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技術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來源:文書谷 2.78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技術工作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技術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技術工作計劃 篇1

緊緊圍繞學校20xx年的工作精神,緊密結合我組的發展規劃,經過認真討論,制定20xx年度工作計劃如下:

1、全體信息技術教師要認真學習學校的工作精神,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教師要加強自身思想、能力方面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2、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質保量開好信息技術課,為6月份的信息技術會考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順利通過信息技術會考。

3、加大競賽輔導的工作力度。計算機奧賽一直是我校的薄弱項目,為了取保20xx年能取得理想的成績,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將制定周密的培訓計劃,安排專人負責輔導工作,並提高對獲獎輔導教師的物質獎勵。

4、加強軟件和硬件建設工作,充實教學資源。對於電教專項資金,要做到合理投入、科學使用;購買電教設備要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對現有軟、硬件設備要科學使用、規範管理,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5、加強潛件建設工作。繼續做好師資培訓工作,讓全校教師都能及時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理論,與時俱進。繼續舉辦講座、培訓班,提高老師獲取、分析、加工、儲存和傳遞信息的能力。

6、加強科研工作的力度,鼓勵並幫助全校教師積極參加論文、課件評比活動,爭取在獲獎論文、課件的質量與數量方面同往年相比有所突破。

7、做好省級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結題工作。

8、我校的`校園網於20xx年獲得安徽省優秀示範校園網。校園網是我校對外展示的窗口,也是我校為教育教學和管理提供服務的一個平台,今年,我們將繼續做好網站建設,提高硬件性能,不斷充實網絡資源,及時發佈校園信息。

9、進一步完善東校的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要建立自己的網站,並爭取兩校聯網,實現“校校通”工程。

10、為我校今年舉辦的教育教學開放周、教師論壇、筆談會等活動做好設備和技術服務。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教育技術工作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等各項工作之中,教育技術工作的成績直接關係到學校各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新的一年裏。我組人員將總結過去的經驗,克服過去的缺點,根據制定的工作計劃,認真紮實地開展各項工作,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技術工作計劃 篇2

 一、工作思路

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工作中心,針對課程改革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共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組織學科教師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對《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江蘇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課型範式與實施策略——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課程實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通過交流、研討,及時瞭解教師在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中國小課程建設與實施能力。繼續加強學科中心組和教師協作組的建設,不斷加快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的培養,提升學科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科研能力,努力提升我區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和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思考,努力提升課程實施的理論水平。

1、繼續組織全區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師深入學習《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並開展教材研討交流活動,進一步把握好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和學科內容體系,提升對課程的理解力和實施能力。

2、針對高中技術課程實施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進一步開展信息技術必修和選修模塊實施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的專項研究,以高中信息技術等級考試為切入點,組織學科教師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進行專題性研討,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學科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研究,提高課程的實施能力,提升我區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水平。

3、組織專家講座、學術沙龍、參與式研討、公開課觀摩與評價、校際合作、案例設計等多元的研訓活動,加強對學科教師能力與素養的培訓,從而努力提升新課程實施的水平。

4、繼續學習國內外技術學科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如任務驅動法、項目學習法、協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等),並恰當地運用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切實加強常態課研究,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開展改善課堂教學的措施與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不斷提升學科教師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6、組織專題調研,回顧總結我區信息技術學科“十二五”期間發展情況與現狀,針對學校和教師對學科教科研工作的需求,以及學科的發展,制定信息技術學科“十三五發展規劃”。

(二)立足課堂實踐,切實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

1、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引導教師在認真落實“常州市中國小學科教學建議”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在良好的研究氛圍中逐步提升教師觀課、議課的能力和水平。

2、在學科教學中,倡導師生互動、思維充分、學生信息素養得到發展的高效益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動態生成資源及其關係的研究,引導教師夯實知識基礎,促進教學智慧的生成。

3、組織各年段課堂教學同題異構研討活動,引導教師探索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分享教學實踐智慧,共同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途徑和方法。引導教師認真進行教材分析、開展教學創意、教學設計和論文撰寫等活動,切實提高對學科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4、開展適合於中國小生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微課程建設與應用的研究,積極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微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課堂教學的應用實踐,努力促進本地化課程資源的積累和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三)抓好組織建設,加快促進學科教師的專業成長。

1、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學科中心組建設,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問題研究、項目研究為抓手,提升中心組教師的研究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並帶動其他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

2、不斷完善信息技術教師協作組建設,積極通過鼓勵和引導各協作組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流研討活動,幫助各協作組建立對話、交流和指導機制,營造一種互助成長和主動發展的良好氛圍,真正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和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機會和平台,有效促進我區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能力素質的整體提升。

3、組織教師立足信息技術學科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升學科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促進研究型教師的成長。

4、根據信息技術變化發展快的特點,要求各校信息技術教研組要結合本校學科教師的情況繼續組織業務進修活動,全面提高業務素質。

(四)搞好競賽活動,全面提升中國小生的信息素養。

1、引導各學校開展好電腦製作活動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競賽的培訓和輔導工作,並通過組織培訓、講座、交流、研討等形式的活動,進一步提長學科教師的進行社團活動的組織與輔導的能力與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和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素養。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針對修訂後的教材,明確各學段學科教學建議和進度安排;

2、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討活動——創客教育主題;

3、校級信息技術教研活動。

十月份:

1、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學科優秀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徵集活動;

2、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教師協作組活動。

十一月份:

1、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教師協作組活動;

2、組織參加市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評比活動;

3、校級興趣小組正常開展。

十二月份:

1、組織參加國小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計活動;

2、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教師協作組活動;

3、組織新教師開展彙報課活動;

4、組織參加市國小Scratch趣味編程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

一月份:

1、組織進行電腦製作活動輔導培訓與交流活動;

2、組織學校準備20xx年全國中國小生電腦作品活動作品。

技術工作計劃 篇3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的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研工作告一段落了。本學期,我們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教研工作在區教育局和區教研室的直接指導下,從我區的信息技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落實初期制定的各項任務,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師思想業務素質和教學專業化水平,做了一些工作。回顧這一學期來緊張忙碌的教研工作,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組織開展各類教研活動

1、開展本區公開課示範活動。

本學期,我們先後由曙光國小的虞積莉老師、包河中學的林文明老師分別開展了兩節區級公開課活動。其中執教教師既有信息技術學科的名師,也有新分配的青年教師。如虞老師是包河區名師、學科帶頭人,個人綜合素質較高,多次在省市級公開課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她主動承擔了一節四年級《圖片插入更精彩》一課,並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讓學生製作“四運會書籤”及“環城公園導遊圖”來學習插入圖片的技巧。整節課認真研讀對學時認識到位,對教材提煉獨特,無論是課堂中的氛圍,還是教學的設計、教學過程、教學中對課堂調控能力都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老師的親和力,給聽課的老師帶來了深刻的印象。新分配到包河中學的林老師也執教了一節七年級《快快樂樂去上學》一課。林老師能針對學情修改教材、提煉教材,簡化了知識點,體現知識由淺入深的過程,學生完成效果較好。包河中學雖然地處合肥東南大圩方向,公交車班次較少,而且,因為修路,公交路線有所改動,但很多老師克服困難,轉了幾次車來到包河中學參與聽課交流活動。

2、組織到外區參加觀摩學習

4月30日,我們走進了六安路國小觀摩學習了廬陽區教育局電教館舉辦的全市國小名師研討課活動。執教的龔進老師語言幽默,他所執教的四年級《書籤內容巧安排》一課讓我們在輕鬆愉快中度過。5月17號,我們有幸又聽了合肥市42中學蔡蕾老師所上的一節合肥市國中信息技術名師研討課。蔡老師所上的七年級這節課《活動1獲取管理照片》以獲取照片、管理照片為主線展開教學。兩節課無論是課堂結構還是對學生的親和力、無論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對學生的評價舉手投足之中能看到名師的風采,受益匪淺。我們區來自46中、陽光中學、南園學校、包河中學、61中、曙光國小、前進國小、青年路國小的等許多老師積極參與了教研活動。參加活動的老師不僅認真簽到,領取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藝術介紹》、《聽課評價表》,還認真填寫評課表,課後積極參加研討。

3、隨堂聽課。

今年3月30日下午,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還在教研室的帶領下分別走進了46中,師範附小進行了隨堂聽課。我們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成員分別聽了兩節中學的信息課,一節國小的信息課,收益頗豐。三節課雖然風格不同,但可以看到教師的基本功都比較紮實。46中瞿其琴老師的八年級《製作運動會海報》一課總體架構清晰,教風嚴謹,能對photoshop和powerpoint兩種軟件作比較,以區別兩者添加文字的方法的不同,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史國輝老師的七年級的flash《製作蝴蝶飛舞動畫》一課能用快速公交1路的路線對比圖導入,結合實際,能使學生很快融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範附小的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學習效果好。

每次教研活動中我們不僅關注教師的上課,也非常重視教師的.相互交流。活動後,我們都進行深入的評課工作,其中不僅談到本節課的教學,還對平時日常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如曉星的陸成英、東流路國小李飛鵬老師提到的收回教學演示中的技巧,屯小的張婷老師提到的課堂中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的能力,曙光國小的虞積莉老師談到的如何養學生自己看書的習慣等問題引起了信息技術老師的共鳴,每次活動大家似乎感覺意猶未盡。

二、籌備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網站建設

今年,在教育局教研室的領導下,包河區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正式成立並開始工作了。而5月27日,對於包河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更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在前一段時間緊張的籌備之後,包河區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在包河信息網上的名師工作室終於有了一席之地,在這裏非常感謝區教研室、區信息中心在百忙之中為我們提供的技術支持,也非常感謝從籌備到策劃中每一位名師工作室成員和學員的努力和幫助,他們不僅積極提供個人資料,還為工作室網站的規劃和設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並且在每次教研活動後,成員和學員們都能積極撰寫活動總結和反思,讓名師工作室網站真正成為我區信息技術老師交流和討論的平台。

在這裏同時也希望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能真正的發揮名師的效應,利用名師資源,形成輻射和帶動青年教師不斷成長,引領全區廣大中國小信息技術教師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學,為包河區信息技術的教學教研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不斷更新觀念。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成長,6月10日下午全區信息學科教師齊聚曙宏國小,聆聽了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田鈺老師《如何上好信息課》的專題講座。田鈺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信息學科的教學設計思路及要求,並針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如何加強課堂教學能力等幾個方面內容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和解決方案,同時要求信息技術老師儘可能多聽課、多觀摩學習,不能僅限於書本的知識,要與時俱進。此次講座理論聯繫實際,使得教師們對於如何上好信息課有了一定的認識,豐富了教師的理論素養,為有效的教學落實到課堂中打下了理論基礎。教研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老師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老師們深信這對今後的教學有更多的幫助,活動結束後,不少老師感悟頗深,還就此積極研討,並將交流中的想法和建議反饋到名師工作室,還有老師就此撰寫了論文。

四、關注青年教師的培養

自工作室成立以來,我們對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學員進行了常規要求,如每次區級教研活動必須參加,活動後要談自己的體會,並e—mail給名師工作室。如葛大店的沈玲老師對她的一節課進行了探討,還寫了教學反思投稿到工作室中,引起其它學校老師在線評論。本學期我還先後走進青年路國小聆聽了五位年輕老師的同課異構的教學,也欣賞了葛大店國小兩位老師兩節的不同風格的教學,可以看出我區年輕老師在不斷的成長,教學能力在不斷的加強。本學期,我們還繼續對20xx年新招考教師進行了跟蹤培訓,其中新分配到包河中學的林文明老師老師還上了一節區級公開課,受到了聽課老師的好評。

五、工作體會

經過一年的兼職教研員工作的鍛鍊,感謝教研室給予我無私的幫助有效的指導,搭建我們成長的平台,使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的收穫和提高。同時我也深深的認識到,要做好兼職教研員工作,必須要增強“三個意識”,即合作溝通意識、學習研究意識和主人翁的意識。作為一名兼職教研員,既要面對區信息技術教研工作,又要對一線教師的教學做好服務。溝通合作,是教研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的保證之一。同時,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學習研究意識,在工作中,要注重新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注重科研課題的研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把兼職教研員的示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有,主人翁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兼職教研員是區教研機構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研工作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動積極的工作,創造性的完成任務,才能勝任兼職教研員的工作。當然,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自己能儘快成長!

技術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xx市教師發展中心工作要點,以“新技術支撐下教與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為抓手,高度融合教育技術,促進教與學的變革,強化新技術的交流與研究。重點從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兩方面開展工作,努力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目標任務

1.圍繞申報的`xx市課題繼續開展學科共同體研修的實踐與研究,及時完成相關資料的上傳。

2.形成一支掌握新技術教學手段的教師羣體,將培訓內容轉換為教學成果,開展講師團活動。

3.繼續開展分片研修活動,構建國小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

4.落實新教材課程更新,做好高年級教學內容的研究,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

三、內容與措施

1.明確學科中心組成員分工,制定片工作計劃,落實教師論文評審及指導、教師公開課活動、學生競賽活動、分片研修活動、學科資源建設、新技術課題研修活動等方面工作。

2.借“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推薦和評選活動,提升學科教師的製作和應用能力。做好第二批曬課的各項工作,借力此項活動,輔助學校推進本校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促進教與學方式的積極轉變,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

3.以研究課展示課為活動載體,實現活動成果的推廣。本學期,各共同體在研究課的基礎上,形成一到二節精品課,並通過各類展示形式向學科教師開放,讓大家進行觀摩,讓研究成果得以推廣,從而實現學科教師的共同成長。

4.開展分片研修活動,形成區片教師發展共同體團隊,建立團隊互助與競爭激勵機制,制定活動規範,提升教師研修能力,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繼續開展講師團活動及新技術課題研修活動,分享教師研究成果,培養教師科研能力,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

5.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組織教師和教研組積極申報課題及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完成已申請的xx市課題中期研究報告及相關資料的上傳工作。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充分利用片組進行區域教學研討,將科研與教研結合起來,以教科研指導信息技術教學。

6.組織常規活動:按xx市教科院和教培研中心計劃安排組織並完成常規活動任務。

技術工作計劃 篇5

信息技術處主要負責高中學籍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裏要以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服務學校教育教學為宗旨搞好工作。

一、高中學籍管理等有關事宜

學籍管理是學校最基本的常規管理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組織學業水平考試、發放普通高中學歷證書和辦理學生轉學、休學、退學手續的唯一依據,也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報名和錄取的重要依據。

(一)、本學期主要工作:

1、按省市主管部門的要求11月份完成以下工作

(1)上報20xx、20xx級第四、第二學期的相關數據,及時掌握學籍變動情況並按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

2、完成20xx級學生的學籍註冊工作

3、完成20xx級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補考報名工作。

4、整理規範檔案

(二)完成學校安排的其他事宜

學籍管理是一項工作量大、細緻而繁瑣的工作,稍不留心就會出錯,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就要求平時要細之又細,儘量做到萬無一失。

二、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僅管中、大學聯考都不直接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有效的實驗也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學期學校基本完善了實驗室硬件設施配套,為實驗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結合學校實際本學期工作重點是:

1、高中部:結合《臨汾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試題及考試説明》(試行),要求所列實驗都要做,根據《考試説明》重新設計報告單,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為下一年的高中部的學業水平考試理化生實驗操作打基礎。

國中部:重點放在物理、化學實驗上,要求分組實驗全部進實驗室。

2、做好實驗常規管理資料的整理,做到相關資料一月一檢查一裝訂,督促相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常規資料的'整理一向實驗工作中的軟肋,不是教師不做實驗,而是資料整理不及時,原因是各方面的,但平時督促少也是主要原因,本學期要加大督查力度,深入教研組及時瞭解教師的情況,搞好管理員和教師的協調工作,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技術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於通識教育範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基礎的、廣泛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緊密的技術內容為載體,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通用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學會或掌握一些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技術及其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探究、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對技術的興趣和學習願望,具有正確的技術觀和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養成積極、負責、安全地使用技術的行為習慣,發展初步的技術技能和一定的職業規劃能力,為迎接未來社會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通用技術課程設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為“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

其餘均為選修模塊。

1.課程的模塊結構圖

2.關於課程模塊的説明

必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2個必修模塊之間呈遞進關係,即“技術與設計1”是“技術與設計2”的基礎。

技術與設計1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旨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並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技術與設計2 技術與設計1基礎上的必修模塊。具體內容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設計,它們是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系統與設計、控制與設計。這些技術設計專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廣泛的應用性,實施條件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選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選修模塊着眼於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要求,其內容是必修模塊在不同具體技術領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更為多樣的技術實踐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技術經歷,提高學生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設置選修模塊7個,模塊之間為並列關係,供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之後根據興趣和條件自由選擇。

選修1(電子控制技術) 以電子技術為基礎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傳感器、數字電路、電磁繼電器、電子控制系統及其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設計和製作電子控制產品進行一些簡易的技術試驗,接觸一些更具挑戰意義、更富有趣味的技術問題。

選修2(建築及其設計) 立足於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建築技術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建築與文化、建築結構及其簡單設計、建築材料及其加工、建築構造及其設計。該模塊人文內涵豐富,實用性強,設計和製作內容簡便易行。

選修3(簡易機器人制作) 基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平台、將機械傳動與單片機的應用有機組合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單片機與控制電路、單片機與傳動機械。該模塊給學生提供了運用當代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方法進行設計、製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選修4(現代農業技術) 以較為先進的、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的現代農業技術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農業技術試驗為主要內容的選修模塊。該模塊設置了可供選擇的6個研修專題,它們是:綠色食品、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無土栽培、營養與飼料、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農副產品營銷。每個專題18課時,選修2個專題即可獲得該模塊的學分。該模塊的專題選擇及內容確定考慮了城鄉學校的不同情況及其實施的可行性,因此,不僅農村中學可以開設,而且城市中學也可以選擇專題開設。

選修5(家政與生活技術)以家政與技術的聯繫為基點、旨在提高學生未來生活質量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財、家庭保健。該模塊緊貼學生生活,內容豐富有趣,設施要求低。

選修6(服裝及其設計) 旨在通過學生對服裝的認識、欣賞、設計及簡單製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強審美和造美能力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服裝與材料、服裝與文化、着裝設計、服裝設計。該模塊藴含豐富的人文因素,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選修7(汽車駕駛與保養) 側重於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該模塊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當代技術產品、學習和使用具體技術的機會,具有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操作性強等特點。

三、教學內容及課時

充分利用通用技術培訓中心現有的設備與資源,完成通用技術課程“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的實踐操作部分內容。根據本縣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模塊化的教學方式,“技術與設計1”設置三個教學模塊,分別是“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實踐操作:便攜式小板凳的製作)”、“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實踐操作:枱燈的設計與製作)”和“設計圖樣的繪製(實踐操作:設計製作橋樑模型)”;“技術與設計2”設置兩個教學模塊,分別是“結構與設計(實踐操作:相框模型的製作)”和“流程與設計(實踐操作:製作紙製提兜)”;實踐操作考試試題:“設計製作彈球模型”。以上每一個模塊均設置4個學時,共計24學時。

四、教學要求及安排

全縣各高中學校由縣教育局統籌排序,各校按縣教育局排定的順序組織學生統一到通用技術培訓中心學習三天,由通用技術培訓中心組織教師統一授課。各校的相關領導、教師協助管理學生,充分體現資源共享管理共擔。

五、教學目標

通用技術課程標準明確了其核心目標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總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學會或掌握一些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技術及其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探究、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對技術的興趣和學習願望,具有正確的技術觀和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養成積極、負責、安全地使用技術的行為習慣,發展初步的技術能力和一定的職業規劃能力,為迎接未來社會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對整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備如下五種能力,它們分別是:

(1) 具備對技術的理解、使用、改進及決策能力;

(2) 具備意念的表達與理念轉化為操作方案的能力;

(3) 具備知識的整合、應用及物化能力;

(4) 具備創造性想象 , 批判性思維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5) 具備對技術文化的理解、評價及選擇能力。

六、實施措施

培訓採取全日制培訓形式,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每期培訓200人左右,開設4個教學班級,每期3天。每期培訓的前一天晚上為學生報到時間,然後進行入校教育,接下來兩天半為理論與實踐的項目學習,第三天下午進行實踐操作考試,學生考完後離校。

學生到中心學習期間將分成A、B、C、D四個班級,每一個班級約50人左右。四個班級同時授課,理論課和實踐課在同一個教室進行。每個班級分成9個小組,每個小組6-7名學生,每個學習小組選舉一個小組長,採取分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

完整;明確、具體;學生知道本堂課的目標。教學設計要重視學習方式的設計,明確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注重探究實踐教學。

3.引導學生親歷設計過程

設計是技術活動中的核心過程。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親歷由一系列環節組成的設計活動。首先,要重視學生的全員性參與,應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對技術問題的興趣和研究願望,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新,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促使其主動、有效地參與設計過程,獲得直接經驗。其次,要強調學生的全程性參與,即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方案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交流和評價的過程。為此,教師要重視改進教學方法,注意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運用各種技術交流和評價手段豐富設計過程,以促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體驗。

4.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

技術思想和方法是從宏觀的理論層面上提供瞭解決技術問題的`思路和處理技術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並把它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精心挑選一些體現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技術設計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技術思想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去體驗、領悟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真諦。

5.重視技術試驗的教學

試驗是屬於技術設計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方法,是把科學知識和技術原理物化為技術成果的一條基本途徑。技術試驗有多種作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實驗要求,選擇和使用不同的試驗方法,如對比試驗法、析因試驗法、性能試驗法等;要加強對試驗過程中目的的確定、任務的安排、方法的使用、儀器的選配和校準、數據的觀察和處理等方面進行具體而有效的指導;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要密切注意箇中細節和意外情況的發生,引導學生做好觀測記錄,抓住有價值的資料,力求試驗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從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和負責的科學態度;鼓勵和培養學生在試驗中進行合作性學習,積極培養團隊精神和分工協作的意識。技術試驗往往會有失敗,要積極指導學生分析失敗原因,總結經驗,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在教學中進行某些規定的技術試驗時,若因儀器設備等不足原因而在實施上造成困難時,應依據學校的實際條件,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因地制宜的自行設計類似的試驗項目來替代,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試驗。

6.倡導學習方式的多元化

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差異,選擇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模仿方式適用於學習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技術;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小組全體成員的作用,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培養學生協作、溝通的能力及共同奮進的團隊精神;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技術探究能力。

7.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在教學中,特別是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學和學生動手實踐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注意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根據不同情況,採用小組輔導、個別輔導和學生之間互幫互學等多種方式,及時給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在輔導過程中,要對所出現的技術問題給予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導,防止出現教師代替學生操作的現象。

8.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

信息技術是一種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現代技術,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改變交和學的方式,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要積極創設條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

技術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的:信息技術(國中第三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網頁製作、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卸載軟件。

 三、指導思想:

根據考試規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硬件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卸載軟件。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對錶格數據的輸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數的使用、數據排序、數據篩選、統計表的製作等。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日常生活的統計表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二十一週,除去十一休假後本學期計算機課每班總共約十九、二十週左右。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

內容

地點

課時

第一週

§1.1網絡基本知識: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分類,因特網的'誕生與發展

機房

2

第二週

至第四周

§1.2因特網:上網方式、因特網中的網址、常見功能,上網道德修養與安全法規

機房教室

6

§1.3網上收集信息:瀏覽器、搜索引擎、保存信息

第五週至第六週

§1.4網上交流信息:電子郵件、文件傳輸

機房

4

第七週到第九

數據軟件的進入和退出

機房

8

建立情況表

數據的輸入

第十週至十一

公式的使用

機房

4

第十二週

與數據的排序

機房

2

第十三週

數據的篩選及分類彙總

機房

2

第十四周

統計圖表的製作

機房

2

第十五週

數據複習

機房

2

第十六週

設計網頁前的準備

機房

4

創建站點並製作網頁

美化網頁

第十七週

插入動畫

機房

2

第十八週

給網頁加上動態效果

機房

2

第十九周

複習網頁知識

機房

2

第二十週

期末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