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4篇]

來源:文書谷 1.6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4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激昂震撼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歌聲裡,《三國演義》的一幕幕畫面總能浮現在我的眼前,把我帶回到那蕩氣迴腸的三國!

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時代,這個時代誕生了正氣凜然、赤膽忠心的關羽,智勇雙全、俠肝義膽的'趙雲,膽識過人、氣吞山河的張飛,體恤民情、禮賢下士的劉備;這個時代也成就了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赫赫威名!

我喜歡關羽。他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捉于禁斬龐德;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不讓地,刮骨療傷真英雄!

我喜歡劉備。煮酒論英雄,躍馬檀溪,三顧茅廬,攜民過江。收取長沙四郡,雄踞巴蜀,心繫蒼生,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

我喜歡張飛,他怒打督郵,義釋嚴顏,計敗張郃;大鬧長阪坡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嚇退曹操83萬大軍。

我喜歡趙雲。他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計取桂陽。

我喜歡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火燒新野,江東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蜀中運籌帷幄,七擒七縱降服孟獲,六出祁山伐曹魏。為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喜歡……

看三國讀三國,讓人心馳神往那個時代。我經常夢見自己穿越到了三國,和劉關張三兄弟一起習武,和曹植等一眾雅士一起作賦……在夢中,我時而化身為將領,帶領軍隊和敵人周旋;時而化身為文人,對酒吟詩;時而化身為皇帝,開疆擴土,爭奪天下;時而化身為謀士,出謀劃策,智安天下。每當夢醒時,我都恨不得在那美好的夢裡多待上一會兒。

《三國演義》這本書,每次閱讀都會令我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

這個假期,我和孩子一起讀了《三國演義》,看了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雖然只看了一部分,但是仍然有很多感悟。三國演義對核心人物的刻畫可謂是栩栩如生,比如機智過人的孔明,重情忠義的關雲長,一心復國的劉備,都是書中膾炙人口的人物,然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一代“奸雄”曹操。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書中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有勇有謀。當董卓專橫霸道時,很多官員都畏懼董卓,敢怒而不敢言,更別說有對抗董卓的舉動。然而這時曹操挺身而出,要去刺殺董卓,寧可犧牲自己也想為民除害,他的勇氣,他的膽識令人敬佩。

曹操專橫霸道,但是他的專橫霸道來源於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想用自己的專橫霸道創設一個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他的專橫霸道不同於董卓,他愛民如子。記得書中講到,有一回秋冬之際,曹操率兵出征,經過一塊兒麥田時便下令誰的馬要是踩到了農民的麥子便要處斬,可見,他也體恤人民,對待投降的將士,曹操又何嘗不是仁慈地對待他們呢。

曹操的雄才大略不僅在軍事上,還在於他的治國上。曹操佔據青州的時候,田地荒蕪,居民流離失所,農耕不振,經濟衰退,簡直就是一顆無可救藥的重災區,曹操就實行軍民屯田制,不僅大力發展生產力,還從中獲得了充足的軍糧,使民有所食,軍有所養。

曹操重信守諾。在關雲長與劉備、張飛都失去訊息時,曹操愛惜關雲長的'才能,答應關雲長的三個約定將關雲長留在了自己身邊。而後關雲長得到了劉備的下落,執意要去尋找劉備,曹操雖然知道關雲長這一走會變為自己敵人的大將,但仍然信守諾言,親自送關雲長踏上尋找劉備的旅程。

這就是曹操,一個專橫霸道,愛民如子,重信守諾的有血有肉的一代梟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3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塑造了一大群叱吒風雲的人物,不過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劉備。

劉備識人善用,忠厚寬仁,很受將士和百姓的愛戴。他曾屈尊下駕,三顧茅廬,終於得到了天下奇才諸葛亮。後來,看著趙子龍為了救出阿斗,艱難地殺出曹操的重圍,他心疼不已,大怒之下甚至想把親生兒子棄於此地。一個編草鞋的,能從一無所有到得三分天下,這其中少不了他禮賢下士、知人善用的特點。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在團隊合作中,領頭羊得知人善用,才能帶領團隊成就大業。

記得有一次,我去觀看我們學校的足球比賽。我們隊伍裡的人一上場,我就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因為我們的前鋒個子都很小,而另外一隊的前鋒長得又高又壯,這樣鮮明的對比怎能不讓我揪心呢?可奇怪的是,我們的.教練不但沒有驚慌失措,反而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他還神神祕祕地跟我說:“別擔心,你教練我可是當代劉備!千萬別小瞧我們隊的小身板哦!”我更納悶了。

這時,比賽開始了,對方發球。對方的球員把球帶了出去,我們的中衛上前攔截。可是這根本難不倒對方的前鋒。對方的前鋒一個遠傳,成功地把球傳給了他們隊的另一個前鋒。我頓時心涼了半截兒,可就在這時,我們的前鋒一下子衝到接到球的前鋒面前,毫不費勁地把球搶了下來,再以飛一般的速度向前跑。對手都傻眼了。就這樣,我們的前鋒順利地進了第一個球。後來好幾次,我們的前鋒都這樣迅速地化險為夷,讓我們隊贏下了這場比賽。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教練和劉備一樣識人善用,懂得如何發揮團隊合作的巨大優勢。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使我對歷史故事充滿了興趣,還教會了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真是一本值得反覆品讀的經典之作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4

書香伴暑假,這個暑假,我有幸見到了劉少康的兩本《三國演義》。看著封面的四個大大的字,我不禁有點兒欣喜,而又害怕。

《三國演義》取材儀東漢末年魏,蜀,吳的歷史。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一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為止,將近一個世紀。曾經,我也看過《三國演義》,但只是草草看了幾個著名的故事而已。但今天這兩本長達989頁。充滿古文的書使我恐懼萬分,完全看不懂。

幸虧老爸有著高中學歷。他引引我看到第二章。便開始把不會的劃下橫線,由他講解。直到第五,六回,我已能自主看了。古文版比白話文版難的多的`多。成千上。擺個不會的字,變成了第二大攔路虎。謔(xue第四聲)傕(jue第二聲)譎(jue第二聲)拚(pan第四聲)攸(you第一聲)蹇(jian第三聲)……繁體字儁(俊)更是使我大跌下吧。但是難不倒我們的字典一一查出。我還做了一個錯題集。

古文的《三國演義》似乎比白話文厲害得多。密密麻麻的蚊子,若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懂,這就大大鍛鍊了我的耐心。一點點看下去,我時而熱血澎湃,時而毛骨悚然,彷彿已經成了孫權手下的一名小兵。我禁劉備三顧茅廬求賢若渴的慾望。我驚歎關雲長刮骨療毒的勇氣……。但我敬佩的還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能通過觀星判斷人的生死。巧借東風,火燒新野,三氣周瑜,巧布八陣圖,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為《三國演義》增了不少色彩。

讀完《三國演義》,我人是有很多疑問,既然是歷史,為什麼之中有不少妖法,靈魂?“如第二回”張寶馬上披髮仗劍,作起妖法。只見風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似有無限人馬殺來。“第七十七回”卻說關公魂不散,盪盪悠悠,直至一處。後來關公魂附呂蒙對著孫權大罵一番後,七巧流血而死。類似還有很多也不知道是作者瞎想還是怎麼地。

讀了《三國演義》,我不僅學了許多生字,而且能大致看懂古文了,怪不得老爸總說讓我多學古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5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題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伴著這首耳熟能詳的音律,我再一次重溫《三國演義》,這清代小說的巔峰。急於興復漢室的劉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張飛與關羽、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這些英雄又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眼前。我隨著這本書走進了歷史上局勢動亂的三國時期,親臨了馬革裹屍的戰場,目睹了考慮周全的計謀,同時也感受到了千古流傳的情誼,那就是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就是諸葛亮,一個淡泊名利的.隱士,一位足智多謀的智者,一名忠心耿耿的軍師。如果諸葛亮是一匹未被世人瞭解的千里馬,那麼劉備就是發掘千里馬的伯樂。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二十年如一日地為劉備奔走效勞。火燒新野、白河用水、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如今細細品味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感受到的不止是諸葛亮那過人的智慧,更是諸葛亮一心為劉備出謀劃策打江山的忠誠。他的忠誠不僅僅表現在劉備在位輝煌的時候,更表現在劉備仙去之後。

“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接受劉備最後的託付。劉備臨終前告誡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並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但是諸葛亮並無謀權篡位之心,依然竭盡全力輔佐著劉禪,儘管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為完成劉備的遺願,諸葛亮多次親自出徵,從無怨言,只為報答多年前劉備的發掘之恩。

搖著羽毛扇的諸葛亮永遠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不僅僅因為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的智慧,更因為他對劉備那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6

《三國演義》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羅貫中寫諸葛亮太多智了,所以後人評價諸葛多謀而似妖。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

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劉備仁義禮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長阪坡摔阿斗,為了自己的大將險些因阿斗被困曹營,而將阿斗摔死,但是後人評羅貫中寫劉備,劉備盡善而似偽。就是太虛了啊。你想啊書中說劉備異像長臂過膝,你想啊,劉備將孩子舉過頭頂到放在地上以長臂過膝哪能摔得著啊。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7

暑假裡,我有幸讀到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是:劉備本來是一位賣草鞋為生的人,因為聽說幽州太守劉焉招兵,於是就去投奔劉焉。在路上與張飛、關羽相遇並結為兄弟,他們三人一起投奔劉焉去了。劉焉死了以後劉備也招了點人馬,駐紮在了新野,開始自己的事業。他們又“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來當軍師,幫助出謀劃策。開始關羽和張飛不服諸葛亮,直到諸葛亮打了一場大勝仗,他倆才心服口服。之後,通過劉、關、張三人的努力,他們與曹操、孫權一起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國號為蜀,曹操國號為魏,孫權國號為吳。後來,關羽因為太過於驕傲了,就把他把守的荊州給丟了,還被捉到吳王孫權的`手裡,被殺了。張飛因為和關羽結為了兄弟,所以想報仇,可是卻被手下給害死了。劉備看到兩個兄弟都因為吳國而死了,就不顧諸葛亮的苦苦勸告,發動一百萬軍馬去打吳國,最後被打敗了,劉備也因此得了病去世了。太子劉禪繼承了父親的霸業。可他樂不思蜀,整天和姦臣一起吃喝玩樂,蜀國只好由諸葛亮來管理,過了一段時間,諸葛亮也因為身體不好病死了。劉禪因為沒有能力,就被抓到曹操那裡去了,從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完了……

在這個歷史故事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他對劉備忠心耿耿,對蜀漢忠心耿耿,自己死也想著蜀漢,這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種體現。諸葛亮非常聰明,打仗時不靠武力,靠智謀,也打了很多勝仗。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不能死記硬背,要用一種好方法來記,這樣才能記得快。

在這個歷史故事裡,劉備告訴我們做人要善良,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關羽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驕傲,否則就會象關羽一樣,丟了荊州又丟了性命。張飛告訴我們不要太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講述了從黃巾軍起義到司馬炎統一中國的故事。這本書中,有學富五車的諸葛亮、求賢若渴的劉備、忠厚老實的魯肅……我卻喜歡忠肝義膽、義氣永存的“義絕”——關羽。

關羽,是一位武聖,更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堪稱三國時期武藝第一人,殺掉敵方大將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事,可是,他卻對劉備死心塌地,這是為什麼?就是“義”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他誠心誠意為劉備付出。什麼時候打仗,都是他和燕人張飛衝在前頭,從而掩護劉備。當年哪次大戰,不是關羽立下的功勞最大?記得關羽在曹營時,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將赤兔馬贈予他,為的就是想讓關羽留下來。可關羽是什麼人?他可是與劉備結為生死之交的“義絕”啊!於是他過五關斬六將,重新與劉備相見,當我讀到關羽水淹七軍時,彷彿看見了一位面如重棗的將軍站在城頭,提著一柄重達82斤的青龍偃月刀眺望遠方。

忠義,是人必須擁有的品質。比如呂布,雖然武藝高強,卻不懂得忠義。聽了奸臣的話,殺了義父丁原,投奔董卓,最後不僅被曹操殺得慘敗,還落了個三姓家奴的稱號。

比起關羽,我顯得無地自容。記得有一次數學課,老師讓帶積木。我的同桌,也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卻忘帶了。我看見他眼中閃過幾分焦急的神色,但是我思忖道,借了他我怎麼辦?老師的板子可不好受,所以我想方設法的躲開他的目光。終於,因焦急而臉漲通紅的他吞吞吐吐的說:“劉登軒,你能……”話還沒說完,我便一口回絕了,他怔住了,半天才回過神來,默默地回到位置上。上課了,數學老師問他:“你怎麼沒帶積木?”這時,一位瘦小的同學起身說道:“老師,他的積木借我了!”……一開始,我嘲諷那位同學,直到後來,我才覺得羞愧不已!

經過這件事,我們倆的關係漸漸疏遠了。我想,如果我重義氣,友情應該也不會破碎吧!所以,我暗下決心,從今往後一定要做一位“義”士!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9

《三國演義》中群雄彙集,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多英雄薈萃。他們都形象豐滿,有血有肉,是錚錚男兒。但給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奸詐的曹操。

曹操出身於一個官宦家庭,從小聰明伶俐。曾隻身刺殺董卓,但失敗。當時我看到這一段時,覺得曹操是一個大英雄,敢刺殺當時隻手遮天的董卓,為民除害。雖然失敗了,但他沉著冷靜,及時想辦法脫身。

後來,他與陳宮一起逃命,在呂伯奢家中借宿,可曹操疑心太重了,竟以為呂要殺他,結果殺光呂伯奢全家,還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以至於陳宮認為他不是良人,分道揚鑣。

他和劉備青梅煮酒,曹操很霸氣地說:“天下英雄只你我二人。”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而曹操卻是笑,面色如常。試問天下有幾人能有曹操這樣的胸襟和氣魄呢。

在關羽執意要離開時,他並沒有追殺,而是放走了他;當袁紹認為獻帝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廢物時,曹操早就想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計策,成功拿下漢獻帝;他還割發代首嚴格遵守軍紀,取信於軍;還有殺糧官、戰袁紹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南征北戰,最後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因奸詐獲得一次次的勝利,也因狡詐遭到世人唾棄,為人不齒。但我認為,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有多少能幹志士都死於非命,曹操用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聰明才智,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並且一步步、一點點爬上高位。

他坦率,不比那些打著真人君子旗號卻野心勃勃的人;他狡詐,不比那些自已為聰明目中無人的人;他狠毒,不比那些暗地裡暗算別人的人。

我欣賞曹操的`性格,雖然猜忌奸詐,但他很聰明懂得審視時度、很直率不像劉備裝仁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做作,這樣的他更顯真實。

曹操,是成功的政治家,是奸詐的梟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0

就在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前,我以為這裡面講的都是一些晦澀難懂的歷史,但翻開了這本書,我才意識到:我錯了。

這本書中的三國曆史,被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取代。這分明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傳奇!最後魏國被司馬氏一族滅掉,改為晉國,並隨後滅掉了吳國與蜀國。這其中有讓人讚歎不已的巧妙計謀,像王允使的連環計、諸葛亮利用草船來借箭,再用這些曹軍的箭攻打曹軍等等。也有些好笑的情節,像這一段:“馬超帶領人馬直入中軍捉拿曹操,西涼兵大叫:‘穿紅袍的人是曹操!’曹操趕緊脫下紅袍。西涼兵又有人叫:‘長大鬍子的是曹操!’曹操一驚,忙用佩刀割掉長鬚。西涼兵又叫:‘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趕緊扯下旗角包著頭跑了。”這一段,特別有趣!我讀了好多遍,每次都能逗得我捧腹大笑。羅貫中寫得可真好!

這裡面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如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的劉備;陰險、多疑、奸詐,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造自己的事業的曹操;自視甚高的關羽;勇猛但是非常莽撞、粗暴的張飛;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等等。這些人物的形象都塑造得極好,善惡分明,使我對作者讚歎不已。

雖然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寫的是天下群英爭霸,但我也能從中悟出不少道理。比如自我感覺挺好的關羽,他的結局也告訴了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如此等等的例子,都在教育著我們: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就要去學習他(她)的優點,把他(她)作為自己的目標。哪怕看見別人比自己差,也要好好地反省自己,自己若是有這個缺點,就及時改正;若是沒有這個缺點,就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學會了寫作方法,也懂得了許多道理。這就是我的收穫!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1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愛看的書吧!我更是不例外,在眾多的書籍中,我最愛看的就是《三國演義》了,對它我真是百看不厭,愛不釋手!我喜歡時不時地神遊在三國之中,去琢磨他們身上所散發的人格魅力,去聆聽他們留給後人的處事之道!

《三國》就好像是我的一位從不開言的良師。每次當我捧起它時,裡面的人物立即躍然紙上。他們或是在鐵歌戰馬前揮灑自己的職責,或是在故事情節中嘆息命運的成敗。其中令我最敬佩的人物代表是關羽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忠誠”兩個字,還看到了做人要“知恩圖報”。一次,曹操送雲長一件戰袍,可關羽就是不脫下劉備送給他的舊袍,可見雲長對自己主上有多麼的情深意重。關羽又是那麼忠心耿耿地向著劉備。雲長千里走單騎護送嫂嫂,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絕不讓嫂子受一點點的委屈。怪不得聽媽媽說關羽就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忠誠”的象徵了,現在有好多人的`家裡和廠裡就是因為這樣才供奉關羽的神像呢?

《三國》又彷彿是我的一位沉默的益友。每當我走進《三國》時,它總會耐心地向我娓娓道來做事要貴在堅持!其中,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的長達十年之久的戰爭更能讓我明白這樣的道理:司馬懿用他的“恆”和“韌”的精神,最終在對抗諸葛亮六出祁山、大舉伐魏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獲得了成功!

當我再次讀到這一段時,去年做實驗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眼前。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實驗論文,我著手做雞蛋的實驗。可是剛開始,我們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當我想放棄不做時,司馬懿與諸葛亮長達十年之久的戰爭故事在我腦海裡不時的浮現,司馬懿彷彿也不斷地說:“我都堅持了十年之久,你連這點困難都堅持不了?”於是我又充滿了力量,果真在接下來的第二次我成功了,還獲得了區三等獎的好成績呢?由此可見,堅持就能成功!有志者貴在堅持就能成功!

《三國》更猶如一位神祕的世外高人,總是這樣吸引著我繼續聆聽這無聲的教誨。使我不禁讚歎,讀此書果真受益匪淺呀!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2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一切又從頭”

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家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性格直爽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成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歷史總是在不斷改變。

書裡的人物多種多樣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我最佩服的當然還是諸葛亮。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卻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有兄弟,有敵人,有謀略,有忠心,有奸詐,有陰險,演繹了歷史的變遷,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感情、比星閃得還美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3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便是《三國演義》了。這本書描繪出了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塑造了近兩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義薄雲天的關羽,愛民如子的劉備,狡黠奸詐的'曹操……在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中我最欣賞、最崇敬的還是臥龍先生——諸葛亮。

我敬佩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讀山中,卻從未忘卻憂國憂民。草廬一對,未出茅廬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燒博望,二燒新野,三燒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借風、借火、借箭,輕搖羽扇,決勝千里之外。他在江東舌戰群儒,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之時;在危機時刻臨危不亂,鎮定自若地想出條條妙計之時;在中軍帳中從容地調兵遣將,運籌帷幄之時,我都由衷地崇敬與敬佩。單從智謀才幹而論,諸葛亮稱得上是"三國第一人".

我悲哀憐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興復漢室,但他的遠見卓識並沒有被完全採納實施,這就為後來蜀漢政權的悲慘結局埋下了禍根。劉備去世,臨終託孤,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少主劉禪年幼無能,蜀國的一切重擔,榮辱興亡,都壓在了他身上,但他卻"力挽狂瀾於既倒".平定五路大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前後《出師表》慷慨陳詞,痛表一顆憂國憂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蜀漢政權,是何等雄壯而又悲涼!

諸葛亮鞠躬盡瘁,愛民如子。就連臨終之前,還念念不忘軍中之事,用最後力量保護大軍安然撤退。當得知他故去的訊息時,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讀過《三國演義》後,我為諸葛亮凜然正氣所感召,為他的忠義之舉而激動,為他的淡泊之志所淨化,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而我們要學習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撓,忠心愛國的品質,做一個對社會,對時代有用的人。

在閱讀過《三國演義》、學習過《出師表》後,該學生能對諸葛亮這位歷史人物進行用心用情的評價難能可貴。建議能結合諸葛亮的《誡子書》再寫一段,從而使文章內容更為豐滿,結構更穩定。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4

寒假裡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國演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三國演義》時,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

在國小高年級,再讀《三國演義》時,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周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上奏後主劉禪自貶三等,從中我麼可以看出人也有失敗的時候。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普通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經常喝醉,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投靠東吳的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了。當時,曹操帶領八十萬大軍與周瑜三萬軍士隔江相對。周瑜手下一員大將黃蓋考慮到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獻計苦肉計和火攻結合在一起的計策。首先,黃蓋假裝要讓周瑜投降,接著周瑜罰黃蓋一百軍棍,後來,黃蓋寫了一封詐降信。曹操接到信後高興極了。不但沒有防備,反而大擺宴席來迎接黃蓋。結果被黃蓋的計策騙得團團轉。這個故事就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