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筆記讀後感(通用16篇)

來源:文書谷 1.21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居筆記讀後感(通用1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居筆記讀後感(通用16篇)

山居筆記讀後感1

讀完《山居筆記》最直接的感覺就是自己對中國的歷史、傳統、文化、文明、地域和風情知之甚少,平時的那一丁點了解微不足道。讀起來很害怕,越讀越感到自己的無知,越讀越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文盲,會有那種感覺:靈魂是空白的,只有一副所謂的皮囊。

這本書從古講到今、從北聊到南、從西聊到東、從文人談到小人,每一篇每一文都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這個力量好像可以脱離空間、跑贏時間和穿透歷史。

書中所講的文化,文化比政治和軍事力量更頑強,更有生命力,但在時間面前,在歷史長河中也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很容易就被時間擊敗。後又談到文明,文明相對於文化更脆弱,一個龐然的渤海國在一朝之間就消失了,如果沒有看到《脆弱的都城》這篇文章,我想自己是不會想到一個城市消失的這麼快,相對於山川湖泊,在歷史長河中是這麼的不起眼,甚至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人徹底的遺忘。

文化不能持續,文明又很脆弱,那究竟什麼是永恆呢?

歷史的車輪永遠不會倒退,時間永遠推着它往前走,一種文化也好、文明也好,消失了,馬上又有一種新的文化或文明起來了,猶如各朝各代的興衰起落一樣。這樣,我不由得想起一個詞“進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種文化、一種文明消失了,不可避免的會孕育出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文明,如果這樣,我們所有的文化和文明從未消失,因為它們已植入到了我們的基因裏,且隨時會有可能進化為一種更高級別的形態。

山居筆記讀後感2

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我慨歎着康熙皇帝苦心孤詣修築的“長城”——避暑山莊頹敗的無奈,領略着萬千被流放到寧古塔的文人騷客的至真性情,欣賞着才華橫溢的東坡貶謫後的成熟。神遊之際,也約略聽到那廣陵散的絕響……

生於亂世,貌似潘安,才高子建,志行高潔,這便是嵇康。他才高八斗,卻寧為一鐵匠,不做朝堂臣。他寧願與好友醉心田園,也不願對高官(鍾會)奉承。世界應入他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一紙《與山巨源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成就了千古敬仰的美名。在廣陵散的絕響之中,嵇康慷慨赴死。這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英雄逝去的惋惜,而是慶幸嵇康如同屈原那般壯烈,終於於擺脱了那個污濁的俗世,,悲哉,風雨一生!痛哉,多情一生!壯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埃內最富,海內最富,是的,這就是曾經的山西。實在不得不讚美山西人的勤勞勇敢,遠見卓識,他們的商鋪,遍佈全國,鹽業等重要行業被他們壟斷。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他們的朋友義氣,如果一家商鋪欠了另一家的錢,實在還不起,只需到債主那裏,磕幾個頭,兩人哈哈一笑,一筆勾銷。這是怎樣真摯的情感啊!試問,如果當今社會商鋪之間也能像山西商人那樣,還會有那麼多的惡性競爭嗎?

十萬進士主要剖析了科舉制。誠然,科舉制是一把雙刃劍。早期,他為我們培育出了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使得寒門學子十年寒窗苦得以施展抱負,擴大了官吏的人才來源。然而,後期明清的八股取士,文字獄卻讓人歎惋,科舉制怎麼使人成了書呆子,不為求學,只為做官。

不知不覺來到了餘秋雨的故鄉——餘姚,讀到“養命醫院”竟是”陽明醫院”不禁噗嗤一笑,上林湖的瓷片讓我着迷,也漸漸感受到作者漂泊天涯的落寞……

我明白自己淺薄的學識尚不足以理解文中奧祕,但也會為自己讀懂的隻言片語而雀躍。也許看看那千年庭院,聽聽那琅琅書聲,踏上那一方神祕的土地,也是趣味無窮的吧!

山居筆記讀後感3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着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着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着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卧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歎,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着流放者那份在心裏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裏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為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裏面打,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説:「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歎,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歎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山居筆記讀後感4

先前我並不曾聽聞餘秋雨這位在當今文壇中頗有地位的作家,接觸他的文章是一次機緣巧合。一個同學向一向對歷史有着濃厚興趣的我推薦了《千年一歎》。我雖然在文學上的造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絕對是能讓我產生共鳴,書中的一字一句對我都是強烈的震撼。這本書絕對是真實的感受,經過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踐履,他走過了充裕着異域風情的埃及,希臘,土耳其,穿過了戰亂連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爾欣賞着常年冰封的喜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顯出的雄威。感受着一個文明從興盛到衰敗。按理説一箇中國人應該從瞭解自己的家鄉開始,從而瞭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可是我認為餘秋雨他從中國出發,最後又回到中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僅是對一種文明的認識,更多的是在與本土文化做比較,這樣也使隨後所寫的《山居筆記》就有其一定的客觀性,是對我們文化的一次較為正確的評價。而不是一再的強調我們擁有着上下5000年的歷史,是一個文化底藴深厚的古國。

畢竟我們的文化也曾經遭遇過“焚書坑儒”、也曾掀起過令人髮指的“文字獄”,不論是以前的文人墨客還是現在的知識分子,我想誰都不願意用八股文來禁錮自己的思想。我們並不希望“獨尊儒術”,哪怕是孔聖人也不願意這樣,否則怎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説。我們希望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況,在這世紀交接的時刻,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筆一張一本。作為前車之鑑,給後人留下的又豈止是精神財富,對一種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創造出另一種更適合現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並不能讀懂餘秋雨的散文,因為他的思想內涵還不能讓我這個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是他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他通過他的筆,通過從他筆尖劃過的字,把這種感受真真切切地傳達給了他的讀者。我很感謝他,是他使我這個年幼的“學者”學習到了文明的內在,一種文明常常是由一羣意識朦朧的人創造出的,而它的發展可能是經過幾個或是幾十個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從遠古文明衍變,推敲,再由幾個在某幾方面有着極其重要貢獻的人將他推上顛峯。而文明的衰敗往往是毀在戰爭中,我們不需要討論為什麼而戰爭,但是確實是戰爭加快了文明頹敗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這種文明不在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總是會有一些人走出來,推翻它。那些保守守舊的人不願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進的人卻試圖改變現狀。於是乎,在激烈的爭論過後,無論贏得勝利的是哪一方,對這種文明的摧毀是必然存在的,有時候往往一條極小的裂縫就會導致一座大廈的坍塌。一種文明也是一樣脆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武將也許可以以武力解決一些爭端,但是這一文明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的精神本質和思想。魯迅先生當初棄醫從文,也是想能從精神上診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虛的人。文人能留下讓人精神振奮的作品,但是許多文人不論是在生前還是在死後都生活艱難,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這樣一句話“吃飯是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為了吃飯”。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擺脱生活的負擔呢?他們有着足夠的精神食糧,卻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這使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那些只能作為他們豐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餘秋雨在他的書中寫到“越是熱鬧的東西越是脆弱,這是中國老莊哲學早就闡述過的,然而都市的熱鬧去是人性的匯聚,人性匯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還依然脆弱,這不能不説是人類的一大悲劇”。

我喜歡餘秋雨對文明的闡述,也喜歡他的散文,喜歡他寫散文的形式,個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散文的特點就是形散神聚,而從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詩”和“藝”才是散文的“正本形態”。有些批評者也許會輕巧地説:只要隨手翻翻哪本書,就可避免這種常識錯誤。其實在散文中即便説自己不太喜歡楊萬里的詩、王羲之的字、歐陽修的文章也是允許的,這正是散文寫作的自由之處。如果每個細節都寫得準確無誤,“那就只能寫論文了”。我有時覺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處,不是如此嚴肅。也許他在寫這些時,有的只是無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對那些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體會散文真正內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説那些人是無知的,但他們卻過於苛刻,他們不是在欣賞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識性問題,那是他們的可悲之處,也是可笑之處。他們放棄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説放棄了心靈中人類共有的東西。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現在還不能説自己已經讀懂了餘秋雨,但是我確實是感受到了從他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公正的、是客觀的、是真正寫出了人們的內心感受,但文章是他寫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思想精神是他感受到的,卻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贊同。我喜歡他的文章,他的思想。我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慢慢咀嚼他的文章,一邊喝着咖啡,和他的文章一起歡笑、一起悲哀、一起憂慮。然後就去寫一篇充滿同感的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5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之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掙扎…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沉的讓人難以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着怎樣一副頹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地位低賤,他都首先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為國家,有人為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説!

山居筆記讀後感6

近幾天,有幸讀到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感想頗多。按照我原來的讀書習慣,因為是餘先生的著作,我虔誠的在讀之前,就做好了做筆記的準備——新筆記。準備把豐富的詞語、精彩的語句、段落記錄下來,算作是讀書筆記吧!可是,讀來讓我大失所望,不要説華麗的辭藻,精彩的段落,就是連一兩個不常用的、生僻的字也沒有看到。一句句讀來又感覺到缺少哪一個字,都表達不出作者想要説的意思,甚至換一個相近的詞語,都要使句子表達的不夠精準、深刻。——這就是大家的為文之道嗎?樸實無華中滲透着華美。從這部著作中我看到只要有三年級的識字水平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只要思想深刻、精髓。

在這部著作中,餘先生深刻的解剖了人自身的劣根性的東西,謊言、嫉妒、小人。作者沒有針對一個個個體,而是探索、思考了整個的整體性的東西。從起源、發展、到外部環境對其的推波助瀾,以及這種想法、做法其最本質的根源。當然,作者也望聞問切給出了治療的藥方。以我的理解,藥方的實質是自身的覺悟和思考,思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要有了思想深度,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質,抓到了本質,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嗎?

説到思想,博大精神的思想都是要靠文字來表述的,但是,並不是所有華麗、優美的文字都是來表述思想的。往往深邃思想卻是用樸實、甚至是淺顯的文字來表述的。思想和想法是不相同的,就像是一個戰略和一個戰役的比較。思想考慮的是宏大的、宏偉的問題,而想法則是思想的執行、局部的、片面的,是思想大海的一滴。只有有了思想,才能有一步步的具體的想法,來實踐思想,實現思想。

只有思想深刻,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從紛紛擾擾的表面現象中,撥雲見日,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到了本質,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侯衞東官場筆記》中有一個故事我記憶深刻。周昌全有三個祕書是其得力干將。其中黃子堤擅長陰謀,洪昂擅長陽謀,侯衞東是干將,以實幹為主,乾乾看。周昌全走後繼任的市委書記不是很看好這三個人,把洪昂安排在紀檢委書記之職好幾年沒提拔,洪昂很有想法。洪昂就施展自己的特長,和市委書記好好地玩了一場陽謀。他一紀檢書記的名義,給書記打了一個嚴打的報告。報告寫得冠冕堂皇理由種種,他本心的想法卻是想要抓住一個在逃犯,很多的官員和這個在逃犯有牽扯,這樣只要抓住了逃犯,牽扯出官員,不管和書記有沒有牽扯,都會給書記下一個領導不力,或治下不嚴的定義,就會把書記調走,書記調走,洪昂自己才有機會升遷。事情的發展就和他的想法一樣,他的目的也很快就達到了。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悟,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深刻不深刻的問題。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隨看隨寫,隨寫隨看吧!也藉此練筆,有誰看過這本書可以互相交流的。

山居筆記讀後感7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着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説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説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領着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着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着歷史的興衰,他帶着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着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着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説着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着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一切的一切,餘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餘秋雨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着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為觀止。

此外,在閲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説‘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山居筆記讀後感8

在看《山居筆記·流放者的土地》開頭時,我顯的比較迷惑:餘大文豪一篇文章的開頭居然是買瓜!有不解的,這和《流放者的土地》有什麼關係?然而,眼睛再向下看下去時,所有疑惑都煙消雲散了。

文章提到甘甜的北方瓜就是在這個古代被稱為“寧古塔”的地方,在數百年期間無數犯人的地獄。這樣的地方再怎麼好也不太可能孕育出甘甜的北方瓜來着,這是怎麼回事?

剛讀到“寧古塔”三個字的時候,説真的,我還在想那塔高不高。看下去才知道這是多麼荒唐的想法啊。“寧古塔”這三個字完全是按照滿族人的音韻來反應的,意為“六個”(“寧古”為“六”,“塔”為“個”)。説這裏是全國上下最不吉利的符咒是大有原因的,到了這,所有東西在一夜之間終結。什麼財富啊,功名啊,榮譽啊,學識啊,甚至牽連到一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會因此而墜入漆黑的,永無盡頭的深淵裏,因此這“寧古塔”被稱為所有官員富翁的噩夢並不是毫無原因的。

好吧,所有人流放到這就算了,但這兒殺人的花樣還更多,這可不得了!文中提到了嘉慶皇帝在殺戮一個像他動刀的廚師時的情況,因為文中沒有描寫,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剮了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頭一天先剮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開刀,一共剮了3天)雖然沒有像餘大文豪那樣好幾天吃不下飯,但我當晚是把吃的東西差點都吐了出來!總的來説,“寧古塔”真的是驅逐了人道,公德,信義,寬容和和平。

《山居筆記·流放者的土地》寫過這樣一件事,大致如下:一場考試後,沒考上的秀才們紛紛抱怨,也沒什麼根據,就胡編亂造,説考官和考試的安徽青年方章鋮“聯宗”(遠親)。剛好這些道聽途説被一個官員聽到了給皇帝齊奏了上去,這回好玩了,全部考官和相關學生都照顧到了:該處死的處死,做奴隸的做奴隸,連其它親戚都不放過,可見中國古代判決處罰之重了。

可也許就是這些文人用自己的文化血液澆灌了這片土地,才使得這片“地獄般”的土地生長出甘甜的北方瓜!也許這也就是文人們精神上的歸宿,只有拋掉一切身外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蜕變,更上一層樓!

文章最後提到的幾句話讓我有點不明白:

1、文明可能產生與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怕迫害,卻不肯定迫害。

2、這些高貴者卻是的愚蠢的,而聰明的卻是那些卑賤者。但是這種愚蠢和聰明的劃分白來就屬於“術”的範圍而無關乎“道”……

第一句話在思索一晚上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文明就是在野蠻中成長的,但當它成長到一定層度時,就不會支持野蠻。同理,我們大家都可以熬過逆境,並且提高自己的素質,但並不是人人都喜歡苦難,畢竟,如果苦難超越了你的承受範圍,那後果不容相信。我們不害怕天災人禍,但我們可以肯定天災人禍嗎?

至於第二句,抱歉一個七年級國中生的思想能力實在有限……請各位幫我解答一下吧!

山居筆記讀後感9

與這本書的首次“見面”,是一次在書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當然是它的第一章——一個王朝的背影。它並沒有在開頭就大肆記敍清王朝曾經是多麼的輝煌,而是抱着一份謙虛的心態以一個遊者的身份,在遊歷清王朝所創造的壯觀遺址來走近它,窺探它曾經耀眼的輝煌。這個王朝是個多難的王朝,不過幸得有幾位不錯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為欣賞的是康熙,欣賞他在表態是否繼續修復長城時的那份覺悟: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但我也終究為清王朝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裏而歎惋……

一章過後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牽動,便決定與這本書做“朋友”。

以前讀過一二本錢老先生的書,覺得他對人對事的分析一針見血,總能以最簡潔到位的語言直達中心。但《山居筆記》卻更多地體現對人與人性的多層次剖析,漸漸為讀者撥開迷霧,看清本質。就像《桃花源記》裏的一句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感謝這個朋友讓我看到了歷黑暗的角落,在《蘇東坡的突圍》一章中作者為了展現中國世俗社會機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它、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它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斥他、糟踐他、毀壞他”,他一共列舉了五個對蘇東坡進行毀謗的人和事。有兩個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個不孝之人卻也毀謗蘇軾不學無術、文辭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職一個芝麻綠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污衊蘇軾在遊覽安徽一座園林時作了一首詩,詩詞的內容是叫人不必熱衷做官,他以這首詩缺乏上進心會影響取士的理由給皇上寫信檢舉揭發蘇軾,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貽笑大方。也許像他這樣的小人物,若不是趕上朝野一股反蘇熱潮並插上一手,他也不會被後人所知道。還有一個詆譭蘇軾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嫉妒蘇軾徒以文筆博得聖上及百姓的讚譽,便常在聖上面前説蘇軾的壞話。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一方面的偉大並不妨礙他在另一方面的齷蹉。作者選取的幾個例子看似雜亂卻隱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詆譭蘇軾就罷了,連芝麻綠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連成就顯赫的“偉人”也不例外,足見中國世俗社會機制的黑暗與悲哀。在這種機制下連蘇軾這等偉人都無法逃脱被陷害的厄運,那麼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對待。

反思現在,這種機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為得到輝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關注,進而受到多方的質疑,最終逃脱不了厄運。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諾貝爾獎後不久都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環視四周,也許我們自己也曾經聽説或經歷過失勢如山倒,一個人失敗後總會有不少身邊的人對他施加不聞不問的冷暴力甚至對其落井下石。這種機制其實不是中國的專利,也許只是在中國的表現得比較突出。我不敢説這種機制來源於人的劣根性,但我們應該冷靜地反思,至少我們自己不能成為那種卑鄙的小人,妨礙世界創造偉大。

謝謝《山居筆記》這位朋友,它讓我看到了更深層的問題,我也會以史為鑑,不枉我與它的一場相識。

山居筆記讀後感10

一幅縱觀千年的歷史畫卷就在我面前鋪展開來,鮮活的人物形象,震撼的歷史事蹟,恐怖的王朝暴政,悲苦的百姓生活,麻木的社會禮制,一點點地滲進我的腦髓。跟隨餘秋雨的旅跡,歷史的版圖構造在腦中漸漸擴展,如一滴墨水滴在水中,慢慢渲染開去。我,被帶到了那個時候,觀測古代生活的善與惡的較量。

羅鄴的“莫道還家便容易,人間多少事堪愁”;温憲的“鬢毛如雪心如死,猶作長安下第人”;趙嘏的“鬢毛灑盡一枝桂,淚血滴來千里書”,這些傷心失意的詩句從由緣起?一切都是科學制度留下的禍害。科舉制,本質上是一個文官選拔制度,兼併文學和政治。經前人對選拔官員的弊端逐漸深入認識並加以改進,從漢代的“察舉制”,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時期出現的科舉制度,並一直沿襲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真正被廢除。

儘管科舉制度在早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到中後期已是弊多利少。有過對范進、孔乙己的瞭解,我們能深知,在這層烏雲的籠罩下,人心被污濁,出現人心惶惶;官場手段更是俗不可耐,人也因此變得圓滑世故。原先湛藍的天空不再清澈。當時,科舉得失已成為一種牽連着家庭、親族、故鄉、姓氏榮辱的重大社會命題,遠不只是個人的事了。新科進士與落榜下第者社會待遇的巨大反差;報考者不中舉而終生滯留京城復考,到死前都無法與妻兒再相見,最後只能鬱鬱而終……科舉制度也有人性化的一方面,應試者可通過他薦和自薦的方式來應考,但其間也會受到大量的陰暗伎倆。

不僅考生的人格被科舉制度的毒氣變得扭曲變形,而且就連考官也成了科舉制罪孽的承受者。多數考官都被官場這邊的權力給壓倒,否則就會遭遇被貶、被調任等冤屈待遇。但他們也有屬於自身的利益,在社會聲譽之高簡直無與倫比,並且能受到進士的隆重的拜謝和終生性的報答,甚至以死相報。中國文化注重細節,而把這種習慣用在考試上,因此釀成了千萬個經歷科舉制度的考生的悲劇。考官往往通過小筆誤來否定考生的整體文化程度,同時,他們也受到影響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裏磨難。

然而,科舉考試的徹底敗落,在於他的考試內容。特別是到了八股文的出現,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摧毀士子的創新精神,為中國古代社會培養出大量廢物,以科舉制度來抵拒着商業文明。在我看來,這不過又是一場時代的悲劇。

在《山居筆記》中,記憶頗深的是《十萬進士》這一章。回首這一千三百多年中國走過的泥濘之路,我彷彿聽到考生進京趕考時悠長的馬蹄聲,掀起滾滾紅塵……

山居筆記讀後感11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不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只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猙獰……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得讓人難已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着怎樣一幅禿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低微,他都首先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為國家有人為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説!

山居筆記讀後感12

人的生命由時間和空間組成。時間再怎麼長,也就百十來歲吧,延長的餘地不大,但空間就不一樣了。伸縮的範圍可以非常懸殊。因此,生命質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與空間有關。在交通困難,舉步維艱的古代,很多人走不了太遠。但他們心中的天地卻很遼闊。是一些無畏的旅行家給予的,用他們的腳步,用他們的記述。這樣的旅行家不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質量,而且也提升了整個文明的力量。

一直喜歡餘秋雨的文章。從《霜冷長河》開始。自認為他的文章博古通今,講每個例子都旁徵博引,是不用讀很多書就可以得到很多知識的捷徑。是的,曾經我願把他的書當作工具,最快捷最有效的擴充我知識量的一條捷徑。本以為自己的知識已夠豐富了,可讀過《山居筆記》之後,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淺薄。

餘秋雨顛覆了眾多當代人們心目中對作家的定義。作家不再是隻會在書房中悶頭寫書查資料的主兒了。作家更應該做的是訪歷名山大川,訪遍文明的蹤跡,去提升整個文明的力量。

不經過實踐,是難有成就的。這條亙古不變的真理適用於任何事情,同樣包括寫作。《山居筆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便是《千年庭院》。白鹿洞書院,嶽簏書院,這些都是最早的中華文明的催生劑。文革期間和文革之後,見到的景色固然不同,但不管怎麼不同,都掩蓋不了古老的文明氤氲出的文化氣息。

餘秋雨先生説他有一個分工,把已經找到了結論的問題交給課堂,把能夠找到結論的問題交給學術,把無法找到結論的問題交給散文。看了他許多散文後,我不禁要問,什麼才是找不到結論的問題?

山居筆記讀後感13

誰人局面好像下雪了吧?積雪的地皮仍舊埋藏鑼聲對人才的盼望?應該劇終了,我們起家回頭再看一眼,然後離場。

本日,看了《山居條記》和《山居條記(新版)》,實在,除了裏面的序,兩本書大抵是一樣的!原版的序很長很長……但用餘秋雨的話來説:“權當我給你們送一束花草,還帶着點兒根莖上的土壤……”,而新版的序便是很簡略了……不過兩本書看了候,都有許多感觸:感於餘老師對歷史文明的獨到看法;感於餘老師對現代文明的責任感;更感於他的文章裏所散發出的蜜意、大度的光彩。

黃州,註定要與這位遍體鱗傷的突圍者進行一場承前啟後的絢麗對話。

一座繁華的城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但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重興趣,而且對平凡老黎民也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吳哥窟的殞落也是一個千年之謎 …… 時間過濾了統統,我們無法再找答覆案。

黑龍江省寧安即清代著名的放逐地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牆根讓人無法想象在遙遠的現代在這裏屹立過一座什麼樣的都城。現在的它只剩下一道土壤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經的它可是渤海國百城之首,亞洲最大的都會之一,西南亞地區的緊張商業樞紐!現在的城裏生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寶琉璃井”,它回想着幾千年來四周發生的統統,波光一閃,就像是一隻看得太多而終於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還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橋橋墩的遺址。

大概從中我們可以讓本身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平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迷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安然地微笑着報告本身———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分過的!這實在便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這羣人物不是英雄豪傑,也未必是首惡巨惡。他們的社會地位可能極低,也可能很高。就文明程度論,他們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學者。很難説他們是好人,但由於他們的存在,許多光顯的歷史形象漸漸變得癱軟、迷頓、急躁,許多簡單的歷史事件逐一變得混沌、曖昧、骯髒,許多祥和的人際干係逐步變得緊張、難堪、兇險,許多響亮的歷史命題逐個變得暗淡、混亂、荒唐。

由於這本書的篇章很多,以是我由此中選了幾篇來寫我的感觸。當我第一次掀開書時,一看到目錄,我毫不夷由的便先選了「蘇東坡突圍」來讀。別問我為什麼,這是我當時的間接反響,我想……應該是因為蘇東坡是我很喜歡的現代文人之ㄧ吧!蘇東坡,是一個成功的大文豪,也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但也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的失敗才使他成為文學史上耀眼的一顆星。

山居筆記讀後感14

近些日子覺得非常煩悶,也許是期會考試沒考好吧,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閲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説是想借此消憂,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認為感覺有些奇怪。確切地説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

應該説全書沒有詩歌那樣華麗的詞語,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拋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着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山居筆記讀後感15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的第二部散文集,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1995年8月在台灣出版,於1998年9月交由文匯出版社出版了大陸版的《山居筆記》。主要描寫了餘秋雨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間創作成的,共11篇文章。寫作期間,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職務,不再上班;同時將寫作與考察聯在一起,很多寫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在作者的總體計劃上,這本《山居筆記》是他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第一階段的記述是《文化苦旅》,在那本書中,他揹負着生命的困惑,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蹟和文化現場,然後把自己的驚訝和感動告訴讀者。但是等到走完寫完,發覺還有不少超越具體遺蹟的整體性難題需要繼續探訪。作者將這些問題歸為:對於政治功業和文化情結的互相覬覦和生死與共;對於文化靈魂的流放、毀滅和復甦;對於商業文明與中華文化的狹路相逢和擦肩而過;對於千年科舉留給社會歷史的功績和留給羣體人格的禍害;對於稀有人格在中華文化中斷絕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對於君子和小人這條重要界線的無處不在和難於劃分。隨後,餘秋雨便創作了這本《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並沒有比《文化苦旅》有所進步,它的核心概念在前一本書中已經全部出現了:對文明盛衰的感慨,對尊崇文化的呼籲,對健全人格的嚮往。它的寫作模式也沒有什麼變化:先由一件什麼事起頭,在巧合和偶遇中,發現了一根什麼線索,然後“目光遙遙地投向歷史的深處”,一篇文化散文誕生了。

《山居筆記》發揚的,是《文化苦旅》中的根本性缺失:在文化單一前提下的文化決定論。這是餘秋雨的一貫思路。在《文化苦旅》中,藉助山水的記敍,還不那麼顯眼,到了《山居筆記》,這層依傍沒有了,這點便愈發見得分明。《天涯故事》,作者隨便拈出幾個歷史人物,就敢斷言海南文明是“女性文明”,從此便洋洋灑灑議論開去。要在幾千年的海南歷史中找出驍勇善戰、剽悍迅捷的例證,決非難事。所以還可以比餘秋雨更全面地説海南島是“兩性文明”。《遙遠的絕響》,劈頭一句話就判定了魏晉名士多被殺是因為他們有能力輔佐各個“統治集團”;“文人成批被殺”;這個問題不解決,後面的文字就成了為議論而議論,為抒情而抒情。然而不管,徑自寫開去。試參看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才能知道什麼叫做史家眼光。

再來看作者頗為自得的《十萬進士》,如果科舉史實敍述還大致不差的話,最後的一句問話充分顯現了餘秋雨的思維方式:“燦爛的中國文明,繁密的華夏人才,究竟中了什麼邪,要一頭鑽進這種鬼火、呻吟和惡臭裏邊?”在餘秋雨眼裏,科舉制度就成了中國文明的代表,考舉者也就囊括了華夏人才。經過餘秋雨一解剖,才發現,原來中國文明史就是如此簡單,簡單到一篇散文就可以總結出一個文化命題!

要批評的,不是餘秋雨史料的錯誤,不是《山居筆記》煽情的寫法,甚至不是餘秋雨喜歡標舉的文化高調,而是它們背後的思考進路。史料到了餘秋雨手中,往往成了隨意拿捏的泥團;抒情議論對於文化散文,通通是硃紅青紫的顏料,一篇文字旁徵博引,花團錦簇,還有“文化”的光環,可是作者的結論靠這些東西是推不出的。一次兩次不覺得,讀多了就能感覺到。

這裏我要引用一位父執信中的話:“他(餘秋雨)寫到的別的地方,如道士塔,沒有去過,不好評説。但如都江堰,太熟了,就不免覺得他有點‘灑狗血’……”“灑狗血”是京劇術語,意指造作、不真實的作派。《霸王別姬》里程蝶衣罵從花滿樓赤腳逃出來的段小樓的相好,就是:“那就別在這兒灑狗血了。”汪曾祺在《泰山片石》裏稱揚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説李白的“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就有點灑狗血。

頗疑心餘秋雨的走紅,是因為他的文化姿態而不是散文成就。是啊,誰不説俺家鄉好?一篇《抱愧山西》,山西人時常稱引;一篇《千年庭院》,湖南人自然大悦;《鄉關何處》更是算得造福桑梓。更重要的是,他給了讀者一個可以輕易感知、簡單把握的“文化”。本世紀談中國文化者,往往陷入非褒即貶的怪圈,但餘秋雨不。餘秋雨頌揚文化,是以反思的姿態頌揚;餘秋雨批評傳統,是以繼承者的身份批評。所以餘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那麼的容易為國人接受,在海外流行。

山居筆記讀後感16

晚上打開電腦,在舊文件夾裏發現了好幾篇女兒八年級時寫的作文,我清晰地記得當時我保存這些文章時的情形。轉眼都五六年了。孩子不在身邊,讀讀女兒的文章,也很親切。

想了許久,一直不知從何下筆。抑或是那份磅礴大氣和理性光芒使自己的筆觸不敢也無法接近?還是那種超然境界根本無需任何外界哪怕最小的一絲點綴?我不知道。還是寫來看看吧。

近來一直在拜讀餘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一書。第一次接觸餘先生的作品,卻已然無法忘卻那與歷史暢談的超然之境。冥思苦想大半天,卻只想來一個字形容他的作品——絕!無論是流暢至極的文筆之絕,還是宏大至極的文風之絕,或是理性至極的思考之絕,都不能不震撼每一顆觸摸過它的心靈。想來自己,也只能在震撼之餘淺談一點點了。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始,以《歷史的暗角》終,十一篇“不像散文的散文”,十一份“超脱智慧的智慧”。細細讀來,無論對歷史哲學的觸碰,寫作水平的提高,還是對自身價值的思考,心靈與情操的陶冶,都使自己受益良多。十一篇作品中,既有對文人的辨析,也有對文化的討論;既有對君子的頌揚,又有對小人的怒斥;既有對家鄉的灸熱,還有對異地的驚奇……真是大千世界各個層面無不觸及,無不敢觸及,無不深入觸及。

《山居筆記》中,印象最深的是《蘇東坡突圍》和《遙遠的絕響》。從這兩篇作品中,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到餘先生對文明與正義的弘揚,對醜惡與愚昧的怒諷,以及對自身價值的深思,對文化的無限忠誠。他這樣評價阮籍、嵇康等魏晉名士:“他們追慕寧靜而渾身焦灼,他們力求圓通而處處分裂,他們以昂貴的生命代價,第一次標着出一種自覺的文化人格”“有過他們,是中國的幸運,失落他們,是中國文化的遺憾”。

——多麼恰到好處的點評!使得,“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一邊欣賞,一邊感歎的啞口無言。”

最後,我確也不敢亦不想多説什麼了。還是讓餘秋雨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淺談吧。

“自己是什麼?是一個神祕的庭院。那一天你不小心一腳踏入後再也不願意出來了,覺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現在的住舍還要親切,那就是你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