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讀後感(通用3篇)

來源:文書谷 1.01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藥》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藥》讀後感(通用3篇)

《藥》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魯迅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其中一篇《藥》第一次看的時候很詫異,也不是很懂,一共讀了五遍,才基本理解了,也有了一些感想。

《藥》主要寫了老栓夫婦的兒子得了一種病——“癆病”,在那時是難一治好的。他們就聽信別人的謠傳,夜裏託人高價買來了一種藥“人血饅頭”(當時都認為吃了沾有別的孩子血的饅頭,就可以延長自己孩子的生命),然後滿懷希望地讓兒子小栓吃了這特殊的藥,可結果兒子小栓還是死了。後來,母親去兒子的墳頭,碰見了隔壁墳也有一個母親給兒子上墳,她並不知道隔壁墳埋着的就是死後血被用來做人血饅頭的小孩。

説實話,剛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有點害怕,也有很多疑問。有病為什麼不去醫院看呢?還有就是那個被用來做人血饅頭的孩子只不過偷了一點東西,怎麼大人就把他打死了?後來我又認真看了幾遍,還和媽媽進行了討論,明白了那個時候封建迷信和科學落後使人很愚昧,魯迅先生用譏諷的語言、用簡單的一個“藥”字引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在故事中有一段描寫讓人害怕和震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着;另一隻手卻撮着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血竟還一點一點地在往下滴着……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封建社會的無知和一些所謂的禮教是致人於死地的原因,魯迅覺得真正醫好的藥,不是什麼人血饅頭,是人們需要有抗爭的精神。

《藥》讀後感2

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是在20世紀二十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誌,宣傳民主與科學,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不少文人和愛國志士在其發表文章,我們可以從中觸摸到作者一顆關注華夏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其中魯迅的白話作品給世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的作品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標誌着《新青年》提倡的文學革命已經突破單純理論的倡導。

《藥》是魯迅眾多白話小説中的一篇,該文以辛亥革命味背景,剖析當時中國社會羣眾心態和解讀只是分子靈魂的凝重而沉鬱頓挫的.傑作。

藥是解除人類病痛之根本,上醫醫國,其次治人。飽蘸志士鮮血的“藥”原本是解除民族危機的志士之血,卻被誤用去醫治一個小百姓家中獨苗的癆病,老栓花掉其一生的心血和寄予全部希望的“人血饅頭”最終沒能醫治好小栓的病,“人血饅頭”最終變為“叢冢饅頭”,從而釀成國疾、人病兩不治的悲劇,這不僅是家庭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

作者以藥這一獨特意向,令人難以忘懷的勾勒出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與愚昧共存,麻木的人們處在愚昧混沌狀態中,革命被愚昧無情扼殺,革命人士熱血空擲的歷史悲劇,同時也揭露了辛亥革命失敗的社會根源,引人深思。

不論道路有多麼艱苦,革命仍會進行,歷史不會因此止步,在一幕幕滲透着悲涼的場景中,小説結尾部分瑜兒墳頭的花環讓人看到了希望,墳頭與花環生與死的強力衝擊,把絕望、虛無、悲觀與希望、樂觀、信念糅合在一起,所以這不是一個結局,而因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旅程的開始。

有人説,《藥》是歌頌革命者夏瑜的,也有人説,是揭露黑暗統治的,有人説是批判羣眾的落後與麻木,也有人説是批評革命者的脱離羣眾。不管是什麼,在鮮活的歷史面前,尋的醫國之良藥,將人們從麻木中喚醒,是每個革命人士的必經之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藥》讀後感3

《藥》是一顆沾滿了革命烈士鮮血的人血饅頭,它可以醫治癆。《藥》是為了爭取民族光明而犧牲自己,革命烈士們寶貴生命的偉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香噴噴的饅頭使人得以温飽;血腥的人血卻可怕得令人不寒而慄。在魯迅的文章,《藥》中,老栓為了救他的小孩,迷信這種饅頭可以救人一命,不惜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在茶館中賣力工作,為的.就是替兒子買來仙丹饅頭,這是一種何等偉大而無奈的父愛。這種迷信表現出當時中國社會中處處充斥的愚昧、無知和迂腐,卻同時反映出中國傳統社會中敦厚、樸實的温情。親情與現實之間的無奈;封建與進步二者間的矛盾,文章中充分顯示出魯迅對中國社會現況的不滿,對於後清腐敗民生的失望;以及魯迅急於改變現狀迫切的心境。

這些傳統封建社會中各種小人物的生活點滴,使得魯迅寫起文章來,除了保有中國人充滿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實事求是、忠於現實的理性精神。魯迅對於中國社會傳統封建而無知生活的不滿和客觀的譴責,在文章中處處可見。這篇文章除了暴露出真實傳統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篇革命的篇章,魯迅在文章中急於喚醒沉睡多年中國百姓被禁痼的心靈。因為魯迅深信:文學—是拯救國家民族免於無知之苦的最佳工具。魯迅真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