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56W

在賞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後感。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

這個暑假,一本名叫《目送》的散文集伴我成長。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華安上國小的第一天,母子手牽手,當鈴聲響起,兒子奔跑在人羣中,媽媽在穿梭紛亂的人羣中無比清楚地看到自己兒子的背影,而兒子也在不斷地回頭看媽媽。

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當媽媽在機場與兒子擁抱告別時,“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華安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母親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意搭母親的車。母親只能在高樓的窗口望到兒子的背影。“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在文字中看到一個孩子的長大,更讀到一個母親的深情。我不僅想到了我自己。幼兒園裏,爸爸放下我後堅決地離開,我的眼睛一直望到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羣中;國小時,當我獨自一人走過熱鬧的十字路口,不必回頭,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望着我,直到我安全。爸爸説:“兒子,你要快快長大!”媽媽卻説:“兒子,你怎麼這麼快就長大了呢?”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當孩子長大,從父母的生命中分離出去,父母任是不捨,也多欣慰。爸爸的厚望,媽媽的'深愛,且珍惜。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書中的那些生老病死聚散離合,那些恩恩怨怨坎坎坷坷,告訴我,人生的漫漫長路,註定要一個人走。在我8歲那個暑假,父母讓我一個人搭飛機來回北京。雖然這邊有爸爸媽媽送我到機場,那邊有奶奶來接,但心裏還是忐忑,當然還有一些小刺激。脖子上掛着無人陪伴的標誌,隨着空乘員上飛機,找座位,下飛機,等到奶奶來接,一切都順利。自豪感一下子上來了,離開爸爸媽媽,我也可以。小升中報名,排一天長長的隊,獨自進到陌生的環境,接受陌生老師的考試,當老師説“不錯”的時候,一天的勞累都煙消雲散了。我知道,這樣的路,我還要一直走下去。

目送,當我們目送身邊親愛的人背影漸行漸遠,只要珍惜曾經相聚的時光,珍愛彼此,就不必遺憾;目送,當我們目送時光的背影漸行漸遠,只要我們曾經踏實走過,再回首,也坦然。

讀龍應台的《目送》,我沉思良久,也感悟良多。

《目送》讀後感2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目送》

時隔多日,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有些事,某些景,一些人,在我本已斑駁的記憶裏漸次清晰。有些話,本該早些説出口,卻被我無聲吞嚥。此刻,又皆躍然紙上,流淌不息。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一種特異功能——總能在萬千穿梭紛亂的人羣裏,無比準確清楚地捕捉到他要找尋的那個身影。

他們的名字叫父母。

始終記得,大一那年,父親在老家火車站送我時的場景。

彼時,我們每人手中都拖着一個皮箱,只是父親手中的那個,像一個嚴重積水的矮熊,笨重且又腫大。從數百米外的公交車站,一直拖到狹窄擁擠的車廂小道,最後再用他堅實的臂膀,託舉到我頭頂的行李存放台上。

然後,他轉身,用極其嚴肅的口吻第無數次告誡我:“今後你一個人出門在外,事事都要謹慎小心,切不可……要注意安全,出門一定要和別人一起……”

終於,我懷着無奈又無語的心情目送他一步一回頭地走出車廂,而後,開始為這來之不易的解放與自由在心下暗暗慶幸不已。

火車如期開動,我拉開遮擋視線的車簾放飛我彼時輕鬆的心情。一轉頭,卻看到父親依舊站在我們登車時的那個站台,正朝着我車窗這邊笨拙地揮手告別。

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看他揮手,竟與電視裏播放了無數次的那些老套又滑稽的橋段有幾分的'雷同。

我是否該取笑父親那笨拙的揮手姿勢呢?

火車的轟鳴聲繼續不止,載着我奔向他視線的盡頭,只餘他執拗地站在車尾的那頭,目光觸不到火車移動方向的另一個盡頭。

彼時,正值初春,而我卻看到父親早生的華髮與這萬物勃發的時代大潮流極其地不相適應,滄桑地在風中隨他一同朝我笨拙地揮手告別。

或許,是火車的漸漸駛離給我造成的視覺錯覺。忽然發現,父親曾經在我眼中的高大形象瞬間土崩瓦解。彼時,他像一棵氣息奄奄的佝僂老樹,無聲地佇立在原地,目送曾經長在他枝頭的葉,翩翩飄向他根莖所觸及不到的另一方天地,再無力去挽回些什麼。

最終,他在我視野中慢慢縮減成一個圓點,直至,消失不見。

火車前,是我心飛往的方向,火車後,是他心沒落的地方。

我不知道,那天父親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又目送了我遠去的背影有多久。只知道,次日,我打電話回家向他們報平安時,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那句抱怨:“你爸真傻,昨天去送你時,明知道風大,還穿那麼少,回來就感冒了……”

彼時,我並不懂,父母目送子女漸漸遠去背影的眼底裏,究竟深藏着什麼。只知道,那天,我從父親佇立在站台上略顯傴僂的身影與久久凝望的目光中,隱隱感到絲絲的落寞、無力與淒涼。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4

讀完第一篇時強烈的感受令自己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之後的20來天,仔細閲讀全書,期間無數次落淚,無數次心底有深深的觸動,只是耽於提筆,漸漸的感覺也沒了。

8歲的陶陶見媽媽讀書還落淚,也搶起書來讀,一週下來竟也讀了不少,還總拉着我討論。於是,在29日晚我領她一起參加了讀書沙龍,回來路上我們一起聊她幼兒園門口的別離,聊她剛入國小時的不捨,聊起她姥姥每一次回家我濕潤的眼眶。今天,她和爸爸要去旅行,昨晚開始就有不捨,收拾行囊時總問我能否同行,得到否定答案後晚上摟着我聊到半夜。早飯和午飯都説沒有胃口,還流出眼淚,直説不要離開媽媽,搞得我也潸然淚下。

只是,我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需要以分離為目的。於是,我和陶聊了之前旅行中的趣事,鼓勵她去看外面美麗的`風景並畫下來讓媽媽也能欣賞。而且,媽媽的心和她在一起,會天天電話聯繫她。最終,在車站分別時,她笑了,並逗貧道,“媽媽,你要看着我背影漸行漸遠,不必追也追不上哦!”那一刻,我鼻子一酸,不住地點頭。

目送陶和陶爸直到看不見,我方回頭,回來路上,更加強烈的想起分享會上最後大家齊聲誦讀的那段: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中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中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去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兑換。……

“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温暖心愛的人。寫到這裏,我決定趕緊好好做晚飯,等老爸回來陪他吃完,再陪他去看場電影,要像對孩子一樣陪他開心過好每一天。

《目送》讀後感5

看了龍應台女士的《野火集》,當時我的心很沉重也很受震動。而且我以為這位作家和柏楊先生一樣,是以揭露社會的黑暗面為寫作任務的,是憤世嫉俗敢於鍼砭時弊而筆鋒毫不留情犀利無比的。但是事隔將近二十年的今年暑假,拜讀完她的《目送》,我卻熱淚盈眶,酸楚了整整一個暑假!想不到我一直敬重的這位作家也可以温婉如許!

關於父親,關於母親,關於兒子,關於兄弟姐妹,關於朋友,關於自己;

關於生,關於死;

關於同存於這個世間的另一個國度人們的苦難,關於戰爭……

懷揣滿腹的柔情,龍應台用一枝飽含深情的`筆,寫滿愛與沉思。喜歡這樣的寫作風格,像午後在斑駁竹影中品茗清茶,有微風拂面,有清香襲人,有苦甜交融,淡,卻韻味悠長,令人深思。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段文字基本上表現的就是這本書的基調,也讓我怵然一驚!年近四十,正是父母已年邁稚子尚繞膝,工作上也是挑重擔的時候,驀然回首,那個梔子花開時滿山轉悠摘花覓果的孩子呢?那個傲笑春風情竇初開的少女呢?那個大紅棉襖做事利索紅潤潤的母親呢?那個朗笑聲聲英氣勃勃充滿幹勁的父親呢?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

人生如棋,世事難料!十五歲即隻身去省城求學,每次背滿母親的叮嚀,在沉甸甸的母親的目送中離開家鄉,遠遠地回首還見母親身影。在長沙工作後卻是心情複雜的看着母親探望我離別時背影離我越來越遠。就這樣不斷重逢不斷分離,我由懵懂無知的少年漸入中年,成熟而冷靜。父母的臉溝壑縱橫滿是滄桑,走路不再矯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大概就是這樣吧,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只是淡淡如水,卻綿延悠長,它就藏滿在每次長久的目送中。

而我的櫻子,正在我身邊酣睡的櫻子。我又該如何面對這個上帝賜予我的最美的天使?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延續的代表。”“他們經你而來但非為你而生,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心。”“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但這不是他心靈的住所,因為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他明天的家。”

也就是説,我必須像我的父母所曾經經歷的那樣,接受孩子每一次短暫的離別,接受孩子將來也許長久的離開,接受孩子離開我們精心為他安排的這個家飛向自己的小窩。也就在我的注視中,在一次次的送別與重逢中接受孩子的——漸行漸遠

父母子女如此,兄弟姐妹如此,朋友亦如此,大至這個世界,何嘗不如此!我願我深情的目光,看着所有的親人朋友,隨意自然,開心忙活,平靜到老。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在《目送》中寫到的這段話,像留意地吹掉陶瓷上的灰塵一樣輕輕地飄入我的眼簾,但卻軟軟地劃開了我的心。

《目送》中的孩子踏上那條叫做成長的路途,他已充滿力量,蓄勢待發,急着去披荊斬棘去開天闢地,再也不能忍受母親對他纏綿的愛。於是只是吝嗇地留給她一個無情的背影。着背影輕飄飄卻冷得徹骨,灌入母親的瞳孔裏如同倒入一股寒風。母親只能目送他,最終她雙眼中燃起的火光被寒風吹滅,沒有任何火星的殘留光亮,只剩下一灘濕漉漉的灰燼,散發着草木香灰的悲涼後調,沉澱出無奈心酸的輪廓。她不得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思緒被拉扯回那段生了鏽的時光中。“文韻!走慢點,媽幫你背書包送你進去吧!”母親的嗓音突兀地闖入寂靜的校園。我不耐煩地轉身對她翻白眼,“不用。”冰涼的聲音反射出冰雪更加凜冽的光。而後頭也不回地走了,我用背影告訴她:不必追。於是她站在原地目送我離開。而那句“不用”的話語斷在陽光裏看不到痕跡,但是誰都聽得到那些痕跡破裂在她的內心深處,千溝萬壑。唯獨我選取捂住了耳朵。

如今想來,這段回憶在我的心上踐踏出一片空蕩蕩的.疼痛。甚是愧疚,懊惱自我當初為何不給母親愛我的機會,為何還要傷害她呢?只是正因嫌棄她穿得像大嬸,怕給自我丟臉?我真是不孝啊。要補償還來得及嗎?

之後我常夢到這樣一個夢。夢中,我和母親分別,我離去的背影牽扯着母親綿長的目光,我不斷回頭,瞥見她的目光裏盛滿温柔,彷彿夕陽一般籠罩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她漣漪般徐徐散開的笑容撫醒了一大簇絢爛的野花。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是請在離別時,回一次頭,給那個目送你的人一個微笑,哪怕只是輕輕的一瞥。趁此刻,趁她還在。當記憶的時鐘纏上碧綠的爬山虎與白色的野薔薇穿插在咱們靈魂的空隙時,才不會留下遺憾。

《目送》讀後感7

她有一雙温柔的眼,為人母,慈愛地注視孩子,為人子女,關懷地注視父母;她有一顆細緻的心,感受大千世界極致細微之處,尋找常人不曾想到的生活大道;她有一支淡如水的筆,卻一針見血道破世事百態。

龍應台的文字就像上好的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第一次讀她的書是在六年級,覺得資料着實生澀難懂,與我的'生活相距甚遠,於是便將它束之高閣,庋藏焉。直到這個寒假重新將它取出,細讀後忽然覺得煙消雲散,眼前豁然開朗,讀至精彩處,還不住頷首以表贊同。因此,人對大義的明白潛質與他的年齡、閲歷成正比。

全書裏令人影響最深的一句恐怕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對其的明白是,每一代人都有他不一樣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路要走,就好像1條從寬闊的大道走進岔路。在大道上父母與孩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旦走到路口,父母、孩子就不得不選取最適宜自我的那條路。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那咱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刻裏,多陪陪父母,多分一些愛給他們,不好遠遠地望着他們的背影而心存愧疚。

還有一篇令我感想較深的是《狼來了》。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裏,狼是一種殘忍而機警的動物,它們總是捕食温順的小綿羊和可愛的小豬;在故事“狼來了”中,狼羣引得全村人手持鍋碗瓢盆扛着鋤頭扁擔欲殺之;更有父母從小告誡孩子“你再不聽話,大灰狼就把你叼了去吃掉”云云。然而事實上,狼並非如此可惡。它們團結合作、共同進退、知恩圖報、堅強執着、鍥而不捨、和諧共生……由此可見,人從小被教授的觀念常常會影響一個人的生命,不到特定的狀況不會輕易改變自我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早教如此重要。

《目送》共散文七十三篇,道盡子女與父母的牽絆,兄弟的攜手共形,兄弟姐妹的牽掛,在脆弱的邊緣迷失,在失落的低谷徘徊。

能夠説讀一本她的書,就是讀一遍人生。

《目送》讀後感8

下班路上,忽來大雨,匆忙趕路之際,手機聲響,原先是父親來電,“你帶了傘了嗎?要不要給你送一把過來?”尋常的問題,卻輕輕易易地擊中內心的一隅。

初為人母,相比小女兒時更能體會家庭、父母、孩子、朋友之於人生的好處,愈加變得害怕“斷、舍、離”,拜讀龍應台的散文集《目送》,竟生出強烈的代入感,一路跟着遊走在女兒和母親雙重主角間,經歷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一次又一次目送的“背影”直戳內心的痛點,然後讀罷全書最後《魂歸》一文時淚已滿了面。

龍應台説,此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然後不明白什麼時候父母走路的步子開始慢了,不明白什麼時候呀呀學語的小兒有了自己的'主張,從被目送到目送,人生何嘗不是一場輪迴,然後在時間面前,我們在原地等

待目送,還是在彼此擁有的當下做該做、能做、想做的事,已近花甲之年的龍應台為我們上了一堂“最基本、最重大的課”。

《目送》讀後感9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題記

第一次讀《目送》,是在國中時的語文卷子上,似乎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是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只不過是略有一些傷感,卻從未真正的去想過它的含義。

後來再讀《目送》,便多了幾分感悟,也多了幾分憂傷。

翻開那本書,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扉頁“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人生百態,盡在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我們總是跟着媽媽的後面,生怕自己被她落下,不知何時開始,媽媽手中的小手開始變得執拗起來,拼命的想逃出去,想長大。漸漸地,我們大了一些,走起路來不想讓媽媽牽,走在她的前面,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媽媽是不是在後面,彷彿看一眼便安心了一樣。再後來,我們大步流星的往前走,有時分別都忘記回頭看一眼,似乎我與母親的緣分是這背影,而我逐漸長大的背影,也告訴她,不必追。

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家,是什麼。家是小時候放學心心念唸的地方,那裏有着數不盡的零食、玩具、和歡笑;家是十幾歲年齡時想着外面的世界會更加美好,然後渴望遠離的地方;家也是你長大後真正留戀的地方,因為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經歷了什麼,那裏總是有着一桌熱氣騰騰的飯在等着你回來,還有那一顆顆渴望你歸來的心。

“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漿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總不願拿傘,因為拿傘有損形象,於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孩子在哪裏,哪裏就是家”父母眼中的家就是我們,我們卻慢慢的長大,離這個家漸行漸遠,而身後是父母一次次的“目送”,他們渴望着你回頭去看上一眼,只需一眼,便可安心。

家,也會變質。我們一路成長,一路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裏的人會一個個走掉,會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會想念過去,似乎生活中充滿了回憶,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獨自一人繼續前行。成長亦是如此。

牽掛你的人會慷慨給予你的時光和情感。

“她穿着黑衣白領,像一箇中學的女生。”每次讀到這句時,心裏總是有一種失落感。“我就是你的`雨兒啊”,母親的記憶越來越差了,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雨兒,母親還是轉瞬就忘。即便記憶不是那麼的清晰,她依舊還是心心念着她的雨兒,女兒是她最掛念的人吧。

有人説《目送》這本書太過零散,堆了73篇散文在裏面,可我卻認為,這73篇散文缺一不可,是它們零零散散拼成了生活,無法將其中任何一篇抽離。我記得孟買的鐵軌邊,做手工布風箏的人為死者捐布的善良,也記得金門裏遍地都是的地雷,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都沒見過球。這些文章都是龍應台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面啊!

我忽的想起楊絳先生的一本書,《我們仨》,那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楊絳和龍應枱筆下的愛略有不同,前者寫的是一家三口的點滴,而後者是描述着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例,有親情有愛情,還有友情。我以為他們的情感是一樣的,可仔細品讀後才發覺,楊絳寫的是過去和懷念,而龍應台所寫的是現在與珍惜。

時光這台大機器不停地運轉,我們卻無法讓它倒轉或停止,所以我們只能做的是活在當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對你好的人。

《目送》讀後感10

龍應台是我最愛的作家,而《目送》正是我愛上她的最初理由。《目送》裏,龍應台是她兒子的母親,也是她爸爸的女兒。

她送兒子去上學,兒子望了她一眼,然後“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她送兒子出國交流,兒子過了機場的.海關窗口“倏忽不見”了,一次頭也沒有回。兒子長大了,常常戴着耳機聽歌,“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孩子長大了,漸漸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越來越不是屬於父母的孩子了。

這樣的落寞,還有另一面。父親送她去大學,不肯因為自己的小貨車讓她丟臉,遠遠地就離開了。父親失去意識待在醫院裏,她要趕去工作,不捨地看着父親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自己慢慢成熟,有了更多責任和任務。父母卻漸漸老去,離自己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