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71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易讀後感

周易讀後感1

當電子書取代了紙質書籍,當淺閲讀充斥社會,不禁感歎:經典,你在何方?其實,經典常在,只是知音覓矣。暑假時,我品讀了羣經之首——《周易》,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甚為經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所在,因此,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書中説道: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應像天一樣,不斷運行,不斷努力,發憤圖強。經過一番思考,不禁發問:君子是不是隻需不斷努力就能成功?我以為不一定。在我看來,這句話應該是“天健行,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斷運行,君子通過順應這種規律,根據環境與自身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自己變得強壯,生生不息。《逍遙傳》中也提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人生於天地間,應順天而行,遵循事物的正確規律和方法,而不是隻讓君子埋頭苦幹,不鬆幹勁。在我身邊,不發努力刻苦之人,卻為何有些成績普普通通?愛因斯坦説過:“成功=艱苦勞動十正確方法+少説空話”他們缺少正確的方法而埋頭蠻幹,沒有遵循客觀規律,才會如此。所以説,君子不僅要努力刻苦,還需順應天道,才能使之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應效仿它來增厚美德,客載萬物。古德之心,泱泱中華之傳統。仁、義、禮、智、信五德修身,方可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孔子“志士仁人,無求生意害人,有殺身以成仁”的德之師;義之忠,成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德之將;禮之謙,成孔融“三歲讓梨,尊長尚禮”的德之賢;智之慧,成孔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德之臣;信之守,成季布“一諾千金,千金難買”的德之志。道德之心,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對道德的關注和討論,是一個民族的`道德自覺。如今,道德失範現象層出不窮。最令國人尷尬的是老人倒地無人扶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消失不見,但深入觀察,是因為“助人為禍”導致好人難做,不禁發笑: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還有像廣場舞的音樂聲變成了擾民聲,共享單車亂象跌出,更有為制止“中國式過馬路”而在街道安裝了智能過街的交通閘門,看到這裏,我認為這些道德陋習應從思想意識上糾正,而不是靠不必要的科技產物來進行約束。老子説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真正有道者,其德行是自覺主動的,出於自然,所以表面上沒有“德”的痕跡,而那些被動的,刻意地去做已不是有道德的表現,這種道德已經變質了。現代的物質文明,呼喚着道德精神的指引。“不義富且貴,於我與浮雲。”社會競爭,不應該忘記我們身體裏應該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為師者,以袁文婷為標,傳道授業,德誨桃李;為官者,以沈浩為標,廉政愛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商者,以海爾為標,先義後利,商場競爭不忘道德操守。為國者,更應該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規範法律法規,弘揚傳統美德。日本地震,我們以德報怨,積極的救援,才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道德風範。

品讀經典,我讀懂了自強不息,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見義勇為,不避艱險。”面對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根據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當代的君子們要不斷為社會輸送正能量。讀懂了厚德載物,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面對各種現實問題,當代的君子們肩負着提高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責任,讓人們的生存環境更加美好。不僅是個人,社會中也需要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國家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富強民主。如此,才能啟道德之心,重振尚德之邦,展華夏雄。

品讀經典,含英咀華,你會發現,經典的力量,從未遠去。

周易讀後感2

在不經意間,我便經歷了一場思想的薰陶。她默默無聞地承載着中華民族的變遷;她慢條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國瑰麗的文化;她她語重心長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它是“五經”之一,以占卜為形式,涉及哲學思想,認識宇宙,人類發展的方方面面,對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形成,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經典,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周易·繫辭》中説:“一陰一陽謂之道。”世界上千姿百態的萬物和萬物的千變萬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周易》研究的對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為根本。

《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説,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着密切的聯繫。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説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周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裏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説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都還會説道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裏來的。

猶憶中學時代,我看《周易》只覺得它講的是做人的大道理,寒假期間淺讀《周易》之後發現,作為羣經之首,它的博大精深遠遠不是我所能讀懂的。在這裏,只能粗略的談一下我的鄙見。

《周易》的第一卦,“乾”卦,為純陽之卦也是全書之首,乾為天為帝王為君子,説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從初九的‘潛龍勿用’到用九的‘羣龍無首’講的是作為一個君子一生應走的歷程。第二卦,“坤”卦,為純陰之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為將相,這話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縱觀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幾個謀略家,象姜子牙、張良、諸葛亮,這些人對《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

時代的發展至今,雖日新月異,勿庸置疑,人類的發展所依賴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資本。西方經濟學家盧卡斯更是歸結為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其實,這也就是強調人力素質的重要性。通俗地講,人力素質就是指知識結構,我們常常把知識結構分為廣度和深度兩種,所謂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專長、術業有專攻的人;所謂廣度是指一種綜合素質,一種綜合能力的運用。

如果我們要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俯仰人間今古,那麼首先,應具備極強的自信心。其次,我們應當耐得住寂寞,學習一種昆蟲——蠶的精神,蠶不斷地吃食桑葉,攝取營養,再把自己裹覆起來,在不經意間,咬破繭殼,長出翅膀。再次,我們應當正確分析前進道路上個人的差異性,如何不斷調整與環境的適應性,與外圍空間形成一種良好的關係,把握並藉助環境的力量,從而縮短到達目標的距離。最後,我們在前進中尚需不斷改變和調整目標的方向性。只要我們朝着目標不斷努力,自強不息,終會有所得也!

特別是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與時俱進,關注國家時事新聞,引領時代前進的潮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沉澱已久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在祖先積澱下來的經驗和教誨中,接受現代的科技知識,立志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易讀後感3

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周易》這本書。二十幾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説,中國的《周易》,是二進制之父,假如沒有《周易》,電腦也許要晚發明很多年,甚至幾百年。我是做無線電工作的,知道二進制是數控的基礎。

在我的知識裏,那時只是聽有些老人説過《周易》這本書,理解為《周易》應該是算命方面的書,怎麼還能與電腦,二進制聯繫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來看。《周易》與二進制的關係很簡單,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奧妙和很深的哲理,卻讓我至今都沒有把玩明白。為了明白,後來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雖然沒有過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點滴的體會,在此紀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全世界都在研究與討論。這本書包羅萬象,天文,歷史,軍事,哲學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紅樓夢》一樣,世界觀不同,造成研究結果的不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談不上研究,但是書中的文字與哲理,我認為是很值得我們一看和把玩的。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麼,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為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為天,説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説‘潛龍勿用’是説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説,槍大出頭鳥。包括古時候説皇上是“九五之尊”,這是對乾卦第五爻(發音:遙)的總結和概括,爻辭“飛龍在天”,所以用這個來形容皇上。

“坤”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恆”卦,孔子在《周易》的繫辭中説“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恆”,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恆”;“姤”卦,一陰五陽,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説,這不是正配。卦中一説女人的蕩,二讓我們“勿娶此女”;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於《周易》;《周易》裏有“否卦”和“泰”卦。是説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化。“陰極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恆,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的變化。對於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後,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着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為之作的繫辭,對“位”的關係,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説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係。雖説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説,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説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説的要説,該做的要做,不該説的千萬不要胡説,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現在的企業都講團隊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與“位”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能處理的很好,團隊也一定會團結。

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測,對於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我不反對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現在有時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時候,我自己就算一下,當卦上説的很時,我會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當算的不好時,我就要冷靜的考慮事情的過程與結果,理智的還是要去把事情辦完。不要認為算得不好時,就不辦事情了,那樣是不對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貴在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