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文書谷 4.83K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1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告訴學生看問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如何在一節課在執教本課,我是從三次對話入手,抓關鍵詞,理解文本,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在教學中,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引導學生了解課文。

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然後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説什麼是無邊無際?學生説出(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其次,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説大話是指:説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學生説大話就是撒謊的`意思,為了與説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着我。當時沒有説出一個所以然來。課後,我又給學生舉例子對大話和説謊進行了區別。

最後,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在教學中,本人還有許多不足。如朗讀指導不夠,教師的評價語言匱乏,教學機智不夠等,以後我定會多多學習,把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三提高。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2

在我校本次教研月活動中,我選擇的是新教材西師版第三冊教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存在着大量的對話,很適合於讓學生朗讀。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但是,在真正走進課堂上完課之後才發現實踐和理論的差距。在聽了教導主任和老師的評課後,更讓我有如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為我今後的教學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

1.要注意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自主有機結合

老師應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但同時得注意如何體現老師的導。由於在分角色朗讀訓練的時候,我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沒有進行適當的引導。所以,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夠做出不一樣的小鳥飛的動作,能讀出小鳥和青蛙的不同角色的.語氣特點。但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們是否可以在孩子們自學練讀前,老師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後再讓孩子深入研讀。老師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怎樣讀才讀得更好?這樣,既可以給面上孩子們模範的作用,也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

我組織孩子們三人一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老師可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才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3.讀書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我們班上的孩子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但是,一旦同學讀錯的時候,他們便會情不自禁的爭先恐後的指出。這樣就使的讀的同學沒有勇氣讀完,課堂秩序也會因此很亂。所以,我們要在平時閲讀的時候多加訓練:讓生學會傾聽,讓生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大膽的發言從而讓生明白這也是在尊重其他同學。,最後,讓生在平時的訓練中養成聽,説的好的行為習慣,。

4.提出正確的價值體驗。

比如説:本節課就是要讓孩子在小鳥和青蛙的對話中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做目光短淺,狹隘的人。教學時,我擔心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的孩子,要將故事所藴涵的道理抽象出來,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引以為戒是很困難的。即使把抽象的道理告訴他們又能讓他們知道什麼呢?所以,本節課中,我主要讓孩子們通過自讀,自評,自悟。從而感悟其中的道理。但是,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差異性,導致這節課沒有形成統一的,正確的價值觀。

5.在學習中促進自身的專業化成長,尤其是課堂應變能力。這非一日之功。

本課中,我在教學生字的時候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但是孩子們的回答是:都很簡單,我們都會。其實,這個時候就是考驗老師的課堂應變能力。我們完全可以叫説簡單的同學到黑板上寫寫。當然,我也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時刻留意,反思。以期有大的進步。一堂課下來雖然發現了許多問題,但努力的過程卻讓我受益非淺。相信語文的教學不在於一時,而在於日積月累,努力把握每一節課,讓學生真正學會感悟、學習,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認為,失敗也美麗。我將以失敗為起點,奮起直追,讓自己在新課改中成長起來!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3

今天我執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13課《坐井觀天》,這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

首先我用“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麼?”順勢板書“天無邊無際”“天只不過井口那麼大”誰對?誰錯?在兩個板書的中間打一個大大的“?”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弄懂“一百多裏”有多遠?讓學生朗讀“我飛了一百多裏,口渴了,想下來找點水喝”讓學生説話,説説小鳥也許飛過哪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鳥也許飛過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三是重點讓學生對“無邊無際”這個詞語的理解。首先讓學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讓學生説説“無邊無際的( )”拓展思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天很大,無邊無際。

然後是對寓意的理解。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着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説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藉助青蛙在井底的軟件,讓學生邊讀邊思:青蛙為什麼會錯?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也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

縱觀整節課,我認為在指導朗讀方面時間不夠。在課堂實際操作時,對學生的引導方式上有待改進,由於在課前沒有精心設計語言,導致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於瑣碎,看上去自己有點忙亂,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今後課堂引導要講求技巧,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詞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讓語文發揮其工具性作用。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4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的海洋、草原、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再指導有感情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説大話是指:説誇張,不切實際的話。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中一共出現兩次,是有區別的。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表露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笑折射出了小鳥的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理解,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二、學故事,明道理。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讓學生自己悟出來,怎樣達到這個效果呢?我設計多媒體課件,配上音樂,展示小鳥見過的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無邊的沙漠,茂密的森林,燦爛的田野,清澈的小溪,也沒有看到天的邊,而這時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頭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與小鳥的廣博見識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麼的枯燥乏味

可以這樣説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住關鍵詞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表露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真誠相勸。通過分析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不足方面。

1、學生對角色朗讀的一些語氣還達不到要求。

2、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敍述欠條理。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5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關於文本解析的反思。

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説大話是指:説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説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説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後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説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説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6

今天有幸參加了流水鎮中心校組織的“20xx年國小中青年教師賽教”活動,短短的一天收穫頗豐。

那就説説我自己上的這節課《坐井觀天》吧。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在講課前,我和同事們通過討論,對教學設計進行認真的構思,並精心的做了教學準備。然而整節課上完了,教學效果太令自己失望了,回顧課堂尋找原因。

教學過程中我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於我的課前準備比較充分,為本節課做了惟妙惟肖的動物圖案,因此這個環節沒有讓我失望。接下來的“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我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自讀兩種方式讓學生來了解故事梗概,整個環節進行地也比較流暢。

瞭解了課文內容後,通過學習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來學習感悟課文內容。學習對話時,主要採用了“以讀促悟,讀中感悟”的方法。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要使閲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關注學生的心情、關注學生的態度,關注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學設計時我順應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在讀的時候主要是指導學生抓住小鳥和青蛙三次對話時的不同語氣分角色朗讀,形式多樣:同桌互讀、抽學生讀、小組朗讀。在反覆多樣的朗讀中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聯繫上文、課文插圖以及多媒體課件理解重點詞句,這樣課文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這個難點就迎刃而解了。課外延伸想象説話這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如何編寫故事説話呢?要根據提供的材料以及故事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續編。值得注意的是,續編的故事不能離開故事開始時的內容,要合乎情理的發展下去。本課在編寫時我引導學生可以根據最後一個自然段,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看到天確實很大,無邊無際的會有什麼想法。還可以想象當青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會説些什麼?是勇於承認自己的侷限性呢還是什麼話也説不出呢?最後是“揭示寓言,悟出道理”最後結題,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加深學生對成語的.印象。

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從整體來講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實施起來並不樂觀。在教學的最後一個教學環節“揭示寓意,悟出道理”學生的學習狀態就發生變化了,對我的提問,回答的不夠積極,最後是我直接通過多媒體出示了寓意,讓學生齊讀,這樣的呈現方式與我教學設計的初衷是不相否的。除了多媒體課件受外在因素影響這點兒小插曲外,還與我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很大關係。首先,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我有些急促,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們的思考,覺得他們的思考不夠深入、不夠快。雖然孩子們在次之前聽過一些寓言故事甚至也聽過這則寓言故事,但是作為一種文體,以課文的形式出現這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講還是第一次。因此讓學生通過閲讀自己説出寓意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需要教師正確地耐心地引導。

這節課我的原則是教師努力做到少講多引導,多利用啟發性問題,把機會留給學生,但是由於前邊課件三番五次的出現問題,導致時間上有些緊張,以至於我有些私心只想把課講完,給聽課老師呈現一個完整的教學環節。我忽略學生的感受,這是一節公開課,聽課的老師很多,除了他們本校的,還有很多外校老師,他們不認識,面對這麼多老師,他們在發言時也可能羞澀、緊張,甚至害怕自己出差錯,本來會的問題都不敢舉手回答,或者發言時聲音很小。

在今後的課堂中我將會有所改進:精講少將,多説啟發性語言,給學生更多時間,等待學生思考,給他們更多機會表達自己,濃縮課堂內容,多些問題思考。

其實孩子們今天的表現是很不錯的,他們不排斥我這個“陌生人”是那麼的天真、可愛,前半節課我們配合的還是很默契的。朗讀課文時是那麼的認真,分組討論時是那樣的積極,最後當我講完課要離開教室時,一大羣學生圍上來誇我説:“老師,你黑板上的畫好漂亮呀!”做的不好的是我這個老師……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7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簡單愉悦中透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做一做——動手實驗解難釋疑

課文中青蛙説“天但是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青蛙為什麼説天但是井口那麼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拿出紙捲成圓筒狀。

然後透過圓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説説與平日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學生動手實驗,為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弄清為什麼青蛙説“天但是井口那麼大”這一疑難問題。學生在實驗中動手,動腦。既培養了實際的`操作潛力,也培養了觀察和思維潛力。

二、看一看——利用圖畫明白寓意

課文中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為什麼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出示課件,讓學生看一組畫,自己根據畫面進行解説。

這樣學生最後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啟示受到教育。語文教學不僅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潛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薰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透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説一説——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課文中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自己不會弄錯。它錯了沒有,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於是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東瞧瞧,西望望。它會怎樣想,怎樣説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潛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資料,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

四演一演——扮演主角再現情景

課文結束後,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個性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後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透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

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構成逆向思維,不僅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鍊了語言表達潛力和創造潛力,培養了語文素養。

總之,在《坐井觀天》一文的教學中,我透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説一説,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簡單愉悦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潛力,提高了素養。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8

一 教海無涯!尤其是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

“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我一句二期課改的經典名言早就耳熟能詳,昔日中山國小某女教師講的那堂參賽課仍歷歷在目,當初感到她並無多少出眾之處,甚至自己可更勝一籌。然自己上一堂後,方有更多感想,課前我雖殫精竭慮,課後卻倍感不適。

二 本節課是我自已備的,上網查了人教版的教案,借鑑了“用書本捲起來看天”這一個方法。課堂結構是這樣處理的:

1、迷語導入。

2、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讀,聽磁帶)

3、講解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請學生個人讀,分角色讀,小組讀)

4、學生帶頭飾表演課本劇。

5、討論青蛙跳出井口後會怎樣説。

6、你想對井底之蛙説些什麼?

本節課教具的準備比較充分,時間的把握較為合理,下課鈴一響,正好上完。

三 “學生讀得過少”許多教師在課後提出了這一中肯的建議。

是的,我也有這樣的感想。因為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讀不出感情,讀得不入情入境,讀得很生硬,特別是在演一演的'時候,學生對着黑板念,説明了明顯對課本不熟悉,反過來,如果多讀,讓學生反覆讀,就不會是這個效果。

“講得太爛,分析過細”是本節課又一個缺點,是的,我的出發點是把所有的作業都滲透進去,讓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同步輔導》。缺忘記了語文是一門美的教學,要讓學產生美的享受才能使學生喜歡上語文,國小生不同於高中生,他們不需要大量的題目講解,題型分析。

四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新大綱突出了“讀”的地位,突出了讀的目的性,突出了讀的層次性。整體感知是前提;有所感悟是基礎;培養語感是關鍵;“披文入情,充盈着豐富的情感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個性與靈魂”新大綱提出這一點特別針對“重分析,輕感悟”,而我在教學學實踐中恰恰犯了這們一個普遍性的錯誤。

五 如果再上一次的話,我將會一改教案為如下構思方式: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9

《坐井觀天》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它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為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我以識字寫字為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悦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為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導入過程中,我以兩個小動物的爭吵為開始,讓孩子來解決它們兩的爭吵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開火車順讀的方式進行了生字的學習。

2、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後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潛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並且理解“井沿”一詞。

3、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於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井、觀”。在全班指導“觀”字以後,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取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噹噹小老師,説説你是怎樣記的怎樣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潛力。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

1、在講解生字的過程中對形近字和形聲字的區分還不是很透徹。

2、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指導的`還不是很透,學生讀的還不是很到位。

3、在課文的最後環節裏應該讓孩子整體分角色朗讀,讓孩子整體感知課文。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和文化底藴,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並且在教學的過程要深度的挖掘課文的內容及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10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中的相關內容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飛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卻説天空無邊無際。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

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坐井觀天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界狹窄、所見有限,井底之蛙則比喻那些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逐一出示問題:青蛙和小鳥總共有幾次對話?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麼?他們的説法為什麼不一樣?誰説的對?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找出問題答案,既訓練了讀,又解決了問題。在學習第二次對話時讓學生通過實驗弄清青蛙為什麼説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這個問題。本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學習第三次對話時,學生對青蛙的“笑”和小鳥的“笑”的含義的理解上不夠到位。識字方式相對單一。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11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選編了一些能給人以啟迪的成語和故事。《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

本課計劃用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和初讀課文,第二課時理解課文,第三課時朗讀背誦,練習鞏固。理解課文時,我這樣安排: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研讀感悟——演讀入境——拓展延伸。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課文視頻,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知道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位置,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印象,培養學生閲讀能力。

其次,在學習課文中,我主要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還讓學生體會青蛙的自以為是。抓住句子: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小鳥飛呀飛,飛過了哪裏。讓學生仿照句式説句子。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後,用“因為……所以……”説説自己的理解。最後進行對話表演。

最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説一説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麼?説了什麼?

不足之處:

1、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夠。在提出問題後沒有給學生思考回答,自己就先給答案了,以後要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

2、訓練説句子時不敢放手。如:在説_____無邊無際,打得很哪!這個句子時,我出示大海、森林、沙漠、草原這張圖片讓學生看圖説句子,應讓學生想想説説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的。

3、沒有關注到每位學生。在課堂上我沒有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這是一個老師不該犯的錯誤,在以後的課堂中都要把每個學生當做主角。

總而言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創新,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願意去學、在快樂中學。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12

那是個陽光絢爛的日子,同往常一樣,我們又該學習新課了。不同的是,今天領導聽我打分課。

學習的課文是《坐井觀天》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以前,每學完這課,為了培養同學們的發明性思維,我都要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了》為題進行説話寫話訓練,效果非常好。依照慣例,學完新課後我又一次讓同學們想像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將會怎樣呢?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又一下被激發起來,有的和同桌互説,有的前後位湊在一起爭論,還有的仰起小臉在考慮。

待平靜下來,我開始指名回答。張一説:“青蛙跳出井口後,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聲嚇得它忙向小鳥求救。”李博説:“青蛙跳出井口後,看到了高高的山峯和一眼望不到邊的田野,田野裏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兒,上面飛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覺得以前的日子都白過了。”金禹天説:“青蛙從井裏跳出來,它到外面看了看,覺得還是井裏好,它又跳回了井裏。”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斷了他的話,問大家:“是井裏好,還是井外好?”我示意他坐下,隨口説道:“我看你是一隻青蛙,坐井觀天。”之後,我又讓大家把自身想的和説的寫出來。

在批閲同學們交上來的作業時,我看到了金禹天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來到一條小河邊,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聽到一聲大吼:“不要喝,水裏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魚。它抬頭一看,原來不遠處有一隻老青蛙在對它説話。它剛要説聲謝謝,就聽一聲慘叫,一柄鋼叉已刺穿了那隻老青蛙的身子,那隻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掙扎。青蛙嚇呆了,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趕回去,又跳到了井裏。還是井裏好,井裏平安啊!

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裏常漂有死魚,菜市上也常有賣青蛙的,這是有目共睹的,讓青蛙跳回井裏有什麼不好?可我卻沒有給他一個發表自身觀點的機會。倘若讓他把話説完,不只同學們不會再笑他,而且也將給我的'課堂教學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養他們發明性的思維嗎?可我竟然説他是一隻坐井觀天的青蛙。小朋友的心靈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來的恰恰是自以為是的我自身!

收起笑,我在他的作業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寫下一句話:“對不起,老師是一隻青蛙。”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13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本身的故事情節容易理解,但要領悟成語的意思,以及故事中藴涵的道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低年級孩子來説,什麼樣的方法最能讓孩子們領悟故事的寓意呢?惟有朗讀。

朗讀是理解故事內容的重要手段。我們常説要在讀中感悟,如何朗讀,便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了。

1、朗讀層層遞進。如在《坐井觀天》這一課中,在指導讀牛蛙的話時,我先利用明顯的錯誤語氣來讀,孩子們立刻會糾錯:這樣讀是不對的。這種糾錯的方式激發了他們當小老師的`慾望,他們爭着搶着讀,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能將老師的錯誤指出來,其實就是對他們自己的朗讀、對故事的理解有了一次提升。在一次比一次生動的朗讀中,讓孩子們體會用正確的感情的朗讀是多麼重要,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是多麼能感染人,從而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有感而讀。

2、邊讀邊想象畫面。畫面感的引入會讓學生入情入境,如在知道讀小鳥飛了一百多裏,飛得口渴了時,可引導學生想象,小鳥飛過哪些地方?繼續引導飛過了這麼多地方,飛了這麼遠的路,應該是很辛苦了很累了,納悶累惡毒時候説話的語氣又會是怎麼樣呢?學生邊想邊飛過的這些地方,感受小鳥的疲勞與辛苦。

3、抓住重點詞語重讀。如在知道讀小鳥飛了一百多裏時,怎樣才能讀出路程的長呢?抓住“一百多裏“這個次重讀它,路程遠的意思也就在朗讀中體現出來了。

4、師範讀。最低年級的孩子還説,老師的範讀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低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畢竟有限,但他們卻是最好的模仿者,因此教師正確的範讀對孩子起到的是拋磚引玉的作用。

都説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才是主體。主導者重在導,這個“導“更多的是引導,是啟發,而不是包辦,在朗讀中更是這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