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的讀後感2篇

來源:文書谷 3.9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圍城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圍城的讀後感2篇

圍城的讀後感1

我在暑假裏看了一本書,至今記憶猶新。這本書的書名叫《圍城》,説起“圍城”從最簡單的意義上講,大家會以為一座城市被圍了起來,但是,不是這樣的,這兩個字還包含着很多意義。

看這本書之後,我體會到“圍城”兩個字描述的是我們的人生,人生就像一個迷宮一樣,只有一條道路,一些人想走出迷宮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一些人則想進入迷宮探索裏面的奧妙,再有一些人就是走錯了方向,困在了迷宮的路途上。

作者錢鍾書,以20世紀三十年代為背景,寫了當時知識分子人生的酸甜苦辣。一羣年輕人在努力的進取,學習、工作、結婚、生活。這麼一路過來總不是想得那麼容易,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往前走,累了就歇歇,但不能停止,我們要用我們僅有的力量在這條漫長的路上撒下種子,開花結果。

在剛看幾頁書時,第一個瞭解的人物就是方鴻漸,我認定他就是主人公。但是我錯了,這書上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主人公,他們都用一件事或微小到一個動作來教會我一些東西,比如言行舉止、遇到困難不放棄等等。我個人認為作者在描寫方鴻漸時,塑造的這個人物有自己身上的影子。

讀一本書需要有耐力,剛開始讀覺得枯燥,但越往後越覺得書中的內容非常精彩,深深的吸引着我。作者在描寫人物的語言溝通時,總是能讓人感到很幽默。我們在讀這本書時,不應該站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角度去讀,應該站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的思想理念上去品味。

這本書演繹了一個完完整整的'人生。我們每個人也不過如此,我們活着就要為這個社會添上一點光彩,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們的付出而有那麼一點點的變化。人人都知道,只要堅持方能成大事,只要我們能約束住自己的慾望,堅持我們的理想,努力的去實現,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可這談何容易呢?

圍城的讀後感2

《圍城》這本書是我一直放在牀頭的,錢鍾書的這部小説大家都看過,故事內容也不必多説了,只想談談我由此想到的一些東西。下班回到家,吃完晚飯,安靜的躺在牀上,百無聊賴的一遍又一遍的換着電視頻道。遇到有興趣的,就看一看,有廣告了就接着換台。當我換完一遍了,想着剛才的廣告應該完了吧,卻怎麼也想不起剛才看的是什麼節目了。

偶然一瞥,看到了書扉上那兩個字,“圍城”。我對“城”的印象很好,對“圍”字卻不甚喜歡。“城”,代表城市,代表一種與時代、世界接軌的生活。而“圍”字,意味着自由的缺失。有一天,在重慶的步行街上,看到肯德基門口擺着一副招聘廣告,竟然也會駐足仔細看一陣子;看到地下通道里有個彈吉他的小夥子唱歌,心中也會嚮往一陣子。然後餓了去吃碗麪,才想起原來這面啊,得用錢去換。想起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工作遲遲未定,心中焦急難耐,想起老媽期待的眼神,看到兄弟們找到工作欣喜的表情,都讓自己很難過。

覺得只要能找到工作,就會很快樂。這個時候,自由我一點都不喜歡。小時候的理想都還在嗎?記得我們小時候都有各種理想。上大學時,熄燈了,宿舍的兄弟們聊起兒時的理想。我小時候想做一名宇航員,老五想做一名郵遞員,老大想做一名包工頭。哈哈,沒有誰實現了,但也沒見誰不快樂。其實人應該懷着圍城外的.心情在圍城內生活,這樣幸福才會一直擁有。沒錯,我每天朝九晚五,不能時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想想三年前圍城外的我,是否是這樣的心情呢?沒有了一份實現自己價值、創造價值的工作,我就連一刻都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宿舍的兄弟們沒有一個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但是同樣很快樂。城外的人也要有一顆城內的心。如果我們承認了“圍城”,那麼就努力讓我們的身、心分開,一個在城外,一個在城裏。永遠都會快樂幸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