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

來源:文書谷 2.53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1

《三國演義》第十二章是“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有位賢士叫諸葛亮,劉備早就聽說他的大名,又有人向劉備推薦他,於是,劉備很希望能見到諸葛亮。

第一次,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前去拜訪諸葛亮。三人來到諸葛亮的莊院前,前去敲門,不料出來一個小童,說諸葛亮不在。劉備聽了非常失望,在張飛、關羽的勸說下無奈的離去;

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又前去拜訪。這是正是隆冬,這次諸葛亮的弟弟在家,而諸葛亮昨天剛剛去和朋友遊玩去了。於是,劉備就留下一封信,說明自己對諸葛亮的敬慕之心,失望地走了;

第三次,張飛和關羽等人一齊來勸阻劉備不要再去,但是劉備求賢納士的'態度非常堅決,讓張飛和關羽不得不再跟著劉備去拜訪。這次,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離山莊還有半里路時便下馬步行。

三人來到山莊,小童告訴劉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一聽,便在門外等候。半天后,諸葛亮睡醒了,劉備急忙拜跪,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決定輔佐劉備平定天下。劉備也正是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才如虎添翼,進而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流芳百世…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劉備之所以能把諸葛亮這種奇才請到,是因為劉備具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我總結了一個道理:人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2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大人物——諸葛亮。他為劉備出謀劃策,後來,劉備與周瑜合作,共同對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顯示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10天趕製10萬枝箭,並說不要推卻。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十萬支箭,並立下了軍令狀,周瑜告訴魯肅說,他要故意遲延造箭,好定諸葛亮的罪。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借二十條船,每條船要有30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魯肅答應了。前兩天諸葛亮都沒有動靜,到了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上江上取箭,這時江上霧大,天還沒亮,這時諸葛亮把船靠近曹軍水寨,然後擂鼓吶喊,曹操看不見虛實,不敢輕易出動,只好射箭,就這樣,不一會兒諸葛亮就得了十萬支箭,曹操知道上了當想追也來不及了。

魯肅把借箭的過程告訴周瑜,周瑜自嘆不如諸葛亮。

起初我也擔心諸葛亮三日之內造不出箭,但後來看到他的妙計之後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辭了十天的.期限,而說只需三天,是因為他算到了第三天江上必定會大霧漫天;算到了魯肅是個老實人,會幫助他;算到了曹操在霧中不會派兵來攻,會射箭。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是上知天文,其實諸葛亮能有這麼神通,跟他的勤奮學習脫不了干係,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也可以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3

"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

《古今賢文》中曾這樣說道:"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這一週我便拾起那本早已看過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清初的小說家、戲曲家一羅貫中。這本書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以擁劉反曹為主導思想,描繪了三國時期政治、軍事、外交上的種種鬥爭。

其中令我記憶最深的一回就是"草船借箭"了,儘管周瑜百般刁難諸葛亮,要求他三天內造出十萬只箭,但諸葛亮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曹軍的心理,很快便集齊了十萬之多的箭,讓我佩服的是諸葛亮足智多謀,他讓我知道:面對別人的`刁難,要冷靜思考,想出對策,這樣才會像諸葛亮一樣勝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長篇章回體小說的鼻祖,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三國時期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了百姓對統治者的愛憎以及對戰爭割據的反對,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劉備的仁愛待人、禮賢下士,諸葛亮的謙虛謹慎、足智多謀,張飛的膽識過人、氣吞山河,關羽的正氣凜然、赤膽忠心?這些我們都應該學習。三國演義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態,各有所長,讀過這本書之後,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懂得了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聽了我的感受你的心裡是否也想來一探究竟呢!那就快去讀一讀這本書吧!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4

孔明初出山之時,曾對劉備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此時的劉備,可謂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堂堂大漢皇叔,天時地利客觀有利條件讓他人捷足先登,剩下的僅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人”了。因此,西蜀賴以立國者,就是“人”。

就憑這一個人字,孔明就能把它做成一篇璀璨的詩篇!

最成功的是孔明對當地士人、將士的`使用,為此,他使出渾身解數。畢竟,劉備要在西川立足,非得到當地士人支援不可,因此,孔明重用董允、費煒、蔣宛、鄧芝等數十名當地文官,更絕的是讓劉備與當地士人聯婚,娶吳懿之妹為妻,結成婚姻聯盟,讓這批士人安下心,共同擁立劉姓為主。對武將則另一套辦法。孔明始終緊握“槍桿子”,主要武裝力量由劉備共患難的關、張、趙等人及其子弟掌握。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其實不是這樣的!而是廖化自古城相會時就隨劉備,是“久經考驗”的幹部,把帶精兵的先鋒職務給其他人不放心,所以才交給廖化。至於姜維,是孔明入室弟子,是親自選定的接班人,就另當別論。一些不為所用的人材,如初入川的楊任等人則殺之不留!這是孔明用人精明之處,西蜀能立國三分天下,與孔明這些措施分不開。但是孔明用人也非絕對正確,他平生犯二次用錯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一是錯用馬謖,結果失去了北伐戰略要地。二是在留守荊州人選上,很明顯,劉備派關平到荊州求援,是自作主張要關羽守荊州,孔明對這種錯誤決定,不作爭抗,造成荊州失守。

《三國演義》裡的主人公不止是諸葛亮,還有很多人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如:關羽、張飛、曹操等等。他們同樣是那個時間的英雄。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範文5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三國演義的故事,我特別喜歡三國故事裡的各路英雄人物,比如諸葛亮、司馬懿、陸遜、曹操、呂布、張郃等等,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讀了他們的故事,就好像身臨其境,彷彿回到了三國的戰爭海洋裡。

在三國故事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他是三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幫助蜀漢打了很多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事很鎮靜、臨危不亂,在危難來臨的時刻,他總能幫大家想出化險為夷的好辦法。

比如在第一次攻打魏國時,諸葛亮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計”。當時諸葛亮的手下只有三、四千兵馬,卻要面對司馬懿15萬大軍的攻擊,而司馬懿的大軍離當時諸葛亮駐守的西城非常近,在雙方兵力懸殊又來不及撤離的情況下,諸葛亮沒有退縮、也不硬拼,利用司馬懿的疑心,巧妙的策劃了一出“空城計”。諸葛亮大開西城城門,穩穩的坐在城頭悠閒的彈琴,又命令4千兵馬在路邊做好埋伏,當司馬懿帶著大軍來到城門口,見城門竟然大開,一個守城士兵也沒有,司馬懿被諸葛亮這個百思不得其解的陣勢迷糊住了,不敢入城,怕空城內有伏兵,就這樣,15萬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又浩浩蕩蕩的撤走了,路上還遇到虛張聲勢的埋伏兵馬,諸葛亮不花一兵一卒,就趕跑了司馬懿的大軍,自己也立刻安全撤離到了漢中。當第二天,司馬懿再一次來到城池,才發現上當了,後悔不已,也禁不住連連感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啊。

《三國演義》裡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會給我們留下很多啟發,“空城計”讓我想到在任何時候遇到困難,我們都應該善於觀察、沉著鎮定、臨危不懼,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