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勵志經典日誌

來源:文書谷 1.78W

在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職場勵志經典日誌來看看,那麼職場勵志經典日誌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職場勵志經典日誌

職場勵志經典日誌:少問Why,多問How

人生中遭遇的問題,往往不像小時候為了考試而背的書,有(唯一)標準答案。更多時候,答案取決於你問問題的方法、切入點、態度,而非問題本身。

舉例來說,有兩個資深業務,過去業績都很不錯,但是最近卻連續三個月業績達不到最低標準。這時,業務主管要求這樣位業務提出一份報告,對他們的業績下滑,達不到理想數字,做出說明。

於是,兩個業務都開始思考,關於“業績下滑”這件事情。

業務A從“Why?”的角度出發,不斷的思考,想找出自己的業績“為什麼”會下滑?經過幾天的翻閱報紙、財經雜誌、商管專業書籍,甚至做了一些實際訪談後,業務A找到答案了,然而,答案卻讓他很失望。

原來,是自己所負責銷售的產品,市場過度供給,新產品日新月異的推出,消費者選項變多了,自然排擠到自己銷售的產品。其次,大環境不景氣,人民收入停滯,再加上通貨膨脹,各種原物料生活所需的產品紛紛漲價。業務A認為自己賣的產品並非民生必需品,消費者在縮減開支以應對不景氣的同時,自然減少購買自己所銷售的產品。

業務A垂頭喪氣的向業務主管回覆他悲觀的研究結果,“都是不景氣害得我們的產品賣不出去”,今後銷售業績只會持續下滑,無法提高了!

至於業務B,則從“How?”的角度切入思考,想找出提升、疲軟不振的業績的辦法。同樣經過幾天的翻閱報紙、財經雜誌、商管專業書籍,甚至做了一些實際訪談後,業務B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知道如何提升疲軟的業績。

原來,由於市場推陳出新,同性質產品日新月異,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自己所銷售的更好且更便宜,難怪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再者,由於大環境長期不景氣,人民收入停滯,消費者改變購物習慣,錢非得花在刀口上,不再像過去那樣,喜歡就買。

業務B認為,想要改善銷售業績,治本之道就是重新包裝自家產品,提出符合當前環境消費者心態的營銷方法,要求改善產品包裝,縮小產品規格,對產品進行改造,使產品感覺更加精緻化,專攻上層消費市場。另外,將既有產品分量增加三倍,但只提高兩倍售價,讓消費者感覺自己的產品便宜又超值,專攻中下層(追求物超所值,買得划算)的消費者。業務B認為,自己從觀察市場趨勢後所找到的改革之道,肯定能夠一舉提升業績,便開心的向主管提報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後也一如業務B預期的,產品經過重新設計包裝與功能改良後,順利打入高價市場,而原先的產品則調整份量與售價,順利打進中下階層市場,業務B不但順利拉昇業績,而且還一舉突破新高。

然而,在同樣的產業裡,同樣是不景氣,有的商家、業主大賺其錢,有的則是屢屢虧損,可見“不景氣”並非影響業績好壞的唯一因素,而是其他因素影響所致。

我認為,能夠在一片不景氣之中,殺出重圍,搶下亮麗業績的業主,全都是務實思考“如何”應對不景氣,提出新產品、服務以滿足不景氣時代消費者的用心人士;相反的,受不景氣打擊因而業績遲遲無法提升的業主,多半隻會問“為什麼”不景氣,不景氣何時才會過去,卻不曾想根據環境變化,提出變革之道,固守舊有經營模式,於是逐漸僵化,業績會一直跌落。

有句俗話說:“我們不能決定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決定面對事情的態度。”在這不景氣年代,面對我們的工作、業績、事業,多思考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how)比老是抱怨“為什麼”要來得實際且有幫助!

職場勵志經典日誌:如何化解同事間的矛盾衝突

工作中免不了會與同事出現意見不同,小心處理可以使雙方意見交流,促進溝通;如果處理失當,便會造成矛盾衝突,影響工作情緒,甚至影響公司的效率。

工作上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本來一件無可厚非的工作安排,卻意想不到會感到反感和抗拒。因此,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產生一些摩擦,甚至引起衝突。這時候,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加深誤解,陷入困境,甚至導致間的關係破裂。

一旦與發生衝突,應該對事不對人,儘量控制自己情緒,緩和氣氛,積極化解大家的矛盾,才是正確的辦法。當然,你還可以考慮以下一些方法。

主動開口打破悶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與意見衝突之後,在公司中誰碰見誰也不先開口打招呼,實際上雙方內心都在期待對方先開口。所以作為公司一分子,遇到有隔閡的時,更應及時主動問好,熱情打招呼,以消除衝突所造成的陰影,給其他留下一個不計前嫌,大方處事的印象。職場中人不必要堅持一份不實在的自尊,如果只因為一時之氣而不理睬對方,碰面時昂首而過,當作對方不存在,長期下去會令衝突矛盾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勢必形成更大的隔閡,令和諧共事更加困難。

不爭論冷靜處理

當下屬與自己發生衝突之後,作為上級的應該不計較和不爭執,冷靜地表達觀點,避免不必要的語言暴力。其實粗暴爭論解決不了問題,假如雙方都情緒激動時,只好停止爭論,暫時終止討論,讓氣氛平復下來後,再作處理。

個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很多情況取決於我們的人際關係的和諧和手段,但也不要走入誤區,如果人際關係過分惡劣,或人際技巧被過分強調的企業也不會有好的發展。

職場勵志經典日誌:做公司非常需要做的事情

文/李智明

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夠主動地工作,帶著思想去工作。工作中,那些只會做老闆吩咐事情的員工,那些需要老闆逼迫做事的員工,都是不可能受老闆器重的。有一項最重要的職責,或許你的上司永遠都會對你祕而不宣,但你在職場要始終牢牢地記在心裡,那就是企業對你的“終極期望”——永遠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待別人要求你去做。

一般來說,老闆不會明確要求員工主動工作,但是你應該深深地明白企業僱用你是希望你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效益,所以你應該隨時隨地努力工作,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

“科比真棒!昨晚洛杉磯湖人隊如果沒有他,必敗無疑!”某銷售公司的客戶服務部裡,電話鈴聲響個不停——沒有人主動去接,但就在同一間辦公室裡,兩名員工卻正興致勃勃地議論著昨晚電視裡轉播的NBA聯賽。

“請問,我們需要的貨什麼時候發過來?”

“這個……我們現在很忙,可能要等到明天,後天也說不定,你再等等看吧。”說完,接電話的那名員工立刻結束通話了電話。的確,他很忙,因為他正在網上和別人下象棋呢。

“為什麼這個月的生產任務又沒完成?”

“哦,機器總是出毛病,還有人手也不夠,我們差不多是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呀!”真實的情況是修理機器的維修工手上總是乾乾淨淨的,因為他很少開啟工具箱,而是整天忙著玩手機遊戲;其他工人要麼閉目養神,要麼聊八卦,要麼忙著幹私活……

以上這些情況,在每個公司都會發生。這些只知道做公司交代的事,甚至連交代的事也不願做的員工,他們一輩子註定平庸,因為沒有一個企業會把這樣的員工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也沒有人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們去做,他們也不可能成為公司最棒的員工。

在工作中,很多員工都沒有意識到主動工作的重要性,他們習慣於用傳統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職業。這樣做的結果是,那些聽命行事、滿足於完成領導交代給自己的任務的員工,將會越來越平庸。而那些能自己管理、領導自己,能主動去工作的員工,才能成為管理者最欣賞和企業最需要的人。

事實上,很多工作了多年的老員工,也往往沒有弄清楚管理者和企業對自己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他們以為忠實執行、做好分內的工作即可。然而,一個企業真正的期望是不要只做老闆交代的事,要主動去做沒有人吩咐但對公司有幫助、能讓公司獲得更大利益的事。當一個員工知道如何去發揮自己主動性的時候,他就有可能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人。

劉芳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員工。一次,在和朋友聚會時,偶然她聽到一個內部訊息,市政府有意向在市郊劃出一塊地皮,用來建經濟適用房,以解決市內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難問題。得知這一訊息後,劉芳便立即多方求證這條資訊是否可靠,同時還著手準備一些前期資料。她認為如果這個訊息是真實的,那麼一旦公佈,市政府就會公開招標,到時將會有多家開發商去投標。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好了準備,中標的勝算不就更大了嗎?

一些同事見了,不解地問:“劉芳,你幹嗎自討苦吃呀?你現在做的這些事,老闆可沒吩咐你呀!再說,如果那個訊息是假的,你豈不是白忙一場?”

“如果是真的呢,我現在做的這一切不就變得非常有價值了嗎?”劉芳堅定地回答道。

兩個月後,這個訊息得到了證實。市裡有實力的幾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立即忙碌起來,開始了投標前的緊張準備工作,劉芳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就在經理緊急召集中高層管理人員開會,商討競標工作的運作時,劉芳拿著一摞厚厚的資料敲開了會議室的門。

“你不是財務部的員工嗎?”總裁看到那一摞資料,既高興又意外。

“是的。”

“誰讓你這樣做的?”

“沒有人吩咐,但我認為主動並提前去做這些,能給公司帶來幫助。在其他公司還在忙著收集資料時,我們就可以動手製作標書和籌備其他事情了,這樣我們將會佔儘先機。”劉芳的話剛說完,會議室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既是公司領導層對劉芳的感謝,又是對她自動自發工作的肯定。

在後來的競標中,劉芳所在的公司果然一舉中標。在慶功會上,總裁鄭重地代表公司向她敬了一杯酒,並宣佈劉芳將接替即將退休的財務主管的職務。

也許你會說,劉芳是幸運的,她只是主動做了一點點事情,公司卻給了她很多很多。事實並非如此,公司之所以重用劉芳,不只是因為她主動收集了一些資料,對公司的中標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更看重的是她的這種工作精神和工作態度。試想,一個員工在做好自己分內工作的同時,還主動去做沒有人吩咐但是對公司卻極為重要的事情,這樣的員工不受嘉獎、不受重用,公司還會重用什麼樣的員工呢?因此,可以這樣說,劉芳的幸運是她積極主動去做事情的必然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