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過年日記模板集合八篇

來源:文書谷 2.36W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年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過年日記模板集合八篇

過年日記 篇1

新年,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習俗;是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留下來的精華。中國年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鞭炮、煙花、春晚…一系數列詞都可以成為春節的代言詞!年年亦是如此。

團圓飯自然是除夕那晚不可或缺的活動,一家人圍在一起説説笑笑,享受着團圓飯中的美味佳餚,欣賞春晚中豐富多彩的節目表演,歡笑洋溢滿堂。

貼春聯百最有趣的事了,在我看來,也是最有年味的事了!奶奶先是熬了一大鍋漿糊兒,因為我們家院子特別大,門也特別多,所以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就分工幹。我和嬸嬸負責家裏的小門,叔叔和哥哥們就負責南院和西院的大門。貼門聯的步驟很簡單,先把去年貼上的門聯給掀下來,塗上一層新的漿糊。看似挺簡單,其實裏面的學問也大着呢!一次不能太多,而且塗得要均勻。不然會因為天兒冷的緣故而被凍着。所以要先向對聯要貼的部分薄薄的.勻勻的塗上一層,先貼上對聯,之後再細細的在沒有被粘住的部分再塗上一層漿糊。

我和嬸嬸配合得很默契,不一會兒就完工了。可叔叔那邊還在四處尋找漿糊呢!真是完勝!不會也多虧了爺爺在旁邊的指導。

爺爺似乎也非常享受兒孫滿堂的年呢!

等門聯全部貼好後,奶奶在那邊也已經下好餃子了!吃着奶奶的勞動成果,我們都很得意。

歡樂中國年,幸福中國年。

過年日記 篇2

今天是的大年八年級,爺爺、爸爸、媽媽、我、二伯一家要前往老家銅山縣方邊村看龍燈。

俗話説的好“方邊的龍燈,曹村的獅燈。”方邊的龍燈當然有名。下午三點半,我們便從江寧市區裏向銅山駛去。到了銅山,我們先把爺爺送到村裏的家中,在上街去和大伯大媽哥哥一起吃晚飯(爺爺已經吃過了)。吃完晚飯,我們就出發了。車子還沒有開到一半,忽然遇到了從村裏總出來的.爺爺,爸爸幸好及時發現了,來了一個急剎車,調頭去問爺爺了個前因後果。原來:爸爸把爺爺丟到村子裏以後,爺爺走到屋子裏打掃了一番,可誰知出去一問,今天居然不跳龍燈!據説有個人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死了,跳龍燈的人要把他送上山。所以改到了正月初八。

我們就納悶了,爺爺不能打個電話告訴我們一聲嗎?非要走過來,這不是糊弄我們嗎!

唉,真是白跑一趟!

過年日記 篇3

大年七年級,大姑父和小姑父開着車,載着我們全家人一起去隋唐公園逛廟會。

剛過王城大橋,我就看到路邊的汽車已經排成了長龍,馬路都快要被堵住了。下車走到公園門口,更是車水馬龍,一派過年的氣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完票進到公園裏面,映入眼簾地依舊是人山人海的景象,景區路上人頭攢動、彩旗飄飄,我們被接踵而至地人流簇擁着往裏移動。

首先來到了遊玩區,這裏面有許多好玩的,有射擊的、有投球的、盪鞦韆的…,大多是小朋友喜愛玩的。

在民間藝術展示區,我看見一個攤位前有很多人圍觀,就好奇地鑽了進去,原來大家是在看一位藝人做糖人,只見他先把糖加熱成糖稀,然後把糖稀倒進小盆裏,拿出一個小勺子,輕輕的舀了一勺,在一塊漢白玉石板上輕描淡寫地晃了幾下,一隻老虎的頭部就顯現在我的'眼前,接着又行雲流水般勾畫出虎身和虎尾。看着已經成形的老虎,我認為已經做完了,沒想到藝人短暫審視後,又用勺子蘸了一點深色的糖稀,在老虎的眼眶中輕輕點了兩下,一個活靈活現、虎虎生威的小老虎就做好了。許多人沒等糖人晾乾,就開始爭先恐後地搶購,看着這晶瑩透亮的唐人,我的心裏也癢癢的。

民間藝術展區中,還有許多琳琅滿目地手工藝品給我留下深刻地印象,如用葦葉編成的小動物,有蛇、兔子、馬、牛、豬等,個個栩栩如生;用融化的玻璃做成了燈台、筆架,樣樣惟妙惟肖、巧奪天工。

公園飲食區裏的各種地方小吃真是太多了,開封小籠包子、米線、臭豆腐、蒙古烤肉串,我都吃不過來了。填飽了肚子後,我們就向演出文娛節目的地方走去,先來到我最愛看耍舞龍的地方,可這地方的人圍的象鐵桶一樣,我沒擠到裏面,只能遺憾地站在人圈外聽那鑼鼓喧天的聲音。隨後,我們看了單人摔跤、木偶戲等文藝表演,個個場合都熱鬧非凡。

天漸漸黑了,我們還有許多節目沒有來得及看,最後只能依依不捨的回家了。通過逛廟會,使我深深地感觸到我們國家民俗文化底藴的深厚和民間藝術的豐富多彩,明年我還來。

過年日記 篇4

説起過年,最期待的那就是可以收到多多的壓歲錢。

過年那天,到處張燈結綵,洋溢着喜氣洋洋的氣氛。家家户户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家裏掛上了大燈籠。

那天正是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姥姥將我帶到她的房間裏,對我説:“晞晞呀!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姥姥和姥爺給你的壓歲錢。”説着姥姥便拿起桌上的兩個紅包,遞到我的手裏,我一看,這兩個紅包被裝得滿滿的、鼓鼓的裏面一定有許多錢吧!於是,我先裝着説;“我不要。”接着再不好意思的收下説:“謝謝姥姥、姥爺!”

收到了姥姥和姥爺的紅包我興高采烈地跑去向母親彙報。母親看了看我那鼓鼓的紅包,笑着對我説:“哇!這個紅包有點大喔!”

我悄悄地來到一個角落裏:“一、二、三、四……”我小聲地數着。“喔!兩個紅包加起來一共有一千六百元呢!”

當我得到了所有人的紅包的時候,我忽然覺得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啊!母親還逗我説:“晞晞,你發財了啊!要請客喔!”大家聽了都笑了。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過年日記 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過年嘍!過年嘍!家家户户都忙着放鞭炮,貼春聯,好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剛吃完年夜飯,我和弟弟興奮的跑到樓下,吵着爸爸給我們玩鞭炮,爸爸點燃了引線,一個個鞭炮像一顆顆導彈在天空中放開像一朵朵開放的花朵;弟弟又點燃了一個能噴出火焰的鞭炮,火焰霎時間鋪滿我的眼前,遲來的姐姐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衝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啊,多麼的美啊!天上頓時開出了一朵光彩奪目的鮮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經成了兒童的世界。

我們被眼前的一切所陶醉了。爺爺神祕的把我們叫了進來,從背後拿出我們的壓歲錢,伸手遞給了我們,拿到壓歲錢的我們高興的合不攏嘴,連連對爺爺道了個謝,便開心的把錢收下了。

不一會兒,春節晚會就開始了,大家開開心心的坐在沙發上,一起看春節晚會。嘻嘻哈哈的笑聲,隨着過年的年味兒越飄越遠

過年日記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過年嘍!過年嘍!家家户户都忙着放鞭炮,貼春聯,好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剛吃完年夜飯,我和弟弟興奮的跑到樓下,吵着爸爸給我們玩鞭炮。爸爸點燃引線,一個個鞭炮像一顆顆導彈在天空中放開像一朵朵開放的花朵;弟弟又點燃一個能噴出火焰的鞭炮,火焰霎時間鋪滿我的眼前,遲來的姐姐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衝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引線。啊,多麼的美啊!天上頓時開出一朵光彩奪目的鮮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經成兒童的世界。

我們被眼前的.一切所陶醉。爺爺神祕的把我們叫進來,從背後拿出我們的壓歲錢,伸手遞給我們,拿到壓歲錢的我們高興的合不攏嘴,連連對爺爺道個謝,便開心的把錢收下。

不一會兒,春節晚會就開始,大家開開心心的坐在沙發上,一起看春節晚會。嘻嘻哈哈的笑聲,隨着過年的年味兒越飄越遠……

過年日記 篇7

今天是大年九年級,我們一大家子跟着旅遊車去蘇州、無錫玩。

我們坐了6個小時的車來到了無錫靈山,一下車我抬頭一看,哇!好高的'一座大佛啊!大佛巍然嶼立,氣勢雄偉壯觀。導遊説靈山大佛高88米,是無錫的標誌之一。我跑到大佛的下面摸了摸大佛的一雙大腳。接着,我們朝着神祕的靈山梵宮而去,為了保護地面,所有人都得套上鞋套才能進入梵宮。我一進梵宮,一下子就呆住了,裏面金碧輝煌,光燦奪目,讓我睜不開眼,真像一座宮殿。

離開無錫,我們乘着車來到了蘇州。蘇州有“人間天堂,園林之城”的美譽。我們參觀了木瀆的嚴家花園,好多電視劇裏面的漂亮花園都是在這裏拍的。

行程結束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蘇州。

過年日記 篇8

過年家家户户吃湯圓是我們這地方傳統習俗,它象徵着家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生活幸福。

湯圓分甜、鹹兩類,有許多種。甜的有芝麻餡心湯圓、糖醃豬油餡心湯圓、豆沙餡心湯圓等。鹹的有鹹肉餡心湯圓,薺菜餡心湯圓等等,不過過年吃的湯圓都是些香甜類的湯圓,基本上不吃鹹餡心湯圓。這主要圖的是個吉利,香甜餡心湯圓,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一家人心想(香)事成,事業興旺、萬事順心、甜甜蜜蜜。

製作湯圓很講究,一定要用糯米麪粉。因為糯米麪粉有很強的粘性,湯圓是以粘為主,過年吃湯圓就是用的這個“粘”字,象徵着團團圓圓粘粘不斷的甜蜜。在幾十年前製做湯圓是件很複雜的麻煩事。那時沒機械,都用人工。把糯米上碓舂成麪粉,是個很重的體力活,因為這糯米麪粉不能用石磨磨,磨了面就不那麼粘,碓舂的麪粉能保持糯米的粘性。

碓,現在的年輕人很少見過。過去老人常説湯圓好吃,碓難舂。碓是加工糧食的一種器具,它的結構是由碓桯、桯栓、桯尾、碓頭、碓嘴、碓牙、碓臼七個部分組成。碓桯是用一棵整樹木縱向取個能站人的平面,在碓桯的尾部斜着橫鋸掉與地面接觸時多餘的那一部分,形成魚尾形的桯尾。在碓桯總長度的三分之一處橫閂上一根木栓,在碓桯左右兩側的.地下埋下兩根木樁,撐起桯栓,腳踩桯尾桯頭就能上下運動,再在碓桯的最前端開個上下洞口,裝進一根粗木棍,固定在碓桯上,那就是碓頭。再在碓頭向下木棍的末端開成幾個對稱的槽,用一隻鐵圈將木棍下端固定,就叫碓嘴。在碓嘴預先開好的對稱槽裏裝上三角形的鑄鐵片,就叫做碓牙。在與碓頭相對應的地上埋一個外方內為圓錐形的石臼,這就成了一個完整的碓。

舂碓這個體力活一般都是男勞力做,用碓舂稻做米一天只能舂幾十斤。舂做湯圓米麪就費事多了,先將糯稻放到碓臼裏舂,去掉稻殼成糙米,一臼只能舂幾斤,待見碓臼裏80%的稻子脱了殼成糙米時,將糙米拿下,把剩餘的稻子再放到碓臼裏舂,就這樣循環往復。待糯稻全部舂成糙米後,再將糙米放到碓臼裏舂,去掉糯米表層黃皮,篩出白淨的糯米,再淘洗。淘洗後的糯米放到清水裏浸泡一天左右,用籮筐爽幹後再上碓舂面。糯米下了碓臼舂到見有細面時,就取出來用細面篩子篩,篩子上面的粗麪再放回碓臼裏舂,這樣循環往復,直到糯米全部舂成細面為止。

那時候,一般的家人過年只舂十斤糯米麪,大户人家三五十斤。就是舂頭十斤糯米麪也要花半天工夫。儘管吃頓湯圓這麼費事,大家小户還是樂意去做,圖的是過年討個吉利。那時吃湯圓只有大年七年級才能只上一頓,餘下的麪粉再也捨不得吃了,都用於招待來客,用湯圓招待客人是最客氣的接待。而今吃湯圓雖不那麼稀奇了,但我小時候吃湯圓的那股甜美勁兒,至今難以忘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