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的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們仨》的讀後感

《我們仨》的讀後感1

陽光灑落窗櫺,坐在桌邊的木椅上,翻開厚厚的書籍,彷彿再次回到了那個艱苦的年代。

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所著的長篇散文。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以一個老年時的夢境拉開序幕,關於一家三口的萬里長夢。用回憶的'形式記錄了其一家三口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相依為命的情感。1997年早春,錢媛去世,1998年歲末,錢鍾書去世,92歲的楊絳將文章編著完成。整本書採用倒敍的形式,前面是他們老了,失散了,後面才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沒有華麗的辭藻,楊絳先生以平淡的語言將故事平靜的敍述出來。

楊絳先生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是真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他們婚後與英國留學時,錢鍾書先生並不會做飯,但在他學會製作牛奶紅茶後卻為楊絳先生做了一輩子的早餐。簡簡單單的一個舉動卻是多少人一生都無法做到的。錢鍾書稱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錢媛剛出生時,“笨手笨腳”的錢鍾書總是容易做錯事,而那時,楊絳總是會説“不要緊”。我想,這樣的愛情才稱得上相濡以沫,不轟轟烈烈,卻能細水長流。

“我們仨”都是書蟲,書香家庭長大的錢媛從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喜好讀書,不管在哪兒總是不停找書看。爺爺稱她“吾家讀書種子也”,外公稱她“過目不忘”。楊絳和錢鍾書更是嗜書如命。

“鍾書對於攻讀文學學士學位雖然不甚樂意,但放棄自己國家的獎學金而投靠外國富翁是決計不幹的。”由此可見錢鍾書先生的愛國情懷。雖是文人,不能在科研方面對祖國有所貢獻,但錢鍾書先生卻用實際行動體現了愛國精神,日軍佔領家鄉,人民陷於水火之中,他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英國的富翁,選擇留在家鄉與祖國人民共同度過艱難的時期,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讚頌的。

在書的結尾,楊絳先生這樣寫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錢媛、錢鍾書先生相繼去世,獨留楊絳先生一人尋覓曾經“我們仨”的幸福。20xx年5月25日楊絳先生離開人世,舉國哀悼,而“我們仨”終於在天堂重聚。

《我們仨》的讀後感2

看完楊絳女士的《我們仨》後,心情頗為激動。

楊女士(請原諒我姑且裝作很成熟的喚楊絳女士為楊女士)及其夫錢鍾書老先生還有其女錢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説它平凡是因為這是一個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沒有名利紛爭,雖然楊女士、錢先生、錢媛女士都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名人。説它不平凡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個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説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終於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真是是值得我們用一輩子來膜拜的`。

1997年楊女士的愛女錢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僅隔一年,其夫錢先生也離開了人世。楊女士是懷着怎樣的一種悲慟渡過晚年呢?先後經歷喪女、喪夫之痛的楊女士又該是懷着多大的傷痛來寫這篇回憶錄的呢?回憶裏越是美好,對楊女士來説無疑越是一種殘忍。

在國家局勢動盪的時候,楊女士説:“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當一種愛已經滲透到骨子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去計較形式上的愛的。而楊女士一家對祖國的愛,我想已經滲透到他們骨子裏了吧。楊女士及其家人我想應該是不諳世故的,可是他們卻深受身邊人的愛戴。在這63年間,他們不停輾轉,然後分離,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們到哪裏,總會有那麼一羣人照顧和關心着他們。因為不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把工作當做樂趣,寫字永遠是他們熱衷的事。剛開始,他們不會做飯,不會用電爐燒水,錢先生甚至連火柴都不會劃,可是他們的生活卻處處充滿樂趣。就像伉儷二人把每次的散步當做探險一樣,這是一個聖潔的世界。

還有家庭的温馨也是本書最震撼的地方之一。從楊女士給這本書取名為《我們仨》這點便可推知一二。“我們仨”是並列關係,無論在誰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這就讓人想起了“朋友”這個詞。與其説他們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關係倒不如説他們是朋友關係。不論驟風暴雨他們相濡以沫。天上人間,時空阻隔不斷的是摯情。楊女士的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自力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這裏我只能祝願楊女士能夠安詳渡過她的晚年。

《我們仨》的讀後感3

20xx年5月25日凌晨,一顆高貴、深湛而生動的靈魂如她所願終於回家了,她就是楊絳。各地媒體紛紛表達了對楊絳先生離世的關切與祭奠,我也回想起了她的那本回憶錄《我們仨》。

當我讀《我們仨》的時候,我深深陷入了書中的情感裏,每次感受到書中“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孤獨和淒涼,都不禁潸然淚下。

這是一本回憶錄,記載了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該書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個部分,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記述了最後幾年一家三口的時光,有相聚的温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淒涼和痛苦。第三部分,以樸實又不乏生動的文字記錄了從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婦二人去英國牛津留學到一九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們的日子充滿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楊絳先生所説的那樣:“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中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温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們,也會做媽媽的保護神,他們三個人之間打打鬧鬧,説説笑笑,不亦樂乎。正是他們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才使這個家庭温馨而豐富多彩。

在這本書中,我還感受到了楊絳先生文人的傲骨和愛國的情懷。記得書中的那一段話:“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裏行間流露出楊絳先生在苦難中的尊嚴與精神,對獨立人格的捍衞,對文化的熱愛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在這本書中,我更感受到了楊絳先生在生離死別的痛苦面前的淡然和通透。“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丈夫和愛女的接連離世,對楊絳的打擊可想而知,但她沒有悲觀,沒有消極,“哀而不怨,悲而不傷”,以淡然面對坎坷,通透看待人生。她的恬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平凡簡潔的文字藴含着巨大的張力,樸實的語言藴藏着動人的情感,在飽嘗生活磨難後依舊有淡然通透的品質,這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我們仨》的讀後感4

他們兩老了,愛做夢了,做了一個萬里長夢。

父女兩人鬧的可愛,都在向楊絳先生告狀,一家人的温馨躍然紙上。

這是一條古驛道,寫不盡道不完的離愁別緒在此堆疊。沒有折柳惜別,就這樣三個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個人了。

阿圓是忙碌的,一邊是學校的事務,一邊是父母。為人子女,而她還有自己的婆家,那個她和大偉組成的甜蜜的家。我們都會如此,抽不開身去理會公務,分不開心來關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舊病復發的軀體。

楊絳先生和阿圓每天都走盡古驛道,尋找那條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親。順着驛道走下去,每天都在變換客棧。尋到311,踏上長堤,踏上斜坡,踏過跳板,他們三個人重逢了,團聚了,這就足夠了。沒有過長的陪伴,又該分別了,只好匆忙告別,明日再見。

阿圓去忙學校的事了,只能每週日一見。她放心不下楊絳先生那剛緩過來的身體,也放心不下船艙裏那躺着的父親。沒有辦法,面對生活,我們不得不學會妥協,再有不捨,也得邁出步子,抽身離開,任憑心兒在這裏掛念。

柳樹一年四季的變化最勤。秋風剛一吹,柳葉就開始黃落,隨着一陣陣風,葉子一批批落了下來。春風還沒有吹,柳條已經發芽,遠看着已經有了綠意,柳樹在春風裏,飄蕩着長條。然後飛絮濛濛,飛上一兩個月。沒過多久,葉已成陰,然後又一片片的黃落。

楊絳先生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圓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緩過來,短暫告別,便進了醫院。

驛道上,長堤上,跳板上,只有楊絳先生的`身影。

一場場夢,將楊絳先生帶到了阿圓的病房,看到了那裏的兩牀一人,聽到了大偉與醫生的對話。阿圓是有人緣的,花朵越來越多,與病友也相處頗好。

錢老開始發燒了,楊絳先生不得不將阿圓的情況告訴他,哪怕是夢裏的情形。他兩的夢很相似,都是關於阿圓的。

阿圓回來了,來看錢老了,可他讓她回去,回家去。阿圓的臉上滿是笑容。千叮嚀萬囑咐後,阿圓走了。帶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鬆放鬆了。

楊絳先生的胸口彷彿有什麼東西掉了出來,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楊柳又綠了,又黃落了。

長堤不見了,斜坡不見了,跳板不見了,連同那艘小船裏的錢老也不見了。

楊絳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錢老了。記憶模糊了。隱隱約約記得錢老曾在下船前囑咐她“絳,好好裏(好生過)”

一場場夢都會醒來,噩夢也是。

楊絳先生醒來了,以為那是個夢,醒來後和夢裏又沒有了區別,阿圓走了,錢老走了,無論是夢裏還是現實,三個人成了一個人。三里河的家已經不是家,而是一個客棧了。

他們兩的萬里長夢是屬於三個人的,夢終會醒來,人終會離開。而那切身的愛,切身的痛讓我感同身受。

《我們仨》的讀後感5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為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同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同於我們。但是,一直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説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説:“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

《我們仨》的讀後感6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為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着我。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為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同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同於我們。但是,一直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説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輕鬆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己言語,在親人墓前一起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説:“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接受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己的人、自己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枱燈歎息。

楊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繪得多麼壯麗,多麼繽紛,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着她的丈夫,女兒,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她的文字裏透出來的盡是黑白底色,年輕時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閨秀,到老年時候的沉着堅毅。在這片田地裏,你何處去尋找市儈氣息?又有什麼比這無聲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説:“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是的,有情、有愛,何嘗擔心沒有幸福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