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説課稿(15篇)

來源:文書谷 2.0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然之道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之道説課稿(15篇)

自然之道説課稿1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先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潛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資料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資料,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於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交流學生的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概括文章主要資料。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資料,適當展開聯想,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啟示。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資料,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

採用多媒體直觀法、引導學生想象法、拓展學生思維法等。

五、説學法:

朗讀加聯想,自主品讀、畫重點句等。

六、説教學過程:

1、引入“道”

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提出問題,什麼是“道”?引發探究興趣。

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學生聽課文範讀。學生聽範讀後再進一步讀,邊讀邊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講了什麼,並概括文章主要資料。(《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所以在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教師在學生概括完文章主要資料後總結把握文章主要資料的一般方法。(概括文章主要資料的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資料。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講的。)

2、感悟“道”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讀中想象加領悟的方式。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情緒變化開展。可愛的小海龜們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⑴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述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比較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體會嘲鶇的情緒。範寫“啄”字。

⑵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樣想的?找關鍵詞,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抓住“若無其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體會“極不情願”。帶着問題讀書“為什麼嚮導這樣説?”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嚮導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飛走了。

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透過比較,並聯系課禮貌確:嚮導的情緒和做法之間的矛盾與無奈,以及後文的故事發生。

救了小龜,我們的情緒如何了?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説説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隻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情緒怎樣?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情緒:“天啊!”同伴_____地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我也_____地説:“___________。”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學生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潛力的同時,發展思維潛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學生想像,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必須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生活當中有沒有類似的教訓,説説看。根據學生髮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使“道”深入學生內心。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並總結:大自然有必須的規律,比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以在魚缸中生活,温室也難育參天大樹,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否則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讓我們共同遵循自然之道吧!

自然之道説課稿2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精讀課文。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 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內容,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於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讓學生交流的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根據四年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和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啟示。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説教法

本課文講的是關於自然界的規律,內容相對抽象,與學生的生活、知識水平有較大的差距,我準備採用視頻課件和談話法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接着,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怎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然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突出重點,精讀研討,落實詞句段訓練,指導有感情朗讀;最後,總結昇華,引導學生交流閲讀感受,明確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三、説學法: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是為了不教。”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本課的教學,我將引導學生採用先了解每部分內容,再把各部分內容連起來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住文中描寫作者和嚮導心情變化,聯繫上下文,採用對比、抓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並通過朗讀把體會到的表現出來;通過交流感受或啟示,拓展延伸,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和想象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我會用課件展示海龜蛋和小海龜出殼時遇到的各種危險情景;接着,我會讓學生説説:你看了這樣的情景,想説些什麼;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老師用 “有一個人,親眼目睹了剛出生的小海龜被食肉鳥咬啄的情景,他會怎麼做,你們想知道嗎”來導入新課,隨後,板書課題,讓學生説説:你讀了這個課題,想知道些什麼?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目標的制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1)、帶着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3、自然之道優秀一等獎説課稿

一、説教材

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主題,主要是通過課文來進行觀察自然、保護環境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自然之道》是一以科學常識為主的敍事文章。它以事情發展為順序,講述了我和同伴去旅遊時看到一隻幼龜被嘲鶇啄食。他們不顧嚮導的勸阻,讓嚮導把幼龜放入大海,結果指使更多的海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願望截然相反的結果。

通過本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的目標:

1、思想教育的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的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的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

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 一)釋題

板書課題,什麼是“道”?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自然界究竟有什麼規律呢?

(二)回顧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

2、出示圖片,瞭解太平洋綠龜的相關知識。

(三)緊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

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令作者如此後悔呢,自由讀課文3~7自然段,説説這是一件怎樣的事。

(作者他們救了一隻幼龜而害了許多隻幼龜。)

概括板書“救龜”──“害龜”。

“救龜”與“害龜”分別是哪幾段?(3~4,5~8)

(四)抓關鍵詞,學習“救龜”(3~4)

讀讀第三段,你覺得這一段裏值得你積累的詞語有哪些?(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找到這兩句話讀一讀,聯繫上下文,用你的動作來説明這兩個詞的意思。(指名錶演)

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幼龜非常謹慎,寫出了“偵查”之意。)

還有一個詞也説明了幼龜很謹慎,你知道是哪個麼?(突然,説明其動作快。)

4、自然之道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

通過學習《自然之道》,瞭解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我們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瞭解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我們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左右”“一般”在表達意思上的作用。

5、學會“媚”1個會認字和“孵、穴、頹、愚、蠢、媚、霄”7個會寫字,掌握“孵化、巢穴、頹喪、愚不可及、蠢事、明媚、響徹雲霄”等詞語。

教學重點:

體會“我”和同伴們在事情發展過程中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初步瞭解用具體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大家一起讀讀課題——《自然之道》。

題目“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從字面理解即可)

2、作者是通過一件什麼事來説明自然界規律的呢?快速默讀全文,回顧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作者和同伴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鷹咬啄時,不顧嚮導的勸阻,非要嚮導把幼龜送往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板書:“我”和同伴嚮導)

二、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和同伴們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情感和認識上發生的變化。

(一)是啊,這件事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我們”的內心也隨着事情的發展不斷產生着變化。在事情發生的前前後後,“我們”的情感為什麼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從這種變化中,大家又能感受到什麼,認識到什麼呢?需要我們很好地默讀課文,用心去感受。

請看屏幕:出示自學提示。指名讀——

自學提示:

1、“我”和同伴們的感情經歷了哪些變化?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2、讀讀這些語句,通過朗讀表達出感情的變化。

3、自學後同桌進行交流。

(二)默讀自學

(三)全班交流。

1、讀出相應的段落,從整體説感情變化線,並板書。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1)指名讀課文,引導:他把“我們”和嚮導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了嗎?

再引導:你們想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什麼呢?怎麼讀才能讀出來呢?

自由讀:“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

指名讀:“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

師接讀:“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2)你們聽出我們倆的感情有什麼不同了嗎?

(與我們的緊張、焦急相比,嚮導是那樣的'平靜,甚至是冷淡。)

(板書:若無其事)

是呀,心情和想法不同,説話的語氣、語調就不一樣。出示文字。

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大家再讀嚮導的話——你們説嚮導這時心裏想什麼呢?

理解:(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揣摩)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認為這事很平常。

“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裏指嘲鷹就是以幼龜等小動物為食,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3)假如我就是那位嚮導,你們就是作者和他的同伴,大家願意和我一起來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嗎?

(幼龜偵察圖配樂)

海風輕拂的日子裏,黃昏的沙灘上傳來一點點細微的動靜。在依然明媚的陽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小綠龜從巢中悄悄探出頭來,四處張望,一邊感受這個屬於它們的新世界,一邊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它要迎向大海中那未知的生命旅程時,一隻嘲鷹突然飛來,眼看一場災難就要降臨了……

(嘲鷹啄食圖配樂)

你們看到眼前的一幕,很緊張,其中一位焦急地對我説:——“你得想想辦法啊!”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沒想到我的這句話招來了你們的一片呼喊。你們都向我喊什麼了?指名説——

“不能見死不救啊,嚮導,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龜吧!”(哀求)

“嚮導,這些小生靈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讓它成為食肉鳥的美餐!”(勸告)

“嚮導,你怎麼這麼無情啊!”(指責)

“你必須把它送到大海去!快點!嘲鷹就要把它叼走了!”(命令)

從這一片呼喊聲中我們感受到了作者他們那顆善良的心!

(4)但是當時大家只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只知道的內容:聯繫第2自然段:小龜輕、體型弱小,嘲鶇龐大,小龜會被嘲鶇吃掉;小龜的目的是離巢去大海,如果被傷害,目的就達不到了。

不知道的內容:嚮導的話的含義,所以不理解嚮導:不懂得自然界的.規律。

3、嚮導在大家這一陣陣急切的呼喊聲中,出於無奈,只好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板書:極不情願)

後來大家理解他了嗎?看到什麼就理解了?小聲讀5——8自然段

理解了。因為看到了令人極為震驚的場面。指名讀第5自然段中的第1、2句話和第6自然段。

(抓住“成羣成羣”、“魚貫而出”“無遮無攔”等詞進行理解)

看到這場面,“我們”終於明白了——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段話的內容和前面哪段話內容緊密相連?請兩位學生讀一讀。

生1:“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生2:“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現在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明白之後我們終於理解嚮導了——嚮導的表現並不是冷酷無情,而是瞭解自然規律的一種坦然與自信。明白之後我們是怎麼説的?怎麼做的?讀第7自然段。(簡單談理解)

回過頭來再讀第4、7自然段:同桌分工合作朗讀——一人讀嚮導的表現,一人讀大家的表現。(感受“我們”的變化)

4、談出最大的收穫

(1)慘劇的發生,僅僅讓“我們”明白了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僅僅讓“我們”理解了嚮導的所作所為嗎?指讀第8自然段。

(2)經歷了觸目驚心的一幕之後,一切似乎都寂然靜止了,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不平靜的,可以説是百感交集啊。那麼此時此刻大家在想些什麼呢?

(自責;反思;懺悔……)

(4)終於,嚮導發出了他的悲歎

出示文字

嚮導發出了他的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他在為什麼而悲歎?(板書:悲歎)(為人們的無知,為因人們的無知而受到傷害的小海龜)

(5)事情到這兒就結束了。課文通過這件事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齊讀第9自然段。

是呀,這像名言警句一樣的話語,有什麼可琢磨的嗎?(結合自己的感受和閲讀的相關資料談。)

①自然界的萬物,優勝劣汰。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是在競爭中求得發展,求得平衡:食肉鳥要吃小龜這樣的小動物,才能生存;而太平洋綠龜為了生存繁衍,大量產卵,也不會滅絕。

②地球是動物和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不能認為可以主宰動物的命運。

③如果不尊重動物的生活規律,一廂情願地保護它,反而適得其反。(《狼和鹿的故事》)

④我們人類不能因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就為所欲為,那樣就會傷害動物,造成一些動物的毀滅。(《曾有用鼻子走路的動物》)

⑤熟知自然、瞭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小島上的故事》)

三、拓展練筆

1、從大家的發言可以看出,我們在作者講述的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啟迪,對“自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嚮導,假如你是隨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龜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一位讀者,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後,你想跟大家説點什麼呢?請你以其中的一種身份,從一個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吧。

2、交流寫作的內容。

四、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給我們人類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它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奇妙與深刻。讓我們更好地去探究自然,瞭解自然,真正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板書設計:

“我”和同伴:

自然之道理解

嚮導: 

自然之道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同學的見識,使同學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同學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同學瞭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內容,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於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交流同學的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過程。

1、引入“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同學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同學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個故事,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成語?同學們很快猜出這個成語是拔苗助長。我隨後又問:“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同學説出了拔苗助長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的道理。從這我引出課題“自然之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講述這個道理。

為使同學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同學聽課文範讀。同學聽範讀後再進一步讀,邊讀邊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講了什麼,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教師在同學概括完文章主要內容後總結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課件: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悟“道” 。

為使同學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演中促讀,演中理解的'方式。可愛的小海龜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敍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a.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同學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請兩個同學扮“幼龜”,帶頭飾上台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價,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比較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同學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體會嘲鶇的心情。範寫“啄”字。

b.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同學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在同學充分讀的基礎上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同學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嘲鶇呢?並再次體會嘲鶇“頹喪”的心情。

為使同學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説説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隻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 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心情怎樣?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天啊!”同伴_____地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我也_____地説:“___________。”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同學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同學想像,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根據同學發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使“道”深入同學內心。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並總結:大自然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以在魚缸中生活,温室也難育參天大樹,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否則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請看這是一隻被圈養的老虎,管理者讓它和一隻牛關在一起,居然能和牛和睦相處,可見這隻牛已失去了野性。南京著名生物專家吳琦老先生在會上直言抨擊了逐年興盛的商業類“虎牛相爭”、“虎雞相鬥”行為,建議政府部門儘快放虎歸山。讓我們共同遵循自然之道吧!

四、説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 違背

保護 傷害

小海龜

五、説課後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中運用了表演法、朗讀法、比較法、想象、揣摩人物內心、填空等多種方法力求在同學充分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同學進行人文薰陶。在交流討論中,在分析比較中同學受到啟示,更深入的感受到人類應按自然規律辦事,更好地為自然服務這一思想。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表演,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致力於同學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的目標。

自然之道説課稿4

教學要求: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海鷗、爭先恐後、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方法與過程:通過初讀、再讀、細讀這三個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學生體會逐步深入理解課文的閲讀方法。

教學準備:佈置預習任務、製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 解釋課題:自然之道。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一下自然之道的意思。

2 檢查對課文內容瞭解了多少:説一説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誰?(生物學嚮導、我們、綠龜、嘲鷹和海鷗)學生答,老師板書。

3 檢查生字。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注意思考,根據黑板上已經有的詞語,把生詞寫在恰當的位置上。(巢穴、偵察兵、食肉鳥、飽餐、若無其事、棒球帽、氣喘吁吁)

4 檢查對錯,然後請學生們説一説這些詞為什麼寫在這個位置。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在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即考察了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也瞭解了在初讀課文中學生是否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理清文章脈絡。

1 師:現在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課文。要想學好課文,首先就要讀好課文。讀課文不能盲目的讀,每次讀了課文,我們都要有收穫才行。你們看昨天的預習大家就都有收穫,昨天的課文就讀的有意義。通過初讀課文了解了主要內容,今天再讀課文,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理清文章脈絡。對於一個故事來説,就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等等。現在就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各是怎樣的。

學生讀課文,老師巡視。

2 全班交流,通過理順故事的過程進行分段。指名説説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些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們滲透閲讀方法,給敍事性的文章分層,可以按着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展開來進行。

3 引導理解第二自然段。

師:第二自然段屬於故事情節的內容嗎?那寫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讀一遍。看看寫了什麼內容。(學生讀課文,交流文章內容。)在這裏寫這一段有沒有用?

引導學生理解,在講故事中加入適當的補充説明,能讓讀者看得更明白。不但如此,這裏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出示最後一句,説説寫了什麼?跟後面有沒有聯繫?這裏給後面的故事打下了一個伏筆。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恰當的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設計意圖:寫作方法的滲透。

第二課時

一、學生默讀課文,獨立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細讀課文,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要説明的道理。要完成這個任務,在細讀的時候,就要有自己的感受(板書——有感受)什麼感受呢?我給舉個例子,比如你從課本中有什麼發現,發現字裏行間藏着什麼意思,還有你對課文上所説的事情有什麼體會,又如你有了什麼想法等等,都算感受。(板書:發現、體會、想法)要想在讀的時候有感受,就要一遍讀一遍想,哪裏有想法就應該畫出來,有什麼感受就簡單得寫下來,就是一邊讀一遍寫寫畫畫,也就是最簡單的`讀書筆記。

2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記錄感受。老師巡視指導。大約進行十分鐘。

設計意圖:先進行閲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知道在讀書時該做些什麼,應該怎樣去做。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和思考時間,使他們能真正的認真讀書,靜心思考,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感受,深入理解課文。

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的體會。老師注意結合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們理解文章的重點段落和句子。

1 在交流中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有感情的朗讀(結合四、八自然段進行)體會人物的心情、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2 理解文章所要説明的道理。重點理解嚮導的話。

3 再次感受文章的結構:發生、發展、高潮。

三、寫話練習。

根據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這是一個()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由於我們(),才使這些海龜受到了傷害。(學生寫,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實現讀寫結合,將學生理解的道理反饋外化。

四、拓展練習

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悲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五、總結。

咱們人類自稱是萬物之長,其實真正的萬物之長是大自然,不遵守大自然的規律做事,必將使我們受到懲罰。作為人類,該如何才能真正創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空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自然之道説課稿5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內容,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於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交流學生的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過程。

1、引入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個故事,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成語?同學們很快猜出這個成語是拔苗助長。我隨後又問: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學生説出了拔苗助長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的道理,從這我引出課題自然之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講述這個道理。

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學生聽課文範讀。學生聽範讀後再進一步讀,邊讀邊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講了什麼,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教師在學生概括完文章主要內容後總結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課件: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悟道 。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演中促讀,演中理解的方式。可愛的小海龜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敍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a。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帶頭飾上台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價,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比較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體會嘲鶇的心情。範寫啄字。

b。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嘲鶇呢?並再次體會嘲鶇頹喪的心情。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説説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隻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 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心情怎樣?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天啊!同伴_____地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我也_____地説:___________。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學生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學生想像,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根據學生髮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使道深入學生內心,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並總結:大自然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以在魚缸中生活,温室也難育參天大樹,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否則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請看這是一隻被圈養的老虎,管理者讓它和一隻牛關在一起,居然能和牛和睦相處,可見這隻牛已失去了野性。南京著名生物專家吳琦老先生在會上直言抨擊了逐年興盛的商業類虎牛相爭、虎雞相鬥行為,建議政府部門儘快放虎歸山。讓我們共同遵循自然之道吧!

自然之道説課稿6

為了能在實踐教學中突出新課標的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體現人文關愛和時代氣息,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我想把這次説課內容的主標題定為“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並以此作為理論基座和貫穿説課各環節的主線。從教材理解、學情分析、教法、學法設想、教學程序安排、教學設計特色幾個板塊進行一一説明和體現。

一、感悟教材:

<自然之道>主要講了我和我的同伴們在美麗的小島上發現一隻幼龜正面臨着被食肉鳥吃掉的危險,從而萌發救助之心,然而卻導致更多幼龜被食肉鳥吃掉的悲慘後果。從而説明了遵循”自然之道”的重要性。。這篇課文圍繞”大自然的啟示”的主題取材,通過生動的事例説明道理,是説理性比較強的課文。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單元訓練目標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③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雖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的思維和認知水平還處在待發展狀態,自我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比較低,學習主動性不是十分高,對文本的探究能力容易受老師的影響,或者僅僅停留在表面階段。因而,在課堂上就很難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與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有一點很好,就是學生的好奇心強,探究慾望高,喜歡和他人交往,善於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合作。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教學時,我將針對學生的餓這些情況,有效的落實教學方法。

三、教法設想: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蒐集處理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完美體驗,促進表達與發展的過程。所以,為了落實課改精神,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將營造自主、合作、平等、和諧的良好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主要採用疑問導讀法,並輔以問題情境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在剛拿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發現這篇課文的可以大體的分為兩段,一是我們好心救助那隻危險的小幼龜,二便是我們救了它卻發現我們做了一個多麼”愚不可及”的事情。兩段的情感有較大的起伏,對學生的情感衝擊較大。我發現這既是文本的難點重點同時也是一個突破點。學生能不能對這篇文章產生共鳴就看能不能有效地利用這個關卡。於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便是將教材用分批呈現的方式來進行解讀。

用一羣同樣的主人公幹的同樣的一件事來串連兩個段落。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呈現那個小嶼上美麗的風光下,爬着一隻弱小而可憐的幼龜,然而在它的背後卻正盤旋着一隻可怕的食肉鳥,眼看這隻可憐的幼龜就要被這隻兇惡的食肉鳥當成美餐了,畫面就定格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刻。這時我將拋出一個尖鋭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是你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會怎麼做?一強一弱的強烈對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原有的情感積澱,正義感和一顆除強扶弱的心讓學生不能不對這個的畫面動容,救助小幼龜的強烈呼聲在他們的心底湧起。

這個時候,我將極力地肯定他們這份愛心,畢竟他和學生原有的情感思路十分相附,於是我再將故事講下去:那羣可愛的旅客們也是這樣做的,也許這個時候還有學生會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為那羣旅客也為那隻險被吞食的幼龜而慶幸。 就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勝利感充拆着他們的時候,我將呈現第二份的教材,同樣是這羣人,乾的同樣的這件事,後來到底如何了呢。通過研讀學生才得知”我們幹了一件多麼愚不可及的事情。這個結論就猶如重型炸藥,為什麼我們除強扶弱反而卻害了別人呢?這個時候才是思維迸發的.突破點,新的理念與原有道德觀念的衝擊會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時候教師只有適時地加以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做到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閃光,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的殿堂,最後讓學生在探究中得出: 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辦壞事;大自然中的現象是十分複雜的,沒有調查清楚就不要亂作決定或指揮;當人自作聰明時,就可能以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律,聰明反被聰明誤等等。

當然最後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有個小結:強調自然之道的重要性。最後我的想法是利用一個”蛹化成蝶”動人故事,而告訴同學們在我們神奇的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或是那樣奇妙的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究慾望。

四、教學設計特色:

1、緊緊把握語文課程改革的新走向。

新課標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閲讀教學必須擺脱以情節分析為主線,以提問應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因此,我在預設的教學中,從整體着眼,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整體解讀課文,感悟課文,並從中獲得語言和思想的共鳴,達到了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有效對話,真正使語文課堂得到了開放。

2、抓住課堂閃光點,着重開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本篇課文藴涵着豐富的訓練學生想象力的因素,所以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我主要抓住讓學生自由暢談這樣一個機會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潛能,鼓勵學生去創新,去大膽想象,並把它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訓練語感和提高創新思維。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以人文關愛為出發點,以新課標精神為理論依據,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主動的學習,有效的學習,並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真正體現了“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的宗旨。

自然之道説課稿7

一、説專題

我進行試驗的專題是:抓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語文課標》明確提出第二學期要陪養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學會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斷,以及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語言材料。理解詞句的能力是閲讀中最重要的任務,必須在閲讀中落實,而孩子進入中段詞彙量大增,課文篇幅越來越長,這就需要我們教給孩子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基於以上原因,我確立了自己的小專題《抓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二、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願望相反的結果。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

1、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並體會文中的重點句子。

2、閲讀體會法,指導學生抓關鍵句子,在讀中感悟。

3、直觀教學,藉助多媒體展示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閲讀拓展,在閲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幫助學生挖掘教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

五、説學法

1、在朗讀中學習本文語言的用法,理解自然之道。

2、自讀自悟,讓讀貫穿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

3、資料補充,瞭解綠龜。

六、説教學過程

1、引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道”是什麼意思?大自然的規律到底是怎樣的?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究。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出示多音字、詞語積累、聽寫等。(3)讓學生説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1、2自然段,瞭解此次旅行的目的是什麼?和了解綠龜。

4、學習課文3、4自然段,讓學生自讀課文,抓重點詞來理解文章的內容如:a.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等詞説説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體會嘲鶇的心情。範寫“啄”字。

b.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請你説一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嚮導的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嘲鶇呢?並再次體會嘲鶇“頹喪”的心情。

看到嘲鶇“頹喪”飛走,我們的心情怎樣?(自豪、高興······)

是啊,我們成功的解救了一隻幼龜而自豪,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令人極為震驚,結果怎樣?下節課繼續學習。

七、作業

1、摘抄四個字的詞語。

2、 繼續熟讀課文。

3、蒐集關於自然之道的忽視讀一讀。

自然之道説課稿8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敍了作者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到南太平洋一個小島去旅遊。他們的目的是觀察幼龜怎樣離巢入海,在觀察中為救一隻幼龜,沒想到這是龜羣的“偵探兵”,成千上萬的龜羣也爬向大海,因來了許多食肉鳥,造成幼龜的傷害。描寫了眾人與嚮導對此事的後悔之情。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a.指名學生用標準的普通話拼讀生字;b.進行默寫填空

you( )龜 zhen( )察 tui( )喪 qi ( )圖

我用這個方法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a 默讀課文 帶着以下的問題:

*這個故事使你受到什麼啟發? * 一邊讀一邊動筆劃出成語,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b 再次朗讀課文,抓住重點段,精讀

我這裏要求學生再次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內容,在讀中把握理解字詞。

問題:*在朗讀中注意剛才不理解的字詞

*當嚮導救起那隻幼龜,發生了什麼事情?從中體會到什麼?

*讀兩遍嚮導的話:“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體會嚮導的話,他為什麼這樣説?

*嚮導一邊走一邊悲歎,嚮導為什麼悲歎?從嚮導“悲歎”這個詞中可以知道嚮導當時怎樣的心情?(板書:後悔,慚愧)

我這裏採用分小組交流 / 指名回答討論結果 / 學生先評 / 教師補充評 。在這裏,我拋出問題,放手讓學生通過朗讀,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然會弄巧成拙;讓學生當小老師來評,提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能力,最後教師再對學生的點評進行補充。

(三)換詞訓練,理解關鍵詞

a 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成羣的幼龜從巢口爬出來。

b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通過這個訓練,引導學生體會恰當的用詞方法,培養學生的用詞能力。

(四) 課外拓展 : 找出文中成語,用成語寫一段話

“爭先恐後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成百上千 氣喘吁吁 ”等

我用這個方法,讓學生感悟文本表達,文本語言,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七.説板書設計(略)

食肉鳥

沙灘

眾人

自然之道説課稿9

一、複習課文

1、根據詞意説出詞語

(1)爭着向前,唯恐落後,形容十分積極。(爭先恐後)

(2)像游魚那樣一個接一個地出去。(魚貫而出)

(3)我們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辦壞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樣子。(氣喘吁吁)

(5)一個勁地責怪自己,特別後悔。(後悔不已)

(6)吃得特別飽。(飽餐一頓)

2、選擇練習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我"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嚮導勸阻,非要嚮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羣的幼龜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 )地( ),結果讓食肉鳥( )。"我們"( )地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 )。我們的行為真是( )呀!

3、我和七個同伴還有一位生物學家嚮導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的目的是什麼?(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二、分析課文:

(1)當我們登上這個原始的海島時首先看到了怎樣的一幕呢?大家把書翻到第35頁。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其他人考慮: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2)(出示課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答案一:這隻幼龜非常小心、謹慎、警惕。(找出相關的詞語體會,體會小心,指名讀,要讀出小心謹慎的語氣)答案二:面臨着危險(找出相關的詞語,再讀這句話,要讀出情況十分危急的語氣)

(3)教師:大家説的都很好,一個弱小的生命即將在我們眼前自己消失,善良的"我們"是什麼心情?帶着這樣的感受來讀文章的第4-8自然段!自由讀,劃出表現我們心情變化和情感態度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

A、指名讀句子:"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 (多麼的……緊張、揪心啊、焦急)

當我們為小幼龜焦急、緊張、揪心的時候,嚮導是怎樣的態度?

B、嚮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若無其事"是什麼意思呢?他為什麼會這麼説呢?

誰來試着讀一讀。要讀出嚮導的若無其事。

師:嚮導的心情是心平氣和波瀾不驚的,那嚮導又是怎樣做的呢?

C、課件出示: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誰來讀一下向導的做法。

師:極不情願是什麼意思?你有沒有遇到過極不情願的事呢?

嚮導的`極不情願是因為什麼原因?(我們的壓力)

我們沒有來過海島也沒有親眼見過食肉鳥吃小龜,看到這個場景必然要勸嚮導,現在老師來當嚮導,你們就是作者和作者的同伴,我們正在親眼看到小幼龜的生命正受到威脅。看看誰能説服我這個嚮導把小龜抱向大海。

同學們,你們説服了嚮導,你們真厲害,掌聲鼓勵一下!

師:由於嚮導把小幼龜抱到大海之中,那隻嘲鶇怎樣了?

D、課件出示: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頹喪是什麼意思?

(4)再讀這一段,教師過渡:在我們的努力下,小綠龜得救了,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使我們明白了什麼呢?

出示句子:"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們怎麼明白的?讀有關幼龜出巢的句子。"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想象:幼龜此時會想些什麼?(學生想象:嚮往大海、嚮往外面的世界等)

教師:恩,很好,它們帶着一份嚮往,一份期待,它們想到蔚藍的大海里快樂地成長,它們多麼渴望能在那裏盡情地玩耍,但是,它們不知道,等待它們的居然是幾十只食肉鳥,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讓學生説句子)1、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對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2、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3、不一會,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讀了這些句子,你想對小幼龜説些什麼呢?

(板書傷害,我們是因為什麼才使這些小海龜受到了傷害呢?板書:違反)

(5)1、隨着事態的發展,()作者和同伴的心情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誰來説説。

2、課件出示:"天啊!"我聽見同伴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那我們就帶着一種後悔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天啊!"我聽見同伴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3、誰來説説此時嚮導的心情呢?

4、生:我覺得嚮導也很後悔,還很着急,我是從這裏看出來的,我們的嚮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

5、從哪個詞看出他非常着急了,從趕緊,迅速這兩個詞中看出嚮導特別着急。

6、讀的時候應該怎麼讀呢,誰來讀一讀

7、誰來讀一讀嚮導的話。

(嚮導説的話:他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悲歎"的近義詞是什麼?換成"感歎"行不行?

3、如果去掉根本這個詞行不行?(根本加重了嚮導後悔,自責的語氣。)

4、誰能讀出他非常難過,自責的語氣。

三、總結全文

1、師:同學們想想,嚮導為什麼明明知道會有這樣的後果還把那個偵察兵抱向大海呢?

小結:同學們的猜想,都有可能正確,嚮導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他的目的都是想告訴人們:大自然是有規律的,我們要遵循自然之道。

(板書:遵循 只有遵循了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幼龜。板書:保護)

3、我們瀏覽一下全文,結合作者和同伴以及嚮導的思想變化,現説一説你對自然之道的理解。

4、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出現一些違背自然之道的事,誰知道,來説説。

5、作業:看看今天的作業:

走進大自然,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寫出你的發現,或受到什麼啟發。希望大家認真完成,下節課我們進行交流。

結束語: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自然之道"需要我們去了解, "學習之道""為人之道"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啊,希望我們都在瞭解"道"的基礎上,遵循"道",不要做出愚不可及的事!

自然之道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孩子的見識,使孩子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孩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孩子瞭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內容,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於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交流孩子的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過程。

1、引入“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個故事,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成語?同學們很快猜出這個成語是拔苗助長。我隨後又問:“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孩子説出了拔苗助長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的道理。從這我引出課題“自然之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講述這個道理。

為使孩子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孩子聽課文範讀。孩子聽範讀後再進一步讀,邊讀邊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講了什麼,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教師在孩子概括完文章主要內容後總結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課件: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先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麼,然後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悟“道” 。

為使孩子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演中促讀,演中理解的方式。可愛的小海龜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敍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a.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孩子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請兩個孩子扮“幼龜”,帶頭飾上台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價,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比較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孩子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體會嘲鶇的心情。範寫“啄”字。

b.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孩子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在孩子充分讀的基礎上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孩子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嘲鶇呢?並再次體會嘲鶇“頹喪”的心情。

為使孩子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説説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隻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 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心情怎樣?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天啊!”同伴_____地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我也_____地説:“___________。”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孩子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孩子想像,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根據孩子發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使“道”深入孩子內心。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並總結:大自然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以在魚缸中生活,温室也難育參天大樹,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否則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請看這是一隻被圈養的老虎,管理者讓它和一隻牛關在一起,居然能和牛和睦相處,可見這隻牛已失去了野性。南京著名生物專家吳琦老先生在會上直言抨擊了逐年興盛的商業類“虎牛相爭”、“虎雞相鬥”行為,建議政府部門儘快放虎歸山。讓我們共同遵循自然之道吧!

自然之道説課稿11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是語文S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組中的一篇反映人與自然關係的科普説明文。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作些什麼呢?課文講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學家嚮導,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觀察南太平洋綠龜的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鷹啄咬時,不顧嚮導的勸阻,要嚮導把幼龜送入大海,而導致成羣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從巢裏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件事使“我們”感到震驚和懊悔。同時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科學常識和一定的閲讀科普讀物的能力。這篇課文的內容並不複雜,學生容易讀懂。我在學生讀熟課文,自學完字詞,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知識目標:深入學習海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2、能力目標:抓重點詞句讀懂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中心思想。3、情感態度:通過學習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規律,就要按自然規律辦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全文圍繞小幼龜的命運寫了人們的態度和表現,從人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寫出他們悟出的道理。因此,我在引導學生探究如何通過具體事實來説明道理,表達感情時,把學習的重點確定為:1、把握我和同伴與嚮導感情的變化: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感悟“道”。教學難點是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我採用:以讀懂情,以讀悟理,以讀練説,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進行聽説讀寫訓練。所以,在教學時,我決定把學生的讀文本放在首位,採用自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範讀、跟讀、齊讀等不同的讀的方式,

以讀代講,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讀書,反覆閲讀語言文字,領悟文本。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讀中明白道理。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產生表達慾望時,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昇華文本內容,從而達到全面把握、正確理解文章內容和深入感悟文章內涵,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當然,學生的自讀自悟離不開教師恰當的啟發與點撥,因此,我將按照如下的步驟,並藉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讀懂文本。

一、自主閲讀,激發情感。

上課伊始,根據在第一課時學生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我以複習生字詞為目的引出學生説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然後引導:假設現在我們就是那一行遊客,跟着嚮導一起上島,看看在島上我們都做了什麼蠢事。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為已經是愚不可及?仔細讀課文找出有關內容,細細體會。

出示課件,閲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關句子,説説自己是怎樣愚不可及的?把你的體會批註在書上。

3、把你的體會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注: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讓學生自主閲讀的體驗,文我一體,用心讀書,書入我心,我入書中進行有效閲讀,感悟文本,並學會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觸摸文本角色的情感脈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張揚學生個性。,)

二、抓重點詞句,以問導讀,領悟“道”

我先引導學生推敲文本中的“欲出又止”和“躊躇不前”兩個詞感受小綠龜的處境,讀懂文本傳遞的信息。然後提出問題:試想一下,弱小無助的幼龜面對如此兇猛的天敵,又是啄又是拉,處境多麼危險啊,此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帶着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這段話!學生通過讀,充分理解這段語言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了: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緊接着,我引導學生想象補充,個性閲讀文本,體會遊客與嚮導截然不同的態度。我設計了四個引讀問題。

1、如果你就在現場,面對這樣緊張的一幕,你又會怎麼做?那麼同伴,嚮導又是什麼反應?體會我、同伴、嚮導的對幼龜處境的不同態度。

2、沙灘上真的沒有事嗎?(不是)是啊!我們着急,擔心,揪心,可向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嚮導説的話?

在我們眼裏嚮導是個什麼樣的人?(無動於衷、鐵石心腸、無情、殘酷)那我就要採訪一下向導,看他怎麼説?(我是中央台記者,我想問問你,你為什麼要這麼説?理解嚮導話中的意思)

3、此時,我和同伴對嚮導所説的“自然之道”是怎麼理解的?(不要管它,隨它去吧……)

4、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嚮導嗎?(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勸説嚮導)再分角色朗讀。

“你得想想辦法啊!”(焦急)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若無其事)

“不能見死不救”(責備)

(這段設計,體現學生個性的閲讀文本,體會文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想象中充實閲讀體悟,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分享別人的智慧與成果,提高自己的認識,如能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這更是閲讀的一種樂趣。)

三、圖文結合讀,通過比較分析再讀,體會結局的殘忍。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採用教師範讀,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畫面讀中想像,想象後再朗讀文本,補充文本,通過讀去填補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通過想象讓學生走進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如:我在出示“不一會,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響徹雲霄。”這段文字的同時,我還展示了食肉鳥啄食幼龜的動畫,並配有食肉鳥響徹雲霄的叫喊聲,我問:看到這樣的畫面,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的心情如何?嚮導的心情呢?我們再把書讀進心裏:嚮導心裏難受極了:(學生髮揮想象填補心裏的想法)

是啊,嚮導心理難受極了,我們救了一隻,卻傷害了無數只。(板書:害)

教師引讀,學跟讀:

終於,嚮導發出了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之前説的那句話(出示嚮導的話:“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齊讀)還會指責他嗎?現在你該如何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以讀促寫,深化情感

課文讀到這兒,孩子們(出示寫話練習)

假如我是葬身嘲鶇之腹的一隻小幼龜,我想説……

假如我是一隻吃得飽飽的嘲鶇,我想説…

假如我是親身經歷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説……

請選擇一個寫一寫。

學生寫完後交流,教師小結:我們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會保護幼龜,如果人違背自然之道,就會傷害幼龜。(板書:人違背遵循)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我們好心辦壞事的故事。孩子們那,我們“我們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

為了鞏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內容,讓學生內化“道”。師:回顧我們學過的課文,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拔苗助長》《我要的是葫蘆》《“打掃”森林》,都是講自然之道的課文。學生講述自己生活中的自然之道的事例。

五、迴歸昇華,真誠解“道”

教師總結:其實,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有生存的規律,如果我們違背規律做事,就會得到與願望相反的結果。如果我們遵循自然之道,就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六、佈置作業

出示課件: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一起探討有關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關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麼發明創造的資料。

板書設計:

遵循救

人自然之道龜

違背害

人是萬物之靈,自作聰明,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自然之道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語文S版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這麼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

⑵ 初步瞭解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

⑶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⑵ 體會文中重點詞語,感受自然之道的含義。

⑶ 通過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教學的重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的難點:理解嚮導的話,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二、説教法

採用多媒體直觀法、引導學生想象法、拓展學生思維法等。

三、説學法

本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通過學生品讀、畫重點句、小組合作討論、課堂表演等方法。

四、説教學過程(兩課時)

1.引入“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個故事,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成語?同學們很快猜出這個成語是畫蛇添足。我隨後又問:“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學生説出了“畫蛇添足”告訴我們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告訴我們不要虛構事實,無中生有的道理。從這我引出課題“自然之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講述這個道理。

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學生聽課文範讀。學生聽範讀後再進一步讀,邊讀邊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講了什麼,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在學生概括完文章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後總結把握文章內容和思想的一般方法。

2.感悟“道”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演中促讀,演中理解的方式。可愛的小海龜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敍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⑴學習第三自然段。請一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價,相機指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體會嘲鶇的心情。

⑵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嚮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想想兩者對話時的心理活動:他們説這句話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在學生

充分讀的基礎上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結果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嘲鶇呢?並再次體會嘲鶇“頹喪”的心情。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麼異同?

①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②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説説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隻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心情怎樣?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時的心情:“天啊!”同伴____地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我也_____地説:“_______。”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①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②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學生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學生想像,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根據學生髮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

五、説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力求簡潔、自然、明瞭。

23自然之道

遵循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六、説作業設計

第一課時: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給生字各找一個形近字並組詞。

第二課時:你還了解哪些“自然之道”,請簡單的寫下來。

自然之道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主題,主要是通過課文來進行觀察自然、保護環境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學常識為主的敍事文章。它以事情發展為順序,講述了我和同伴去旅遊時看到一隻幼龜被嘲鶇啄食。他們不顧嚮導的勸阻,讓嚮導把幼龜放入大海,結果指使更多的海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願望截然相反的結果。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 一)釋題

板書課題,什麼是“道”?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自然界究竟有什麼規律呢?

(二)回顧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

2、出示圖片,瞭解太平洋綠龜的相關知識。

(三)緊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

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令作者如此後悔呢,自由讀課文3~7自然段,説説這是一件怎樣的事。

(作者他們救了一隻幼龜而害了許多隻幼龜。)

概括板書“救龜”──“害龜”。

“救龜”與“害龜”分別是哪幾段?(3~4,5~8)

(四)抓關鍵詞,學習“救龜”(3~4)

讀讀第三段,你覺得這一段裏值得你積累的詞語有哪些?(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找到這兩句話讀一讀,聯繫上下文,用你的動作來説明這兩個詞的意思。(指名錶演)

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幼龜非常謹慎,寫出了“偵查”之意。)

還有一個詞也説明了幼龜很謹慎,你知道是哪個麼?(突然,説明其動作快。)

齊讀第三段。

正在這時,一隻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此時假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

是啊,憐憫之心人皆有之啊,咱們來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反應。

找找遊人和嚮導不同反應的詞語。

1、遊人:緊張 焦急 呼喊

2、嚮導:若無其事 極不情願 冷淡

出示:

嚮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朗讀體會若無其事)

分角色朗讀第四段

如果你是幼龜,你會怎樣感激嚮導呢?

(五)學“害龜”,體會心情

1、故事到這裏結束,該是完美的結局。可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指名讀5、6段,看圖,想象慘狀,體會“飽餐一頓”。

2、一隻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由於得到錯誤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龜爬了出來,成了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真是幹了一件_____的事。此時此刻,作者和同伴們的心情怎樣?吃驚、震驚、後悔、自責。

3、填上適當的詞語,讀句子。

同伴( )地説:“天哪,看我們做了什麼!”

(六)明道

1、沙灘上的慘劇正在發生,我們應該怎麼辦?補救。讀第七段,把描寫嚮導和我們的動作的詞語畫出來。

此時的心情怎樣?

交流:摘下、放進、抓起、奔跑。

此時嚮導和我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這些幼龜──趕緊、迅速、氣喘吁吁)

朗讀體會心情。

2、我們的補救有效果嗎?儘管我們竭力搶救,可不少幼龜還是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讀第八段。出示句子: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麼?)

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我們此時會想些什麼呢?

嚮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願,現在心情又是什麼樣?

3、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説的那句話(出示)還會勸告他嗎?你還會哀求他嗎?還會去指責他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現在你對嚮導的話,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嗎?誰來説説。

(七)作結

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做些什麼呢?課文通過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如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這就是自然之道。

課外探討;嚮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為什麼不制止,反而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自然之道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他們的目的是觀察幼龜怎樣離巢入海,在觀察中為救一隻幼龜,沒想到這是龜羣的“偵探兵”,成千上萬的龜羣也爬向大海,因來了許多食肉鳥,造成幼龜的傷害。描寫了眾人與嚮導對此事的後悔之情。

通過本篇的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二、設計理念

比中明“理” 讀中悟“道”:根據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和課程標準“個性化閲讀”的教學建議,按照“感知、感悟、昇華”的流程,讓學生在比較、想象、朗讀等語文活動中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領悟文本的內涵,培養學生初步的理性思考能力。

學習目標: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人物內心情感的。

2.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註定要失敗的。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重難點: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文選用板塊教學模式。

活動一:串聯一組詞語

活動二:品讀幾個句段

活動三:暢談一個收穫

1.從讀中感悟文本

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我引導學生透徹地把課文讀熟,通過範讀、齊讀、分角色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層層提高要求,階梯上升,循序漸進。

2.給學生自我提升的空間

根據課改的精神,鍛鍊學生的.動手、蒐集資料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視野。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小組交流,並圍繞課文內容,共同分享資料。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引導學生品讀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故事。在交流中明白説明的道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高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自然之道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敍了作者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到南太平洋一個小島去旅遊。他們的目的是觀察幼龜怎樣離巢入海,在觀察中為救一隻幼龜,沒想到這是龜羣的“偵探兵”,成千上萬的龜羣也爬向大海,因來了許多食肉鳥,造成幼龜的傷害。描寫了眾人與嚮導對此事的後悔之情。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看圖想象,感知“慘狀”。

1、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課文主要講了(生説)概括得真好,現在請同學們仔細看課文36-37頁的插圖,並開展想象,按一定的順序説記圖上的景象。

2、圖文結合,體會場面的殘忍。

(1)師:課文哪些內容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課文第六、七自然段)請同學們讀一讀第六、七自然段,再觀察圖並展開想象。想象一下: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從食肉鳥的動作、眼神、聲音、氣勢等方面説,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出示句式:看沙灘上有許多食肉島,它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殘忍極了。

二、探究原因逐步悟道。

1、師:同學們,造成這一慘狀的原因是什麼?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幹了一件遇不可及的蠢事),這件蠢事好在文中到底指什麼事?(救了一隻幼龜)

2、對於這件蠢事,你們有什麼疑問?(學生質疑)。

3、師:帶着這些問題,講同學們默讀課文異動筆,畫一畫有關語句。(生默讀畫語句)

4、彙報、交流。

(1)師:咱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救幼龜是一件蠢事?還要去做?也就是幹蠢事的原因。

生:

A、看見探頭幼龜遇險。

出示:第三自然段後2句。(突然……拉到沙灘上去)

①同學們讀讀這段文字,想想哪些詞句讓你有特別的感受?(生讀)

②談感受,評價。

點拔,指導朗讀。

師:小幼龜的欲出又止,完全是有道理的,你們看(生齊讀一隻……上去)你們瞭解嘲鶇嗎?它是一種異常兇猛的海鳥,有時甚至會攻擊狗這樣體形龐大的動物,現在弱小無助的幼龜正面對如此兇猛的天敵,此時此刻,如果你在場,心情會怎樣?( )那就帶着這種感受讀。

自由讀。

誰能用自己的書聲再玩這危險場面?

指名讀。齊讀。

B、不顧嚮導勸阻。

師:是啊,幼龜就是這樣的危險,難怪我們會着急誰來讀讀我們當時表現的句子。

師:我們這麼着急,嚮導卻是——(生:若無其事)若無其事什麼意思?誰來若無其事地讀讀嚮導的話。

指名讀嚮導的話。

師:面對幼龜遇到的危險,我們着急、揪心,嚮導卻能若無其事地説出這樣的話。(生齊讀:叨就……)

(叨走幼龜是自然的事,這是幼龜保護自己的手段)

師:可在我們無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嚮導“救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烏龜朝大海走去,透過這個“極不情願”想象一下,此時此刻,嚮導心裏會想些什麼?

(2)師:學到這,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那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是説蠢事?

生彙報(第五自然2、4句)

a師:讀讀這些句子,想想哪些字詞又讓你有特別的體會?

點拔:

a1以“成羣”“爭先恐後”“魚貫而出”體會到幼龜多,爬行快,且有程序。

a2師:集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都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像這樣“魚貫而出”“結伴而出”的詞語你還能模仿着説幾個嗎?(傾巢、百王、口而出、 薄而出……)

a3師:“偵察兵”出去好一會兒還沒回來,如果你就是巢爐的小龜,你會怎麼想?

a4師:是啊,帶着一份嚮往,一份期盼,海龜們爭先恐後的結伴而出,可就在這時,天空中出現了幾十只食肉鳥。我們試想一下,小龜們此時會怎麼想?它們會聽到什麼?還會看到了什麼?

(生論)

師: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做了一件(生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們救了一隻小海龜,卻殘害了一羣小海龜,那就是我們違背了——(生自然文道)我們違背了自然之道,大自然就會對我們進行——( )

三、抒發心聲,內化“自然之道”。

師:同學們,讀到這,再看這“自然之道”,它還是每年的規律“二字嗎?”你還感悟到什麼?拿出筆,寫出你的感受。

出示:自然之道,神祕莫測,我深

師:要遵循自律規律,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會產生與我們願望相反的結果。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人類也曾因為不瞭解自然之道,違背了自然界規律,受到大自然懲罰。你瞭解了哪些這樣的例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