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6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1

“教育的大道理從來不是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知識本來也是扣人心絃的”。在未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時,我對心理學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總覺得心理學高深莫測,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學中,自己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地應用着某些心理效應。

這本書脱離了以往深奧的心理術語,採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結合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了心理學規律,讀的時候不知有一種什麼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維,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書分為三輯,分別為教學中的心理效應,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應。可以説,大部分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學習認識的部分並從中獲益。諸如“超限效應”,我們其實在雜誌中就曾讀過關於馬克吐温關於演講募捐的例子,故事講述的道理也淺顯易懂,再聯繫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更令人茅塞頓開。我們在平日教學中,常常生怕講的內容學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課後的幾分鐘,“不厭其煩”地指導教育學生,卻不知道此時學生已由一開始的耐心漸漸演變到了不耐煩,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這一小節作者用了“給學生留白”的小標題,讀後不禁大悟,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給學生空間,留白的目標嗎?

教育要講究“布白”藝術,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間,對學生的批評更應該點到為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長中的兒女把父母或者教師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這一輯有助於我們改善教學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學習需要有效的記憶方法,還需要有效的目標,有效的誘導方式,科學的學習方式等。

讀完此書,我才發現許多心理效應其實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的',比如思維定勢、暗示效應、名人效應、從眾心理等等。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與説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協調家長與孩子間的關係,更能避免説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發讀者新的思考的書就是一本好書。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我還在此書中學習到了很多育兒心理,比如,知道了邊際遞減效應,我們就會懂得對孩子的批評不可喋喋不休,對孩子的表揚也不能“廉價”給予;知道了互惠原則,我們懂得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有做到“我為人人”,才能收穫“人人為我”;知道了遺忘曲線,我們懂得了在學習中要及時複習……

這樣的一本書,真的值得你一讀再讀,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體會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2

以前經常抱怨教育學心理學太抽象,而且太枯燥無味,又沒什麼用處!好多概念性的東西也不知道在教學實踐中怎麼應用,但是看了這本書以後有點改變我觀點。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閲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第一個看到的心理效應是系列位置效應,主要講的是老師讓學生出來背書,學生只記得開頭結尾,中間老是忘。其實這個故事背後隱藏的東西還與心理學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有關。結合我們平時的教學,《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

1、老師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佔據最重要的時間。

2、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鐘在找練習本的過程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課後如何玩耍中度過。

3、背誦文章、單詞時要經常變換開始位置。

4、每次學習時間不能太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為充滿智慧。我將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

對於學校推薦下發的書籍總有一種感覺:理論性太強,實踐性不夠。光看了書名,更覺得心理學這東西專業性太強,很多專業術語讀都讀不清楚,下意識就產生一種牴觸情緒,因而一直把這本《教育中的理效應》束之高閣。直等到暑假過了一半了,要交讀後感了,才無奈從抽屜底部挖出這本大作。

誰料想,“不看不知道,書中藏奧妙”,原本以為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法則竟被劉儒德教授用那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一一介紹、演繹,閲讀起來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一時竟捨不得放下。

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為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生活方面給予了啟示、引導。比如蝴蝶效應:書中介紹,1979年12月,氣象學家洛倫茲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叢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輕輕扇動一下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細小的因素與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巨大複雜的變化之間存在緊密的因果聯繫,這就是蝴蝶效應。書中還講到蝴蝶效應是一點點累積的結果。蝴蝶效應告訴我們:要特別注意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動,要對這方面的微小變動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這兒,不由得把這種效應和我們的教育教學聯繫起來,它不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從細節上來關注我們的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學生的很多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例如:有的孩子不會整理自己書桌,書包。一上課不知道擺放書本、文具,他才從書包裏呼呼啦啦地找書本,一下課,又不知道換書本。到第二節上課了,其他同學都準備上課,他桌子上還擺着上節課的'書本,如果到中午放學,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過什麼課,他的桌子上肯定會什麼書,滿滿一桌子的書擺的橫七豎八。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當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東西時,我們沒感覺到什麼,因此家長就代勞,這種心理創造了條件,有機會暗暗“滋長”,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時間一長,就養成了根深蒂固的壞習慣。還有學生書寫不認真,讀書不用心,不講誠信等這些壞習慣都是這樣一點一滴形成的。

“國小生正處於他們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為學生身心成長的教育者,要‘教育無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應”。教師一定要對學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點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蟻穴”。偉大正是存在於細節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4

在校訊通博客中我讀了駐馬店市朱密林老師寫的一篇書評,關於《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朱老師極力推薦我也讀一下。之後上網找了電子書下載讀了,很受啟發。

比如書中介紹“霍布森效應”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説,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隨你的便,價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馬圈大大的、馬匹多多的,然而馬圈只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左挑右選,不是瘦的,就是賴的。

霍布森只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説“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給女兒穿衣服時,孩子經常不穿這不穿那,我就問她你是穿那件黃色裙子還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襪子還是紅色的?

在二選一的問題下孩子往往會選一種,衣服也就順利穿好了。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説是我的“小計謀”得逞還不如説是孩子自我選擇的實現,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暑假期間我讓兒子每天背誦一首古詩,他總是不情願,後來我就選兩首古詩:比如一首岳飛的《滿江紅》,另一首選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讓兒子選一首背誦,我則背誦另一首,兒子這時總是選擇那首短的來背誦,然後挑我背誦,一個假期他居然背會了28首唐詩和宋詞,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的《聲聲慢》等。

由此,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多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哲學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運用這些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我們的'實踐也需要這些理論支撐。我想,教師的幸福應該就在於不斷的學習,閻學老師在《讀書教學寫書》告訴我們作為教師的成材之路:多讀書用知識和理論完善自我,指導我們的教學,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寫出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張道明老師也在《教育時報.課改導刊》“教師的幸福在哪裏”中寫道:教師的幸福在閲讀中,教師的幸福在寫作中,教師的幸福在成長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師,都需要用閲讀、思考、寫作為佐料,加上愛心、激情與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調出幸福的味道!

彭興順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師》一書中也提到: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每天重複着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談心、輔導,難免有些枯燥乏味。與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熱情的擁抱,將本職工作當作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

讓我們一起都來做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吧!不斷的讀書、學習、成長,向幸福出發。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5

今年假期裏,學校佈置了教師讀書作業,閲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實際上,在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之前,我對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歡心理學。但是讀完了此書以後,反倒覺得心理學中的現象饒有興趣。

這本書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所著,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閲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書中還有很多效應給我的實際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啟示。如“暈輪現象”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信息,切忌一葉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應”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感受到正在受到關注,從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後,他會表現出較高的效率;“馬太效應”在提醒我們絕不能讓“好生好對待,差生差對待”的現象在我們身邊發生……

閲讀此書,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僅憑自己的一腔熱情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科學的、理性的方法。而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為充滿智慧。我將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6

古人云:“過猶不及,事緩則圓“,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則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便是“超限效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很多,如教學中的心理超載現象(上課喜歡拖堂,作業佈置過多或課堂認知超載等)以及批評教育和賞識教育中的“超限效應”。藉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規避批評教育中的“超限效應“。

批評的“超限效應”時有發生。批評學生時,我們老師和家長總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糾正孩子身上的問題,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批評,最後使孩子極為不耐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表揚,當孩子挨批時,可能內心已接受長輩們的正確觀點,並下決心進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説教,其厭煩心理就會呈幾何級數增加,説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曾經教過的一個孩子跟我聊到自己離家出走的緣由是父母總是在他面前翻舊賬,父母總是看不到他的改變,最後他索性就不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在批評教育中,作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綱上線。我們要講究“布白”的藝術,正如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即布白),密不透風”,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認為班主任在批評教育中應遵循三條原則:適度原則、及時原則、公正原則。給予學生以適度的教育:一是批評“量刑”適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則學生不服、逆反牴觸),也不能“量刑”太輕,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選擇合適的場合。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批評場合,儘可能避人耳目,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聞報道一位家長和班主任在走廊上當着同學的面批評一位男生,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轉身翻過走廊欄杆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慘劇則是因為批評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場合,及時原則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時、迅速。老師在學生犯錯後的'第一時間內給予處理,這不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態”得到及時控制。公正原則是指同樣的情況應同等地對待。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處罰教育時,只有一視同仁,秉公處事,不偏不袒,不能因為偏愛某位學生則對其放寬規則,否則則會使得教師的權威受挫,得不到學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學生才能從內心接受批評、教育。它最能體現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當事學生接受。所以説批評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評“過度”就會產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評過猶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適的度,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7

林清玄説:“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隨着人生閲歷的增加,對此深以為然。有句俗話説得好:“兩年學説話,一生學閉嘴”,我們往往説太多,而忽視了安靜的力量。古人説“靜以修身”,安靜的時候才會關照內心,才會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通過小事例來展示原理,淺顯易懂,實操性很強,每個心理效應都寫得有趣又實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鑑。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兩個效應——超限效應、齊氏效應。

著名作家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温由於氣憤,不僅未捐款,相反,還從盤子裏偷了兩元錢。

這就是超限效應。小故事令人發笑之餘,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師要管好自己的嘴。

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應儘量保持一顆平常心,批評學生一定把握好一個度,有些錯誤,點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餘地給學生。話説多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甚至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傳授知識同樣要注意課堂留白,灌輸多了,也傷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動與交流,讓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發。我們的實踐課堂,更要講得精煉,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索。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學生完不成任務,因為根據齊氏效應:人們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反而會更深刻。

在齊氏效應部分講了這麼一件事兒:一個美國考察團到上海訪問,希望聽一節有中國特色的公開課。聽完之後他們的`反應卻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們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這節課還上它幹什麼?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一個問題。怎樣的課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該如何評價我們的課程?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髮展不斷生成的過程,教師可以有預設,但更應注重引領學生思考,並具備隨時沉着、靈活地處理生成性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應付生成性問題,除了教學經驗,其實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教師必須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讓自己擁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後,用咱們讀書記錄上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交流:“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共讀、共行、共悟、共成長!”這句話我非常喜歡,拿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8

近段時間,我認真拜讀了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他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法則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來詮釋,並將它們分為教學、教育、管理三部分。閲讀時,能讓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識經驗活躍起來,從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潤澤。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風效應。開篇劉教授就給我們送上一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威力,比賽的項目就是看誰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風首先發威,一上來就拼命地刮,寒風凜凜刺骨,結果人們為了抵禦被封的侵襲,把大衣裹得更緊;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此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繼而脱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南風之所以獲勝,就是因為它順應的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這個寓言深刻地告訴我們,感人心者莫乎情,説服往往勝於壓服。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我們班裏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在成長道路上經常犯錯誤的孩子更適合運用南風效應。

記得上學期放生在班裏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剛到教室門前的樓道口,一位女生來到我面,着急地對我説:“老師,今天上午我剛帶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沒了。”

“什麼時候發現沒得?”我追問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課間操回來一看就沒有了。”

“什麼?上午丟的,怎麼不早給我説呢?”

“你的新書寫名字了嗎?”

她若有所思的説:“還沒來得及寫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時給我説,還好找到,這下午才説怎麼找呢?正在糾結時,忽然靈機一動,就將錯就錯吧!一看學生都到齊了。我心平氣和地説:“同學們,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學撿到了這本書,正急於還給丟失的同學,可是打開書一看,裏面沒有寫名字,不知道還給誰?暫時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沒有寫名字,要不早就有熱心的同學把書送給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緊時間看然後送給小玉。“

第二天,奇蹟真的發生了,上午第二節課後,小玉跑過來,高興地説:“老師,我的書回來了。”我心想:當時如果颳起“呼呼的北風”只能引起那個孩子對立的情緒、恐懼心理,我就和那個孩子之間就隔了一堵厚厚的牆,既不利於改正錯誤,更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就是這“暖暖的南風”,它看起來平淡無奇,卻觸及了孩子的心靈;聽起來缺乏力度,卻能在孩子心裏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動。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古語有云:“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也。”“數起一過,不如獎其一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讓我們多一份寬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與鼓勵,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讓“一縷縷悠悠的南風”喚醒孩子內心的良知,這不正是教育的真諦嗎?讓我們記住劉儒德教授的這句名言: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財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