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習教學總結

來源:文書谷 9.35K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實習教學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1

20xx年10月23日是我第一次站在講台上,面對全班所有的學生,講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物理課,講授他們新的知識,那時候看着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在台上放眼望去,100雙眼睛只看着你,等待你教導他們,那是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在一個星期前,剛定下題目時,我就已經開始興奮但同時都好緊張,因為人生第一堂課就在一個星期後就要到來了,那種無比緊張的感覺真的第一次體會到。當我定下題目《串聯與並聯》時我就不斷在我腦海中出現新想法,我就有種不斷想去嘗試我的想法,想盡快的去上課實踐去證明我自己的想法,但同時又害怕站上台後怯場,表現不佳錯過機會,錯過表達自己想法的最佳機會,所以在這種矛盾的生活中,我糾結了一個星期,也奮鬥了一個星期。

其實要真真正正的備好一節課是真的很難的,我一個星期下來也只能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首先一堂課,你要知道你要講的知識點是什麼,例如這節課要教會學生畫簡單串聯並聯電路圖,知道串聯並聯的定義及特點。之後就要開始着手這節課的重難點,然後看別人的教案,看一些需要準備什麼。我個人是先從教育大綱的出發,結合教材,分析教材,然後抓住重難點慢慢出現設計思路然後不斷修改,然後寫下教育的三維目標,然後從學生分析綜合一切,然後就慢慢一步一步分析。最重要的是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讓一節課串起來,正如我指導老師所説:“細節更看得出一堂課究竟如何”。

所以我這個星期基本上都廢寢忘食,希望能寫好方案上好一節課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所以我很努力的準備一週時間,但是卻有好多曲折離奇的事情。一開始就不知道如何串以來所有知識點而看了好多好多的方案尋找靈感,找到靈感之後寫好了方案,卻發現和指導老師前一節課的內容差不多所以我之後要需要修改還是隻有一天的時間,我一天的時間要重新修改所以前一天我基本是沒睡過直接上的站場,而且還要重新熟悉,自己模擬課堂,將知識點串起來,還有過渡的語句的整理很多細節要做,所以那天我熬夜通宵趕出來了方案,而且隔天第一節課就上課了,所以十分趕,幸好還能趕得上,真是幸運。

上課那天,真的是一種新的`感受。當我在等待上課前的早讀時間裏,我的心是忐忑不安的,但我想重複一次過程卻又不能,因為腦子已經受阻了,緊張得腦都轉不過來,這是我第一次這麼緊張。然後上課了,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雙眼睛看着我,我真的講得好沒信心,一下子就低下頭或者無意的掃視全場而不是提出問題去看同學的反應,也太注重於背稿而忘了當場的情況,説得也不夠流暢,聲音太平了,也不夠響亮,所以這一次上課失敗的地方真的很多,所以可以檢討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經過第一次的嘗試之後可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要吸取教訓,為下一次做好準備!做到無怨無悔,也能給學生一次難忘的經歷,就算實習完了,也能記得起一堂精彩的課!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2

一、獎懲適當。

我知道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時刻應該用“愛”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笑容,一個課餘誠懇的交談,有時是一個眼神,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對學生產生長久的影響,你愛的奉獻會得到愛的回報,但我們細想一下,這樣的學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師的愛的學生,絕對孺子可教也。常有的是你對他的寬容增加了他的放縱,淡薄了紀律的約束,這在實習中我也是有所體會的。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幾個學生,而是六十二人的班級沒有嚴明的紀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風?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懲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當然,懲罰特別要慎重,我認為當我們懲罰學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錯的就是錯的,不要一錯百錯,全盤否定;②懲罰的目的是警示學生什麼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不是為懲罰而懲罰學生,而是為教育學生而懲罰學生,換句話説,懲罰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③誰都會犯錯誤,但不是誰都會改正錯誤,受懲罰不要緊,要緊的是改正錯誤,關鍵不是懲罰,關鍵是接受教訓,改正錯誤。

二、組織開展活動的魅力。

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必須依靠活動來實現,活動可以產生凝聚力,密切師生關係,使每個學生髮揮主體的積極性,這時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健康的競爭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學校組織的活動,班主任和我都給予高度的重視,如校運會的報名與訓練班主任與我都親身參與當中,開動員大會,一起與學生訓練。告訴他們不用把名次的好壞,放在第一位,只要我們盡力了就行了。

心理學等理論告訴我們:在競賽活動中,一個人的目標期望水平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參賽者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對於我們每個同學來講,活動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們如何對待競爭,是否有參與意識,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同學們易於接受也能很快轉化為行動。抓住“活動”這個最佳的教育時機,精心設計教育內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主題班會

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在第一週的週五我主持了新的學期的第一次班會,這也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班會。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安全教育與新的學期新打算”。在班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讓我深深的體會現在的中學生已經有了很豐富的安全常識。例如,上體育課的注意事項,交通安全,地震、颱風來襲需要注意哪些等等,他們都回答的頭頭是道。

班會的另一個要點是“新的'學期新打算”,讓一些學生上講台説出他們上學期的不足之處和這學期的計劃。這不僅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更讓學生在學期初就定下新的學期的大體計劃,更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也培養了學生上講台的心態。雖然沒有每一個學生在班會上都發言,但是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計劃、新的打算。每一個學生都對上台發言的同學都深有感受。

教學更是實習的重點,以下是我實習的一點心得。

第一是預備階段。先熟悉實習班級的情況,認識班上的每個學生以及他們學習情況(通過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然後,認真聽指導老師上課。現在的聽課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聽課是為了學習知識;現在聽課是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就不一樣,現在注意的是指導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接着,根據在大學所學的教育知識和在中學實習聽課所學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礎上備課,試講。

做足了上講台的準備。在經過了前兩週的聽課、試講後,第三週我正式走上講台,第一次感覺自己所學的知識派上用場。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一個天職就是教書,無私地把知識傳播給學生。這也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內容——授課。我初次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上一節課,要經過“備課(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接受學生反饋的信息——評講、鞏固練習”這樣一個流水線。看起來簡單,可其中每個環節又有很多小細節,最主要的是“上課”。這個環節,也就是我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

教學實習教學總結3

教學目標決定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服務於教學目標。所謂“教無定法”,指的是教學方法的選取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但我以為,時間、地點、人物都只是影響教學方法的外在因素,教學目標則從根本上制約了教學方法。好比如,體育的目標在強身健體,這決定了體育必須讓身體動起來;而不能説,因為場地太小動不了,我們就坐着想象自己的身體在動吧。

所以,請謹記,在評價某種教育教學手法時,一定要先明白既定的教學目標,否則就是南轅北轍、隔靴搔癢。知道了教學目標之後,要衡量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合宜;如果目標合適,再評估其教學方法是否有助於目標的實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既定教學目標;如果沒有完全實現目標,應從哪裏着手去改善教學方法。我認為,這樣一個步驟才真正合乎教學評價的流程,才算是對一位老師教學成果的真正尊重。

還是拿前面講到的晨讀來舉例吧!如果您的目標僅僅是想讓孩子們讀出聲來,那儘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發揮、隨性而讀;但如果您的目標是引導孩子們讀出美感,那就得首先由老師帶着讀,(等於扶着嬰兒走路)等到學生熟練了美的講法後,(可以自己走路了)再由着自己的性子隨意讀。(可以跑了)

另外,順便提一下,想要讓一種教學方法贏得每個孩子的喜歡,這是很艱難的。何況,學習本身大多時候都是枯燥無味的,真那麼有趣的話不得個個成天才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當然是“寓教於樂”,即教育性與趣味性的統一,但並非所有的課堂都能做到這一點。我以為,這種教學效果倘若能在“興趣激發”類型的課堂上實現,便足矣!老師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後,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勤學苦練。

教育教學篇龍老師的行為教育

儘管我們已在開營當天的班組建設課上一起學習了“校規”,但那畢竟是抽象的條陳,而且數量又多;因此想僅憑書面上的章程來規範學員的行為,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行為都是發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的,所以最好的行為教育就是在具體的情境中展開。在情境中進行教育的最大好處是極大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孩子們既容易明白何種情境下不應該犯何種錯誤,又容易掌握當犯了何種錯誤時要如何進行改正。

龍老師就善於抓住時機,適時在情境中展開行為教育。印象最深一次發生在飯堂:老師看到電飯煲旁邊遺落了飯粒後,立即中止了大家的進餐。

“請大家暫停一下,看看這是什麼?”老師手指着飯粒。

“飯撒出來了。”有孩子答道。

“這是不是不珍惜糧食呀?大家知道米飯是怎麼來的嗎?”

無人回答。

“是農民伯伯辛勤耕耘出來的,裏面浸透着他們的汗水。可歎的是,大家知道嗎?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個非洲國家的饑民。”

孩子們耐心聽着。

“大家想想,這位孩子為什麼會打落飯粒?”

“勺子沒對準碗”、“打的時候太急了。”

“有沒有什麼辦法來避免這種情況呢?”

“把碗放進電飯煲裏,飯就不容易掉出來了。”

“很好。那如果實在不小心,還是有飯粒掉出來呢?”

無語。

“應該把它撿進碗裏一起吃掉,不會髒的。”老師把掉落的飯糰拾起放進了自己的碗裏。大家繼續吃飯。

龍老師就是這樣善於觀察,及時捕捉到教育素材。而要利用好這一素材,還得有清晰連貫的教學思路。老師在上述教學場景中展示的教學思路是:這是什麼行為——哪裏沒做好——做不好有什麼危害——為什麼會出錯——怎樣改正——出錯了有沒有彌補方法——親自示範。我發現,自打那次老師指出了這一不良習慣後,再也沒有看到桌上有掉落的飯粒了。

此外,其他諸如內務整理、衞生打掃等,也都在實地進行現場整改。同時,老師在説明道理時,也擅長引導孩子們進入對應的生活場景中,如坐地鐵、路上行走等。這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教師成長篇之團隊合作

在與老師們的相處中,我發現自身要克服的一個缺點是:性子太急。當任務分工不明確時,別人反駁時,團隊效率低時,我都會急躁不安。細想下來,之所以產生這種情緒,根源上還是“我執”太重了。總愛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掌握的就是對的;當別人據理力爭時,又會因對方態度的蠻橫而失去對話的`耐心,不屑一顧;但輪到表達自己的主意時,又表達得不好,不能有力地説服別人。究其根源,是在團隊中的歷練還遠遠不夠。

在一個團隊中,是最能培養“經營者意識”的。要想成為團隊領導者,就得有為團隊“付出”、“奉獻”的精神,而非“索取”、“回報”,貪圖小便宜。領袖的地位,不是由他人任命的,也不是自居的,而是眾人抬起來的。是您有德行,發自內心地願意放下自我,全心為他人、為集體而貢獻生命能量;也要您有才華,具備過硬的本領來幫助集體生活得更幸福美好;德才兼備,方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領袖人物。

有句話説得好,才華是蒲公英,品德是微風,才華只有在品德的助力下才能大放光彩。才華之花朵來源於內在力量的藴積,是自我發奮力強結出的碩果;品德之微風形成於與外界的互動,是集體對個人品質的評價;個人才華唯有藉助於眾人的力量才能使其發揮最大效能,閃爍出最耀眼的光芒。即個人價值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真正實現,是集體成就了個人,而非個人成就了集體。

所以,不能有通過團隊來謀取私利的想法,為團隊、為他人奉獻自我才是合乎道義的做法。當自己的才華還不夠時,就發奮圖強、韜光養晦,不斷壯大自己;品德還不夠時,就“日三省吾身”,直至“無我”的境界。正所謂:“聖人無私,故能成其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