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2篇(精選)

來源:文書谷 1.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裏》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2篇(精選)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部分都被海洋給覆蓋,而人類生活的地方卻只能是佔地球百分之三十的陸地。

眾所周知,人類的肺不能夠適應沒有氧氣的環境,在海洋中,一個正常的人不超過三分鐘便可窒息而死。但當我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本書,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海底城市的建立已不屬於空談。《海底兩萬裏》敍述了一艘堅固的潛水艇“鸚鵡螺”號暢遊海底世界的奇遇。阿羅納克斯教授出於偶然的機遇,與忠實的僕人孔塞依和出色的捕鯨手內德被艇上的內莫艇長收留。窺視了這個與陸地隔絕的.潛艇的奧祕。就這樣,海上旅行拉開了序幕。

海洋是温和的,它會推波助瀾,吹起徐徐微風,帶着船隻駛進安全的港灣;它同時也是狂野的,怒吼着捲起數丈高的浪濤,將生命無情的吞噬於巨腹之中。而內莫艇長的“鸚鵡螺”號卻像一座無敵的堅固壁壘,傲然屹立在驚濤駭浪之中。無論是颶風驟雨,還是堅實的冰層,都未能使它屈服。

海洋中的生物也千奇百態,既有小巧可愛的貝類動物,又有兇猛殘暴的鯊魚襲擊。“鸚鵡螺號”一次又一次化解海洋的狂暴,並在它温柔的懷抱中安詳行駛。潛艇上的船員們無一不勇敢堅強,他們在災難面前臨危不懼,又有着為同伴犧牲灑下熱淚的人性一面,令人動容。

當“鸚鵡螺號”隨波而逝時,我們的心絃不禁被輕輕的觸動。這艘勇敢的潛艇將繼續行駛,劈風斬浪。不再被仇恨所籠罩,只有堅忍的毅力化為前進的動力。

海洋是個神祕莫測的地方,陸地上也和它一樣,也會有風浪一樣的荊棘,在我們心中,要揚起風帆,將風浪遠遠地拋在身後。勇往直前,用必勝的信念斬斷荊棘,我們將會發現一個嶄新的天地。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2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凡爾納的一部經典名著,裏面不但有很多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而且還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文學經典,是一本影響很多人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八六六年,海洋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怪事:一個紡錐型的龐然大物,它周身閃爍着奇異的光芒,個頭比鯨魚還要大得多,速度也快得多,在海上神祕出沒,有不少船隻遭受到了它的攻擊。為了保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北美聯合國發表聲明,宣佈成立剿滅怪物的'遠征隊。

當遠征隊的戰艦與海怪發生撞擊後才發現這個所謂的怪物其實就是一艘世間絕無僅有的巨大潛艇。隨後,主人公被帶到了潛水艇中,同尼摩船長一起在美麗的海底世界裏面打獵,在南極大戰章魚羣,在海面上打敗敵艦。在一次漩渦中主人公被帶到了陸地上,他不知道尼摩船長有沒有生還,他是否還要繼續在海底執行他那可怕的報復,他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麼呢?

《海底兩萬裏》是一本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説。其中,我最喜歡尼摩船長,因為他機智、勇敢,而且一直從事海洋探測的研究事業!在生活中,我可不是那麼勇敢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澱塘畈玩。正當我們來到攀登繩索的地方,老爸一咕嚕地爬了過去,我為了面子也只好跟着爬過去。可是才爬了一半,我的腳就不停地顫抖,全身都抖了起來。我只好原路返回,看來我得好好向尼摩船長學習了。

這本書中,我十分佩服阿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也佩服僕人康塞爾對主人的忠心耿耿;更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敢。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來體會一下它動人的情節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3

作者儒勒·加布裏埃爾·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他一生專門從事科幻小説的創作,作品有六七十部以上。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生動,結果出乎意料。

《海底兩萬裏》描繪了人們在海里的各種驚險冒險。奇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異域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就渴望進入天空,自由飛翔的夢想,體現了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本文中彼艾爾·阿龍納斯是生物學家,博古通今,乘潛艇在水下航行,讓他看到海里的各種動物,他講述了在海里看到的'各種奇觀,讓讀者大開眼界。

康塞爾是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他從不驚訝。總是那麼隨和。有事總是認真,認真分類。

尼德蘭是個比較原始的人,他脾氣暴躁,總是打算逃跑,文章最後説:沒有他,他們最後不能回陸地!

主人公尼莫船長是浪漫神祕的人物。他像海洋一樣熱情、冷酷、和善、温和、暴躁,但他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潛艇。他躲避了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尋找自由,深深地悲傷了自己孤獨的生活。

在這個海底的2萬的探險中,雖然不順風順水,但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們值得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對待自己的理想,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4

有這樣一個人,他痛恨陸地生活,成為人們口中的海洋人,他不惜500萬法郎建造了一艘潛水艇,他不讓任何人看出他的國籍,只是一個“不存在”的人。他就是尼摩艇長。

尼摩艇長是儒勒·凡爾納筆下的人物,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生動的人物,美麗的景色,充滿神祕的情節,以及科學與真理。有人説,儒勒·凡爾納是個預言家,這樣説來好像也沒錯。因為它充滿科學的`想象,是嚴謹的誇張而又切合實際的。

故事講述了一個教授與船員們揭開“神祕暗礁”的祕密時遇險,只剩下他,誠實的小夥子康塞爾和脾氣暴躁的尼德·蘭。他們三個掉進海里,被困在了一艘潛水艇裏。他們三個陪尼摩艇長遊遍每個大洋,歷經十個月,耐不住性子的尼德·蘭帶着兩個夥伴逃出了潛水艇。

書中還有許多扣人心絃的故事,如漫遊海底森林,島上遇到土著人,埋葬逝者的珊瑚森林,海底火山,南極缺氧……

在這本書中,我還讀出了作者對被壓迫人民的同情。他用不近人情的尼摩艇長做例子,一個採珠人(顯然是被壓迫人民)在採珠時遇到了一條鯊魚的襲擊,尼摩艇長竟捨身相救,還送給他一小袋珍珠。這個描寫,豐富了尼摩船長的人物形象,同時,又巧妙表達了作者的志向。

在大戰章魚那一張,我流下了淚水。那個船員多可憐啊!那醜陋的怪物,在把他捲起的生死關頭,每個人都努力的拯救他。可那怪物失敗後,帶着他一起下水了,也許屍骨都不會有,他也無法與在珊瑚墓園的朋友們相會了。

我對尼摩艇長的國籍存在疑惑,不過,通過他的行為,我猜測他應是受壓迫的人民。後來,我從《神祕島》上知道了,他是印度人。

無論如何,這本書都反映了對殖民壓迫的反對,以及對科學,社會正義和人類平等的不懈追求。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5

《海底兩萬裏》以前只是知道這本書是名著,爸爸幾天前給我拿來。前天突然心血來潮,花了三天才把這本書看完,這才知道這書有多麼好看,不愧是名著。

書中的尼摩艇長,實在是令我敬佩。

竟然能創造出“鸚鵡螺號”這樣的艇;

竟然會收留一個個厭惡人類的人;

竟然可以開着“鸚鵡螺號”到所有船都去不了的南極去;

竟然會把一袋袋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

竟然可以毫不費力地提法國還完所有的債……他可真是個奇蹟!

儘管我還只是國小生,書中許多的人物、許多數據都看不懂,但我從尼摩船長像阿羅那克斯教授介紹鸚鵡螺號的構造説出的那些數字看出鸚鵡螺號以及他都是了不起的!

唯一令我遺憾的是書到了最後都沒有解開我心中好多的謎團:當鸚鵡螺號最後遇到“邁爾大漩流”時鸚鵡螺號怎麼樣了?尼摩艇長怎麼樣了?阿羅納克斯教授是怎樣逃出來的?尼摩艇長究竟姓甚名誰?他的'妻室兒女究竟是怎樣死去的,導致他這麼仇恨人類?他是否還在海洋裏探索?是否還在進行復仇?……凡此種種,我心中的問題像阿羅納克斯教授一樣還有很多。也許,這就是本書的亮點,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

雖説這只是本科幻小説,但我心中總想着能跟着尼摩艇長環遊四海,可惜我沒有阿羅納克斯教授的好運。

總之,看了這本書保證不後悔,其中的經歷、故事絕對讓你難忘!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6

最近,我再次閲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領略到了書中來自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理解了它為什麼是必讀書目。

《海底兩萬裏》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峯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在小説裏,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表達了對海洋的讚美和熱愛,它通過描寫各個人物面對災難、強大的惡勢力等情況時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的情誼,告訴人們真正重要的'是朋友、親人、愛人等,而不是那看起來吸引人眼球的財富,告誡人們不要被慾望、貪婪矇蔽了心靈,錯過了生命中真正美好的東西。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説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

在尼摩船長的引領下,進行海底狩獵,參觀克雷斯波島海底森林,採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這些經歷通過細緻入微的描寫,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美妙奇幻的海底王國,這也使我真正領略了海洋的魅力,原始生命源於此地,這是我們的故鄉;同時,我也希望海洋是我們的最後的歸宿。

在波瀾壯闊的海面上,猶如天空一般蔚藍的大海,不知每一卷浪花中藏着多少追夢人的夢想、托起了多少遠航的船兒……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7

暑假裏,我又重新讀了一遍《海底兩萬裏》這本書。

這本書裏面的人物有尼莫船長,他本來是一位備受人民愛戴的王子,因為妻子和女兒被敵人殺害,悲憤之下帶領夥伴們離開祖國,他以超羣的智慧設計建造xxx號潛水艇,過起了隱居在大海里的生活;還有阿洛納斯教授,是巴黎自然博物館的教授,接受美國海軍部的邀請在海上尋找海怪;還有一個人物是老實人,他是阿洛納斯教授的助手,對教授很忠誠;還有一個人物是尼師傅,號稱“魚叉王”,酷愛捕鯨。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起因是一連串的航海事故。阿洛納斯教授、老實人、尼師傅一起乘坐xxx號開始海洋之旅,在旅途中,他們三位認識了xxx號的船長尼莫,尼莫告訴他們三位,潛水艇上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裏面有世界上所有的古書,還可以抽煙鬥,是用海草做成的,很環保,教授特別高興。xxx號上還有觀光廳,透過玻璃可以看見深海里的各種生物,尼師傅很喜歡。

我印象最深刻的描寫是,尼莫船長帶他們三個一起去深海捕獵,教授被深海的景色驚呆了,清晨的'陽光透射在水波中,被分成色彩豐富的光柱,海底的植物、礁石和珊瑚都被光柱包圍了,好像五彩繽紛的萬花筒,這種景象無法形容。

這本書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感興趣的同學們不妨也來讀一讀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8

這幾天,我發奮讀書,終於在三天之內把《海底兩萬裏》這本有趣的科幻小説給看完了。

《海底兩萬裏》的作者是法國大名鼎鼎的科幻小説作家儒勒·凡爾納。他於1828年生於法國西部,1905年逝世。在儒勒·凡爾納的寫作生涯中,他創作了《氣球上的星期五》、《格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裏》、《神祕島》等六十多部作品。成為了全世界作品被翻譯最多的名家之一,還被譽為“世界科幻小説之父”。

這本書寫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他的夥伴們跌跌撞撞地進入“鸚鵡螺號”潛水艇,跟隨尼摩船長從太平洋出發,經過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植物和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等種種險情,更加深入瞭解神祕的海底。但經不住夥伴的勸説,逃離了潛水艇,回到了夥伴們日思夜想的家鄉。

這本書的最富有神祕色彩的無疑是尼摩船長了。他設計並建造了一艘名叫“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駕駛它在海洋深處四處冒險。他擁有一個美麗的海底花園,各種神祕奇妙的迷人花朵,數不勝數,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他擁有一個寧靜的海底公墓,埋葬“鸚鵡螺號”潛水艇上的不幸遇險的船員。他擁有一個茂盛的海底森林,許多海木在幾千米深的海底茁壯地生長,小魚、鯨、章魚、水母、小蝦、鯊魚自由穿梭。

其中讓我感到刺激驚險的非“屠殺”一節莫屬了,當潛水艇撞擊美國軍方的“林肯號”時,一陣形猛烈的震動傳來,整個“鸚鵡螺”號從戰艦橫穿而過!戰艦一分為二,戰艦上的長官與士兵紛紛掉落海中……

這本書讓我更加喜歡神祕莫測的海底!我一定要好好地瞭解海底!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9

第1章神出鬼沒的海礁引入我們的思考。首先,他是説,在1866年發生了一件怪事,出現了莫名奇妙的現象。文中還介紹説,它的體積很大,動作也是相當的靈敏。

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引出海上突然出現的龐然大物,引起我們讀者的好奇心。他們還做出了猜測,還有事實。通過這一點我們看出,猜測與事實相結合。讓我們知道,此事並不會是謠言,有事實為證。通過他們的觀察,估計這隻哺乳動物的身長至少在350英尺以上。儘管“海爾維蒂亞”號和“香農”號船身都有100米長。可是像這樣的報告,一份接着一份,在各大城市的中心,怪獸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人們在咖啡館裏讚歎,在報紙上記載,甚至搬上舞台,深情並茂地演出。文中還用了青魚與這隻怪物相比較。這可以充分的體現出,它比鯨魚還大。可是文章中又告訴我們,在1867年的頭幾個月裏,怪物好像已經被埋藏了起來,這只是好像。人們還説他不可能死而復生,問題也好像已經解決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新生的一些事兒又擺在了公眾們的'面前,這一次涉及的已經不再是有待解決的科學問題,而是一項需要避免的真實而嚴重的危險。

危險到底是什麼呢?哪隻怪物變成了小島,礁石和暗礁。難以確定,讓人琢磨不透。至今,人們只是叫他怪物,卻沒有給他相應的名字。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0

這個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叫《海底兩萬裏》的書。這本書是凡爾納寫的,凡爾納被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有一位叫利奧爾的法國科學家甚至説:“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語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凡爾納的`科幻小説,有些看似天馬行空,可你仔細品一品,卻又感覺相當的科學。

故事是發生在1866年的一件怪事。有人説,他們在海上遇見了一隻巨大的“海怪”,有的船隻甚至被“海怪”所襲擊。美國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決定派一艘驅逐艦“林肯號”去驅逐“海怪”,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和他的僕人孔塞伊參加了活動。結果,驅逐艦被怪物襲擊,阿龍納斯和兩個朋友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這才發現“海怪”其實是一艘潛水艇,名為“鸚鵡螺號”,把尼摩艦長和他的祕密公諸於世。

讀完了《海底兩萬裏》,我對海中的美景難以忘懷,海底森林,珊瑚墓地,亞特蘭蒂斯,乳白色的海。海底的景色在當時特別美,但現在呢?各種垃圾漂在海面上,很多種類的魚都瀕臨滅絕,這不全是因為我們不愛護海洋,浪費海洋中的各種資源,往海水裏亂扔垃圾,過度捕殺各種海洋生物,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嗎?

文中,尼摩船長因為妻與子的死而厭恨陸地,於是遠離陸地來到海洋生活。他對海洋中的生物極富感情、情有獨鍾,正因為如此,他對大海中的弱小者都十分的憐憫和愛護,對那些無情射殺海洋生物的人或動物絕不留任何情面,只有一個“殺無赦”,這也體現了凡爾納對海洋環境十分看重,他殺無赦的做法雖然不可取,但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值得我們深思。所以,我在此呼籲“保護海洋,人人有責。”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1

《海底兩萬裏》已經讀完了,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喜歡大海以及魚?之類的動物,因為它們很自由,在水裏,可以歡快的玩耍。雖然沒有去過大海,但讀完兩萬裏之後更加喜歡海洋了,阿羅納克斯見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海洋生物,真希望自己也和他一起見證了海洋最美的時刻。

尼摩艇長,一直到讀完都不知道他背景的人物。對他充滿了好奇心,到底是對世界的不滿而隱藏於海底,還是對窮苦人民的心痛而不敢正視現狀而想逃避的一個好人。尼摩艇長確實可能是一個好人,這艘船上有與他志同道合的夥伴,朋友死後,親手把他埋葬在海底,朋友被鯊魚殺害後,尼莫哭了,我想他一定內心柔軟的`人兒。社會紛繁複雜,有人表面笑着,説愛這個世界,其實不是這樣的,有的人卻是哭着,真正的擁抱這個世界。

阿羅納克斯有一個忠心的助手,在這裏我不想稱呼他為僕人。一個忠心的朋友,想必在世界之中總會有那麼一人忠心的朋友,愛着你,照顧着你,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只是所處時代不同,因此才有了主人與奴僕之分。

捕鯨手尼德.蘭是一個不安分守己的人物,一直策劃逃跑,在海底不是他的追求,回到陸地才是他的歸宿,不想吃海里的生物,對於陸地上的肉類食品更加喜歡,換句話説:捕鯨手更喜歡陸地上的花花世界。刺激新鮮。而海底每天都是一樣的生活,儘管會看到不同的海底風景,但他不感興趣,因此他厭倦了。所以,喜歡的時候才不會厭倦。

最後阿羅納克斯他們逃了出來,只是不知道尼摩艇長是否安好?去了哪兒?會不會喪生於他所愛的大海?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2

翻開這本書,我就好像走進了夢幻的海洋。故事中的情節使我吃驚,使我感動。

在這本書上我瞭解了人生是什麼?有人説人生是一杯苦水。我把人生比作一朵花。不是麼?少年像百合一樣純真;青年如月季一樣繁茂;中年如蓮花一樣典雅;老年如康乃馨一樣慈祥。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平平坦坦,風平浪靜。在這條漫長的旅途中,我們總難免會遭受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失敗。我們要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困苦,因為只有經歷過,才懂得如何去面對,才能感受到戰勝挫折之後的那種愉悦。

這本書還教育我:一些緊急情況往往使人焦慮,煩躁不安,或是產生危險的`狂妄自大。這時候,如果能冷靜下來,那麼頭腦就會很清醒,能做出更完美的判斷,給予突發事件更加完美的解決辦法,鎮定往往能夠使人化險為夷。

它告訴我一個人不能夠受俗世的制約,勇敢去冒險,不向生命妥協,不向命運低頭,在任性和認真之間,不管是守着邊緣的位置,或者是主流的位置,都能在漂泊和安定的生命中去體悟人生、探索人生、創造人生,這就是一種精彩。

它還告訴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也不同。有的人説生活因富貴而精彩;還有因追求而精彩。當然,追求必會遭遇挫折、困苦,追求就一定會面臨迷惑,然而追求也會讓我們懂得怎樣去選擇。

人生如何精彩,怎樣去精,因什麼原因去精彩?這要靠你自己去尋找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