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傳》讀後感13篇

來源:文書谷 1.79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拿破崙傳》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拿破崙傳》讀後感13篇

《拿破崙傳》讀後感1

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拿破崙、亞歷山大、威靈遜等名字讓那時的天空星光奕奕,整個歐洲戰場上集中了法國、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羅馬、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我們的英雄在一末冰冷的刀光中橫穿這個世界,讓所有人都因為他的威名而顫抖。

想起戰神關七的傳奇,想起他力戰當時七大高手的雄風,想起他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但那畢竟是小説,看完之後的滿腔熱血也不過是荷爾蒙分泌過渡的結果。個人能力實在太有限了,很少有人能孤獨的面對這個世界,印象中只有他,拿破崙做到了。

入侵意大利,遠征埃及,橫掃奧地利,戰勝普魯士,與英國俄國多次為戰,拿破崙的軍事才能不用我費筆墨去描述,遠征俄國輸給另外一個偉大的君主亞歷山大和滑鐵盧輸給人數遠遠多於自己的英普聯軍也不能絲毫抹煞他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自此羅馬、奧地利失去了強國的光環,普魯士重現了俾斯麥時代的風光,可以説拿破崙創造了一個時代,他是改變歐洲以前格局的決定性因素。

説實話他是我很欣賞的那種類型的領導人,原因有三:

(1)首先他是一個很有目標的人。從上軍校開始,他便把重現法國的輝煌做為了自己終身追求的事業。可以説所有的戰役對於他和他的目標都是必打的`戰役,包括遠征俄國,曆書上都説這是他最大的敗筆,但我覺得在當時的環境下,遠征俄國是一個必然的選擇。當整個歐洲只剩下亞歷山大一個對手,而法國的國力空前強盛的時候做出決戰的決定是很正確的,更何況當時俄國還陷於了與土耳其的戰役。失敗只能説明老天不想看到我們的英雄太完美,誰能想到多年的冤家土耳其突然間與俄國能達成停戰協議呢?誰能想到當年的莫斯科會那麼冷呢?誰能想到當我們的英雄進入莫斯科的時候該死的雅克賓人會在巴黎弄造反呢?

(2)他習慣於激勵人和提拔人。每次戰爭前他對士兵説的那些話都恰到好處的使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提高了不少百分點,一直認為法國人是世界上最浪漫,最柔情的,但在歐洲戰場上的多次以少勝多,不得不讓我們對他們的國王產生敬佩!關於提拔,可以説他的副官們都是從一項項戰鬥中提拔上來的,那種感恩之心使得他們能夠為了自己心中的神抵貢獻出自己的一切。我覺得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在第一次戰敗歸隱之後實現百日復辟的原因。法國在失去他之後確實太寂寞了,柔弱的國王使得先前拿破崙時代積累下來的民族榮譽感蕩然無存,所以當我們的英雄進入法國之後身邊的軍隊一直在增多的原因。想起了以前聽講座時候老師説的一句話:只有當你成為火雞的時候那些小鳥才會認識到你的大,只有你成為鴕鳥時那些小鳥才開始崇拜你。要想實現我的人生報復,我也要努力的總結自己,充實自己。

(3)他是一個做事很有手段的人。作為一個歐州的王者,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報復的。看他的傳記,有一些技巧是很讓人眼前一亮的。

拿破崙是一個很強勢的人,但關於他的愛情可以説很柔美的。在眾多的歷史英雄中,他可能是對於感情最認真,最單純的那個了吧,對於約瑟芬,我想他是真心愛着的吧,只不過為了祖國的利益,他不得不和約瑟芬分手,我想那時候他的心情肯定是很沉重的吧,他可以為整個世界放棄愛,而我卻可能會將整個世界都拋棄去追求一份愛情,我想這也是我們不能成為拿破崙的原因吧,當然這可能也是我們幸福的原因吧。

《拿破崙傳》讀後感2

有人説: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這句話對拿破崙也同樣適用吧。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拿破崙。有人喜歡拿破崙,又讓人仰慕拿破崙,也有人憎恨拿破崙。

過去,我總認為拿破崙是個無惡不赦的人。他發起許多戰爭,致使無數無辜人民死去,他難道忍心嗎?看着別人妻離子散,看着別人吃不起飯,看着別人蝸居,自己卻一家團聚,山珍海味,享受着種種特權。我對他深惡痛疾,拿破崙,你太可惡了!

也許是滑鐵盧之敗,讓我開始同情拿破崙,讓我重新瞭解真正的拿破崙,讓我明白我錯了,拿破崙並不是那樣。

拿破崙出生在地中海沿岸的科西嘉島,這個島上的人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好戰。拿破崙從小就被送到法國陸軍軍官學校讀書,可由於家境貧窮,常常受到法國本土小孩的嘲笑,拿破崙發誓要認真學習,將來報復這些譏笑他的小孩。

看到這兒,我不免會心一笑。拿破崙可真天真啊!以為好好學習,就能有所作為。可殊不知,此時的法國是處於一個什麼年代啊?社會及其動盪,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歐洲其他國家都已相繼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可法國人處於落後的封建主義,戰爭已迫在眉睫。

拿破崙畢業後,被分配到部隊裏當炮兵中尉。他很上進,很快就受到上級賞識,被封為炮兵上尉。青年的拿破崙很走運,在推翻路易十六封建政權的法國大革命中,也立下了赫赫戰功。隨着拿破崙勝利捷報的一次次傳來,拿破崙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遠征埃及時,法軍遭遇到曼麥流客的主力,一羣馬美盧克人的突擊,在沙漠上展開一場血戰。這支勇敢的.埃及騎兵隊終敵不過百戰百勝幹練的法軍,他們喋血沙漠,遺屍遍野之後便撤退了。在這樣條件艱難的戰爭中,拿破崙每天只需三個小時的睡眠便精力充沛,他與戰士們同吃同睡,並肩戰鬥,戰士們吃什麼,他也吃什麼;戰士們睡在地上,他也躺在地上便睡。他從不享受任何特權,這是他與他的哥哥,弟弟的不同之處。也許這就是他深的民心的原因吧!

可是,我很傷心。拿破崙最後又傻傻的稱了帝,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引起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憤怒嗎?

稱帝之後,他的野心蓬勃長大。他竟要稱霸全世界。遠征俄國,成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大轉折點。滑鐵盧戰役的慘敗,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便逐步的抹上了黑影,人們意識到,在拿破崙帝國之下,拿破崙最終會失敗的。人們便迫不及待的要推翻拿破崙,最終將他流放在聖赫烈那島上。這島上氣候冷熱無常,少有人煙,並且四周又有官兵把守,將他軟禁起來。在這裏,拿破崙得不到快樂,更別提稱霸世界了。此時,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多麼天真,可如今,卻成了這般摸樣。終於,他病逝了,逃離了這片難受的土地,到了天國。

我為拿破崙打抱不平。拿破崙的戰功無數,只因為兩三次的失敗,便遭到了人民的懷疑。以前,人們是多麼的擁護他,可現在,人民都唾棄他,驅逐他,將他趕到了那樣一個小島上,最後鬱鬱而終。這讓我憤憤不平,難倒英雄不能犯錯嗎?畢竟世界上沒有完人啊。

拿破崙,你剛毅,吃苦耐勞,有領導才能,這是不容置疑的。你上進,你勇敢,這是無人能比的。只可惜上天妒英才,逐你拿破崙啊!

《拿破崙傳》讀後感3

看完路德維希的《拿破崙傳》之後,心情非常澎湃。

在沒讀《拿破崙傳》之前可能最熟悉的就是拿破崙的那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部法典:《拿破崙法典》,那場戰役:滑鐵盧戰役。

那句名言依舊在廣為流傳,那部法典依舊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那場戰役雖然失敗,但他共和的思想卻由此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拿破崙這個名字意為:"荒野的雄獅",但這個名字還有這麼一段的趣聞,在當時的法國,哪家如果要生小孩,必須請教堂的神父過去,如果是男孩呢,則由神父為他取名字,如果是女孩呢,神父則自行離開。當時拿破崙出生時,腦袋特別大,身材特別嬌小,神父頓時驚呆了,苦思許久,聯想到了獅子的形象,就把他取名為拿破崙:"荒野的雄獅".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的一生就如荒野的獅子一般,在歐洲大陸任意馳騁。

拿破崙是一個落魄的貴族子弟,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將軍,他成功的詮釋了"屌絲的'逆襲".從"科西嘉小子"成為一個"小小炮兵",到成為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到法蘭西的"第一執政",到幾乎統一歐洲的法蘭西帝國皇帝,從帝王到被流放病逝。他戎馬一生,總能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統兵作戰,馳騁沙場,在20年的時間裏親自導演了大大小小的50多場戰役,立下的赫赫戰功,比歐洲戰爭史上比所有的名將都要多。打敗了七次反法聯盟,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一次一次的戰爭奇蹟,可惜在滑鐵盧戰役中大敗,他註定失敗,也註定不朽。

拿破崙在軍事才能在各次反法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場接着一場得勝利,一次又一次的以少勝多, 他的名聲在歐洲越來越大,他的慾望也越來越難以得到滿足。他從支持雅各賓推翻保王黨,到遠征埃及;從趁國家局勢動亂,當選第一執政,再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憑藉他的膽量和氣魄,為國家再次打敗反法聯盟,贏得了聲譽和和平,為他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鋪平了道路。

他的勝利,他的慾望,他的名氣,造就了他,也毀滅了他。在對俄戰爭中,他明明知道孤軍深入攻打俄國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他清楚的知道戰線過長以及惡劣的天氣都會對他的軍隊產生許多不利。但是,他還是沒有停止戰爭的腳步,最終大敗而退,60萬的軍隊只剩2萬餘人。這也讓我不得不佩服當時的俄國人,他們可以捨棄自己的國都,捨棄自己的家園,捨棄自己的財產,一把火燒了莫斯科,只為了最後的勝利,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由此聯想到發生在古代中國劉備為報吳國奪取荊州、殺害二弟關羽之仇而傾舉國之力攻打吳國,吳國大將陸遜堅守不戰,逐步後退,誘敵深入,等到夏季天氣炎熱,蜀兵驕狂時,火燒八十里聯營,大敗劉備,這一戰也成為了劉備一生最大的敗筆。歷史總是有如此驚人的相似!

巨星的隕落應該是要坦然面對的,但他的追求仍然貫穿了他的整個生命之中——致敬拿破崙。

《拿破崙傳》讀後感4

《拿破崙傳》講述了拿破崙傳奇般的奮鬥歷程。他從一個“科西嘉小子”最終成為震驚整個歐洲的雄獅,在人類戰爭史冊上刻下自我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統帥,並沒有因為滑鐵盧的慘敗而被後人輕視。他的精神品質依然在歷史的星空熠熠生輝,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拿破崙所取得的權勢和威望,而是青年時期的拿破崙的學習的刻苦勤勉。他懷着超出尋常的求知慾,如飢似渴的汲取知識,廢寢忘食的博覽羣書。他堅持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以培養自我吃苦耐勞的習慣。

他不談情説愛,不去尋歡作樂,服役之後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閒暇之餘即手不釋卷。年輕的拿破崙相信革命,相信自由和平等,併為之付諸行動,為未來的軍事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戰時他所表現出來的過硬的軍事素質、頑強堅定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必勝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無疑都是他學習時積累的寶貴財富。

拿破崙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與同時代的人相比,他沒有理由失敗——他付出更多,理應收穫更多。

命途多舛在哪裏都有。當大多數人屈服於命運時,拿破崙卻始終挺直自我並不高大的身軀。所謂天欲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青年時期的拿破崙並沒有在窮困潦倒中自暴自棄,也沒有因為生活窘迫和無法施展抱負的苦悶而放棄鑽研政治和戰略問題,而是堅定地為有朝一日大展宏圖做着準備。即使是第一次被迫退位流放,拿破崙仍敢於捲土重來。是的,在人生困難的時候永遠不要被暫時飄過的烏雲所困擾。

一次滑鐵盧遮擋不住拿破崙在軍事戰略上的耀眼光芒——他發揮法軍強大的機動突擊本事,利用炮兵的火力優勢,憑藉自我對戰場情報的有效控制和準確確定、迅速反應行動,贏得了不斷地勝利。

拿破崙説:給我足夠多的勛章,我將征服全世界。在戰前的動員和戰後的總結中拿破崙的激動人心的演講,榮譽感是他給予部下最強大的力量和勇氣。當他東山再起時,軍隊對他簡直不可思議的`狂熱追隨,也是因為他為這支英雄光榮的軍隊帶了榮譽。當以少敵多或者戰鬥白熱化時,不僅僅是拿破崙的一馬當先帶領士兵衝鋒陷陣,更是他使士兵銘記的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職責、為捍衞榮譽和榮光所激發出的決心使法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這也説明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中的“崇尚榮譽”的重要性。“崇尚榮譽”不僅僅是要求我們堅持革命軍人的榮譽感,更是要求我們為傳承延續這支人民軍隊至高無上的榮譽感而團結起來去不斷開拓進取。

不能迴避的是拿破崙輝煌後的黯淡。到達權利巔峯的拿破崙迷戀個人專制和貴族制度,愈加剛愎自用、隨心所欲。征服的野心促使他窮兵黷武,也最終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也應當意識到:信仰和夢想,在一齊做大事的人就必須有着在這兩點上的相同。正所謂:道不一樣不相為謀。遺憾的是,拿破崙的團隊似乎沒有這些。當部下成為新的達官顯貴在腐化墮落,在戰況嚴峻時佔有卻背叛離開,當他建立的血緣統治土崩瓦解,當他被流放時卻沒有人願意追隨他,我想到了信仰和夢想。想到我們的黨和軍隊,在革命危急時卻是更加的堅定團結,為贏取勝利齊心協力。是因為他們不是謀取個人利益,不是投機取利,而是為了共同的夢想和信仰,才從五湖四海走到了一齊,才戰鬥在一齊。

讀完《拿破倫傳》,自我有很多收穫。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將堅定自我的信仰,牢記自我所應當擔負的使命和職責,學習拿破崙對知識的渴求精神,不斷髮展提高自我,為將來利用自我所學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貢獻自我的力量打下基礎。

《拿破崙傳》讀後感5

《拿破崙傳》講述了拿破崙傳奇般的奮鬥歷程。他從一個“科西嘉小子”最終成為震驚整個歐洲的雄獅,在人類戰爭史冊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統帥,並沒有因為滑鐵盧的慘敗而被後人輕視。他的精神品質依然在歷史的星空熠熠生輝,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拿破崙所取得的權勢和威望,而是青年時期的拿破崙的學習的刻苦勤勉。他懷着超出尋常的求知慾,如飢似渴的汲取知識,廢寢忘食的博覽羣書。他堅持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以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習慣。他不談情説愛,不去尋歡作樂,服役之後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閒暇之餘即手不釋卷。年輕的拿破崙相信革命,相信自由和平等,併為之付諸行動,為未來的軍事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戰時他所表現出來的過硬的軍事素質、頑強堅定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必勝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無疑都是他學習時積累的寶貴財富。

拿破崙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與同時代的人相比,他沒有理由失敗——他付出更多,理應收穫更多。

命途多舛在哪裏都有。當大多數人屈服於命運時,拿破崙卻始終挺直自己並不高大的身軀。所謂天欲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青年時期的拿破崙並沒有在窮困潦倒中自暴自棄,也沒有因為生活窘迫和無法施展抱負的苦悶而放棄鑽研政治和戰略問題,而是堅定地為有朝一日大展宏圖做着準備。即使是第一次被迫退位流放,拿破崙仍敢於捲土重來。是的,在人生困難的時候永遠不要被暫時飄過的烏雲所困擾。

一次滑鐵盧遮擋不住拿破崙在軍事戰略上的耀眼光芒——他發揮法軍強大的機動突擊能力,利用炮兵的火力優勢,憑藉自己對戰場情報的有效控制和準確判斷、迅速反應行動,贏得了不斷地勝利。

拿破崙説:給我足夠多的勛章,我將征服全世界。在戰前的動員和戰後的總結中拿破崙的激動人心的演講,榮譽感是他給予部下最強大的力量和勇氣。當他東山再起時,軍隊對他簡直不可思議的`狂熱追隨,也是因為他為這支英雄光榮的軍隊帶了榮譽。當以少敵多或者戰鬥白熱化時,不僅是拿破崙的一馬當先帶領士兵衝鋒陷陣,更是他使士兵銘記的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為捍衞榮譽和榮光所激發出的決心使法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這也説明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中的“崇尚榮譽”的重要性。“崇尚榮譽”不僅僅是要求我們保持革命軍人的榮譽感,更是要求我們為傳承延續這支人民軍隊至高無上的榮譽感而團結起來去不斷開拓進取。

不能迴避的是拿破崙輝煌後的黯淡。達到權利巔峯的拿破崙迷戀個人專制和貴族制度,愈加剛愎自用、隨心所欲。征服的野心促使他窮兵黷武,也最終為之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也應當意識到:信仰和理想,在一起做大事的人就必須有着在這兩點上的相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遺憾的是,拿破崙的團隊似乎沒有這些。當部下成為新的達官顯貴在腐化墮落,在戰況嚴峻時佔有卻背叛離開,當他建立的血緣統治土崩瓦解,當他被流放時卻沒有人願意追隨他,我想到了信仰和理想。想到我們的黨和軍隊,在革命危急時卻是更加的堅定團結,為贏取勝利齊心協力。是因為他們不是謀取個人利益,不是投機取利,而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才從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才戰鬥在一起。

讀完《拿破倫傳》,自己有很多收穫。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將堅定自己的信仰,牢記自己所應該擔負的使命和責任,學習拿破崙對知識的渴求精神,不斷髮展提高自己,為將來利用自己所學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打下基礎。

《拿破崙傳》讀後感6

就人的一生來説,拿破崙的成功來得夠早夠快夠大。

作為一個法國征服地的科西嘉人,拿破崙是懷着對法國的敵視和光復故土的決心生活在法國的。稱得上卧薪嚐膽忍辱負重,支撐他的當然是強烈的自尊心和光復故土的抱負,但最終他選擇了站在法國的立場上,徹底永久征服佔領了科西嘉。這一演變也揭示了政治環境改變一個人是輕而易舉的。

拿破崙早期的這一改變很有現代精神——全球,全人類意識。

拿破崙強烈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必然生髮勇氣和智慧,但隨着他人生的進展就會發現,拿破崙顯然未解開效忠法蘭西和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這一每個人都必須應對的矛盾。

沒能把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解開處理好,自然會造成他在現實中的思想行動上的矛盾,甚至言行不一致。觀者皆大智。這難免讓拿破崙逐漸陷入重重地現實矛盾中,以至於最終敵我混雜,連他自我也分不清楚了,直至基本上眾叛親離。

稱帝以後的拿破崙明顯的被自我和追逐名利的人捧殺了。用俗話説就是一個顧頭不顧尾,做不到善始善終,基本上就是本質上與自我為敵。靠勇敢和戰鬥得來的一切最終也是靠勇敢和戰鬥失去的。

只是這前一個勇敢是平民靠信仰創造成功,後一個勇敢是為了守成——帝業和名譽。守成時的拿破崙已經逐步習慣了代上帝行使權力,或許已經把自我誤認為是上帝了,此時他的勇敢更多的是想得到和怕失去,怕丟面子直至怕失敗。患得患失的勇敢多少帶點怯懦的心理因素。

更何況習慣了獨裁的人很容易忽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真理,雖然拿破崙做的準備,研究,情報工作看似和以前一樣,甚至更好。相信更多的是想到馬到功成,用他自我的話説就是拿破崙就等於勝利,我一個人就相當於10萬人。

雖説驕兵必敗,但焉知以前的拿破崙不也是這種差不多的心態。或許人心背離也是原因之一,用作者的.話講就是他的戰友們都已名利雙收,過慣了奢華的生活。也就是説時過境遷,人變了,包括拿破崙自我。更何況此時的拿破崙在前線想着巴黎,在巴黎想着統一整個歐洲……處處是自我牽絆。

稱帝后虎頭蛇尾是主基調。簡單説本質上他已經很難想到,圍繞他的不管前方後方,不管是敵我大家都是活人。既使被他打敗了,只要不死人家還是活着的。這樣自然敵人會越來越多。更何況內部……

第一次流放後重返巴黎的拿破崙,應當是多少研究到了效忠法蘭西與青史留名,帝業永存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是沒有在聖赫勒拿島思考的那麼清晰徹底。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所留下的大多是箴言,好遺憾如果他把這次反省放在第一次流放地做,那該是什麼樣貌。歷史將會呈現一個怎樣的拿破崙,怎樣的法蘭西。

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雖然不屈,但光榮已經湮沒在悔恨中。他説打敗他的是他自我,不愧是個偉人。

陰謀家,諂媚的人,貪婪的人這是誰都避不開的,所以人們才會期待偉人的誕生。但如果拿破崙不貪婪——拿破崙帝王家族的千秋萬代,那麼誰又能打敗他呢。

拿破崙自我從現實中領悟到,只要從他那裏得到財富榮譽,得到權力的人就會忠於他。而現實中連小孩子都明白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因為人們只忠於自我。更何況誰會對名利和權勢滿足,另外人們還會熱衷於橫向比較,還得享受。也就是不得罪人就不錯了。

因為人只忠於自我,所以才有志同道合,道不一樣不相為謀這樣的話流傳。也就是人們尤其是做大事的人必須和信仰一致的人在一齊,還得記住一點要打假,再有就是牢記一切都在變,我們在變,別人也在變。打假的前提是你自我這個衡量標準不能出錯。

《拿破崙傳》讀後感7

有人説: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這句話對拿破崙也同樣適用吧。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拿破崙。有人喜歡拿破崙,又讓人仰慕拿破崙,也有人憎恨拿破崙。

過去,我總認為拿破崙是個無惡不赦的人。他發起許多戰爭,致使無數無辜人民死去,他難道忍心嗎?看着別人妻離子散,看着別人吃不起飯,看着別人蝸居,自我卻一家團聚,山珍海味,享受着種種特權。我對他深惡痛疾,拿破崙,你太可惡了!

也許是滑鐵盧之敗,讓我開始同情拿破崙,讓我重新瞭解真正的拿破崙,讓我明白我錯了,拿破崙並不是那樣。

拿破崙出生在地中海沿岸的科西嘉島,這個島上的人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好戰。拿破崙從小就被送到法國陸軍軍官學校讀書,可由於家境貧窮,常常受到法國本土小孩的嘲笑,拿破崙發誓要認真學習,將來報復這些譏笑他的小孩。

看到這兒,我不免會心一笑。拿破崙可真天真啊!以為好好學習,就能有所作為。可殊不知,此時的法國是處於一個什麼年代啊?社會及其動盪,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歐洲其他國家都已相繼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可法國人處於落後的封建主義,戰爭已迫在眉睫。

拿破崙畢業後,被分配到部隊裏當炮兵中尉。他很上進,很快就受到上級賞識,被封為炮兵上尉。青年的拿破崙很走運,在推翻路易十六封建政權的'法國大革命中,也立下了赫赫戰功。隨着拿破崙勝利捷報的一次次傳來,拿破崙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遠征埃及時,法軍遭遇到曼麥流客的主力,一羣馬美盧克人的突擊,在沙漠上展開一場血戰。這支勇敢的埃及騎兵隊終敵可是百戰百勝幹練的法軍,他們喋血沙漠,遺屍遍野之後便撤退了。在這樣條件艱難的戰爭中,拿破崙每一天只需三個小時的睡眠便精力充沛,他與戰士們同吃同睡,並肩戰鬥,戰士們吃什麼,他也吃什麼;戰士們睡在地上,他也躺在地上便睡。他從不享受任何特權,這是他與他的哥哥,弟弟的不一樣之處。也許這就是他深的民心的原因吧!

可是,我很悲痛。拿破崙最終又傻傻的稱了帝,他難道不明白這樣做,會引起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憤怒嗎?

稱帝之後,他的野心蓬勃長大。他竟要稱霸全世界。遠征俄國,成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大轉折點。滑鐵盧戰役的慘敗,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便逐步的抹上了黑影,人們意識到,在拿破崙帝國之下,拿破崙最終會失敗的。人們便迫不及待的要推翻拿破崙,最終將他流放在聖赫烈那島上。這島上氣候冷熱無常,少有人煙,並且四周又有官兵把守,將他軟禁起來。在那裏,拿破崙得不到歡樂,更別提稱霸世界了。此時,他想起了自我小時候多麼天真,可如今,卻成了這般摸樣。最終,他病逝了,逃離了這片難受的土地,到了天國。

我為拿破崙打抱不平。拿破崙的戰功無數,只因為兩三次的失敗,便遭到了人民的懷疑。以前,人們是多麼的擁護他,可此刻,人民都唾棄他,驅逐他,將他趕到了那樣一個小島上,最終鬱鬱而終。這讓我憤憤不平,難倒英雄不能犯錯嗎?畢竟世界上沒有完人啊。

拿破崙,你剛毅,吃苦耐勞,有領導才能,這是不容置疑的。你上進,你勇敢,這是無人能比的。只可惜上天妒英才,逐你拿破崙啊!

《拿破崙傳》讀後感8

波拿馬出生於科西嘉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那是靠近地中海,位於意大利和法國之間的一個小島。

波拿馬性格倔強,好強,喜愛研究軍事,有很強的邏輯思維和數學功底,口齒伶俐,演講能力非凡。政治家身上有的沒的特質他都具備了,他的口才在後來稱霸歐洲二十年,大大小小的戰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説成功並非偶然。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靠着自己的勤奮,從小小的上尉,到總司令,到法蘭西第一執政,最後稱帝,用他自己的話説,他的目標是統一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

他一生夙願是統一歐洲,雖然最終沒能實現,到晚年,他仍然預測,歐洲最終會聯合起來,成為歐洲共同體,在150年後的今天,歐洲共同體誕生了,只可惜他沒能看到。

在第一次流放前,拿破崙想要的征服世界,他的野心太大了,總要贏,他的光芒深深刺痛了歐洲的其他君主,如鯁在喉,只要他活着,他們永遠不得安寧,於是,反法同盟形成,他不愧為戰爭而生,書中講到一個細節,他的胃口很好,在行軍惡劣的條件下,依然精神抖擻,每天只休息3個小時,平均每天工作20個小時,我深深被他強大的意志力所折服,在我看來簡直不可想象。雖然同盟一次次被打垮,拿破崙統治了大半個歐洲,最高時治下8000萬人口,可是註定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格局,短暫的平衡很快被打破。本來有機會結束這一切,可是東方的沙皇,跟他一樣有野心,誰也不願意臣服於別人的統治之下,就像兩頭雄獅,必須得掙個你死我活,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拿破崙不退一步呢,也許就不是那個結局了。可是,站在他的角度,他的好強,統治世界的格局永遠沒有改變,怎麼可能認輸,誰也不願意低頭。結局早就註定,他做的已經夠好了,不料後院起火,曾經跟隨他的人已經厭倦了,他們希望保持現在的格局,挺好,繼續野心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塔列朗的出賣最終導致出征俄羅斯慘敗,一代帝王被迫退位。

第二次復出,拿破崙思想上有很大的轉變,他想要和平,可是歐洲的君主們不答應,非要趕走這個野蠻人,因為他的存在打破了原來的平衡,這就是征服歐洲的惡果,你一直以壞人自居,現在沒人相信他會安於和平,不過是緩兵之計。滑鐵盧戰役,我們都知道了結局,因為延遲了發佈命令,因為其中一個元帥的優柔寡斷,沒有及時馳援,致使慘敗,重掌政權僅僅100天。

這一次,他被流放到了聖赫勒拿島,是大西洋中的一座死火山,遠離歐洲大陸,被英國人統治。在這裏,生命最後的六年,拿破崙完全被總督監視,最終死於胃癌。

後來在島上,他回憶滑鐵盧戰役,從來不信上帝的他,把這次失敗歸結於上帝的`安排,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會失敗。島上潮濕,天氣多變,環境極其惡劣,加上總督的監視,拿破崙失去了自由,身體越來越差,本來有機會逃走,他都放棄了,是真的厭倦了,他已經想好了在這座島上結束餘聲,也希望為小羅馬王爭取更多的政治資本。他仍然喜歡看書,用以消遣和打發時間,想法多通過口授,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最終,一代帝王在因為胃病,結束了生命,在彌留之際,寫下了遺書,將他的財產分給了他曾經的部下,陪伴他流亡到島上的人,他的兄弟和兒子。他沒有忘記曾經戰死沙場的朋友,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很感動,死之前還能記住他們,這是莫大的安慰,他曾經把他們拖向深淵,在這一刻,總算能夠得到寬恕。

這本書值得多讀,一遍不夠,是我度過的最好的一本傳記,他身上太多的特質深深吸引着我,太多的驚歎不足以表達他的偉大。

《拿破崙傳》讀後感9

讀完《拿破崙傳》,我為之深深地震撼了。

拿破崙的一生,都在書寫着“磅礴”、“恢弘”和“大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餘次,比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的總和還要多,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崙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最後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採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

而這些,都不是我所最關心的,因為,最觸動於我的卻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種特質,或是他那積極進取的心態;還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鋭的洞察力和堅定的自信心……總而言之,他那極具魅力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恆星,而他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恆星所散發出來的光芒,絢麗而華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於聖赫勒拿島乃至死亡,這種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懸於蒼穹。

但是説到底,一切的物質成就終將隨着時間的流逝而飄然遠去。我想,拿破崙之所以至今仍擁有強大號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種特質,換句話説,是他出眾的人格魅力。“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詞典裏才有”、“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能屢仆屢起”、“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進無退”。這些都是拿破崙的語錄,而他正是這些話的最好實踐者,他的積極進取的心態、無私博大的胸懷、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敏鋭的洞察力、堅定的自信心……叔本華曾將人分成流星、行星、恆星三類,拿破崙一定屬於第三類。恆星堅守着太空,閃着自己的光芒,它屬於全宇宙。那麼拿破崙的精神內涵猶如一顆熾熱的恆星,而他所締造的功勛和所取得的榮耀就恰恰如恆星所散發出來的光芒,經久不息,他屬於全人類,屬於全世界。

一個人憑藉自信和勇氣,憑藉激情和幻想,憑藉勤奮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崙全都得到了,為了光榮與夢想,就像拿破崙那樣,又有什麼可以橫亙在他面前呢?尋着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在着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錦繡前程又一次現展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熱血青年難道可以找到比拿破崙更偉大的榜樣和更可參鑑之鏡麼?

或許天妒其才,他終被囚於聖赫勒拿島。他已經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務,他可以用死來結束他壯烈的一生了。就這樣,一頭雄獅倒下了,伴着暴風雨,就像他來時那般壯美,他去得悽美,卻也動人。但他的雄魂永遠吸引着世人,他的神祕永遠留給後人。

踏着偉人的足跡,我們堅信,我們的人生也必將輝煌。

《拿破崙傳》讀後感10

他們金戈鐵馬,記錄各自絕版的精彩,但卻有着相似的孤寂。

讀完《拿破崙傳》,才知道,楓丹白露,這個曾經陌生的地方,記錄過幾多叱吒人物的滄桑。拿破崙,在其加冕式上,如何的不可一世。那時,他就是自己的教皇,自己的上帝,戴上皇冠那一刻,或許心中的版圖早已不再是鼴鼠挖出的土堆般的歐洲,這個科西嘉島出生的戰神,這個被評論為無價無家的孤膽英雄,世界就是他的家,是他迫切想要征服的土地。

他最愛的草綠色軍服,見證了多少榮耀的瞬間,建造了何其輝煌的拿破崙王朝。為人一世,這樣的赫赫戰功,實在值得好好炫耀,挺起腰桿放肆地吹噓。拿破崙很驕傲,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對待勝利的果實,又是那樣迫不及待地想擁有更多。

驕傲他的戰績,但也是他的驕傲,慢慢侵蝕了所有的輝煌。人性的弱點,無可避免地暴露在他身上。當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可以無所畏懼,血液裏沸騰的都是大無畏的獻身精神,鄙視一切,視之為俗物。但我們開始擁有,便有了害怕,我們不再是檻外人,院內的精彩紛爭,試圖挽留。所以,終究,阿喀琉斯的腳踝還是被射傷。

拿破崙還是敗了,曾經驕傲在擊敗一個波旁王朝,時隔幾載,他又鑄就了另一個封建的時代,註定失敗……

隆美爾,沙漠狡狐,北非版圖,有過狡黠違背希特勒神速進軍的佳話,有過橫掃千軍的呼嘯風聲,馬其諾防線,法國人的痛,卻是隆美爾徹底的勝利。

我們終究是凡人,輸贏勝敗,命運大多數還是公平,如同黑夜白天,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居住在赤道,兩極人羣,畢竟少數。

諾曼底,隆美爾徹底輸了,德國已乏天無術。那張黑白照片,隆美爾昂起臉頰,眉角的皺紋糾結在一起,嘴角兩鬢似乎被極力張開。遠處,北非的餘暉似乎遍撒大地。散發出那樣無奈,一種不甘,讓我不忍。

拿破崙一生有過很多談判,楓丹白露,是他唯一一次以失敗者的'身份,簽下退位協議。這個地方,見證過他的落馬。一個世紀的輪迴,隆美爾來到這裏,帶着一身的疲憊,帶着戰敗的失意。不知道在楓丹白露的日子裏,隆美爾是否會想起,一百多年前,拿破崙曾經在這裏,沉重地簽下最後一筆,帶着英雄相惜的情誼,自我解嘲。我不得而知。

曾經過分的輝煌,失敗也就容易被無限放大,讓人心酸。拿破崙的遲暮讓我感覺很悲慘。在孤獨的小島,不可戰勝的意志依附在傷殘的軀體上,做最後的爭鬥。拿破崙被認為是一個神話,不可戰勝的神話,但是神話不一定都有美滿的結局,只是我們都以為他會不敗。我們太過相信以為。拿破崙似乎一生與島有着割不斷的聯繫。科西嘉島,這個小小的島嶼,賦予了他強烈的戰鬥力,激發起征服世界的雄心。遲暮的老人,老死在聖赫勒拿島,慢慢接受時間對生命的侵蝕,最後,迴歸大地。

我們都一樣,普通地降生,再死去,用各種庸俗的途徑。只是,有了過程的精彩,這些雷同的環節,套在他們身上,會有更多的惋惜。

妙玉説得好“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誰都逃不過那個關,或許有個美麗的過程,或許有像我這樣的無知後輩的惋惜慨歎,一個原本渺小的生命會更有價值,蔓延更長,更久。

《拿破崙傳》讀後感11

1769年8月15日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島誕生了一位男嬰,伴隨着他的成長,他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並且在後人口中一代又一代的傳誦,不管是因為他的罪惡滔天,還是因為那些“豐功偉績”,他就是拿破崙。

從書上不難讀出,拿破崙小的時候獨立性就很強了。9歲那年,為了生計他跟隨家人離開母親從故鄉出發前往法國。但是少年時代的拿破崙人生沒有波瀾起伏,直到軍校的生活開始改變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貧使得他過早的成熟,剛剛進入軍校的他深知: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努力他在這個世界上將一無所有。當時他的成熟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年齡。在軍校時,他相信他的意志力註定會使他成功。為了毫不懷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軍校提供的一切條件,無論多麼謙卑也在所不惜。我為他這種卧薪嚐膽的膽量而歎服。誠然,每個人都希望出人頭地,但是又有誰能像拿破崙一樣為了眼裏的唯一目標登上帝位而不懈的奮鬥再奮鬥呢?

六年後,15歲的拿破崙進入了巴黎皇家軍官學校。由於紮實的數學功底,他成為了14名精選出來的非貴族炮兵學員之一,開始了真正的軍訓生活。由此看出,偉人之所以能成為偉人,不僅僅要胸懷大志,更要有知識作為基礎,就像現在的我們,無論你制定了多少優良的計劃,如果不付出實際行動,那些信誓旦旦的諾言只會隨波而逝。

世界上大概有3種人,第一是沒有計劃,也無行動的慵懶者,他們永遠不會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因為不是世界放棄了他們,而是他們放棄了自己;第二種便是計劃行動只有其一的人,不管他們有多麼的出色能幹,只要是這樣的.漫無目的,他們的人生依舊像白開水一樣平淡;最後就是説到做到的人,通常這樣的人會被人們記住,像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一樣……而拿破崙安靜而孤獨,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負不凡。是的,這些看似惡劣的特點成為了他征服全歐洲的基石。

就現代來説,有野心的人不甘屈服於別人,拿破崙自己就這樣形容:事業和前程的大門是向有才華的人敞開的,而不論其出身或財產如何。對於我來説,如果可以歸類的話,我的永不滿足和大膽的慾望可以歸類為野心。野心是拿破崙如此奮鬥的原動力,也是支撐他的鐵蹄踏遍全歐洲的勇氣。這就好像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呢,自己辛辛苦苦維持的一點尊嚴,被別人無情的踩了幾下,整個人的骨氣就沒有了,最終命喪黃泉。是不是如果拿破崙沒有野心,也就是個混跡於法國酒吧的醉鬼呢?

拿破崙的一生,都是書寫着“磅礴”“恢弘”和“大氣”。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多次;在政治上,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一個人憑藉自信與勇氣激情和幻想,勤奮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崙全都得到了,為了光榮與夢想,像他那樣,又有什麼可以橫亙在他面前呢?”尋着偉人的腳步,我們何懼前行!或許天妒其才,他終被囚於聖赫勒拿島。我憎恨戰爭,但我承認拿破崙是真正的偉人,我們要永遠銘記他的精神!

《拿破崙傳》讀後感12

就人的一生來説,拿破崙的成功來得夠早夠快夠大。

作為一個法國征服地的科西嘉人,拿破崙是懷着對法國的敵視和光復故土的決心生活在法國的。稱得上卧薪嚐膽忍辱負重,支撐他的當然是強烈的自尊心和光復故土的抱負,但最終他選擇了站在法國的立場上,徹底永久征服佔領了科西嘉。這一演變也揭示了政治環境改變一個人是輕而易舉的。

拿破崙早期的這一改變很有現代精神——全球,全人類意識。

拿破崙強烈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必然生髮勇氣和智慧,但隨着他人生的進展就會發現,拿破崙顯然未解開效忠法蘭西和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這一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矛盾。

沒能把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解開處理好,自然會造成他在現實中的思想行動上的矛盾,甚至言行不一致。觀者皆大智。這難免讓拿破崙逐漸陷入重重地現實矛盾中,以至於最後敵我混雜,連他自己也分不清楚了,直至基本上眾叛親離。

稱帝以後的拿破崙明顯的被自己和追逐名利的人捧殺了。用俗話説就是一個顧頭不顧尾,做不到善始善終,基本上就是本質上與自己為敵。靠勇敢和戰鬥得來的一切最後也是靠勇敢和戰鬥失去的。

只是這前一個勇敢是平民靠信仰創造成功,後一個勇敢是為了守成——帝業和名譽。守成時的'拿破崙已經逐步習慣了代上帝行使權力,或許已經把自己誤認為是上帝了,此時他的勇敢更多的是想得到和怕失去,怕丟面子直至怕失敗。患得患失的勇敢多少帶點怯懦的心理因素。

更何況習慣了獨裁的人很容易忽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真理,雖然拿破崙做的準備,研究,情報工作看似和以前一樣,甚至更好。相信更多的是想到馬到功成,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拿破崙就等於勝利,我一個人就相當於10萬人。

雖説驕兵必敗,但焉知以前的拿破崙不也是這種差不多的心態。或許人心背離也是原因之一,用作者的話講就是他的戰友們都已名利雙收,過慣了奢華的生活。也就是説時過境遷,人變了,包括拿破崙自己。更何況此時的拿破崙在前線想着巴黎,在巴黎想着統一整個歐洲……處處是自我牽絆。

稱帝后虎頭蛇尾是主基調。簡單説本質上他已經很難想到,圍繞他的不管前方後方,不管是敵我大家都是活人。既使被他打敗了,只要不死人家還是活着的。這樣自然敵人會越來越多。更何況內部……

第一次流放後重返巴黎的拿破崙,應該是多少考慮到了效忠法蘭西與青史留名,帝業永存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是沒有在聖赫勒拿島思考的那麼清晰徹底。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所留下的大多是箴言,好遺憾如果他把這次反省放在第一次流放地做,那該是什麼樣子。歷史將會呈現一個怎樣的拿破崙,怎樣的法蘭西。

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雖然不屈,但光榮已經湮沒在悔恨中。他説打敗他的是他自己,不愧是個偉人。

陰謀家,諂媚的人,貪婪的人這是誰都避不開的,所以人們才會期待偉人的誕生。但如果拿破崙不貪婪——拿破崙帝王家族的千秋萬代,那麼誰又能打敗他呢。

拿破崙自己從現實中領悟到,只要從他這裏得到財富榮譽,得到權力的人就會忠於他。而現實中連小孩子都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因為人們只忠於自己。更何況誰會對名利和權勢滿足,另外人們還會熱衷於橫向比較,還得享受。也就是不得罪人就不錯了。

因為人只忠於自己,所以才有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樣的話流傳。也就是人們尤其是做大事的人必須和信仰一致的人在一起,還得記住一點要打假,再有就是牢記一切都在變,我們在變,別人也在變。打假的前提是你自己這個衡量標準不能出錯。

《拿破崙傳》讀後感13

拿破崙一生戰功赫赫,人們卻只記得他的滑鐵盧。

我不是很贊同“力圖在嬰兒身上找出重大罪惡或崇高美德的萌芽是荒唐的”這句話,也並不是説所有偉人的童年都是特別的,只不過童年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敍述一個人的生平時,童年是不能少的。拿破崙的小時候值得一説,1776年8月15日,拿破崙出生在科西嘉島的貴族家庭。他在軍事方面的興趣傾向在7歲時初顯。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積雪深達八英尺,拿破崙無意待在室內進行遊戲,便帶着他的小夥伴在院子裏的雪地中掃出通道,建造堡壘,進行模擬戰爭。

在布里恩讀書時,他的性格逐漸變得不討人喜歡,由於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家族也隨之沒落的原因,他開始尋求獨處,幾乎沒有什麼朋友。15歲,拿破崙進入軍校,但同樣的.不討喜,他的求知慾只給軍事,語言等,對於藝術,音樂沒有半分興趣。性格果斷也導致他的上司讓他提前畢業,因為他有意見是總會當眾發表,侃侃而談,初入軍校時,還向副校長提議,教育制度應該向“清寒紳士”靠攏。這份遭人詬病的果斷也許更適合戰場。

拿破崙的前半生,戰績累累,1812年6月,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敗之後,一切都開始走下坡路,1814年反法同盟入侵法國,拿破崙無法扭轉局面,4月6日開城投降,後被放逐厄爾巴島,由路易十八即位,波旁王朝復辟。人心向背,民眾都對此有點不太高興,更何況跟着拿破崙出生入死的士兵。

反法同盟以為這就可以換來歐洲的和平,但這份和平只有短短一年。

1815年,拿破崙逃出厄爾巴,內伊元帥臨時倒戈,重入拿破崙陣營,他們一路進軍巴黎,勢如破竹,曾經的舊部紛紛選擇拿破崙,路易十八面對此局面不堪一擊,拿破崙再次奪政,開始了與反法同盟軍的對抗。

拿破崙是真的不甘心,他咬牙與敵軍對抗,在前期的幾個月中,他都毫無懸念的贏了,但這暫時性的勝利導致他在滑鐵盧一戰中由於輕敵最終失敗。同年6月16日,拿破崙向普魯士進軍,法軍在這一戰中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這也是拿破崙一生中最後一場勝仗——里尼之戰。17日晚,英荷聯軍與法軍同時到達滑鐵盧,此時,英荷聯軍68000,法軍720xx,在兵力方面來看,拿破崙佔優勢,當然,如果普軍在最後時刻沒有趕來支援的話,拿破崙還是由勝算的。18日中午十一點,滑鐵盧戰役正式開始。拿破崙下令向英荷聯軍進攻,這一攻擊持續近三個小時,雙方打成平手,隨後拿破崙又進行二次攻擊,而此時,普軍快要抵達戰場,拿破崙自知情況不妙,便讓內伊元帥攻佔英荷聯軍的防守之一,拉海聖莊園,這其實是一個不利的決定,法軍雖佔領了拉海聖,但軍隊已精疲力盡,無法再去對抗隨後而來的普軍,下午七時,普軍到達戰場,拿破崙派出了最後的兵力——近衞軍,這支近衞軍由拿破崙的舊部組成,擁有者絕對的忠心。他們一路進攻,火力兇猛,眼看就要攻破英荷聯軍的防線,躲在山坡下的敵軍突然起立,給近衞軍慘烈的痛擊,拿破崙的最後一擊就此失敗,法軍撤離。

三天後,拿破崙宣佈退位,他申請獲得英國的居住權,安度晚年,卻被英國拒絕,他們不再相信拿破崙,並將他放逐到聖赫勒內島,這位老人,孤獨的在島上度過了晚年。此戰之後,歐洲換來了近百年的和平,英荷聯軍的元帥指揮——威靈頓公爵,也一戰成名。

事實上,拿破崙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他本身,他的作戰方式,他的輕敵,他的自負,都讓他的百日王朝最終覆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