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社戲》有感8篇

來源:文書谷 2.7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社戲》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社戲》有感8篇

讀《社戲》有感1

我從來沒有讀過除課文以外的任何一篇魯迅的文章,因為它太深奧了,看完之後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看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説什麼。

魯迅的文章應該是出於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渡期,《社戲》中有些句子我也覺得有些奇怪。讀完《社戲》後,我並不能從中看出什麼大道理來,但多少還是有點收穫。

從文中,我瞭解了魯迅小時候的生活:抓蚯蚓,釣蝦,放牛……,他和其他所有的孩子們一樣,沉浸在歡樂,幸福的兒童時代,每天都無憂無慮。他也很孩子氣,本來打算去看社戲的,誰知竟然沒有船了,他馬上就不高興了。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我也經常如此,一有不順心的事,臉就立刻板下來,而如果又有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我馬上又會興奮起來。還有就是看戲的時候了。魯迅在文中提到了老生可以翻四十八個筋斗,而當老生並不翻筋斗改為唱時,孩子們卻一點兒也不想看了。這可以看出,孩子們並沒有多大的耐心去“聽”,反而武打場面更可以吸引他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生來就喜歡京劇的,如果要説討厭京劇的理由,那一定就是類似於唱的部分太煩了這類的。

我要説的最後一部分就是偷羅漢豆了。孩子們餓了,沒東西吃,就想到了去“偷”。更好笑的'是,“偷”的還是他們自家的東西,兩個孩子還在比“偷”誰的好。在他人眼裏,或者説是如果這些孩子長大一點,都會為偷而不恥,可是他們小時候卻沒怎麼在乎。孩子是一張白紙,我也從中讀出了孩子們的童真。但是等他們長大以後了呢?白紙被密密麻麻地寫滿字,他們還會那麼無憂無慮嗎?雖然我不確定,但或許這也就是作者在最後説“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可能這並不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但我知道了要珍惜童年時的無憂無慮。

讀《社戲》有感2

《社戲》這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樣事物都充滿着屬於自己的回憶,充滿着喜怒哀樂。講的是魯迅小時候隨母親回外祖母家,與那裏的小朋友釣魚、放牛,一起玩耍,覺得這是片“樂土”。到了該看社戲的那天,由於叫不到船,所以他很傷心。但朋友們卻想到了八叔的航船,便一起划船去看社戲。魯迅和朋友們看了一會兒,雖然很有意思,但有些犯困。於是,他們坐着船回去。在途中,孩子們偷了阿發和六一公公家的羅漢豆吃。不料六一公公並沒有責罵,反而誇獎迅哥,有見識,並送他一些豆子吃。

小説寫的是“我”小時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鄰村看社戲的情景,處處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讓人覺得那麼和諧,自然,充滿生趣。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讚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我也喜歡文章中所提到的小朋友們。如雙喜是小搭檔中“最聰慧的”,彷彿小搭檔的小首領普通,他的性情也體現得最為凸起:二心細如髮,土頭土腦,當“我”看不可戲,“急得要哭”時,雙喜即刻能想出“好主見”,而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置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斤斗,“我”很絕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事給白地看”來撫慰“我”,體現了大哥般的關愛;他能做決定,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各人都曾經厭倦但又欠好説歸去的時分,又是他發起回家;回程時去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阻各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曉得是要哭罵的”,闡明他長於為別人着想。孩子們之間的友情最單純,沒有任何污點,只是一張透明的紙。那種童年的感覺,我們到底已經遺忘了多久?

我覺得這篇文章雖然對於景緻的描寫並不多,但是儘管少,分量卻很重。在讀了這篇文章關於景緻的.描寫過後,才真的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的豆麥藴藻之香的夜氣裏。”在整篇文章的景緻描寫中,我最欣賞的就是這一句話。因為只有這句話能讓我想象那沉靜以及自失的心,並且讓我也似乎“聞”到了豆麥藴藻之香,那種感覺實在很真實。

我想我現在可能只能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敍述我的感受,我的看法。但是,經過學習瞭解再加上讀完他的其他作品後,我更能感受到魯迅深厚的文學功底。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在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把優美的字句運用得淋漓盡致。他把划船時的情景,社戲的場面,偷豆子的鏡頭,描寫得極具畫面感。比如“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來”這句,把航船形象地比喻為大白魚,傳神地給讀者呈現孩子們划船的情形,具有深厚的文學魅力。

讀《社戲》有感3

《社戲》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説集《吶喊》,這是魯迅先生1922年寫的一篇短篇小説,也是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第一課。

現在的我正是八年級的一名國中生第一次閲讀《社戲》時,我則是一臉懵。最讓我不解的是最後一段。“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根據看社戲時的情形,那夜的社戲是無聊的,而到了最後一段卻説是好戲。

直到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候,我才明白説是好戲不是因為戲的內容,而是因為看戲的過程。魯迅所懷念的.是平橋村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情感和他們勞動的本領,聰明能幹的辦事能力,以及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以及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

在《社戲》中,魯迅筆下的平橋村被稱為樂土。平橋村,對一個封建家庭中成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説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作為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魯迅吃的”,小夥伴們對魯迅無微不至的體貼照顧,“看社戲”一節把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裏魯迅可以免讀那些陳腐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於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魯迅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寶貴的享受;而且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於城鎮宅院中那種蒼白無味的生活而言,鄉村生活無疑是新鮮有趣且極具魅力的了。看了魯迅筆下的平橋村,着實是樂土,我也不與自主的喜歡上了民風淳樸,鄉民善良的平橋村。

景物描寫也是這篇文章的魅力之一,魯迅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向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日夜歸航等幾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情景交融,充滿了水鄉特色,襯托了魯迅去看社戲時興奮、愉快的心情和對江南農村美景的熱愛,還運用了比喻等手法,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看了魯迅所寫的景物描寫,給了我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社戲》成功塑造了一羣淳樸可愛的農村形象,他們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雙喜。他聰明,能幹,善解人意,富有細心,而且反應靈敏,考慮周到,辦事果敢,充滿自信又有組織才能和號召力,是孩子們的領袖。而且魯迅之所以能看上社戲,主要是因為雙喜出主意,打包票。對成年人裏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僅有的幾筆勾勒極其準確,寫出了他的寬厚,淳樸,好客,熱情,魯迅之所以認為這一夜的戲好、豆好,原因就在於這片“樂土”上的人好。

童年對許多人來説,是快樂的、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人心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着一種温暖的情感,願我們的童年更快樂,更美好,更有意義,能給我們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讀《社戲》有感4

魯迅的作品讀過不少,作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有驚人的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剖析力度,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和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形象。但在他的小説和散文裏,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的羣體,那就是兒童形象。在《孔乙己》、《故鄉》、《社戲》、《狂人日記》、《祝福》、《藥》、《風波》等小説中,魯迅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兒童形象,其中大多是已被吃掉的兒童,通過對這些兒童的描寫,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給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數《社戲》中的兒童形象。

魯迅從正面描寫兒童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塑造了一羣天真活潑、純潔自然的兒童形象。小説雖名為“社戲”,卻並沒有詳細描寫戲的內容和表演,寫的是我看戲的過程和心情。“我”二十年來一共只看過三次戲,兩次是在北京戲圓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前一部分描述“我”在北京戲園中的感受時用的是一種譏刺嘲諷的雜文手法,語言尖刻且帶諷刺性,而在敍寫鄉村生活的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用浪漫主義的敍述方式,使用了優美的抒情散文式的筆調,盪漾着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其實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有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為何抑前揚後,甚至連詞語的選擇語言的風格、使用的筆調及情感的色彩都不一樣。聯繫小説發表的社會文化背景,剖析小説採用的獨特結構方式,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魯迅從另一個角度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

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讚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因為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一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我”和一羣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魯迅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眷戀之情。同時更激起了我和農村孩子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在魯迅筆下,一些普通的農家孩子,都是那麼可愛,純樸,他們的思想又是那麼高尚無私,真切體現當時農村孩子的風貌。在這些孩子中我更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更是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玩抓蟋蟀的遊戲,他們從不計較,和睦相處,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

我反覆地讀者這篇我最喜歡的小説《社戲》,彷彿感到整篇作品中的每一個詞都傾注着魯迅對農村孩子深深的愛,我真切地感受到農村孩子也是很幸福的。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描寫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的心情。

童年對許多人來説,是快樂美好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在成人後回憶往事時,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着一種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羣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歎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

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像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心細如髮,聰明伶俐,當“我”看不成戲,“急得要哭”時,雙喜馬上能想出“好主意”,並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來安慰“我”,表現了大哥哥般的親切體貼;他能拿主意,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大家都已經厭倦但又不好説回去的時候,又是他提議回家;回程時大家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止大家“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説明他善於為他人着想。魯迅一直深切關注兒童的成長,在《狂人日記》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對故鄉極度失望的《故鄉》中,他也是從少年閏土身上看到了故鄉之美好,由兒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對於後代,魯迅作為長輩的心願是“自己揹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小説《社戲》中所展現的,也恰是兒童理想的成長環境。從散文集《朝花夕拾》不僅可看到作者對往事的深情追念,依依惜別,還可看到活潑好動,充滿稚氣、朝氣的早年魯迅。《阿長與〈山海經〉》一篇中他提到自己小時愛看那種有圖的《山海經》,對一切感到好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篇不僅寫了百草園裏的可愛、好玩景象,還記敍了和小同窗們在三味書屋折梅花、尋蟬蜕,描小説繡像,從中可見作者一貫堅持的追求自然,不願受束縛之心。《社戲》實也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魯迅一向提倡的用“幼者本位”來取代“長者本位”的觀點也在《社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小漁村的孩子們遠離“名教”世俗,沒有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教化,他們兒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保留着一顆自然純潔的童心。他們熱情好客,“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不講行輩,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人會想到‘犯上’這兩個字來”;他們自由活潑,對戲台上的人評頭品足,或笑或罵;鄙視權貴,不和烏篷船在一起,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一切事情都可以自己作主。這使自幼接受封建教育的“我”深感好奇和羨慕。這一羣孩子中的雙喜是寄寓了作者感情、理想的可愛的少年形象,他機敏、能幹、獨立、有主見。當外祖母和母親不放心一羣孩子去看戲時,他一口氣説出了幾條理由來“寫包票”;偷羅漢豆之前,他先上岸調查一番,偷豆時考慮到阿發的娘可能會發現,又主張到六一公公地裏偷了些;當六一公公問起時,他回答説:“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那。”然後反而怪六一公公把他的蝦嚇跑了。在這裏,兒童的地位身份得到了提高,與成人處於平等地位,可以平等地進行對話,再也不是“在未説之前早已錯了”。

《社戲》絕不僅僅是一種懷舊、鄉愁的簡單抒情美文,充滿了温情,隱藏着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深深擔憂,對孩子們的真切希望,也正再一次強調了“立人”是“立國”之本!

讀《社戲》有感5

在讀魯迅的《社戲》一文時,一句這樣的話映入我的腦海: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的多呢。這時,我的眼前浮現出這樣一個孩子的形象,他樸實、純真、憨厚、無私。他就是魯迅兒時的玩伴——阿發。

阿發具有鄉下人特有的淳樸品質。在大家偷羅漢豆的時候,他主動讓夥伴們偷他家的豆,為的是減少別人家的損失,讓小夥伴嚐到更大更好的羅漢豆,可見他無私的品格。或許當他的父母知道小夥伴們偷了他家的羅漢豆的時候,會生氣的責罵阿發,但他依然沒有改變,在他的字典裏,沒有虛偽與欺騙,只有淳樸與無私。

讀到這裏,我真希望自己能夠來到平橋村,來到那個安詳、寧靜的小村莊,與那裏的阿發和樸實的村民們交上朋友。現在的社會,有太多的勾心鬥角,有太多複雜的.社會矛盾,能像阿發那樣在自己家的豆和別人家的豆麪前毫不猶豫的貢獻出自己家的豆的人,能做到真正無私、樸實的人太少太少。阿發這種可貴的品質與高尚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

讓我們多一點純樸和無私,少一點虛偽與欺騙,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世界充滿愛吧!

讀《社戲》有感6

《社戲》讀後感

魯迅的作品讀過不少,作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有驚人的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剖析力度,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和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形象。但在他的小説和散文裏,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的羣體,那就是兒童形象。在《孔乙己》、《故鄉》、《社戲》、《狂人日記》、《祝福》、《藥》、《風波》等小説中,魯迅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兒童形象,其中大多是已被吃掉的兒童,通過對這些兒童的描寫,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給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數《社戲》中的兒童形象。

魯迅從正面描寫兒童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塑造了一羣天真活潑、純潔自然的兒童形象。小説雖名為社戲,卻並沒有詳細描寫戲的內容和表演,寫的是我看戲的過程和心情。我二十年來一共只看過三次戲,兩次是在北京戲圓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前一部分描述我在北京戲園中的感受時用的是一種譏刺嘲諷的雜文手法,語言尖刻且帶諷刺性,而在敍寫鄉村生活的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用浪漫主義的敍述方式,使用了優美的抒情散文式的筆調,盪漾着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其實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有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為何抑前揚後,甚至連詞語的選擇語言的風格、使用的筆調及情感的色彩都不一樣。聯繫小説發表的社會文化背景,剖析小説採用的獨特結構方式,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魯迅從另一個角度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

《社戲》開始寫了去北京戲園看戲,本來是興致勃勃地去,然而一進場就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台上閃爍着紅的綠的,台下滿是許多頭,耳朵裏喤喤的響着,連長凳也使人聯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終於意識到我近來不適於生存了,表現了對當時惡劣環境的厭惡。第二次看戲本是慕名而去,因為聽説有名角,而且對第一舞台抱有希望。但戲園裏依然象第一次般擁擠雜亂,而我擠在遠處的人叢中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旦唱,名角卻還沒有出現,不得不對這舞台與名角都深感失望。再加之胖紳士的不屑一顧,反映出當時人際關係的及其冷漠,令我由失望到絕望,終於決定對於中國戲告了別。這北京的戲園正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環境惡劣,人情淡漠,這樣的社會連我這個成人也不適於生存,何況是孩子們呢?在這樣的社會裏成長起來的兒童又怎麼能成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呢?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會呢?於是,作者帶我們來到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小漁村。這裏雖然極偏僻,住户不滿三十家,但卻是孩子們的樂土。沒有封建文化的毒害,孩子們不用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沒有犯上的律條。在這裏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天真純潔、誠摯友愛、機智勇敢,正是民族賴以生存和持續的生命基因。這裏與北京的戲園子,與紛亂嘈雜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或許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説,《社戲》它裏面有着嘈雜的都市生活與恬靜的農村生活的對立,有粗俗自私的城裏人與親切和善的農民的對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與聰明天真的兒童的對立,有矯飾的貴族化的都市文藝與樸素的平民化的民間文藝的對立,有充滿生存競爭的紛亂社會與優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對立。這些對立,説到底,實際便是社會與自然的對立。但是,這片樂土畢竟只是作者的理想,那模糊在月夜中的大戲台縹緲得象一座仙山樓閣,令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對於這理想的社會,作者既在不懈地追求,同時也在困惑和懷疑。

魯迅一向提倡的用幼者本位來取代長者本位的.觀點也在《社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小漁村的孩子們遠離名教世俗,沒有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教化,他們兒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保留着一顆自然純潔的童心。他們熱情好客,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不講行輩,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人會想到犯上這兩個字來;他們自由活潑,對戲台上的人評頭品足,或笑或罵;鄙視權貴,不和烏篷船在一起,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一切事情都可以自己作主。這使自幼接受封建教育的我深感好奇和羨慕。這一羣孩子中的雙喜是寄寓了作者感情、理想的可愛的少年形象,他機敏、能幹、獨立、有主見。當外祖母和母親不放心一羣孩子去看戲時,他一口氣説出了幾條理由來寫包票;偷羅漢豆之前,他先上岸調查一番,偷豆時考慮到阿發的娘可能會發現,又主張到六一公公地裏偷了些;當六一公公問起時,他回答説: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那。然後反而怪六一公公把他的蝦嚇跑了。在這裏,兒童的地位身份得到了提高,與成人處於平等地位,可以平等地進行對話,再也不是在未説之前早已錯了。

《社戲》絕不僅僅是一種懷舊、鄉愁的簡單抒情美文,充滿了温情,隱藏着 魯迅 先生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深深擔憂,對孩子們的真切希望,也正再一次強調了立人是立國之本!

讀《社戲》有感7

社戲之美令魯迅流連,但美卻又並不只屬於社戲,我愛社戲,更多的卻是愛平橋村的景,愛往返戲台時沿途的景之美。

平橋村是魯迅的故鄉,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這裏雖貧窮,但我卻樂於在這純樸,清新的村景下玩耍,尤其是釣蝦,伏在河沿上釣着蝦,感受着農景的美,這多享受!

不過,農村的風景雖讓人很愉悦,但是要説在我心目中,最美的景便是去看社戲往返的景。

我們乘船出發,船穿梭在碧綠的豆麥田地中,夾着潺潺的船頭擊水的悦耳聲,我的心被沉醉在了其中,便不顧旁的,只是賞景。聞到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散發出的清香,夾雜在那水氣中撲面吹來,多麼沁人心脾!水氣中朦朧着月色,又襯着淡黑的起伏的連山,我沉浸在了這美景中,又隱約聽到宛轉,悠揚的笛聲,便讓這聲音伴我彌散在含着豆麥藴藻之香的`夜氣裏。接着我還望着了松柏林,帶着許些神祕,才看到了紅紅綠綠的戲台。

戲並不好看,只是原路返回,但這景卻又有着另一番美。

月光顯得格外皎潔,回望戲台,卻又如初來未到一般,又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即使戲不好看,這景也可觀。我們的航船像條美麗的大白魚在浪花裏躥,但過了會船行卻慢了,大家餓了,於是又偷豆煮吃,我只是剝豆,在如此美景中剝豆,多麼愜意!豆熟了,我們都吃豆,船輕輕浮在水面上,任憑它去漂,坐在飄蕩的小船中吃豆,多麼美!多麼自由!

難怪我會回味這“好豆”“好戲”,透過這豆,我能看見我們童年的影子,能看見仙境般的風景;回味社戲,我能想到豆麥和水草發散出的清香,能在一次陶醉在這起伏的連山,月色朦朧的美景之中,那是多美!

真是社戲之美,景最美!

讀《社戲》有感8

靜靜的夜晚,獨坐窗下,指尖輕盈地劃過翻飛的書頁,恍惚間,那含着鬥麥藴藻之香的夜氣隨月光飄來,宛轉悠揚的笛聲被夜風奏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

兩岸碧綠的豆麥地,河裏朦朧搖曳的水草,如水流瀉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還有那黑幕中鑲嵌的數點漁火……一幅唯美動人的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使我彷彿想起了多年前的周莊水鄉。那一個夜和今天一樣靜,一樣深,我和母親緩緩漫步在古鎮的血脈深處。朦朧的月牙將身影投進玻璃似地水面,投在古老沉默的雙橋上,投在幽遠的青石板路上。遠處漸來了一隻烏篷船,掛着紅燈籠的身影向夜的深處駛去。身畔傳來宛轉的樂聲,是古箏還是琵琶劃出的清音?這一切倒映在我眼中,雋刻在我心上,塵封在我童年的書冊裏。今天,又隨着社戲的鼓樂翻開,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風景。

有朋自遠方來,平橋村的小夥伴們又成了“我”的樂趣之源。聰明機靈的雙喜,老實淳樸的阿發,細心周到的桂生……他們有着鄉下孩子的.純真、張揚的個性,卻也不乏那些閃光的品質。當大家辛苦地等了大半天的蝦一個一個蹦到碗裏來時,夥伴們卻樂滋滋的讓“我”吃,孩子們的無私、熱情讓我感動;當“我”看不見戲急得直哭時,大家安慰“我”、同情“我”,甚至犧牲睡眠時間陪“我”看戲。

孩子們的情意讓我無您莞爾,當“我們”想吃豆,卻不知哪邊都更大更好時,“阿發”毫無私心、實事求是地説摘他們家的豆,孩子們的天真無邪讓我不禁沉思。還有大家思考對策對付“八公公”的幼稚天真,都讓我們為童年的美麗而沉吟。曾經的我們也是那樣無私,連一塊糖都要留給朋友分享;曾經的我們也是那樣忠厚,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時間;曾經的我們也那樣淳樸,沒有功利色彩的渲染。可如今,那份罪天真的友誼哪裏去找?難道長大了,就一定會失去人性之初的純善嗎?

“都回來了!哪裏會錯。我原説過寫包票的!”橋腳上的母親微微一笑,眼裏帶着責備,卻漾着笑意。此刻三更,母親究竟站了多久?也許嘩嘩的夜風知道,可是她不肯説。母親用心丈量的時間裏,充滿了擔心與牽掛、愛與憂愁。也許天下的母親都是這樣盼着兒女回家的吧!當我們因貪玩而晚歸的時候,當我們因賭氣而離家的時候,母親都是那樣吹着風,站在心靈的橋頭翹首盼望那遠航的船兒歸來。魯迅筆下的母親,何嘗不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不管是童年,是今天,還是未來,母親永遠是那個母親,母愛也永遠流傳,從“社戲”的橋頭流向每一個兒女的心田。

合上書,低首回味,很難想象這樣的文章出自“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大雜文家魯迅手筆,想不到他筆下也會淌出如此款款深情。《社戲》並不是一篇單獨的記敍文,它更像是一個播灑大愛與大智慧的使者,呈現出友誼之真、人心之善、母愛之美,呈現出我們缺失的精神天空一角的澄淨,教會人們向童年的真善美去求索。如今城市絢爛的煙火,拼湊不了一個完整的童話,我只願躲進書中那個美麗的桃源,去尋找生命中的無塵歲月。

夜深了,窗前燈下,菩提在我心中蔚然成長的聲音,在這靜夜中,一如天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