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日記6篇

來源:文書谷 1.46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日記6篇

端午節日記1

很喜歡江南水鄉端午時賽龍舟,那一條條龍舟猶如一條條巨龍,暢遊在江河之中,載着勇士們勇往直前。比賽時選手按着鼓點的節奏奮力地向前劃去,一條條龍舟又像一匹匹脱韁的野馬,箭一般的衝向終點。大家都奮力地划着,差距越來越小,終於一艘龍舟以很小的優勢勝出。大家都為他們歡呼、吶喊,這種場面令人十分振奮。

但家鄉的端午卻和江南水鄉有所不同,沒有水自然也就看不到賽龍舟這樣的大場面,不免讓人有些失落。曾經幻想自己有一天能親自參加一次賽龍舟,可對我來説,那只是一個夢了,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家鄉的端午習俗大多與外地相同,吃粽子、帶香包、喝雄黃酒等。

我家住在鄉村,家鄉的端午節早已沒有了節日的那種熱鬧。人們幾乎不再親自包粽子,因為這時候大街小巷都有得賣。然而,每到端午,母親還是會自己動手包粽子。可我並不喜歡吃粽子,便覺得母親沒有必要自己做,一來太麻煩,二來路邊就有賣的,買一個多方便。於是我便問母親為什麼不買粽子吃,非要自己做呢?可母親卻總是説:“外邊買的沒有我們自己做的好吃。”是嗎?我懷着疑問買了一個粽子來,可最後吃完兩個不同的粽子卻沒有發現有什麼差別。可母親為什麼這麼説呢?唉,真搞不懂。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依舊買了做粽子的食材。我正好閒來無事便來到廚房,母親正在包粽子,只見她用粽葉做了一個漏斗,然後舀了一勺糯米再放上一顆紅棗,然後兩隻手靈巧的翻轉包好再用繩子紮好,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放了好多粽子。這一個個粽子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個個綠色的小三角矗立在那裏,讓我人感到莊嚴、肅穆。

看到母親熟練的手法和包粽子的過程,我也想一試身手,便拿了一片粽葉,也捲了一個漏斗,剛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去,沒有想到它真成了漏斗,滿地的米粒鼓着白白的肚皮嘲笑我。母親笑着説:“算了吧,你歇去吧,我包好了叫你。”看着滿地的糯米“殘骸”我便不甘心:“不!媽,我一定要包一個粽子。”我又拿起了一片葉子。媽媽看出我已經下定決心,便鼓勵我説:“彆着急,慢慢來,你一定可以。”我這次很小心地終於包好了一個,可放在母親包的'一堆中它卻”原形畢露“了。它不方不正,真看不出是什麼模樣。“別灰心,下一個一定能包得更好”,母親又説。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終於我包了一個和媽媽包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粽子。這時母親説“:“不錯呦,徒弟都超過師父了嘛!”聽了母親的誇讚我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粽子煮上了鍋,我心裏卻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

終於,粽子出鍋了。

我迫不及待地找出了我包得最好的那個,立刻剝開便咬了下去,嘴剛碰到便立刻縮了回來。“籲,好燙。”“傻孩子,剛出鍋的粽子很燙的,不能立刻吃,看你急的樣子”,媽媽笑着對我説。

我這次竟一連吃了三個粽子,不知怎的這粽子比外邊買的好吃得多。後來我才明白原來這粽子裏有自己付出後收穫的喜悦和成功。我也終於明白了母親為什麼要年年自己親手包粽子,原來通過自己勞動得到的東西要遠比直接獲取味道更鮮美。

謝謝你,母親,我一定會銘記在心。

端午節日記2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一説到這兩句詩,大家馬上會想到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是我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端午,我知端午。

公元前229年,戰國時代楚秦奪霸權,詩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昌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懼灰,仰天長吧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説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從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五。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大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怕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儘管端午年年都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説。一是紀念屈原説;二是迎濤神説;三是龍的節日説;四是惡月惡日京;五是夏至説。由於屈原的格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所以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等。

端午節是家家户户口團圓、是最幸福的時候,到了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時候,爸爸媽媽在門上掛上艾葉、香囊,媽媽會為我係上五彩線,保平安。我會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遊戲。吃飯的時候到了,我來到飯桌前給大家都分上一個粽子,自己最後拿一個,把繩子解開,剝開葉子,就可以吃到裏面香香、軟軟的粽子了。大家有説有笑,非常開心。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我知端午。

端午節日記3

過了元宵節,就盼端午節。其間雖然也有清明節、五一節,甚至六一兒童節,但只有端午節才是與吃有關的——小時候,我們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和玩,其他的,一概沒有大興趣——所以,我們又把端午節叫棕子節。聽大人講,吃棕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但總也搞不明白,本來是怕魚吃了屈原,而把棕子投到江裏給魚吃的,怎麼變成人吃棕子了?至於為什麼要紀念屈原,那就更不明白了。

打棕葉是件快樂的事。左鄰右舍的男孩女孩,大家一喲喝,就提着籃子上路了。嘰嘰喳喳一路走過縣城的大街,像郊遊,像野營。大家由近及遠,見了葦塘就一擁而上,像蝗蟲吃莊稼一樣會“吃”掉能夠摘到的所有葦葉。別看蘆葦塘很大,能摘到的好葦葉卻不多,因為又大又好的葦葉都在深水處。大家圍着葦塘周邊轉,先摘大葦葉,再摘小葦葉。摘完了,再朝更遠的地方走。常常是,越走葦塘越多,葦葉越摘越大。於是扔掉一開始摘的'相對小的,滿載而歸的是又大又肥嫩的葦葉。

棕葉打來,大人誇了幾句後,就忙着將棕葉捆紮成一把一把的,放在洗衣服的大木盆裏浸泡,用不了的棕葉送鄰居。

我們把包棕子的糯米叫黏米。黏米平時買不到,只有端午節時,才有定量的供應。現在記不起一家人可以買到幾斤黏米了,但肯定是僧多粥少,因為包棕子時,常要在黏米中加一些普通的大米。母親説是摻和一下,不要太黏了,其實還是純黏米的好吃。每次包棕子,母親總會用純黏米請手巧的鄰居包上十來個小巧的棕子,做上記號,每人分兩隻品嚐。哈,那個黏啊,那個香啊,那個軟啊,在紅棗和白糖的作用下,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也不會再吃到的美味。

黏米也要提前浸泡。棕葉和黏米泡透了,就要開始包棕子了。包棕子是巧活,不會包棕子的四處請人,會包棕子的四處出擊。大家團團圍坐在一起,有説有笑,拉着家常裏短,包着棕子,洋溢着的是濃濃的鄰里情。

煤爐煮棕子火候不行,臨時支起地鍋,吃罷晚飯就將棕子上鍋,烤起旺火來煮。煮開後,再用悶火整夜慢慢煮。煮的時間越長,棕子越黏越香越好吃。但嘴饞的我們,總是流着口水圍着地鍋團團轉,還不斷地對着母親叫着“熟了吧熟了吧,早該熟了吧”,母親被纏得沒法,只好隔個把小時,撈出一個來,大家分吃,一直吃到睡覺。

天剛亮,母親就揭開地鍋蓋,立時棕子香味直刺腦門子,大家從酣睡中一躍而起,奔向院子中的地鍋。這時地鍋邊已擺上小方桌,棕子剝好放在盤子裏,桌子中央,是盛白糖的小碗,還有煮熟的雞蛋和大蒜頭——為什麼棕子節要吃雞蛋和大蒜頭,一直是個謎。棕子隨便吃,而雞蛋和大蒜頭,每人最多分三四個。吃飽了棕子,大家拿着雞蛋和大蒜頭,和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邊吃邊玩去了。而母親,則端着棕子挨家去送,當然,鄰居家的大姨大嬸大娘們,也是如此。

用過的棕葉是不會扔的,洗淨了十片一把紮起曬乾,掖在鍋屋的樑頭上收藏起來,等明年端午節再用。據説老棕葉味道特別,至少可以用三年呢!

我下放時的村子,兩面環水,棕葉是我從未見過的好,於是摘了一大化肥袋,送回縣城的家裏,分給左鄰右舍。大家齊誇鄉下棕葉好,誇我能幹。

端午節日記4

6月23日 星期六 天氣:陰雨

早晨起牀,似乎有些涼意。拉開窗簾,外面是陰雨濛濛。今天,是端午啊!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啊。透過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陰雨綿綿,雨絲密密的斜織着,地上濕漉漉的,就似我心中也是濕漉漉的一般,莫名的抹上了一層傷感的色調。心似乎被雨絲牽引一般,將我帶到幾百年前的汨羅江江邊。

也是,五月初五,也是這樣的陰雨天,迷迷濛濛,看不清楚。卻似乎能看到赫然立着一位一襲素衣的翩翩公子,他便是屈原。晃得,我似乎看到他臉頰上閃爍的淚光,心微微一顫,我似乎能感受他心底的那份痛苦與無奈,連周圍的空氣都帶上了憂傷與悲愁,嘗一嘗,一定是酸的。而我,就在那不遠處,幾步之遙,卻始終無法靠近,我好想拉住他,告訴他:“你這樣是沒用的,你的那位君主並不會為你的死而改變什麼,你的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怎可以白白斷送於此?”但他卻彷彿置身與另一個世界,與我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看不到我,聽不到我。心底又泛起陣陣的辛酸,就算聽得到,恐怕也不能理解我的話吧,就算他能理解我,他一定也還會堅持,因為這是他性格所致,他骨子裏的那份堅貞,使他必然要接受這樣的結局。

所以,我只是,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看着他,這位為後世所永遠懷念的偉大詩人,看着他,看着他的視線一點點地收縮,最後只剩下一江的汨羅水,看着他,看着他用盡全力,縱身一躍,在濕漉漉的空氣中,畫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像一架橫跨古今的彩虹。而我仍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切都寧靜如初,眼前只有密密的銀簾,不停的'落下,彷彿剛才只是我的幻覺,只不過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虛無縹緲,不曾出現,也不曾停留。“菲菲,來吃粽子,誒,你在幹嘛呀?來吃粽子了,菲菲,誒,你到底要不要過來啦。”身後傳來媽媽的喊聲,顯然有些生了,我趕緊跑過去,“哎,叫你吃個粽子,叫了你半天都叫不應,拉個窗簾拉了十分鐘,站在那邊,不知道在想什麼,是不是昨天沒睡好啊?”説着就拿筷子插起一個已經剝好的粽子遞給我,咬一口,嘴裏滿是粽子黏稠的感覺,從小就喜歡粽子比喜歡飯多一點。“媽媽……教我包粽子吧。”

“怎麼啦,又想包粽子啦?”“恩,好吃。”我似有若無的回答着,突然想起來,還有那個,“媽媽,也給我房門上掛上艾葉吧。”“呦,你不是説掛着難看死了,還説我沒事幹買個那個幹什麼嘛,送給你都不要的。”“我現在要了嘛。”“哎。”媽媽無奈了,但還是點點頭。我想,或許,學會包粽子,呼吸着艾葉的清香,我就能離那個屈原更近些吧!就能離那個時空更進些吧!忽然覺得,端午節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放不放假,而是它的本質,這是人們懷念屈原的一種方式,是人們對美好正義永恆的追求和嚮往。屈原的死已無法挽回,那麼就只有守住他的那份堅貞的品格,永遠珍藏於心。在每每端午節時,想起屈原,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向後輩或老外自豪的講述他的故事,我想,這才是端午節自古流傳下來,成為我國傳統節日的真正意義。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知從何時,開始遺忘。12點的鐘聲就將敲響,這個端午,也即將過去。

或許得感謝那個虛無的夢,感謝媽媽,感謝這些習俗,讓我想起端午本質,讓這個端午過的如此深刻。

端午節日記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自20xx年以來,端午節已經成為了國家的法定節日。今年正好加上週末兩天一共是三天假。我們學校作為大學聯考考場,就有了5天的假期,呵呵,好爽啊!我家的端午節過得簡單而有意義。

本來因為女兒大學聯考不想包粽子的,但是勤勞的夫人為了一家子能安心度過今年的端午節,還是毫無怨言做了每年常做的事情。用她熟練而靈巧的手在昨晚吃過晚飯以後便完成了這一有意義的任務。昨天晚上就煮好了。

於是今天早餐我們便以粽子為主,香噴噴的粽子吃下肚子裏感受到了我們這個家庭的温暖。

今天是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的日子,早上下了一場雨為他哭泣,我們懷念他。

吃過早餐以後,夫人一大早就去了商場,大概轉了一個半小時便滿載而歸。帶回的是掛在門上的綠色艾葉,還有綠色菖蒲葉子。

據説端午節在這一天掛上這些草可以驅邪,用這些草來熬成水洗澡便可消除百病。今天山上的草是能治百病的好方子。夫人還買了蔊菜,由於聽説紅蔊菜多半是用農藥來種的,這次她只好買綠色的啦!

我和女兒在家,她時而聽點讓自己奮進的音樂:《明天會更好》、《隱形的翅膀》、《奔跑》、《水手》等,同時也對自己待會的試卷進行了整理。作為高四的學生真的不容易啊!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大學聯考開放日。女兒心情比較平靜。我們三人一起十點來鍾去學校看考場。呵呵,今年的考場在家裏的陽台上便可看見。女兒説我們從正門進入比較好,這叫做昂首闊步參加考試。我們隨了她。

剛剛下過雨的校園顯得格外清爽,前來看考場的考生也沒有多少,可能要等到下午吧。我們一起走進了大樓的教室,找到了女兒的考場。呵呵,監考老師是我的同事。彼此寒暄以後,我讓女兒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熟悉一下。我與老師聊了幾句,大約過了十來分鐘,我們便離開了學校。校園已經為大學聯考適當了做了些佈置:彩旗、橫標、有關考試的要求等。

出了校門,女兒説需要買一支鉛筆作為備用。我們便在附近的社區超市逛了一下,由於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們便上了街去了一家大超市。我們三口之家購買了今天節日需要用的作料。如黃酒、冰糖、豆瓣醬,女兒買兩支鉛筆和一包包餐巾紙,我呢?沒有買什麼,就是充當一個掛鈎而已,為了提東西,呵呵!

再回來的路上,夫人買了一點杏子,這是端午節需要吃的。不過為什麼要吃這玩意兒,至今還搞不明白,只是大家都買跟着學罷了。

中午我們吃的是麪條,加點蛋花湯,炒點綠蔊菜,放點橄欖油,又來點粽子,呵呵,這一餐看似平常,卻是意義深長。今天這一餐是端午節的中餐,是大學聯考前的中餐,是為女兒考前加油的一餐。

下午大家洗了個澡,用了草藥哦,能去病,保健康!

晚餐正在準備,相信吃得更加的健康和有意義,沒有大魚大肉,只有温總提倡的“清清淡淡,湯湯水水”。

今天收到了校長、同事以及學生節日温馨的祝福短信,同時還有天翼的節日祝福短信:

一條短信息,祝福一串串:端午節到了,祝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健健康康,輕輕鬆鬆;團團圓圓,恩恩愛愛;和和美美,紅紅火火!

今天是端午節,祝朋友們節日快樂!

端午節日記6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端午的粽子: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説,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裏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説,埋在地裏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後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説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裏降温,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麼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説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説吃五月端粽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