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600字(精選17篇)

來源:文書谷 1.03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600字(精選17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相關的知識,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之上,通過網絡平台交流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讓學生觀察年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年曆中發現各月的天數。從而探索出大月、小月、平月以及平閏年。然後,結合兒歌和拳頭等遊戲的方式記憶大月和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並且發現七月、八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學平年、閏年時,通過平閏年的排列順序,找出4年一閏的規律,並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了2012年和1996年是什麼平年還是閏年的問題。再要求1935年是什麼年?當學生感覺運用剛才的規律不能解決這一問題時,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年份與4有什麼關係。學生得出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不能則是平年。學生嘗試計算不同的公曆年份,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這時展示萬年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圖,這是為什麼呢?再次讓學生猜想。從而引出當公曆年份是整百的時候,能被400整除就是閏年,反之,則是平年。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2

時間單位年、月、日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許多有關年、月、日的感性經驗,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課前預習,課上梳理學生的已有知識來認識年、月、日。從預習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年、月、日的知識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的學生對大月、小月的知識有所瞭解,有的學生已經知道一年的天數,但每個學生所擁有的經驗是不同,所以他們擁有的知識都是零散的。

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經驗這個實際出發,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和理解水平的差異,我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掌握今天的新知。

如巧計大月、小月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用:

(1)強記法:直接根據大小月的順序進行記憶。(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2)拳記法:舉起自己的左拳頭,背向自己(如書上的圖示),從右往左數月份,凸出來的是大月、凹下去的是小月,不過數到二月時應説“二月平”,當數到七月時,再從右數回左。

(3)兒歌法:一、三、五、七、八、十、臘(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變。四、六、九、十,三十天整。

(4)記大月:七、八兩月挨着數,七月以前找單數,八月以後找雙數。

這種記憶的方法學生也比較理解,對於為什麼二月份的天數最少?利用故事幫助學生進行記憶。

通過這四種記憶大小月的方法,既可讓學生很好的記憶大小月,同時也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養成了自主探索的好習慣。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的內容年、月、日對於三年級學生並不陌生,雖然學生沒有在課堂上系統學習過,但是因為年、月、日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本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理念,安排了談認識→齊驗證→生疑惑→同探索→新發現→最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首先讓孩子談一談自己對年、月、日已經有哪些認識,並藉助年曆加以驗證,在2月這個天數不固定的特殊月上產生疑惑,並經歷藉助月曆卡填寫表格的探索過程,小組自主研究,集體討論,一起發現2月與平、閏年的變化規律,並嘗試用規律去解決問題,當再次遇到疑惑時(百年不閏),老師加以指導,最終解決疑惑,並能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1、能有效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學生已用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自己或合作或獨立思考去發現年月日的知識,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的得到了學習成功的體驗。

2、靈活的處理和運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前佈置學生從熟悉的尋找掛曆入手,使學生覺得很親切,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掌握好了數學知識還能幫我作很多事。如此導入不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體現出了新課改新理念: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3、適當及時的多種評價手段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老師是一個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知識的好朋友,並非是威嚴的長者!平等的師生關係和教師課堂的'幽默的教學風格消除了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恐懼感。精彩的動畫課件和課堂遊戲活動改變了數學學習在學生心中的枯燥乏味的片面認識。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愉悦輕鬆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增強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4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要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把學習的空間充分地留給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其合作精神。

在本節課開始,我以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同時也恰如其分的引進新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知識經驗,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進行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領路人而不是一味的去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師要尊重和引導學生多樣的思維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加教學討論,激發他們的思維,培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思考與創造的意識,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課堂中的不足:

在這堂課中,學生採用的記憶大小月的方法大多是口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我只注重了對大月的記憶,而忽略了對小月的鞏固,很多學生馬上能説出大月是哪幾個月,而小月卻要思考很久,這是我的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應在課堂上再多花點時間來記憶小月是哪幾個月,一可以在口訣後面再加上一句來表示小月。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尊重學生的知識基礎,把課堂上的學習探索的空間大膽地拋給了學生,學生獲得了張揚個性的機會。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成功在喜悦。充分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在探究中發現,在疑問中思考,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空間。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5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

在教學時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説出自己最開心的日子或者節日,學生回答了很多,引出了課題。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節課時,讓學生合作交流,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完成所發下來的記錄卡。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着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3、把課堂上的發言權還給學生:任何情況下都要給學生機會發言,教師不要代替學生來説。

4、數學內容生活化。我把例題都變成學生經歷的事,這樣更容易理解。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高估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我在備課時以為大月、小月的判斷這些知識挺簡單的,就把平年、閏年的判斷一起放在一節課內教學,課時容量大,使學生掌握的不熟,為後面的知識沒作好鋪墊。

2、講解不夠具體,沒有舉一反三,對知識的鞏固做的不是很到位。

今後,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鑽,下功夫,保證教學過程每一步都落到實處;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6

課上完後,自己的第一感覺就是整節課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學環節沒有脱軌。但是明顯覺得學生上課的氛圍沒有調動起來。

總結如下:

學生已經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新知的生活基礎。為了讓學生充分作好學習的準備,利於提前感知年、月、日,為上課作好鋪墊,我課前先讓學生蒐集近幾年的年曆卡。教學重點、難點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分清每個月各有多少天,瞭解平年與閏年的知識。

課堂教學中根據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觀察他們手中的年曆。找一找:一年有幾個月?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還有特殊的天數嗎?學生邊觀察日曆邊與小組成員討論。這一過程中,我又有新的發現:

(1)有一部分學生邊看邊把自己所看到的月份天數記錄下來;

(2)還有些些學生當時就問:老師能用筆記下來嗎?課後王主任也對我説:如果能製作一個表格,讓學生填一填效果就更好了。想想:課堂上我應該儘量給予學生操作的`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嘗試探究的能力。

因為年、月、日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書上的主題圖,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入,而我在引入時並沒有體現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如果讓學生能夠聯繫生活找出更多的事例:爸爸、媽媽幾號發工資,你記得他們的生日嗎?等等課堂氣氛會更活躍。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有了這節課的反思,我想: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把不足之處彌補,再重新審視教學設計把這節課堂上的更出彩!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既能獨立、又能相互合作獲取知識;同時尊重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是這節課力求體現的設計思想。因此,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一、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再創造出來。”因此,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交流中對別人的思考方法或質疑,或欣賞;對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陳述,或反思。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發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啟迪,最終澄清辨明,總結出大、小月,決定平、閏年的方法等。讓他們品嚐到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悦。

二、聯繫生活,激發興趣:

本課從課題的引人到課後的練習,以及課中關於年、月、日小知識的補充,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齊,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悟學習數學的好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學以致用,深化新知:

學生的數學潛力不僅僅在於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構成學習新知識的潛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注重聯繫實際,練習具搞笑味性、發展性、靈活性、開放性,進一步深化新知,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深刻。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8

年月日的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時分秒的基礎上學習的,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我首先從介紹年曆入手,孩子們對年曆的認識只是有個大致印象,對會不會看,怎麼看並沒有明確的認識。所以,我決定從認識年曆開始,然後再圈出自己的生日。再展示本節課教學目標:a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b瞭解大月、小月的知識,並能正確記憶。

再一個環節就是在記憶大月小月的時候。當我提出大家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幫助我們記憶的時候,沒想到同學們大部分都能説出“一三五七八十臘”,我再直接給出“三十一天永不差”,大月就順利記住了。後來我又介紹了另一種記憶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請記住,七八兩月是大月,七月之前找單數,八月之後找雙數”。至此,孩子們對大月小月已記憶的差不多了。

我在介紹拳頭記憶法的時候,講的就相對快了一些。我覺得只要孩子們能準確記憶大月小月,瞭解一下拳頭記憶法就可以了。也沒多想,就直接進行當堂訓練環節了。事後想想,對於課本中明確出現的知識,一定要讓學生明解了解並掌握。我在講課的時候,老是擔心學生説的`太浪費時間,或者擔心學生説不到點上。忘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的相信學生,要“以生為本”。讓他們先通過自學解決一部分,然後再通過合作探究,小組交流學生,通過這兩個環節學生能解決了的東西,課堂上就不用再重複了。老師只是對一些學生不太明確的知識點點撥一下就可以了。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9

教學完《年月日》一課後,我有如下認識:

一、注重讓學生自主建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在進行《年、月、日》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採用自主探究、嘗試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已從年曆卡上去觀察和發現,然後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教師進行引導和總結,達到對年、月、日之間關係的初步認識,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但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一開始使用2005年的年曆尋找當天上課的日期,所以在觀察年曆,探索發現時,不少學生都忽視了自已準備的'其它年份的年曆,以致於全班一致認為2月都是28天。我認為不能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識,讓學生去觀察2004和2000年的二月份天數,沒有讓學生充分利用手邊的資料,自己去發現二月的特殊,顯得有些牽強附會,不夠自然。

二、精心設計練習,體現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年、月、日這個內容,從純粹的知識要求上説,比較簡單。在探究結束後,用大約半節課的時間進行説一説,算一算,猜一猜,想一想等練習。這些練習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又緊密結合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年曆在生活中的作用,會處理解決一些與年月日相關的問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但在處理練習時有些草率,重點問題沒有突出,有些思維訓練可在課下練習。

三、利用多媒體,豐富知識的形成過程。

實際教學中,我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年月日知識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探究,並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拓展。加強了學習過程當中的直觀性和科學性,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課件的設計和使用與學生課上所發現的問題結合的還欠緊密,需要進一步改進,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獲得對知識的體驗。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我教學時不再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通過向家長詢問、翻閲課外讀物、上網等手段,基本瞭解和掌握了一部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因此在抓住重點的同時,以突破“大月與小月”“平年、閏年的判斷”這一主線作為教學的一條重要的線索展開。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既能獨立、又能相互合作獲取知識,同時尊重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是這節課力求體現的設計思想。因此,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一、聯繫生活,激發興趣:

本課從課題的引入到課後的練習,以及課中關於年、月、日小知識的補充,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悟學習數學的意義,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再創造出來。”因此,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交流中對別人的思考方法或質疑,或欣賞;對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陳述,或反思。學生在交流中,思維發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啟迪,最終澄清辨明,總結出大、小月,判斷平、閏年的方法等。讓他們品嚐到探索帶來的成功喜悦。

三、學以致用,深化新知:

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在於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形成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注重聯繫實際,練習具有趣味性、發展性、靈活性、開放性,進一步深化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思維更靈活、深刻。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1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構成的過程,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潛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同學們你們想猜謎語嗎?出示日曆,引導學生觀察,讀出這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僅要思考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後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藴含於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慾望,並且使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透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一年有幾個月?每月有幾天?並把每月的天數填寫在書上)自學,之後進行反饋,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約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記憶還能夠用拳頭法。在教學大小月之後,我安排了數學小遊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遊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平閏年的教學時,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決定,學生很快用除法決定出來,之後我又出示1900年,學生決定後大部分表示是閏年,我不給出答案而是出示課件讓學生自主學習看了小知識後,讓學生自己進行決定驗證,利用這種好奇心:為什麼會這樣呢?學生們釋然了,大家同時發出了哦,原先是這樣啊!的感歎,可見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數學教學中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能夠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潛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2

老師讓學生拿出年曆卡,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學生如魚得水,激情高漲,因為他們從年曆卡上發現了許多從未明白的知識。我順着學生的思路整理板書,當提到平年和閏年有什麼區別時,一生説:“二月份的天數不同”,另一生説:“閏年比平年多一天”。能説出二月份的天數不同不足為奇,但能説出平年與閏年全年的天數相差一天,確實是了不起,説明學生的思維上升到了必須的高度。在學生思維碰撞最激烈的時候,我適時點撥,引出公曆年份是整百年份的就應除以400這個決定方法,既解開了學生的疑惑,又恰倒好處,學生自然理解。一節課,我拋開了自己原先設計的思路,完全跟着學生的思路走,既不把老師的想法強加於學生,又能在關鍵的時候拉學生一把,使每個學生的思維有機會得到最佳的展示。

學生只有親手“做數學”,才能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探究:首先,要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不要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兑現教案的過程;第二,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不要急於得到圓滿的答案;要給學生以思考性的指導,個性是當學生的見解出現錯誤或偏頗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機會留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

學生不僅僅要獨立探索,還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相互幫忙,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培養聽、説、交往等各項技能。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不必正襟危坐,而是處於一種“放鬆的警覺狀態”中,這種放鬆着的思考狀態是學生思維最活躍、最便於激發學生靈感和創造欲的狀態。〕

思路一變天地寬,只要我們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變了,學生就會變得好學、樂學、會學,我們的課堂就會煥發新的生機!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3

《年、月、日》的教學是在已有的時間單位“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課只完成例1用相關的習題的教學。設計這節課我藉助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實際生活體驗,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採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有以下幾點做法::

1、激越導入。先出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又自然引出課題“年月日”。

2、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走近年月日。在本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交流最開心的日子或者重要的節日,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感恩父母的品質。

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合作交流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完成統計表。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只等着聽別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4、多種記憶方法記憶大小月。兒歌記憶法,和左拳記憶法。兒歌記憶法師生共同完成。左拳記憶法學生自學並交流。

5、有趣的練習。聯繫生活實際,創設遊戲來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學生主動參與性很強。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不足的地方:把握時間不夠準確。每個環節時間的把握不夠精準,以至於時間有些不夠,沒有完成最後一個練習,做一做。以後的教學中要計劃好每個環節的時間,使每個環節都能達到預設的學習效果。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4

《年月日》這樣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但比較生活化。不管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那麼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是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我結合上《年月日》一課,談談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本課我分四層組織學生學習的:

一,讓學生聯繫生活説一説值得自己記住的日子,引出課題。

二,觀察年曆卡,主動探索年,月,日的知識。

三,鞏固拓展,推向生活。

四,作業練習,整節課以探索為基礎,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氛圍中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和學數學的樂趣。

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留給學生探索空間。

讓學生統計年曆卡,讓他們自己去發現,想探索,把他們拉進探索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的活動。教師轉換了角色,只為孩子投身自主探索營照寬鬆和諧的場地和服務。

二,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空間,感知年,月,日的來歷和四年一閏年的規律,通過這一新奇的`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提高了學生認識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更多知識,擴大知識面,因此,我提供了電子年曆卡,宇宙運行的光碟等把抽象的變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探索學到了有關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識。

三,重視拓寬,增強情感體驗。

學習數學的目的在於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要實現這一目的,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數學生活化”,所以我在第三層的教學中設計了生活中一些有關年月日知識的問題,讓學生應用知識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總之,要向40分鐘的課堂要質量,全面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就要優化我們的課堂,創新我們的課堂。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5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在4月份月曆上找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後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藴含於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慾望,並且使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然後讓學生交流導學單上查找的不同年份的.年曆,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或29天。再讓學生介紹記住大小月的方法,有左拳記憶法、兒歌記憶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大小月。在教學大小月之後,可以安排數學小遊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遊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備課時預設的不夠充分,認識月曆和年曆時拖沓了些,計算一年的天數時間不夠,沒能交流多種算法,有點太匆忙了。

2、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給予評價。

3、本節課練習較少,學生動筆的不多。應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6

一、前有孕伏——引導思維。

教師引人因時制宜,用生動有趣的導語、謎語、言簡意賅,設問懸而不玄,而且配合實物投影,巧用遊戲,激疑引思,從而靜靜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打通了學生思維的通道。

二、中有突破——層開新課。

教師要遵循“興奮”的延展規律,通過開講藝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趁着學生方興未艾的興致,牽動思維,順手推舟或引、或講、或學、或看、或論、或辯、或練。通過思想教育、通過聯繫生活、通過猜謎語、通過看年曆片、通過找規律、通過設疑、通過聽故事、通過看書學習、通過聯繫反饋,通過集體討論和辯論,然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過程式思維、語言、操作相結合,高潮得以疊起。層層展開新知識,層層學習新知識,層層突破新知識。

三、後有發展——概括新課。

興奮與抑制,各有轉換規律。高潮之後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真正掌握學到的.知識,及時加以鞏固,讓學生繼續在學中樂、在樂中練也是至關重要的。每個知識點的學習後教師都要設計好鞏固的練習。要有變化的內容,要有概括的作用。在學習“大月與小月”的知識點後,我設計了兩個小遊戲幫助學生判斷大月和小月。還及時讓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計算一下全年的天數。在學習了“平年與閏年”的知識點後,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判斷、看書等環節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學習了新課後設計用搶答、判斷、回答問題,説明理由,從而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練習為及時概括新知,發展新知做好鋪墊。

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的作用是主要的。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教師心中要有學生,才能設計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案,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眼中有學生,心中有學生。引導------自學------討論-----歸納的教學思路對中年級學生來説是可以嘗試的一種教學思路。

三年級下冊數學《年月日》教學反思 篇17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師該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課,談談我的些許思考。

本課分四個層次組織學生的觀察和探索活動。一是設置懸疑,引入課題,通過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一年、一月、一日分別有多長,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並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二是觀察年曆卡,主動探索年、月、日的知識。三是鞏固拓展,推向生活。四是首位呼應,解決問題。

整節課,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學生儘管不是妙語連珠,知識面也不是很廣,但還是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一、設置懸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設置懸疑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究知識。

二、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着觀察、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把自己置身於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

三、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們帶入了一個奇妙的宇宙間,感知年、月、日的來歷,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通過這一新奇的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提高了學生認知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增長了見識。

反思這一節課,知道自己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我在上這一節課時節奏比較緊湊,一環扣一環,對學生的一些閃光點沒及時的深化;還有在引導學生記憶大月、小月時,沒能讓學生充分的交流,如果我當時對着黑板上的板書引導學生自己編兒歌,那我相信孩子們的印象將更深刻,記得將更牢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