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乾清宮楹聯欣賞

來源:文書谷 8.49K

乾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始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燬而重建,現有建築為清代嘉慶三年(1798)所建。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自枱面至正脊高20餘米 ,檐角置脊獸9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檐減去金柱,樑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以擴大室內空間。後檐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後檐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之首,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於宮殿高大,空間過敞,皇帝在此居住時曾分隔成數室。據記載,明代乾清宮有暖閣9間,分上下兩層,共置牀27張,后妃們得以進御。由於室多牀多,皇帝每晚就寢之處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測。皇帝雖然居住在迷樓式的宮殿內,且防範森嚴,但仍不能高枕無憂。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壬寅宮變”後,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居住。萬曆帝的鄭貴妃為爭皇太后鬧出的“紅丸案”、泰昌妃李選侍爭做皇后而移居仁壽殿的“移宮案”,都發生在乾清宮。明代乾清宮也曾作為皇帝守喪之處。清代康熙以前,這裏沿襲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後,這裏即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閲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都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乾清宮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強。雍正元年曾下詔,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康熙、乾隆兩朝這裏也曾舉行過千叟宴。

北京故宮乾清宮楹聯欣賞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
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
——乾隆題乾清宮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艱。
——康熙題乾清宮

學騎墜地杖龍駒,試劍殺妃傷長女,君王神武是何帝;
命相年達十餘輩,理財添餉千萬兩,政府昏橫過暴秦。
——李巖題乾清宮暖閣
暖閣,在乾清宮側,舊時為防寒而從大屋分隔出的小間稱暖閣。本聯為闖王部將李巖因長公主為崇禎砍傷有感而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