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來源:文書谷 8.14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道德經》讀後感1

在這微信、QQ連接你我的時代,每個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會出現網名叫做“上善若水”的好友,亦或是個性簽名寫着“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的同事,這樣的盛況足以説明老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之大。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安民方針,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仍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核心點是利終生、福萬民而又淡名利、輕權勢。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不違反規律,就是“無為”。老子還説:“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管理者治理企業,不可以違反規律、妄為滋事,如果管理者經常膽大妄為,不斷滋事以彰顯自己的權勢,企業就難以治理。老子説“為無為,則無不治”,管理者應當順應自然規律,實事求是地尋求切實可行的道路,才能“無不治”。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老子還強調,把握了規律則可用以指導實踐,而不是僅停留於空談。

對於企業來説,產品質量是打開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舉例來説,馬鋼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了汽車板個性化需求多、汽車板更新週期短、汽車板表面要求極高,生產難度大、汽車生產的流水線自動化,對鋼板質量穩定性要求極高、汽車生產流程長,技術難點多。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難點,現作為國內主流汽車板供應商,已逐步打開市場,擁有更多的用户羣,贏得更好的口碑。而在在公司產線、冷軋產品升級過程中,我們建立較為完備的設備體系,以推進設備精益管理為重點,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強化專業培訓,實現設備由修向控、由修向管的轉化,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精益運行,為硅鋼、家電板、汽車外板等高端產品質量穩定提供堅強保證。

晝無為、寢難寐!工作中如若不能貢獻自己的力量,是空虛而痛苦的。我們遵循規律、實事求是、攻堅克難、創新創效。有職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無為”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方法,“無不為”是鞭策我們努力實現目標。

《道德經》讀後感2

其實一直不知道到底要讀什麼書,還是回姥姥家看到小妹讀《道德經》就捧起它看了一下,也就是這樣我開始讀起了《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是東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國哲學的主根。短短的文字,卻如同迷宮一樣,玄達數千年,被世人視為稀世珍寶。老子僅憑一雙犀利的眼睛就看穿了人間的種種是非,他嚮往的是安寧恬適的生活方式,他想避開現實中的種種煩惱和憂愁,去追尋自己心靈之中的自由。而這種超脱的生活方式,給世人以啟迪,令人心馳神往。這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做人的一種選擇。

老子做人的態度,總是與一個字相關,這就是“道”!“道”是什麼?他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意思是,到可以派生出萬事萬物,但是“道”又是不可見的,他依照自己的方式而存在着。由此引申而來做人之道也是不可見的,但卻直接決定一個人的品格,決定一個人做什麼樣的事情。因為無論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地想一想老子所説的“道”,認真地思一下這之中的道理,並且將這與自己的人生髮展結合在一起,考慮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糾結於世間的是非,還是尋找一種可以使自己身心放鬆方式過屬於自己的生活,那種生活是你自己想要的,是可以使你全身心投入的。

那句“好武力者,志不可得”讓人看起來就覺得很贊同。在老子看來兵器是戰爭的禍端,不管是正義之戰還是非正義之戰,結果都是會有人員傷亡,而這些都是凶事,都會有人員傷亡。正是因為這一點老子有兵器是不祥之物的言論。老子不贊成用武力解決問題,武力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國與國之間動用武力就會死人無數,血流成河;個人與個人之間動用武力,就會激化矛盾,損傷性命。由此可見,我們與人相處,應儘量避免與人動用武力,因為一旦動用了武力總會有一方受傷,而另一方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用武力解決就不要用武力解決,否則害人害己。

“以人為先,以己為後”聖人明白自然之道滿招損而謙受益,所以絕不自滿自驕而是自謙益人。他們不會為自己而積蓄,所有的積蓄都會盡量幫助別人,正是由於他們自謙益人所以他們就會受益,反而會得到更多。其實“以人為先,以己為後”對於我們來説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我們幫助了別人,收穫了以人為先的快樂,與此同時我們自身也沒有太大的損失,這樣算來我們還收穫了兩份快樂,但沒有損失什麼,還多得到了一處益處。愛因斯坦曾經説過:“人士為別人而生存的。”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最樸素的責任感,人如果沒有了責任感對任何事情都不是特別上心,那這個人便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這本書讀了一點還沒有全讀完,選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挑着看的,寫了一些東西,有的是書中的內容,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寫完了。

《道德經》讀後感3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説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説着悦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説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説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説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閲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感4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鬥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淨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鐘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5

《道德經》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是修道、修德、做學問、做領導的方法論,是啟發我們看問題的思考方式。所以,道德經不會使人變得更聰明,但可以開發你的大智慧。佛家講“聰明於塵境發,究竟愚痴;智慧自本心生,終歸正覺”

研究道德經其實並不難。只是研究《道德經》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學術研究常識,那就是對研究對象的從大類到小類的定性化分解和結構研究——分類、歸類。

比如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物種,那麼他們首先會根據這個物種的體貌、習性、飲食等明顯的大特徵將它與其它物種進行比較,從而將此物種歸入某種大的類別,然後再按照某些小特徵在大類別裏面一層一層的歸入更小的類別裏面去,並最終實現對這個新物種的全面瞭解。

然而,《道德經》的研究者們往往習慣了儒家橫向思考問題為主的簡單邏輯方式,而不能按照整體邏輯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問題。所以才導致了你前面提到的對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盲人摸象式的七零八散、意識形態和教條主義的文本解讀。

初讀道德經給我一種神祕的氣氛,自古以來道德經就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部“聖典”對它的解讀和爭議也一直未停止過。曾經有人説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然而我卻認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零一個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道德經最簡單的一句,也是最複雜的一句。究竟什麼是道,沒有人能真正的説清楚,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道。有人認為道是指天道,也有人認為道是指道德,沒有人能真正的説清楚,也沒有誰能真正的用證據説服誰,有的只是人們自己對於道的理解罷了。

很多人都記得一句話叫做“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道教絕世武功九陰真經的總綱。其實不然,這句話確實出自道家經典但卻並非是九陰真經而是道德經。也是因為對這句話感興趣所以在初讀道德經的時候更是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寫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註釋上認為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餘。誰能讓有餘來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而我在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上則有不同的看法。天,人應該是按照對比參考的,天道自然的變化是已多餘的部分來補充不足的地方以示公平無私,則人之道則應該集中自己的優勢長處,揚長補短,人沒有天那永恆的生命來做到所有的公平,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來讓自己變得完美無缺,正所謂人無完人,貪多嚼則不爛,人之道最重要的還是取捨和揚長避短。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心中也有一個“道”;每個人心中也有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道法自然,當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茫的適合,當你跟隨別人的道路無路可走的時候,那麼勇敢大膽地走自己的路吧,別人的人生軌道也並不一定適合你,集合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的朝着自己的道路前進也許成功並不遙遠……

《道德經》讀後感6

最近拜讀了道德經中老子的語錄:“無為而無不為”,真的是“不作為”嗎?

結合圍繞總廠“精益打造冷軋品牌、全面滿足客户需求”的工作主題,淺談冷軋一分廠精益生產的推進。

打開百度:什麼是“精益”:“精益是指用較少的資源,如人力、空間、設備、時間來進行各種操作,有效組織生產,杜絕浪費,使成本和庫存最小化。”

推進精益生產是板帶製造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公司上下在推進精益運營進程中的一個必要條件。以最低的成本保證物料及時加工、交付是分廠所追求的目標,符合公司降本系統化和流程高效化的工作要求,因此貫徹精益運營思想,推進精益生產,成為當下冷軋一分廠的中心任務。

推進精益生產在酸軋車間的具體體現即精心的生產操作,精準的參數控制,精益的設備維護和精細的現場管理。

推進精益生產,生產操作上必須要做到精心細緻。酸軋生產對酸軋工藝過程有很高的要求,確保鋼卷在酸洗、軋製過程中的表面質量良好、尺寸精度精準。對我廠來説,鋼卷經歷上游的高爐、轉爐、精煉、連鑄和熱軋等多道複雜工序,經過無數人辛勤付出得來,如果因為本工序的不精心帶來鋼卷表面質量缺陷、尺寸精度不合要求,導致無法滿足交期,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因此要求操作工對待鋼卷要像對待自己家的傢俱一樣去操作,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專注地生產好每一卷鋼卷,爭取做到“我不製造缺陷”。同時也要從設備上採取措施,認真對拉矯機、活套、酸槽、軋機等設備進行巡檢。

推進精益生產,在工藝參數上必須做到精準無誤。只有參數符合要求,生產效率才能提高,質量才能得到保證。要做到工藝參數精準,需要以MES系統、控制計劃等為依託,強化作業區工藝紀律檢查和技術組工藝質量督察等機制,循環監督、績效考評機制,相互督促、相互支撐,避免差錯,提高工藝命中準確率。

推進精益生產,在設備管理維護中必須要做到精益求精。酸軋的生產設備有其特殊性,由於機組運行開動率高、檢修維護時間相對較少,設備發生故障也可能會直接影響產線生產計劃的完成。因此必須完善“操作主導”的工作模式,扭轉操作工只管使用不管維護保養設備的不良習慣,將操作工巡檢和專業點檢相結合,強化對設備運行狀態的把控;將機會停機和計劃檢修相結合,開展預防性維修,減少設備故障對生產和質量的影響;同時加強單點課的編制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設備相關基礎知識,努力實現設備“零故障”的目標。

推進精益生產,在現場管理上必須要做到精細務實。“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精益的現場管理是企業追求卓越的基礎。分廠要持續開展6S活動,運用目視化管理手段,為安全、高效、保質生產創造條件;要通過推進標準化工作,規範員工作業行為,消除不安全因素,創造生產有序、安全順暢的工作環境;要主動對外協調,管理前置,優化生產計劃排程,降低系統操作的複雜性;要實行計劃目標值管理,剛性落實計劃,提高效率。

貫徹精益運營思想,推進精益生產的關鍵在於人。生產現場管理就像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每一個環節出現狀況都會給整個鏈條的傳動造成影響。我們必須完善績效評價體系,落實全員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激發人的活力!必須培養團隊作戰意識,力求調動每個環節上的積極因素,在崗一分鐘,幹好60秒,努力為下一班次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讓鏈條運行更加順暢,為冷軋總廠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傳遞源源不竭的動力!

《道德經》讀後感7

至於為什麼要讀《道德經》,是因為它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學體系的著作,是歷代學者研究了兩千年的一部著作。就連近代大作家魯迅都説,不讀完老子一部書,不知中國文化。讀完之後我才發現,《道德經》實則為一部人生的教科書,讓我明白了很多哲理。

不看虛名看本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事物名稱雖異,但只是一種指代關係,並不能表達事物的本質。因此人們不要執着於事物所謂的名號。企業注重員工的實幹能力,而不注重其言辭。我們學生也是一樣,學習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素質,而不為“三好”。

要少説多做,靜默守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話説得太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很多時候,知道的沒必要的東西太多,顧慮就會更多,因而妨礙自己的行動。聞一多先生有言:“別人都是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學習,而不是天天喊口號。要知道,空缸震響,滿缸無聲。

但是有些人會學習不下去,也許是對其他方面有欲,歸根到底一個“貪”字。貪婪會使人喪失良知,是很可怕的。廣東的汪某要是不貪婪,還會用刀刺向自己的母親?

老子有些話説得好:“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聖人慾不欲。”現在學習壓力大,戒貪已成為我的當務之急,力求減少自己的慾望。

人最忌自大自誇。跂者不利,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吹自擂和大躍進中的浮誇風沒什麼區別,只有踏踏實實走好鋪墊的每一步,才有可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做任何事都應該服從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比七大自然簡直是相形見絀,但是他們為了眼前的小利益,破壞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那麼明天會怎麼樣是可想而知的。

人在福中不知福。因此人一定要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不知足會導致可怕的貪婪,讓人忘記一切,包括人格。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要懂得放棄,懂得知足,不要患得患失,要不為失搞到悲傷。只有知足,才能常樂。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聰明的人不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不聰明。有些人肆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説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質問題,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往往帶來壞的結果,害人害己。楊修因為恃才放曠,所以引來了殺身之禍。

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更不會為人處世。

《道德經》讀後感8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為何物?難於言説,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説。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為也,地球,亦水所為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眾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脱,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讀後感9

每當有老師提起後進生的轉化,我都有一種莫名衝動。是緣於自己曾經在後進生轉化的困擾,還是緣於自己的情緒?我曾經以為自己永遠無法説清這一切。可當我《讀道經》讀明白這句時“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心中彷彿明白了什麼。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聖人”,我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因為作為道學的經典,這裏的聖人不是像我這樣一位數學老師可以輕易講明白的事。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以事物發展規律來指導自己行為的人呢?

其次在教學中,我曾經深受後進生的困擾,以學生學習數學來説,僅除法豎式,自己講了又講,學生卻始終以乘法豎式的形式來計算,這不得不讓我頭痛——學生是怎麼了?反覆講就是不明白?可當時朋友的一句話提醒了我:你讓學生計算7除以2試一下。在教學中使用了,才發現:7除以2用乘法豎式無法表示了,餘數的1放在什麼地方?在學生產生了知識衝突後,自然要接受新知識——除法豎式的學習水到渠成。此時,我有一種模糊的認識——善於救人,是不是也可以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呢?

時至今日,期中測試時有一學生成績為16分,而我一直沒有過多處理這學生,甚至沒有任何為這學生而設立的補課活動。而就是在昨天,有老師聽課,我提問了這名學生,他居然可以順利回答。自然他的回答得到了我的表揚——而這就是我在教學中的一個特色。通過種種方法來設立學生可以稍加思考就完成的學習任務,然後讓學生來練習,如果成功了,就加以表揚,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就適當提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在數學課堂中的成功感——我也可以正確回答問題喲!

也許在老師的眼中,讓後進生回答問題比較困難的,我曾經在反思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經常逃學的學生(反應給家長,家長表示孩子不到學校,自己也沒有辦法。),是典型的學困生,連二年級的數學題也不會做。就是在教學中,發現這學生居然在搶答。原來是買文具的練習,説二十元一個書包,問八十元能買幾個?(通過情景圖得到的信息),這學生張口就來。我改成100元,120等,這學生依然張口就來,我讓他列式子,他低下了頭,説不會。

從這個例子中,我意識到就算是他這樣的後進生,也有強烈的學習慾望,而且他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學生活經驗,如購物的情景等。如果稍加引導,他應該能學會一定的數學知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意識到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重要性。(同時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只不過具體的説法有些不同。)

正是這個例子的啟發下,我讀懂了課程標準,也樹立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結果是班級中多數的後進生有明顯改變,從上課不敢回答問題,到主動回答問題,學生慢慢對數學產生的興趣;慢慢學生的成績也提高了,從二、三十分到六、七十分,然後到八、九十分,當我再次看學生的成績時,居然發現學生多數可以達到優秀生的行列了!

其實,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教學過程,表面上我“救”了學生,幫助了班級中的不少人找回了自信,提高了成績,但事實上是我改變了自己,從認為學困生是班級中的負擔,到主動尋找後進生的閃光點,表揚後進生的成功之處,確實是“救”了學生。但反觀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在處理後進生的問題中,從情緒困擾到輕鬆解決,難道我也不是受益者?那到底是誰“救”了我?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也許我們不必追求誰是聖人,只需要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與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道德經》讀後感10

在《道德經》中,老子着眼於道與德的關係,而得到了“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而書中所講的.道與德是我們很難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過這本書的,是不會想明白更深一層次的道與德有什麼含義的。

在老子看來,道一是宇宙產生之本源,二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難理解清楚的,或者説是,我不贊成這樣的説法。道怎麼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麼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嗎?這樣的話,宇宙的本源不也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東西嗎?在現在的情況下,我自己是解釋不了宇宙的本源問題的。

相對而言,我更贊成道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我認為道是道理原則一類的,説簡單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之道是指治國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是“是自然的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是治國之道。《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治通鑑》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戰國策》的“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是為人處世之道。《大學》裏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篇則是講整個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結合。

深一點的,我把“道”理解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義,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與道路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説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們所相信的嗎?道,只有在我們理解相信的基礎上才能作用於我們自身。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騙自己,再騙別人。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説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虛空性與道的無聲無色,無形無狀是同出一則的。二是道與信仰都是我們自己無形中所堅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種種解釋都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講完,講德。德是什麼?與道的關係,老子的德是具體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説德是物體從道那裏得到,而成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廢話,沒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我們能理解到,一句話德是因為道的需要而產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表現的一系列行為所依據的原理根據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道德經》讀後感11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着“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

《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着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峯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裏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後感12

治國與治人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而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治國思想“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道德經》主要的治國思想。然而,要做到“清淨無為”並非易事。

於是其下又有闡述。在老子心目中,做到“清淨無為”的基本方法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沒錯,若不崇尚賢能,就不會有人想去爭“賢”這個名號;若不使難得之物變得昂貴,尋常家庭也可以擁有,就不會發生偷盜之事了;若百姓見了珍寶而沒有佔為己有的慾望,社會就能安定。這些在現在看來,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商品價格過高,人民生活就會的不到保障,社會安定也就沒有保障。不過現今社會,尚賢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無賢無德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浪潮無情淘汰。不過,這些只是百姓所需要的。要想社會能真正的長治久安,君主,或者説是統治階級,更需要做到“清淨無為”。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戰火紛飛,戰亂不斷的時代。對統治階級而言,實踐“清淨無為”最基本的就是不輕易挑起戰爭。戰爭的可惡與可怖是誰都知道的。戰火一起,百姓墾種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荊棘便會叢生於野,房子也會毀於戰火……最後無論誰勝誰負,流離失所、受災受害的,到底還是那些在底層的百姓而已,統治階級仍舊可以繼續他們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兵者,乃不祥之器,除非真的是萬不得已,千萬別用,而應該捨棄之,代以農耕之具。這樣,社會才會安定。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所謂“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柔,能變化於無窮,幷包容一切;水剛,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剛”於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剛三者並重。善,並不僅僅只是善良之意,還要與人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個社會就將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人人不生惡念,太平盛世將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氣和,與“善”所產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剛,則是要堅強,持之以恆。只要有恆心與堅強的意志,鐵杵難道不能磨成針麼!只要能做到“善、柔、剛”,就可以變得信、美、辯、智、博。雖不能成為聖人,也將不遠矣。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而在治國方面,要用“正、德”。這樣,國家平安無事,個個以德服人,要想安定就很是輕而易舉了。

當然,正如老子所説,事物總存在兩方面。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道德經》,畢竟它是千百年前的著作,其中有些陳述難免會與現代社會相悖。不過,《道德經》無論是在治國還是治人方面,都不愧為我們民族的瑰寶!

《道德經》讀後感13

老子《道德經》,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説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能夠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持續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主角,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職責,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説,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羣眾,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讀後感14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説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説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説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説“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説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感1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長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對《道德經》中這些句子耳熟能詳,但是一直對這些話“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對《道德經》總是望而卻步,只在不同的場合讀過一丁點片段,只能算是驚鴻一瞥,管中窺豹,難以談得上有什麼深刻體會。上《政治學》時,楚老師為我們列的13本必讀書目中,中國的經典讀物有三本:《論語》、《孟子》《道德經》,這些文章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治國教材,不得不認真拜讀。“明德人生導航計劃”啟動後,我們與人生導師張學長達成共識---集體閲讀《道德經》,並將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這對我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道德經》內容艱深晦澀,語言精練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閲讀過程中經常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道德經》流傳千年,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處境,到現在,在國學熱的大潮中,對《道德經》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謂千奇百怪,多種多樣。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週末書市上買的,和《論語》、《孟子》三本十元,買來之後,認真的看了兩遍《論語》,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經》。目前看到第十九章,還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沒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簡單説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裝不下,差不多夠了就行了;揣的東西太多凸起來,不可能長久,大家都會發現。滿堂的金銀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貴但卻驕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禍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這才是天道。啟示我們對待物質享受時要適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進退自如。這使我想起了我國政界的“59歲現象”,有一些有作為有追求的好乾部,在光榮隱退之際,經不起物質誘惑,抵擋不知內心不良思想的蠱惑,廉潔一生,糊塗一時。誠然,這與我國官員的考核的激勵體系有關,我國的官員體制中,有大量與職級職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隨着官員退休帶走。

在法治建設不健全,人們思想價值體系混亂的年代,會渾水摸魚遊走於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嚴格遵守規則辦事的人則很難有所作為,在這種獎劣懲優的體制中,官員大多自身難保。需要有機會,同時也需要有動機,前者是制度環境,人人面對的制度約束一樣,權力不同的機會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潔身自好,沒有的動機,那就不會侵蝕到你,這就是為什麼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總有一些道德高尚、為民請命的清官和青天。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祖宗已經為我們指明瞭道路,物質追求適可而止,進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經》讀後感16

《道德經》一書是老子的着作。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它向人們詮釋哲理。從古至今它影響着無數的炎黃子孫,並且帶着中國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元素。

在我校開展了學習《道德經》的熱潮。剛開始是枯燥無味的,可是在反覆的朗讀背誦下,我的求知慾開始蠢蠢欲動。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牽引我走向另一個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十二個字是通篇的總綱。老子向世人詮釋了同為道卻又行不同道。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聖人之道。另一條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來卻又擁有不同的人生,而我們走的又將會是什麼道呢?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我們在努力的學習,不停的前進,也許身心具疲,卻不敢放慢腳步。把本應屬於我們的快樂丟失,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人之道,只為求功利之名。畢竟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所以我們選擇了必須走好我們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遺憾吧!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自古有和無的對立和統一是現實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無論從世界本體上確立統一規律,有無慾望的本身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會擁有大的智慧,才會更好的改變自己去為改變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道德經》這五千餘字中,它像我們闡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同時也為人類樹立了行為準則“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德是人類靈魂的精華所在,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為就要為於社會於人類有益的事。不為就是不做那些損害社會損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人們只有秉承就先賢得美德,人類的文明在會在慾望中得到昇華。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你的一生,它就像良師益友,伴隨你走遍人生的旅程。我希望大家可以共享《道德經》,讓流傳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來洗滌你的心靈。這只是我對《道德經》膚淺的理解,只希望與大家共勉。

《道德經》讀後感17

書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不僅在中華民族傳承的歷史中愈益生輝,而且早在唐代就被譯成梵文流傳國外。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在我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對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上個世紀初,《道德經》在世界上已有七八十種外文譯本,幾乎每一種語言都至少有一種譯本。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在西方,除了基督教的《聖經》之外,就屬《道德經》的譯本種類最多。《道德經》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寶貴文化遺產。這一文化遺產之所以引起人類心靈的共鳴,在於其中包含的和諧文化,體現了人類共同的情懷。

一、和諧是《道德經》的核心主題

按照《道德經》的思想,“道”是宇宙萬物創生的根源,是世界的終極法則。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它“自化”成萬物並使萬物自然而然地變化。道創生萬物是“常自然”的,也就是完全沒有預先設定的目的,萬物按其本性自然地生長髮展,不受異己的干涉得以自我實現其本性,形成和諧有序的世界。這是一種宇宙自然生成的哲學。在這種哲學中,和諧就是世界自身發展始終指向的目標。

對於自然之“道”如何生成萬物的問題,《道德經》第四十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五十一章進一步解釋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這段話是老子描述的關於宇宙創生和演化的基本圖式。在這裏,“一”指“道”自身的一氣,萬物皆由一氣化生,這就是“道生之”;“二”指一氣分化出的陰陽二氣,陰陽二氣是萬物質料,這就是“物形之”;再加上陰陽二氣交合而生的和氣,從而實現由陰氣、陽氣、和氣“三生萬物”。“衝氣以為和”就是“勢成之”,即“和”是形成萬物的機制。“和”即和諧。萬物本來就是通過和諧而產生的,萬物也只有在和諧的狀態中才能存在和發展。這裏説明,和諧作為“道”生萬物的機制,是“道”的本質屬性。其所以成為“道”的本質屬性,又在於“反者,道之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第二章)對立的兩方,是通過“和”而達到統一的,這是永恆的道理。由此可見,“和”是《道德經》中的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

在《道德經》中,第二、四、四十二、五十五、五十六、七十九等章都運用“和”這個概念闡述有關問題。其中,第五十五章認為“和之至”才能達到“德之厚”,“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也就是説,最充分的“和”才能達到最深厚的“德”;認識了“和”就是懂得了“常道”,這樣才能達到高明的境界。不知“和”也就不知“常道”,不懂“常道”之理,違反和諧之“勢”去行動,必遭遇兇險。

在《道德經》中,還有許多與“和”相關的概念,“和”與這些概念組合成“和善”、“隨和”、“柔和”、“和氣”、“祥和”等等觀念。在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這些觀念都是用來頌揚美德的。“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等觀念,早已通過《道德經》的和諧文化傳播而家喻户曉,人人皆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道德經》和諧思想的豐富內涵

《道德經》論述“玄之又玄”的“道”,不是脱離實際去坐而論道,而是在確立“道”的法則後,“惟道是從”,按照“道”的要求去實踐和行事。“道”的根本要求是什麼?就是“知和”,就是要懂得萬事萬物都應當處於和諧的關係之中。這樣,從實踐和行事方面去認識,唯一的“道”又具體化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君之道、國之道等豐富的具體內容。而在每一個具體的領域,“惟道是從”,也就是必須惟和諧之道是從。

從天之道、地之道來説,天地之道也就是自然之道。自然“無為而無不為”。自然本身是無目的的,但無目的地運動的自然卻能創造出秩序井然的和諧世界。因此,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順應自然地利用自然,不能以自身的主觀意志隨意地改變自然萬物的本性,強求自然與自身一致。也就是要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

從人之道來説,《道德經》講道、天、地、人這“域中”的“四大”時,特別突出“人居其一”,這裏表明“道”不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是通過人的生命體現出來的。在《道德經》中,道或自然是基點,人則是中心。以道和自然為本,和以人為本是一致的。“人之道”又分為個人之道和人與人的關係之道兩個方面。個人之道的要求是貴己養生,身心和諧,知足常樂;在人和人的關係方面,《道德經》對如何達到和諧作了許多論述。如第五十六章説的“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還有“知常容,容乃公”,“不爭”、“上善若水”等等,都是達到人與人關係和諧的要求。

從君之道來説,《道德經》認為治國者的統治方式應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為“無為而治”才能達到“無不為”、“無不治”的目的。老子要求治國者必須深刻認識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57章)具體要求則有:不刻意彰顯差別,擴大分歧,製造對立,這樣,才能減少衝突,達到社會安定;優秀的治國之君要“常無心”,“無心”是無一己之心,而是“以百姓心為心”(49章);對天下各種各樣的人,要一視同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按這些要求去做,國家才和諧太平。同時,老子亦不提倡儒家虛設的仁義,認為如果強調錶面的形式化的道德規範,那麼人的純樸本性就會喪失,內在的忠信觀念就會淡薄,從而造成種種的社會弊病。老子説:“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8章)老子認為,“仁義”是大道不行才出現的,“孝慈”是六親不調而提倡的,“忠臣”是由於國家昏亂才顯示出來的。相反,就能推理出如果大道流行,社會和諧,國家太平,則仁義、孝慈、忠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老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的淡薄、忠信遞降的結果。他説:“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38章)老子認為舍道治而倡仁義,是捨本求末。但是,老子否定的不是仁義禮智的內涵,而是以仁義為文飾、造作的現象,有心為善反而助長了人們的虛偽,老子認為善須出自本性,非有心為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38章)統治者制定的禮樂,如果是用來束縛老百姓的行為,那麼社會生產就會停滯不前,老百姓的生活就會日益走向貧困,“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57章)。老子提出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恢復“民復孝慈”的和諧社會。

從國之道來説,在國與國的關係方面,要想國家與國家和諧,老子認為首先是自己國家要和諧。“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81章)其次是國家與國家之間要相互謙讓,取得相互信任,特別是大國要擔負起主要責任,“治大國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制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61章)。這裏包含着國與國之間應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三、弘揚《道德經》和諧文化的重大現實意義

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文明史,塑造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特有的中華民族優秀品格。作為中華文庫瑰寶的《道德經》,將和諧文化提高到道之至高的地位,對形成我們的民族品格發揮了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成為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刻內藴。

著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導言》中説:“傳統並不是一尊不動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得愈大。”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局勢奇譎多變。在世界局勢的變動中,人們都注意到了其中包含文明的衝突。現在,西方學者驚呼“西方的沒落”,世界出現了一股寄希望於東方文化復興的潮流,也就是以東方文化影響世界。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洪流,正形成奔騰之勢向世界湧動。

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在一個國家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高。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國的任務已經提到我們面前。我們要將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文化大國,離不開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賦予她新時代的內涵。隨着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高潮的到來,從國內到世界,都湧動着一股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道德經》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近代以來,我國社會幾經重大變革。每次變革,都引起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震盪。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和平和發展的新時代,隨着全球時代主題的變化、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如何調整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使之適應時代的要求,成為我們面臨的現實課題。我們國家的新一代領導,已經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的指導理念。在這樣的世界和國內新環境中,弘揚《道德經》的和諧文化,具有更為重大的現實意義。《道德經》這一文化瑰寶,在新的歷史時代必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道德經》讀後感18

我和爸爸在遊覽化女泉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道德經》,我想這本書應該對我很有幫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下來,我翻開一讀才知道,《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錘鍊的哲理詩。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無論對於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於政治的統一於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智能結晶,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猶如汪洋大海,內容包羅萬象,它不僅包含着宏奧的哲理,而且藴含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我有時候讀起來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覆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導人們要更加善良,與人、與物為善,讓人類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諧相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