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教學計劃範文集錦7篇

來源:文書谷 1.43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學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國小教學計劃範文集錦7篇

國小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學生40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樂於表達,善於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如:戚藝瀟、姚家駿、王涵等;個別孩子對閲讀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如:宋俞伯等;部分後進生上課好動,課後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考慮到四年級是國小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加強硬筆書法的練習,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3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6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我愛讀書、生活的啟示、父母之愛、中華歷史、遨遊漢字王國、走進西部、童年生活、自然資源。其中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7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三、教學進度

參考區教學進度安排表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夥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3.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4.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5.開展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班級後進生幫助對象有:孫呈浩、車盈盈、薛文婷、殷誠智、付少華、李欣洋等。主要措施: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板演。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為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為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為習慣。

對於孔令諾、戚藝瀟、宋俞伯、劉玲希等優秀生要在培養閲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對於王涵、姚家駿、陳怡儒等要在閲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養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對於趙仁熙、戚桓瑞等重點指導寫字和朗讀,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做到“三個一”,養成大聲朗讀的好習慣。

國小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有一定的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比較理想,但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還嫌狹窄,對於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範,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六年級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紮實的基礎。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及操作要領要加強鞏。

二、教材分析:

《國小信息技術》是浙江攝影出版攝出版得教材,本教材特色鮮明,主題明確,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取材學生生活實際。六年級上冊分總共有三個單元,三個單元講本冊內容劃分為三大塊內容!

第一單元走進電腦世界

本單元教學內容以計算機理論知識為主,通過教學,使學生對計算機得組成、應用、防護等方面有更深刻的瞭解。第一課《走進計算機》,通過教學使學生對計算機硬件有初步認識,並瞭解計算機的工作流程。第二課《計算機的發展》,通過了解計算機得發展歷史,感受科學技術得飛速發展,並設想自己理想中的未來計算機。第三課《計算機病毒的防治》,通過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安全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得計算機使用習慣。第四課《軟硬“兼施”》,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中的軟件、硬件的知識。

第二單元網絡與生活

本單元教學內容以網絡中得各種實際應用為主線,突出網絡在生活中得實際應用。從學生認識網絡以來,對網絡得應用大多停留在找找文章、圖片、玩玩遊戲,聊聊天的層面上,很容易給學生造成網絡就只有這些用處得印象。事實上,網絡可以做得事情還很多,比如查天氣、交通、網上購物等,網上還有各種各樣得學習小工具,只要有心,就可以發現更多得功能和應用。

第三單元調查與統計

本單元教學內容以簡單得研究性學習為主線,通過調查學生身邊的一些小事,讓學生體會一般得研究方法。對學生生活中的小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體會,只要自己有心,研究的課題是很多的。

從內容上看,有以下特點:

1.知識點介紹重點突出,有詳有略,適當分散、更易入門。

2.學習方式為學生構想,更多樣。

學生的學習內容可以有所選擇,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注重知識點的聯繫、遷移和歸納。

3.與學科結合更緊密。

4.激發學生想象,發揮學習主動。

5.注重習慣培養,養成良好素質。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2.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計算機的廣泛用途,並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方法處理信息的意識。

3.從小培養良好的用機習慣,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4.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進行創新實踐。

5.能針對相關的練習進行上機操作,進而以點帶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務,做到學以致用。

6.學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會從網絡上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需要教師進行篩選和過濾。篩選的工作,需要我們認真備好課,精心組織和準備好教學內容,從大量的信息中選取有教育意義、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讓學生體驗,從而進行心靈上的淨化與薰陶。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

1.瞭解計算機的構成,瞭解計算機得歷史發展。

2.瞭解網絡的用途,正確地使用網絡。

3.電腦查詢生活中的常識,讓學生體會到電腦及電腦網絡的強大功能

難點:

1.計算機的結構,計算機得簡單的工作原理。

2.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網絡,正確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

3.引導學生如何快速準確的篩選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

五、本冊的教學目標:

1.以計算機理論知識為主,通過教學、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組成、應用、防護等方面有更深刻的瞭解。

2.以網絡中的各種實際應用為主線,突出網絡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現網絡對生活的改變以及網絡的實際應用價值。

3.能夠運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

RNET:瀏覽網頁。

六、教學措施

採用任務驅動的等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1.多動手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能與操作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應用知識,形成能力,通過上機實踐,課後作業練習,解決實際問題,減少再現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能力。

3.以學生上機操作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儘量加大學生上機操作力度,做到熟練的掌握所學的知識。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4.注重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並能舉一反三。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採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5.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6.結合組織相應的競賽提高學生的興趣。

7.有意識地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國小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了八組教材內容。依次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個專題的涵蓋面都比較寬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本冊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並配有賞心悦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構字規律,掌握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複習學過的字詞,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台。八組課文之後,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閲讀。最後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450個。生字表(二)是全冊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這兩種不同要求的字分別在課後練習裏標明。除了“識字”和課文外,在“語文園地”裏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一組教材均以“導語”的形式點名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台等內容都圍繞着本組的專題安排。

2.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識字課的內容圍繞本組的專題,而且形式多樣。有描寫秋天美麗景色、反映學校生活和引導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詞語,有表達愛國之情的三字經,有講思想方法、給人啟迪的成語,有提倡團結合作的諺語,有教學生怎樣做人的對聯,還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拍手歌。

3.課文的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與九年義務教育同冊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課文。新選的課文有描寫自然景象的《秋天的圖畫》,有反映學生生活的《一株紫丁香》、《一分鐘》,有表達愛國情感的《歡慶》、《我們成功了》,有教育學生要善於發現別人長處,遇事要多動腦筋的《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酸的和甜的》,有倡導友好相處,表現尊重個人選擇的《紙船和風箏》、《稱讚》、《從現在開始》,有體現關心他人的《窗前的氣球》、《假如》、《日記兩則》,有反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淺水窪裏的小魚》、《父親和鳥》,有介紹科學知識和科技成就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農業的變化真大》。這些課文洋溢着時代氣息,藴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質兼美,語言典範,學生愛讀,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4.課後練習重視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着眼於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5.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了親和力。

6.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

本冊教材規定了識字量,但同時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認字,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多認字,超過規定的識字量。教科書後面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此類課文不作統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處理,鼓勵學生獨立閲讀。

課後練習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有些題目不作統一要求,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上面的詞語,會寫的我都寫一寫”。展示台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目的在於使所有學生在已有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與發展。這些,都體現了教材內容的開放性和彈性。

三、學習目標

1、政治思想方面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激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愛國主義情感,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遇事多動腦筋和同學友好相處,關心他人,從小養成環保意識,熱愛科學技術。

2、語文知識方面(一)漢語拼音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住漢語拼音識字正音,閲讀。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350個。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瞭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會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閲讀

1、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3、閲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4、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5、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閲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歎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6、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3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3萬字。 7、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閲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四、教學措施

1、鑽研教材,認真備課

這冊教科書是以專題形式編排的,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各項訓練也都圍繞專題設計的,所以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局。我們領會“語文首先是一種文化”這種編排理念,要在通讀全冊的基礎上,一組一組地鑽研教材,設計教學。同時要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每組教材圍繞哪個專題,有哪些內容,有哪些要求,重點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習慣,怎樣進行教學設計,在體現自主、合作學習上有哪些措施,什麼時候佈置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準備,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黃山奇石》課後,學習夥伴建議大家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語文園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補加展示這一內容。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和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總之,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2.識字和寫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本冊教材仍遵循識、寫分步,多認少寫的原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記認字形。教師要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要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複習、鞏固識字,提倡在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中進行。如,做組字、組詞遊戲,一起製作生字、詞語卡片,互相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及成果。

在寫字教學上注重學生規範書寫生字,引導他們要字寫美觀,準確。注重漢字筆畫書寫時的輕重、起筆、收筆等,並強調漢字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同時要關注孩子的書寫時的姿勢,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3.閲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對提問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並且注重課堂的理答,鼓勵學生拓展思維,獨立思考,學會質疑,重視學生個體的閲讀感受。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要給學生比較充分的讀書、交流閲讀感受的時間。注重朗讀指導,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4.口語交際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注重日常課堂中的口語交際教學,而非限制於教材中的八個口語交際。教學時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放手讓學生交流。學生交際時,教師要注意傾聽,發現語病,要以適當的方式予以糾正,規範口頭語言。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自由、愉快地參與口語交際,使他們樂於表達,使口語交際課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目的、有層次的口語交流的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注重孩子的寫話能力培養,繼續一年級的好習慣,要求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日記。在班級中開設“妙筆生花”專欄,展示優秀習作,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

6.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教師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繫,可以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7.積極營造班級愛閲讀的氛圍。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提高識字量和閲讀量,提倡孩子每天背誦一首古詩。

五、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6人,男生 人,女生 人,兩極分化比較明顯。總體來講學生此時的識字能力已進入一個飛躍的時期,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看到一篇課文,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並結合課文的一定語境認讀生字。但優等生與潛能生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優秀的孩子很突出,都比較全面,學習習慣比較好,學習比較主動自覺。學困生也佔了相當的比例。個別學生有多動症的表現,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會拖拖拉拉,效率很低,上課時無法作到專心聽講,作業沒能及時訂正;新課程識字量很大,對個別接受慢的孩子造成閲讀困難,從而削弱了學習的興趣。班級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還有待加強。

六、教 學 進 度 表 (略)

國小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簡析:

本教材仍採用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共有12個單元,每個單元分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個部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學生對作品的感受逐漸接近作品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逐漸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1~3單元學寫摘錄筆記,摘錄有用的信息資料是所有課程應該學會使用的學習方法,可以另設一個摘錄本記錄,從語文教材之內或者從語文教材之外摘錄。第4單元后,“語文天地”中第一項“日積月累”都是“我的摘錄筆記”,旨在培養學生寫摘錄筆記的習慣。教材對四年級學生的自學水平通過金鑰匙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從培養表達能力的角度看,寫作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綜合性勞動,不能簡化為“制模——鑄造”這樣的過程。學生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多次反覆,才能學會把話説通,既而把話説好。從學生的學習心理看,習作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已知經驗、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出發,根據學生的意願和能力,相機誘導,循循善誘。

二、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一般都存在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等情況。因此,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識210個漢字,正確書寫180個漢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2、積累一定數目的名言警句、諺語和古詩詞

3、學寫摘錄筆記,交流展示自己的摘錄筆記,提高閲讀能力,養成閲讀習慣。

4、積累帶“月”、“明”等的成語。

5、記敍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資料。

6、熟練閲讀28篇詩文,背誦四篇。注意把閲讀和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及各種學習實踐結合起來。

7、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使學生樹立對錯意識,提高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

8、寫日記,使習作與生活緊密結合;寫作和閲讀結合,學習續寫,仿寫,補寫;寫發言提綱;寫作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開始練習寫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您現在訪問的是四年級語文教學計劃,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教給學生兩種修改的方法——自己讀和請人提意見。

四、教學重點:

1、在閲讀的同時,既教給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2 、在閲讀中,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通過討論完善問題,提高閲讀能力,讀懂課文內容,懂得課文內涵。

3、大量閲讀,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4、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

5、寫有根有據(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

五、教學難點:

1、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完善。

2、提升獨立閲讀技能,擴大閲讀量,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

3、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寫真實、有新鮮感的習作。

六、教學措施:

1、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維為指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注重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先自主學習,敢於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大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創設寬鬆、和諧,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學習氛圍。

4、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每個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節課均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腦、動口、動手學習。

5、引導學生敢於講出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在大語文的學習實踐中領悟、掌握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

6、在作業設計中,注意有多種多樣的題型和不同層次的題型。

7、引導學生完成課標規定的閲讀量。

國小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五年級的科學課。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現有些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今後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祕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教材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以地球內外的不斷運動變化、聲音的祕密、神祕的秋冬星空、生活中離不開的各種材料、水循環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瞭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瞭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以及噪音的危害與防治。

3.瞭解秋冬季節的星空。

4.知道各種材料特點與用途。

5.認識水的三態變化及相關知識。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閲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慾望的話題作為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説一説、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並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六、 各單元、各課課時安排

國小教學計劃 篇6

學生情況分析及改進提高措施:

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習方法,師生之間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學生學習常規好,喜歡學習數學,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並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學期改進如下: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材整體分析:

一、主要內容:

本冊是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的第一冊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個單元內容:(一)認識更大的數;(二)線與角;(三)乘法;(四)圖形的變化;(五)除法:(六)方向與位置:(七)生活中的負數:(八)統計。

二、總體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記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以及比較數的大小。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通過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和垂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通過操作活動,知道平角、周角,瞭解角的大小之間的關係;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3、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認識並會使用計算器,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通過對乘法運算規律以及有趣算式規律的探索經理數學問題探索的過程,並會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説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通過實例觀察,瞭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並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5、結合實際情景,探索並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在實際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景,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歷探索的過程,發現商不變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進行簡便運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認識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並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6、在具體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通過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方向、距離兩個條件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據方向和距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7、瞭解日常生活中負數的意義、表示方法,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8、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並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理解複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並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複式統計圖。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瞭解單式統計圖的特點;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成單式折線圖,並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變化情況的信息。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加強估算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研專題: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小教學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27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 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