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8篇

來源:文書谷 1.95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習慣培養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8篇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

班上的小朋友,經過兩學期的培養大部分常規良好,但總有幾個“小調皮”愛搞特殊。其中,李xx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每到小朋友午休的時間,他就精神抖擻,不管怎麼哄都不睡。上個學期中午基本都沒睡過,和家長溝通後才知道,他在家裏也沒有午休的習慣。家長也沒有辦法。每天到放學時他就無精打采,眼睛都睜不動。

為此我想了很多辦法來哄他睡覺,為的是使他養成良好的午休習慣。讓家長也放心。於是,每天中午上牀入睡前我都會找他小小的談心,讓他和我約定好中午要睡覺。他總是答應的.很好,卻沒有做到過。中午我坐在他牀前給他講故事,給他“特權”讓他看書,專門坐他旁邊監督他,給他好吃的當獎勵都試過,每次都保證的很好,但卻沒有成效。可他還是頑強的和睡覺做鬥爭。這天,我又想了一個辦法。

用我的耐心和按摩手法來幫助他入睡。我坐在他旁邊給他按摩眼、耳朵、頭部等,就這樣,20分鐘後,見他好像有一些睡意,我非常激動。看來這個“小頑皮”要投降了。於是我加大耐心給他按,終於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他“投降”了,我也鬆了一口氣,終於把他拿下了。

起牀後,我問他睡得舒服嗎?他伸着懶腰説舒服。在下午的活動中,也是精神抖擻,晚上放學時他的爸爸看到他興奮的樣子十分開心。藉此機會我表揚了他一番。在以後的午休中我都會給他按摩。從40分鐘到30分鐘20分鐘10分鐘到現在的躺下一會兒自然入睡,從此,全班小朋友都能安靜地進入夢鄉。

俗話説:幼兒教師要有愛心和耐心!我想這句話不是説説而已,只有真正做到了才是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2

所謂習慣是指由重複和不斷的強化而長期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更改的行為、傾向,並能為完成某種工作而鞏固下來的一種需要。習慣培養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早就説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因為就人的學習來説,不僅是智力活動,而且還和非智力因素有關。諸如求知慾、學習意志和學習習慣等。所以,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有更重要的意義。而幼兒時期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但此時習慣培養對於孩子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習慣養成的過程與孩子的天性相悖: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缺乏自制力、堅持性;而習慣養成的過程就是一種律己和堅持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中班的孩子,這更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習慣養成最需堅持,可中班的孩子堅持性相對來説較差;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非常枯燥和艱苦的過程,而中班的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的東西。怎樣才能讓習慣的培養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接受又樂於接受而且有效果而讓孩子自覺地融入帶習慣養成中來呢?

首先應該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讓孩子趕興趣的方式。

一、 妙用動畫人物。

孩子的個性千差萬別,要説他們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對動畫人物的喜好。天線寶寶、奧特曼、大頭兒子、孫悟空等等總是孩子們的最愛。可別看這些虛擬世界的動畫人物,它們的力量有時是我們這些真實世界中的人難以達到的。所以,我總是以這些童話人物的口吻來要求孩子,“上課了,天線寶寶請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頭兒子説小朋友

要開動小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聽着這些以動畫人物口吻説出的話,孩子們總覺得特別的親切,效果自然好的多,當然也有利與孩子們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教師對於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最常用的方式往往是“任務驅動式”,即教師往往要求孩子“要——”“不要——”,這樣的效果往往是孩子暫時做到了教師的要求,但很快就忘了,教師再要求,孩子又忘。就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教師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孩子卻並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事半功倍。因為孩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他們不能自覺地去遵守這些要求。因此,在對孩子習慣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孩子做,更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曾經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玩積木時總喜歡弄出很大的聲音,非常地吵鬧。要求他們安靜一點,可往往只能保持一會兒,很快又肆無忌憚地吵鬧起來。於是,在一次玩積木時,我悄悄摁下錄音機的錄音鍵,把孩子們發出的噪音錄了下來。然後在上課時放給他們聽,問他們聽起來有什麼感覺,並告訴他們這是什麼聲音。此後,這種情況好了許多,並且一些孩子不僅能管住自己,而且還能幫助別人。

三、文學薰陶

兒歌、故事,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利用這些文學形式來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例如,把洗手的過程編成幼兒感興趣的童謠,用故事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等。

四、 樹立榜樣,以點及面

孩子的發展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習慣好,有些孩子習慣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間也是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師就儘量在孩子中間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讓孩子之間相互促進,養成好的習慣。

五、教師要幫助幼兒反覆強化

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養”不難,養成就需要很大的堅持性,需要不斷的強化。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疲勞以至於忽視,從而使壞習慣捲土重來。特別是中班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還沒有很自覺的意識,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幫助。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關鍵在於“滲透”和“堅持”。教師要把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滲透與孩子門的生活各個環節中,孩子的意志力較差,教師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家園一致

家長是教育資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家長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教師要和家長經常溝通,保持家園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於孩子,促使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總之,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擁有好習慣的孩子,也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3

孩子吃飯不好,多數是因為飲食習慣沒有培養好。吃得少或不好好地吃,都會造成飲食混亂。飲食混亂了會使孩子胃液分泌失調,特別是一天多吃,一天不吃,使孩子一天的營養超量而另一天則不足,這十分不利於消化和吸收,獲得的營養也不全面,生長髮育就要受到影響,從而也影響到幼兒的飲食習慣。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在本學期我們將培養幼兒的飲食習慣,使得有所提高,增強幼兒的體質。

因此,僅供給富有營養的飲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免保證營養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得到正常的生長髮育。由此可見,父母和老師應重視孩子的飲食習慣的培養,除了要專心愉快地吃飯外,還要生活有規律,定時定量進餐。他們的早餐質量要好,一夜睡醒,孩子精神好,食慾旺盛,吃起來也香。午餐是食量最多的一餐,既要補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準備下午活動的能量需要。晚餐宜清淡一些,以利睡眠,因為睡眠時能量消耗少。兩次點心要質好量少,定時進食。孩子的'正餐已保證了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素,不必在餐間或飯前,隨時隨地亂吃零食,否則會降低食慾,使營養獲得量不足;吃零食還地弄亂腸胃消化活動的生理規律,影響消化功能,常吃零食的孩子自然長得不如別的小孩好。

我們讓家長在家讓孩子多吃一些,其實,午餐或晚餐就會少吃一點,有的孩子早餐未吃飽,午餐或晚餐就會多吃一點,只要一天的營養達到需要量,就不必太擔心。有的孩子每餐都吃得少,可找找原因,是否睡眠不好,因為睡眠會影響食慾;是否活動太少,沒有活動,能量消耗少,就不想吃;是否孩子生病了,感冒、腹瀉都會影響胃口;有的孩子總是被大人抱的懷裏,沒有活動的機會,自然吃得也就更少了。原因找出來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對孩子的厭食現象應予以及時的糾正。幼兒的厭食再加上飲食習慣的不好,這樣會更加影響飲食質量。強制性地逼迫孩子進食,而應首先尋找導致食慾不佳發生的原因,。不然會適得其反。

在患病期間,一般來説應儘量做到飲食清淡且易消化、少吃葷菜和避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在疾病的恢復期可適當給孩子服用助消化、增強食慾的藥物。 在糾正孩子的厭食情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平時注意合理安排飲食並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家長一起來努力,如:糖果、冷飲等雜食和不要飲過多的水,按時就餐。主食可包括米飯、麪條、餃子等諸多種類,菜餚葷蔬兼顧。

②不要過分地注意和強調孩子的每一餐飲食,在孩子確實表現出不願進食的態度時,不要強迫其進食。在孩子吃飯時不要經常性的批評、指責孩子,有什麼問題最好留在飯後予以解決。否則可使孩子產生逆反心態而加重厭食程度。

③鼓勵孩子在託兒所等集體環境中積極進食,並給予適當的獎勵。

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實施下,幼兒們一定會有所進步。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4

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是一個人一生髮展的基礎,也是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必要保證。我班在幼兒入園初期就重視了幼兒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一定的基礎。本學期,結合我園開展的“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交往習慣”的研究,我們將更加科學、合理、規範的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幼兒終生髮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將我班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總結如下:

一、學會安靜傾聽老師、同伴講話,不插話、不搶話。

措施:

1、通過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幫助幼兒樹立榜樣。

2、以“考考誰的耳朵靈”、摸摸小腦袋,稱讚等親切的語言鼓勵幼兒注意傾聽,積極應答。

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能主動向成人、同伴問好,會用禮貌用語解決與同伴發生的矛盾。

措施:

1、教師間、家長間注意使用規範的語言,做幼兒的榜樣。

2、在班內佈置“我是甜嘴小寶貝”專欄,每天把甜嘴寶貝的標記貼在專欄內以示表揚。

三、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喝水、入廁、户外活動排隊不爭搶,來晚的主動站到最後一個。

措施:

1、通過教育活動,進行排隊和不排隊後果的對比,引導幼兒討論,師生共同制定規則。

2、教給幼兒正確的排隊方法,提出要求:排隊時要耐心等待前一個小朋友做完了再做,不能中途跑開,也不能推擠前面的`小朋友。

3、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檢查、提醒、鼓勵。

四、逐步幫助幼兒養成做事整潔有序的生活習慣。學習收放玩具、圖書及美工活動廢料。

措施:

1、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樹立榜樣,班內物品擺放有序,隨手撿起地上的玩具及廢料。

2、玩具材料擺放合理,便於幼兒取放。

3、與幼兒共同整理玩具,學習整理玩具材料、疊衣服的正確方法。

五、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不挑食、不剩飯,不浪費美工區材料,愛惜玩具。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以故事、兒歌、歌曲等形式幫助幼兒樹立節儉意識,知道“好孩子要節儉”。

2、掌握幼兒進餐量,少盛多添。鼓勵幼兒不挑食,逐步克服挑食的毛病。避免剩飯。

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措施:

1、通過故事、兒歌等文學作品,讓幼兒懂得要做一個講衞生、愛清潔的好孩子。

2、每週一上午固定時間師生互查個人衞生:指甲、頭髮、衣服等。

3、請保健醫講述衞生常識,學習飯後擦嘴、漱口。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5

經過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我覺得幼兒階段的教育比傳播知識、訓練技能更重要。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及良好的社會品德,增強社會性,提高幼兒社會適應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加強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幼兒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人。

一、多為幼兒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幫助幼兒建立寬鬆和諧的夥伴關係。

如:晨檢活動時,鼓勵孩子們之間談談來自幼兒園之外的消息,區角活動時,除了幼兒自身遊戲,選擇夥伴以外,教師可注意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人為地干預他們的活動,給孩子創造交往機會,尤其對那些不善言談的幼兒,教師應該多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創造機會與人交往。

二、通過主題活動,鼓勵幼兒自帶玩具,讓幼兒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後,幼兒的活動範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幼兒園,交往的範圍的擴大,使小班幼兒一時難以適應集體生活,情緒不穩定,在活動中與小夥伴爭搶玩具,自己有了困難不主動和老師説等。為了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感受在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體驗分享的快樂。我們開展了"玩具交換日"活動,定期讓幼兒帶上心愛的玩具,到幼兒園來與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動中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又不敢去交換,這時,老師悄悄地在他耳邊説: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會願意和你交換的。在老師的鼓勵下,膽小的孩子也高興地參加到活動中。活動後,讓幼兒講述自己到交往過程:和誰一起玩的?是怎麼玩的?誰的玩具好玩?為什麼?等等,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使幼兒對這一活動非常喜愛,經常追問哪天是"玩具交換日",並將自己最好的玩具帶來和小夥伴一起玩。通過這種活動,拉近了幼兒之間的距離,也使幼兒變得喜歡上幼兒園了。

三、積極與家長配合。

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有的孩子從小獨自慣了,不願意、不善於與別人相處;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嬌慣,到了幼兒園常與同伴發生衝突等等。為了協調家園教育,我們通過放學與家長簡單的交流或者家長會、家園聯繫手冊等做好家長工作,幫助家長認識培養孩子交往的良好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行為。

四、要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激勵孩子樹立自信。

用肯定性言語和鼓勵性言語促進孩子樹立自信強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鍥機進行正面引導尤為重要。孩子如果能經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會使他們興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滿足其潛在的爭強好勝的慾望。增強其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在實踐中所做的任何一點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難都要及時予以支持和適當幫助。並儘量可能地讓他們嘗試成功,因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動力。

具體實施起來,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很多方面還需我們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雖然課程學完了,但在理論的基礎上更多的該是,將所學所悟應用到具體實踐中去,為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而努力。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6

一、成功立項,切實制定實施方案

20xx年9月,我園申報的課題《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研究》被立項為太倉市級課題,為了使課題保質保量的完成,我園制定了《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研究》課題實施方案,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形成了全體保教人員共同參與課題研究的熱烈氛圍。把研究目標定位於全面提高保教人員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建立高標準、高水平的幼兒園。根據園內實際情況篩選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義的三種習慣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即生活衞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和學習習慣,各班又根據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需要,確定採用觀察記錄法、個案跟蹤法、經驗總結法等多種方法。實施步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二、開展培訓,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搞科研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應在培訓教師上大做文章。在選擇課題立項上,我們積極指導教師如何從日常工作的問題入手選題,問題怎麼變成課題,課題如何論證等。同時針對大、中、小各班幼兒一日生活習慣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課題研究的內容。開學初,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課題方案,明確了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分析了三個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發展的存在問題。開展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規範》和《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生

活習慣》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和討論,教師們對此課題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感悟到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激發了教師們的科研積極性,順利完成了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礎。

同時鼓勵青年教師與骨幹教師一對一結對子,通過相互備課、聽課、參與區角活動、家園活動等形式,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注重過程,腳踏實地搞好研究

平時我們注重過程管理,做到有計劃,有總結,紮紮實實開展好研究。09年2月我們制定了幼兒生活習慣現狀調查表,從孩子的自理能力、文明禮貌、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統計;6月又對幼兒生活習慣實施後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並把兩份統計表進行了對照、分析,制定出下階段的計劃,設計了幼兒個案資料觀察記錄表和活動觀察記錄表,在各班展開觀察記錄工作,收集孩子表現的原始數據,並對觀察記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同時我們又採用了個別訪談法,瞭解家長在培養幼兒習慣方面的做法,瞭解家長在培養孩子習慣方面的教育態度和教育理念。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加強實施過程中資料的收集管理,將階段計劃,活動設計、觀察記錄、反思隨筆、案例分析、照片資料(幼兒作品、幼兒活動)等分類歸放。

為了更深入的認識“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研究”內涵、目標和意義,確保研究的有效性,我們積極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研討活動,集思廣益,暢談課題研究中的困惑。我們多次對具體實施展開深入地討論,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研究方向;此外召開課題經驗交流會、總結會、彙報會,總結交流課題實施的經驗和成果,共同商討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疑惑,從“對課題的理解”、“課題教研組織形式”以及“在課題研究工作中的困惑”等方面發表個人的建議和看法,針對教師們提出的建議進行彙總和分析,確定下階段研究的方向。

四、紮實工作,提高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根據課題計劃,上學期我們進行了課題的準備階段研究工作,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學習、查閲資料,開展了理論學習和交流活動,明確相關概念;確定了研究的對象,對幼兒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對教師進行了課題實施前的培訓,提高了教師科研意識;設計研究方案,進行開題討論。本學期我們進入了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主要將方案具體細化,由專人負責執行,落實課題,設計各種測量記錄表格,創造條件,通過多種渠道實施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探索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家園共育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方法和手段,積累彙總資料,進行階段性總結。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遊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除結合教學內容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外,還抓住幼兒好玩的心理特點,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內容編成不同形式的遊戲,使幼兒在輕鬆有趣的遊戲活動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在活動區遊戲時,孩子們不愛護玩具和遊戲材料,經常把玩具和遊戲材料扔滿地,遊戲結束後,又不收拾。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遊戲前告訴幼兒:“玩具寶寶們和我們是好朋友,它們害怕摔壞身體,我們小朋友們要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千萬別把它們扔在地上,好嗎?”遊戲後提醒幼兒:“玩具寶寶們要回家了,請小朋友們把它們送回去吧!”這樣孩子們及時把玩具、活動材料擺放整齊了。在《娃娃家》的遊戲中,讓孩子從家裏帶來自己喜愛的娃娃,一起玩給布娃娃穿衣服的遊戲來學習有序地穿脱衣服。為了讓小朋友們穿得又好又快,組織孩子玩《比一比,賽一賽》的遊戲,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技能鞏固了,做事也比較有條理了。

2.結合教學活動,培養良好的生活技能。

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們開展了“一課多研”的研討活動,讓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學會自理、學會合作、學會分享。例如:小班幼兒生活衞生習慣欠佳,在日常活動中有些幼兒不注意衞生,經常爬地上,小手到處亂摸弄得很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選擇了社會活動《小豬變乾淨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中班幼兒在自理、技能方面的習慣有所形成,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獨斷,缺少同伴間的交往。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以培養幼兒的合作習慣為主,選擇了社會活動《學做文明的小朋友》,增強了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好地培養了幼兒合作、交往的習慣。大班幼兒在相互合作、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主動幫助別人的.這些習慣還不是很明顯。因此,我們選擇了社會活動《別忘了》,較好地促進了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3.反覆訓練,強化良好習慣的養成。

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反覆的過程,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漸養成的。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次遊戲,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們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幼兒,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

蒙台梭利曾説:“如果幼兒成長與鼓勵他們自然順序地發展的環境中,他們會突破性地進入到學習,他們將變成自我激勵者,自我學習者”。由於幼兒年齡小,堅持性和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對幼兒的習慣培養,對每一項要求,我們都充分考慮到幼兒自身存在的困難,把握住難度,講解清楚,使幼兒學得會,看得懂,以鼓勵表揚為主,使幼兒具有成就感。

4.家園合力,提升幼兒的良好習慣。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與家長之間及時溝通信息,及時交流看法。利用家校路路通和《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了培養幼

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介紹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制度,介紹生活習慣培養的要求、內容、方法等,做到家園一致。我們還利用《家園聯繫冊》、早晚接送時間與家長交流,和家長一起研究、探討孩子的教養問題,做到家園共育。家長們改變了傳統的育兒觀念,言傳身教,與幼兒園密切配合,為孩子營造和睦、寬鬆的精神氛圍,想辦法為孩子創造、提供與家人、鄰居交往、合作、學習和遊戲的機會,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合作。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包辦,鼓勵孩子尋找解決的方法,提高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幼兒有了一定的習慣意識,養成了飯前便後要洗手的習慣,沒有吮吸手指的現象,有了鼻涕能及時擦掉,與同伴能友好交往,會主動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大膽與其他人打招呼,能友好與別人相處並積極進行交往,能和別人合作。在照顧自己和關心環境方面的素質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又帶動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可見,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是人生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環,既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

陳鶴琴先生説:“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害”。因此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幼兒成才,有利於家庭和睦幸福,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相信我們的辛勤工作,一定會對幼兒教育有實實在在的貢獻。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7

良好的行為習慣、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是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期正是人的一生身心發展尤其大腦結構和機能發展最為旺盛的時期,更是良好生活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好的生活習慣不僅關係到幼兒的身體健康,而且關係到對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品質、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們健康品質發展的基礎,幼兒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幼兒園這一關鍵期開始,家庭給予的影響更多、更大。

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一環節堅持教育和培養,才能使幼兒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根據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中各個環節的特點,有計劃、有目標地把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工作,寓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在這個過程中,除堅持一貫地要求外,還講究一些教育方法的藝術,使幼兒對教師提的要求,不但不感到厭煩,反而有一種新奇感,產生一種願意學習和實踐的願望。使幼兒為自己養成了一種好習慣而感到快樂。

(一)五步曲培養習慣之有效途徑。

1、故事的引導認識到重要性,變被動為主動。

在小班利用故事《漏嘴巴》和《不掉飯泣的丁丁》,引導幼兒吃飯時認真不講話。主動萌發幼兒想要認真吃飯,儘量不掉飯粒的`進餐習慣。

2、結合兒歌,培養技能,鞏固習慣。

在培養小朋友自己吃飯時,應尊重和培養讓其自己吃飯的慾望,雖然邊吃邊掉飯粒,但老師還是堅持讓小朋友自己吃,隨時幫助糾正拿勺的姿勢。我們老師還不時提醒幼兒:“調羹,拿拿好,飯碗,扶扶牢,眼睛看好碗,吃得乾淨真正好。”“吃飯時,要坐好,慢慢吃,細細嚼,不掉飯,不灑湯,好好吃,長得胖。”

在培養幼兒洗手的習慣時,我們參與到幼兒的洗手過程中,一邊念兒歌一邊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幹。”最後請幼兒找小毛巾擦乾手。通過形象的語言和動作,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3、利用遊戲,增加趣味性,養成習慣

陶行知説過“喚興味起。”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喜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在他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中,幼兒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不良的行為,限制自己不應該擾亂一定的生活習慣,遊戲是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教育的良好手段。班上有名幼兒做事總是我行我素,我喜歡怎麼樣就怎麼樣,玩具不會收,玩過之後還會滿地亂扔,於是,我們就開展了“送玩具回家”的遊戲,用塑料筐佈置成玩具的家,讓孩子根據筐上的提示把玩具送回它自己的家,午睡時也能夠做遊戲,我將此稱為“催眠遊戲”。孩子們在午睡時,用極其柔和緩慢的聲調進行催眠:“天黑了,花兒也睡了,小草也睡了,小動物們回家睡覺了,小免睡了、小貓睡了……小朋友們也閉上眼睛睡着了。”語言氛圍的渲染,果然對孩子們的睡眠有一定幫助,孩子們在一點之前的入睡率有很大提高。

4、牆飾的提醒,顯而易見、潛移默化習慣。

環境是不會説話的老師,對孩子們的習慣培養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盥洗室就是個極佳鞏固習慣之處,洗手枱前可以有洗手步驟的圖示,到了中大班就張貼刷牙步驟圖,為了培養孩子們喝水的習慣,在小便池資磚上張貼有小便顏色對比圖,讓孩子們了反省今天的水是不是喝少了?是不是該多喝幾杯水呢?

區域活動小班娃娃家牆飾上就有折衣褲步驟圖,孩子們便能夠再一次自行學習與鞏固這一生活技能。

幼兒園一些走廊是孩子們必經之處,因此在這些牆面上也用圖文茂的方式展示一些良好生活習慣,如“打噴嚏”

5、激勵機制成為動力。

班級內可以開展“我是清潔寶寶”、“今天我喝水了嗎?”“今天我值日”等獎勵和評選機制,讓孩子們在被讚賞和被鼓勵中體驗到成功感,從而強化其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這些方法可以綜合、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如在培養幼兒刷牙習慣時,就可以利用故事《老虎拔牙》讓孩子們明白吃東西后不刷牙的後果,再結合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牆飾上佈置刷牙的步驟分解圖,時刻提醒着孩子們正確刷牙的方法。為進一步鞏固孩子們愛刷牙的習慣,利用音樂遊戲“刷牙歌”為刷牙增添樂趣。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8

淺談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時期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對於人的一生是致關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際行為特徵的孩子,其德商與情商都很高。為了在以後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我對本學期的工作做個總結

一、從孩子的點點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裏逐漸形成的,它貫穿於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應善於抓住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譬如,孩子良好的衞生習慣是在他飲食、起居等活動中逐漸養成的,文明禮貌習慣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培養的,愛學習的習慣往往是在遊戲中形成的,愛勞動的習慣是在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説的,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當然,作為老師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我們先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這樣對於善於模仿的孩子來説必然受益匪淺。

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把孩子本來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自覺行動。做為老師要細微地觀察孩子,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孩子的特點確定培養目標,並善於抓住教育時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孩子儘快地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

第一、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良好的習慣要經過不斷的重複。反覆地實踐才能養成。所以要堅持要求,日積月累孩子的'大腦神經活動才能形成“定型”。這時孩子做起來會感到輕鬆、自然、舒服、愉快,主動地去做,慢慢形成了習慣。反之,他會感到緊張、壓抑、難受不願意去做,自然很難形成習慣。

第二、要統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複地轉入孩子的大腦,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經聯繫,良好的習慣就容易養成。如果一個老師對孩子要求嚴格而另一個放縱,或者施教者今天嚴格,明天放鬆。幼兒園培養孩子好的習慣父母不堅持,都是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

孩子喜歡受人鼓勵、誇獎,如果總是換來批評、受指責,他情感上接受不了,會產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緒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為。但這樣的孩子有時受了環境的影響也有想改正的願望,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做起來要費很大的力氣。因為不良的行為往往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而好的行為則要十分自覺,必須剋制自己的需求,這種抑制力要經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實現。這時孩子往往表現的不會那麼自然、輕鬆。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對他的想法給以鼓勵、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誘導和啟發並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於塑造,不良的行為易於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當成一件關係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振興民族的大事來抓。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9

小班的幼兒步入了中班,與小班時期相比,他們的“發育更為旺盛”,由簡單的直觀形向簡單的思維性發展,由模仿性向習慣性轉變,語言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求知慾望不斷增強,有了豐富的情感。此時家長的合理引導能使幼兒的個性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是重視品德的培養。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總是充滿期望的,希望他(她)的學習成績出色,高人一等,因此個別的父母會不顧幼兒的感受刻意地去培養他(她)。這樣反而可能會限止了幼兒的全面發展。睿智的父母會根據自己幼兒的特點,從品質的培養入手正確加以引導,會讓年幼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快樂,同時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處在中班的幼兒,在智力發展方面,我們的父母不必對孩子過於苛求,擔心過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活動。更多地應着眼於孩子的品德教育,讓他們真正理解什麼是“愛心”、怎樣做一個好孩子。

二是做好幼兒的榜樣。思想家休謨告訴我們: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可見習慣對於幼兒成長髮展的重要意義。幼兒的模仿能力強,情感受外界的影響大,而家長與幼兒有着特有的血緣關係、親情關係,彼此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幼兒有着強烈的感染性。因此每位家長都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孩子做榜樣,從而使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之中,一些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便會自然的形成。

三是教育意見要一致。也就是説在教育幼兒時,家長的態度要和氣,教育意見要統一,不要出現兩種聲音,不要把家長之間教育幼兒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不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聽從誰的教育。同時對孩子的要求和態度要一以貫之,不能“此一時彼一時”,“朝令夕改”,“反覆無常”,也不能忽嚴忽鬆,以自己的情緒來對待孩子。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父母的希望,讓我們正確把握教育的尺度,引導幼兒全面發展,同時積極配合教師搞好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中班快樂寶寶支招:如何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注重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呢?以下幾個方面可為您提供參考:

1.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2.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

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着密切的聯繫。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3.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

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祕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4.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慾

因為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所以應結合事例教育他們,人生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佔有劃等號。

5.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

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0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很讓人頭痛的是孩子的不注意傾聽,沒有安靜“傾聽”的好習慣。不管是在聽老師還是小朋友講述時,都喜歡爭相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有的是不停做小動作,甚至和小朋友打鬧。這樣,就導致其餘同伴無法聽,造成活動混亂。讀王愛軍老師《教師與幼兒成功溝通細節》,讓我對孩子學會傾聽有了深入的認識。

一、傾聽的重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在幼兒期培養傾聽習慣尤為重要。善於傾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的聽取自己要的信息,而且給人留下認真、踏實、尊重他人的印象。

二、辯證地看待孩子的不注意傾聽的現象。

喜歡插嘴的孩子思維活躍,反應敏捷,對語言的理解力較強。不注意傾聽,孩子就不能正確完整地獲取知識。積極對待孩子的“插嘴”現象,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指導,讓幼兒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最終改掉“插嘴”的不良習慣。

三、培養傾聽的策略

1、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讓孩子充分感受成功和快樂。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知道,傾聽別人説話也是有禮貌、尊重別人的好行為。老師也適時表達自己觀點:“老師最喜歡認真聽別人發言的孩子”,引導幼兒傾聽。當一名幼兒回答問題後,可以請另一名幼兒複述答案,或者請幼兒重複我在活動中所説的重點內容,並積極暗示、引導孩子:“今天聽得多認真啊!這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這樣,不僅表揚了認真聽的小朋友,還為其他小朋友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從而激發他再次認真傾聽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漸漸地,幼兒的傾聽意識、傾聽能力就會有明顯提高。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讓孩子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做一個認真傾聽的'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幼兒的表率。課堂上要注意傾聽每個幼兒的發言,不論是對錯,不管表達得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當孩子向老師訴説心事、“告狀”,老師一定要認真傾聽幼兒的訴説,特別要用心聆聽,然後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

3、訓練幼兒聽的能力,有意識地進行“聽”的能力的訓練。在遊戲中培養傾聽習慣,進行“傳話遊戲”“糾錯遊戲”等。

4、有趣教學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採用生動、有趣的教育模式,利用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和傾聽習慣。比如:遊戲激趣,開展“小小錄音機”遊戲。故事激趣,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故事講述,並加上手指玩偶道具,邊講故邊演示,引導幼兒學會傾聽。

教師用心傾聽幼兒,在生活的細節中教幼兒學會傾聽,幼兒才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從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隨之提高。幼兒只有善於傾聽,才能理解語言,收穫知識,才能與別人很好地溝通、交流。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1

自從我們大班開展學習習慣養成的課題以後,教師對於這個課題就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認識。孩子們進入大班已經快4個月了,在這段日子裏,他們認真地學習、愉快的玩耍。但是在開學初的時候,發現了孩子們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如專注性不夠、不能仔細傾聽等等……長此以往,會使孩子在進入國小以後感到不適應,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惑。我覺得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應該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對孩子在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下面就來談談在這個學期中我們班在實際教學中的感受和總結。

第一個方面:環境

在古時候都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了,可見環境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中,我們也更多的考慮到了要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安靜的、舒適的,適合大班孩子學習的氛圍。在我們班級中,就把語言區放在班級的角落,希望能夠讓孩子們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不受到其他區角更大的影響,而在語言區裏面的書本也都是適合大班孩子們的。語言區的牆壁上也都給孩子們創設了圖片和文字配對的遊戲。這樣,在語言區裏面,孩子們就可以安靜地、專注地看書,有一個很好的氛圍。而且在各個區角內我們也控制了人數,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

在美工區裏面,我們也在材料方面漸漸地增加,引起孩子們不同的興趣。希望孩子們在美工區裏面能夠安靜地坐下來,培養孩子們的耐心和專注性。在益智區,我們也放置了不同類型的棋,例如在牆面上貼了五子棋的玩法,並且設置了“今天的棋王”這樣一個牆面。讓孩子們能夠在下棋的過程中,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給孩子們一些挑戰。希望創設這樣的一個環境能夠培養孩子認真思考的能力。在開學初,我們也開設了“今天我值日”這樣一個活動。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國小了,要怎麼樣很好的適應國小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就要在一開始就慢慢的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而值日生就是能夠培養責任意識其中一個很好的活動。

在班級中,我們也創設了很多這樣的環境。有“天氣預報”這樣一塊牆面能夠和孩子們互動,平時的時候孩子們就會把自己前一天在家裏聽到的天氣預報寫在上面,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也能夠讓孩子能夠關注生活環境的變化,在填寫温度的時候又有認識了橫座標和縱座標。還有一個自然角,每天早上孩子們都可以去觀察一下植物的生長過程,然後用筆把它畫下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而在中午午餐過後,孩子們也能夠給自己帶來的植物澆水,並有表格記錄,這是在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和觀察能力。在這快4個月的時間裏面,發現了環境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雖然説環境不是外在的一個影響學習的因素,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內在因素。孩子們會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着自己的學習習慣。

第二個方面:集體活動

大班是幼兒園與國小的過度階段,提前瞭解國小的學習內容、形式與方法是無可厚非的。但也一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式。不少家長受多年傳統教育的影響,都把學習定義為“認字”或者是“計算”,於是就會要求孩子認字、做計算題等。但是這樣的內容和方式是不符合大班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的。我們應該給大班的孩子是學習內容豐富的,有唱有畫有講才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在集體活動中,我們也準備了很多關於培養孩子們學習習慣的活動。在開學初的時候我們就開展了“今天我值日”的活動來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意識。所以就設計一次“今天我值日”的集體活動。針對大班的孩子,也在值日生的工作上提高了要求。在本次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我們大班的值日生工作都有哪些,也讓孩子們在值日這個過程中體驗到為他人服務的樂趣。在活動中,經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都能夠説出我們在幼兒園的一天中哪些方面是需要值日生的。例如:進入盥洗室以後值日生需要監督小朋友排隊洗手;在午餐過後需要值日生去管理小朋友正確的放碗筷等等。而這些值日生的工作,也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時候去幫助孩子瞭解具體的操作和要求。這樣,孩子們才能夠在每一次的實踐中真正地瞭解清楚這些工作的具體要求。在經過了這幾個月的實踐,孩子們現在都能夠主動去完成這些值日生的工作。

最近我們又開展親子閲讀這個活動,每個星期五都要借書給孩子們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所以針對重要的活動,我們就設計了《我和書本做朋友》這樣一次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們説説我們平時應該怎麼樣保護好我們的書本,應該要如何翻閲書本等等。這些問題對於大班的孩子而言似乎都是比較簡單的,他們都能夠説出很多愛護書本和翻閲書本的辦法。但是這些辦法都是説説簡單,在做起來的時候就有難度了。孩子們就會在平時看書的時候大聲的説話,不會很安靜地看書。所以我們也開始相互監督,來找一找平時哪個孩子看書的時候聲音是最最大的`,如果被小朋友都找出了,那他就取消一次借書的機會。讓孩子們都學會安靜的、耐心的看書。在本次集體活動結束之後,所有的孩子也一起修補圖書,希望讓孩子在修補圖書的過程中,感受到圖書也是要好好愛護的,如果書本都破了,那我們就看不到書本中的知識了,讓孩子們都能夠愛護圖書,輕輕地翻閲。而孩子們也在經過這次活動後,開始更加地愛護圖書,也能夠安靜地看書了。教師應該多多的針對孩子們不同的習慣去設計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們在看看、做做、講講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驗不同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個方面:班級活動

良好的學習活動不僅體現在環境和集體活動中,也滲透在孩子們平時的各項活動中。教師也應該注意平時的各個環節,是否讓孩子們都在慢慢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午餐過後,讓孩子們坐在小椅子上安靜的看書,不能影響其他小朋友也不能一直去換書,要把一本書認認真真的翻閲完了,就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換書看。這樣的方式就是想培養孩子們靜下心來安靜地有耐心地把書看完。如果有充分的時間,那就會讓孩子們在午餐後,把在平時上課的時候沒有完成的畫都凃好顏色,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耐心,另一個方面也希望孩子們做任何事情都能夠有始有終。在一開學的時候,我們也開展了集星換物”這個活動,從學習、生活、運動和睡覺四個方面來監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一日活動,也讓孩子們在平時的時候能夠相互監督、相互鼓勵。

當然,良好的習慣還有很多很多,這也只是我們在這個學期中的一些小小總結,希望在下個學期中能夠完善更多的不足,讓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2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和日常生活習慣,是安全教育的基礎。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差,對他們講大道理有時也難以理解,於是,我們就通過各種途徑蒐集一些有關日常安全方面的信息、圖片、影象資料等,讓幼兒觀察討論“應當注意些什麼,應遵守怎樣的規則”。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才安全,怎樣做會不安全。對規則進行專門學習和練習後,平時還不斷地加強訓練,使良好的行為得到強化形成規範。如:要求小朋友上下樓梯要按順序上下、不推擠、不搶前,上下樓梯都要靠右行走。在每次上下樓梯時,不斷提醒指導,避免孩子們疏忽和遺忘,逐漸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活動習慣的養成,是避免意外事故發生的關鍵。户外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但在户外活動中存在着許多不安全的因素。孩子們一到户外場地,總是盡情玩樂,早就忘了老師交代的注意事項。如何讓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活動習慣,有效避免安全隱患。有的老師把孩子們在户外大型玩具的情景拍攝下來,然後讓幼兒觀看。看着看着,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了:“某某小朋友在滑滑梯上推小朋友,這樣小朋友會摔下來的”“有的'小朋友滑滑梯時沒排隊,擠來擠去”……,孩子們七嘴八舌,從片子裏他們自己發現了活動中的一些危險動作。這時,老師再把問題拋給小朋友,和他們一起討論這些危險動作可能引起的後果,這遠比老師無數次的説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各種户外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一旦有險情發生或出現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並幫助其糾正,同時教育孩子遇?講話踩的時候要學會互相提醒並幫助解決,或及時向同伴、老師、成人求救?/p>文章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3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幼兒入國小後有效學習的保證。但是,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孩子在這方面的習慣上還沒養成,表現出:有插話的,有自己回答完問題就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建議的,有的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聽老師或同伴講等等。這些現象勢必會影響他們的注意力,沒有好的傾習慣會影響幼兒今後的學習態度和質量。所以,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培養幼兒良好學習態度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傾聽習慣的習得將為為幼兒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一、學習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在眾多的良好學習習慣中,認真傾聽是一個重要方面,它也是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一個人良好修養的一個標誌。幼兒在活動中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伴的發言,才能積極地有意義地參與活動,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活動有效地進行,做到活躍而不失有序。

1、優化教育活動作為幼兒,他們渴求老師的愛和關注,想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作為教師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兒交流,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讚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善於發現每個幼兒的閃光點。當孩子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我就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親親他們的小臉,摸摸他們的小手。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我非常注意利用賦予變化的、生動直觀的動態教具如:幻燈、錄像、課件、木偶等。例如故事《小羊和狼》我利用課件和木偶,邊講解,邊表演,將小樣的可憐、傷感、委屈、憤恨,狼的兇狠、狠毒、狡猾、,以及小動物們的團結互助、聰明能幹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此便使幼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使幼兒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既較好的.理解了故事內容,又達到了發展幼兒注意傾聽的能力。

2、運用小組方式,引導幼兒探究、學習和傾聽。

大班幼兒喜歡合作,在合作中他們學習交流,合作營造了一個和諧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幼兒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操作活動,變原來的填鴨式為積極的參與者。幼兒們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全體幼兒都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思維真正活躍起來,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個人的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幼兒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例如:在小組活動教幼兒認識音階時,我先讓幼兒聽故事:"一天一隻頑皮的小猴子在森林裏發現了一座漂亮的樓房,樓房裏有一個奇妙的樓梯,這樓梯每上一級就會發出一種美妙的聲音---"我滿腔熱情的問:"小朋友想不想認識這些聲音?"幼兒異口同聲的回答"想"。如此就誘發了幼兒興趣和注意,在小組活動中為幼兒的學習和認真傾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生活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1、提出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在完成任務中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為幼兒提出有一定困難的傾聽任務,並不是給幼兒提出的目標越高越好,而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是他們經過努力能夠記住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站着夠不着,踮起腳來夠的着"的任務。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我們都有意識的要求幼兒去傾聽,如:講故事時,我會説"老師不一定講到哪裏停下,請小朋友告訴我剛才我講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請小朋友要認真的傾聽。"在遊戲時我也會經常的問孩子們剛才活動中小朋友們或老師説了什麼?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發現幼兒在聽記時,雖然還不能完全複述,但認真傾聽、努力聽記的幼兒面在不斷擴大。

2、組織多種形式的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幼兒園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多種形式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參與。在參與活動的實踐中鍛鍊幼兒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喜歡遊戲的特點,有意識的多設計一些有助於注意傾聽的活動,來訓練幼兒的良好傾聽習慣。如:活動區"猜猜我的電話號碼"幼兒首先集中注意傾聽小朋友出的算術題,然後根據這些題的得數,計算得出小朋友的電話號碼。對於幼兒的來説,有意注意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幼兒只有能夠主動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目標。不僅要充分利用無意注意,並要積極發展幼兒的有意注意。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説,注意的集中性很差,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能直接引起他們注意的是形象、直觀、色彩鮮豔的東西,我就利用富於這些特點的卡通圖片或幾何圖形或數字,通過限時競賽遊戲的方式,讓幼兒説出剛才看到什麼?再請其他沒看實物的幼兒複述,幼兒以吸引幼兒的傾聽及注意,培養幼兒有意識的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以達到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目的。

3、賞識的方式,鼓勵傾聽活動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是由於教師沒有注意強化幼兒的優良行為而造成的。當幼兒感到教師在對待好行為和不良行為沒有明顯差別時,他們的不良行為就會增多。因此,我非常善於發現幼兒表現出來的優良行為,並在這些優良行為出現後立即給予積極評價,設立獎勵措施,滿足幼兒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強化,鞏固良好的行為。如對傾聽得認真的小朋友,獎給小粘貼。活動中,我把自己編的幼兒喜歡聽的、較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和實際生活的優美的句子説完讓幼兒馬上覆述。如:"我是大(7)班的孩子。""我愛我的班級。""幼兒園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小鳥在林間唱着動聽的歌"。"我看見花兒張開了笑臉。"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較簡單的逐步加大難度。給聽得認真、説得好的幼兒及時獎給小粘貼。由於我能對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並積極舉手的孩子給予表揚獎勵,對於回答問題的幼兒,無論對錯,都進行鼓勵,沒有聽講的孩子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小粘貼,就會馬上停止其它動作認真傾聽別的小朋友的講話,這時我也及時發現表揚。這樣長期強化訓練,幼兒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在穩定形成。

三、家園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單靠幼兒園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做家長工作方面我們是這樣做的:

1、發放有關資料針對家長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我們適時向家長推介操作性較強的文章,如《如何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孩子入國小業前的準備》《指導孩子的傾聽習慣》等,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2、豐富"家長園地"如"任務"欄目專門佈置一些小任務,請家長協助培養孩子去認真傾聽,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傾聽習慣。

3、建立家長活動小組我們讓幼兒家長和一些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家長結成對子,組成活動小組。在和國小生的交往中,幼兒學到了許多知識,初步瞭解了國小的學習生活,並對國小生活充滿了熱切的嚮往。幼兒家長在與國小生家長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到了幼兒園教育與國小教育的不同,意識到幼兒的入學準備不僅指知識方面的準備,而且應該包括身體和心理上特別是傾聽習慣的培養,使得家庭指導工作更切實、更有效。

4、注意個別指導孩子的發展水平存在着差異,我們就利用家訪、家園聯繫卡、與家長面談等方式進行個別交流,使家長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握孩子當前的發展狀況,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

5、通過我們的努力,家長們的觀念得到了更新,家教水平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幼兒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傾聽習慣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有這些都為幼兒以後的國小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幾點思考和體會1、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在年齡越小時,良好的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於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從幼兒入園初期,我們就有意識的在各項活動中培養幼兒有意注意及傾聽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2、循序漸進,逐步發展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也是統統一下子就都能養成的,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習慣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大班特別是大班下學期,要讓幼兒養成上課認真傾聽,要從從幼兒感興趣的直觀形象的教具和有趣的遊戲和故事入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再隨着幼兒穩定,逐步提高要求。要有耐心,有計劃,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好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要求過急過高,容易損傷幼兒的積極性,是極其有害的。

3、整體發展,互相促進良好學習習慣有很多,除了認真傾聽,還有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獨立的生活處理能力等等,同時還有生活習慣,衞生習慣,勞動習慣,它們都源於幼兒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相輔相成的。因此,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還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衞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設區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一旦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那就為他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創造了條件;對幼兒進行習慣的培養是個繁瑣細緻的工作,是需要班上所有老師共同進行的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使每位幼兒都與好習慣交朋友。

傾聽習慣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育過程,其中的很多內容不單單是在大班時才得於培養的,我們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將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從小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因勢利導的進行教育,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完成幼小銜接中的社會適應性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第一過渡期,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幼兒活奠定基礎。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4

未來社會是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文明人,是一個國家進步與發展的標誌。良好的衞生習慣作為文明人的素質之一,如何養成尤為重要。

中國有句古訓:“先入為主”.所以,對幼兒期的孩子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兒園課程內容之一,通過實踐使我們不斷認識到,在對幼兒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過程中,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 良好的衞生習慣要從幼兒期開始培養

第一,幼兒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幼兒時期,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願意聽從成人的教導,喜歡模仿成人 的行為,極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響,並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並逐漸養成行為習慣 。但幼兒知識貧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學好學壞都在無意識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長要特別注 意對幼兒加強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盡力避免不良衞生行為對幼兒的影響。

第二,幼兒正處於生長 發育的旺盛時期,但也是十分嬌嫩時期,如不養成良好講衞生、愛清潔、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就會給身體發育 帶來危害,影響身體健康發育。

第三,對孩子的一生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幼兒的良好衞生習慣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養成 的,所以它的形成並不感到困難。比如,家長平時教育孩子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趴着或矇頭睡覺、經常洗澡、修剪指甲等衞生習慣。同樣的,如果幼兒時期由於家長教育失當而形 成了不良衞生習慣,成人後要想加以矯正就非常困難。

二、 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內容

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包括: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衞生習慣包括:個人衞生。洗手洗臉的習慣,洗頭、洗腳和洗澡的習慣,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習慣,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潔的習慣等。 除個人衞生外,還要養成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紙屑瓜果皮等。

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飲食要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遵守時間習慣。要有生活規律,在規定的時間裏就餐、睡覺、休息、學習和遊戲活動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生活自理習慣。根據孩子年齡的特點,讓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諸如:自己吃飯、擦臉洗臉、穿脱鞋襪、繫鞋帶、穿脱衣服、洗碗、掃地等。 睡眠習慣。要培養幼兒養成獨自上牀、按時睡覺起牀、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不騷擾他人等。

三、培養幼兒良好衞生習慣的方法

第一、守規則常堅持。

幼兒良好衞生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個不斷養成、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恆。幹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應讓幼兒“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在幼兒園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規則,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如:幼兒每天回幼兒園必須用毛巾擦手、喝水;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等,這些規則的制定幼兒必須遵守,最後習以為常,形成自覺的行動,嚴格地要求和幼兒的反覆練習促進了良好衞生習慣的形成。

第二 、標準統一,共同監督

活動中需要統一的規則,教師和全體幼兒要牢記於心,這樣良好衞生習慣才能很好地培養起來。如果老師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模稜兩可,小朋友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辦,結果隨心所欲,永遠也達不到目的。 如在要求幼兒喝水時,老師也應與幼兒同時進行;幼兒洗手,老師也要與幼兒共同洗手,並在與幼兒共同活動中,做出洗手的正確方法,讓幼兒模仿。

第三、 培養集體促個別

良好的.班風可以約束個別幼兒不良的行為。因此,要善於發揮集體的力量來轉變個別幼兒的不良行為。如:有些幼兒不喜歡剪指甲,老師可通過情境故事講述形式教育幼兒要勤剪指甲,因為指甲長了很容易藏着細菌。在集體的合作和帶動下,個別的幼兒就改變了原先的不良習慣。

第四、發揮榜樣的作用

幼兒的模仿力極強,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是

教師,教師在幼兒的眼中是最偉大、最有權威的偶像,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為此,作為老師我們首先檢點自己的行為,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幼兒在教師良好行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習慣。另外,故事、詩歌、歌曲、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也有很強的榜樣力和感染力,幼兒也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注重引導幼兒接觸好的藝術作品,通過這些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影響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第五、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形成家園教育環節的一致性

積極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經驗交流活動 . 教師經常通過各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生活常規及衞生習慣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要求家長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規及衞生習慣。

總之,幼兒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時期,也是人生諸方面的奠基時期。為了讓孩子成為棟樑之材,一定要抓好這個教育的黃金時代!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5

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剛剛脱離父母家人的懷抱,開始獨立面對外面的世界,首要的一步就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接受考驗:自己吃飯、自己入廁等等,讓父母很不放心,其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吃得飽嗎?老師有沒有給自己的寶寶餵飯?而教師面臨的是:孩子各種不良的進餐姿勢,或挑食偏食,或坐等餵飯,或不會咀嚼吞嚥等現象。面對一羣的孩子,教師要一個一個幫助他們是很困難的,可是,又不能不管任其自流。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為了讓孩子養良成好的生活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培養小班幼兒的良好進餐習慣。有研究表明,幼兒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將使他們受益終身。因此,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地培養幼兒這方面的習慣迫在眉睫!經過一個學年的實踐研究,總結出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取得家長的支持是首要前提

我們都知道,教育首先是以“家庭”為基礎的,幼兒的成長更多的是受到家庭教養方式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中我們得知,幼兒在家有不良進餐行為(邊玩邊吃飯、挑食、咀嚼和吞嚥差、含飯等)的,佔班級總人數的82%,這些不良進餐行為習慣的養成直接與家長的教養方式和態度有關,從調查中瞭解到,大多是因為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而想盡法子哄孩子吃飯、祖輩對孫子孫女的嬌慣或家長沒有教養方面的認識而聽任之等因素造成。俗話説: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良好進餐習慣,這個任務最終必須要落實到家長身上。如果幼兒園單方面對幼兒進行進餐習慣的培養,而忽視了家長和家庭教育的作用,那麼最終還是“事倍功半”,對孩子的培養談不上成功,反而造成幼兒的兩面性。因此,取得家長對我們教育的支持是首要的前提。

那麼,如何能取得家長的支持呢?從發現孩子們進餐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之後,我們採取了家訪、調查、召開家長會等形式,讓家長了解當前班級幼兒在進餐方面存在的問題,明白“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旺盛時期,平衡膳食、合理的營養是保證兒童健康成長的基本物質條件”的重要性,知道“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的道理,同時教師也能瞭解家長的真實想法和態度。在家長會上,讓家長們瞭解我們班級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以及具體的措施,和家長達成家園合作的共識,為孩子們鋪開了一條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的大道。

其次,通過家園欄、微信羣和發紙條等形式,作為家園互動的平台,定期發一些家長關注的內容、需要配合的事項等等,如一週幼兒進餐情況登記、飲食方面的教育內容、需要加強的進餐行為培養內容……讓家長知道幼兒園老師做了什麼?怎麼做?這樣,家長的教養步伐就能跟我們同步走,實現家園同步的目的。

 二、多途徑開展教育活動是有效舉措

要糾正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我認為,必須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為什麼要這樣做?才能把原來不良的認知給“扳過來“。因此,我把進餐習慣分為進餐行為習慣和飲食習慣,其中進餐行為習慣涉及到衞生習慣和餐桌禮儀,例如在進餐時不到處走動、不用手抓飯菜、不亂撒飯粒、不敲打餐具等,我針對這兩部分內容,從多方面、多途徑實施教育活動和培養措施。

(一)進餐行為習慣的培養

1.依託動畫影像與實踐結合的辦法,學習正確的進餐行為。

針對班級孩子的具體情況,我以集體生活為標準,把正確的進餐行為定位在“餐前正確洗手,會安靜等待;能正確使用餐具,在進餐過程中不讓餐具碰撞發出過大的響聲;進餐時能從一而終地坐在自己位置上用餐,左手扶住碗右手拿飯勺;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進餐時不喧譁、用餐後餐具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對餐前盥洗要求,我們設計了洗手步驟圖,通過多媒體展示台的播放和講解示範,編成兒歌讓幼兒模仿,並將步驟圖張貼在衞生間洗手枱前,並持續一段時間對幼兒的盥洗加強監督、觀察和糾正,正確的引導和長期堅持的培養使幼兒養成了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傾聽能力、注意力比較弱,愛模仿,形象思維佔優勢。針對這些年齡特點,利用動畫視頻進行影響能收到不錯的效果。我在網上下載或影像店裏找一些關於兒童如何正確進餐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動畫視頻資料,比如巧虎生活習慣之《吃飯時我不玩》《自己吃飯香噴噴》等,選擇幼兒園餐前準備的時段,播放給幼兒看,看後引導幼兒進行徒手模仿,在接下來的進餐過程中,他們還能進行實際練習,並且出現不良的行為也只要稍稍提醒一下,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為了鞏固幼兒正確的用餐禮儀,我們還會配合一些兒歌提示幼兒,比如兒歌《餐桌前》、《吃飯歌》、《吃飯坐坐好》等。當然,很多行為習慣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它必須要通過反覆練習和長期堅持才能形成,要充分利用幼兒園一餐兩點的時段對幼兒的進餐行為進行培養。在這些禮儀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採用逐步完善、個別糾正的辦法。除了語言的提示,也會用相機把他們的`不當行為拍下來,利用談話時間,與孩子們邊看照片邊討論:他們做得對嗎?哪裏做得不好?也可以讓照片中的孩子自己指出錯誤的地方,從而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每當老師拿起相機,他們就明白自己又有地方做錯了,長期堅持下來,幼兒樹立起正確用餐的意識。

2.言語的鼓勵和行為的練習,提高咀嚼和吞嚥能力。

班級有一小部分幼兒咀嚼能力、吞嚥能力差,常常嘴裏食物嚼着嚼着就打渣無法吞嚥,因此造成每天吃得少,吸收的營養也不足。據瞭解這是由於家長給幼兒吃的食物過於精細或長期邊吃邊玩,食物含在嘴裏不用牙齒咀嚼造成。對此,我們老師不能操之過急,首先要鼓勵他們學習用牙齒咀嚼,通過故事,比如《恐龍的牙齒》《小牛和小魚比牙齒》《老鼠公主長了長牙》等,讓他們知道牙齒的作用,知道要用牙齒咀嚼食物幫助消化。其次,教師要在孩子進餐時,教給他們一些方法,比如碰到容易打渣的食物時,鼓勵他們一點一點進食,用牙齒咬碎之後再嘗試吞嚥,這樣的食物一次給量不宜過多,以他們能吃完的份量為主。當他們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有所提高之後,再逐步加量。另外,請求家長的協助,在家除了使用以上老師的方法,讓孩子吃一些能增強咀嚼肌的食物,比如花生、QQ糖、蘋果等,在長期練習咀嚼後,孩子們的咀嚼能力會增強,一些不良習性也隨之得到糾正。

(二)飲食行為習慣的改善

飲食習慣直接關係到孩子身體的生長髮育。最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就是挑食,據家長問卷調查統計,班級裏會挑食的幼兒佔班級總人數的67%,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呢?

1.在生活中體驗,激發珍惜糧食的意識。

安排家長利用週末時間帶孩子到田間地頭或農家樂參加勞動體驗活動:拔蘿蔔、摘豆莢、種青菜、幫農民種莊稼等等;參觀廚房,瞭解廚房阿姨的辛勤勞動;參與家庭幫廚,幫大人揀菜、摘菜、洗菜等,讓幼兒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激發他們珍惜糧食,愛吃蔬菜、水果。

2.開展主題教學,改善挑食的毛病。

據調查統計,幼兒普遍不愛吃的食物有蘿蔔、青菜、香菇、西紅柿、蛋、蝦米等。我們就針對這些食物開展了題為“樣樣東西都要吃”的主題系列活動,把這些蔬菜、食物進行分類,如“吃根的蔬菜”“吃果的蔬菜”“吃葉的蔬菜”“小蝦米營養高”等,運用實物認知、多媒體或課件展示其生長過程,再通過有關故事如《多吃青菜漂漂亮》、《吃放不吃蔬菜為啥不好》《挑食的小貝貝》等,進一步讓幼兒懂得一些營養知識,增加他們對糧食蔬菜的認識,鼓勵幼兒大膽品嚐各種食物,從而達到逐步改善幼兒挑食的毛病。

3.參加實踐勞動,激發幼兒對食物的興趣。

為了讓孩子不挑食,我們會開辦勞動實踐課,比如全班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水果沙拉,讓他們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在濃厚的氛圍之下,同伴之間互相品嚐各種蔬菜水果。另外,發動家長在家裏邀請孩子一起參加食物製作,將孩子不愛吃的蔬菜或肉、蛋等少量加入食材中,比如包水餃或包子、製作蔬菜水果沙拉、做壽司等,幼兒對自己參與制作的食物會特別有興趣,多少都會品嚐自己做的食品。當親子盡情享受勞動成果的同時,家長要肯定孩子的不挑食,孩子們在和風細雨、潤物無聲中接受了教育。

三、尊重個體差異,教育講究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因此,在改善幼兒進餐行為方面,不能一概要求全體幼兒要達到統一標準,教師要善於發現特殊的孩子,區別對待,講究策略。在幼兒進餐前,教師可以適當誘導,調動幼兒的食慾,如:教師表現出很想和幼兒分享食物的樣子,或誇大食物的色香味,或介紹菜品名稱、特色等。對進餐慢的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循循善誘;對進食量少的幼兒,教師分餐時不宜分太多,以孩子能吃完的量為止,讓他們淺嘗即止,體驗成功,等孩子飯量增大後再逐漸加量;對有進步的幼兒,要及時鼓勵,鞏固保持。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6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經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對人一生的學習、生活和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我國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説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6歲以前培養成功”,這就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漸漸地形成了一定的生活行為習慣的。而小班是幼兒跨入幼兒園,開始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良好習慣培養的關鍵期。有研究指出:2-4歲是兒童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來自家人、老師、社會的各種影響和教育。小班幼兒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在新環境中建立新的規則,培養生活行為習慣相對容易些;同時,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教師進行常規管理的有利條件。因此,對小班幼兒進行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下面,我就來談談在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時自己的所做所想。

一、將好習慣的培養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

抓住時機,在幼兒園一日的各項活動中,如:喝水、入廁、進餐、午睡、遊戲等各個環節都貫穿着行為習慣的培養。喝水時,我教育幼兒注意安全,遵守秩序,人多時要排隊,一個跟着一個接水喝。進餐前,培養幼兒飯前洗手的好習慣。我會親自示範,和幼兒一起洗手,邊洗手邊念兒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淋淋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沖沖洗洗,擦一擦,我的小手真乾淨。”這樣,剛開始孩子是跟着我在做,慢慢的,他們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午睡時,我會輕輕地摸一摸、拍一拍小朋友,讓他感到老師喜歡自己,對睡得好的小朋友及時進行表揚,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趕快閉上眼睛,安靜地入睡了。有的幼兒睡覺姿勢不正確,喜歡趴着睡覺。我們就通過健康活動《正確的睡姿》讓幼兒明白怎樣午睡才是好寶寶,使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其實,在區域活動時,每個遊戲中都藴含着不同的行為習慣培養。在美工區,我會注意幼兒衞生習慣的培養,教育幼兒不亂塗亂畫,碎紙放進紙簍裏等;建築區,孩子們養成了玩具輕拿輕放的習慣;遊戲結束時,教育幼兒把玩具送回家,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總之,只要我們抓住有效的時機,機智、靈活地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過繪本閲讀,培養好習慣。

進入小班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成了幼兒入園後的首要任務。幼兒要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等,每天還要獨立完成很多事情。這和他們在家裏,樣樣事情完全由大人包辦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皮皮狗生活故事繪本》這類主題多元的繪本,剛好可以協助幼兒學習各種主題,體驗書中主角的經驗,產生對自己的認同與喜愛,鼓起勇氣嘗試新鮮事,進一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歪歪兔行為習慣系列互動圖畫書》,精選了10個生活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培養幼兒行為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小故事,描繪了三個可愛的小主人公歪歪兔、乖乖羊和威威龍,在遊戲、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發生的一系列小插曲。幼兒在閲讀繪本的同時,彷彿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小主人公們的開心和煩惱。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幼兒也向可愛的歪歪兔和她的好朋友們學會了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能力。

此外,《熊笨笨的禮物》、《大衞,不可以》、《紅袋鼠》,這些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的繪本故事。隨着孩子們閲讀的故事越來越多,各種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也在不經意間逐步養成了。當然,繪本教學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但過多説教性質的繪本閲讀,又會讓孩子讀書的氣氛沉重壓抑,喪失了閲讀繪本的樂趣,這就違背了繪本作者的初衷。因此,我們要把握好繪本教學的度,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繪本的魅力。

三、利用兒歌、遊戲幫助幼兒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我們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適合他們心理髮展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呆板的説教,讓孩子們在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逐漸鞏固各種良好生活行為習慣。

念兒歌、做遊戲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在説説唱唱中強化了養成好習慣的意識,也在做做玩玩的同時鞏固了好習慣的養成。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弱,於是,我教幼兒學念兒歌《穿衣服》、《穿褲子》、《穿鞋》等,簡單、形象的兒歌內容幼兒非常喜歡也易於接受。幼兒在和同伴比賽穿衣服、疊衣服、整理學具筐的遊戲中,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午餐前,孩子們會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吃飯歌》,“吃飯了、吃飯了,大家排隊來吃飯。自己端飯又端湯,我的.小手真能幹。細細嚼慢慢嚥,飯菜全部吃精光。桌面地面都乾淨,我的習慣真正好。”久而久之,孩子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通過《玩具玩具我愛你》這首兒歌,孩子們養成了玩玩具時輕拿輕放,玩好玩具送回去的好習慣。

在培養幼兒好習慣時,我們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只揚善不傳惡。

陳鶴琴先生指出:“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學上指出:愉快的情緒能促使大腦皮層建立一個興奮灶,使學習保持最佳狀態。因此,我們在培養幼兒習慣的過程中要做到只揚善不傳惡。幼兒會對自己正確的行為獲得鼓勵而為之喜悦,從而使良好的行為習慣繼續保持。

二、統一要求,家園合作。

班級的兩位老師在幼兒習慣培養上要統一要求。為什麼有時候在一個班級,不同的老師帶班,幼兒的行為表現會不一樣呢?原因就是老師的要求不一樣。經常會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聽話,吃飯要喂,衣服、鞋子要大人穿,跟在幼兒園簡直就像兩個人。一個小寶兩個樣,其實就是家園要求不一致的結果。因此,在培養幼兒好習慣時,不僅班級的教師要統一要求,而且家長也應配合幼兒園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品行端正,以身作則。

孩子們喜歡老師,時時刻刻都會關注着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幼兒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幼兒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幼兒善於模仿,可是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弱,因此,我們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努力做幼兒的好榜樣。

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特別是小班幼兒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7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應當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習慣呢?。葉聖陶先生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裏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具體有道德行為習慣、勞動習慣、生活習慣、衞生習慣、學習習慣、社交習慣等。鑑於幼兒身上發育的特點,從不剩飯,自己穿脱衣服,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按時睡覺,按時起牀的習慣等。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就為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勞動習慣、衞生習慣等打下基礎。

一、培養幼兒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和能力

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當孩子從家庭走向學校集體生活時,每個幼兒在與同伴一起的學習、生活中會碰到許多問題。如:怎樣與別人合作,在活動中如何控制自己去遵守一些必要的規則、紀律等等。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應儘量給幼兒提供自己做決定的機會,並且讓他們體驗自己做出決定的後果,然後讓幼兒做出負責的選擇。比如區角活動中經常會碰到許多小朋友“都喜歡玩同一內容的遊戲”這種情況,但是由於場地、材料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有機會參加。碰到這樣的事,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點名叫幾個小朋友出來讓他們到別的小組去玩,結果被叫出來的幾個小朋友總是不太情願。我們不妨試着讓幼兒自己決定碰到這樣的事情該怎樣做。這樣,小朋友就會提出許多可行的方案去解決問題,我們要相信小朋友,他們完全有這種能力。

二、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採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着點頭表示他做的對。又如我們班有個新小朋友叫魏曉蕾,膽子特別小,他不習慣集體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對於他來説,我們需要讓他養成合羣的習慣。我就運用各種方法來鼓勵他。先是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如上美工課的時候,讓他來分發美工紙;吃午飯時候,讓他來分筷子。經過一次兩次的鍛鍊。他的膽子慢慢大起來了。接着,我還訓練他在大眾面前講話的習慣。一次在學習兒歌《老師的手》的時候,我提問全班的幼兒:“老師的手可以做什麼?”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提問之後我就有意識這樣説:“老師準備請一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看看誰最近以來比過去勇敢了?”小朋友們不約而同提到了魏曉蕾,他也就大膽地站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為了要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三、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幼兒通過遊戲的活動過程,能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同時,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容易表現出來,有利於教師及時發現,給予糾正。並以此教育小朋友們要講文明,懂禮貌,同伴之間要互相謙讓,爭做好孩子。

四、家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

最近幾年,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庭的重視,這種趨勢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只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注意孩子早期行為習慣的培養。這要求家庭和幼兒園要把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放在首位.因此,對部分只注重學習知識的家長,我給他們出了一道選擇題:A、一天教會你的孩子寫10個字。B、幫助孩子10天改掉一個壞毛病,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多數家長會笑着選擇後者。

總之,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必須貫徹落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成人嚴格要求,反覆抓,抓反覆,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習慣培養總結18

針對“入城”幼兒家長工作繁重、教育觀念落後、配合度低的具體情況,我們運用多種途徑、多種活動、分層指導、用心溝通,使家長主動參與到我們的教育當中來,同心協力共同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

(一)量身定做,有的放矢

根據家長的年齡、角色、文化水平分層指導。瞭解不同家庭背景、家庭結構情況,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對於改變祖輩家長的觀念更加會難一些,老師們在面對這樣的監護人時,我們可以用親暱的語言拉進彼此的距離,從而逐步地讓他們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入城”幼兒家長普通文化水平較低,班上也總存在幾名文化水平較高的幼兒家長,他們教育觀念相對先進,因此要充分發揮他們“領頭羊”的作用,家長之間的溝通作用不可小視,往往有引領帶頭的作用。班內也總有一部分家長是積極配合型的,那麼就要發揮這些家長的“後援團”作用。把自己的一些教育行為改變而產生的效果分享給其他家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愛”的叮嚀,從心出發

1、倡議書的發放

向家長們發放“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倡議書”,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並且也讓家長們瞭解,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培養,同時有培養方法與策略的借鑑,書面的倡議書不僅能夠讓家長們感受到幼兒園方面在對其的重視度,同時也能夠讓家長們感受到幼兒園所作的努力,從而也進一步激勵家長的配合度。

2、便籤的應用

“入城”幼兒家長大都上下班來去匆匆,把孩子一放一接就趕緊走了,無瑕與老師進行交流,因此“便籤”就可以很好地架起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樑。便籤温馨又含蓄地傳達着老師的要求,家長們也樂意接受改變。每個班級都存在部分孩子長期不換外套,當面指出又恐傷了孩子與家長的自尊心,於是就換成“愛心便籤”讓孩子帶回家。“親愛的XXX家長:寶貝的`外套髒了,該換換了哦!寶貝換上後,肯定會更神氣,更有自信哦!老師明天很想看寶貝穿乾淨外套的樣子。”家長隔天的確給孩子換了乾淨的衣服,這時候老師仍舊需要及時送達“愛心便籤”以資鼓勵,可以是書面的、短信的、網絡私信的方式進行。“親愛的XXX家長:謝謝您的配合與付出,今天寶貝的‘新’外套很漂亮,寶貝的笑容也更加燦爛了,還自豪地對同伴説自己的衣服香香的,是媽媽洗的。”以此來鞏固家長與孩子的習慣。

2、家園聯繫冊

作為每個月與家長溝通的“書信”,老師應充分利用其溝通的價值,把幼兒一個月來在生活習慣方面的進步和需要進一步引導之處,利用家長聯繫冊與家長進行書面溝通。家長冊每個月都羅列出在園在家需要培養的生活習慣內容,讓家長們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比如三月份大班生活習慣培養內容與要求:A、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自覺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衞生、且能夠指出他人的不良行為。B、瞭解一些基本的飲食衞生常識。家長就可以對此進行相關內容的培養。

3、巧設家園欄

對於忙於生計的“入城”家長而言,教室門口的家園欄總存在無人問津的冷落境地。所以家園欄的作用也被淡化、甚至褪化。為了重拾家園欄的宣傳作用,我們一改以往家園欄以文字形式出現,為增加其可“觀”性和提高效率,即節省家長閲讀時間。家園欄對於生活習慣培養的宣傳內容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比如刷牙的正確方式,那麼就以圖片的方式來展示,讓家長一看就明白。比如進餐的正確方法,會讓班級的小朋友來做“演員”進行照片的拍攝。以此來吸引家長們的眼球,進而達到了宣傳欄向家長宣傳正確培養生活習慣方法這一目的。

(三)直面交流、有效溝通

“入城”幼兒家長上班都很忙很辛苦,而且許多家長只是單休,加班是經常的事情。因此老師們就得抓住一學期園內必須要進行的幾次家長活動對家長進行指導與灌輸,家長的習慣就是幼兒的習慣,家長的任何行為都將直接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老師們需要幫助家長們從根本上改變其生活習慣,才能夠真正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

1、家長會

家長會的時間專門留出一塊給“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每個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訂本班一學期的生活習慣內容與要求,並告訴家長在家應配合的地方。為了進一步促進家長的配合度,從根本上改變“入城”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老師們都製作了精美的PPT,用中外名人的事蹟和科學的研究數據來説明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而且告訴家長幼兒期是習慣培養的關鍵期。

2、家長沙龍

班級內總存在一些只停留於口頭答應層面上的“頑固”家長,行動上並沒有落實。究其背後的原因,“入城”幼兒家長工作繁忙外,還是在思想上認為生活習慣的培養並不重要,而是知識方面的學習更為重要。因此邀請這些家長和一些生活習慣良好的幼兒家長坐在一起,往往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幼兒在各方面都比較出色。讓“頑固”的家長認識到原來生活習慣培養得好,能夠促進學習、專注力、交往能力各方面的發展。我請有經驗的家長介紹“育兒經驗”,例“制定有序的生活作息。”、“飲食衞生的培養”、“愛清潔習慣的培養”等都十分有效的育兒經驗。通過相互交流,對這些未作改變的家長有一定的觸動,感覺自己的孩子不能夠輸在此。

3、家長開放日

教師在孩子在園期間,通過對孩子的一階段訓練,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規時,請家長來園觀摩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老師對孩子的要求,讓家長在家可以遵循幼兒園的一日常規制度對孩子進行訓練,達到家園一致。

通過多種活動和老師“用心”交流溝通,家長們的觀念改變了,他們一改以往“只聽不改”的態度,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交流,提出寶貴建議。通過家、園的共同培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有了很大改善。孩子們更加愛乾淨了,而且公共衞生的責任感更強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