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2.4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向海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向海洋讀後感(15篇)

走向海洋讀後感1

《走向海洋》這本書只要寫了海洋與人類、海洋與中華民族、海洋與未來,有40多個介紹。

海洋,為地球球面面積的70.8%,佔地球土地面積約3.61億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3729米,總體積為13.75億立方米,水量大約佔地球水圈中總水量的97.2%。打個比方,喜馬拉雅山最高峯,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峯,一旦投入大海,會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由此可見,海洋是特別大的。

那麼,從宇宙往地球上看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一個土黃色的星球?不,恰恰相反,那是一個湛藍的球體。因此,有好多人懷疑“地球”這個名字起錯了,應該叫“水球”。但是問題又來了,即然叫“水”,那我們又是怎麼來的呢?有的人會説:是猴吧。

想起“海”這個字,我們會聯想到“五湖四海”這個成語。那麼“四海”到底是什麼海呢?那就是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那這“四海”的未來式什麼樣的呢?那就要靠我們的舉手之勞來創造了!

讓我們與海洋同行吧!

走向海洋讀後感2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知道了中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領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領土呢! 我還知道了海洋是怎麼形成的。大約在50億-55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一邊漂浮與太空,以便有繞着太陽轉,一邊又在自傳,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碰撞,逐步形成了原始的地球,而海洋圓,而海洋原來是沒有的,那它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在引力作用下,地球內部温度不斷升高,地內物質溶解。而氣洋則上升下降後,形成了海洋。

地球上的.海和洋風姿百態,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流動的"啞鈴"因為他的輪廓呈"S"形,恰似啞鈴等等有趣的海和洋。海的居民有很多,因為還是生命的搖籃。 海同樣是寶庫,又有取之不盡的海洋礦產與用之不竭的能源,它也是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而海洋也不是一個平靜的主,它帶來的災難十分可怕。 但是,我們依舊要保護它。因為人類的原因,海洋的環境在不斷惡化,海水的污染也越加嚴重。 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開始好好保護海洋。因為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走向海洋讀後感3

有人喜歡金黃的沙漠,有人喜歡火紅的晚霞,也有人喜歡湛藍的天空而我卻喜歡那一望無際的大海,更喜歡讀關於海洋的書。

其中,我讀過走向海洋這本書。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識。就算不去海邊,也能比去過海邊的人瞭解更多的知識。

讀過這本書後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馬爾馬拉海。它位於亞洲小亞細半島和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是歐亞大陸之間斷層下陷而成的內海,東西長約250千米,南北寬約70千米。面積為1。1萬平方米,只相當於我國太湖的4.5倍。海雖然小,卻露出島嶼,盛產大理石,希臘語中‘馬爾馬拉’意思就是大理石,島也因此得名。

除了這些,我還知道了很多知識,例如:世界上最淺的.海叫做亞速海、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積是最小的、最淺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的一大島。

我猜你們一定很想像我這樣瞭解海洋吧。告訴你們哦,只要讀一讀走向海洋這本書。

走向海洋讀後感4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後,我們知道了海洋的神祕性和重要性。

在《走向海洋》第一章我知道了,在幾億年前,地球上的大陸原本是連在一塊的。後來,大陸經過長期的飄逸才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在《走向海洋》第四章中,我瞭解到1894年11月7日日軍不費一槍一炮就佔領了大連灣。我在看這一行字的時候,大吃一驚日軍怎麼會不費一槍一炮就佔領了大連灣呢,原來是因為早在8月,一些主戰的大臣就已經紛紛上訴要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可是慈禧太后不肯將它移作軍費。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海防軍隊的兵船大多數是用木頭做的,而且也沒有先進的戰鬥武器,這才造成了日軍不費一槍一炮就佔領大連灣。我看着這些字,越看心裏就越來氣。當時的海防軍隊怎麼這麼弱,更可惡的是前方軍情似火,而慈禧太后卻和大宴羣臣賞戲三天。

可就在看到第六章的時候,我就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在三十多年前,中國的海防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有了先進的武器。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中國人用了5年的時間走完了美國人10年的路程等,這些事例都證明了中國海防軍隊的實力和國家的實力。

走向海洋讀後感5

我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知道了海洋的許多知識,他讓我明白了;海洋內有許多生物,還有我們沒有見過的東西,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講解一下這本書吧!

走向海洋這本書種類繁多,讓我映像最深的是海洋是個大藥房。因為這個名字很奇怪,所以我就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看完過後,我很驚訝原來海洋內的許多東西都可以治病,就連李時珍的藥草名著《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海底的珊瑚定為有明目安神,震驚的功效,看來海底生物可真是“靈丹妙藥”呀!

傳説19世紀德國宰相俾斯麥不到60歲就已經蒼老多病,面臨死亡,但是由於他吃了海洋裏的沙丁魚,兩年後,他病癒,因為養成了吃沙丁魚的`習慣,所以一直活到83歲。看到了吧,海洋是個大藥房,我舉例説明了這兩樣好處,還有許多可以醫治病的海洋生物,所以你們覺不覺得海洋是個用之不竭的大藥房呢?

朋友們,多看些有關海洋知識的書,就能多瞭解海洋的好處,讓我們去探索海洋吧!

走向海洋讀後感6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生命誕生在海洋,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所以,如果地球上沒有海洋,也就不會有人類,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生命。

海洋同時也是個神祕的世界,曾有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險,穿越蔚藍,投向深藍……比如:鄭和、鄭成功、魏源、等。他們冒險也是有很大收穫,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如果我是一隻蝦米,我將會潛入深海,探索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海洋祕密。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中國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戰,同時又加深了對中國歷史的瞭解。比戰爭,英國讓中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還有中日甲午戰爭也很著名,中國又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標誌着中國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深化。

地球上的陸地資源逐漸枯竭,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有的資源,合理利用和節約資源。人類已經開始把目光投向海洋,因為海洋裏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等待着人類去發現、去利用。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類的`利益是共同的,當海洋世紀的鐘聲敲響之時,讓我們團結起來,一起高歌,與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讀後感7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叫《走向海洋》。顧名思義,這本書是關於海洋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崔京生,這個人肯定很喜歡海洋。

你知道嗎?海洋是個大“藥房”,海帶可以治療高血壓;珊瑚可以修復人骨;沙丁魚可以降低膽固醇、血壓、血液粘度,防治動脈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生理作用……

海底分佈着富饒的油氣田。大家都知道石油有“工業血液”之稱。到目前為止,探明的海洋石油可開採儲量約3000億噸,是不是很驚訝?要不是看了這本書我也不知道呢!

海洋對於我們多麼重要!我們人類要保護海洋,可實際上人們保護海洋了嗎?沒有!有些人殺害海洋生物,不僅如此,還有人喜歡向海裏扔垃圾,排髒水……如果有一天,海洋變髒了,還會有海帶、珊瑚、沙丁魚……這些海洋生物嗎?大藥房還有嗎?海洋的`資源是無限的嗎?當然不是!知道這個,為什麼還在掠奪海洋資源呢?

我們要保護她,讓她不被污染!

走向海洋讀後感8

讀了這本讚美歌頌海洋的書,我對藍色海洋充滿了好奇。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誕生在海洋裏的,可以説,如果沒有海洋,地球上就不會出現生命。全世界的海洋又被分成"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中有很多藍色的寶藏:海洋是個大藥房、海洋藴含巨大的清潔能源、海底分佈富饒的油氣田。海洋不但儲存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沉睡着數以萬記的沉船中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珍貴歷史文物。我國除了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中國的海洋有四大海,它們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開發海洋,讓海洋為人類造福。開發海洋的同時,我們也要保護好海洋,不要它受到人類的破壞。

走向海洋讀後感9

地球上生物來自何方?新的生物物種在哪裏最多?最大動物又是什麼呢?通過閲讀《走向海洋》,我們都可以找到答案,海底世界揭開了一個角。

最早生物出現在海底,真讓人有點令人費解?噢,原來最初陸地上不適合生物生長,有許多紫外線、温度高等等。通過海洋吸收大量紫外線,在海底形成一個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生物漸漸地向海洋淺處,逐漸到了陸地上來發展壯大。

海洋中有許多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種類相當豐富。你若想發現一種新物種?到海底找一找,成功的機會還相當大的'。特別在火山口有許多耐高温的生物物種。海洋中生物也還是比較脆弱,也需要人類的呵護。大量捕殺鯨魚,導致海底生物數量大起大落變化。人類將大量有毒的物質排入海底,導致動物大量滅絕死亡。人類發明先進的捕撈工具,連小魚兒都捕撈。海洋漁業資源大大減少。

上海海底世界讓我們看到海底生物濱紛的世界,這麼美的情境讓大家多麼羨慕啊!要自然界的海底也有這樣美麗的景象,那我們要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減少向海洋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合理捕撈禁止過度捕撈海洋魚類。

走向海洋讀後感10

讀完了《走向海洋》這本書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的祖國還有三百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海洋,然而很多人卻並不瞭解她。

這三百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雖然只是我國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一,但是,她裏面藴藏的可用能源卻是陸地含量的幾十萬倍,這足以讓海洋成為祖國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可是,人們並不重視海洋。在我國的領海中,外國的鑽井比我們自己的還多。作為一箇中國人,是該警醒的時候了,要知道每一寸海洋國土都是海軍戰士用鮮血打拼出來的。

我們有在海洋上的光榮歷史,鄭和七次下西洋,鄭成功收復台灣,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

但是,我們也有悲摧的時候。清朝時,鴉片大量湧入中國,鴉片貿易給中國帶來了災難性傷害,神州大地“牀前紅燈人影瘦,枕邊煙裏鬼風寒”,清朝政府派人查禁鴉片,宣佈取締鴉片貿易,迎來是外國武力的入侵。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都以割地、賠款而結束。這正是中國固步自封、不重視海防的結果。

如今,儘管我們的海軍不斷地強大,但海洋利益之爭也不斷增多。

因此,我要大聲呼籲,重視海洋國土、保衞海洋國土。

走向海洋讀後感11

我閲讀了《走向海洋》後深深的感覺海洋是地球的心臟,正因為有了海洋,地球才有植物,動物。地球離不開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他為生命的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海洋是風雨的故鄉,他在控制和調節全球氣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資源的寶庫,他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無窮盡的.資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他為人類從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經濟便捷的運輸途徑;海洋是現代高科技研究與開發的基地他為人們探索自然的奧祕,發展高科技產業提供了空間。

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無法存活;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人類將永遠欣賞不了海洋那美麗的風景了;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航海事業也將會作廢;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會在擁有寶石藍色;人類離不開海洋,如果人類離開海洋,這個地球將不再美麗。

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現在我們要調整目光,重新來看待我們腳下的地球,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走向海洋讀後感12

大家一定讀過許多書吧!書是人類的好朋友,也是人類的好老師。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是《走向海洋》。

這本書主要講向我們介紹了海洋。也陳述了海洋裏豐富的資源礦物。類如説藍藻化石——疊層石,這種化石在海洋裏生長,是人類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20xx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駕航天飛船來到了太空上。楊利偉與想象那樣是恰恰相反的。在大家眼中,它是一座“寶庫”是礦物的資源。

這本書的作者崔京生,他是通過觀察海洋的`每一個角落而寫出來的,海洋的深處,值得讓我們去探究,去鑽研。

讀完了這本書,我就想起來一件事:那一年,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海灘遊玩。我們帶着赤腳,在海邊散步,我們有説有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下午3點鐘。那時,遊客已經沒有幾個了。當我們要準備回家的時候,無意中看見幾位遊客在亂丟垃圾,這讓我們看了十分氣憤。

現在,我們也應該要保護海洋,愛護海洋,珍惜海洋,讓海洋越來越多,越來越美吧!

走向海洋讀後感13

海洋,一個蔚藍的名字。海洋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是個大藥房,而我國就有300萬平方千米海洋!多廣呀!我們怎麼不引以為豪?

海洋的礦產資源,石油就能供人類使用大約1000年!不過我們要小心,不要在海上把石油弄翻了,不然不僅浪費石油,還威脅着海洋生物,不能因為礦產多而疏忽大意。

其實我沒看多少,我就知道近來菲律賓搶我國的'黃巖島是為什麼了。菲律賓這小國家冒着滅國危險搶我們的黃巖島,黃巖島一共就150平方公里,我國當然不全在意那麼丁點兒面積,江蘇省都有122600平方公里了!但黃巖島包括多少海洋麪積啊!菲律賓和我們搶,不就是為了豐富的水產品嗎?帶卑鄙了!我國早該把那個菲律賓給幹掉了!不過我國太有人性了,嚮往和平,對菲律賓這種小人無視!

書中説海洋是未來的財富。是啊!礦產資源,可食用物品遠遠超過了陸地,我們以後就靠海洋了!但是,不可浪費。我們人類吃魚翅,日本捕殺鯨魚等都不好,不允許的。海洋藥品極多,這些藥品救了多少人呀!

最後,我向海洋鞠躬,謝謝你,海洋!

走向海洋讀後感14

《走向海洋》這本書寫得非常好,因為從這本書裏我知道了中國除了大約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面積,還有大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面積。

通過閲讀,讓我瞭解到海洋藴藏着豐富的生物資源。比如説,海洋動物有數十個門類,大約有20萬種,藴藏量有32。5億噸。而物種的多樣性和數量規模,遠超過陸地動物物種,陸地動物資源不足3萬種,大約2億噸。海洋裏大約有水生植物、藻類2。5萬種,有1。7億噸。

海底分佈着富饒的油氣田,還有許多珍稀的礦產。現在探明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氣可開採儲量約為3000億噸;可燃冰,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約達10萬億千克以上,這足以供應我們地球上的二百多個國家用幾千年了。

海底還有數以萬計的沉船,沉船上有價值連城的寶藏,人們在想方設法把它們從那萬丈深淵裏打撈出來。

總之,海洋裏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都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走向海洋讀後感15

通過讀“走向海洋”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米,而海洋的面積約佔3。61億平方米,為地球表面積的70。8%,不僅面積大她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從古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冬到中國的四海海神、南海觀世音菩薩再到媽祖等等,所有種種無不體現着她的文明之源,同時也引發了海洋的探險和爭鬥,正因為此也誕生了像鄭和、鄭成功、魏源和毛澤東等海洋歷險家和革命偉人。

而海事興,萬事興,民族興這三句話給我的感觸最深!中國已經再是鴉片戰爭年月任誰都能捏的'軟柿子,當年英國艦隊可以從海上肆意入侵踐踏中國長期霸佔香港,而如今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不正是憑藉的是我們的海洋實力嗎?

我們做為祖國的未來,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有從現在起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探索出更多的海洋奧祕,才能有能力更好保護我們的海洋!讓我們共同攜起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而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