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教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十篇

來源:文書谷 5.01K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教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科教工作計劃範文彙總十篇

科教工作計劃 篇1

一、本學期教研活動工作重點

1、做好課改培訓工作,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做好課改準備工作。組織高中政治骨幹教師參加省級新課程學科培訓。精心組織,縝密安排,組織好市級高中政治新課程學科培訓活動。加強對省、市新課程樣本校教學調研,切實掌握課改實施情況。通過培訓會、學習會、研討會、座談會及個別交談等多種形式,引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構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紮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2、加強校本教研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引導教師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基本要素,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基本研究單位,通過理論學習,發現和選擇教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個人探究和集體合作相結合,解決高中課程改革中的問題,並從制度建設、活動形式、研究策略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

3、改革教學評價制度,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加強評價與考試製度改革的探索,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學生的全面與可持續發展。根據高中政治的.學科特點,要把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放在突出位置,強調學生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採用多種學習評價方式與開放的教學評價方式。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實驗,樹立學生主體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研究大學聯考動態,加強複習備考指導。召開大學聯考分析會,研究20xx年考試大綱,分析考生答題情況,明確大學聯考方向,把握大學聯考動態。開展高三學生文科綜合能力競賽,促進優秀學生的發展。舉辦高中政治證書會考複習研討會,加強對會考複習指導工作,以會考促大學聯考,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1、通過集體調研、樣本校聯繫工作、聽課、評課、座談、訪談、講座、研討會、問卷調查,組織各類培訓、評比、競賽等活動,切實掌握教學第一線和全市高中政治教師的基本情況。

2、開展工作課題研究和專題性教研活動,收集、整理優秀課例,推廣教改優秀成果,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三、學科教學研究的課題

1、高中政治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2、高中政治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實踐探索。

教研活動表

周次時間活動內容地 點參加對象

暑假8月市高一政治新課程備課活動另定全市高一政治

任課教師

18.28~9.3教師報到,學生始業教育

29.4~9.10市直高中政治教研組長會議市教研院市直高中政治

教研組長

39.11~9.17各縣(市、區)中學政治教研員會議市教研院各縣(市、區)中學

政治教研員

49.18~9.24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集體教學調研教師教育院附校市高中教研員

59.25~10.1省高中政治教學論文評比省教研室部分市獲獎論文作者

610.2~10.8國慶長假

710.9~10.15市06年大學聯考文綜政治試題分析暨07年高中政治證書會考複習研討會樂清中學高三政治任課教師

810.16~10.22市高中政治教學設計案例評比市教研院有關高中政治教師

910.23~10.29市高中政治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班活動另定第三屆研修班學員

1010.30~11.5市高中新課程樣本校教學調研另定市高中政治教研員

1111.6~11.12市高中政治新課程學科教學調研另定市高中政治教研員

1211.13~11.19期會考試

1311.20~11.26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集體教學調研温十五中市高中教研員

1411.27~12.3市直高中政治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會另定市直高一、高二

政治任課教師

1512.4~12.10市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省、市樣本校部分高一政治

任課教師

1612.11~12.17市直高中政治證書會考複習研討會另定市直高三政治

任課教師

1712.18~12.24市高三學生文科綜合能力知識競賽部分高三文科班學生

1812.25~12.31市高中政治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班活動另定第三屆研修班學員

192009.1.1~1.7市新課程改革樣本校活動市樣本校市高中政治教研員

201.8~1.14市直高中政治新課程學科教學調研另定市高中政治教研員

211.15~1.21高一、高二政治期末試卷審核、定稿市教研院命題小組成員

221.22~1.28高三學生第一次適應性考試卷審稿市教研院大學聯考學科指導

小組成員

231.29~2.4高三學生第一次適應性考試卷定稿市教研院大學聯考學科指導

小組成員

242.5~2.11省高中政治證書會考評卷工作温二十一中部分高中政治教師

科教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活動方式,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立足於探索開放性的實踐活動,探索多種途徑,努力保持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能與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發展相結合。使學生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工作思路:

(一)加強學習,提升新的課程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隨着實踐的不斷深入,理論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觀念和課程意識也必須與時俱進,本學科的教師要加強學習,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性質、目的和意義,使工作目標明確、操作正確、效果明顯。

(二)加強課程研討,整合資源優勢

研究的議題主要是探討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評價,探討以小組為單位的主題研究,探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專題研究,共同探討課程的有效實施,整合各校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在協作和交流中互相溝通,互相交流,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三)關注師生需求、促進師生髮展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把課題實驗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加以開發,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及競賽,在交流中增知,在實踐中長才,注意積累綜合實踐活動的典型案例,豐富本學科資源。教師要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與校本課程結合,從課程的實踐性、活動性、生成性出發,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激發學生的真正興趣,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四)完善課程管理、抓好課程實施

教師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和“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按課時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嚴格按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城區綜合實踐教研組長會議。

2.制定並貫徹教研工作計劃以及各年級組制定教學計劃。

十月份:

1.20xx年慈溪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生本課堂快樂學習”優質課評比。

2.20xx年寧波市綜合實踐活動經典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討會(北侖)

3.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

4.各年級組集體備課。

十一月份:

1.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

2.進行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

3.20xx年寧波市綜合實踐活動經典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討會(餘姚)

十二月份:

1.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

2.進行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

3.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慈溪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評比。

4.上交寧波市第八屆義務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成果。

一月份:

1.學生活動成果展示。

2.各類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進行資料彙總,對學生進行考核及綜合性評價。

4.回顧本學期教研活動情況,進行學期工作總結。

科教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20xx年工作行事曆》的要求,充分發揮教研員及學科中心組成員的引領教研和管理教研的作用,開展豐富多樣,卓有成效的活動,進一步抓好中學化學、生物科的'教學教研活動,結合我市教研訓中心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以教學促教研,以教研促質量,全面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工作目標和措施:

1. 聘請相關學科省級專家到我市指導大學聯考、會考備考。

2. 組織全市的初、高中化學、生物科教師開展大學聯考、會考備考 研討會。

3.創新教研形式,開展“同課異構、網絡教研活動”。

4.深入農村學校開展教學視導,做好對低分率較高農村學校的服 務工作。

5. 組織學科中心組成員送教下鄉活動,有計劃的開展片區教研活動。

6.加強中學化學、生物學科教學常規的工作檢查,以檢促教。

7.組織相關學科教師參加省組織的大學聯考、會考分析會。

8.開展市級國中生物科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9.組織相關學科教師積極參加網絡在線研討活動。

10.組織相關學科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並參加省評比。

11.組織好每一學期的期中、期末相關學科命題及考試工作。

12. 組織相關學科教師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活動。

科教工作計劃 篇4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理科班(5)(9)兩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集體備課 , 優化課堂教學。

新的大學聯考形勢下,高三數學怎麼去教,學生怎麼去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感到壓力很大,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了嚴密的教學計劃,提出了優化課堂教學,強化集體備課,培養學生素質的具體要求。即優化課堂教學目標,規範教學程序,提高課堂效率,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其自身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集體備課中,注重充分發揮各位教師的長處,集體備課前,每位教師都準備一週的課,集體備課時,每位教師都進行説課,然後對每位教師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及課後作業的佈置等逐一評價。集體備課後,我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自我調整和重新精心備課,這樣,總體上,集體備課把握住了正確的方向和統一了教學進度,對於各位教師來講,又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材施教。

二.研讀考綱,梳理知識

研究《考試説明》中對考試的性質、考試的要求、考試的內容、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各方面的要求,並以此為複習備考的依據,也為複習的指南,做到複習不超綱,同時,從精神實質上領悟《考試説明》,具體説來是:

(1)細心推敲對考試內容三個不同層次的要求。準確掌握哪些內容是瞭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靈活和綜合運用。這樣既明瞭知識系統的全貌,又知曉了知識體系的主幹及重點內容。

(2)仔細剖析對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數學思想與教學方法有哪些?有什麼要求?明確一般的數學方法,普遍的數學思想及一般的邏輯方法(即通性通法)。

三、重視課本,狠抓基礎,構建學生的良好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

良好的知識結構是高效應用知識的保證。以課本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識、方法,注意知識結構的重組與概括,揭示其內在的聯繫與規律,從中提煉出思想方法。在知識的深化過程中,切忌孤立對待知識、方法,而是自覺地將其前後聯繫,縱橫比較、綜合,自覺地將新知識及時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去,融會代數、三角、立幾、解析幾何於一體,進而形成一個條理化、有序化、網絡化的高效的有機認知結構。如面對代數中的“四個二次”:二次三項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時,以二次方程為基礎、二次函數為主線,通過聯繫解析幾何、三角函數、帶參數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問題,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四、狠抓常規,強化落實與檢查

精心選題,針對性講評。我們發揚數學科組的優良傳統,落實“以練為主線”的教學特色。認真抓好每週的“一測一練”。“每週一測”、既要注重重點基礎知識,出“小,巧,活”的題目;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出有新意的題目,只要能抓住

這兩點,就是好題。

對每次測驗和練習,我們都堅持認真批改,全面統計。為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要求學生對自己做錯了的習題進行改錯,提高習題課講評的針對性與課堂教學的效率性。

五、注重“三點”,培養學習習慣。

高三複習注意到低起點、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時,還注重抓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的信息點、易錯點、得分點,培養良好的審題、解題習慣,養成規範作答、不容失分的習慣。

六、選擇填空題的地位與複習策略

雖然大學聯考中選擇填空題佔分的比例接近50%,大學聯考考它們的方向是基礎與全面,為顧及到各層次的考生,大學聯考一定要考基礎,考試的知識點覆蓋率應該儘量大,這些設計目標由選擇填空題來完成。以它的目的來看,選擇填空題的難度不應該大,一張卷有1-2道難度大的題就足夠了。而文科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複習時應用花大的精力去抓選擇填空題,實際上,實踐告訴我們,難的選擇填空題是押不上的,遇到時只能依靠學生自己的數學能力。選擇填空題往往有一些技巧解法,如排除法,特值法,代入數值計算,從極端情況出發,等等,我們除了在平時的訓練,還作了選擇填空題的專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

七、不同學生不同要求

大學聯考採用新的模式,學生選修的科類不同,因此學生的整體情況不一樣,同一班級的學生,層次差別也較大,給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每位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又要根據各班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這樣,對課前預習、課堂訓練、課後作業的佈置和課後的輔導的內容也就因人而異,對不同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提問上也要分層次,基礎題一般由學生來做,以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把知識點擴展開來,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後作業的佈置,既有全體學生的必做題也有針對較強能力的學生的思考題,教師在課後對學生的輔導的內容也因人而異,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對尖子生時時關注,不斷鼓勵。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更要多給一點熱愛、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微笑。關愛學生,激起學習激情。熱愛學生,走近學生,哪怕是一句簡單的鼓勵的話,都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激活學習數學的思維。

心理教育,助長學習成績。 學好數學,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還有非智力因素特別是心理方面,一些同學害怕學不好數學,或者以前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現在也一定學不好等,我們採用了個別交流學習方法、學習心得等,告訴學生只要做好老師上課

講解的,課後加強領會、總結,一定會有進步的,不斷關懷、幫助、指導,學生積極性提高,問的問題也多了起來,學習成績也漸漸提高了。

八、對20xx年大學聯考試題的分析

(1).傳統在創新中繼承 例如理科第3題,三角函數f(x)=2sinxcosx的關係式簡潔,一掃過去複雜的三角化簡變形,體現了新課程對傳統內容的要求,該題的選項的'設計僅僅圍繞三角函數的基本問題——單調性、週期、最值和圖像對稱問題而命制,體現了三角的主幹知識,是一道好題;再如理科第9題,將數列的單調性巧妙地與充要條件的判斷結合,給學生一種時曾相識之感,雖載體陳舊,但考查能力的力度未減,第20題為解析幾何試題,巧妙地將圓錐曲線基本量藴含在面積關係中,第二問探索性問題的設計,一改過去結論總存在的模式,通過多參數的複雜運算,考查綜合能力,拉開檔次,是一道考查推理和運算功夫的好題。

(2).新點在平穩中閃光 理科第6題的算法框圖問題,將數求和的基本框圖緊密地與算術平均值進行結合,不落俗套;理科的第13題將定積分與幾何概率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圖文並茂,是一道小題,但體現了數學大知識——積分;第12題,體現了新教材要求的抽象概括能力,只要求考生寫出第五個等式,學生容易觀察出結論的變相考察,沒有考察難度較大的概括出一般結論的問題,而是隻寫出第五個等式(文科只寫第四個),一方面降低了難度要求,同時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與課標的要求;第19題考查了直方圖、折線圖、分層抽樣、概率和統計等問題,將讀圖、識圖、用圖結合在一起,以圖算數,概率的計算考察了基本方法,一改過去複雜的概率計算,但思維要求沒有降低。

(3). 應用中呈現新亮點 新教材與舊教材的最大區別是知識問題引入,螺旋上升,不論是教材內容還是習題都花了較大篇幅,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用數學的能力.數學應用題成為新教材的一個亮點,自然也成為大學聯考試題的一個亮點,今年明顯地加大了考察力度;理科的第14題,考察了線性規劃的應用問題,滲透了環保理念;理科的第10題學生代表選舉問題,雖有一點競賽味道——高斯函數,但解答方法獨特——只需取特殊值驗證即可選出答案,在另一個層次上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意識!第17題將三角測量、解三角形和營救的速度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計算量適中,是一道好題;在解答題裏設計應用性試題,應當説是xx試題的創新點所在,值得關注。

(4).圖形裏露出新視覺 整卷的圖形有9個之多,體現了新課程的特點,也讀圖時代信息處理的需要。增強了應用意識的考查,將實際應用性問題設計在三角函數與航海救援和圖形的交匯處理,更好地體現圖像的直觀作用;函數圖像、框圖、三視圖、統計圖,立體直觀圖的點綴,增強了試卷的視覺效應,更可貴的是識圖、讀圖、用圖意識增強,對數學潛能的培養有一定的良好作用。

(5).背景內彰顯特色 今年試題的背景植根於課本和往年考題,也有一些經典數學作為背景的亮點題,諸如聯繫高斯函數的第10題,結合正整數立方和公式的第12題,交匯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和調和平均值之間不等關係的理科壓卷題,這凸現了數學試題的高度和深度,藴含了命題人的數學功力,意在檢查考生進入高校的發展潛力。

九、反思

大學聯考永遠是一項有遺憾的工程,無論你在考場上如何從容清醒,都難以有完美感,何況是大學聯考!

1、從高一就起跑,儘量早點讓學生適應大學聯考的密度和容量。

2、第一階段複習時間要充足,不宜過早訓練綜合能力強的題目,要讓學生有逐漸適應的過程。

3、主幹知識、基礎知識和通性通法的訓練要常抓不放,百折不撓。

4、將訓練進行到底。課堂訓練、單元過關訓練、強化訓練、月測、綜合訓練,適當章節的強化訓練與貫通高中數學課全部內容的訓練反覆運用相結合。

5、大學聯考試題重在考查對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深刻性。通過知識點新穎巧妙的組合,考查知識的綜合靈活運用,着眼於對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的考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以數學思想指導知識、方法的運用,整體把握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繫,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優化學生的思維,才能全面提高數學解題能力。

6、做好學生試題的批改,並作好記錄,力求做到有針對性的講評。做好優秀生的引導,差生的輔導。

科教工作計劃 篇5

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圍繞學校工作總目標,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為指導,以《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以“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為研究重點,根據新頒佈《國小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通過深入學習體會《大綱》精神,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任務與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受到愛國教育。

2、能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理解詞語的意思。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閲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7、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並能轉述,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能簡要複述課文,養成先想後説的習慣,説話有禮貌。

8、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查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學寫讀後感和縮寫課文。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學生現狀:

四、教學措施:

1、經常督促學生養成一些學習語文的好習慣,並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如要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學會對課文中關鍵字、詞、句進行圈、畫;養成勤的習慣,儘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

2、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儘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誌,以拓展學生的眼界。

3、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練習字,養成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的習慣。

4、除課堂的大作文外,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筆,從句、段開始,多寫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學生寫作能力能漸漸地得以提高。

5、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如讓學生自己辦手抄報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後進生,儘量縮小差距。

上述計劃有待實踐來檢驗其可行性。本人將以此為基礎,實踐中將其不斷加以改進、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導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

科教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在“有效教學”的大氛圍下,以《如皋市課堂教學常規要求》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切入口,吃透教材、探索教法學法,精心備課,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數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力爭突出尖子生,重視學困生,提高中等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數學上都有較大進步和收穫。

二、具體要求

知識與技能方面

1.讓學生經歷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聯繫和區別,加深對方程思想方法的認識,提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級別性質,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聯繫對百分數的理解,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信息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結合實例,初步認識眾數與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初步體會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等不同統計量的不同特點。

4.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的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飛能力。

數學思考方面

1.讓學生在應用百分數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係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增強數感。

2.讓學生在認識圓柱和圓錐特徵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的感知,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在推導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探索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分析、驗證和概括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發展形象思維。

3.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探索並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和應用比例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讓學生在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繼續表達的能力,不斷增強空間觀念。

5.讓學生在探索並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6.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以及眾數、中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感受不同統計量的聯繫和區別,發展統計觀念。

7.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聯繫和綜合,加深對基本數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養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發展思維的整體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解決問題方面

1.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主動用百分數、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比例尺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解決有關百分數、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等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飛多樣性。

3.讓學生會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於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4.讓學生在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用扇形統計圖和相關統計量解釋數據信息、解答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讓學生在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反思意識,培養根據所需解決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相應策略的自覺性和能力。

6、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確定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

2.進一步培養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培養髮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3.進一步感受數學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4.進一步瞭解有關數學知識的背景,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5.進一步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四、本班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62人,其中男生34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如戴東兵、薛浩等),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如李伯成、沈棟樑等),不能主動去學習,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科教工作計劃 篇7

本學期歷史教研工作要繼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中學歷史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繼續樹立與時俱進知難而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進一步確立 “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執行貫徹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結合學科特點,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歷史課程新標準》為契機,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探索。針對我市學科師資現狀,通過多種途徑,以研育師,加快提高教師素質,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而努力。為此,在歷史教研活動中追求以下四個原則:①教材培訓實效化;②教研工作課題性化;③教研活動專題化;④教師培訓能力化。從而充分發揮教研室積極指導作用。

一、教材培訓實效化

以課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實施使用為契機,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突出培訓工作,注意培訓的實效,把課程改革的實施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在實施時,必須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管理為保證,以質量為歸宿”。忠實地執行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好校本課程,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完整性;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課必中的問題,把握好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規程;加強管理,能把課程理想轉變為理想課程,把政策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的習得課程;按規律,紮紮實實抓好質量,使課程改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學骨幹的培養,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課改工作研究化,課改研究過程化。

二、教研工作課題化

歷史教研活動要立足於為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奠定基礎,立足於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立足於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基於這三方面的認識,尋找歷史學科師資狀況和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難點,按教育科研的規範和要求,開展課題研究,重視經驗的提升和規律的總結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種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通過專題和課題研究,來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這樣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水平。為使教研工作課題化,我們確立工作目標是:

①繼續以蘇州市級課題“中學歷史學業成績評價模式探索”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學校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將課題研究方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大教學時空,增強實踐性,力求突出課題階段性成果的實效性和示範性。

②針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工程,結合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要求吳江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人必須確立或參與一項教研教科專題研究,將課題由課題組輻射到全體骨幹教師,以骨幹教師來帶動本校本組學科教研工作,從而形成校校有課題,教師人人都參與的課題研究的氛圍。

③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課題化有一個階段性成果。近幾年我市歷史教研成果顯著,新人輩出。為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準備將具有實踐價值和理論水平的課題成果或教學論文彙編成冊,供全體歷史教師學習和參考。

三、教研活動專題化

針對以往教研活動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學期教研活動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都確立一個專題,注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堂改革、實踐性課題課程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教研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益。教研活動專題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 加強學習教育新理論,不管是哪一級的教研活動,教育理論學習是必備內容之一,尤其是現代教學方法、教育名家經驗、多媒體網絡資料等,要創設學習研究的氛圍,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和研究。

②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加強示範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新課型的研討課、錄像觀摩課的評議工作,組織教師帶着問題參加聽課和評議。本學期將三個問題列為每次聽課的必備內容之一,一是本堂課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處;二是本堂課有哪些不足之處;三是你認為本堂課最好的教法是什麼?

③教研活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及作用發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較適當的教學目標,畢業班確立知識能力坡度,加大綜合應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課上好的基礎上處理好“問題探究”的環節,加強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

④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緊緊依靠歷史中心組和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聯絡廣大青年教師,結合本市示範課活動和重點中學研討會,使課堂教學模式走“模仿——創新——實效”之路,完善提高吳江市原來三種教學模式,要求骨幹教師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師個個都參與,在此基礎上,形成吳江歷史教學研究的特色和風格。

四、教師培訓能力化

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發揮羣體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體化地規劃教研網絡,在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本學期要組織和協調好學校歷史教研組、中學歷史教改協助組、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歷史教學研究中心組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羣體力量,搞好歷史師資隊伍建設。

①本學期要將教研組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指導教研組的業務工作,特別是在怎樣開展好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實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進教學,對新教師多聽課多鼓勵,注重師徒對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實。

②“中學歷史教改協作組”是新教師快速成長的搖藍,由於目前我市部分學校規模原因,跨年級上課教師較多,青年教師往往“單兵作戰”。本學期我們把上崗三年左右、業務水平基礎好的教師全部組織起來,確立學習和研討的主題,結合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組織集體備課的形式,讓他們瞭解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經驗,創設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給他們壓擔子,創機會,讓他們更快成長。

③繼續以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為骨幹力量,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圍繞課題研究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提高課題組老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求教師針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成績評價這兩個方面積極探索,以科研帶動教學,提高整體水平。

④“歷史教改中心組”要發揮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台,另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讓他們加入名師、特師後備的行列,同時把他們的教學經驗推廣到各個學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學期主要活動安排

1.精心準備和佈置好高三歷史複習計劃,提出在3+1+1考試模式形勢下,歷史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2月底)

2中學歷史課題組課題活動。(2月底)

3.高三歷史中心組活動。(3月)

4.國中歷史評優課(3 月)

5.高中歷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4月)

6.九年級歷史教學研討活動。(4月)

7.重點中學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4 月)

8.九年級歷史會考及閲卷工作。(5月)

科教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方針為總則,以市、區教育局教育工作意見為指針,全面落實市、區教研室統一部署,切實推進課程改革,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努力深化教學研究,加強全區高中地理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做到:嚴謹、務實、創新、高效,為構建“龍崗和諧教育”實現“教育強區”多作貢獻。

二、工作目標:

1、提高自身教研水平。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理論、教育教學理論、掌握本學科最新科研、課改等成果;有效突破學科熱點、難點問題,提升學習、研究、服務、指導、合作、創新能力,爭取全年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1-2篇教研論文。

2、大學聯考地理均分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各率”力爭完成區教研室下達的任務,不拖文綜總分後腿。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完成各項指標,總之,實現大學聯考、學業水平考比上年有所進步。

3、繼續跟蹤指導地理學科較薄弱的2-3所學校。做到:教、研、培一體化,在期中、期末進行質量抽查,掌握和鞏固跟蹤效果,及時調整策略和措施。

4、提高和強化質量意識,關注並落實教學常態。加大教研視導頻度,每週兩天下校,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教學、教研等問題,每次有視導成效性總結報告。

5、以學科問題為突破口,繼續開展主題性教學研究,加強教研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圍繞“主題式教學研究”,突出針對性和時效性。

6、學年末全區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教學論文、“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評比

三、工作重點

1.結合我區教育“四個適度轉移”新思路,以教育創新為動力。強化“研究、指導、培訓、服務”,加強教師培養力度,在課程改革、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研究、等方面爭取有新的突破

2.樹立問題意識,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點,狠抓薄弱環節。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開展多形式教研活動,如採用上課、説課、互動式研討、微格反思、典型案例與課例剖析等形式提高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加強大學聯考研究和指導、服務。及時捕捉大學聯考信息,研究大學聯考二輪複習策略,切實開好深一模、二模的'考試分析,努力提高複習效率;對重點人羣數據質量分析,加強龍城、平岡重點班的大學聯考備考問題、策略的跟進和指導工作,切實提高我區大學聯考重點率的提升。

4、加強發揮中心備課組各成員引領和示範作用。作為教研員做到率先垂範主動上研討課,並組織精幹教師選編20xx年龍崗區“文綜”地理二輪系列習題及答題模式,爭取在20xx年“深一模”結束後自然地理100題整編出來,提高教師及學生備戰大學聯考能力。

5、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與學科跟進。加強新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學科專業知識學習,開展教學觀摩、教學研討、教學實踐和教學評比活動,使新教師儘快掌握教育教學技能,提高駕馭課堂能力,儘快站穩講台。

6.加強高中地理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做好20xx年高中教研工作,組織教學觀察與記錄、教學設計、交流研討、深度交談等教研活動,努力做到教研活動主題化。

四、行事曆

龍崗區教研室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主要工作(活動)安排表

周次

時間

內容

第1周

2月21日-2月27日

全區地理科組長、中心備課組成員、高二備課組長,研討學期工作計劃

第2周

2月28日-3月6日

深圳一模及質量分析

第3周

3月7日-3月13日

高三“第二輪專題複習研討課”

第4周

3月14日-3月20日

高三第二輪複習指導

第5周

3月21日-3月27日

高三第二輪複習跟蹤指導

第6周

3月28日-4月3日

高一“三維目標”達成與設計案例專題研討

第7周

4月4日-4月10日

高一“有效課堂模式”教學研討(清明放假1天)

第8周

4月11日-4月17日

高一“區位教學模式”專題教學研討

第9周

4月18日-4月24日

高二地理課堂跟蹤指導

第10周

4月25日-5月1日

高二“專業水平測試複習模式”研討課

第11周

5月2日-5月8日

期會考試及期中工作小結、深二模及質量分析

第12周

5月9日-5月15日

高三“大學聯考應試技巧”講座,高三各地模擬試題收集與精選

第13周

5月16日-5月22日

高二地理課堂教學研討,高一高二區域地理知識競賽

第14周

5月23日-5月29日

高二地理課堂教學研討、收集大學聯考信息、大學聯考模擬試題並精選

第15周

5月30日-6月5日

高一、高二統考命題

第16周

6月6日-6月12日

大學聯考、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教師論文、教學設計等評比

第17周

6月13日-6月19日

高一、二地理期末複習課堂教學研討

第18周

6月20日-6月26日

高一、二地理複習跟蹤指導

第19周

6月27日-7月3日

學年複習考試、總結

第20周

7月4日-7月10日

資料整理歸檔、資源庫補充

科教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新課程教學評價研究為突破口,圍繞教研室工作的總體部署,確立“深化課改,服務課改,以課改推動各項工作展開”的整體思路,促進課程改革理念與行為的統一,促進我市國小品德學科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經過努力,能夠促使國小品德學科任課教師業務素質和部分教師綜合素質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促使國小品德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師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開展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標精神的宣傳、學習、研究工作,更新教學理念,探討教材教法。

2、加強品德學科教學思想建設,提高教研活動質量,加強教研工作的時效性。

3、進行品德課教材教法研究,充分利好教材這個範例。

4、加強對農村相對薄弱學校的教學指導,繼續進行送課下鄉活動。

5、對部分學校品德學科教學進行調研,發現和解決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和推廣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四、主要工作

1、加強學習,豐厚底氣,促進學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2、加強常態課課堂教學研究,以示範和典型案例分析為基本方式,從解決問題走向經驗提升,從經驗走向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真正使教師的教學感性與理性交融,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實現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3、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品德學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養有層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儘快成長;同時強化學科教研,使學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規範,走向科學。

4、做實課題研究。抓實區級課題“國小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子課題的研究。在具體操作中,加強對課題指導,走實研究的過程,強化過程的`監控,規範檔案的管理,使課題研究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5、優質資源下鄉。藉助網絡研討、送課下鄉、調研和具體的指導,使我市品德老師得到薰陶,品德課堂教學再上新的台階,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五、充分發揮網絡教研優勢

1、認真總結上期網絡教研工作的成績與不足,發揮好國小品德絡教研中心組的核心作用,將國小品德學科欄目做得有聲有色。

2、認真組織網絡教研活動。

3、加大網絡教研的宣傳力度,讓廣大國小品德學科教師用好網絡這個平台。

 六、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國小品德學科教研計劃。

2、各學校制定國小品德學科教研組活動計劃。

十月份:

1、各校認真組織理論學習《“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標解讀》

2、徵集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案例、故事、教學反思等。

十一月份:

1、下校聽課調研及教學檢查。

2、組織開展送課下鄉活動。

十二月份:

1、課題彙報交流研討活動。

2、開展網上讀書學習及研討活動。

一月份:

1、組織召開德育教育專題講座,做好評價工作。

2、學期工作總結與反思。

3、安排下半年工作。

科教工作計劃 篇10

新學年已經開始,根據上學期的教學經驗與教訓,我認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基本的情況,根據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有關規定,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 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從容的面對課堂的各種突發的狀況,與學生的相處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師生之間的友誼,學生也適應了我的講課方式,能積極的在課堂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我討論,形成了比較好的學習氛圍,在這學期一定要繼續的保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教學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學期四班學生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下降了,學習好的學生的成績有很多也是毫無起色,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與態度也不好,沒有清楚的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該幹什麼,這與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不好有很大的關係,尖子生少,兩級分化較突出的狀況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學上要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繫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通過常見的實力或實驗,瞭解重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圖描述力。會測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條件。瞭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通過實驗探究,理解物體的慣性。能表述牛頓第一定律。

b、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瞭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知道物體浮沉的條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c、能用實例説明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悦。

d、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4、成績目標:

平均分43分,優秀率15%,合格率75%。

5、個人進修目標

作為新教師我一定虛心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嚴格備課並遵照學校要求嚴格執行二次備課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四、工作進度安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