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44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

為了能充體現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我精心安排了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應用等教學活動,同時積極營造愉快、民主、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反思整堂課程教學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展開:

一、打破傳統教學,靈活合理地重組教材

“圓柱的表面積”這部分數學內容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表面積在實際計算中的應用。教材安排了一道生活例題,分步教學。備課時,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程序,將這些內容重新組合,合理把握教材,力爭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後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了重點來教學;將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作為重點來練習。三者有機結合、相互聯繫、多而不亂。教學設計和安排既源於教材,又不同與教材。例題並沒有專門的教學,但其指導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別在教學過程中得以體現。整個一節課,增加容量但又學得輕鬆,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充分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統一。

本節課在教學上採用了引導—合作—引導的方法,通過教師的“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1、直觀演示與實際操作結合

新課開始,教師通過圓柱教具直觀演示,引導學生複習圓柱體的特徵,進而理解圓柱體表面積的意義。在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想一想,能否將這個曲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中思考和發現它的側面積該怎樣計算呢?在我的啟發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終發現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有多種形式,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沿高線展開;另外實踐中使所有圖形進而轉化為長方形。實現教材的迴歸,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教師講解與學生練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中,我改變了傳統的先講後練的教學模式,做到講練結合慣穿始終。而且使練習隨着講解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一環緊扣一環。具體做法是:在學生理解圓柱的側面積的公式後,安排學生強化訓練:緊接着又複習圓面積公式,訓練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利用計算所得的.數據,合理自然地計算出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實際生活問題的引導教學。使學生學得輕鬆,練得有趣。

三、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1、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新意識。

在教學圓柱側面積計算方法時,我沒有拘泥於教材上把側面積轉化為長方形這一思路,而是放手學生合作探究,鼓勵學生猜想和實驗,最終學生通過動手、觀察和思考,探討出了側面積計算方法。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2、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本節課我大膽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動手測量、動手實踐,使學生處於學習主體的地位,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養了實踐能力。

四、較好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本節課合理地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技術。在講練過程中,動態課件演示,並閃爍所求底面和側面。將直接的告訴條件和問題變成動態的先後展示,不僅做到思路清、方向明,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多媒體將生活中的罐頭盒、筆桶、圓柱立柱等實物“搬”到課堂,加深了學生對錶面積實際計算意義的直觀認識和理解,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課後拓展、知識設計聯繫實際。

安排有:只有側面的圓柱形;只有一個底面的圓柱形;兩個底面都有的圓柱形。設計題目的計量單位有所不同。課後習題層次加深,始終以培養學生審題習慣及應用能力的提高為主線。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我整節課的板書安排不夠合理,書寫有些潦草!

二、實踐操作時間安排有些急。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大部分學生操作慢,展示推導的過程有些短促,導致個別學困生只能聽聽而已。

三、學生對圓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不夠熟練,所以,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小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2

1、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傳統中的教學是教師直接出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然後套公式計算。這是隻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現象。這節課,學生初步瞭解了圓柱的表面是由兩個相同的'底面和一個側面構成的,計算圓柱底面積就是計算圓面積。我在學生初步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後,重點安排學生進行圓柱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學生通過剪、卷、滾等一系列活動探索出圓柱的側面是一個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

2、學生成為有效學習者。有效地複習了圓的面積計算方法,有效地掌握了圓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3

《圓柱的表面積》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節的內容。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底面是圓,關於圓面積的計算,上學期已經學過,學生已能熟練、準確計算,而在上節課《圓的認識》中,學生對於圓柱的側面與展開後形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係也已了熟於胸。因此,本節課可放手讓學生自學、互學,把重點放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

一、 知識鏈接,喚醒回憶

課前,先讓學生進行有關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以及圓柱的特徵,目的在於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 自學互學,提高能力

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基於這一點,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在課前所提問題“什麼是圓柱的表面積?”“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為提示進行自學,在全班內交流展示之後,又以“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你是怎麼想的?”為提示,讓學生根據手中學具,在組內探究、交流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

三、 聯繫生活,鞏固練習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後,讓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求製作廚師帽所需材料、商標紙的面積、製作筆筒所需材料、給音樂大廳的柱子塗油漆所用油漆的質量等,避免學生出現“數學無用”思想,同時,又是學生將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四、 談收穫,總結昇華

課的最後,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以及解決問題時需要注意什麼,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做一全面的總結,同時,培養了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計算能力還有待提高。為了能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按時結束,我將學生需要計算的數進行了改動,減輕學生計算的壓力,即使如此,還有個別學生計算速度慢,出現錯誤現象。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4

在課後總結質疑時,學生一共提了兩個問題:

問題一: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時,算不算接頭處重疊的面積。

問題二:計算無蓋塑料盒的面積時,算不算裏面的面積。

我們不難發現,學生關注的這兩個問題源於兩個方面:一、雖然在課堂上老師始終注意了表達的科學和嚴密,在提到實物時不忘加上“圓柱形的'”***,但學生對於圓柱形的實物和數學上的圓柱沒有概念上的區別。老師到底有沒有必要去向學生大談、特談兩者的區別,我也心裏沒底;二、我們同時也可以注意到,學生關注的這兩個問題都是作業中或考試中經常出現的,而且學生都是難以把握的,他們因為害怕自己理解錯誤,所以才會在課堂上提出。而他們之所以害怕自己理解錯誤,實質是關心分數,可見由於片面的重視分數,以至學生在課堂上淡薄

其它數學問題的思考。

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我也反思,有序書寫是在我的反覆追問下,才有一個學生提到的,可見在平時的教學中對知識之外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不夠。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5

我今天教學的內容是《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教學,重點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側面積、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始至終貫穿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遊戲闖關的形式愉悦地完成本課教學。課下,聽取了老師們的評課,又聯繫課堂教學,我進行了深刻地反思。這節課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激情導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複習開始前,我問“同學們,老師今天把你們剛認識的新朋友帶來了,你們猜,他是誰?”就在學生們的猜測下,我拿出了課前藏好的圓柱。我繼續發問“你們認識它嗎,是怎樣認識的?你們還想知道它的什麼?”由此展開圓柱的表面展開圖。複習引入——提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導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闖關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教學,以闖關的形式將課程分為三部分,以闖關成功獎勵一節活動課為誘餌,激發學習興趣。第一關是側面積的計算,探究新知時,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圓柱側面沿高打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於圓柱的高。由此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第二關開始)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進一法”的教學。第三關是練習階段,以生活中的圓柱物體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學生説出要計算哪幾個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

三、把握重、難點,合理利用教材。

“圓柱表面積”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但在教學中,我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用“進一法”取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

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觀察、發現,形成圓柱表面積的表象。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之和。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俗話説:聽過了就忘記了,做過了就記住了。學生親身實踐了,一定記憶深刻。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現有的學具和準備的圓柱體實物,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觀察,推導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幻燈片輔助教學,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實踐操作展示得不夠。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大部分學生聯繫上節課的經驗説出看法,而沒有實際操作,我也沒有讓他們展示推導的過程,加深印象,只是讓他們説一説,導致一部分學困生只能聽聽而已。

二、學生對圓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不夠熟練,所以,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小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6

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學生學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種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在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到曲線圖形的過程中,不僅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而且也給學生探索學習-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學生學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種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在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到線圖形的過程中,不僅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而且也給學生探索學習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內容,並使得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圖形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説是一個抽象的知識,只有結合生活,練習生活,讓學生親眼去看一看,親手去做

一做,親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為具體的、可接受的知識。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三個層次。教學層次非常清晰。

第一層次:鞏固上節所學《圓柱體的認識》的有關知識。學生通過觀察實物,掌握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能正確地説出圓柱體的特徵。

第二層次:推導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公式。首先讓學生討論圓柱側面展開的這個長方形與圓柱之間的關係。通過實物觀察和實驗,使學生了解到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就是這個圓柱的高,從而用已學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很自然地推導出求圓柱體的側面積公式。在會求側面積這個基礎上再加上兩個圓面積,引導學生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從而總結出求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立體轉平面、形變量不變的辨證關係,培養學生們的觀察、分析能力。

第三層次:針對本節所學知識設計了一些基本應用題。安排有:求圓柱的側面積,求圓柱的表面積。是對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公式的鞏固。

鄭老師極其注重數學知識生活化。一方面,注重從生活現象中提取數學知識,引入數學學習;另一方面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知識後,及時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説數學的迴歸。比如練習中帽子、通風管表面積的計算等,我想如果給足時間,數學知識的迴歸在這些課上有更多的體現和應用。在六年級的課堂上,鄭老師注重學生的探究活動是很明顯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主,

讓學生敢想、敢説,從而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同時,注重操作活動在圖形學習中的地位。操作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究圖形特徵的重要途徑,正是操作活動,學生的探索學習才能得到順利展開,也正是操作活動,學生對有關數學知識的體驗更加真切和深刻。最後,鄭老師注重學生的思維表述。如果説操作活動能更強調知識的深刻性,

那麼語言表述也就是説,就是對知識的梳理,知識的羅列,知識的系統話整理和知識的重組。

整堂課也有值得探討的地方。語言的銜接稍有跳躍。課堂的連接語是課堂駕馭能力的表現,也反映了教師

設計課堂,生成課堂之間的一種應變。同時,這也與教師對於教學設計過程的熟悉程度有關。

六年級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7

1、直觀演示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新課開始,教師通過圓住教具直觀演示,引導學生複習圓柱的特徵,進而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在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想一想,能否將這個曲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中思考和和發現它的側面積該怎樣計算呢?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住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的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新意識。

在教學圓住側面積計算方法時,教師設有拘泥於教材上把側面積轉化為長方形這一思路,而是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究;能否將這個曲佈置民化為學過的平面圖形?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實驗,把圓柱形紙筒剪開。結果學生根據紙筒的特點和剪法分別將曲面轉化成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兩面圖形。通過觀察和思考,最終都探討出了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