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背囊作文2篇

來源:文書谷 1.2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智慧背囊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智慧背囊作文2篇

智慧背囊作文1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年寒假學校開展了“親子共讀”的活動,我覺得十分符合當今素質教育的大趨勢,多讀書,可以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不僅增長了課外知識,還可以讓人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人們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人們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自己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同時,開展“親子共讀”的活動也讓家長和孩子多了一種溝通的方式對親子關係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智慧背囊》這本書是一位同事向我極力推薦的,我也是半信半疑的去買來看,誰知原來對看書沒什麼興趣的我,卻讓書中的第一個故事就把我的視線牢牢的吸引過去了。

一粒沙子就是一個世界,一滴露珠能夠反映太陽的光輝,一則小故事蘊含大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生命的真諦,一段平凡的'對話意味偉大,一組生活的特寫造就永恆。短小、靈動、真切、睿智、感人,是《智慧背囊》的特色;青春、活潑、真摯、真情、直爽,是《智慧背囊》的感懷。佛家講:一葉一菩提。農夫講:一花一世界。而智慧背囊:一書一人生。

它所選文章短小精悍、構思巧妙、寓意深刻而富有哲理,對孩子拓展視野、陶冶性情、啟迪心智大有裨益。書中有許多動人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能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如何做個頂天立地大寫的“人”。每個小故事的結尾處都配有心靈點選和智慧連結:其中心靈點選就短文進行概括總結;而智慧連結則是與短文相配套的名言警句。看了這本書,能讓孩子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每個人都要給犯錯誤的人一個下臺的機會;每個人都不能太自私;每個人都不能被好勝所迷惑等等做人的真諦。

這本書不僅對孩子有深遠影響,對家長也有深刻啟發,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母親的責任”一文。文中記敘了母親對孩子偷拿玩具一事的處理經過,展現了一位高尚的母親對孩子的一片真情真愛以及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高度重視感和強烈的責任心,從中家長也感悟到了許多道理。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常常只關注孩子智育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關注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學業上的,更重要的是品德上的,只有身心都健康成長,孩子才會終身受益,為人父母才履行了自己應盡的職責。

智慧背囊作文2

老師在黑板上,先畫了一個小正方體,給我們講明:這是一個稜長是x釐米的正方體,也就是x立方厘米。接著,在一邊又一連畫了四個,問:這個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體積是多少?

這時,我們用的是體,並寫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與面積。

於是,在橫排又畫了三排小正方體,組成了一觀察法,很自然地說出這個新長方體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有12條稜;6個面。觀察法在這種簡單的狀態下,是最有效的計算方法。於是,我們老師又畫了一個長方個新的長方體,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新的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還是數出來的嗎?只是是一個一個的數嗎?還是有什麼方法?我們已從面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並用x×x來算了。這時,需要提醒的是: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又分別是多少?

老師在黑板上,向下又畫了兩層,組成了一個大的長方體。其實,當這個立體圖形在黑板上生成時,我們對體積的計算也由平面向立體轉移了。老師問:誰能很快說出這個長方體的體積?說說是怎麼想、怎麼算的。

老師將我們說的a×s×d寫在黑板上,並將這d、s、a這三個數按長、寬、高各就各位。

“請同學們看看黑板上的這一組數字,發現了什麼?”

我們很快得出了方法,也從課本中學到了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做完課本上的練一練後,老師出示了剛上課時的兩個長方體,問:現在該知道,怎樣比較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了吧。

數學公式的作用,在運用中,已留在我們的心中。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方法的快捷,便讓我們在自已的家裡,找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量出所需要的資料,並算出體積。當然,老師也提醒我們,注意數字的準確。

接下去,順勢教學了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畢竟,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已為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作了很好的伏筆。

課程進展得很順利,一會又學習了一個數的立方的含義與寫法。並對3a與a3(a的立方)的含義作了比較,當然,儘可能讓我們自已去辯論,這樣才能更有助於知識的內化。

在數學學習中,這樣的記憶,我認為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鞏固練習後,老將黑板上的畫上的那個x×x×x的大長方體改了一個說明:如果每個小正方體的稜長是x釐米,這個大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猜一猜?老師讓我們將猜得的數字寫在自已的作業本上,再讓我們接下去算一算,並互相交流。

可惜的是,已下課了,沒有更多的時間,讓我們交流與表達。像這個題目中,可以生髮了不少關於長方體的應試知識點,畢竟那許多的東西,還是需要掌握的。儘管我一直希望數學教學,不要過於精細,不要過於刻板。

因為,老師現在給我們種下的,更多是希望的種子,還遠沒有到收穫的時候。不過收穫的明天正像我們悄悄的逼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