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呼蘭河傳讀後感10篇

來源:文書谷 2.9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用】呼蘭河傳讀後感10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説,在這部小説中作者以一個孩子單純天真的視角,描繪了一個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世態人情以及自己童年生活。隨着作者內心深處的記憶,我彷彿身臨呼蘭河之中,共同感受着作者對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以及對“孤寂與苦悶”情懷的反思。

那時的呼蘭河是歡樂的,“我”的眼裏處處新奇,摘一個黃瓜,拔一棵白菜,用顏料往指甲上染,用觀音粉往門上劃,就算是“火燒雲”出來也可以盯上它一兩小時。但“我”那童年的樂趣掰盡手指也只有這麼多了。只有那一個慈祥而有童心的祖父為“我”的童年增光添彩。

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並非是呆呆傻傻的憨笑,也並非是興高采烈的大笑,他笑得像個孩子。“我”總是跟着祖父,似乎有他的地方就有無盡的歡樂,祖父還沒起牀,“我”的耳旁總會響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誦讀聲。到了傍晚睡覺時,祖父也總會給“我”講故事,但那點小小的樂趣,怎能耐得住寂寞?

寫到這兒,“我”的筆鋒陡然一轉,寫家中的荒涼之景,“颳風和下雨,這院子是很荒涼的”“多大的太陽照在上空,這院子也是荒涼的”,原本的青草綠樹,花朵昆蟲,都被破舊殘物取而代之,沒有什麼樂趣。鄰居們的.生活幾十年如一日,刻板單調,而那路過的黃鸝留下的歌聲,也許是那冬天裏的一絲温暖,黑暗中的一抹陽光。

那時的呼蘭河是無知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下雨天,都會遭受深陷其中的危險,淹雞淹鴨,悶豬悶狗,遭遇許多次的危害,卻無一人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這一泥坑子也誤導了人們許多事,人們吃豬肉,卻被商家哄騙説豬肉不是瘟豬肉而是淹死豬。這些事可笑而又令人深思。

兩位主人公的故事最令人唏噓。

小團圓媳婦深受封建思想迫害。“很快,小團圓媳婦被抬進大缸中,滿是熱水,滾燙的熱水。”“她在缸中,叫着,喊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臉澆的通紅,她不能在掙扎了”,小團圓媳婦的死迎來的不是哀傷和歎息,而是一片掌聲雷動和哈哈大笑。“我”用悲憤的筆調狠狠地鞭撻了這一踐踏生命的行為,這種封建思想,迫使着後代一步步走入死亡的邊沿。

馮嘴歪子和鄰家王大姐不聲不響的來了個“隱婚”,生了小孩,但後來王大姐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死去了,馮嘴歪子毅然拉磨,買年糕,承擔下了撫養兒子的義務,並堅強的活下去,即使生活似一個人遍體鱗傷,到後來那每處傷口都會成為身上最強壯的地方。

《呼蘭河傳》的動人故事,淚中帶笑,笑中有淚,可是仍有美,即使有些病態,卻不能不使人炫惑。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因為孩子的課本上“火燒雲”和“祖父的菜園”兩篇清麗、優美的散文,一定要找來原著《呼蘭河傳》看看。

讀了才發現,整部作品與入選課文的文章有着很不一樣的感覺。整部的小説,或者不能夠稱其為小説,看後心中就不覺響起了林憶蓮的那首《灰色》——灰色的天際,灰色的滑翔翼,灰色的天使——所有的東西都是灰色的。那座小城,那些街道,那些跳大神,那些搭台唱戲趕廟會,還有城裏的那些人,冬天換上棉襖,夏天晚飯後看看雲彩,無一不是平平淡淡,都沒有什麼亮色可言。大概就像那條呼蘭河吧,灰色的河水日日夜夜平靜的流過,波瀾不驚,也沒有什麼懸念和高潮。

當然讓人心情灰暗的主要是那些愚昧的人們。小團圓媳婦,一個“黑乎乎的”、“樂呵呵的”高個子的12歲的小姑娘,在成為團圓媳婦後,很短的時間裏就被婆婆殘忍傷害致死。而在婆婆看來自己沒有哪裏做的不對,儘管“我是打了她……我是把她吊在房樑上……我是用烙鐵燙了她的腳心……”但她自認為這些不是殘忍傷害,甚至於在小姑娘被折磨、被嚇得得病後,請來跳大神的為女孩“走馬”,洗開水澡,看做是自己仁至義盡,對小姑娘好。讀到這裏,就讓人心裏着實的發堵。可能這就是那時的真實生活,讓我們可以想象,卻難以理解。

然而整部書看完還是充滿着童真和樂趣的,就像灰色的河水在陽光下泛起的一些彩色的浪花。除了入選課本的兩篇外,小蕭紅跟着祖父學唐詩的片段同樣讓人忍俊不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很是喜歡這首詩的小蕭紅一直認為是兩個好吃的“黃梨”,直到明白了是兩隻小鳥,也就不再認為這是一首好詩了。還有祖父把掉進泥坑淹死的小豬、鴨子給小蕭紅抹了泥燒着吃,為了能夠經常吃到燒豬仔、燒鴨,小傢伙看到有小豬或小鴨子經過就硬往水坑裏趕,因為要“掉坑燒吃”。

小姑娘給祖父草帽上戴花的畫面也是温馨而甜美的.。小姑娘心血來潮採了一大堆的月季花,沒地方處置就插到祖父的帽子上,毫無察覺的爺爺只聞到濃郁的花香,讀後感就口中唸唸有詞:今年的雨水好,我家的月季花香味大。直到回到家中大夥看到哈啊哈大笑,爺爺才明白。但爺爺也只是笑,沒有一絲責怪。這些彩色的浪花都是作者和爺爺在一起時的趣事。爺爺那麼的愛孫女,孫女也是那麼的愛爺爺。這祖孫倆的“後院趣事”成為我愛上這部書的理由。

平靜、平淡、平實,卻也有童真、童趣和童眼看世界的新奇。簡單翻閲了作家蕭紅的短暫一生,似乎乏善可陳。但不妨礙作品的可讀性。《呼蘭河傳》,值得一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前幾天我有幸讀了“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巔峯之作《呼蘭河傳》。《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自傳性小説。蕭紅以他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城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為世界文苑開出一朵美而不豔的奇葩。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這樣評價過《呼蘭河傳》:“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説,而在於它的‘不像’之外,還有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説更為誘人的東西:它是一篇敍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的生活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作者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一個寂寞的世界。書中的故事裏充滿了那時候人們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叫魂啊,説來説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裏的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自力更生卻擺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往往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人們的生活除了迷信還是迷信,如給人看病時請跳大神,嫁女兒時需得先看了生日,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還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裏去。地獄裏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於是,活着的人就要為他做這麼一套,用火燒了,據説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成裏窮人都説“活着還沒有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呼蘭河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成為全中國的寫照。當然故事中有好的人,不好的人,故事中的事也有好的事,不好的事,他們事後的結果,又分好的結果、壞的結果……自從讀過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人最關鍵的是要繼續生存下去,另外,還要有一種自由,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快樂的生活,每天天亮就起牀,天黑就睡覺,就像小猴在森林裏玩耍,就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這是什麼?是自由,其實,也是一種享受。同時,我也悟出了許多道理,例如:不能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的做事;做事要有一定的規則和計劃;自由,是一個人的最大的需求和需要。從小,父母就應放任我們,不要做什麼事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才肯做。

愛讀書,既可以哺育你的靈魂,增長你的智識,開闊你的視野,還可以增強、提升你的寫作能力。你所喜愛的一本書就像一個朋友,一位老師、一個温暖的家庭。

我們以一種寬廣的胸懷召喚一份真情,一份温暖。讓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滋養我們的精神、生命於靈魂。

呼蘭河傳讀後感4

早就知道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看過她的傳記片。前幾天與在濟南上九年級的外甥聊天,他説老師要求讀蕭紅的《呼蘭河傳》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要求寫讀後感與書評。星期六和兒子到書店,一眼就瞥見了印刷精美的《呼蘭河傳》,毫不猶豫地抽出翻閲。第一章是東北小城呼蘭河的概況,冷的出奇的冬天,賣豆腐的、賣饅頭的、拉車的,還有各種小店,拔牙的、賣火燒的.等等。作者彷彿站在空中向小城俯瞰,用冷靜、超然的筆描繪出小城的四季輪迴、生老病死,人物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但小城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同是描繪城市風情,呼蘭河不像《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華,不似《城南舊事》中老北京的婉約,更比不上鄧麗君《小城故事》中的多情,似乎冷颯颯的一股肅殺、一絲無情。直到爺爺與小蕭紅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冷寂。温暖的後花園,小女孩頑皮地為爺爺插了滿草帽的鮮花,香噴噴的烤乳豬、烤肥鴨,藏寶洞似的儲藏室,好脾氣的爺爺、潔癖嚴厲的奶奶,小孩子喜歡誰一目瞭然。換位思考,我立即明白了孩子的心理……眨眼就翻了小半本,蕭紅用力透紙背的筆力讓我瞭解了豐富的東北民俗跳大神、放河燈、野台子戲、娘娘廟大會,還有東二道街上泥濘不堪、無人管理、總是吞沒牲畜的大泥坑,重要的悲劇人物小團圓媳婦還未出場,兒子便提議要走,我遏制住購書的慾望,把書輕輕地放回原處。

星期天依舊下雨,和兒子來到書店再次拿起《呼蘭河傳》,直接看《小團圓媳婦》、《有二伯》等章節。我吃驚了,為那個沒有一點尊嚴、任人擺佈的小童養媳,12歲的女孩子,在惜物如命的婆婆眼裏,不如一隻雞、一條狗、一件傢俱,婆婆認為只有這個媳婦是打不壞、罵不死的。健康活潑的小女孩不多久便病倒了。為了讓她好病,各種土方、偏方、雜方,各路巫婆、神漢、道士紛紛出場,打着“治病”的旗號,花樣百出的摧殘這條生命,其實最有效的藥是“愛”,但沒人給她!最恐怖、最悲催的是那麼大個兒的姑娘被剝光了衣服用開水“燙”澡!眾目睽睽,指指點點,暈過去再潑醒,反反覆覆,滿足了街坊鄰居、方圓數里人們看熱鬧的好奇心,滿足了愚昧人們無知無情的試驗!當晚,她便如風捲落葉,了無痕跡的去了!

在有二伯身上,彷彿窺見了阿Q的影子,也彷彿窺見了魯迅先生冷竣的目光……揭示國民的劣根性,探究生命的意義,蕭紅用年僅31歲的生命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書更瞭解了蕭紅、她的身世、她的傳奇、她的悲苦的一生。

《呼蘭河傳》讓我想到了所居住的小城,小城的人、事、物、景、情,似曾相識,但又大不相同……這就是此書的魅力吧,蕭紅的經歷似乎成了我的,我感到了她所描繪的人生舞台的各種角色,能夠與她情感相通,悲喜與共……

呼蘭河傳讀後感5

認識蕭紅還是看了《黃金時代》後,雖然在此之前,聽説過她的名字,看了電影后才對蕭紅的那短暫的一生深感惋惜,一個敢愛敢恨,才華橫溢的女人,最後竟然死在了那乾冷的水泥地上。看到她流離失所,有時在吃不飽肚子的情況下還在想着寫作,我不僅對她肅然起敬!

喜歡她的文字,感覺很安靜自然,“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是蟲子在説話似的。一些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讀這段文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麼無憂無慮,對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感覺植物都那麼的自由自在,隨性的生長。

而蕭紅筆下的人物卻讓人感覺到有淡淡的憂傷,小團圓的媳婦才只有12歲,12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她的童年還沒有過完呀,她卻成了人家的媳婦,她天性愛説愛笑愛玩,吃的多,長的壯,但是這不行,這每個做媳婦的樣子,於是婆婆就給她下馬威,打她,説她是中了什麼邪,直到把她放到熱水鍋裏,出來時不會説話了還不罷休,就這樣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被這些呼蘭河上愚昧的人折磨傻,折磨病,折磨死!馮歪嘴子找了個能幹的媳婦,村裏的人説她長的和扛一樣,不温柔典雅,不管別人怎麼説,他還是愛着疼着自己的媳婦和孩子。因為他滿足這樣有媳婦孩子陪着的日子,周圍的人生怕他家不出事,沒有笑話看,在眾人的議論聲中,他的媳婦還是在生孩子後死了,但是馮歪嘴很是堅強,一個人養兩個孩子,還是滿懷希望的`過着,無論孩子在別人的眼裏怎麼樣,那就是他的希望,大孩子會拉小驢飲水了,小兒子會伸手拿東西吃了,小牙長出來了,這一切都給馮歪嘴子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讓呼蘭河的人也跟着堅強起來,無論生活怎樣,無論別人怎麼冷嘲熱諷,他總是充滿着期待活着,因為孩子的笑容是生命的希望和力量!不知道那個大泥坑淹死了多少雞狗,馬陷入多少次,那些人的思維還是那麼僵化,沒有誰願意把它填起來,但是卻願意一起撈起那陷入泥潭裏的馬,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思維方式,呼蘭河的人是自由的,又是友善的,還有那淡淡的説不出來的愚昧!呼蘭河,給人帶無限回憶的地方,但是又讓人很慶幸能逃離出來的地方。或者這正是蕭紅一直不回家鄉,願意飄蕩在外的原因。

現在,那些在外打工時間久了,不想回家鄉的人們,你們又有怎麼的感傷呢?

呼蘭河傳讀後感6

有一天媽媽在亞馬遜買書,順便幫我選了一本《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已經盼望很久了,是我們趙老師推薦閲讀的,今年語文書第十九課《我和祖父的園子》就截選於這本小説。所以,快遞員叔叔把書送到,我就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一翻開目錄看到“祖父祖母”那一章,我眼前一亮,立刻翻到那一頁。於是蕭紅用她的文字帶着我走進了北方的那所院落。正是春天,鳥語花香。鳥兒啾鳴,花兒在清風中搖曳,一院子的香味兒。我和祖父在院子裏休憩,一切都這樣安靜而美好。在這個院子裏,有我最美好肆意的童年。蝴蝶,蜜蜂,蜻蜓,祖父種的蔬菜,不結果的果樹甚至有狗尾巴草……這裏的一切都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我在這個院子裏看到了很多趣事,讓人忍俊不止:我家的房頂上竟然能長出味道鮮美的蘑菇,爬到房頂採蘑菇的人把屋頂踩個洞,鞋子直接掉進煮粉條的大鍋裏,鞋上的黃泥攪的一鍋粉條都成了黃色的。我笑了再笑,為這院子給我製造的各種歡樂。然後我翻到下一章,這回我看到了老胡家娶團圓媳婦。晚上我隨便吃兩口飯,就想去看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長的是什麼樣子了。可是祖父的飯總是也吃不完,一會要一些辣椒油,一會兒要一些鹹鹽面的。我等在那兒急得頭上直冒汗,眼睛直眨巴,恨不得跺着腳拽着祖父的衣服袖子就走,又恨不得不等祖父了,直接從牆頭上跳過去看。好不容易看到了,團圓媳婦兒的樣子卻和我想像的一點也不一樣,竟然就是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孩子,長長的辮子,黑黑的臉,一直笑。可是過了沒幾天,那家就開始打團圓媳婦了,説是給媳婦立規矩,天天打,天天聽到哭聲。後來那團圓媳婦病了,又是找偏方,就找來跳大神的,最後愣是把團圓媳婦給折騰死了。這是一個悲傷的,讓人憤懣壓抑的故事。我從那個書中的那個小城逃離回來,還原成現在這個十二歲的少年時,仍然在替書裏那個同齡的女孩傷心悲憤。伴隨着蕭紅的文字,我去了三十年代的時空,認識了遭人訕笑的王大姐,寄食的有二伯,自食其力的磨倌馮歪嘴子……

體會那時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生活,痛恨那時人思想的無知,感受他們活着的艱辛,見證他們生存的努力。回過頭來再想想我所抱怨的生活,或許真如媽媽平時説的“憶苦才能思甜”。

我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學好文化知識,為建設更美麗的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呼蘭河傳讀後感7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着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每當聽見這首《童年》,我就會無限感慨即將逝去的美好童年。

在《呼蘭河傳》中,我瞭解了作者蕭紅的童年: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語相向,祖母針刺手指的痛……但是,這一切並沒有沖淡她童年的快樂!在灰暗的呼蘭河城中,讓作者感到最快樂的,是祖父的後院。

後院裏,她無拘無束的成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學祖父的用作,瞎鏟地,把狗尾草認成稻穀,吃黃瓜,追蜻蜓,採瓜花,捉螞蚱,潑水……玩累了,隨便找地睡覺,捅窗紙,嚇人……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一個生機盎然、自由自在的後院——快樂的童年!

蕭紅筆下的“後院”,猶如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孩子的天真爛漫、活潑好動、調皮任性在其中盡顯無餘。我羨慕她的童年,我也好想讓我的爺爺藏起我的草帽,和我捉迷藏,陪我念詩,一起在後院玩耍……

看着蕭紅的童年,我彷彿也置身其中,思緒萬千。記得十歲那年的一天,爺爺帶回了幾隻剛出殼的小鴨子。小鴨子全身黃色,毛茸茸、肥嘟嘟的,只有手掌那麼大,走路還跌跌撞撞的,鴨子十分滑稽,真惹人喜愛!爺爺把小黃鴨放養在屋旁的荒地上。爺爺説,餵養鴨子的重任就交給我了。我開心得不得了!看着這可愛的`小東西,情不自禁的伸出小手,想撫摸它。説來也怪了,一隻小鴨子似乎通靈性似的,居然伸長脖子向我湊過來。我喜出望外,用手輕輕的摩挲着小鴨子的毛,柔柔的、軟軟的……我趕緊抓了一把米,放在手心,小鴨子便迅速地伸過頭來吃米。其它鴨子看見了,也都一跌一撞地向我跑過來,我任憑這些可愛的小傢伙用扁扁的嘴不停地啄我的手。以後的日子裏,我一放學回家,就來到荒地和這些小鴨子一起,給它們餵食,陪它們覓食,和它們玩耍……我彷彿就是鴨子家族中的一員。

可是,再看看周圍同學們現在的童年,整日與手機、電腦、卡片為伴,還有那些不知名的、數也數不清的玩具,又有幾個小朋友的童年能真正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呢?雖然我們是農村孩子,可還有很多同學連韭菜和小麥都分不清楚!真是悲哀!讀了《呼蘭河傳》,對我觸動頗深。童年應該像萬花筒般多姿多彩的,不僅僅是電腦遊戲和各種各樣的玩具,還有花草樹木、蝴蝶蜻蜓;還有風景名勝、小狗小貓;還有……同學們,請珍惜我們的童年,讓我們的童年迴歸自然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國中的時候就知道《呼蘭河傳》這本集子的存在,語文課本里曾經有一段節選的課文《我與祖父》。看了那篇節選,又看了後一篇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便片面地以為《呼蘭河傳》講的大概也就自己與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也沒什麼有意思的。

如今從頭到尾看完了這本《呼蘭河傳》,我才知道即使是那段節選的我與祖父也是如此的荒涼。

蕭紅在這本書中不下五次地提到過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想她小的時候也不懂這麼多,長大後想起自己童年那些瑣碎的東西才明白荒涼這種複雜的心情。矛盾先生在序中提到:‘如果有使我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壓在心上,因而願意忘卻,但又不忍輕易忘卻的,莫過於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小時候的蕭紅也許不明白,她的童年已經埋下了寂寞的種子,祖父與祖母對待她的天壤之別,母親對她似乎也無太多關心,父親更是在整本書中不見蹤影。小的時候不明白,等到長大回想起來,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童年的痛啊……她曾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情:“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

蕭紅童年的不幸是無奈的,正如呼蘭河的人們在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下的不幸。那種把別人尋死當做茶餘飯後的新鮮事、把對團圓媳婦的虐待叫做管教、把別人救命的東西偷偷留藏一些下來討好長輩的媳婦,這一切一切的變態心理和愚昧無知,真是令人髮指,當時的人們卻以此為生活的樂趣,饒有興趣地聊着談着在現代科學下顯得極其可笑的東西和觀點,他們的這種生活狀態讓我覺得太可悲太可悲。可是,在當時的閉塞農村裏,那些可悲的人們還有什麼辦法呢?而‘有意識地反抗着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的蕭紅則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懷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壯的鬥爭的大時代。

當時的社會面臨的是愚昧迷信,現今的社會面臨的是現代的升級過的愚昧迷信。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靠着化學添加劑的.掩護,為了高額的利潤不擇手段,貪官奸商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美國歐盟藉着保護人民的旗幟,一次次地要把非洲的國家俘虜成自己的奴隸。這個世界已經缺少正義,連把摔倒的老太太扶起來都要背上推倒她的莫須有的罪名。

如果説過去是因為落後使得人心愚笨,那麼現在是因為發達使得人心因慾望而複雜險惡,處處都是別人為你挖好的現成的陷阱,等待你為他當做替罪羊,這樣的社會景象若是給蕭紅看到怎會不更感悲涼?她的孤獨、她的寂寞,又會更深吧……面對這個社會曾經的和現在的無奈,我們有時候除了扼腕歎息,別無所能。

呼蘭河傳讀後感9

“河燈從幾里路長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來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去了。”

放燈是呼蘭河上的一場盛會。哪怕是終年不出門的瘸子瞎的,也會將街道跑得冒了煙,在火燒雲剛剛落幕的白光裏,蹲在呼蘭河邊等着放燈。不知從陽間到陰間的一條路,是否真的黑到看不見,只能通過河燈來給徘徊的野鬼們求得超度,但總之就是放燈了。伴着打鼓唸經,笙管笛簫之聲,一片金光燦燦入河,一隻一隻順水飄去。遠近皆陶醉在這河光燈色裏,滿目只有眼前飄搖的燈了,看着它向極遠的下游流去。

我不知道在朗朗月輝下陶醉的人是種什麼心情,是否除了超度魂靈,還附了一份自己的心願上去,權當是種寄託。這是呼蘭河一年等一回的盛事,也是城裏人精神上的盛宴。儘管野台子戲熱熱鬧鬧的三天,儘管賣豆腐麻花的每天都從門前叮叮咚咚的走過。儘管呼蘭河的人們已經認為生活就是這樣過去,但還是需要精神上片刻的深思和昇華。“那河燈,到底是要漂到哪裏去呢?”多半的人們,看到了這樣的景況,就抬起身來離開了河沿回家去了。於是不但河裏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來。

我總想從呼蘭河傳裏概括出一種“悲哀”出來。它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它是為誰發出的不平之音嗎?儘管我能感受到這種字裏行間的情緒,卻無法具體的捕捉和定義。若説批判的是舊社會,未免立場太過高尚和空泛,是以一種俯瞰的視角進行的評價。像歸結紅樓夢“反映封建大家族必然滅亡的趨勢”一樣,倒真是一巴掌拍死,體味不到各中趣味。若説它想反映羣眾的愚昧,吃了瘟豬偏説是泥坑裏淹死的豬,生病了只能請跳大神;但呼蘭河城中的人們又有自己的秩序,過着平靜而安穩的生活。他們被父母生下來,只希望吃飽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飽,也穿不暖。可他們從來不抱怨,逆來的,順受了。他們這種生活,似乎也是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稀裏糊塗地過去了,日子再苦,也一樣要過下去。總是要導致了什麼問題,才能義正言辭的説出“這是xx的悲哀”這種話——它卻是個小城而已,是一個嚴冬可以凍裂大地,有着漫天的火燒雲的小城。

大概只用“鄉愁”這個詞來的比較合適了。這種情緒源於作者對家鄉的誠摯記錄和懷念,沒有憤恨,只是用温和的目光撫摸這片土地,用飽含温度的筆記錄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寫它的灰暗與骯髒,寫它的平靜與麻木,也寫它的艱難與堅韌。這種温度留在文字中間,就像放下的河燈一樣承載着什麼東西,流了很久很久。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用針扎我的祖母去世,年幼的我並不感到悲傷,只是和來的小夥伴們玩,去了很多我之前未知的世界,到了街上,感覺後花園已容不下我,那一句是不是將來一個人也可以走得很遠?觸動了我的心,年幼的思考,以及對未來未知世界的那種好奇讓我感到很驚訝,是否一個人也可以很好地走的很遙遠,我也在問自己。我想將來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沒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我和祖父學詩,祖父給我烤乳豬,鴨子吃,可見祖父對我的疼愛之情,那種濃的化不開的親情,陪伴着我成長,讓人羨慕的幸福!破敗的老屋,其中幾件租給了養豬的,還有的租給了賣粉的人,他們生活很辛苦,整日為了活着而工作,很可憐!逆來順受,你説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又是人生的淡漠,人性的麻木與冷漠

我家是荒涼的不論周圍的風景,還是居住的人家都是荒涼一派的,團圓媳婦的到來,看似一則喜事,其實不然,只是她悲慘命運的開始,健康的,活潑的硬生生的被折磨出了毛病,竟然還説是被靈魂附體了你,用各種偏方醫治,麻木和愚昧好讓人無奈。小團圓媳婦當晚被熱水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終於小團圓媳婦被他們折磨死了,在我看來,死或許是一種美好的解脱,不用再受折磨,死後被埋在城外,就如同死了一個不相干的人,沒有同情,只有人性的冷漠,有二伯的半瘋半癲,整日的胡言亂語,偷東西也是平常的事情。還有那馮歪嘴子的事,都讓我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和壓抑之感,壓抑的是他們周圍人的態度,極致的冷漠,任何一點上吊自殺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都是不用買票的表演節目,從別人的悲傷之中尋求一點活着的快樂,成為別人的看客,也在看着別人。其實,縱觀整個中國,這種愚昧的情景隨處可見,潛在的.具有麻木性質的無形思想在統治着他們,失去所有作為人該有的意義,生只是為了死,過日子也只是為了完成從生到死的過程,何其悲哀呢?

但是,在小説的背後馮歪嘴子的女人王大姐死了之後,他堅強的擔起了撫養兩個孩子的情景,很令人感動,其中閃出人性力量的光輝,作為男人,或許他不成功不起眼,但他疼愛自己的老婆,堅強獨自地撫養自己的小孩,或許他不知堅強,希望為何物,但是他在別人對他絕望的眼光中堅強了,結局不知怎樣,但在那樣一個愚昧的年代,是很令人感動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