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行者無疆》有感

來源:文書谷 2.8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行者無疆》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行者無疆》有感

讀《行者無疆》有感1

生活中,總會有千千萬萬個職業。然而,每個職業都不相同。但是我們有夢想,有追求,為了心中的守護,為了夢想,不斷努力,不斷追求!也許努力才是最好吧。也許認真比什麼都強。做一個行者,一個永遠堅強的行者。不斷為了自己,為了命運!做一個行者,願我們一切坦然。願我們一切如初。相信,只要夢在,那將會更好!不負美好時光。相信,你我安好!

努力

也許,生活需要努力,也許,我們需要成長。也許成長成熟將會更好!但我們卻不想長大,不想成為一個大人的樣子!但不行,終究要長大,終究要成長!那就試着努力,試着變得更好!唯有變得更好。我們才會更加優秀!成長之路,我想要收穫。我要回報。那就必須努力!也許努力了,才會有不同的'回報!青春就在這幾年中,願我們一切安好!願我們一切坦然。做一個行者,擁有你,將會知足!努力,為了明天的明天!

奮鬥

也許,青春需要奮鬥,也許奮鬥了會有不同的收穫!也許奮鬥了將會是美好的!做一個行者,知足者常樂。為夢奮鬥,為夢追求!為了你,我願意放棄一切!因為你對我很重要。奮鬥,努力,將會是一個不同的自己!青春還在,依舊初心。相信,未來的未來將會是美好的!相信,以後的以後更加的精彩!成功與否,就在此時。成功與否,就在此刻。做好現在,依舊初心。相信,我們將會更加京瓷!不斷奮鬥,不斷努力。擁有青春之年華。我們將會更加美好!依舊奮鬥,願我們一切安好。願青春無悔,我們無悔!

人生年華,擁有你將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擁有你,我便會全身心的投入!青春年華就在此時。希望我們努力珍惜,依舊初心。依舊奮鬥!做一個永遠的行者!讓我們踏出人生的最高峯!因為有你在,我便安心!依舊初心,方得始終!做永遠的行者!做永遠的堅持着!

做一個行者,踏出人生之峯!

讀《行者無疆》有感2

餘秋雨先生遊歷歐洲後寫了這本書。歐洲是很多中國人嚮往的地域,我讀完這本書,歐洲已盡在我的掌握之中。

大家如要到歐洲,恐怕都要去一個地方----世界水城威尼斯。在那裏,半數以上的遊客都是中國人。人們看到這裏,定然會覺得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然提高了,可經濟水平提高了,文明呢?保護環境的意識呢?

其實威尼斯早已不是水流環繞,遍處古樓,而變成河水污濁,河道乾涸,建築被嚴重破壞的“問題”城市。近三十年來,海潮淹城已一百餘次,河水早已變的污濁不堪。各種古建築到處都刻着“**到此一遊”的字樣。大街小巷中中國遊客亂扔垃圾的場景。。。。。。

看到這裏,很多中國人都會為之心寒。在歐洲人眼中,中國人的形象就是這樣。

在德國洪堡大學的圖書館前,立着一塊石碑,上面用德語寫着:一九三八年,一羣被納粹思想迷惑的學生在這裏燃燒了圖書館中大部分藏書。在石碑前,有一塊與地面嵌起來的玻璃磚,透過玻璃磚,可以看到地下存放着幾個已經被燒燬的舊書架。

這是洪堡大學永久的恥辱,而洪堡大學卻將它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時時刻刻警示學生。再回到中國,我們經歷的戰亂比歐洲要多得多,可留下來的遺址卻少之又少。就算有像圓明園這樣大型的遺址,裏面真正從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卻是次要的,而主體是很多現在的娛樂設施,處處充滿了虛假與掩飾。我麼們真的不如歐洲嗎?

當然,歐洲也有缺憾。

法國巴黎,是很著名的文化之都。盧浮宮,收藏着世界上千千萬萬的頂尖畫作與雕塑,讓盧浮宮大放異彩。

而絕大部分遊客的目的是欣賞《蒙娜麗莎》與斷臂維納斯。而其它的作品雖也出自名家之手,可與這兩個“名作中的`名作”排列在一起,就只能屈居配角了。正是由於精美作品的堆砌,好象盧浮宮可看的作品只有這兩件。而其它作品看不看都無所謂。可要將這些作品挪到其它博物館,都可成為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看着這些名作雖身處名地卻不得其位,深感惋惜。

在歐洲的文化領域少不了明爭暗鬥,可説來説去只不過是嫉妒,彼此依然是好友。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是歐洲最著名的兩位藝術家。一次,米開朗基羅得知達芬奇為教堂畫壁畫的酬勞是一萬個金幣,而自己雕刻塑像《大衞》只得到五百個金幣,憤怒的他與達芬奇打賭,誰先畫完同樣的壁畫,另一個就給對方一萬個金幣。可沒過多久,達芬奇因病去世。按常理來説,米開朗基羅應該高興少了這個強勁的對手,可米開朗基羅從此之後鬱鬱寡歡,在失去達芬奇的悲痛中度過了三十年,在這段時間內,他再沒有創作一幅作品,米開朗基羅對好友的情感可見一斑。

歐洲的精髓我們都看在眼裏。我們不禁發問:為什麼歐洲經歷瞭如此多的變故,仍能保持這樣,不會敗落?答案是肯定的:歐洲人的心沒有被污染。在歐洲內戰時,交戰雙方都會以不破壞文化古蹟為前提。這正體現了歐洲人民對歷史的景仰,對文化的熱愛,對每個人的尊敬。他們的純樸,並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消磨,他們堅信:歷史、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讀《行者無疆》有感3

自己的真相

阿姆斯特丹,被荷蘭的濃墨重彩所塗抹,展現出了它創意與瘋狂相結合的一面。

作為一個色彩之都,阿姆斯特丹充實着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斑駁的色彩覆蓋着城市的各個角落,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五彩世界。在我們的印象中,荷蘭是一個有着轉動的風車、繽紛的鬱金香的富有田園詩意的國家,這些元素造就了荷蘭的別具一格。曾經的海上霸主,如今以一個寧靜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但阿姆斯特丹卻讓我們看到了荷蘭張揚的一面,用色彩玩轉着瘋狂。

阿姆斯特丹同時也是一個天才的搖籃。曾經生活在這裏的兩位舉世無雙的畫家,梵高和伯倫朗無疑便將這種色彩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阿姆斯特丹的顏色浸染着他們的生命,他們繪出的顏色浸染着世界的畫壇。他們的一生為了色彩而執着,也為了色彩而迷茫。對於一個真正的大師來説,他的靈感常常來源於某一時刻的瘋狂,而這種瘋狂和靈感也常常使得他不為世人所理解。這不能説不是一種悲劇,但正是這種悲劇造就了他在藝術上的崇高。苦難造就偉大的靈魂,真正的大師往往都是那些經受住了別人的白眼和時間的磨練的人,他們把生命獻給了藝術,靈感與瘋狂燃盡了他的生命,同時也為人類的藝術史上留下了最輝煌的篇章。

阿姆斯特丹因為顏色而造就了許多生機盎然的創意,同時也因為過多的顏色而造成了混亂。作為一個色彩之都,在這裏顏色醖釀着瘋狂,瘋狂醖釀着靈感。玩轉着色彩,玩轉着瘋狂,造就了這座名為阿姆斯特丹的城市。

尋常威尼斯

水城威尼斯是一位大多數人所知道的地方,它因自己獨特的生態景觀和文化特色而聞名遐邇。但是所謂樹大招風,一個過分有名的地方常常會引來太多的人蔘觀,如同中國的西湖,熙熙攘攘的人羣破壞了原本自然和諧的畫面,大家不約而同地抱着同一個目標前往心目中的聖地,結果等到了才發現正是這份決心使得景觀遭到了破壞,放眼望去除了人還是人,再無什麼自然景物可言,於是便只能歎息而歸。這是威尼斯的悲劇,也是許多相同際遇的名跡勝景的共同悲劇。追求美本身並沒有什麼錯,錯就錯在人們一定要將這種審美的追求強加在某些特定的事物上,分享、爭奪、排泄,於是哪怕是再好的景物也被破壞了。

威尼斯靜靜地仰卧在水中已有數百年之久,固守着生態是當地居民與生俱來的責任。如果這樣一個平和、寧靜、充滿着濃郁文化氛圍的環境都被破壞了,那麼歐洲的恬淡又該取源於哪裏呢?我們現在擁有的最樸實的文化根源又將如何傳承下去呢?不能不説這將成為一場悲劇啊。

讀《行者無疆》有感4

《行者無疆》我已經讀過三遍,每讀一次,它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新意,這本記載着歐洲史詩的遊記,如同一幅面卷平展在我的眼前;又如一曲樂章輕奏於我耳邊……

這本書,記敍了歐洲獨具特色的各個國家和城市,濕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散着慵懶的咖啡香味,從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現代的咖啡館,從百年曆史的大學到北歐海盜的轉型地,在無數年代之間,從荒蕪到繁榮,從毀滅到重現,這一切都是如今歐洲不停歌誦的哀歌與樂章。

龐貝的毀滅,來源於一次火山的噴發,滾燙的`火山灰瞬間淹沒了繁榮的小鎮。多年以後的發掘,龐貝已經是一座化石城,整個灰白的小城裏,一切彷彿都在等待着主人的迴歸。麪包房裏的鍋碗勺盆都還整整齊齊地掛放着,道路上的車轍水溝,私宅裏的密室暗道都表明了曾經生的氣息。人類也有無法戰勝大自然的時候,龐貝無論曾經多麼輝煌,也在火山巖灰的怒火之下,毀於一旦。

冰島,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島國,被一片皚皚白雪所覆蓋,由於海盜的侵犯以及挪威人的移民,這個潔淨的小島,處於長期與世隔絕之中,人們甚至認為,有無它的存在並不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絲毫影響。

羅馬,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古老建築的城市,它的存在就是一種偉大。街道兩旁象牙白的斑斑駁駁透露着它驚人的輩份,久遠的歷史讓它如同一位步伐蹣跚、彎腰駝背的老人。如果説世界上的古老成就了這個世界的完美,那麼這一切的完美也成就了我們生活的多彩。敗亡者必定敗亡悄悄退出,勝利者必將成為最終的審判者。

《行者無疆》都是歐洲真實的寫照,一個個小國肩負着讚頌、辱罵、忍受和蜕變,“其實,世間多數的出色者都因眾人的分享、爭搶、排泄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書裏每篇文章裏都會有一處或幾處令人捉摩不透的地方,讓人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因為它,我喜歡上了旅行,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是一種最珍貴的記憶收藏。

讀《行者無疆》有感5

第一次看見《行者無疆》是在高中時代,那是在同學的書堆中。黑色的封面,右上是四個行書的“行者無疆”四個字,一眼看上去張揚而大氣。我匆匆瞥了一眼,終於沒有開口相借。我想那時候急躁而膚淺的我,也許還沒有資格去品位這樣一本嚴肅的經典吧。但當不久前,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我竟又鬼使神差地買了下來。品讀之後,產生了一些想法:

廢墟、大海、流浪,歷史常常從這裏出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土很大一部分又取決於水,便有了水是生命之源一説。歷史總是從江河畔,海岸開始,亞平寧半島便是其中的代表。這一方人又包括了但丁,米開朗琪羅,伽利略等等偉人,他們用畢生的精力,對亞平寧半島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讓歷史從大海中走出,由不完整走向精緻。

森林、山丘、古堡,歷史常常在這裏隱藏。

中歐的神祕,都體現在深林與古堡中,而瑞士的希隆古堡便可概括中歐的內在。希隆古堡遁形於日內瓦湖邊,卻與日內瓦湖的柔美與年輕形成鮮明的對比。巖石鑄就的古堡,給人以堅不可摧之感,而各種不同建築風格的融合,更讓人體會古堡所經歷的歷史與滄桑。古堡的地下原為監獄,曾有很多重要的犯人被囚禁於此。英國詩人拜倫有一篇詩歌叫做《希隆的囚徒》,寫的就是一位被關押在此的日內瓦民族英雄波尼伐,他為了自由與信仰,即便身陷囹圄也絕不屈服。這不

正代表了希隆古堡堅毅不屈的`精神嗎?波尼伐的精神長存於此,正如希隆永遠站立在那兒。

熱鬧、精緻、張揚,歷史常常在這裏轉折。

回顧歐洲歷史,有多少大國的起落。英、法、德、荷蘭,鼎盛時期的這些國家,無不展現出一種睥睨天下的意味,傲視羣雄的他們打出了“無敵艦隊”、“日不落帝國”等不可一世的名號,但最終也都沒落於無盡的自大與奢靡。作者在荷蘭遇見了國際法院的副院長,史久鏞大法官。令人詫異的是,這樣的一位“大官”,卻保持了他淡泊而坦然的品質。智者的選擇會伴隨他一生。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國”,卻為何不能保持這樣的品格呢?

寂寞、蒼涼、執着,歷史常常在這裏凝凍。

經歷過繁華與沒落,才能沉澱一些厚重。繁華過後的蒼涼,卻很難再能將之捂熱。昔日輝煌的羅馬帝國,橫跨歐亞非,説成是世界霸主亦不為過。就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逃不過分崩離析,支離破碎的命運。看着它如今的寂寞了再回想昔日的繁華,不由得會生起一點辛酸。再如龐貝古城,確實是雄偉磅礴的建築,人民生活得也安寧而幸福,然而毀滅,卻只在一瞬間就能降臨。古城永遠地掩埋在了火山灰之下,一切都被封鎖了起來。今天再看到時,似乎還能聽聞它不甘的嘶吼。

《行者無疆》全書,用一種輕柔、緩慢的語調,描繪了餘秋雨之所見所感。平淡而樸實的文字中透出了人生真諦,淡雅而大氣。讀過一遍,不禁陷入深思,回味無窮。

讀《行者無疆》有感6

羅馬假日

都説羅馬是一座永恆之城,羅馬有着悠久的歷史積澱,歲月蹉跎註定了它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崇高無上的地位和超凡脱俗的價值。走進羅馬,那種偉岸的氣象從每一扇舊窗溢出,從每一塊古磚溢出,從每一道雕紋溢出,從每一束老藤溢出。羅馬藴含着歷史的深厚,寧謐與和諧,羅馬本身就成為了歷史的映照。這樣的城市,常常令其他城市與之相比便黯然失色,自歎弗如。

羅馬曾經有過登峯造極的鼎盛,那個羅馬帝國的偉岸氣象時至今日仍保留在這座古城的每一個角落,“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它盛極一時的最好證明。羅馬有着輝煌的歷史基調,也有着它沉靜素雅的獨特風格。電影《羅馬假日》中那種輕鬆浪漫的神采已經化為一種經典傳誦。羅馬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它的卓越不凡,這種獨特的氣質是任何一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羅馬,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城市。

常年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意大利人無疑便是經受了這種獨特文化的渲染,比不上法國巴黎的浪漫,也絕非英倫式的古典,少了幾分大城市的浮光魅影,以原本寧靜樸素的面貌示人,倒是增添了許多等級,使人頓生肅穆之意。羅馬式的假日,拋卻了許多生活與自尊強加在身上的沉重負擔,使身心得以暫時徹底的放鬆,使靈魂得以迴歸本真,回覆那原本未經雕鑿,渾然天成的面貌,這不能説不是一種境界。

羅馬,以其樸素寧靜的面貌靜靜地屹立在世界一端,養成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性格氣質。據説,那種羅馬式的象牙白色,便是永恆的象徵。

河畔聚會

巴黎,一個集所有優點與缺點於一身的城市,一個將浪漫彰顯到極致的城市。它高傲,它寬容,它在原則允許的範圍內包容、汲取着一切,收納着一切,於是便形成了今日巴黎的氣象。

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感受着閒適、愜意的氣氛,午後的陽光慵懶的照在身上,便深深地歎服於巴黎人是多麼的會享受生活。他們把這種享受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將這座城市建設的無處不洋溢着享受生活的氣質。在巴黎這個地方,時間的腳步彷彿放緩了許多,以適應當地居民慢條斯理的生活節奏。巴黎是悠閒的,但絕不懶散,它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急不忙的處理着一切事物,鬆弛與緊湊的生活方式相結合,造就了巴黎獨特的魅力。

巴黎人是真正會享受生命的.人,他們的生活用“享受“兩個字就可以完全概括。在他們看來時間就應該是在進餐、散步、喝咖啡中悠閒度過,這樣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這座城市浪漫悠閒的氛圍感染了每一個生活在這裏的人,他們匆忙的腳步放緩了,緊張的神經放鬆了,從而進一步適應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就連前來這裏旅行的人們也不由放緩了腳步,沿着河畔一路細細地品味巴黎的格調與品味。

巴黎是寬容的,但決不縱容。巴黎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它的寬容,聖母院、埃菲爾鐵塔、盧浮宮這些格調迥異的曠世作品才能相依相存,坐落在同一座城市中,形成了一幅奇特而和諧的畫面,共同給這座城市以自己的方式添光加彩。當然,在那些些許的突兀剛剛形成的時候,也曾招來過鋪天蓋地的聲討,甚至是謾罵。埃菲爾鐵塔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但時間的流逝最終將所有的不和諧轉變為和諧,更何況巴黎人原本就有着一顆寬容的心,他們從不躲避自己所厭惡的東西,從來都是大膽地直視着,嘲諷着,謾罵着,直到某一天,那些嘲諷者停止了對建築的嘲諷,轉而嘲諷起自己的眼光,那便是這座建築最終經起了時間的考驗,轉而昇華成為巴黎中的一員的證明。所有的攻擊、侮辱此後便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有屬於這座城市嶄新而美好的歷史篇章。巴黎,以自己的寬容,為自己迎來了世界的喝彩。

於是人們便記住了巴黎這個名字,它讓時間為之停留。

與平庸一起棲宿

跟諸多繁華的大城市相比較,位於比利時的布魯日顯得那樣默默無聞,不為人所知。但它的確有別的城市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一份遠離塵世的寧靜與安詳。

布魯日是比利時保存最完好的中古世紀小鎮,裏面大部分的街道、建築保留了幾個世紀前的原貌,整個城市顯得古樸而端莊,頗有歷史遺留的古風。在這裏人們感覺到的除了平靜還是平靜。

走進布魯日就像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街道,哥特式的教堂,平緩的運河與河面上成羣的白色天鵝,令徜徉的旅客感到閒適而又愜意。在滾滾前進的歷史長河中,唯有布魯日像是被時間遺忘在了某個角落,在千百年的時光中保持着它完好無損的容貌,供無數人前仆後繼地前來瞻仰。但它始終保持着一顆寧靜的心,無為外來的浮華和喧囂所動,千年如此。

歐洲是一個奇特的地方,有人説這裏就像是移步異景的風景畫。在歐洲,即使是兩個互相比鄰的城市彼此之間也有着迥異的不同風格,在這裏走不了幾步,抬起頭來便又是另一番天地。而布魯日這個小城,它在歐洲並不佔據着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被時尚與繁華摒棄在眉眼之外,也正因如此它保留了歷史的古風,成為了一個最原始、最自然的整個歐洲追本溯源的核心。它不僅是比利時文化的縮影,同樣也是整個歐洲歷史進程的一個寫照。

布魯日,如同一張年代久遠的明信片,靜靜地躺在某個褪色的角落,見證着歷史的流逝。

扼守秋天

説起英國,人們和容易聯想到的是紳士和英倫式的風格,彬彬有禮是它一貫對外的名片。

英國的風格,與領居的法國與德國不同,介於浪漫與嚴謹之間,使得它得以兼有兩家的氣質,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一貫與英國皇家的貴族氣質緊密相連,它造就了英國紳士般的體面,而這種體面的風格也同時深深的浸透到了英國皇室的血脈中去,使得兩者相得益彰。

與法國的浪漫氣質所造就的騎士風格不同,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着專屬於自己的氣質,這種特有的氣質使得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在想到一個國家時同樣聯想到它的這種氣質。

比如想到英國就會想到文質彬彬、知書達理的紳士,想到法國就會想到英勇善戰、忠心耿耿的騎士,想到德國就會想到沉默寡言、深思高論的思想家、哲學家……等等諸如此類。一個國家的文化造成了它整體的素養,成為它對內的教育和對外的招牌,這是一個民族的尊嚴與驕傲,它彰顯出了一個國家非凡的氣度。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把一個國家單獨的從歐洲眾多的國家中提取出來,作為一個特例。因為一個國家即使再獨特,也無法與周圍的一切完全分割開來,不能把它單獨的劃分為一體,因為所有的國家都是構成了歐洲這個整體的一個個體,它們有着同樣的文化根源,都是從同一個基調中衍化而來。歐洲本應一體,無法以鄰為壑。

英國,作為歐洲眾多國家中的一個,作為璀璨明星中的一顆,以其獨特的姿態屹立在歐洲大陸上。曾幾何時,英國的女王曾説過:“在我的國土上,太陽永不落下。”多麼輝煌而又莊嚴的宣告,而英國也確有過那樣一個盛極一時的時代。儘管如今往日的輝煌不再,但它畢竟曾經以這樣一個輝煌的形象站立在歷史的最高點,如同曾經的希臘與羅馬,帝國的輝煌為歷史所銘記。儘管如今的我們總是回看歷史唏噓不已,但逝去的畢竟已經逝去,一個國家的未來總還是要繼續。

日不落帝國,曾經的輝煌,造就了今日的寧靜。

讀《行者無疆》有感7

荒涼的大漠上傳來了陣陣的駝鈴聲,而希臘的愛琴海早已開始擁抱太陽,品嚐過甘甜的尼羅河水,仰望過高大肅穆的法老的神像,沉迷於這個黃金的國度,但心中嚮往的,是那片蔚藍的海洋……

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探,互猜互損中,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之間。這便是流浪者,這就是餘秋雨先生。

遠赴歐洲,他的足跡遍佈每一寸土地。在這兒,他領略到了生命的絕跡,荒蕪中的一朵荼靡——龐貝古城,開的絢麗,開的美豔,亦開得絕望;見證了那堪稱偉大的.城市,帕特農神廟靜靜地佇立一方,嫩綠的橄欖煥發着生機,這所不需要燈光點綴的古城,在這墨黑的夜中,安靜得偉大;然後,就是佛羅倫薩了,那個傳奇的家族,那個自由的年代,令人深思……

漫步入佛羅倫薩的大街,處處都是那個神祕的標誌,那是屬於一個家族的榮耀,屬於一個城市的榮耀,更是屬於一個國家的榮耀。

這就是美第奇家族,佛羅倫薩的掌權家族,文藝復興的推動者,世界著名博物館只是他們的私人展廳。這個家族,輝煌卻又平凡。

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們家族的兩個掌權者——羅倫左和科西莫多,一個英雄和一個智者。智者的智慧在於藏拙,在科西莫多在位期間,家族低調到了極點,他們努力將自己融入市民,不鋪張,不浪費,有的只是低調的奢華,平凡的背後就是平安,科西莫多懂得這個道理,他不願做上帝的寵兒,只願在自己的角落安靜得綻放,平靜如斯,一去終年,莫不改。

如果説科西莫多是懸崖上安靜的野百合,那羅倫左就是帶着尖鋭荊棘的紅玫瑰,在血與火中,熱烈的綻放。他生於亂世,於國家危難中降臨,隻身赴敵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換來了佛羅倫薩的新時代,那是獨屬於羅倫左的時代,蓋世的英雄,無上的榮耀,金錢,地位,美人,這些常人想得到卻又不能得到的他卻輕易掌握,人生的巔峯就此來臨。就連上帝也微笑着為他敞開了一扇門。

可幸福往往也是災難的開始。巨大的光環迷亂了世人的眼,讓他們內心的嫉妒猶如野草般狂長,逐漸吞噬了理智。無盡的猜忌,滿心的嫉妒瀰漫了這個自由的城市,本來的善良也成了偽善,再加上小人的猜忌,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偌大的家族就此開始走向衰敗,滔天的財富也救不了這個昔日輝煌的家族,只能眼睜睜看着它走向沒落。猶如傍晚的夕陽,在地平線上進行最後的掙扎。

經此事後,佛羅倫薩的居民似乎也變聰明瞭,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佛羅倫薩再也沒有科西莫多,也再也沒有羅倫左也在也不會有昔日的美第奇家族。當往事隨風而逝後,留下的只是那恍若符咒般的字母和人們心中模糊的記憶。

我欣賞科西莫多,我欽佩羅倫左。可美第奇家族,卻令我肅然起敬。

這便是文化的魅力,於不動聲色中掌握全局,握着命運的提線,締造着一個又一個傳奇,用時間為他們塗上最精緻的油彩,歷經風霜,由後人高高的仰望……

我想,這就是餘秋雨先生不辭辛苦,風餐露宿也要用足跡感受這片土地的魅力。這或許也是行者無疆的真正含義吧!

那就是流浪者從不問腳下,只知前方。

讀《行者無疆》有感8

蘭州,是起點,也是終點。

坐在搖晃的大巴車上,撩開簾子,看到和六日前別無二致的藍天高山,草地牛羊,這才驚覺時間流逝之快。

席慕蓉曾説:“一段路終要走到盡頭,故事總會有一個結尾。”

此刻的機場,人聲鼎沸,乘客們吵吵嚷嚷地挪動行李箱、泡好方便麪、在廣播響起時又是一陣喧譁。但平時最容易被旁事左右的自己,此刻內心卻無比平靜。

也許是因為大西北,它的開闊使人即使身處幽室也不覺得鬱結。我在腦海中梳理這些日子:沙頭坡及其細軟的沙子中開出能托起天堂的花;沙湖與賀蘭山,細膩温柔與剛強堅毅的相擁;草地上狀如白點的羊羣和黝黑的犛牛;那卜楞寺的神祕肅穆讓人流連佛教信仰的奧義。

夜晚冒寒冷看星星的意趣至今仍然鮮活,哪怕厚重的雲層遮擋住明輝閃爍的星星,也依然能感受到遙遠的明亮通透。雖然不及喀納斯的光彩輝煌,卻平添幾分靜謐安詳。

“卓瑪——草原上的格桑花。”吟唱聲迴盪在空曠的草原上,星星點點的花兒在風中搖擺。藏族人將草原上所有的花稱為“格桑花”,意為浪漫的姑娘。在風中、在陽光下,詩意盪漾。

西北,是一個充滿奇蹟的地方。

無論是當年紅軍過草地、闖臘子口的.絕處逢生,還是高原上依然活躍的蜻蜓鼠羊,都讓我們再次選擇嚮往。

“無需訝異和多言,生命本身即是奇蹟。”

曾經是個對信仰不屑一顧的人。但只有背上行囊,遠離煙雨朦朧的江南,跋涉至遼遼大西北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喇嘛對佛教有信仰。當看見他們燃着檀香,跪於堂前誦經,以温良的語氣介紹手邊已過數百年曆史的物什時,我突然對宗教生出敬畏,相信人的六道輪迴。

藏族對土地有信仰。在為我們歌唱時,往往都是頌揚土地母親的讚歌。行跪拜禮之時,身段則定要貼近大地。我便為自己對土地的輕視而無地自容。

“行者去向遠方,從不過問腳下的路向何方。”

我離開了這片熾熱的土地。這片我將在夢中或再相遇的地方。我比從前更加懂得旅行的意義,因為腳比路長。

蘭州,是終點,又是下一個起點。

行者,無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