算達標。

2、做好複習和期末考評工作。

以上活動具體安排按周次進行,如有變動,一切服從學校工作計劃。

總之,本期我們要實實在在的把課備好,把課上好,把學生輔導好,在教學研究活動中,我們要堅持一手抓教學常規的落實,一手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