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讀後感(通用35篇)

來源:文書谷 2.4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無聲告白》讀後感(通用3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

活在自己構造的世界裏的父母,“沒有你覺得,只有我覺得的”。父母對莉迪亞的偏愛與過度關注,這部分傾斜的愛,並不是她想要的,她也承受不來,哥哥是他唯一的傾聽者,但他不完全懂她,他想着逃避面對這個家,就想離開,恐懼包裹着她。缺少關注又渴望關注的,想逃離這個讓他窒息家的內斯。被全家人忽視,弱小無助的漢娜,她仔細的觀察着所有人,她像一個透明人,小心翼翼生活着,收藏着別人可有可無的小玩意。

帶着童年創傷的父母,內心不願觸及的回憶,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將自己未能做到或者未完成的心願,強加於他人。才造下這樣的悲劇。瑪麗琳和詹姆斯應直面過去,莉迪亞勇敢的説出自己的想法,內斯,漢娜站出來,告知他們的存在。一個家庭不是隻靠犧牲莉迪亞就能緊緊連在一起,這種畸形的關係,最終都會土崩瓦解,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

《無聲告白》這本書的英文名是,真正是最切合每個人內心想法的。

詹姆斯,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他內心的孤獨,他被別人孤立的自卑感。

瑪麗琳,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想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她想要成為一個女醫生的願望。

內斯,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他的願望是想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想告訴他們自己想從事航空事業。

漢娜,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想受到家裏人的關注,她想簡簡單單的獲得爸爸和媽媽的擁抱。

莉迪亞,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不想當一個女醫生,她不想出去和別的同學交朋友,甚至於她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反觀自己,在我們從小到大長大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他人這樣或那樣的期待,很多都是以愛為名,但是有些時候這樣的期待只是他們無法實現,而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願望。

也許我們完全的做自己不太可能,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的去探尋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努力去靠近它。

人生苦短,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

很久就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從題目看以為是那種很暢銷的有哲理的書,後來看簡介説這是一本小説,而且是國外的女作家…頓時沒有了閲讀欲。有次在言幾又喝咖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那本書,為了消磨時間,就翻開了它,直到關門也沒有看完,後來在這裏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説,看完了之後我簡直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這本書不看簡直是損失。就是那種國外作家的風格,不點破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裏,同種類的話,感覺和《一個人的朝聖》很像,或者是《巴別塔之犬》,你可以説它是小説,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是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説破,是因為你覺得它是怎樣那它就是怎樣的,我認為,這也是文學作品比較高的境界。

我國以前這樣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餘華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現在卻很少,反而那種缺乏仔細琢磨的快閲讀書籍更加暢銷,比如我很喜歡的劉同,不是説這樣的作品不好,每種作品都有相應的受眾,或許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會有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不同階段喜歡的文學作品也會不同。這樣説就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只從一個作品的分類、體裁、簡介來簡單的給一個作品定性。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4

《無聲告白》是美國的香港第二代移民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説,文字很細膩,寫作也很清新自然流暢。

對於我來説,我讀這本書,讀到了很多,有很多共鳴,描述詹姆斯心境時所説,雖然詹姆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但他卻沒有一刻覺得有家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羣像,出國後,我們能發現自己與我們的國家緊密相連,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打扮自己,不敢放鬆。別人覺得我們宅,我們自閉,我們只會讀書。那就要更努力去社交,保持好成績,出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樣的緊張也是在提醒着我們,這一方水土,是戰場,不是家。

而對於這裏面的感情描寫我也覺得非常的細膩,作者在描寫詹姆斯和瑪麗琳初見時在詹姆斯的辦公室裏,瑪麗琳觀察到對面人五官的細節,動作的細節,那種小鹿亂撞的緊張,看着伍綺詩的文字,似乎眼前有了畫面,似乎心跳也隨着加速了。

總之,這本書有着神奇的魅力,看着看着就會深陷其中,並不是為了知道後面的結局,而是這樣的文字就是一種舒服的感受,不知不覺就想一直看下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5

讀完這本書,讓人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母親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小説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

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為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就應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為不了他人期盼的樣貌,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6

我們生活在一個脆弱的世界,而有一句話説,時間是抹平一切的良藥,沒錯,我們又生活在一個不得不向前看的世界。

一個表面上和樂融融的家庭,實則是脆弱的。圍繞着一個人為中心轉,而當那個人消失的時候,所有人卻沒有察覺,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一場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婚姻,也是脆弱的。丈夫在妻子的懷裏終究找不到融入這個社會的方法,而愛情摧毀了妻子標新立異的道路。

一個在男權社會中虛無的夢想,終究敵不過家庭的牽絆。一個夢想,堅持了九個星期,然後一切付諸流水,最後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安在女兒頭上。

為什麼是莉迪亞?是因為那藍色的眼睛?還是因為在母親消失後的莉迪亞已逐漸拋棄了自我,消失了?強行安裝的夢想沒有真正的落腳點,而是在某一個時間點爆發了,就是那天晚上,那個莉迪亞想要重新迴歸自我的那個晚上。

哥哥和妹妹,爸爸和女兒,傑克和莉迪亞之間的情感,建立在嫉妒、互相欺騙的根基上,也逐漸腐朽,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是,當每個人從一個個虛無的夢想,從逃避現實的心理中解放出來,時間給了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推動他們向更遠的未來走去。一切破碎的終將恢復,卻不是以前的樣子。人類,是多麼堅強的生物啊!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7

讀完後沒有來得及寫。當時看完總覺得有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沒辦法去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後來上週回家的時候,心裏覺得難得休息一天好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又覺得爸媽還在期盼着自己回去。所以不停的糾結猶豫讓自己苦惱了兩天。回家看爸媽本身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因為自己想要休息的心變得好像成為了負擔。覺得作為孝順的孩子不得不休息就回家,爸媽老了見一面少一面也必須回家。所以強行壓制了自己所有的計劃。直到昨天朋友説起,覺得沉重的親情成了自己的負擔。

一下就想起了莉迪亞,是叫這個名字嗎。小姑娘其實什麼都不喜歡,但是為了不讓媽媽失望,所以總是會在看到媽媽期待的眼神時説一句好的媽媽,我願意媽媽。這樣沉重的愛,讓莉迪亞沒有辦法去和媽媽説出自己的想法,錯的越來越離譜。可是她又能責怪媽媽什麼呢。所有人都會説,這是她愛你的方式。

可是如果真的愛我,可不可以聽一聽我的想法。讓我感受到愛的同時不要承受沉重的枷鎖。我覺得這本書應該作為家庭讀物被普及。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8

從這本書的開始,莉迪亞的死,就充滿了説不出的壓抑,書中的矛盾太多了,種族歧視、婚內出軌、父母給予孩子期望過大、父母與孩子沒有溝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亞的死,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給逼死的。她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離。她想變壞,可是沒有成功。她想學開車,可是連第一場筆試都沒有過關。她想破處,可那個男人愛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後,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種自由和安寧,結果葬身。真是悲哀。

讀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這個詞,父母,家庭,甚至是整個生活環境,對你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內斯想當宇航員,想從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覺得這沒出息,甚至給了內斯一巴掌讓他立刻停止這種想法。莉迪亞被迫接受母親的夢想,原生家庭讓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就像我之前説過,我大學裏學習的鋼琴,總感覺有點晚,那時候竟然萌生出結婚生子後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鋼琴的想法,看完這本書,想了想,還是不要強迫孩子為好,學他喜歡的,這樣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願你一生自由,不為他人而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9

書不錯。很多細節真實可靠,邏輯嚴謹,讀起來絲毫沒有跳脱之感,從文字來説也是值得一讀的。

這部小説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悲劇的誤會。首先它是一個悲劇。因為這個女孩死了。但其實整場都是一個誤會。每個人都需要在別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實的自己,莉迪亞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悲劇就在於,我們都以為她死於父母的壓迫和別人的排擠,並由此而對他的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的懷疑和不滿,直到最後,發現莉迪亞的夜晚出走,其實是為了與生活和解的宣告,為了自我力量的復甦,為了內心的安寧,這時候我才放下了對他人的仇恨和不滿。生活中這樣的自以為難道還少見嗎?人們不都是在一個悲劇面前自以為是,又在自以為是中製造另一個悲劇嗎?

莉迪亞的死亡又給了我們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們很多的打擊、壓迫、折磨,但是每個人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們扛住那些磨難,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時,作品也真實地揭示了人的成長過程。在艱難困苦中,我們真的會一再遭遇自己的軟弱無力,從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給自己和他人時間與空間,我們都會重新看見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經歷暗夜太陽照常會升起一樣。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0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文還是比較壓抑的[大兵],讀完整本書,我似乎都沒有理解書名的含義。莉迪亞的自殺,是偶然也是必然,一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為了他們的夢想去不斷努力。

她父母的結合,與其説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不如説是那個時代,種族歧視的悲劇。華裔父親努力想要和其他白種人一樣,融入人羣,活得普普通通,不再被人瞧不起。而美國母親又希望活得與眾不同,不想成為像她媽一樣的家庭主婦,想嫁給哈佛教授。或許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對方想要的東西,才決定結合,又或許只是對年少所遭受的委屈的交待。

於莉迪亞而言,自殺是一種解脱,一直託着她的哥哥也要離開這個家去哈佛了,她唯一的寄託也就沒了。她到死也沒有説出自己內心的渴望,漢娜也是個可憐的娃,從一出生就不被重視,只能默默地看着父母將所有的愛給了莉迪亞

不知道這本書是不是用的意識流的寫法,和《孤兒列車》的寫作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終此一生,都要學會好好去愛自己,愛別人,無聲告白或許比不上有聲的溝通交流來得有效。沒人會懂你經歷過什麼,但是不説出來別人更加不會理解。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1

“你們把虛妄的愛擺在眼前,並以此來説愛我。”

我們總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有一個機會重新來過,就像瑪麗琳多年之後想拾起被她拋棄許久的夢想之時,才發現並非所有的事都能繼續。漢娜的到來無疑熄滅了她夢想的最後一絲火焰。

所以她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盤寄託在莉迪婭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為一個醫生。這也就是本書的悲劇之所在。

瑪麗琳的母親希望瑪麗琳和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瑪麗琳希望莉迪婭成為一個醫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婭能夠融入人羣……

他們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頂,讓每一個人沒有喘息的機會,只能默默承受。

這悲劇的另一個緣由。他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認為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這也照應了書名“無聲”兩個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瑪麗琳母親的話,漢斯忽略了最後一晚莉迪婭的異樣,漢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這個家庭裏,似乎所有人都有錯,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書中所寫——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2

讀完了還久久沉浸在故事裏,在讀完前一直很壓抑,為莉迪亞感到惋惜!雖然作者每一章節都在不同的時間段跳動,但是讀的很流暢,很有感。

故事雖然發生在美國,但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總想着給我們最好的,為我們提前鋪好路,讓我們成為她們理想中的樣子。仔細想想一切都是規劃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還是很可怕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父母還是比較尊重我的看法的。

書的封面寫着“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這本書想帶給我們最主要的問題吧。

現在的我其實並不完全確定自己是否會特別熱愛那個大學聯考前一直想實現夢想,只有真正的到達下一個結點我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或是向其他方向繼續前進。我想“找到自己”應該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前行的過程,不探討是否擺脱期待至少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願意的,不會後悔的,能為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這又讓我想到了道家的“無為而治”,無論是治國,管理,還有教育都有很大用處。以後對子女教育也很受啟發,哈哈哈!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3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擺脱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是此書的開篇語,這句很有哲理,説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裏狀態,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們大家的。書中一個最大的寫作背景就是“種族歧視”,由於想擺脱這種歧視,把整個家庭融入到人羣中去,莉迪亞父母把全部的期望寄託在莉迪亞這個混血且漂亮的特殊的孩子身上,因而她是特殊對待的,她的哥哥與妹妹是被父母全然忽視的,這個家庭環境就是畸形的,而父母對莉迪亞的厚望與寵愛最後卻成了一道催命符。

其實,莉迪亞是痛苦的,不快樂的,她孤獨,不合羣,沒有朋友,學習成績一次不如一次,外界的影響與父母的厚望讓她不堪重負,最後選擇了自殺。

莉迪亞的死亡救贖了家裏所有人,家裏所有的人開始自省,開始坦然活着,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對親情,對周邊環境開始有了最新的詮釋,也就是無聲的告白。此書文筆細膩,把人物內心的掙扎描述得很清晰透徹,此書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示,別給孩子太大壓力,別讓孩子因對父母的愛失去了自由與自我。當真是很不錯的一本書!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4

書中的莉迪亞短暫的一生,沒有擺脱父母對她的期待,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也許在自盡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氣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書,又想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束縛,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父母一旦錯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將影響他的一生。父母都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尋自己失去的人生及夢想,他們追尋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們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視角無條件的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來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當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壓抑和漠視時,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來源於自身一直的自卑,與對自己的不認可,而瑪麗林的痛苦,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都沒有認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們自以為的痛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亞,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責任人,這副擔子太過沉重,以至於她抑鬱,認為只能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自我。

我們好好反思,為人父母者,該如何為之,如何找尋自我,換一種思維,即換一種活法。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5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為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興趣愛好,要有自己的信仰,不要在瑣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打一局遊戲,追一下肥皂劇,做一頓好吃的,生活需要儀式感的。

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對他們要有耐心,多多陪伴,多多傾聽,給予他們温暖的愛,理解,包容。

作為兒女,也要體諒父母的不易,明白父母的苦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給予父母足夠的理解,多陪父母,父母要求的不多,把最好的脾氣留給父母,留給家人。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6

伍綺詩的《無聲告白》已經看完,這部小説情節扣人心絃,開篇的一句:迪莉婭死了讓人們不禁產生許多疑問:迪莉婭是誰?她怎麼死的?為什麼會死?她的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系列的問題隨着劇情的慢慢發展逐漸浮出水面。

這是一個關於種族歧視,家庭教育題材的一本書,有人説讀完之後很震撼,我倒覺得很遺憾。迪莉婭的父母怎麼也沒想到她就這樣走了,因為他們為她規劃好的美好的未來還沒實現,與其説是迪莉婭的未來,不如説是她父母的期盼。母親盼望着迪莉婭做一個出色的醫生,因為她年輕時就與眾不同,熱愛化學,想要成為一名醫生。結婚之後,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孩子和丈夫的身上,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於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給迪莉婭灌輸以後要成為醫生的思想,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迪莉婭的內心是痛苦的,但是每次媽媽給她提出新的目標時,她都只有一句話:好的,媽媽。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迪莉婭是家裏最受寵的孩子,毫無意外,即使是哥哥和妹妹加在一起也抵不上父母對她的無限“鍾愛“,只是這鐘愛讓她喘不過氣來。作為美籍華裔的迪莉婭父親:托馬斯,雖然小時候成績優秀,成功考上哈佛大學,並差點成為那裏的教授,但是內心裏他是孤獨的,因為種族膚色的不同,從小到大遭到許多的歧視和排擠,而他對於孩子的最大要求就是:合羣。別人做什麼,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麼,他希望迪莉婭有更多的朋友,參加更多的活動,彷彿那樣他與他們就並無差異。但是他忽略了去關心孩子內心的世界,忘記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的把自己認為應該做的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做,結果只會更加糟糕。

指引迪莉婭踏入那條湖的好像是她內心深處的聲音,當湖水蔓延開來的時候,她好像真的解脱了,沒有考試,沒有父母殷切的目光,沒有同學訝異的眼神,那一刻她覺得很幸福!迪莉婭沒有朋友,是的,一個也沒有,雖然每天她的父親都會為她經常與朋友聯繫而倍感欣慰,事實上每次的電話都是她一個人的獨角戲而已,她編織謊言欺騙他,然而,她又有什麼辦法呢?是父母的重壓讓迪莉婭踏上了通往天國的階梯,她終於得到了解脱,沒有期望的眼神,也沒有失望的目光,她自由了。

雖然每個孩子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以後他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父母強行的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是不明智的。不僅自己累,孩子更累。父母更多的應該是關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要他做什麼。雖説父母的初衷或許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一廂情願的好,只會讓人難以接受,甚至讓孩子覺得壓抑。畢竟孩子開心快樂才最重要,不是嗎?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7

“1977年5月3日早晨6點30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莉迪亞死了,他們只清楚一個無傷大雅的事實:莉迪亞來不及吃早餐了。”———這,是此書的開篇……

莉迪亞是整本書的線索,作者以莉迪亞的死,如流水般波瀾不驚地展開了一個又一個情節。縱觀全書,你會發現其實這裏並沒有一個特定的主人公,只要你覺得他(她)是,那麼就是。

詹姆斯·李是自幼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他的妻子瑪麗琳是美國人,他們擁有着一個兒子兩個女兒。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髮,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離去給這個“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慢慢地揭露了這個混血家庭的種種糾葛與矛盾。

母親瑪麗琳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把出類拔萃的夢想寄託在女兒身上———“除了當醫生,莉迪亞無法想象自己能夠擁有別樣的未來和不同的人生”。莉迪亞自小就被迫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即使父母不説她也明白,那是他們想要她成為的樣子……面對各種期待,以及母親隨時可能離家出走的恐懼,莉迪亞只能一味地説“是,是的。”

母親離開之前,她根本不會意識到幸福是多麼脆弱……她弱小的身軀終究還是無法承擔一切的期待———“她低頭看着湖水,黑暗中彷彿空無一物,只有黑幽幽的顏色,一片巨大的虛無在她腳下鋪展開來”,也許這個家中,她才是真正走出來的那個,真正找到自己的那個……

也許死亡,才是真正屬於她的選擇,哪怕這是一場悲劇。

小説揭示的真相振聾發聵,“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亞以她“無聲的告白”喚醒了眾多麻木的人。身份危機、種族歧視、人生等等問題無一不讓人心痛,力透紙背的深情更是給讀者心絃重重一擊!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靜靜的想一想,“我們的初心是什麼、夢想是什麼、到底現在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時光靜好,卻也匆匆,但願你不要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不要為了別人而活,不要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8

近期教育類的書籍讀多了,稍微有些審美疲勞。於是便在微信讀書上尋找不同風格的書籍,看着看着,我把目光鎖定在“女性必讀,成長必看”的這個書單,打開書單,看到位列第一的是小説《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的作者伍綺詩是美籍華裔作家,出生於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2014年,處女作《無聲告白》獲得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獲獎前,她已寫作多年,小説及散文作品多見於各類文學期刊雜誌。

小説主要圍繞着家中老二莉迪亞的死亡迷局進行展開,撥開層層迷霧,才得知莉迪亞為了擺脱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而選擇自沉湖底,告別這個她一直唯唯諾諾,活在別人期待中的世界。

閲讀這整本書時,我都追尋着作者的文字,去找尋莉迪亞死亡的真相。當她被從出事的湖底打撈起來的時候,臉已經被啃咬了一半,面目全非。這樣的畫面着實令人有些壓抑!不過,最令人壓抑的遠非如此。

某日,莉迪亞的媽媽因為想要追求個人的理想,便拋棄丈夫詹姆斯和大兒子內斯和女兒莉迪亞,離家出走。自那以後,他們三人都盼望着她的回來。莉迪亞暗自祈禱,只要她媽媽回家,她什麼都聽媽媽的。最後因為莉迪亞的媽媽突然發現自己懷有身孕,只能放棄自己的理想,回到家。就這樣,他們一家團聚了。悲劇的序幕也漸漸拉開。

莉迪亞對媽媽的安排唯命是從,學媽媽希望她學的課程,帶着媽媽對她的期待活着。作為混血兒,在學校備受排擠,幾乎沒有朋友,卻還要在父母面前假裝有朋友,假裝和朋友電話寒暄。面對不及格的物理試卷,她不知道如何面對對她抱有高期待的母親……

讀着莉迪亞在家中所遭遇的一切,感覺她承受了她這個年紀所不能承受之重,這些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本來哥哥內斯一直是她得以依靠和傾訴的對象,只不過哥哥也去哈佛上學了。最後,她終於選擇了與這個世界決絕。

對於殺害莉迪亞的兇手,她的家人各自有各自的猜想,只不過兇手就是他們而已!他們是將莉迪亞推向湖底的兇手!

16歲花季小女的莉迪亞,戰戰兢兢地活着,令人壓抑地行走在作者的字裏行間。不過更悲劇的是,這樣的悲劇不只出現在小説裏,生活中更是有跡可循。

許多家長,把自己未竟的夢想寄託在孩子成長,把自己的諸多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有期待,固然是好事。但是全然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讓孩子一味地向前趕路,這樣最後究竟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生命始終是他們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人生也只能由他們自己掌舵。作為成年人,可以適時為他們的人生指點迷津,但是始終要銘記:在他們的人生航線上,他們才是自己的人生主角!他們不是成年人彌補自己遺憾的工具,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是成年人能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前段時間第一屆學生來看我時,其中一個孩子在和我聊天時,因為她在國小階段十分喜歡錶演,於是我便問她,在中學還表演嗎?還跳舞嗎?這時,她的臉上掠過一絲憂傷,無奈地説,“我現在沒有什麼一技之長了,只有學習了。”

我很好奇地問她,“怎麼不跳舞了呢?不喜歡嗎?”“因為我家長不允許。”説到這裏,她不僅委屈地落淚了。繼續傾訴着,“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委屈,本來每天回家學習都很累了,他們還讓我做家務。做了家務,還要説我做的不好……”

她還説了一些很委屈的事,聽了之後,我也覺得有些心疼,只能試着安慰她。可是我忘不了國小時,她是個多麼外向開朗,愛笑的女孩呀,如今卻如此的多愁善感了。想着,不免難過。

孩子別無選擇地出現在現在的家庭,父女母子一場,都是緣分。希望父母用智慧的家庭教育,給予孩子得以完整成長的生長環境。如果沒有能力提供充足的養料,也不要做傷害孩子的推手!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9

《無聲告白》這本書買了很久了,一直沒有看,除了沒有留有足夠時間給這樣一本尚未成為真正經典的書外,主要是這本書普通的外觀沒有引起我的興趣:散裝、平凡的腰封、書本太薄。然而,可能是緣分的作用,它最終與我相遇了。

這本小説的作者叫伍綺詩(CelesteNg),是一位美籍華人,父母均為科學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當然,介紹作者肯定有一定原因,況且此書是作者的處女作,但凡處女作必含有作者早年經歷的影子,因此本書也無疑是在作者自身敍述的基礎上的延伸虛構。

《無聲告白》的故事由一個華裔家庭的女兒莉迪亞的突然死去引起,作者的筆牽着讀者的神經在以這個華裔家庭的組建開始以後十多年的時光裏任意穿梭。單單為了愛情建立家庭還是為了順暢的人生或是其他東西,這是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十幾年的內心矛盾。有時候,大家都説要活得與眾不同,但這種與眾不同卻是在李氏家庭與當地的種族差異上,可能這種差異性並不是他們想要的,恰恰這樣一個家庭存在於如上述的矛盾之中,以及他們對莉迪亞死亡原因的追溯而產生的不同意見,父親、母親、哥哥、妹妹、警察、同學……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孤獨中。

我發現美國的小説乃至電影都喜歡利用時間所產生的效果,這種效果並非是時間讓人產生的歷史滄桑感,而是時間的隨意性。其實我們也會在中國的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裏體會到,但這似乎並不是我們的傳統,中國人相信因果,於是中國文學(當然指的小説)的方式也以順敍居多。美國文化是歐洲分裂出來的文化,是從其他文化中抽離並組合起來的,因此這種起伏感、跳躍感也會在他們的文學中表現出來。

縱觀中外大部頭的文學名著,幾乎所有作品的時間跨度都非常大,戰爭、愛情、貧富這些文學主題在時間中得到延伸,從而傳達出時代感、孤獨感和淒涼感。而當下的文學正缺少這種能力,僅僅在一個節點摳得死去活來,總會使讀者產生厭煩。然而這也並不能全部歸罪於作者,像《紅樓夢》、《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這一類的作品的誕生對作者的要求當然也極高,沒有非凡的經歷而強迫寫類似的作品也必然一塌糊塗,因此當下的作者就找到了另一種出路,於是最近的作品就呈現出細膩的特點,而閲讀就不會有那種真正過癮的感覺了。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0

《無聲告白》,裏面有幾種矛盾:瑪利亞的想要獨特,想要出類拔萃與詹姆斯的想要平凡,想要合羣之間的矛盾;莉迪亞被父母過分關愛與內斯被父母忽略之間的矛盾;一個家庭中存在着這兩種矛盾,卻奇異的維持了十年的平靜,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其中一個角色消失,家庭的平靜被打破,原先隱藏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莉迪亞的死是一個導火線,家庭矛盾爆發。

父母把自己的希望賦予給你子女,希望其按照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生活:瑪利亞希望其女兒實現自己成為醫生的夢想,不斷的迫使女兒學習物理、生物;詹姆斯希望女兒可以有朋友,融入到美國人的圈子中去,迫使女兒學習舞蹈,打電話給“朋友”。內斯考上了哈佛,不再與莉迪亞分享苦難了,以上種種,導致了莉迪亞的死亡。

莉迪亞其實希望重新開始的,希望可以對父母説不,高興的祝福內斯,但是上帝沒給她機會。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1

一層一層的剝開真相,一層一層講出故事,前前後後深深淺淺的矛盾,所有的劇情,大抵都事出有因,或許是很久以前的一次出走,或許是更久之前的婚禮上的一句話,又或者是父母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創傷,那些曾經耿耿於懷的經歷想法,那些曾經刻在骨子裏的情緒,最終都會在無形中對珍愛之人帶來影響。也許我們從父母身上遺傳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面貌身材,更是父母的經歷和精神的印刻。

童年時候的動盪不安,惶恐失措,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良好的安撫和引導的話,如果一直伴隨着成長而擁有越來越多的壓力時,最終帶來的是迫切尋求解脱的衝動,迫切渴求自由的慾望,那或許是對外物對理想寄予所有的精神和情感,又或許是通過別的途徑尋求發泄,更或許根本得不到發泄釋放,而後陷入黑暗,尋求黑暗,在極端中得到解脱。

所有人都在維持岌岌可危的家庭關係,而所有的中心和壓力都聚集在莉迪亞一個人身上,除了漢娜,是一個災難過後的新生兒,是一個安靜的旁觀者和完美的觀察者,只有她知道,看到了這一切,所以她試圖阻止,試圖解釋,卻無能為力,卻無從解釋。

莉迪亞在黑夜裏終於探尋到了問題的癥結,終於看見了自己的絕望,她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如果中心消失了,這些脆弱的重擔都隨之沉入水底的話……

最後,所謂大人們終於有所察覺,那些錯誤的源頭,那些過去不堪,都隨着最重要的那個人的逝去而消失,留下來的人,還是要繼續往前,繼續生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2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可能還不知道。”

1970年代,是這樣一個家庭:中國爸爸,美國媽媽,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妹妹,莉迪亞是姐姐。

家庭中的爸爸,父母都是二戰後從中國偷運來的,做着不體面的工作,所以他從小都被人用異樣的眼光審視着,他從小都沒有朋友,從小就融不進主流的圈子,從小就生活在“邊緣地帶”,哪怕他再努力的讀書,也會因為身份和種族問題受到歧視。所以,這樣的爸爸終其一生渴望平穩的生活,拒絕出挑的生活,不希望在人羣中被一眼看到。

家庭中的媽媽,單親家庭長大,被母親一手帶大,母親是一所中學的老師,教授家庭婦女必備技能,比如縫紉、煮菜、清理等,希望女兒找一個正經人家嫁了,安安心心做一名家庭主婦。但是,女兒卻生來聰穎,喜歡男生喜歡的學科,物理、化學,勵志當一名醫生(那個年代,女醫生鳳毛麟角)。後來在學校和教課的年輕老師好了,也就是莉迪亞的爸爸,不得不中斷學業。但讀書、當醫生的夢想卻始終縈繞在她心理,以致於後來她離家出走了幾個月,為了完成年輕時的夢想。

家庭中的哥哥,性格像極了爸爸,內向,朋友少,但是發自內心愛好天文學,卻不為家人所知。莉迪亞,因為從小聰慧,聽父母話,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但是後來卻自殺了。最小的妹妹,一直以來都是被爸爸媽媽忽略的人,家中地位無足輕重。

莉迪亞死了,她父母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是自殺,她是他們的寶貝女兒,她從來都很聽話,成績總是很好,總是會嚷着讓媽媽出題考她,從來都不曾讓父母失望。

作者開篇就道出了“莉迪亞死了”。隨後,圍繞莉迪亞父母的成長、以及這幾個孩子的成長,莉迪亞的死因也就逐漸呈現開來。準確的説,莉迪亞的死是一個意外,其實她並不想死。她深夜溜出家門到湖邊,的確有那麼一瞬間她想離開了。但是她在湖邊思考許久後,認為自己應該重新認真地活一遍,為自己活一遍,所以她跳進了湖裏。“從哪裏開始就從哪裏結束”,小時候,母親離家出走的那段日子,她曾掉進過湖裏,從那以後,她就變成了父母的提線木偶,生活越發沉重,以至於她踹不過氣。所以,她想結束掉這種生活,她又一次跳進湖裏。她本以為自己可以踩水游上來,可是,她不會游泳,就再也沒回來了。

父親從小沒有朋友,與莉迪亞母親的婚姻不被女方母親或者説不被當時社會所認可,哪怕他名校畢業、有着體面的工作、娶了白人妻子、兒女雙全、他一直生活在自卑裏面。母親一直有着不甘於平凡生活的夢想,卻因為家庭不得不放棄。當她決定重返學校的時候,儘管割捨不下,但她依然選擇拋家棄子。而母親的離開讓莉迪亞覺得是她表現不夠好,母親才離去的。所以,當母親回來的時候,她暗自告訴自己:母親説的話都是對的,一定不能惹她生氣,要順從她,要聽話。這樣的想法日復一日種在了莉迪亞小小的內心上,她逐漸失去自己了,她的生活就是圍繞不讓母親失望來的。與此同時,因為婚姻而中斷了從醫夢想的母親也更加變本加厲了,她完成不了的夢想可以讓女兒完成!因為在她眼裏,女兒有天賦並且熱愛醫生這個職業。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女兒早已失去自我,或者説,女兒從來就沒有自己。一直以來,哥哥是莉迪亞的保護傘,她可以向她抱怨,但是當她得知哥哥因為被哈佛大學錄取終要離開他的時候,她內心的保護牆坍塌了:在這個家就是個牢籠,沒有人理解她,她也掙脱不了。

家是什麼?家是互相取暖的港灣,是交換愛的場所,是人接觸外面世界之前“小社會”。家是一個平等的概念,父母只不過比孩子更有社會經歷罷了,但是這不代表父母可以灌輸自己的意志、甚至奪取孩子的生活。父母可以引導、可以建議,但不可以決定和要求。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靠着愛鏈接彼此。父母不能舉着“愛的旗號”隨意定奪孩子的生活。這樣的愛像牢籠,緊緊桎梏着孩子的生活。僅此而已。

儘管莉迪亞最後想要活出自己來,上天卻沒有給她機會。好在,她的父母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看着以前被自己忽略的小女兒,母親緊緊抱住了她,像是抱住了她自己的母親、抱住了莉迪亞、抱住了自己。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3

故事要從利迪婭的父母開始説起。

利迪婭的父親——詹姆斯,是一位有着中國血統,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詹姆斯出生在唐人街,在經濟大蕭條開始時,父母得到一份愛荷華州一所寄宿學校的工作,並獲得該學校一個學習的機會。由於這種機緣,詹姆斯在那樣困難的年代,不僅健康成長,還在學業上一帆風順,最終考取了哈佛大學,畢業後來到米德伍德任教。

在美國,教育上的分層現象特別嚴重;在中國一個窮苦山區人家的孩子,能通過努力學習,考取清華北大,最終翻身,在美國這種方法卻行不通。因為美國的私立學校,像哈佛、耶魯等,是由社區捐款維持生存的,它們存在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維護美國本土上層階級,它們會吸納一些社會其他階層的孩子,但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原上層階級的隊伍,所以被分配到其他階層的機會特別少。在美國生活的黃種人所能得到的機會更別提了。

然而,幸運“逆襲”的詹姆斯一路上並沒有感受順風順水的快感,相反,一直深深困擾於與周圍人的不同,求同也成了他之後人生的主題之一。

利迪婭的母親——馬麗林,是一個地道的白種人,不滿於母親“做個賢良淑德小女人”的期望,馬麗林從小顯得特立獨行——喜歡化學,想做醫生;厭棄女生必修的家政,想做手工。

當馬麗林遇到詹姆斯,一個從小期待與眾不同的人,遇到了真正與眾不同的存在;一個從小期待融入另一個世界的人,終於看到另一個世界向他張開了懷抱。兩人很快結婚,馬麗林在大三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隨同詹姆斯來到米德伍德,任由一個小房子鎖住了她全部的夢想。

在他們結婚時,馬麗林的母親曾反覆唸叨“這是不對的”。這種警告一度被忽視,但終因利迪婭的死亡被大家正視,同樣被正視的還有許多問題。

悲劇導火線:母親的神祕失蹤

利迪婭是詹姆斯和馬麗林的第二個女兒,前面還有一個男孩,名叫內斯。在內斯七歲,利迪婭五歲的時候,這個家發生了一件怪事——利迪婭的母親離家出走了。

馬麗林雖然婚後一直深愛丈夫和孩子,為他們提供可口的食物,維護整潔温馨的家,但年少時的夢想,並沒有因此被扼殺。在馬林裏的母親去世,她獨自一人前往老家料理,目睹母親的一生都困於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並在死後一切都被輕易扔棄,不留絲毫痕跡後,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夢想,並最終作出離家完成學業,併為做一個醫生而奮鬥的決定。

於是,在一個清晨,馬麗林不見了。詹姆斯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們失去了自己的母親。而在這種被遺棄中,內斯找到了一生摯愛——宇宙,確定了研究宇宙的人生方向;而利迪婭卻在遺棄中,懷疑反思自己,許下了“若母親回來,一定會滿足她每一個願望的心願”,為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馬麗林最終回來了,倒在考試即將開始的前三個星期,因為她有懷孕了。這一次她終於喪失了奮鬥的勇氣。她將全部心思傾注到自己的女兒——利迪婭的身上。詹姆斯也因為馬麗林的迴歸而更愛她,也將全部的心思傾注到那個和她母親有着同樣顏色眼睛的女兒——利迪婭的身上。一個五歲的孩子,為了不再拋棄,默默承受了兩個成年人人生的重量。

她和內斯的關係很特別。在利迪婭剛成為父母的關注焦點時,內斯曾因不滿這種偏愛,將利迪婭推進湖裏,而在看到湖水閉合下馬麗林臉上安寧、滿足的神色後,諒解了她的不易,將她拉了上來。那一刻,兄妹兩個交換了在父母這種狂熱偏愛下的感受,並締結了互助的同盟。

就算一切都在將自己壓向深淵,至少還有內斯,他會拉住她的手,將她從深淵裏拉上來。

然後,在利迪婭十五歲這一年,內斯也要走了;內斯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家庭的壓抑氣氛也讓他迫切想切斷一切聯繫,無論物理距離,還是心裏距離,內斯都不再是利迪婭的支撐。

十五歲的利迪婭,害怕水的利迪婭,在凌晨來到小時候曾墜入的湖中,在一片漆黑和安寧中,走向水面,遠處一點燈光,像遙掛天邊的孤星。

為何要用死亡警醒世人?

故事的脈絡大概就是這樣。

小説中有提到四五十年達,有色人種在美國的生存困境;有提到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種,將自己的人生傾注到另一個本應該完全獨立的生命體上,對對方造成的壓力;有提到父母的偏愛對孩子的影響;這林林總總的問題,最後確實通過一個少女的死亡引起一家人的重視。

但其實這樣的問題,在如今的中國家庭也並不罕見。庸碌是大部分人的標籤,而希望卻是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當對自己失望,孩子自然成了繼續自己希望的下一個目標。

為何小説中,利迪婭會想到死亡呢?作者為何要安排一個死亡來給世人敲響這個警鐘呢?

一個美國中層階級的家庭中的花季少女最終選擇了自殺,或許囿於她的人生經驗,當時的種種壓力已壓得她喘不過起來,可從其他階層,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或許“前途光明”會被與她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人的視野總是有侷限性的,有些問題從一方面看,實則退無可退,然而換個角度也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4

昨天看完了同事推薦的《無聲告白》這本書,這本書描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遺憾的是這樣的故事還在不斷的重演,可能會永遠存在,更可怕的是我們都身在其中。

故事描述的是一個第二代移民美國的華人和一個美國女孩結婚之後,移居到美國一個小鎮,生了三個孩子,這裏小鎮只有他們一家混血家庭,其他都是白人。一家人在這個環境中格格不入,父母的成長環境和心裏,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孩子又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父母把自己的所有期望壓其中的一個孩子身上,孩子不堪重負,最後走向......

書中大量的細節和心理描寫,使讀者身臨其境,如芒在背。

"你們要住在哪裏,你們在哪裏都不合羣。你會後悔一輩子的"這是結婚的時候女孩的母親給她説的説,像個詛咒一樣。

對於他們的小孩來説,她的母親最希望與眾不同,她的父親最想要融入人羣,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他們到最後沒有別的去處,只能向前!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5

《無聲告白》不是我看的第一部華人作品,也不會是最後一部,但伍綺詩卻是第一次閲讀。

華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點是“身份認同”,幾乎在每一位身居海外的寫作者都會涉及,也正是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優秀華文文學。詹姆斯·李作為一個自小在美國長大的人物,種族歧視、身份認同等問題必然追隨他一生,當然,這也一樣延續到了他的子女身上。這也是莉迪亞與內斯為何備受冷落,沒有朋友,一直孤獨的原因之一,也是引發莉迪亞自殺的根由之一。

中華民族是非常重視家庭的,這一點依然在這部作品裏有體現。早前,看過一本名為《為何家會傷人》的書,那時所想起的種種,直至看到這本小説,看到這個家的故事,才真正懂得那種傷痛,美麗而令人窒息的。

莉迪亞是這個家的支撐,以她的死亡為線索,回憶與現實兩個時空交叉,關於她死亡的真相也慢慢被揭開。這個家的四個人都該對她的死負有部分責任,當然也有她自己,從瑪麗琳離開又回來那時起,莉迪亞就為了讓母親不再離開,默默接受一切。她對母親安排的一切都順從,她只是害怕被離開被拋棄,她必須學力所不能及的知識,必須假裝有很多朋友是受歡迎的。可是,當她的世界裏可以感到有價值的東西——她的物理成績、內斯的默默支撐和理解——即將要失去,最後連與傑克的感情都變得不可能,而留給她的只有更壓抑的生活的時候,她的世界崩塌,死,或許是最好的解脱。

也許,我是幸運的,即使父母沒上過大學,即使他們曾經很希望我能讀大學,可是他們從來不把這個他們一輩子的願望強加於我。他們沒有像瑪麗琳逼迫莉迪亞那般逼我學習、上課、做題,我也不用忍受那樣來自他們期望又怕失望的壓力。我們可以選擇很多東西、選擇做很多事情,可是唯獨父母,我們無法選擇;唯獨父母,我們不應苛責,可是天下負父母最多的還是子女。所幸的是,我沒有辜負他們的期盼,完成學業,也完成了自己的蜕變。在以後的日子,用自己的努力,來愛護他們。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6

我選擇與星空訣別,讓黑夜的寒冷凍住心房,或許可以冰封住疼痛與憂傷。冰澈的湖水漫向天際,我輕輕對着盪漾的水波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綺詩的著作,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這部長篇小説曾奪得2014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我每一次輕輕翻開這本書,心頭總會為之顫抖,感覺剎那間全身的血液都為之凝固,深感此書獲獎是實至名歸。伍綺詩以細膩生動的文筆,講述了一箇中美家庭的小女孩莉迪亞從小揹負着維繫家庭的重擔和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她在巨大的家庭、社會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之下最終選擇自盡的故事。

本書的故事扣人心絃,情節逐層推進,一波三折,奧普拉評論説:“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撩動你的情緒。”全書開頭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作者以一個小女孩的死緊緊揪住了讀者的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激發了讀者無盡的閲讀興趣。作者從這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展開敍述,看似依舊平凡的一天,實際卻已不再平靜,看似簡樸平和的語調卻散發着淡淡憂傷。全書圍繞尋找莉迪亞的死亡真相來展開描述,通過描寫全家不同人物的故事來逐步探尋她的死亡真相。其中,作者先通過寫女主人公的母親年輕時想學醫卻遭他人嘲笑,最終因為家庭原因放棄夢想的情節,為下文寫母親希望甚至要求莉迪亞學理從醫的情節埋下伏筆,母親的故事情節是探索真相的核心,不僅暗示了主要原因,也巧妙地探索了性別歧視現象,家庭以及個人道路的相互影響。家,是我們休息的港灣,但對家的責任承擔也許會束縛了我們振翅雲霄馳騁天下的夢想,這段情節自然地引起了讀者對權衡家庭責任與個人夢想的的思考。情節簡單卻深刻,猶如熊熊烈火的引星。

小説的高潮在懷疑莉迪亞的男性朋友傑克是兇手以及父親出軌之時,在家庭即將破裂,似乎一切證據都指向傑克是兇手之時,卻峯迴路轉,傑克的祕密揭示,真相另有隱情。隨着故事節奏越來越快,我的心絃也繃得越來越緊,在驚心動魄之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跌宕起伏的情節自然地引出故事的結局,在真相大白之後,我得到了寬慰。莉迪亞因始終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從而淹沒了真實的自己,當她找到真正的歸宿就選擇了葬身於湖底,寄夢於天涯。故事的結局讓人深刻地領會到“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的主題。同時,莉迪亞家庭的重新團圓,也讓我們明白家人之間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

拿破崙曾説過:“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一個世界;一張臉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無聲告白》把諸如不同國籍間的種族歧視、社會間的性別歧視、個人間的愛情觀歧視等等人性的醜惡,社會的弊端揭露得淋漓盡致。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關懷或許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但在他人眼中卻可能如温暖的火把點燃黑暗的夜空。全文每一處落筆,每一個精準的字眼,每一個深邃的或者戲謔的思想,都能觸動我們的心,帶着我們傾聽那些高於或者低於浮世的響動,叩問靈魂的深處。

閲讀《無聲告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能給我們那顆沾滿煙火與塵埃的心帶來一絲絲光明與温暖。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7

放假的時候最適合讀小説,《無聲告白》這本書一直放在書架上,想找一個大段的時間一口氣看完,所以這次旅行的途中,什麼書都沒有帶,只帶上了它,而它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整本書的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能夠撩動我的情緒。

整本書情節圍繞着莉迪亞的一家五口人展開。

詹姆斯-李,薩迪亞的爸爸,雖然土生土長在美國,但是他有着一張中國人的面孔。他的爸爸在1930年頂着別人的假名移民到了美國。在那個對中國人還不是特別接受的年代,他處處的感受到了白人對他的歧視。他極力的想融進這個大熔爐中,但是從小到大不論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不能夠實現他的願望。所以他雖然一直生活在美國這個國家,卻一直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孤獨。

瑪麗琳,莉迪亞的媽媽,她是一個從小到大被當家政老師的媽媽教導着要做一個賢妻良母的人,但是天性期待與眾不同的她,從來不願意聽從母親這樣的安排。她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個女醫生,所以從進大學的第一天起,她就努力的學着醫學院的知識。

當她在大學裏面第一次遇見了老師詹姆斯,這個有着東方人面孔的老師的時候,便深深的被他吸引。一個因為自己的長相而心生自卑的人,當遇到一個白人女孩的追求的時候,便足以產生不可思議的愛情火花,他們也很快在一起。並且有了兩個小孩,因為有了家庭的壓力,她慢慢的放棄了自己想當醫生的夢想,做了一個家庭主婦。

她的婚姻沒有得到她母親的祝福,所以在她結婚後,她和母親便徹底斷了來往。結婚八年後,她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才收到了通知,當她回去整理母親的遺物的時候,發現唯一能夠紀念她母親的東西,只有母親時常放在手邊的一本烹飪料理書。

隨着清理好母親的遺物,瑪麗琳突然發現她媽媽在這個世界上過得毫無意義,完全沒有追求過自己的夢想。所以她拋棄了自己的一切,搬到遠離家的一個小公寓裏,重新開始看書,以求實現自己的夢想。

內斯,莉迪亞的哥哥,他雖然是家中的長子,但是莉迪亞才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不論他有什麼樣的需求,或者是他有什麼樣的想法表達出來時,爸爸媽媽都不會重視。所以他慢慢的習慣了,把自己的想法、願望、需求都埋藏在心裏,不告訴任何人,只是一個人堅持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聽從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他也是家中唯一一個能夠真正理解莉迪亞內心想法的人,也是莉迪亞的情感唯一輸出口。

漢娜,莉迪亞的妹妹,她是一個意外的到來。因為她的到來,她的媽媽不得不放棄了自己之前的夢想實現計劃,甚至埋藏了他的夢想,乖乖的回家,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而她的爸爸有時也覺得她是一個多餘的存在。她的房間被安排在閣樓上以前存放雜物的地方,家裏的很多人甚至常常忘記了它的存在,而她也乖乖的把自己放在最渺小的位置,總是把自己藏在桌角下面,椅子背後,儘量的讓別人忽視他的存在,但是她也是整本書中唯一能夠看透所有人的人,她知道所有人發生了哪些的變化,她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卻不能夠説出來。

莉迪亞,家中的二女兒,她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也是她爸爸媽媽夢想實現的承擔者。因為莉迪亞媽媽那次毫無徵兆的離家出走,她的心理遭受了極大的創傷,她暗暗的祈禱發誓,只要媽媽能夠回到家裏,她願意做任何的事情來讓媽媽開心,從而留在家裏。

當她媽媽發現自己的夢想實現不了的時候,她希望莉迪亞能夠幫自己實現夢想,成為一個女醫生。而莉迪亞每次對媽媽的要求都是毫不猶豫的點頭説yes。因為莉迪亞發現自己這樣一個簡單的做法,便讓媽媽變得非常開心,從而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温馨和諧。她便值得自己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是她沒有意識到,這是她將來承受的無法承受的壓力之源。

當莉迪亞習慣於無條件的滿足媽媽的需求時,她便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無條件滿足別人期待的人。當她的爸爸希望她能夠多多的出去交朋友時,即使內心不情願,她也鼓足了勇氣去嘗試。但是因為它獨特的東方人的面孔,和她的父親一樣很難交到朋友,所以為了讓她的爸爸不難過,她想到了假裝打電話這個方法,假裝坐在陽台上給別的同學打電話,假裝告訴爸爸她的同學有哪些變化,讓家裏人知道自己是有聽他們的話的,她是有交到朋友的,她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只是她內心的孤獨,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

莉迪亞所有壓抑的情感只能和內斯一個人説,因為他是被爸爸媽媽忽視的人,他知道孤獨的感覺。他能夠明白莉迪亞被爸爸媽媽完全關注,毫無自己的思想空間的那種窒息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內斯是莉迪亞的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有他的存在,莉迪亞才感覺到自己能夠承受爸爸媽媽這樣的期待壓力。但是這一切的平衡都被內斯收到的哈佛錄取通知書打破了,莉迪亞覺得自己的世界正在崩潰,但是她無能為力。

與其説莉迪亞因為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而努力完成他們的期待,倒不如説是因為莉迪亞努力的在迎合父母的期待,而變成了他們喜歡的人,因為他們覺得莉迪亞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但是當莉迪亞無法控制自己世界的平衡,無法承受他們期望的時候,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8

買了電子版後我花了兩天就讀完了,是我讀書最快的速度了,讀的過程中,內心時刻充滿着激動和恐懼,激動在於我心中的價值觀被這本書很好的展現出來,恐懼是因為我怕自己會踏上莉迪亞的“不歸路”。書本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人物心理和細節,但總的內容這篇文章就可以涵蓋,但是它帶來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文章以女主莉迪亞的死亡拉開序幕,用莉迪亞死亡後家庭生活的變化和死亡前現實的生活交織描寫。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個美籍華人,靠着父母餐廳端盤子等不體面的工作把詹姆斯變成了美國國籍,但詹姆斯因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大家以他為話題點,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圍的人羣,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於他的獨特的外表,不管在哪裏都感覺周圍充斥着異樣的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他繼續努力讀研讀博,他本以為可以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因為當時他的導師告訴他有個歷史教職剛空缺出來,然後最後也許是因為他獨特的外表或是不善於交際,他最終沒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海爾伍德任教。從那時起,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討厭過去的一切,討厭怯懦、獨特、孤獨,嚮往合羣和普通。

同時由於詹姆斯的兒子性格軟弱,這也讓詹姆斯想起了年輕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過去的自己。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歡現在的兒子。當他兒子告訴他他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宇航員的那一刻,他不知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覺得莉迪亞很像年輕的瑪麗琳,那麼合羣、惹人喜愛,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關愛給了莉迪亞,因為內心的自己多麼嚮往自己年輕時可以像莉迪亞這樣。

莉迪亞由於害怕母親再度離開家,讓家庭支離破碎。害怕父親每天對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選擇了妥協。雖然説自己會聽從莉迪亞的想法,她只是給她建議,但每次目前都帶着強烈期待,也許她自己沒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裏,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來回答。以至於讓媽媽認為她就是想要與眾不同、就是想要當醫生。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選擇撥打語言助手,自己則假裝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家庭和事業本身就無法分隔開,一旦產生它們勢必會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圖把家庭和生活分開的手段都是徒勞,因為夢想再大也逃不過人心。我記得畢業後不久面試了白鷺芳洲藝術基地的銷售崗位,後來得知它主要是個性化婚禮策劃的,而且老闆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經有了培養孩子的根本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一切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脱離父母的、獨立的個體。他屬於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夢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的器皿。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幫助,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他喜歡動物不喜歡英語,用動物組成英語字母的形式或許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引導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會變成他的興趣。我的原則是,如果你本身足夠厲害,你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工作,那麼你可以事無鉅細的關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過你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你什麼都不需要做,無為而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只需要傾聽孩子,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習生涯中有兩個東西極其重要,興趣和朋友。

生命無法回溯,現在的一切終究會連點成線,在你年老時刻,回憶起來,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9

莉迪亞失蹤了,作為掌上明珠,這件事對全家來説無疑是一聲平地驚雷,追隨着姐姐的腳步渴望得到關注的妹妹漢娜,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全優哥哥內斯,渴望擺脱母親的陰影並將希冀全數寄託於女兒的母親瑪麗琳,自卑且怯懦的亞裔父親詹姆斯,每個人都毫無頭緒。

在我看來這本書描繪的是羣像劇,更是一個家族的悲劇,由謎團被層層剝開展露到結局真相浮出水面,每一個人的故事和心路歷程都被剖析透徹,一蛛一絲的細節似乎都引出了結局的必然性。

讀畢這這本書,我的內心有一絲莫名的悵惘,不能説在這本書裏我看見了自己,只能説我在某個人的側寫中窺見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遵循着自己的原則學會了如何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裏一呼一吸,因此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順應他人的期待而亦步亦趨,往往忽略了發自內心的聲音。就像書評所述:我們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並非自作聰明的一味逆反,無需低眉順眼的乖巧聽從,既然你認定了人只活一次,那麼何妨在有限的生命、範圍裏活出自己?

同時書名所著也頗有警醒意味—無聲告白,我們渴望他人能從自己的一顰一蹙知曉心中所想,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重合的樹葉,相同,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完全洞悉另一個人所想,正因為我們皆為獨立的個體,所以我們只能無限趨同而不能完全一樣。那麼語言在其中便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它可以是一個家庭矛盾的引火索,但如若你發自內心,訴以真誠,那麼我相信心聲的碰撞必然會有迴響,語言也可以是一個美好家庭的催化劑,一份友誼的粘着劑,一段關係的調和劑。

最後引用黃永玉先生的一句話—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讚自己。陌生人,願你我都能以有聲代替無聲,用赤誠交換虛掩,向自己的小天地告白,替自己愛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0

我讀了這本書後,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回憶了一個混血女孩離開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講述了她離開人世後一家人發生的事,這本書也揭示了種族問題、性別歧視、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社會對家庭和個人的影響、家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等問題。

在這個生活在美國的家庭中,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詹姆斯兒時隨着謀生的父母到了美國,從小就感受到了別人對他與對其他人的不同,他處處怕別人知道他的不同,處處想和別人一樣。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瑪麗琳由她母親一人撫養長大,被她母親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於是放棄了繼續深造,成為醫生的機會,她聽到女醫生便會有驚訝的反應。

當瑪麗琳嫁給詹姆斯的時候,她母親認為她不對,她應該嫁給一個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認為,如果瑪麗琳聽了她母親的話,或許後來就不會有她女兒莉迪亞的悲劇,她兒女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無奈和困擾,她的家庭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事,但根源在於種族問題。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大女兒莉迪亞沒有朋友,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瑪麗琳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於大女兒,希望她成為一名醫生。莉迪亞在家人面前假裝自己有朋友,對媽媽的要求無條件服從,因為她愛媽媽,希望媽媽開心,而不是因為愛科學,不是因為想成為一名醫生。瑪麗琳卻沒有發現年少的女兒內心揹負了這麼多,同時,她還忽視了小女兒漢娜和兒子內斯,這三個孩子的內心都發生了問題,在他們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中,悲劇就發生了。

當莉迪亞永遠消失在他們的生活中的時候,在他們受盡煎熬後,才漸漸發現了一些東西,想挽回一些東西,可是,有的卻再也回不來了。

終於,瑪麗琳知道了自己應該早早地關注莉迪亞真實的想法,應該給另外兩個孩子多一些關注,應該更坦誠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後悔沒有在犯錯之前醒悟,內斯後悔沒有早早地説出該説的話……最後,他們明白了這些,瑪麗琳終於去擁抱了那個一直渴求母親關注的小女兒,原諒了丈夫,詹姆斯終止了錯誤。

在失去了一些過後,他們終於懂得了,應該讓一個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時説出該説的話,不然,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後悔。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常常因為交流不當的問題產生隔閡甚至是衝突,也造成了令人遺憾的事,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交流,我們需要相互理解。

這本書讓人反思種族問題,反思性別歧視,反思怎樣與家人溝通,反思怎樣做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1

不愛看悲劇,每每讀這樣的書都有種心塞塞的感覺,也許這是我個人在心理上躲避着什麼吧?不討論我的心理軌跡,還是來看看我們仁慈的作者吧。

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父母均為科學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開篇就這麼寫着――“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她已經為這部作品定下了調子,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要麼找到、要麼死!如此惡狠狠的開篇……

一個個體的終結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終結……繼而整個社會……。如果照這個線寫下去,我們看到的畫面將是一個晦暗的如霧霾籠罩的大地!那才是真正的悲劇——沒有一絲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當我讀到莉迪亞不幸離世並非是她對人生的絕望而是為了給自己勇氣找到真正的自己時,當這樣的悲劇僅僅是一個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誤時,我感歎……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劇就是悲劇,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輕的生命終結了。帶着父母雙重夢想的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讀到了一個不和諧的節奏。書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實際行為如此的不協調,甚至相反。他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表達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説有這麼一個羣體。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們活在自我的安逸狀態下,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空間。並把自己的想像及愛強加與那個被愛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侶。有那麼一天,當真相打碎了這個夢……悲劇……來了。

好了,回到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裏即將肢解的家裏還有愛。大家都愛着彼此卻又用這份愛傷害着彼此。也許正因為有愛才會看到這兒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天使,小小的漢娜就如一個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温暖周圍的一切,卻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漢娜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家人……也同樣温暖了我的心。有了漢娜這部悲劇才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説那麼沉重的話題。我只想説找到自己並展示給愛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劇的根本。在有愛的世界裏……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就好。

還有一個題外話。我一直在想,在被畸變心理的父母關愛下如何成長為心態正常的孩子?“被有着畸變心態的父母忽視才成就了漢娜?這算是幸運?那麼同樣被忽視的內森選擇了強大自己準備逃離又算什麼?”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2

人類都是健忘的,40歲沒法理解30歲,30歲也看不懂20歲,20歲則對10幾歲不屑一顧。

我知道14-16歲的少年們其實都動過自殺的念頭,可能是一瞬,可能是一兩次,但相信我,他們都有。記得上國中的時候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14歲的母親也想過自殺》,那個時候的年輕的小姑娘小夥子,都單純脆弱無比,父母的不信任,老師的譏諷,失戀,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都會讓人無比自卑和恐慌,自殺,重啟,可能是知識範圍內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法。

因為年輕人的悲傷,總是比天還要大。

孩子在最初的時候沒有夢想,蔣方舟就説過一句話,“孩子在年幼時候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一種向大人們獻媚。”無比正確。一句誇獎,一次和諧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學習的目標。至於想當科學家,畫家,也不過是從小聽大人説多了,就記住了,鬼知道科學家是什麼東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認同的。被家人父母社會,或者自己。即使一時短暫的叛逆也不過是想要某一瞬間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説白了還是因為一種廣義上的虛榮心。

這種被認同的心理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晰,越來與具體。比如,我想成為一個小範圍的網紅;我要創業,賺錢;我要成名;我要做一個酷的人,讓別人都羨慕我,這是認同,是虛榮心的一種結果。

前兩日和好友聊天,如何選擇行業這個問題無意中被提了上來。

現在金融業大熱,人人都想在資本市場裏摸滾打爬一圈,並同時能功成身退,攢足了錢回家養老,然後過自己想做的生活。無論是做fashionIcon也好,做電影藝術家也好,終歸是要有錢。

但是遺憾的是,資本市場的玩法就像擊鼓傳花,總要有人輸才能有人贏,沒有過硬的背景,過人的膽識,入了這行之後,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庸碌一生。但是金融業誒,是一個説出去人人都會眼睛放光的行業,所以還是有很多平庸人士,在為了普世價值的認同感,擠進這個行業。但是你要是説,有多少人真的覺得適合這潭渾水,如果做個調查,那數字一定是捉襟見肘了。

真正能擺脱他人眼光的人都是勇士,能做到的人其實少之又少。

我有一個朋友富二代出身,家境殷實,上大學那會我們還在吃着食堂,摸着鼻涕,出門玩耍坐着漏風的公交車時,他已經開着他們家奔馳上下學了。他沒什麼後顧之憂,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取悦自己。他唱歌,錄歌,發專輯,跳舞,跳到可以參加比賽,愛上了電影,立志要攢到錢拍一部鴻篇鉅製,每日躲在宿舍也是看盡所有7星以上電影,只為了可以培養自己能成為導演的一種感覺。後來家庭變故,吃穿用度一時間都成為難題,但是他找工作依然有着一種情懷,施展能力的做,表面工作毫無建樹的不做,也是這麼任性的一個人年近30,每日還在過着那些取悦自己的生活。而我們這些周圍的朋友,都好生羨慕。

對於他們這種人,那種渴望被世界認可的成功,不過是在成為自己之後的結果,並不是目標。我很羨慕成功的人,我更羨慕知道自己要什麼,每日都為自己而活的人。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某一個瞬間,可以擺脱他人的期待,普世價值的期待,尋找真正的自己。

想要成功沒有錯,想要平凡是對於成功這條路上的附加要求,也沒有錯。沒有人喜歡為了出名,被人罵着長大。想要平凡,從平凡中有那麼點兒不平凡是所有人對於“社會生存”這個命題裏最理想的期盼。

願你們從這本書反思到自己,反思到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成長,那這本翻譯不那麼靈光的書也算是找到意義了。

如果做不到,至少在心理建設的時候告訴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3

人生,可以如李白般快意瀟灑,“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人生,也可以像元冕般淡泊名利,“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人生,還可以似陶淵明般悠然自得,“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銘記一點:我們要活出個性,活出精彩!莉迪亞就是這樣一個活出個性和自我的女孩。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本叫作《無聲告白》的書開頭只是這樣寥寥幾個字,故事由此展開:莉迪亞的媽媽瑪麗琳是詹姆斯眼中的隨波逐流者,莉迪亞的爸爸詹姆斯在瑪麗琳眼中是與眾不同的,兩個人的期待同時交織在莉迪亞的身上,莉迪亞只能無奈地承受着一切壓力,猶如牢籠中的小鳥渴望藍天和白雲。回顧莉迪亞的一生,雖然痛苦卻又快樂。這痛苦是漫長的,因為一直以來她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掙脱不開,這期待像積雪,一片一片地壓在她小小的脊背上;這期待如刀刃,一寸一寸地劃過她白嫩的肌膚;這期待似枷鎖,一點一點地禁錮她的思想。她開始失望,痛苦,絕望,麻木。好似一切的快樂都離她而去了,留下的只有無言的痛苦。

人們擺脱痛苦的方式有兩種:一種人會選擇接受現實,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而另一種人卻會選擇擺脱束縛,重獲心靈的自由。莉迪亞是一個勇敢的人,在許多壓迫把她壓的喘不過來氣時,她選擇直視心靈的痛苦,甩開這些貼在她身上的標籤。雖然故事中的她因意外溺水而死亡,但在她生命終結之時,她的心中盡是快樂與自由。

你看,每日小心翼翼,憂讒畏譏的可憐人只能感受到無盡的苦與不可名狀的痛,而不在意別人看法,堅定自我的聰明人卻活得精彩而又自在。無論如何,你都應該明白,如果從一開始你的出發點就只是順應羣眾,討人喜歡,那你就得準備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妥協,最終你將可能一事無成。我們不能保證,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生活就會成為偉人。但是我們可以細想一下,哪一個偉人從一開始是成功的?哪一個偉人沒有年少輕狂時?可他們不也都是面對着別人的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一步一步登上巔峯的嗎?

愛因斯坦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這就正如同哥白尼提出“日心説”,他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面對着教皇的迫害,教會的公開侮辱,各路天文學家的挖苦與反對,哥白尼都仍是一個人無畏地站在風口浪尖,無論是什麼樣的刁難,都沒有使他放棄追逐真理的步伐,終於,在歷經了這麼多的磨難後,他所支持的日心説終於得到人們。

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下就退縮;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異樣的目光下就羞愧;如果一開始他在別人無情的迫害下就放棄;那麼真理的面紗,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揭開?無論是追求真理還是追求夢想,我們都應毫不動搖地堅定自己的目標,面對別人的嘲笑不畏懼不退縮,只有這樣,我們離夢想才會越來越近。

可是放眼現實,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忘記了如何為自己的夢想而付出,猶如温室裏的花朵,不能忍受絲毫不適應的風雨。他們總是追逐所謂的時尚,隨波逐流,沒有自主觀點,一味地順應大眾……這些人永遠處於人生的“舒適區“,什麼問題都不思考,什麼目標都不追求,那最後的結果也只是提前“死亡”。

芸芸眾生中當然也有許多人活出人生風采,他們有更強的自主創新意識,在生活中不斷突破自己。例如尼克胡哲,他生於澳大利亞,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症”。因此,他受到了許多人的冷嘲熱諷,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在他看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並且還於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他為人樂觀幽默、堅毅不屈,熱愛鼓勵身邊的人,年僅32歲,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觸逾百萬人,激勵和啟發他們的人生。

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更需要的是一顆敢於面對風言風語而無所畏懼的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險阻,也依然堅信:生活其實處處有陽光,但陽光之前總是要經歷風雨的。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狂風暴雨,堅強地面對一切吧,堅信總會有出現陽光的那一天。我們要竭盡自己的能力,活出風采,我們就是那顏色不一樣的人間煙火!著名的中國企業家陳歐説過這樣一句話:“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麟傷,也要活得漂亮。”是的,我們要活的漂亮!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4

一個追求特立獨行想做醫生的美國女子和一位在美國長大不合羣的中國男子組合家庭。他們彼此豔羨,男子羨慕女子的坦然自若,自信大方,毫不畏懼;女子羨慕男子的特立獨行。這樣的結合似乎很合理,但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與周圍格格不入。因為家庭,女子放棄了醫學夢,最終把所有的夢想期望寄託在女兒身上。男子則想讓女兒變得更受歡迎,擁有更多的朋友,一直被異化,被忽略這也是他曾沒有得到過的。然而她們的女兒並不喜歡醫學成為幹練的女強人,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性格有點孤僻的小女生。接下來,她承受了太多,終於因為“極度”關注走向毀滅。

父母以為很愛我們,給我們所有,結果發現卻只是他們想要的。乖巧的孩子想要父母開心,結果發現自己不開心。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她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都是普通的人,不必為充當緩和矛盾的工具,而接受所有,承載過多的期望。

在外人看來你恍如救世主,試想當年王昭君出使西域和親的背後她隱藏了多少悲哀與孤獨,卻仍要以光輝的和親使者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我們千古吟誦,而不知她揹負了多少光輝使命的壓力。但還是值的肯定:她偉大,她隱忍。一個讓人敬佩又憐惜的女子。

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聲音,不必去偽裝成大家想要的樣子。

倘若他們的女兒是一個會發出自己聲音的人,那麼她也許不會走向絕望的道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就算你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格格不入,多麼的不合羣,你也不會覺得孤獨。這個社會並不缺少孤獨者,不必自憐自艾。有句眾所周知的話:你的孤獨雖敗尤榮。“認清自己的孤獨,才能倘開心扉,才不會被孤獨本身所困擾。不用逃避,不用掩藏,這樣就是你,或許看起來就是那麼的不合羣。”這是我想對莉迪亞説的,你背後似乎有些我的影子。

對每個人來説生活本身是不同的,沒有好壞之分,你覺得快樂那就對了,人生也就是這麼回事。我不説莊子的虛無主義,我不能超然物外,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得由你自己選。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5

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悲劇。文中以家中最受父母期待和喜愛的女兒的離世為開場,採用倒敍的手法,一點一點為讀者撥開謎團。

作為最像母親的女兒,她從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於母親年輕時的特立獨行,嫁給了中國血統的老師,放棄了當醫生的夢想,所以母親的遺憾與抱負託付給了女兒。父親是一名中國人,從小飽受當地人的歧視和諷刺,特別盼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融入社會,被當地人喜愛。於是女兒就在父母的厚望中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在一個夜晚被一個“意外”帶走了生命。也許死亡是女兒最好的歸宿,在那裏她不用為沒有朋友被父親擔憂,不會因為功課不好被母親失望。但這樣的結束方式卻是令人遺憾的。

文章篇幅不長,以家庭中的種種瑣事給我們展現了華人異地的生活的不易。想出人頭地,但沒有機會;想融入社會,但飽受歧視;想成績優越,但沒有天賦。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毫無疑問女兒是被父母“逼”死的。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健康無憂的成長,而不是成為誰誰誰。文中的父母卻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希望強壓給女兒,希望女兒代為實現,這種父母是自私的。

就像書中所説“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願每個苦苦掙扎的我們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