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4篇

來源:文書谷 2.51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4篇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相比較而言,二(2)班的個別同學對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積極舉手發言。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因此,這學期在加強音樂常規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培養。

三、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來了》、《難忘的歌》、《童趣》、《快樂的舞蹈》、《獸王》、《愉快的勞動》、《小音樂家》、《靜靜的》、《飛呀飛》、《跳起舞》,其中表演唱的歌曲有《大樹媽媽》、《郊遊》、《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鸝鳥》、《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哈里羅》、《兩隻老虎》、《貓虎歌》、《小漁簍》、《採山》、《音樂小屋》、《蕭》、《小小搖籃曲》、《月光光》、《小蜜蜂》、《小烏鴉愛媽媽》、,《新疆是個好地方》、《我愛雪蓮花》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的有《嘀哩嘀哩》、《春曉》、《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玩具交響曲》、《出發》、《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獅子進行曲》、《老虎磨牙》、《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喜洋洋》、《單簧管波爾卡》、《青蛙音樂會》、《天鵝》、《月亮河邊的孩子》、《蜜蜂》、《蝴蝶》、《新疆好》、《新疆舞曲》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並展開想象、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並能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六、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 ,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 精選教法,快樂學習 ,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台,展示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2. 趣味遊戲,快樂學習。無論是什麼樣的遊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

1 2

3、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三)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的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髮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七、教學進度

周次起訖月日內容教時電教課時1

2.9-2.13

課堂常規

1.聆聽《春曉》

2.表演《大樹媽媽》

1122.16-2.20

表演《大樹媽媽》

11

1.聆聽《嘀哩嘀哩》

2.表演《郊遊》

1132.23-2.27

1.聆聽《兒童團放哨歌》

2.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1

1.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表演《賣報歌》

1143.2-3.6

複習《兒童團團歌》《賣報歌》

11

1.聆聽《玩具交響曲》

2.聆聽《出發》

1153.9-3.20

1.表演《打花巴掌》

2.表演《蝸牛與黃鸝鳥》

2263.16-3.20

1.聆聽《加伏特舞曲》

2.聆聽《霍拉舞曲》

1

表演《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173.23-3.27

1.聆聽《老虎磨牙》

2.表演《哈里羅》

2283.30-4.3

1.聆聽《獅子進行曲》

2.表演《兩隻老虎》

11

表演《貓虎歌》

1194.6-4.10

1.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2.表演《小漁簍》

11

1.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2.表演《採山》

11104.13-4.17

1.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2.聆聽《青蛙音樂會》

11

1.表演《音樂小屋》

11114.20-4.24

表演《蕭》

11

1.聆聽《天鵝》

2.表演《月光光》

11124.27-5.1

1.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

2.表演《小小搖籃曲》

22135.4-5.8

1.聆聽《蜜蜂》

2.表演《小蜜蜂》

22145.11-5.15

1.聆聽《蝴蝶》

2.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22155.18-5.22

1.聆聽《新疆好》

2.表演《新疆是個好地方》

11

1.聆聽《新疆舞曲》

2.表演《我愛雪蓮花》

11165.26-5.29

複習1-4課

22176.1-6.5

複習4-8課

22186.8-6.12

複習9-10課

期末考試

22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相比較而言,二班的個別同學對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積極舉手發言。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因此,這學期在加強音樂常規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培養。

三、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來了》、《難忘的歌》、《童趣》、《快樂的舞蹈》、《獸王》、《愉快的勞動》、《小音樂家》、《靜靜的》、《飛呀飛》、《跳起舞》,其中表演唱的歌曲有《大樹媽媽》、《郊遊》、《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鸝鳥》、《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哈里羅》、《兩隻老虎》、《貓虎歌》、《小漁簍》、《採山》、《音樂小屋》、《蕭》、《小小搖籃曲》、《月光光》、《小蜜蜂》、《小烏鴉愛媽媽》、,《新疆是個好地方》、《我愛雪蓮花》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的有《嘀哩嘀哩》、《春曉》、《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玩具交響曲》、《出發》、《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獅子進行曲》、《老虎磨牙》、《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喜洋洋》、《單簧管波爾卡》、《青蛙音樂會》、《天鵝》、《月亮河邊的孩子》、《蜜蜂》、《蝴蝶》、《新疆好》、《新疆舞曲》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演唱

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並展開想象、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並能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六、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台,展示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2.趣味遊戲,快樂學習。無論是什麼樣的遊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

3、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三)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的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髮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七、教學進度

周次起訖月日內容教時電教課時1

課堂常規

1.聆聽《春曉》

2.表演《大樹媽媽》

112

表演《大樹媽媽》

11

1.聆聽《嘀哩嘀哩》

2.表演《郊遊》

113

1.聆聽《兒童團放哨歌》

2.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1

1.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表演《賣報歌》

114

複習《兒童團團歌》《賣報歌》

11

1.聆聽《玩具交響曲》

2.聆聽《出發》

115

1.表演《打花巴掌》

2.表演《蝸牛與黃鸝鳥》

226

1.聆聽《加伏特舞曲》

2.聆聽《霍拉舞曲》

1

表演《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17

1.聆聽《老虎磨牙》

2.表演《哈里羅》

228

1.聆聽《獅子進行曲》

2.表演《兩隻老虎》

11

表演《貓虎歌》

119

1.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2.表演《小漁簍》

11

1.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2.表演《採山》

1110

1.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2.聆聽《青蛙音樂會》

11

1.表演《音樂小屋》

1111

表演《蕭》

11

1.聆聽《天鵝》

2.表演《月光光》

1112

1.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

2.表演《小小搖籃曲》

2213

1.聆聽《蜜蜂》

2.表演《小蜜蜂》

2214

1.聆聽《蝴蝶》

2.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2215

1.聆聽《新疆好》

2.表演《新疆是個好地方》

11

1.聆聽《新疆舞曲》

2.表演《我愛雪蓮花》

1116

複習1-4課

2217

複習4-8課

2218

複習9-10課

期末考試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這個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四個班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的把握、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有所好轉,但聆聽的習慣不盡人意,總對有一點熟悉的歌曲自然地哼唱出來。也有可能與他們愛表現的心理有關。他們不能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大多數能簡單地描繪出歌曲的意境,比較容易聽出樂曲的速度、力度與情緒的變化。

 二、學期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2)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

(3)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4)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5)樂曲情緒的相同與不同

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二)表現

(1)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五首。

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2.即興創造

(1)能夠將詞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

(2)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

(3)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遊戲。

3.創作實踐

(1)能夠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與音樂。

(2)能夠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

 三、學科教學進度安排

1

2.9-2.15

課堂常規教育 聆聽《嘀哩嘀哩》、《春曉》

1課時

2

2.16-2.22

表演《大樹媽媽》、《郊遊》

1課時

3

2.23-3.1

聆聽《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歌》 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課時

4

3.2-3.8

表演《賣報歌》 聆聽《玩具交響曲》

1課時

5

3.9-3.15

.表演《打花巴掌》

聆聽《出發》

1課時

6

3.16-3.22

表演《蝸牛與黃鸝鳥》 聆聽《加伏特舞曲》 1課時

7

3.23-3.29

表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聆聽《霍拉舞曲》

1課時

8

3.30-4.5

表演《哈里囉》 聆聽《獅王進行曲》

1課時

9

4.6-4.12

編創與活動表演《兩隻老虎》 聆聽《老虎磨牙》

1課時

10

4.13-4.19

表演《貓虎歌》 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1課時

11

4.20-4.26

表演《小漁簍》 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課時

12

4.27-5.3

表演《採山》

1課時

五一放假

13

5.4-5.10

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表演《音樂小屋》

課時

14

5.11-5.17

.聆聽《青蛙音樂會》

表演《蕭》

1課時

15

5.18-5.24

聆聽《天鵝》 表演《小小搖籃曲》

1課時

16

5.25-5.31

聆聽《月亮河邊的孩子》 表演《月光光》

1課時

17

6.1-6.7

聆聽《蜜蜂》 表演《小蜜蜂》

1課時

18

6.8-6.14

編創與活動音樂劇欣賞

1課時

19

6.15-6.21

 複習及考查

1課時

20

6.22-6.28

21

22

二年級音樂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相比較而言,二(2)班的個別同學對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積極舉手發言。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因此,這學期在加強音樂常規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培養。

三、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來了》、《難忘的歌》、《童趣》、《快樂的舞蹈》、《獸王》、《愉快的勞動》、《小音樂家》、《靜靜的》、《飛呀飛》、《跳起舞》,其中表演唱的歌曲有《大樹媽媽》、《郊遊》、《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打花巴掌》、《、《蝸牛與黃鸝鳥》、《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哈里羅》、《兩隻老虎》、《貓虎歌》、《小漁簍》、《採山》、《音樂小屋》、《蕭》、《小小搖籃曲》、《月光光》、《小蜜蜂》、《小烏鴉愛媽媽》、,《新疆是個好地方》、《我愛雪蓮花》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並配以羣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羣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的有《嘀哩嘀哩》、《春曉》、《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玩具交響曲》、《出發》、《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獅子進行曲》、《老虎磨牙》、《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喜洋洋》、《單簧管波爾卡》、《青蛙音樂會》、《天鵝》、《月亮河邊的孩子》、《蜜蜂》、《蝴蝶》、《新疆好》、《新疆舞曲》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並展開想象、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並能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六、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台,展示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2. 趣味遊戲,快樂學習。無論是什麼樣的遊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

3、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四)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的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髮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七、教學進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