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説新語讀後感3篇

來源:文書谷 1.4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説新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世説新語讀後感3篇

世説新語讀後感1

國中時聽説劉慶義的《世説新語》,直到大學才通讀了一遍,讀之不忍釋卷,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一樁樁小故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蔭道上奼紫嫣紅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從市圖書館借了本來看,如同老友相見,分外親切。孔子説:述而不作,這述又何嘗不是作?王夫之主張“六經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話語體系去闡釋六經,舊瓶裝新酒,經典著作就是一張皮,每個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許多毛毛來,西方有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讀書上我向來主張“誤讀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並非此意,你或顛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卻到達一個好的效果,這也是可取的。《韓非子》裏有一個小故事説一個楚國人給燕國的相國寫信,因為是晚上寫,光線不好,楚國人就吩咐手下:“舉燭”,邊説邊寫順手就在信上寫了“舉燭”。燕國的相國收到信了,打開一看有“舉燭”二字,不禁感歎:“舉燭就是崇尚光明啊,這是讓我們選拔任用賢能的人。”相國把他的“誤讀”給王説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國變得國富民強了。像一本《紅樓夢》讓多少誤讀紅樓又自稱研究紅學的人吃上飯,這“誤讀”多好啊。所以我看《世説新語》的讀書心得將不拘於字句的解釋、不拘於時代的考量、不拘於玄理的`考辨,隨心所欲,信馬由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記錄腦海火光一閃,這也是我把這篇文字分類到隨筆的地方。這樣做可能會對《世説新語》的理解多有謬誤,再加上本人馬克思主義理解不深,可能會有不馬克思的地方,科學學得不好,可能會有不科學的地方,難免貽笑方家,歡迎批駁、指正、賜教。

我看了一本世説新語,這本書中摘寫了許多的小故事,都是一些説道德,説道理的故事。但是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故事書一樣。

我看到一篇什麼管寧和華韻的故事,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裏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了一塊金子,管寧沒有撿起金子,而是將金子像泥土一般,繼續翻土。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丟回地上。還有一次,兩人一齊在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大家都去看熱鬧了。華韻把書丟到一邊,去看熱鬧了。於是管寧拿刀割斷草蓆,分開去坐,向他説:“你並不是我的朋友啊!”華韻因為一時的搞笑,為了一時的富有,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我覺得華韻沒有高尚的品德,而管寧就有高尚的品德。他看到金子不動心,因為這不是他的,他不會做對不起良心的事。華韻從撿黃金的事看出他想把黃金佔為己有,只是怕管寧看到。我覺得我要像管寧一樣,不為金錢失去良心。不為名和利失去良心。

孔融被別人抓了,可他一向哀求別人不要把自我的兩個兒子也捉了。但孔融的兩個兒子卻説:“父親難道見過打反了的鳥巢下方還有完整的蛋,這兩個兒子也立馬被抓了。”雖然這兩個孩子被抓了,但他們小小年紀懂得整體既然保全不了,那麼個體也不可能獨存。孔融的兩個孩子雖小,但懂得這個道理,應此不做沒有用的哀求,從容鎮定的理解厄運。我要學這兩個小孩,眼望未來,明白結果以定,就不做無謂的事了。

鄧艾口吃,總是稱自我“艾艾”有一帝和他開開玩笑説:“你説艾艾,到底有幾個艾。”鄧艾迴答鳳兮鳳兮,本來就是一隻鳳。鄧艾即顯得子己博學多才,會用論語。又讓皇帝無地自容,無話可説。婉轉的挽回了自我的面子。我遇到困難時,我也要學鄧艾用婉轉的語言跟別人説,不會和別人大吵大鬧。

還有許多,我就不一個一個説過去了。反正我受益匪淺。

敍事簡明,精煉生動,為小品文之典範,詞彙之豐富,遠遠超過其他筆記小説,對後代的文學作品有很大的影響,所記清談場面,往往描摹如畫,使讀者若臨其境,若見其人。“文學”篇記孫安國(盛)與殷中軍(浩)共談,往復辯論,不暇用餐。左右侍者一再重温冷飯,而兩人只顧奮揮麈尾,爭鋒口舌,以致麈尾脱落,佈滿餐飯,抵暮猶未進食。最後情急,竟至反脣相稽。殷謂孫:“卿莫作強口馬,我當穿卿鼻。”孫謂殷:“卿不見決鼻牛,人當穿卿頰。”彼此以“口”、“鼻”譏嘲,皆從辯論出發,讀之失笑!一時熱烈氣氛,活躍紙上,《世説》所寫,真善傳神。“排調”篇記王文度(坦之)與林法師(支遁)講析義理,林每欲小屈,孫興公(綽)曰:“法師今日如著敝絮在荊棘中,觸地掛閡。”説理以通達為貴,一有滯礙,即難成勝解,孫之誚林,恰當無比。“輕詆”篇記庾亮謂周顗:“諸人皆以君方樂。”周問:“何樂,謂樂毅邪?”庾曰:“不爾,樂令耳。”樂令,指樂廣,為當時以清談著稱的名士,周顗認為以他相比,是貶低了自我,就説:“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無鹽,醜女;西子,美人;美醜攸分,不宜相擬,設喻亦妙。又“政事”篇的“桓公在荊州”一條,敍桓温治荊州,政貴寬和,恥用威刑,桓温的第三子桓式

(即桓歆)見令史受杖,僅從朱衣上擦過,即謂温曰:“向從閣下過,見令史受杖,上捎雲根,下拂地足。”意思是譏誚刑杖沒打在人身上。桓温是否真這樣政簡刑輕,姑置不論。“上捎雲根”言舉杖之高;“下拂地足”,謂着地多,着人少;措語形容,巧用誇張,可見晉人之善於辭令。

《世説新語》中的名言雋語,層出不窮。如“德行”篇記郭林宗稱黃叔度(憲):“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謂其氣量深廣,不為物牽;“賞譽”篇記王夷甫(衍)稱郭子玄(象)“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謂其辭采繽紛,議論不窮;“容止”篇記山巨源(濤)稱嵇叔夜(康):“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謂其風神俊異,瀟灑出眾;“文學”篇記孫興公(綽)於潘安仁(嶽)、陸士衡(機)二人之文謂:“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比較恰當,評價極公;“言語”篇記顧愷之描摹會稽山川之美説:“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這些話全都形象鮮明,比喻精妙,能把豐富的資料概括為極其精煉的文學語言,給人以深刻、具體的印象。又“言語”篇記晉簡文帝(司馬昱)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謂胸襟開闊,則無往不適,隨處怡悦,覺萬物無不可親,其意既含哲理,語亦神韻悠遠,令人領略不盡。

世説新語讀後感2

閲讀《世説新語文學篇》,最大的感觸是古人的那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氛圍。

其中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一則關於鄭玄的故事。“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説,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這段話的意思是説,鄭玄家的傭人都喜歡讀書。有一次,鄭玄覺得他的奴婢幹事不稱心,準備用“家法”懲罰。這位婢女認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釋説明;但恰逢此時鄭玄盛怒,於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裏。這時,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來,見此而問:你為什麼站在泥地裏?她問話時引用了《詩經邶風式微》中的“胡為乎泥中”一句。被斥責的這位回答時則引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薄言往槊,逢彼之怒”,用來解釋説:我本來是要向他(鄭玄)説明清楚的,誰知正好趕在他氣頭上。

這裏且不説鄭玄的不論是非的火爆脾氣,單就他家裏的學習氛圍就讓人歎服,雖是“婢女”,卻能那麼嫻熟地引經據典,且詼諧雋永、恰如其分。説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緣故吧,但是想到更多文人的事蹟時,又不盡然,這裏讓人更多的是感受到鄭玄為學成就之高,連家裏的傭人也極富文化修養,鄭玄的學術修養更是讓人欽佩。這又不禁讓人想到現在學生的學習狀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當繼承和弘揚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民族精神發揚光大,同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據《世説新語文學篇》的記載,古人自身所營造的濃厚的學習氛圍真的讓後人為之慚愧不已。文人為了探討學術知識,競相辯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種胸襟和氣度也是後人鞭長莫及的,然而,這種涵養卻是我們現在做學問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只有在互相努力的前提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讓各自的研究做到飛躍性提升,也為我國強國之路的發展,伏下強有力的一筆。

未及弱冠的王弼前往吏部尚書何晏所設宴請有名望的賓客宴會,何晏把客人談論最精彩的部分告訴他,並問道:“此理僕以為極,可得復難不?”(我認為這個道理講的很對,還可以提出質疑嗎?)面對前輩,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王弼依然提出質疑,然而在座賓客無人能對答,王弼自問自答,反覆論辯多次。何晏並沒有因為王弼的大膽質疑而惱怒,王弼也博得了在座的欽佩和敬仰。可以説王弼的行為在現在看來就是出盡風頭惹人嫉妒的,而何晏等老一輩的文人卻並沒有因此排斥王弼,而是忘記年齡,虛心學習,可以説這種思想將有利於更好地促進學術的進步,也更有利於培養新的文化傳承者,這樣的胸襟和氣度,這樣讓人折服的學術氣息,讓人嚮往,更應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深思。

太尉王夷甫見阮宣子時問道:“老子、莊子與儒家的教化有什麼異同?”回答説:“將無同?”太尉很滿意,便任命他為掾官,世人稱他為“三語援”。而衞玠嘲笑他説:“一個字就可以調用了,為何用三字!”宣子説:“只要是眾望所歸,也可以不説話而調用,一個字都是多餘的。”於是兩個人成為了朋友。宣子沒有因為衞玠的嘲笑而惱怒,而是用巧妙的語言説服了衞玠,兩人在這一問題上進行學術性探討,並沒有個人恩怨的糾紛,也更加體現了文人的學術氛圍和寬容的學術胸懷,這一點是尤為可貴的。

魏晉時期文人雅士的交往更多的是建立在學術、思想上的。博學多才的人更多的得到人們的尊敬,對當時魏晉時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是一種促進,也值得後人在這一點上效仿。特別是對於文人的學識修養方面,更多方面引人深思。有一次,殷浩、孫盛、王濛、謝尚這些名士,都聚集在王濛家裏。殷浩與孫盛共論《易》,孫盛自以為他的發言是最合理的,不可一世。在座各人都不同意他的説法,又不能説服他。王濛歎着氣説:“假如劉真長來,一定會制服他。”孫盛也意識到自己不如劉真長。等劉到來時,孫盛簡略地説了剛才所説的理由,語氣已大不如前。劉真長講了大約二百多句,言辭及提問,都簡明扼要,孫再無法回答。由此可見,學者們的辯論更多的`在於互補,激烈的辯論更多地體現了文人對知識的渴求,這一方面是我們更應當看到的,也是我們應當極力推崇的。

孫安國到中軍將軍殷浩處一起清談,兩人來回辯駁,都無懈可擊。侍人把端上的飯菜熱了好幾遍也顧不得吃。雙方奮力甩動拂塵的毛全部落在了飯菜上,賓主竟然到傍晚也沒想起吃飯。殷浩便對孫安國説:“你不要做硬嘴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孫安國接口説:“你沒見掙破鼻子的牛嗎,當心人家會穿你的腮幫子!”當辯論激烈到這種程度時,更加地感歎學者們幽默詼諧的言辭,同時,雙方的學術精神更是讓人由衷的佩服。

當然這當中更多是體現了文人對知識的熱愛與包容。然而其中也不乏文人利用知識擺脱困擾的例子。

鄭玄在馬融門下,住了三年都未見到老師,只是由馬融的高足弟子傳授一些知識而已。有一次馬融曾計算天象,不相符合,門下弟子都不能解決。有人説,鄭玄懂得計算。馬融於是召鄭玄令他計算,鄭玄把式盤一轉就解決了問題,大家無不驚奇。等到學業完成,鄭玄告辭還鄉,馬融歎息説:“禮樂都到東方去了!”同時又唯恐鄭玄的名氣高過自己,心懷妒忌。鄭玄也懷疑有人迫害他,就坐在橋下,用木屐踏在水上。馬融用《周易》轉式之法進行占卜,探尋他的行蹤。見到卦象後,對身邊的人説:“鄭玄在土下水上,而又靠着木板,這樣必然已經死了。”於是不再追尋。鄭玄因而免於難。

這個故事是説鄭玄學識遭人嫉妒,鄭玄機智脱困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難體會,學習就應該向鄭玄那樣,應該積極探索,勇於向前輩和別人請教,同時自己更應該加強學術修養,利用自己的知識做更多有用且有意義的事情,為我們國家的社會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世説新語文學篇》關於文人對婦女態度看法的文章,謝太傅問陸退:“張憑為什麼為母親作悼念的誄文,而不為父親作?”答曰:“這自然是因為男子的品德已經在他的事蹟中表現出來;而婦女的美德,那就非誄文不能顯揚了。”謝朗母親王夫人因為兒子的體弱曾對支林道説:“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謝公語同坐曰“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見!”這些話語中所顯示的文人對婦人尊敬的的態度,就不難想象《花木蘭》這部文學作品為何會流傳至今了,故事本身的價值當然重要,但是,更應該看到人們對傳承這些作品的積極性也是不容忽視的方面。

《世説新語文學篇》中所謂“文學”是指文章學術,辭學修養,也包括人生態度、處事原則。這一時期文學雅士們以清談為主要內容,以辯論為主要方式,對佛、道、玄學進行了融合理解。這當中所體現的包容和學術研究精神,值得我們用心研究,用心學習。

世説新語讀後感3

近日,教學之餘,在翻閲《世説新語》時,讀得其中一個故事,覺得挺有味道,但細細品位之餘,對其觀點我卻不敢苟同:郭洗馬入洛,聽伎人歌,言佳。石季倫問其曲,郭曰:“不知。”季倫笑曰:“卿不識曲,哪得言佳?”郭笑曰:“譬如見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後知美?”

在郭洗馬看來,一個人完全可以憑感覺去認識美,“不識曲”照樣能言其“佳”,——就像見了西施姑娘,不必“知其姓名”,也照樣可以“知美”一樣。感覺這是淺嘗輒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具體可感性,或賞心悦目,或動聽悦耳。審美欣賞活動首先是憑感覺和直覺來把握事物,或者説,感覺和直覺是審美欣賞活動的起點。因而,美育是通過對美的事物的欣賞,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藝術化的程度。但是,審美欣賞活動僅有這個起點是遠遠不夠的,它起碼還需要知識、趣味、心境三個條件。

知識條件指的是豐富的知識修養。郭洗馬“不識曲”也能“言佳”,這裏的“佳”,只是一般人説的“好聽”的意思。若進一步問“佳在哪裏?”“為什麼佳?”他是斷然回答不出所以然的。中國有句俗話:“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郭洗馬所説的“佳”,充其量不過是聽着熱鬧而已。若是要聽出門道,即能講出“佳在哪裏”“為什麼佳”,則不僅需要“知其曲”,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音樂修養。有人把音樂欣賞分為三個層次:

一為“知覺的欣賞”,指聽音樂而產生悦耳的感覺;

二是“情感的欣賞”,指聽音樂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感;

三為“理智的欣賞”,指聽音樂而能對其結構、主題、技巧加以剖析。一個人要真正領略音樂之美,就應該努力達到“理智的欣賞”的層次。因此,感覺到東西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地感覺它。

大音樂家貝多芬的名曲《田園交響曲》,一個音樂修養高的人會聽得如痴如醉,讚歎不已;而一個不懂音樂的人卻會聽得莫名其妙,甚至酣然入睡。正如馬克思所説的:“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你已經懂得了樂理常識,又對貝多芬的時代和生平有所瞭解,再聽《田園交響曲》,那時的情形就會完全不一樣。你不僅會聽得津津有味,甚至能對每個樂章都會細細品味,能分辨出哪是“初見鄉村景色時的愉快情緒”,哪是“農民的歡樂舞會”,哪是“小溪流水”,哪是“狂風暴雨”……,從而真正步入音樂美的迷人世界。

欣賞藝術美,少不了知識修養;觀賞自然美,同樣離不開知識修養。有一出歷史劇叫《關公單刀赴會》,其中寫關羽帶着周倉來到江邊,見江水在旭日的.輝映下一片通紅,兩人都產生了美感。周倉目不識丁,只能叫:“好水!好水!”關羽滿腹經綸,便由通紅的江水聯想到在此發生的流血戰爭,感慨道:“鏖兵的江水猶然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顯然,關羽多獲得的美感要比周倉豐富得多,原因就在於他比周倉的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要高得多。面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人所以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很大程度上與知識修養有關。遊覽黃山,知道一些黃山傳説和歷代詩人吟詠黃山的詩詞的人,會比對黃山一無所知的人增添許多遊趣。登上萬里長城,有點中國歷史知識的人,對長城的雄偉都會發出由衷的感歎,感歎先人的智慧和才幹。而對歷史知識瞭解不多的人,面對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感慨的也只能是表面所見的景象罷了。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有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就是説,美是無處不在的,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發現它們。靠什麼去發現呢?藝術修養和知識修養是很重要的方面。修養越深,展現在你眼前的美的事物就會越豐富,你獲得美感的機會也就越多。欣賞美還需要健康的審美趣味。這裏所説的趣味是個比喻,是由口舌的感覺引申而來。長有人講:“説到趣味無爭辯。”也就是説,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你喜歡甜,他喜歡辣,你喜歡鹹,他喜歡淡,——這沒有對錯之分,高下之別,因而沒有什麼好爭辯的。這種看法若僅僅指人的飲食口味,當然無可厚非;若擴大到審美領域,不説大謬不然,起碼也是值得商榷。因為,審美趣味不僅有高下優劣之分,而且這種區分往往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例如,同是閲讀文學名著《紅樓夢》,從中看出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與只見驕奢淫逸和宮闈祕事,實在有天壤之別。同是欣賞西方繪畫藝術,沉浸在美的造型和豐富的寓意裏,與只從裸體中尋找刺激和醫學專用,也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兩碼事。在這裏,前者是吸收營養,後者是吸毒;前者是可使人的精神品位得到提高,後者卻讓人的思想品質受到腐化、墮落。

所以,培養健康、純正的審美趣味,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不可忽視的大事,對青少年來説尤其是如此。青少年正是審美趣味的形成期,如果缺乏正確的導引,那就是容易受各種低級、庸俗趣味的引誘;而一種低劣的趣味一旦形成,便會逐漸成為習慣,甚至進而由習慣變成自然,不但改起來難乎其難,甚至會執迷不悟,越陷越深。在這方面,一些青少年由接觸網絡到沉迷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到荒廢學業,甚至違法犯罪的教訓已經很多。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培養健康、純正的審美趣味,在熱愛優秀文學藝術的同時,自覺地抵制那些庸俗、低級“藝術”的侵蝕,以防自己的心靈受到污染。

欣賞美除了要有知識修養和健康的趣味外,還需要有適宜的心境。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心情愉快時,往往見到什麼都能尋出樂趣來;而當自己心情苦悶時,常常對再好的書和風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趣。蘭花很美,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災區的饑民,大約總不會去種蘭花吧。”這不是説災區的人沒有欣賞蘭花的能力,而是他們飢腸轆轆,沒有擺弄和欣賞蘭花的雅興。《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景色很美,但在寄人籬下、愛情受到挫折的的林黛玉眼裏,最使她動心的不是迷人的春景,而是一片無人清掃的落花。因而她置身於美麗的春色中,反而吟成一首酸楚悽惻的《葬花詞》。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句名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和鳥都是美神的使者,是很好的審美對象,但在杜甫傷感慨歎和悵恨離別時覺得花也濺淚,鳥也驚心。這再清楚不過地説明,適宜的心境對審美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學習的困難、考試落第的憂愁、失戀的痛苦、人事糾纏的煩惱,以及其他種種人生挫折,都會干擾和影響我們保持愉快的心境。減輕、消除這種狀況的一種很好的辦法,就是“看得開”,就是豁達、祥和、樂觀——以博愛的胸懷去寬以待人,以淡薄的心田去疏遠名利之爭,以堅強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困難和挫折。如果説,美也有“偏心”的話,那麼,它對於豁達、樂觀者常常格外多情,它的大門對心胸開闊者也格外敞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