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2.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後感集錦15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1

首先林語堂寫這本書肯定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從附錄裏這些資料的來源,可以知道他充分了解了他的詩集和文章。

從小讀蘇軾的詩長大,一直對於這個人物非常好奇,對於宋朝年間的一些事情也頗有興趣。

從這本書我瞭解到,蘇軾的人生是非常坎坷的,特別是他中年以後,一直過着顛沛流離,在一個地方待不了多久,不知道自己在這的日子什麼時候到頭。但是他還是能從當中找到趣味,以一種超脱,樂觀的精神狀態融入到他的作品以及為人處世當中。

蘇軾當過很多地方的`地方太守,而且當地的居民很喜歡這位太守。他很親民,常常請別人或去別人家吃飯喝酒談國事。他非常為百姓着想,他整治西湖,在穀物歉收時,拼命為百姓想辦法,多謀取一點糧食,即便這樣會讓那些小人更討厭他,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做了。

同樣,他和他弟弟蘇轍的關係以及相處方式非常讓我羨慕。這樣一對兄弟,相處如此融洽,分別時格外的依依不捨。他們在官場上的立場相同,可以隨時為對方付出一切。他們倆的性格截然不同,但相處時卻又如此融洽。在彼此遇到官場上的低谷時,會相互陪伴,相互幫助,相互安慰。每次蘇東坡寫完一首詩,總會把它第一個寄給他的弟弟子由,與他分享。

雖然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政治方面的,比較難理解,但是這本書確實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到了那個時代以及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還如此樂觀,還笑迎人生的這樣一位特別時期的偉大詩人!

蘇東坡傳讀後感2

讀了林語堂老師的《蘇東坡傳》,不禁想起蘇東坡那一首豪放的《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東坡的一生,飽經憂患,幾經沉浮,但蘇東坡人性更趨温和厚道,過得快樂,無所畏懼。蘇東坡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駕馭自己心靈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學造詣,敢做敢為的正直作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造就了一個萬古不朽的偉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極令大眾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於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於他總是英勇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語堂是這樣結尾的:“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心靈的喜悦和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東坡的一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3

蘇東坡的‘賦’,有別於歷史中其他的‘賦’,擺脱了魏晉時期鋪陳富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尤以赤壁賦為最佳。這篇文章雖然在景物描寫方面未嘗着墨過多,但意境創造真切清新,抒發情感真摯樸實。其中有由今昔對比產生的不盡感慨,卻又不失達觀自適;亦有抒發自己對自然的謳歌,併產生了‘與造物者遊’的超凡情結。

細細研讀,發現蘇子進行過多次比較:變化與永恆,武略與文才,生存與死亡,並輔以佳句:‘盈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軸轤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黃州也許是湫隘骯髒的小鎮,但是無限的閒暇、美好的風景、詩人美好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而為一,釀造了蘇子神仙般的謫居生活。

結語: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間的表現,是永恆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於軀殼之中的形式——但蘇子認為那不盡然。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蘇子在他的心靈識見中產生了混合的人生觀——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

蘇東坡傳讀後感4

元豐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宮廷官員發出聖諭,將蘇東坡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由於形勢所迫,蘇東坡暫時過上了隱士的生活。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番經歷,蘇東坡為自己的兒子遁兒作的詩中,有“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句。

蘇東坡在黃州這個骯髒不堪的小鎮過着神仙般的生活,每天與朋友一起度過,誰又能想象,這是一位因“烏台詩案”而謫居黃州的人呢?蘇東喜夜遊,常常喝醉,有時甚至直接在野外睡覺,但是他和酒友的夜遊卻引起了不少有趣的謠言,一次説蘇東坡順江而下逃走,一次説蘇東坡與散文大家曾鞏一同玉樓赴召,同返天庭,這也引得東坡無奈:“平生所得譭譽,皆此類也。”

黃州六年中,蘇東坡樂觀豁達的飲酒夜遊的生活,是她寫出了不少不朽的傑作,《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等名作皆出自此時。

《赤壁賦》中,蘇子以“樂——喜——悲”的感情脈絡,通過對話以及對比的方式,表達了客人對於生命變化的感傷以及蘇東坡對於擁抱大自然,忘卻塵俗的追逐。

赤壁賦一章,講述的便是蘇東坡的心境,這是道家的'神仙境界,亦是蘇東坡寧靜欣悦的心境的寫照,更是他曠達自適、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結語:東坡居士的是,源自於生活,來自於偶然,我們應該用這種恬適的心境,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蘇東坡傳讀後感5

我讀了《蘇東坡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蘇東坡的童年到流放歲月的事。我給你們説説我最喜歡的一章吧!我最喜歡《蘇東坡傳》第一卷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童年與青年》大體內容是以前的學生要把整本書背下來,背書時不僅要背書的內容、知識,連措辭也不可忽略。讀書刻苦的`蘇東坡把整本書都抄了一遍,而且書沒加標點符號,要學生自己根據課文的意思加標點。我覺的如果想學的知識有用,把它學透就可以了,沒必要把整本書背下來,那個時代的教育方法有點不對,不過接下來幾條我很贊同,學東西就要學透,不能半懂不懂,糊里糊塗的學過去。 而且最後一條我非常贊同:讓學生自己加標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懂書,讀透書,更好的學以致用。

我還喜歡《王安石變法》這一章,這一章講到王安石定了一條“青苗法”,對窮人不利,而對朝廷很有利。蘇東坡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和司馬光等人一起阻止王安石變法,更讓皇帝禁用了這一法,蘇東坡讓老百姓受了益。我覺得蘇東坡很顧全大局,不僅顧着自己,還關照着老百姓,我很支持蘇東坡這種顧全大局的品質。同時我對王安石新定的法律很不贊同,為了讓朝廷受益而不顧老百姓的安危。

蘇東坡這個大江東去,浪濤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會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

蘇東坡傳讀後感6

蘇軾早年成名入仕,看似一路順當,引人欽慕,後半生卻一直於宦途中跌宕起伏。

在"烏台詩案“中,僅因為在《湖州謝上表》中發了幾句牢騷,就被奸人所指入獄,接着被貶官黃州。這是蘇軾第一次遭遇不順,但不是最後一次。他一時定是失落鬱悶的,但他是個樂天派,他向官府申請了五十畝荒地,帶領全家耕種,這塊地是黃州城東門外的一塊土坡,蘇軾管這塊地叫東坡,自號“東坡居士”;而“窮人吃不起,富人看不上”的豬肉,也因他發明了“東坡肉”而流傳千古。

後來,他又被貶謫到惠州、儋州。在艱苦的環境裏,東坡的筆並沒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態,以著書為樂,並且利用自己自身的優勢,盡全力造福當地百姓。可惜的是,在皇上大赦天下命他復任之時,因舟車勞頓於北歸途中去世。

我背的'蘇軾的第一首詞便是《定風波》。莫金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怎樣的一種豁達?在沒有蓑衣的雨中將竹杖芒鞋,寫出了勝於金鎧寶騎的氣概!我對他最早的認知是美食家,現在更加感慨的,是他的樂觀豁達、幽默率真,永遠對生活抱有希望。

蘇東坡是我心中的偶像。

蘇東坡傳讀後感7

幾千年前,從高貴的皇太后到普通的老百姓,但凡是客觀的人,無一不被蘇東坡的才華性格所吸引。

幾千年後的今天,人們談起那個極具個人特色的蘇軾,仍不禁流露出敬佩的神色。

我也十分喜愛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寶藏人物,他是年少有志才華橫溢的蘇子瞻、不慕名利而誠實頑固的蘇軾、平易近人又樂觀豁達的蘇東坡。

他堪稱"完美",但也會犯錯。而我,卻因為他犯錯後的態度被打動。

在當時朝廷小人百出的時代,又恰巧碰上了鬧得轟轟烈烈的變法,直言不諱的蘇軾,出現的那麼不合適。果不其然,他因為他的誠實"犯了錯"。若是大多數人,應該被打倒了,然而經歷了“烏台詩案”的蘇軾活出了更美好的`自己。

我深信不疑,他曾不止一次在被貶的路上哀聲歎氣,但最終,我們認識到的還是幽默、開朗又喜自嘲的他,也許幾千年前的一天,蘇東坡正津津有味地手把手教着一個廚子東坡餅,東坡肉的做法。廚子問了句:“您可曾爭取過回朝廷的機會?"東坡一邊搓着麪餅一邊一邊笑着説 :"我若回去了,你們崇拜誰的手藝呢?"

蘇軾傳奇般的一生,留下了讓人們欣賞的各種詩篇、美食,這幾千年,他都活在人們身邊和心中。

蘇東坡傳讀後感8

如今,當提到蘇東坡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宋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和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他不僅詩作得好,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但相比之下,蘇軾更為著名。

蘇東坡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當政期間長大,在一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為期間做官,在一個十八歲的呆子榮登王位之時遭受貶謫。所以讀《蘇東坡傳》同時也是在瞭解關於北宋盛衰的一部史詩。提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和他有很大關係的人王安石。眾所周知,王安石是當時很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蘇東坡政治上的對頭。在當時的腐朽政治之下,王安石為了實施自己那套社會改革新法而不擇手段,將倡異議之人全予罷黜。然而廣事宣傳新政的結果卻是:在五穀豐登的年月,農民的生活卻苦不堪言,他們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殺不得不逃離鄉里。然而蘇東坡只能為他們呼天求救,但是卻無法一施援手。由此可見,當時淳儒賢臣遭到迫害、小人當政的.朝廷是多麼可怕啊!

蘇東坡之所以在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則是由於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於他詩文書畫上的卓絕之美。蘇東坡很巧妙地描寫了他自己的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雲流水”。也許,用“能使讀者快樂”六字來評價蘇東坡的作品最恰當不過了。

蘇東坡傳讀後感9

讀完《蘇東坡傳》,在看到結尾處的“萬古不朽”時,心中覺得悵然若失,竟真的有些捨不得,明明知道他早已作古,奇怪的是我到現在才真正認識他,並努力透過書去解他,但故事就這樣戛然而止。

每個人的年少都懷着雄心壯志,可世事無情,夢想總被“雨打風吹去”。蘇軾説“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不如“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宦海沉浮,幾近顛沛流離,最讓我為之欽佩的是蘇軾他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兒都是家鄉,一副鄉土派頭,融于山水之間。

一杯茶,一幅遠山的'畫,一個美好的夢想,就不難感受到蘇軾為之推崇,並躬行實踐的清歡。

一本書講述一個生命,這個生命其實又活,並隨着每一個讀者的閲讀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台劇,我們也隨着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當豪情經過磨練,漸漸轉為平實,一顆心安靜下來,開始着細小處為民造福,蘇軾處處為民請命,囤積糧食,以抵災荒。久旱降雨,他比誰都高興,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捨的責任。

我想,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抱怨這抱怨那,不如抬起頭多看看身邊的美好事物。人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磨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態度。

蘇東坡傳讀後感10

我非常喜歡蘇東坡這個文學大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詩詞作品讓我陶醉其中,更重要的.是這位大文豪身處高位卻一直心繫百姓,屢屢被陷害卻並不抱怨,這種精神我們需要學習!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朝雲臨終所書,以這句話作為隨感的開段最為恰當。蘇軾一生跌宕起伏,年少時他神采奕奕,青年時他意氣奮發,中年時他雖有失意坎坷但卻實時放下執念,年邁之時他平和淡然。

通讀全篇的《蘇東坡傳》受益匪淺,漫漫人生路,面對屢遭迫害的境遇,蘇東坡卻能夠在亂世之中,日趨温和厚道,修正其身,崇德禮賢,多行善舉。蘇軾一生所想所書都在傳遞着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讓我最為感動收穫最多的也是這樣一份在芸芸眾生之間獨善其身,一直保持着一顆純真樂觀的心境。他熱愛生活與自然,在衝突與矛盾間尋找平衡,在過程中不斷自我覺知。

讀過《蘇東坡傳》後,我想我會將這份充實的內心放到生活之中,去真正體會人生的真諦。

蘇東坡傳讀後感11

從小我就讀蘇東坡的詩。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悲傷;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氣勢……這些無不體現出蘇東坡的豐富情感以及豪邁的氣概。昨天我讀完了蘇東坡傳這本書,讓我對蘇東坡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幾度升遷的心酸呢?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還一生與大文豪,大政治家,宋朝的宰相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是好是壞,我們先不管。但是蘇東坡敢與皇帝的寵臣,宋朝的宰相相逆而行,用那顆博大的心去鬥那些排擠良臣,任人唯親的小人,就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呀。

説到底,就是蘇東坡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百姓的生活。蘇東坡關注的更多地是百姓的愉悦或疾苦。只要他認為某一條政策不利於百姓,與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相逆,就一定會對此對抗。

讀完這本書,我總結了一個問題:如何在當時步步高昇?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要得罪當權者。比如鄭俠,是全國第一個重挫王安石的人,結果慘遭流放。再比如雷州太守熱情招待宰相章惇的敵人蘇東坡,結果被開除。

把蘇東坡似乎不懂這一點。他一生堂堂正正,明辨是非,實事求是。一心只為國家人民。這是多麼值得讚頌啊。

讓我們走進蘇東坡,見證這個傳奇人物,領略他的傳奇一生。

蘇東坡傳讀後感12

蘇東坡——一個離去已近幹年的人物,至今仍然廣受文人士子的追捧、熱愛、迷戀,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優其君,上可與皇帝宰輔論朝政得失,下可與村夫村婦談年景收成,可與文人雅士詩文唱和,又與和尚道士談經論道,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雖屢遭貶謫,卻越挫越通達,越挫越強健。

更可貴的是他有博大的胸襟,對待政敵,他最終都選擇了釋然。當然,他也有兩任愛他的妻子、三個陪伴左右的愛子和一個至死不忘的弟弟,這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他的成就涉及詩、詞、書、畫、醫、佛、道、醫、食等方方面面,而且成就均不凡,至今影響海外。

這恐怕是對蘇東坡最大的認可。寫蘇東坡的書很多,但是像林語堂先生這般詳實、幽默、有趣的卻不多,先生以飽蘸熱情的筆墨描繪了蘇東坡豐富多彩卻又顛沛流離的一生,從多個方面展現了蘇東坡的經天緯地之才,是非常好的`瞭解蘇東坡的著作。

當然可能是由於作者的個人好惡的緣故,書中對王安石的描寫幾乎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對王安石變法也持全面否定的態度,當然這仍然不失為一部值得閲讀的好書!

蘇東坡傳讀後感13

《蘇東坡傳》這本書我才只讀了一遍,便對蘇東坡這位大文豪有了足夠的認識。書中提到過許多地名,多得數不清,這也正提示了我們蘇東坡一生漂泊。

時勢造英雄,蘇東坡之所以在中國古代文學史談論上經久不衰,多半是因當時所處的環境,造就他頗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正因為蘇軾的思想超乎常人,才使他的作品猶如一顆璀璨的星在人羣中脱穎而出。

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温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侷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蘇東坡竟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還記得蘇東坡被蹢嗎?他當時已只不過是一個草民,但他依然一心想着那些黎明百姓,

拿林語堂做結時的話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14

這本書時一個朋友推薦我看的,我是很少看傳紀的,剛開始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兩次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慢慢的看,直到看到王安石那裏,我才慢慢走近了這本書。

這本書從多個角度描寫了東坡先生的一生,有家庭,朋友,政治甚至人民。林語堂先生用蘇東坡的詼諧樂觀的心態來描寫蘇東坡的一生,但東坡的一生的確坎坷曲折,我羨慕他的這種面對世界的心態,他直言不諱,他無論身處何地都結交很多朋友。他活的.很快樂。其實在這之前我對宋朝是沒多大感想的,現在我雖然覺得黨派之爭依然很可惡,他們的官員並沒有明朝的那樣可愛,可是那幾個皇太后,和那些堅持己見,為國效力的官員真的很讓我感動。看了這麼久,從剛開始對王安石的痛恨,到最後也覺得他也是在為國服務,只是他太剛愎自用了。

蘇東坡的豪邁,蘇東坡的樂觀詼諧,蘇東坡的嘲諷,蘇東坡的堅持,蘇東坡的真摯,都在林語堂先生下還原了。我看到了一個詩人的蘇東坡,一個畫家,書法家的蘇東坡,一個體貼民情的蘇東坡,一個脾氣暴躁,而又邏輯清晰,才思敏捷的蘇東坡。他是古今難見的奇才,也是個有喜怒哀樂的凡人。感謝林語堂先生,讓我看見了一個真實的蘇東坡。

蘇東坡傳讀後感15

耶穌説過,“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温柔敦厚。”這句話,用來評價蘇東坡,可謂再恰當不過。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這是林語堂比下的蘇東坡。林語堂,一代國學大師,正是因為這本《蘇東坡傳》,才能讓我們深入的瞭解蘇東坡。

當你細細的去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尤其是像蘇東坡這樣鳳毛麟角的偉大人物,你總是會被他身上某一種性格或氣質所折服,而我最欣賞蘇東坡的,便是他豁達的人生觀。

他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所以,他這一生,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狗苟蠅營的政治勾當之上。就算被流放到中國域外的蠻荒瓊崖海島,他仍然以坦蕩的胸懷處之。他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一生。我欽佩這樣樂觀的人生態度。

當然,他也是一個天才,是散文學家,是新派的作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工程師,是詩人,是……但他沒有借用他的`天才大腦刻意去達到某些目的,他保持天真純樸,終身不渝。他的詩詞文章,皆自然流露,順乎天性。他感受敏鋭、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也難怪這麼多詩作能流傳至今,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所傾倒、所愛慕。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