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

來源:文書谷 2.2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

比較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2327題。(10分)

【甲】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韁袍敞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乙】選自《宋名臣言行錄》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顫(zhan)粥不充,日昃(ze)始食,遂大誦六經之旨,慨然多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或夜昏怠( ) (2)同舍生皆被綺繡( )

(3)媵人持湯沃灌( ) (4)感泣辭母( )

2.下面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1分)

A.①足膚皸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歲而孤

B.①扶蘇以數諫故 ②以衾擁覆

C.①輟耕之壟上 ②去之南都

D.①餘則組袍敝衣處其間 ②其如土石何

3.下列句中與輒以水沃面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1分)

A.以中有足樂者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可以為師也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翻譯句子(2分)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5.兩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艱難,勤奮苦讀,從文段中來看,二者的.讀書動力略有差別,請分別用自己的話概括,甲文宋濂是: ,乙文范仲淹是: 。反映古代名人苦讀的成語故事有: , (填寫兩個)(4分)

參考答案:

1.有時 通披,穿 熱水 辭別

2.C

3.B

4.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裡。

5.以讀書為樂(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因感恩慈母。勇於承擔責任而勤奮讀書 囊螢映雪 懸樑刺股 鑿壁偷光 畫荻鑿壁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2

《送東陽馬生序》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字。(2分)

假: 走:

【小題2】翻譯下列各句。(4分)

⑴餘因得遍觀群書

⑵色愈恭,禮愈至

【小題3】請寫出一個表現作者讀書刻苦的句子(2分)

【小題4】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是( )(2分)A.先達德隆/望尊 B.益慕聖賢/之道C.門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

【小題5】人們為什麼“多以書假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6】“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你認為這種態度對嗎?談談你的觀點。(3分)

答案:

【小題1】借;跑

【小題1】⑴能夠 ⑵周到 ⑶稍微

【小題1】手自筆錄(錄華,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小題1】C

【小題1】因為我守信用,按時還書。

【小題1】略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翻譯(1)句時注意“因”,翻譯(2)句時注意“愈、至”,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所寫的句子能夠體現“作者讀書刻苦”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劃分句子節奏的能力。A、先達/德隆望尊 B、益慕/聖賢之道D、手指/不可屈伸。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這句話來分析“多以書假餘”的原因。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無論贊同還是不贊同“老師對學生的態度”,都必須說出相應的理由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3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5、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錄畢,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3)四支僵勁不能動

(4)主人日再食

6、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艱為概括自己的學習生涯。那麼,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三個方面的困難?請根據文意概括。(6分)

答:

8、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為什麼能做到勤奮刻苦?請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5、跑

已經

通肢

每天

6、(1)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2)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毫無羨慕的意思。

7、無書之難 無師之難 求學之難

8、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4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高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慍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苦此。

【乙】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5.解釋加點的詞(4分)

⑴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 ) ⑵俟其欣悅( )

⑶於是遂就書 ( ) ⑷吾徒相教( )

6.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⑵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7.宋濂和邴原小時候都是家貧好學,但他們的求學態度有什麼不同?(2分)

8.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什麼?(3分)

9.讀了上面兩則短文,你得到怎樣的啟示?(3分)

【答案】

5.⑴借⑵等待⑶於是,就⑷白白地(每個1分,共4分) 6.⑴(我)曾經走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⑵我一來仰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每小題2分,共4分。) 7.宋濂,目的性明確,主動借書抄錄閱讀,拜訪名師,虛心求教。而邴原,中是被動地等待機會,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師,才能得到學習的.機會。(2分。) 8.⑴具有伯樂之慧眼,⑵富有同情心,⑶能把孔子關於教育物件“有教無類”的主張作為辦學方針的可貴精神。(3分。能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9.⑴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⑵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學習條件,⑶學習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辛的過程,應有恆心和毅力。(3分。能抓住一點聯絡實際進行闡述,自圓其說即可得分)(20xx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四校聯考語文試卷)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節選),完成問題。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祖瑩字元珍,范陽遒①人也。父季真,位中書侍郎,鉅鹿太守。瑩年八歲能誦《詩》《書》,十二為中書②學生,耽書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於灰中藏火,驅逐僮僕,父母寢睡之後,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內外親屬呼為聖小兒。尤好屬文,中書監高允每嘆曰:“此子才器,非諸生所及,終當遠至。”時中書博士張天龍講《尚書》,選為都講④。生徒悉集,瑩夜讀勞倦,不覺天曉,催講既切,遂誤持同房生趙郡李孝怡《曲禮》捲上座。博士嚴毅,不敢復還,乃置《禮》於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以才名拜太學博士。(選自《北史》)

【注】①范陽遒(qiú):范陽郡道縣。②中書:即中書省,官署名。③耽書:酷愛讀書。耽,迷戀、沉溺。④都講:主講。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語。

(1)益慕聖賢之道( )

(2)或遇其叱咄( )

(3)同舍生皆被綺繡( )

(4)生徒悉集(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祖瑩偷讀”作為上聯,結合【甲】文相關內容對出下聯,並說說【甲】【乙】兩文所寫人物宋濂和祖瑩在讀書上有什麼共同特點。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體會【甲】【乙】兩文畫線句子的人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說說從宋濂求師的經歷中,你受到哪些啟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更;(2)有時;(3)同“披”,穿;(4)全、都。

2.因此人家大多數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意對即可)

3.示例:宋濂借閱他們都想方設法刻苦讀書。

4.【甲】通過對比表現宋濂讀書的清苦(以讀書為樂)。【乙】通過側面(烘托)表現了祖瑩的文章之妙(好)。

5.示例:“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表明求師的艱苦;“餘立侍左右”或“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表明虛心、尊師;“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表明要善於質疑。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6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錄畢,走送之( )

⑵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

⑶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 )

⑷右備容臭( )

2.給句子中加粗字注音。

⑴當餘之從師也,負篋( )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⑵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 )然若神人。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段寫了作者幼時求學和成年後求師這兩方面的艱難。請簡要回答文末“蓋餘之勤且艱若此”主要表現在哪三個方面?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明代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寫這篇贈序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走:跑。②俟:等待。③湯:熱水。④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2.篋(qiè) 燁(yè)

3.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4.表現在三方面:

⑴幼時借書以觀,錄畢送之,得以遍觀群書。(得書)

⑵加冠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卒獲有所聞。(從師)

⑶從師學習衣食住行的艱難。(生活)

5.優越學習條件:“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

6.原因: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

7.言之有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7

閱讀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回答文後問題。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 解釋加點的實詞。

(1)餘幼時即嗜學( )

(2)弗之怠( )

(3)俟其欣悅( )

(4)寓逆旅主人( )

2. 翻譯下面的句子。

(1)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2) 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3. 摘錄原文回答:作者幼時借書抄書來讀,其原因是由“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之間的矛盾決定的。

4. 文章從四個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5. 宋濂的`苦讀並不比囊螢映雪、鑿壁借光更動人,卻能流傳至今。請從對學習有借鑑意義這個角度,說說本文為人稱頌的原因。

【參考答案】

1.(1)喜愛 (2)懈怠,放鬆 (3)等到 (4)旅店

2.(1)曾經跑到百里之外捧著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2)我卻穿著者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

3.嗜學家貧(順序可換)

4.幼時求學的艱難,成年後求師的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5.至少有兩種原因:①作者求學時的可貴品質,他勤奮、刻苦、專一的精神,達到了更好地啟迪、鼓舞、教育後人的目的。②使人們懂得了學習的好壞的關鍵在於主觀是否努力。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8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後問題。(1分)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zhuàn)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間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選自《明史·宋濂傳》)

註釋: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稱。

9.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標兩處)(2分)

錄 畢 走 送 了 不 敢 銷 逾 約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餘幼時即嗜學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嘗與客飲 嘗:

(4)間問群臣臧否 臧: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2)誠然,卿不朕欺。

3.【甲】文段在讀書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給我們的啟示是 。(2分)

參考答案:

9.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評分:共2分。每對一處得1分。

1.(1)愛好 (2)不 (3)曾經 (4)善,好

評分:共2分。每空0.5分

2.(1)因此人家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

(2)真是(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評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3.讀書方面圍繞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做人方面圍繞正直坦誠待人與品德優秀的人交友背後不說人壞話等要點回答即可。

評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點,言之成理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9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2分)

(1)援疑質理(2)或遇其叱咄

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12.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故患有所不闢也

B.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C.錄畢,走送之當餘之從師也

D.無從致書以觀俯身傾耳以請

13.文中“窮冬”“烈風”“大雪”屬於什麼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答案:

10.(1)引、提出(2)訓斥,呵責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1分。

11.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

評分說明:(2分)譯對重點字詞“加冠”“道”1分,譯句語言完整流暢1分。

12.D評分說明:(2分)

13.環境描寫。通過描寫惡劣的`環境,從側面烘托了作者從師求學的旅途之艱。(側面表現

了作者不怕吃苦的精神。)評分說明:(2分)環境描寫1分,作用1分。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0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問題: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計日以還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B.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乃悟前狼假寐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者也

D.或遇其叱咄 或以錢幣乞之

2.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每假借於藏書之家中的之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輟耕之壟上 B.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C.肉食者謀之 D.無絲竹之亂耳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譯文:

4.請你從選文內容的.角度設計一個問題,並擬好參考答案。(2分)

答:

參考答案:

1.A(2分)

2. B(2分)

3.抄寫完畢,跑著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2分,意對即可)

4.示例:

問題:作者在求學過桂中遇到哪些困難?

答案:無書、無師。(2分,從內容角度準確擬題1分,擬定的答案合理得1分)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1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②,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清朝藝苑》)

【注】①亭林:即顧炎武。②亭障:邊塞崗亭、堡壘。

【小題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4分)

(1)不敢稍逾約( )

(2)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

(3)同舍生皆被綺繡( )

(4)呼老兵詣道邊酒壚( )

【小題2】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各劃一處。(2分)

(1)以中有足樂者 (2)必無所疑乃已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

(1)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小題4】宋濂、顧炎武在求學上,有何共同之處?(3分)

【小題5】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後,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3分)

答案

【小題1】(1)超過約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著 (4)到……去

【小題2】(1)以/中有足樂者 (2)必無所疑/乃已

【小題3】(1)我站在他的身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地請教。 (2)勤奮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小題4】示例:勤奮,刻苦,不怕困難,專注,持之以恆。

【小題5】示例: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收穫。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2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11-14題。(15分)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劉羽衝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①,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②,自練鄉兵與之角③。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試於一村,溝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幾為魚。由是抑鬱不自得,恆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病死。

(節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經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戰鬥。 ④洫(xù):溝渠。 ⑤甫:剛。

11、甲文記敘了作者小時候 和 的學習經歷;乙文中劉羽衝最終抑鬱而死的原因是 和 。(4分)

12、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餘幼時即嗜學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謂可將兵十萬 將:

(4)會有土寇 會:

13、用現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2)恆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

14、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說乙文中的劉羽衝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一)11、借書 抄書 打仗失敗 治水失敗

(評分說明:大意對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2、(1)特別愛好(或喜歡、愛好) (2)跑 (3)率領(或帶領) (4)適逢,正趕上

(評分說明:結合語境理解正確即可。每小題1分,共4分)

13、(1)因此人家大多數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

(2)(他)常常獨自在庭院(臺階)散步,說:古人難道在欺騙我嗎(或古人怎麼能欺騙我呢)?

(評分說明:翻譯通順、完整,大意對即可。每個分句1分,每小題2分,共4分)

14、示例:劉羽衝是一個喜歡讀書但做事不切實際的'人。他雖然潛心研讀古代的兵書和水利書,但不能靈活地運用於實際之中,結果屢遭失敗,抑鬱而死。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3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一文選段,完成問題。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於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足膚皸裂而不知

B.執策而臨之

C.學而不思則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燁然若神人 判若兩人

B.腰白玉之環 腰纏萬貫

C.右備容臭 臭氣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厲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略無慕豔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表現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中一心向學的精神。

B.描寫富家子弟的豪華,是為了突出對自己窮酸生活的遺憾。

C.作者以勤且艱的求學經歷,勉勵馬生勤奮學習。

D.文段內容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夠戰勝物質上的貧困。

5.請從語文積累中找出表現古人好學的兩個成語: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A

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凍得)僵硬不能動彈。

②我(求學時)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意對即可)

4.B

5.示例: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頭懸樑,錐刺骨 聞雞起舞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4

[甲]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①,猶當博學審②問,古人與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⑤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⑥乎?(節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註解:①[資]盤纏。②[審]詳細。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幾]差不多。⑤[子羔、原憲]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2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或遇其叱咄 ( ) (2)不幸而在窮僻之域 ( )

(3)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 (4)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

22.劃線詞語意思或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戶 B.故餘雖愚 雖有子羔、原憲之賢

C.俯身傾耳以請 夫以孔子之聖, D.益慕聖賢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3.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2)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24.甲乙兩段文字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段文字所說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 (2分)

參考答案

21. (1) 有時搖 (2) 地方、區域等

22. B (2 分)

23. (1) 所以我雖然愚笨,( 但) 終於能夠有所收穫。 (2 分)

(2) 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是每天( 或一天天地) 進步,那就會每天 ( 或一天天地) 退步。 (2分)

24. 共同之處:淤要勤勉好學,於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 ( 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 ( 共 2 分,答出一點給 1 分,意近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范仲淹家貧,就學於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經夜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其二,斷齏③數莖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學,歸告其父,饋以佳餚。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留守自訝曰:大人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饌,後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註釋】①南都書舍:當時有名的書院。②釜:鍋子。③齏(j):醃菜或醬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職名稱。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2)禮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饋以佳餚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不敢出一言以復(來) 遺以食物(把)

B.每假借於藏書之家(向) 就學於南都書舍(在)

C.俟其欣悅(他,指老師)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 輟耕之壟上(去)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2)今遽享盛饌,後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4.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表。(3分)

選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內容(限8個字)

共同點

甲文

(1)

借書抄書,從師求教

(3)

乙文

范仲淹

(2)

5.從下列(1)(2)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贊同這種從師態度?為什麼?

(2)范仲淹不吃同學的父親送給他的好飯好菜。你是否贊同這種行為?為什麼?

參考答案:

1.(4分)(1)擔心(2)周到或周全(3)每天(4)贈送或饋贈

2.(2分)C

3.(4分)(1)所以我即使愚笨,終於還是有所收穫。

(2)我現在就享用豐盛的飯菜,那以後的日子怎麼能再吃得下這樣的粥呢!

4.(3分)(1)宋濂(2)讀書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饋贈(不食佳餚、不享盛饌)(2)家貧苦讀

5.(3分)言之成理即可。(1)示例:贊同,學生應該虛心學習,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這既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自己虛心求教的表現。

不贊同,我們要善於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與老師平等地交流、溝通這樣利於求得真知。

(2)示例:贊同,范仲淹不吃別人饋贈的好飯好菜,是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

不贊同,留守的饋贈是真心,不是嗟來之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一份好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