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3》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99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識字3》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識字3》教學反思

《識字3》教學反思1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對於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執教了《識字3》一課,我有以下感受:

(一)環節設計要合理

本節課我設計在學生初讀課文後就進行識字,因為學生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識字經驗和能力,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有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學生學起來、記起來也是比較枯燥的,通過開火車方式檢測孩子的識字情況,發現有些孩子掌握的不是很紮實,識字環節教學沒有夯實。如果能夠在學生熟讀課文之後在進行識字指導的.話,我想就會降低學生的識字難度。

(二)想象力要豐富。

學生年齡雖小,想象力極其豐富,甚至有時異想天開,自己卻“收不住了”,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恰如其分的給予引導和小結。例如,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教師給出幾個都是上下結構的字“霧、霜、秀、李、霞”我說他們都是好朋友,有幾個特別要好就象親兄弟一樣,你們能找到他們嗎?小朋友們很容易的就知道是“霧、霞、霜”是親兄弟,可是第一個舉手的小朋友偏偏說“李”和“秀”是親兄弟,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木與禾”比較像,我沒注意到他們說了“李和秀”是親兄弟,他們在寫字的時候會把“李”寫成“禾”字頭,有的把“禾”寫成“木”字頭,這可能是我沒強調寫的時候要注意。

《識字3》教學反思2

《識字3》一課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意境優美,朗朗上口。《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段識字教學目標中有這樣一條: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種喜歡和願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去激發,去培養。怎樣激發,怎樣培養?教學中,我讓學生感受情境,巧妙識記。將感受對子歌的意境美與記字相結合,培養自主識字能力,拓寬識字途徑。在教學中,不僅在認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與生字多次見面,而且採取多種形式巧妙識記。

如:學習第一小節,當出示“霧、霜、朝、霞、夕”5個生字時,我請學生仔細觀察,有沒有比較相像的`字,學生很快發現了有三個“雨”字頭的字,讓他們在比較中,說出自己的記字方法。有的說:“我會用加偏旁的方法記住‘霧’字,任務的‘務’加上‘雨’字頭是‘霧’”;有的說:“我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霞’字,放假的‘假’字去掉單人旁換成雨字頭是‘霞’。接著,我又給出兩個謎語讓學生去猜:

①十月十日;

②多字少一半。激發學生記字的興趣,達到進一步鞏固生字。兩個“蟲”字旁的字,兩個“禾”字旁的字。

將識字與生活相結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並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如在教“李”“楊”時,我問學生: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李”“楊”?學生由此聯想到班上姓“李”和姓“楊”的同學;還有的說:“我見過楊樹和李樹”。再問學生:你還認識哪些有“木”字旁的字?學生又回想起很多自己認識的帶有“木”字旁的字。既學習了生字的同時,又複習了舊字。

《識字3》教學反思3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後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識字和寫字是本課的重點。

一、創設情境,遊戲中識字。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趣”貫穿整節課,巧妙地創設了多個有趣的情境,讓孩子們在情境中和遊戲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事物、認讀詞語、學習漢字。

二、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學生剛剛學完拼音,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朗讀,是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文字、情感之間的一種對話方式。在朗讀過程中,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充分利用多種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體驗到朗讀的樂趣,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三、巧妙地滲透說話訓練

從教材入手,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踐,練習仿說,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為二年級的寫話及今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練說中逐層訓練,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比如,在課堂中,我是這樣訓練學生的,第一步:出示公園課件,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公園的美,並說“公園真美呀!美在哪裡呢?”誰來說說?並出示句式讓學生說。 (1)公園真美呀!有綠油油的( ),有美麗的( )。 (2)公園真美呀!有彎彎的( )有高高的( )。第二步:在學生會說前兩個句子的基礎上去仿說下面的句子。(1)公園真美呀!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2)公園真好玩,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就這樣,學生的說話得到實際的訓練。

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比如,(1)我為了讓學生更容易地體會領悟怎樣美讀韻文,我在範讀時,讓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學生能夠自己誦讀課文,可沒有感情,甚至有拖腔現象。(2)在課堂中,教師的激勵語言缺乏,不能恰到好處評價學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爭取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識字3》教學反思4

在課文伊始,我先用兩個謎語匯入,謎語寫在音樂課件上,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猜謎,這是第一次的嘗試,所以學生覺得特別新鮮,情緒也特別高漲,之後我用一過渡語“你們願意與風兒、雨兒到大自然裡去進行一次旅行嗎?”學生大聲地回答:“願意!”氣氛相當之熱烈,在出示風景幻燈的過程中,我用一副副生動美麗的圖片向學生述說著大自然的美景,並在圖片的上空標上相應的生字詞,這樣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達到了認字的效果,而且記得牢,不容易忘記。

當這些字都擺在一起的時候,我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字的特點,想一想有什麼樣的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字,學生分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來識記生字,課堂氣氛相當好,我想這有一部分原因歸功於優美的自然音樂,學生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情境中,我想這就是情境教學帶來的我所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篇課文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叫做對對子,我先簡單介紹了對對子的來歷和起源,學生於是對這種中國特有的形式有了興趣,他們很願意去讀一讀這篇課文,由於這篇課文字身就有很強的.朗讀性,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也相對來說比較感興趣,他們很快就對課文的內容也掌握地比其他課文快些。

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相當純熟的基礎上,我根據課文的內容安排了幾個遊戲,其一便是“前後對接”,教師說前面,學生對後面,跟老師玩遊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或者是男生對前面,女生對後面或一、二大組對三、四大組等,學生對得特別積極,再之後我將這種形式延伸到課外遊戲中,我設計了一個遊戲,將課外的圖片和相應的文字對接另一張圖片,學生因為熟讀了課文,潛意識中便能形成相應的對接模式,這對於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相當有益的。這節課所不足之處便是在講生字的環節中太過於“面面俱到”,以致於到後來學生頗有些疲倦以及在引導圖片的設計中出現了一個失誤——圖大字小,給人有種喧賓奪主的感覺,致使學生會將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圖片上而不會太注意上面的生字。

《識字3》教學反思5

識字3用圖表的形式按實物圖、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展示了“木”、“禾”、“竹”、“艹”兩組偏旁發展演變的過程。本課的重點是通過觀察圖表,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明確偏旁對生字的意義。

教學中,我主要是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自主探究,“通過大家的朗讀,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發現的?”來引導學生髮現詞語中的規律,瞭解為什麼這些詞語中都有這個偏旁,在討論研究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掌握識字方法,不僅有效區分了字形,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我又採用了一些小遊戲。比如我請學生說說“扌”的字,一邊說生字,一邊做動作。學生在做動作的同時,進一步明白了這個動作是和“手”有關的,所以才是“扌”。還有區別形近字,我是讓小組中的學生扮演兄弟姐妹,向大家介紹怎樣分清他們。我是大哥“籃子”的“籃”,我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我的上面是“q”,表示竹子;我是小妹“藍色”的“藍”,我的顏色是從花草中提取的`,我和花草有關,所以我的上面是“艹”……

本堂課是屬於孩子們的,所有學到的知識都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他們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堂除了快樂還是快樂。

《識字3》教學反思6

《識字3》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的,內容大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在這節課文的教學中,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這節課的匯入,我讓學生隨著音樂觀看了很多大自然美麗的風景,然後引出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這是一個設計和實施都很成功的教學環節,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巧妙地匯入了新課。學生觀看了美麗的風景後,都被大自然的美麗吸引住了,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

二、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產生興趣。當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想象有聯絡時,我利用課件插入有關的圖片,如:霧、霜、朝霞、夕陽、碧野等,這些現象,學生平時是很少接觸到的,跟他們介紹,倒不如讓他們觀看這些現象的圖片,這樣學生就更直觀地瞭解這些自然現象了。

三、《識字3》這篇課文情景優美,語言精煉,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教學讀這篇課文時,我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如:拍手讀、男女賽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等,這樣一來,學生對讀課文又產生了興趣。

四、這篇課文是一篇識字課,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以識字為主,我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如:猜謎語、加一加、換一換、歸類等方法識字,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生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教這篇課文時,我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識字這一環節花得時間不夠,顯得還不夠紮實,,讀課文讀得雖然多,但感覺沒有層次性,今後我要多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識字3》教學反思7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湧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雲,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1個是新認識的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教”體現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對學習者的研究應該真正進入教師確定目標的視野,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需求等要素則是目標確定的首要來源和依據。研究學習者的“起點”,其實質是確定學生的需要起點和需要層次。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然後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麼意思?可入畫是什麼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解釋。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學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因為不明白所以認真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閱讀“應讓學生政治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是一篇韻文,通過朗讀感受其中的韻律美和祖國山川美。語文閱讀不是生活中隨意的消遣性閱讀,漫無目;也不是一般的瞭解性閱讀,淺嘗輒止;它應該是一種投入的欣賞性閱讀,應當以一種積極的審美心態,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賞、評價文字中的人與事、景與物、情與理,不僅觀其“言”,還要品其味,悟其神。如此,閱讀過程便成為一次審美體驗,一次發現美的旅行。閱讀是很自我的。它不僅是一次資訊的攝入過程,也是學生調動自己的情智與文字的對話過程,與作者情感的交流過程。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學生興趣盎然地賞讀,不同的學生對文字會做出不同的“解讀”。由於讀得真切,心有所思,這時他們便會萌生傾吐、與人交流的充動,他們渴望自己的感悟體驗得到同學的認可,也想聽到別人的真知灼見。本文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讓學生說說你知道祖國有哪些山,哪些河?圖文結合,把學生帶來的圖片和山川美結合起來學。通過不斷地朗讀,感悟。

《識字3》教學反思8

1、“專題識字”是低年級識字課的一個學習內容,因此,設計要充分發揮按“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優勢,引導學生嘗試自讀課文,自主識字,並能通過同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獲取知識,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在感悟中識字。在識字1的教學中,我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保持主動學習的狀態,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識字的效率和質量。

2、識字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凸現識字教學的特點,採取多種學習形式,如:認字與閱讀相結合;認字與讀寫相結合;認字與詞語理解相結合;認字與字的音、形、義融為一體等方法。在識字3的教學中,由於該識字是通過三字歌的語言形式來呈現的,讀起來節奏感較強,而且琅琅上口,學生讀起來特別有興致,抓住這一特點,我充分利用多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認字,讀中識字,課堂的識字效果顯著。在本識字的學習中,除了識字,學生還增長了有關民族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在這兩個識字的學習中,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然後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麼意思?可入畫是什麼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解釋。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學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因為不明白所以認真聽。本文是一篇韻文,通過朗讀感受其中的韻律美和祖國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幾句話,“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讓學生說說你知道祖國有哪些山,哪些河?圖文結合,把學生帶來的圖片和山川美結合起來學。通過不斷地朗讀,感悟、理解課文。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教”體現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4、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必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增加課外閱讀,擴大識字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相對興趣比較濃厚,課堂上採用的識字形式多樣,學生學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慢,還需要教師逐個進行指導誦讀,多給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大膽識字,從而達到課堂的時效性。

《識字3》教學反思9

《識字3》用圖表的形式按實物圖、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艹”兩組偏旁發展演變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帶有這四個偏旁的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這四個偏旁學生早已熟悉,教學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把課堂還給學生,根據我的學程單在和同桌組成學習小組展開學習。我的學程單如下:1.看圖,比較“木”和“禾”的實物圖、古文字、偏旁有什麼不同?再讀讀詞語,想想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代表的事物有什麼共同點?你能再舉例帶有這個偏旁的字嗎?2.學習時間4分鐘。

組織學生交流時,我對書中的詞語進行解釋:“松柏”包含松樹和柏樹,也有人把“松樹”稱為松柏。“楊柳”指的是柳樹。在我們這裡有“楊樹”和“柳樹”兩種樹木。“莊稼”是“秧苗”、“稻穀”等農作物的'統稱。

用同樣的方法我和學生們學習了草字頭和竹字頭。

在整堂課上我講得很少,主要是學生在學和交流,從課堂氣氛來看,學生學得很主動,效果不錯。

本課教學內容安排了兩課時,時間比較充裕。最後我還安排讓孩子們用部首查字法再找找帶有本課所學的四個偏旁的字,並且找出這字與偏旁之間的關係。孩子們興奮地查閱著,我很欣慰,因為他們對識字很感興趣。

《識字3》教學反思10

在11月6日,我在學校上了一節語文研討課,教學內容是國標本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P62~63頁《識字3》第一課時。此次活動的宗旨是通過對詞串識字的教學方法的探索,使學生喜歡識字,有識字願望,提高學生識字率和書寫能力。針對我們學校的教研主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我給本節課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激情匯入—讀準字詞,感知韻文——通讀詞串,認識事物——貼圖,進一步建立圖文聯絡——指導書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圍繞我校教研主題進行設計。

在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既美麗又好玩的地方去,想去嗎?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慾望。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公園全景圖,學生眼睛亮起來了,公園,對學生來講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一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參與慾望更高了。

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我儘量用兒童話的語言進行教學,如把生字、詞語說成“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以及跟“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交朋友,把“詞語寶寶送回家”等。學生聽起來就感覺很親切,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生字和詞。在生字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交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和渠道。如我出示“水”字,問:你認識它嗎?你是怎麼認識的?從而喚起了學生識字的經驗。

詞串教學中,通過創設帶領學生到公園裡遊玩這一情境,出示了公園風景圖,讓學生從圖畫中體會公園景色之美,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示相應的詞語,教師通過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然後連詞成串,我根據詞串特點靈活的進行各種形式的指導朗讀,並交給學生方法。如:在讀第一、二行詞串時,在指名讀效果不是很好的時候就加以範讀,看學生聽得那麼認真,我趁熱打鐵把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交給學生,學生掌握了方法後比之前讀得好多了。但是,由於我指導學生朗讀時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學生並沒能讀出詞串的韻律美,學生並沒能把詞串的樂感讀出來。在學生讀得不夠好時,作為老師,應該給學生多幾次的範讀,讓學生在教師的範讀中去體會、去感受語境美,進而讀出感情。可我本身都沒能把詞串的韻律美讀好,怎麼能讓學生讀好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應該是在學生讀之前,自己先讀百遍才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如:我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把握詞串教學的特點,在學習生字時沒有引導學生把握好生字的形和義,沒有處理好讀書、識字與寫字的關係等等。上完本次課,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教學經驗有待提高,教學機智有待加強,語文知識有待增加,語文教學理論有待掌握。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

《識字3》教學反思11

參加工作以來,這是我第一次講公開課。在講課之前我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儘管如此,當我讓葉老師看教案時還是有毛病。語言太直接、直白,沒有趣味,整個語言像在給高年級上課,同時激勵性的語言也太少;有些小細節銜接還不夠好;沒有指導學生朗讀的環節。在葉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又把教案重新設計寫了一遍,而且還準備了四張寧寧畫錯的畫。就這樣在師傅的指導下,我很順利的把我的課給結束了。在此,我要謝謝師傅這段時間給與我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很順利的展開我的`教學工作。

一 複習匯入

讓學生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複習了上節課所學習的生字。用“你們掌握的可真牢,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有趣的兒歌”引出要學習的內容。

二 讀文識字

讓學生先自由讀文,讀書時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讀後我又用“你們敢接受老師的考驗嗎”這一激勵性語言,激起他們識字的興趣和願望。學生興趣高昂,讓學生先帶拼音拼讀,(齊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接著又追問“第一關順利闖過,第二關可難了,還敢挑戰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去掉拼音讀。就這樣學生在愉快而輕鬆的氛圍裡認識了新字詞。

三 學習兒歌

字認識後,讓學生把字帶回課文中,再來讀文。並讓學生思考“誰是粗心的小畫家,他的粗心表現在哪?”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適時的加以朗讀指導。

四 總結延伸

還設計了學生幫助寧寧改錯,對寧寧說句話兩個小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同時也是要提醒他們做事要認真,細心。

五 指導寫字

學生髮言積極,課堂活躍。

俗話說;“教學無小事”。儘管之前葉老師已經給我指導過,但我的這節課還存在著許多小細節的問題。

一 識字環節進行的過快,沒有給更多的學生機會去讀。在出示生字詞時,其他都是生字組成的詞,“匹和張”是單獨字,不和諧。如果寫成“一匹 一張”在會更好。讓學生開火車讀時,因為是新班,新老師,還沒有形成默契,我的示範又不到位,具體明確。導致在開火車讀時,用的時間過長。

二 自己的基礎知識不紮實。 “你看看,可是個粗心的小畫家?”這是個問句,問句在讀時,聲調語氣往上揚,而自己在範讀時,都沒讀好。在教寫生字時,學生髮言太積極,課堂氣氛有點活躍我在指導筆順時,一緊張把“張”的筆順說錯了。幸好看到了後面老師的提示,我及時改正過來。

三 個別好的沒有及時鼓勵。師傅已經是提醒我兩次了,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上課給表現好的孩子鼓勵,不僅是對他們的肯定,讓他們繼續保持下去;更可以激起其他同學的動力。

四 在最後讀文時,方法單一,且沒有充足的時間。

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我進步了,葉老師也說比第一次強了。我也感覺到自己現在在課堂上比前兩週熟練了。再次謝謝我的師傅,以及給與我幫助的老師。

《識字3》教學反思12

《識字三》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識字課文。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文章語言優美。這堂識字課主要任務是識字教學和幾個詞語的理解,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這篇課文既要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識字,引發學生喜歡對對子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一、巧妙地滲透對對子的方法。

課前遊戲“對對子”:我說天,我對地。我說天上飛,我對地上跑。我說天上飛機飛,我對地上汽車跑……讓孩子感受到對對子無非就是字數相同,內容差不多的對起來。最後,我還滲透了反義對,近義對及古詩對來鞏固,就這樣孩子們覺得對對子並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從而激發了孩子對對子的興趣。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引起了教學共振的效應,達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通過圖畫感受自然美

在我們看來,像“朝霞、夕陽、和風、細雨、秋霜、碧野”等,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自然景觀。可是對一年級小朋友看來,他們生活閱歷淺,如果我們老師光靠語言描述,是不能使孩子們建構起認知。因此,恰當地展示圖片,利用課件,既感性的幫助孩子瞭解自然現象,同時激起孩子學文字的興趣和愛大自然的情感,他們會感到大自然多麼美好。如我在教“晨霧”一詞時,先讓他們想想說說“晨霧”平時看到過嗎?是什麼樣子的?你有什麼感受?接著播放一組“霧”圖片,告訴他們這就是霧,利用多媒體,架起生活和教材聯絡的橋樑,幫助孩子們構建起認知,他們學得輕鬆,也學得快樂。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有利於對詞語的掌握。進而針對前段時間的“霧霾天氣”,加以區分,從而激發孩子們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晨霧瀰漫的山村,樹葉上層層粒粒的秋霜,火紅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噴薄而出的朝陽,留戀花間的彩蝶,辛勤採蜜的蜜蜂,這一幅幅生動美妙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從學生一聲聲的驚歎聲中,我感受到學生不僅通過圖片認識了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發了學生審美的`情感,同時也為對對子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三、識字為主,激發識字興趣

這一課中的字詞主要是自然景物,我採用多種識字法來設計識字教學。如: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碧野”等詞。又如:運用歸類識字的方式,藉助圖片、課文引導學生反覆認讀,幫助他們逐步發現這幾組漢字的規律:“霞、霜、霧”都是雨字頭。“蝶、蜂”都是蟲子旁,“楊、李”都是木字旁。在識字教學中可主要:它們都是蟲子旁、雨字頭或木字旁的字,都與動物、雨水、植物有關。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識字時,引導孩子觀察生字中有一組“三胞胎”,你能找到它們嗎?孩子們很快在要認識的字中找到了“霧、霜、霞”三個字,教學時結合圖片讓孩子們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簡單瞭解這些天晴現象的特點,幫助孩子們記憶。接著看第2、3小節,找一找還有沒有這樣的孿生兄弟,孩子們不僅找到了“蝶、蜂”,還找到了“秀、香”、“桃、柳、楊”和李,這樣是的這些形近字更有利於區分,加強記憶。教給識字方法,鼓勵個性化識字,關注課堂生成,及時梳理,小結獨特的識字方法。學生是有差異的個性,他們的識字方法具有明顯的個性特性,我們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獨特方法識記生字,使識字教學閃現出智慧的火花。教“李和楊”時,引導孩子發現它不僅指樹木,還是姓氏。

《識字3》教學反思13

《識字4》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兒歌中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是有蟲字旁的形聲字。這節課的教學能充分結合文字的特點來展開。

1、凸顯文字特點。

本篇課文要求認讀14個生字,其中11個字來自動物的.名稱,因而第一課時的重點就放在認識事物、瞭解事物的同時認讀、識記這些動物名稱,而這些物字多數是用於這個固定的名稱中,很少有單獨使用的機會,因此第一課時的識字教學就定位於以詞語、名稱為單位來認讀識記。

2、體現新課程的識字特點。

不是將生字從課文的語言環境中提取出來,單獨認讀,而是注重在語境中認讀,在具體的詞句、課文中識記,如:圖片與詞語同時出現,圖文認讀、句子中認讀、課文中認讀、做動作認讀等。同時在讀中初步瞭解、體會文字的語言特色“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利用多種形式、多種場合,讓學生多次見面,達到熟識。

3、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形聲字的規律和識字方法。

漢字本身具有構字規律。引導學生髮現、瞭解漢字本身的規律,掌握相應的識字方法,就能加快識字速度,提高識字效率。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先讓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名字,說說發現了什麼,引出蟲字旁的形旁表義特徵,再引導學生讀讀名字,說說又發現了什麼,得出聲旁幫助記住讀音,初步感知形聲字的構字方法,最後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形聲字。

不足:

如果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相信教學效果會更好。

《識字3》教學反思14

課的開始,就是一個設計和實施都很成功的教學環節,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僅在於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不僅僅在於巧妙地匯入了新課。

(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這是有規律可循的。

我能成功地運用了這樣兩條激發興趣的規律:

①當所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疑問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②當所學知識揭示了自己以為常的現象中的新的含義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從課的一開始就體現了學生裝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這節課開頭的教學過程,充分說明了教師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認識是比較到位的。

《識字3》教學反思15

識字3是一篇趣味識字,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當然,也是識字教學的需要。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結合圖片,加強漢字與事物及其動態的聯絡,讓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中理解其意,瞭解字形,鞏固識字,領悟會意字的特點,感受祖國文字的魅力。這首兒歌很簡單,孩子們都能明白意思,在理解“粗心”的基礎上,我創設情境:寧寧聽到大家叫他粗心的小畫家,他決定要把這些畫改正過來,你能幫他嗎?我讓孩子們合作學習創編兒歌,孩子們興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習得生字,懂得了運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