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8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1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爬上豆蔓看自己》。剛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很茫然,一直猜想裏面到底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為什麼以豆蔓為主線,通過爬上豆蔓來看自己?豆蔓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比做什麼?因此,我帶着好奇心來認真的閲讀了這本書《爬上豆蔓看自己》,細細去品味,去探索,去理解。

這本書是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叢書之一,是一本充滿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線幼兒教師的教育日記,作者敍述了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的感悟與反思,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園教師在和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己專業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與體會。

看這本書時,覺得好像是自己在寫日記一樣,每個故事,每個情節,甚至每個遊戲活動都覺得好熟悉,那些畫面就好像浮現在眼前一樣。記得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本書的片段內容,大多數讀者都認為裏面這一篇很不錯,叫《愛唱歌的小麻雀》,因此我也特意留意了這一篇文章。主要是講了她上午因為一直在糾正孩子的常規,結果該上的課都沒有上,下午又受老師之邀去聽課。回到教室以後正好課程安排是講故事活動就給孩子講述《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為是突然決定的,當時什麼東西,材料都沒有準備,於是她改變了一些方法與措施,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故事,再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故事,最後以小麻雀的口吻把早晨沒有唱的歌唱給小鹿寶寶聽,後來孩子們也跟着唱起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這也讓我想起平時上課,雖然我們平時也用過這些辦法,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她一樣及時的把這一節課發生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而這位老師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感悟,再次打開的.時候也是一種經驗的借鑑。所以邊讀書邊思考,是閲讀《爬上豆蔓看自己》中養成的習慣,會被一句話、一個小片段所吸引,便停下來細細思索。因為這些日記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着對自己有一種新的審視和批判精神。所以我們還是要堅持寫教育隨筆,寫寫自己的教學感悟,發生在身邊的精彩瞬間,覺得也是一份快樂。

所以,通過《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的閲讀,首先,我們應該學到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多學習。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反思是個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改進方法的過程。其次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多給他們一些正面的、真正的關注。我們對孩子“真正”的關注太少了:心不在焉地回答他們的問題;敷衍了事地應付他們的請求;三心二意地參與他們的活動……其實全身心的關注並不需要太多時間,跟孩子一起沉浸在一個遊戲中,陶醉於一個故事裏,認真的表情、專注的眼神……都能給予孩子莫大的滿足,增進孩子與父母間親密的情感。最後,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稚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家長和老師需要細膩、再細膩。我們的教育的確太粗線條了,我們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腦袋裏究竟有什麼奇妙又豐富的想法,我們很少思考該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如何引導他們想得更多更深。孩子的激情需要教師來點燃。如果教師自己沒有激情,而只是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選擇的內容和材料對孩子沒有挑戰,那麼孩子在活動中就無法產生來自活動本身的原動力,就像作者説的“孩子的眼中找不到發亮的、渴求的眼神”。因此,只有教師產生蓬勃向上的激情,才有可能點燃孩子的激情。教師應該用心靈去享受工作。

教育,真的是一件需要細心加耐心加愛心的事情。

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孩子、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每一天。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2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完這本書以後,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反思。下面我就這本書談談我的感受。

這是一本充滿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線幼兒教師的教育日記,全書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介紹了作者的理想教育生活);第二部分:淡淡的菊花香(介紹了作者的日常教育生活);第三部分:眼神中的意味(介紹了作者和孩子的溝通、交流);第四部分:活動中的機智(介紹了作者在教學中的感悟);第五部分:因為愛而幸福(介紹了作者和家長的愛心聯繫);第六部分:生命的感懷(抒發了作者對生活意義的思考)。

在這本書裏,高老師詳細敍述着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的感悟與反思,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園教師在和孩子、家長、同事交流中的喜怒哀樂,也記錄了自己專業成長的足跡。在日記中,不時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真情實感,讓人無限回味。字裏行間,作者從未提及到“愛”,卻讓人覺得處處洋溢着愛:對孩子細膩的愛,對工作自然的愛,對生活積極的愛!我覺得這正是我最感慨的地方。堅持幼兒教育工作有14年的我,做為一個一線的老師,其實真的不容易,專業、信仰、享受,這也許是我堅持下來的理由。

在日記中,也能看到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從高老師的日記教會我很多東西:如在教學活動中的隨機應變;與家長溝通的技巧;教育是種充滿智慧的生活,在平時的日常活動、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做個有心人……看了這些日記後,感觸頗深,也許我們做不到高老師的那種境界,但作為幼教工作者關愛每一個孩子,是我們職責也是我們所必須做到的。十幾年來我一直在朝着這個目標努力,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讓我感觸最深得是高老師的招牌動作:彎屈着身子,輕聲詢問:“你看這樣好嗎?”“還有沒有不一樣的`辦法?”……這種動作、這種語氣,讓我不禁反思起了自己,跟孩子們相處的場面像鏡頭一樣一個個閃現在我的眼前,這件事情處理時語氣硬了點、那件事情處理時眼神少許温柔、可親……哎,很後悔,不知道孩子們會不會有什麼想法。馬上開學了,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我一定用最真摯的愛最熱情的笑容迎接他們,知錯能改,還是一個好老師嘛。

看了這些日記,給人的感覺是,從事幼兒教育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幼兒園生活是多彩的,燦爛的。幼兒教師的職業是陽光的職業,是有挑戰也是充滿快樂的職業。我們所得到的這種感覺是建立在作者美好的職業理想的基礎之上的。對孩子充滿愛,充滿關懷,對孩子給予寬容,給予理解,給予展現自我的機會,這就是一種新的兒童觀引領的職業態度,有了這種職業態度,就有可能去享受職業,而不是忍受職業;去迎接職業生活的挑戰,而不是迴避職業生活中的困難。讀了這些日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職業理想不是文字上的,不是口頭上的,而是融入到每一天的具體的行為之中的。是職業理想在支撐着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職業理想在引領着作者去反思和不斷努力。我知道這不是每個人都在教育上有如此的悟性,日復一日堅持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需要有偉大的靈魂的,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孩子、給予孩子細膩而恰當的關愛、用尊重和平等的態度面對孩子,這些看起來簡簡單單且溶化在日常瑣碎中的品質,並非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

但作為我個人,不求做的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在這一平凡的崗位上,我正努力尋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我對這一職業的熱愛,在平時的日常活動和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做個有心人,多給自己“照照鏡子”,收穫會更多!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後感3

慧為活動增添了很多精彩。第五部分記錄了許多和家長的愛心聯繫案例,作者以一顆愛孩子的心獲得家長的尊重和支持,因此工作中感悟到了許多感動。最後篇章以“生命的感懷”為標題,寫了作者的讀書和生活感受,提出教師要善於體驗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孩子才能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邊看着,邊讚歎着。首先,我佩服作者那日復一日的堅持。因為有堅持,作者才能記錄下這麼多的教學日記,因為有堅持,作者才能時刻以一個局外人來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因為有堅持,在我們眼裏瑣碎而平凡的工作才能這樣時刻感動自己。因為和她一樣是個一線的教師,所以在看書的時候不時有相似的感覺。正如我時常思考: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孩子?書中寫道:每一個孩子都朝着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去發展,而不是一樣的教學、一樣的內容、一樣的方式刻畫出來的一個模子裏的人。一位老師,尤其是幼兒園老師,如果把自己的職業當成謀生的職業,那是不會經營好自己的事業,也無法從事業中體會幸福。幼兒教師,在很多人眼裏,都是快樂的、輕鬆的。因為沒有課業的負擔,很多人以為只要把孩子帶好就行了。但是,我認為那樣的老師,是不可能很好地實現“教育”過程的。教育,單從詞義上看,可以理解為一個動詞,那就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的過程,當然,也可以把教育理解為一個名詞,那就是我們和孩子一起時候的.許多行為賦予的自己特有的理念。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這些個體,都富有自己的特性,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老師的教育理念往往會影響這些孩子。雖然這個理想是完美的,在實現的時候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但是這個過程也是充滿幸福和甜蜜的。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一些進步的時候,那是多麼欣喜的一件事情啊!作者有一句話我很欣賞:有一種路必須走,那就是親身體驗。我們往往會重視孩子親身體驗的過程,其實,我們也需要親身體驗。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們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會面對很多看上去無法解決的難題,親身體驗後,不管是成功,或者失敗,都是一種收穫。

教育的上品,往往不着痕跡,將自己融入教育,將教育融入自然。很多時候,都會在一個活動後感覺非常滿足。一名老師,當她面對孩子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了教育。她的言行,雖然沒有精心準備,在孩子眼裏,就是教育。因此,很多時候,駕馭好自己的言行,也是一個基本功。在年輕的時候,常常會將情緒帶到教學中,在課堂上,也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感情而影響活動。這學期,一個朋友的孩子放到我班上,一個月後,她深有感觸地對我説:你們外國語學校老師素質教師高,以前我的孩子回家後就拿着小棒,把自己當成老師,很兇地對着自己的父母説:不聽話就摔死你!但是現在回家再也不拿小棒了,她説的話都是老師平時的言語,她的舉動也是老師的舉動。聽了她的話,我慶幸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雖然我們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要如同面對家長一樣來展示自己的教育言行,因為,孩子就是一面最真實的鏡子。

看完書,收穫多多,很多時候,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不是因為來自一個精彩的案例或者一個完美的活動,更多的是來自自己的反思和學習。一個教師,該怎樣把自己定位?我想,這是每個老師都應該去想一想的問題。工作多年以後,更應該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態。很多時候,我回首自己的教育,都會感覺到一種滿足,滿足於自己所取得的一點成績,滿足於和孩子親密的感情,滿足於和家長和諧的交流,這個時候,我應該爬上更高的豆蔓,看看自己,也就會發現:善於反思,成長就會一直伴隨我們。

這本書裏,一個普通的老師記錄了很多平凡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不要因為自己的平凡而放棄對教育的理想,只要我們日復一日的堅持,平凡也會變得很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