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説課稿15篇

來源:文書谷 2.1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頤和園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頤和園説課稿15篇

頤和園説課稿1

1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瞭解頤和園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情分析

從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他們正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好動、愛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從學生基礎能力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能夠閲讀基本的文章內容,讀懂文章大意。但在創新能力、概括、思維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3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

2.理清寫作順序,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3.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時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時難點

1.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話題導入

同學們,預習的時候我佈置了一道作業,要求你們回去查找有關頤和園的資料。現在我想請同學們以“我知道的頤和園是……”這個話題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的頤和園。

活動2【活動】二、知識梳理

(一)識頤和園

(課件出示)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她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包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佔地300.8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000餘間古建築,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徵”;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

(二)識字詞

(課件出示)頤和園、長廊、柱子、神清氣爽、聳立、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畫舫、遠眺、堤岸、姿態不一、獅子、栽樹、隱隱約約、氣魄雄偉、雕刻

1.男生讀。評價,糾正錯音。

2.女生們,你們覺得你能讀得能比男生好嗎?看你們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我知道你們一定能讀好。女生讀。

3.全班讀,鞏固讀音。

4.點出易錯字:頤、栽、魄

5.教寫易錯字:頤、魄

6.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四字詞語

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金碧輝煌)

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神清氣爽)

活動3【活動】三、趣讀課文

(一)請同學們自由地讀這篇遊記,隨着作者的遊覽順序去欣賞美麗的頤和園。

(二)讀句。

(三)圖文對照讀課文。

(四)自由選讀,品讀文中的美。

(五)競賽背誦課文段落。

4.2第二學時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頤和園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時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

2.理清寫作順序,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3.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學時難點

1.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讀文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頤和園》,打開書本,讀起來吧,《頤和園》起。(學生齊讀課文。)

活動2【活動】二、熱身活動

選一個詞兒説一説。

()很重要。

例如:“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中的“美麗”一詞很重要,概括了頤和園的總特點,與文章的結尾首尾呼應。

活動3【活動】三、選幾個句子讀一讀

請同學們選幾個句子讀一讀,什麼句子呢?注意:你們選的幾個句子應該是能概括文意的。老師找出了第一句,你們根據我的提示找其他句子吧。

(出示: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這就是文章的大意,也是文章中的過渡句。同學們,都把這些句子畫起來了嗎?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課件出示句子)

(出示: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同學們,這些句子都有一個特點,用了很多動詞。請你們把句子中的動詞圈起來吧。作者用動詞將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幾個景點聯繫起來。我們寫遊記介紹景點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將動詞把景點串聯起來。我們再把句子讀一讀吧。

(出示:女讀: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男讀: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女讀: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

男讀: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這樣邊走邊把看到的景物寫出來,就是移步換景,移步換景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條理。

生讀:(課件出示:“移步換景”是遊記最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可以説是按照遊覽地點的轉移把所看到的事物描寫下來。)

請大家把這種方法記一記:移步換景。

活動4【活動】四、選一個美段品一品。

(一)好,我們再選一個段落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畫出你覺得第四自然段中寫得好的詞語或者句子,説原因。

(三)交流彙報。

(四)課件出示:

(“葱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這個句子寫得美妙,抓住了顏色的對比,寫出了古建築顏色的豔麗、豐富。同時,句子中“掩映”一詞也用得妙,寫出了樹叢、琉璃瓦屋頂和宮牆之間的互相映照襯托。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這個句子寫得美妙,這既是一組對稱句,又是一對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和晶瑩碧綠的特點。

“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這個句子中的“滑”字用得妙,它與上文鏡子相呼應,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昆明湖湖面的平靜;也寫出了遊船行駛速度慢,感覺不到其在動和遊人想在遊船上慢慢地欣賞頤和園的留戀之情。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這個句子中的“隱隱約約”一詞寫得妙,寫出了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在遠處若隱若現的朦朧美。)

(五)牛刀小試,試背美段

()萬壽山,()佛香閣的前面(),頤和園的景色()。()樹叢,掩映着()琉璃瓦屋頂和()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遊船、畫舫(),()。向東遠眺,()可以望見()。

活動5【活動】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在感受頤和園的美的同時學習了寫遊記的一種方法。在寫遊記時,可以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景點按順序細緻地寫出來。在寫一個具體景點的細節特點時可以加上適合的形容詞或用修辭手法等,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眼前美好的景物在紙上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讓讀者感受到你所寫景物的美。

活動6【作業】學法遷移

請小朋友們運用“移步換景”法寫一寫自己美麗的校園

頤和園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頤和園》一課是一篇遊記,它以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向我們描繪了頤和園美麗的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後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點“在認真閲讀的基礎上,想象課文描寫情境,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這一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優美語言,學習按遊覽順序、抓景物特點寫景的方法。

2、過程目標: 在讀書、深入讀書中,通過合作開放式交流,感受頤和園的美麗。

3、 情感目標:在感受頤和園優美景色中,激發孩子們對頤和園的熱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優美景色,收到情感薰陶。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三、説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實際,本節課採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採用以讀促悟、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情境再現法:

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以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共同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文本,做頤和園中的一名小導遊,為前來參觀的遊客們進行解説、介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課文。

設計理念:

1、葉聖陶老先生説:“學語文的方法很簡單,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本節課,我把讀定位了感悟美麗的重要手段,在層層深入地讀中品味了語言美,記住了景觀美。

學貴有法。亞里士多德説過:“給我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來。為了讓孩子掌握學語文的一個支點,我在課上注重學法指導,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學語文的方法

五、教學流程

(一)首尾連讀,以疑激情。

教學伊始,首先讓學生齊讀首尾兩個自然段,發現“美麗”一詞重複使用,再次連讀,注意加重音突出“美麗”一詞。這樣讀中作者的喜愛之情以自然通過讀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引導質疑:頤和園到底怎樣美麗呢?讓我們帶着乾隆對頤和園的讚譽“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一同到頤和園去看看。以此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全文。

(二)駐足景點,品味美麗。

1、學生結合學習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進行自學。(提示如下):

(1)初讀,想想作者描繪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2)細讀,你認為頤和園哪處景點美麗,畫出能體現景點美麗的詞句,在旁做批註。

(3)品讀,把自己感悟到的“美麗”讀出來。

2、抓景點,小組合作品味美麗。 首先小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景點,説出喜歡的原因。然後集體互動交流中抓住體現景點美麗的詞句,品詞,品句,品描寫方法。並輔以景點圖片,錄像加深感悟。接着利用舒緩的古箏曲,加上範讀,配樂讀,藉助錄像導遊讀等讀的形式,利用讀釋放自己在語言文字中感悟到的美麗。

*合作學習“萬壽山”部分

1、學法總結。

2、師述説出合作學習的要求:

在四人小組中通過合作學習找也最能體現萬壽山美的特點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並以小導遊的身份介紹這一景點。

3、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4、彙報交流學習所得,以小導遊的身份介紹萬壽山。

板書:

金碧輝煌、聳立

(這是實現學法遷移的一個點,我覺得在老師引導學完“長廊”這一部分後,再選擇一處在小組中合作交流,這樣同學之間通過相互幫助,可能會掌握這種方法,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

*體驗成功,自主學習

1、過渡談話:

頤和園簡直就是一幅長長的畫卷,長廊、萬壽山的美還歷歷歷在目,我們站在山頂舉目遠眺,昆明湖的美又展現在了眼前,下面讓我們自學寫昆明湖的段落,把你認為寫出得美的句段找出來與大家分享。還可以選擇你最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你體會出的美。

2、學生自學。

3、彙報體會:

板書:

綠、靜

重點引導體會比喻句以及“滑”字的用字之妙。

啟發學生針對十七孔橋上的獅子的姿態進行發散訓練,想象一下可能有哪些樣子。

(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後進行的自主學習,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自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培養學生品詞品句的能力及想象力。力圖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語文教學要着力指導學生進行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三)讀中領悟,理順文路,體會結構美。

本文文脈清晰,結構嚴謹。為了學生領會這種結構嚴謹的寫法,在感悟到頤和園的美麗後,以設問引領:默讀全文,討論:作者是按怎樣順序遊覽的,從課文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找到相應的句子畫出來,並聯起來讀。其次將過渡句與景點內容分讀,在讀中領悟其承上啟下,清晰的連綴作用。

(四)首尾再次連讀,讀中升情。

課的最後,設計三次不同形式的首尾連讀,在一潮高過一潮的朗讀中,表現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六、説板書設計:

長 廊

頤和園 萬壽山

昆明湖

七、説特色

1、兩次情境的預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對頤和園景物的特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頤和園説課稿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並能正確讀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廊的美。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理解長廊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的美。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詞語所描繪的情境,感受長廊的美。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數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板書:頤和園)同學們,誰去過頤和園?頤和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又大又美)而頤和園裏,最著名的景緻要數長廊了,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循着作者的足跡,飽覽頤和園長廊的美吧!

(板書:的長廊)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段落的序號。

2課件(或小黑板)檢測掌握生字新詞的情況。

3分小組讀課文。

4讀完全文,你感覺這長廊怎麼樣?

三、細讀課文,感受長廊的美

(一)默讀課文,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講讀第1~2段。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從這句中,你瞭解到什麼?

2引導學生從第1段進行質疑。(引入第2段的設問句。)

3作者同我們一樣,也產生了這個問題,他就積極地去尋找答案,他找到答案了嗎?因此,作者用一個設問句,給我們造成了懸念,成功地引起了我們讀者的好奇心,引我們隨他一同去欣賞長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板書:長廊

(三)講讀第3~10段。

1以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第3~10段。

2這部分內容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的?第3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你從中瞭解到長廊的什麼特點?板書:建築藝術繪畫藝術

3欣賞長廊的美,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長廊的美,是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的集中體現,這就是長廊引人注目的地方呢!

(2)長廊的建築非常精美,它有三絕:一是造型絕,全長728米,從萬壽山上看,形狀像一隻倒掛的蝙蝠;二是風水絕,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依山傍水,構成美麗的圖畫,園中美景隨水波而動,隨四季而變,真可謂是變化無窮;三是結構絕,斗拱結構,全部是木頭搭成,竟沒用一顆釘子。相機板書:精美三絕萬壽山昆明湖小結:我國民間有在建築物上畫刻蝙蝠的習俗,而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而長廊所處的地理形勢非常絕,既考慮了氣候,又考慮了遊人對園中美景的一覽無遺,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邊移。造型更非比一般,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多麼精湛的技藝呀!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啊!引讀第4~7段,還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齊讀、賽讀等形式,讀出長廊的美,因勢利導,感受其中幾個句子的妙處,並反覆感受長廊三絕的精美。這三段的中心句是——(生齊答)。過渡:長廊的美,不只體現在建築藝術上,還體現在——(生齊答:繪畫藝術)

(3)關於繪畫藝術,作者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A快速默讀第8~10段。

B第8段在第8~10段中有什麼作用?

C交流:你讀懂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相機板書:賞心悦目

(4)小結:這些畫來歷不凡,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顏色各異,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4課件、插圖等再現長廊的美,讓學生再一次形象地瞭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5師生合作朗讀第3~10段,師引讀,讓學生再從文字中感受一次長廊的精美。

6小結:課文從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兩方面詳細描寫了長廊的美,讓大家領略了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景象,讓大家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四)齊讀最後一段,讀出對長廊的嚮往。

(五)梳理文章結構:師生共同完成。

作者以總分形式介紹了長廊的美,文章開門見山介紹了長廊是頤和園最著名的景緻,被列為吉尼斯世界紀錄,那麼到底有什麼地方引人注目呢?作者以一個設問句激發讀者的興趣;接下來第3~10段詳細為我們介紹了長廊的美,其中第4~10段是全文的重點。第4~6段詳細介紹了長廊建築藝術的美,作者抓住了一個“絕”字,從造型、風水、結構等方面作了介紹。第8段是一個過渡段,作者其後在第9~10段寫了長廊的繪畫數量、由來和種類等方面的情況。最後一段以一個疑問句收尾,激發同學們對長廊的嚮往。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晰,我們學習時要注意學習其寫作方法。

(六)總結

長廊是頤和園中匠心獨運的一大手筆,除了它的長度和它所具有的建築功能聞名於世以外,長廊最吸引人之處還在於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彩畫長廊。人們在長廊中漫遊欣賞的時候,就彷彿是走入了一座別緻的精妙畫廊。這條獨一無二的長廊,代表了中國園林建築的高超水平,是頤和園內的建築經典。

四、鞏固

感知現在,長廊就在你們眼中,用上課後4題中的詞語,説説你眼中的長廊是什麼樣的。

五、練習與拓展

1蒐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2朗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句、段,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3仿寫小練筆: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廣場等),按總分形式把它介紹給大家。

頤和園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語第七冊第五單元的《頤和園》,這一單元是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組編的,《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遊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語言與景色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本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學,這裏重點介紹第二課時。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能夠按照遊覽順序用自己的話説出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換詞、比較句子的方式從詞句內容和表達方式上領悟語句,品味優美語言,體會景物特點不同,描寫方法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品味優美語言過程中感受景色的美好,激發學生探究“世界遺產”的興趣。

3、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受到情感薰陶。

2、學習作者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其中第二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式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要讓閲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教學思路:以學定教,以讀為本,提高學生的自學、閲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説、議、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陶冶情操,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三、説教學流程

1、長文短讀,整體把握

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遊覽的景點。此處我想着重指出一點的是,整篇課文其實分三個大景點,即長廊、萬壽山、昆明湖。萬壽山又包括佛香閣和排雲殿等小景點;昆明湖又包括小島和十七孔橋。教師通過圖片和資料介紹避免學生把所有景點都並列處理。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

然後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順序遊覽這些景點的,從課文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找到相應的句子畫出來,並連起來讀。於是一篇長長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幾十個字。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這幾處景點的`方位,可以出示頤和園景點地圖。邊看圖邊説遊覽的順序。

長文短讀旨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按遊覽順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並在讀中領悟每一段的開頭句所起的承上啟下的連綴作用。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品讀詞句,領悟寫法

“頤和園的景點各具特色,美不勝收。我們跟隨作者先去哪遊覽呢?”預設如下:長廊。

“長廊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呢?”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朗讀。重點指導:

句①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引導學生體會長廊的長,畫多且美的特點。並以此指導朗讀。

總結學法:景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朗讀。

遷移:

就用這種方法,你來接着“遊覽”萬壽山,自己讀讀、畫畫、説説。

學生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句②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修建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通過比較句子,引導學生感受佛香閣、排雲殿雄偉的特點,朗讀時要特別強調“聳立,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等詞。

③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引導學生體會昆明湖 “靜”的特點。比較“劃”與 “滑”。體會作者用字的精準。(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划一槳,湖面就會產生許多波紋;用“滑”字,寫出了遊船,畫舫就像人在溜冰一樣沒有在湖面留下一點痕跡。所以更顯出昆明湖的靜。一個“滑”字,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朗讀應以輕柔的語調。

④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此處留白,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説話:“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説話能力,而且對十七孔橋的壯觀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圖文結合,內化語言

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畫面。有三種選擇:一種是直接運用文中的語言來描述;二是利用文中的詞句,自己組織語言描述;三是完全用自己語言創造性描述。

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運用語言。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文字與圖像建立聯繫。通過運用,使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在學生對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與鑑賞之後,再出示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既可以增強對語言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積累語言,讀寫結合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為頤和園其中一處景觀設計導遊詞

●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遊記

以上的幾個作業都緊緊圍繞語言文字,從積累到運用,不同的難度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自選作業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作業的內涵。

頤和園説課稿5

一、本節課的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和教學、學習方式,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斷實現自我更新,而且使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學會學習,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就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

二、説教材

《頤和園的廊與畫》是湘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長廊的建築和繪畫的美,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長廊建築和繪畫的讚美之情。

1、教學目標為:

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學習過渡段的作用。

⑶ 抓住重點段句,朗讀理解長廊建築和繪畫的精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2、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長廊的建築和繪畫的美,受到情感的薰陶。

3、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説教法

設計本節課時,我更多的是讓學生去“自我學習”、“自己主動的.去學習”,在讀中去感悟,在讀、看、思、議中體會頤和園的美麗風光,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了都會得到發展。

四、説學法

1、朗讀入手,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美。

2、讀、看、講寫結合,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閲讀理解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我們國家的首都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裏面有非常多名勝古蹟,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啊?

2、生反饋。

3、引出頤和園。

4、出示幻燈片,指名回答。

5、師;同學們向深入的瞭解長廊的建築藝術和繪畫藝術嗎?

二、出示導學提綱

1、默讀課文,看哪些自然段寫了長廊建築藝術的美,哪些自然段寫了繪畫藝術的美。

2、説説課文第六自然段的作用。

3、找出長廊建築的“三絕”。

三、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2、學生自讀第二部分,彙報自讀情況。

A、這一部分裏,寫了長廊的造型絕。

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長廊的造型絕?

B、這一部分裏,寫出了長廊的位置絕。

找出描寫長廊位置絕的句子讀一讀。

C、這一部分裏,寫出了長廊的結構絕。

將描寫長廊結構絕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D、這一部分裏,寫出了長廊是建築美學的典範。

為什麼説長廊是建築美學的典範?找出有關句子,齊聲朗讀。

3、小結:這一部分是從四個方面來表現長廊的建築精美的,即:造型絕、位置絕、結構絕以及長廊是頤和園的一條中軸線,從而説明了長廊的建築藝術成就高。

四、學習第三部分

1、找出長廊的畫有多少幅,來歷及類型各有哪些?

2、想象長廊上的畫有哪些內容。

3、啟發學生想象:中外遊人看完長廊上的畫後,會説些什麼?

4、小結:這一部分介紹了頤和園的長廊的畫,長廊上的畫不但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而且十分精美,它是我國繪畫藝術的集中體現。

五、學習最後一部分

1、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自然段。

2、學習了課文,同學們想去看看頤和園的廊與畫嗎,為什麼?

3、學生自由表達,老師在學生的表達中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2、頤和園的廊與畫

造型絕

建築精美:位置絕(建築藝術成就高)

結構絕

美學典範

有由來

繪畫奇絕:種類多(繪畫藝術成就高)

頤和園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之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遊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教養方面: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爽、金碧輝煌、堤岸、隱隱約約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敍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教育方面:瞭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發展方面: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前預習:

自學生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國小生有個最為顯著的特點,解決它。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們,使學生產生閲讀的興趣,主動來參與閲讀,並在閲讀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2、運用信息技術的資源進行設計:信息技術作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開路先鋒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課堂,為課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為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營造較好的外部環境。教學有機的進行整合,特別適合於新課改的要求。資源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就會把學生引進多姿多彩的世界,望,使學生學得更輕鬆、更愉快,也為傳統課堂教學增添了勃勃生機。

3、依據課改的新理念進行設計:新課程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和教學、學習方式,它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師在課程改革中不斷實現自我更新,境中學會學習,不斷成熟,不斷進步,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就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計本節課時,我更多的是讓學生去13個。

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等詞語。

教學方法】

1、情境再現法:

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以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共同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2、以讀促讀法:

在教學中,實行多項互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理解課文。用聲音讀出美、用心靈感受美。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文本,做頤和園中的一名小導遊,為前來參觀的遊客們進行解説、介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課文。

【教學程序】

一、導入課文:

本單元我們跟隨者作者遊覽了世界遺產模宏大的秦兵馬俑,今天我們再去遊覽一處世界遺產出示多媒體——觀看頤和園美景圖,初步感受頤和園的美景,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

初步體會作者寫作的思路

1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作者經過哪些地方,畫出地點轉換的句子。

2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1)認一認:頤聳閣舫眺堤態殿廊雕獅築

2)讀一讀:大殿,橫檻,長廊,琉璃瓦,佛香閣,畫舫,葱鬱,幾乎,遠眺,堤岸,姿態不一,金碧輝煌這些生詞中第一行的詞語都是頤和園特有的景物,你們都理解嗎?

我們來認識一下:

出示——(橫檻琉璃瓦畫舫)課件齊讀詞語

3)聽寫生字兩人上黑板

4)讀地點轉換的句子理清作者的遊覽順序6讀讀下列句子。你們發現了什麼?

三、精讀課文,感悟美景一)遊覽長廊

1、一邊讀一邊看,長廊有什麼特點,哪些句子能夠體現這些特點,用筆畫出來。彙報抓住相關的句子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

(2)長廊的形狀美,“長廊有(出示課件)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着五彩的畫”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史料記載橫檻上的畫有八千多副每幅畫都不相同,而且非常精美,由此説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繪畫技藝怎麼樣?

(4)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出了長廊兩邊鮮花盛開,四季不敗。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遊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小結:遊人沿着長廊欣賞着精美的畫面,感受着周圍沒好的環境我們也彷彿在遊覽長廊,就讓我們捧起書把長廊又長又美的特點讀出來。

四、頤和園的長廊和萬壽山上的景也這麼美,就這樣匆匆而過,我有些遺憾。誰來做導遊,讓我們再去感受頤和園的美。

頤和園説課稿7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按照遊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作者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細讀、精讀,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欣賞、品讀中培養學生賞美、愛美情趣,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美,陶冶愛美情趣,培養民族自豪感。難點是學習作者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説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這一副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增強語言感受力。

 四、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問同學們知道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哪兒嗎?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後課件播放頤和園的風景圖,激發學生想了解課文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回憶文章的敍述順序。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回憶上節課瞭解的課文的敍述順序,然後問學生從哪些方面寫了頤和園的美,使學生對上節課所學內容有個回顧。

 (三)課文賞析。

1、學習長廊部分。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瞭解長廊的特點,知道作者是抓住長廊的哪些方面來寫的。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説説好在哪裏,並隨機播放課件,進一步體會長廊的特點。最後再通過播放長廊的橫檻圖片,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到長廊的文化美。

2、學習萬壽山部分。

在這一環節,除了讓學生了解作者都描寫了萬壽山的哪些景物,適時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佛香閣高、金光閃閃的特點以及排雲殿金碧輝煌的樣子,這些都是學生自行感受,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通過朗讀,感受到皇家園林的雄偉。

最後,通過感受“滑”字的用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3、欣賞昆明湖。

讓學生自主學習,品讀、悟情。這一環節,以直觀的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融進景文之中,在看中激趣,在讀中體會。同時,也積累了語言。

4、最後一段的朗讀,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的寫法。同時,通過齊讀全文,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整堂課我採用了圖片、背景音樂為工具,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頤和園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增強語言感受力,最終攻破教學難點。

頤和園説課稿8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頤和園》,它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一單元是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組編的,頤和園作為一座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範,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遊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長廊”等十多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2)情感目標: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標:概括能力、説話能力、寫話能力等。

3、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優美景色,受到情感薰陶;二是學習本課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 説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本課選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這一幅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增強語言感受力。

三、説流程

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下面我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

1、長文短讀,整體把握。

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遊覽的景點。此處我想着重指出一點的是,整篇課文其實分三個大景點,即長廊、萬壽山、昆明湖。萬壽山又包括佛香閣和排雲殿等小景點;昆明湖又包括小島和十七孔橋。要避免學生把所有景點都並列處理。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

然後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順序遊覽這些景點的,從課文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找到相應的句子畫出來,並連起來讀。於是一篇長長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幾十個字。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這幾處景點的方位,可以出示頤和園景點地圖。邊看圖邊説遊覽的順序。

長文短讀旨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學習按遊覽順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並在讀中領悟每一段的開頭句所起的承上啟下的連綴作用。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品讀詞句,以讀促情。

頤和園的景點各具特色,美不勝收。讓學生挑最喜歡的句子好好地讀,讀出這處景點的特點來。重點指導:

句①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引導學生體會長廊的長、畫多且美的特點。並以此指導朗讀。

句②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引導學生感受佛香閣排雲殿雄偉的特點,朗讀時要特別強調“聳立、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等詞。

③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引導學生體會昆明湖 “靜”的特點。比較“劃”與 “滑”。體會作者用字的精準。(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划一槳,湖面就會產生許多波紋;用“滑”字,寫出了遊船、畫舫就像人在溜冰一樣沒有在湖面留下一點痕跡。所以更顯出昆明湖的靜。一個“滑”字,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朗讀應以輕柔的語調。

④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此處留白,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説話:“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説話能力,而且對十七孔橋的壯觀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圖文結合,內化語言

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畫面。有三種選擇:一種是直接運用文中的語言來描述;或者是利用文中的詞句,自己組織語言描述;第三種是完全用自己語言創造性描述。

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運用語言。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文字與圖像建立聯繫,通過運用,使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圖片的出現要講究時機。出現早了,可能就會有“用圖像去解讀文字”的嫌疑。這話是一位特級教師説的,具體是誰我已忘了,當然也不是原話。但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我們語文與電視等其他媒體最大的不同在於,語文是通過文字來描述事物的,而非畫面。所以有時看似用畫面幫助理解,實質卻使感悟文字這一任務落空了。當然,有些光看文字實在難以理解的另當別論。

在學生對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與鑑賞之後,再出示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既可以增強對語言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積累語言,讀寫結合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為頤和園其中一處景觀設計導遊詞;

●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遊記。

以上的幾個作業都緊緊圍繞語言文字,從積累到運用,不同的難度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頤和園説課稿9

一、 説教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後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我計劃安排兩課時進行本文的教學。下面就第二課時的教學來談談自己的設想。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本課時我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三、説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實際,本節課採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採用以讀促悟、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説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當小遊客,感受風景、語言美

1、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遊覽了長城,這節課,我們一起到頤和園去參觀一下,好嗎?

2、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創設帶領學生到頤和園遊玩的情境,讓學生談談最想在哪裏攝影留念並説明理由。

本環節通過開放式的交流活動,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圖片、課件,把語言文字形象化,用圖畫和語言把學生帶入美的情境。並且從中選擇一兩個自然段指導學生美讀,初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細讀課文,當小導遊,體會結構、寫作美

本環節我將創設“小導遊”帶領“遊客”遊玩的情境,我會這樣來創設情境:同學們,剛才我們在旅遊的過程中,大家有的'想在這兒照相,有的想在那兒留念,的確,頤和園的景色可真美呀。奧運會馬上就要召開了,到時候北京將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他們也會到頤和園去遊玩,你想不想當一名小導遊向世界友人介紹我們祖國的“世界遺產”頤和園?讓學生結合課件上頤和園的美景,運用一些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抓住各處景物的不同特點,向大家介紹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而將自讀感悟、小組討論、探究作者寫作思路、品味語言、誦讀積累等整合到這一模擬實踐活動之中,使學生在實踐中發展語文能力。

1、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

本文文脈清晰,結構嚴謹。在教學本環節時我會先拋出一個問題:“既然我們要領着遊客進行遊覽,就要預先有一個旅遊線路,那麼我們的旅遊線路怎樣制訂出來呢,你將按照什麼樣的順序向遊客介紹呢?”其實就是圍繞課後討論題“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引導小導遊們勾畫、探究,再組織討論交流。

在本環節裏面,我將鼓勵學生畫出旅遊示意圖,學習作者按地點轉換順序記敍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抓住“進了、繞過、走完、來到、登上、下來、走過”等記敍遊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從讀學寫,讀寫結合,為完成課後安排的小練筆引路。

2、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引導學生畫過了旅遊示意圖,找出了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接下來,我要這樣引導學生:俗話説“看景不如聽景”。要想當好小導遊,除了制訂好旅遊線路之外,向遊客介紹景物的時候還要能夠抓住景物的特點,用上非常“妙”的詞語,使遊客在邊看邊聽中達到美的享受。

接着我將要求學生把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多讀幾遍,並與同學交流讀書的感受。為當一名優秀的小導遊打好語言基礎。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將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例如“聳立”、“一排排”、“滑”等字詞的妙處。

本環節我將採用指名讀、比賽讀、範讀、想象畫面讀、對照圖畫讀、配樂讀等形式,讀出欣賞、讚美、陶醉的情調,形成情感共鳴,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摘抄。

3、實戰演習,導遊遊公園

作業:

你能按一定的順序,把這幅名為“孤舟”的圖片上的內容描寫出來嗎?

六、説板書設計:

長 廊

頤和園 萬壽山

昆明湖

七、説特色:

1、兩次情境的預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對頤和園景物的特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頤和園説課稿10

【説教材】

《頤和園》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1、教學目標為:

⑴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⑵理清作者的遊覽順序。

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

3、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國小生有個最為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感興趣的事物就會想方設法研究它、解決它。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充分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民主、寬鬆的環境放鬆他們,使學生產生閲讀的興趣,主動來參與閲讀,並在閲讀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2、運用信息技術的資源進行設計:

信息技術作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開路先鋒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課堂,為課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為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營造較好的外部環境。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的進行整合,特別適合於新課改的要求。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便把網上的一些資源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就會把學生引進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使學生學得更輕鬆、更愉快,也為傳統課堂教學增添了勃勃生機。

頤和園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8課《頤和園》。它是一篇精讀課文,屬於寫景遊記。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按照遊覽的順序,移步換景,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恰當的比喻、貼切的過渡,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

二、説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能力目標:

a、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 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b、藉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三、説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內容,瞭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明白

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本課的教學難點: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四、説學法

為了較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達到目標,我主要讓學生採用朗讀法、對話法、想象法、圈劃法、背誦法、摘抄法等,來學習課文。

 五、説教學流程

(一) 導入,整體感知

1、 板書課題(“頤”的左邊用紅粉筆寫,落實它的字形),讀好課題。

2、 快速瀏覽課文,概括介紹頤和園的一句話。引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分讀。再讓學生根據這句話把頤和園的特點濃縮成兩個字,隨機板書:大、美。

(二) 品讀,觸摸語言

這是課堂的重難點所在,將文路、教路和學路結合起來。我主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悟言之有序——在初讀中,明白作者記敍的順序

1、生初讀,主要自學有關生字詞。

2、我問學生:作者給我們介紹頤和園,是按照什麼順序的?(板書:遊覽順序)生讀二到五自然段,我再問: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請用波浪線劃出來。

3、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學習交流:

(1)句子——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2)我最後問:你讀完這些詞句,發現什麼?(作者的觀察很有順序——言之有序;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根據這些詞句,你能猜到作者着重要介紹的景物嗎?請把它們圈出來。(板書:長廊、佛香閣、昆明湖) 第二步:悟言之有物——在細讀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準確

1、學習“長廊句子”

(1)找到相關句子。

(2)感受怎麼表達?你發現什麼?(板書:顏色、長度、美麗)

(3)體會語言:“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話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意思?(全部是不同的)

(4)我接着問:文中像這樣的表達的句子還有嗎?找出來讀一讀!

“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2、學習“佛香閣”句子

(1)生讀三四段;

(2)作者先後怎樣觀察?請你圈出表示作者在不同的地方觀察的詞語。 反饋:板書:抬頭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

(3)怎麼介紹“佛香閣”?出示句子研讀——你能調換一下詞語的順序,也能將將它介紹清楚嗎?——比較一下,哪一句更順口?

(4)怎麼介紹昆明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句話寫出了什麼?讓你

想起怎樣的詞句?(水平如鏡、優美畫卷??)——你能給“滑”字換一個字嗎?你從中感受到什麼?(水靜、水平、水美)

3、學習“昆明湖”句子

(1)作者觀察到什麼?讀第五自然段

(2)交流:板書:堤岸、石橋、垂柳、小島

(3)重點介紹什麼?怎麼介紹得清楚?

第三步:悟言之有法——在總結中,回顧作者的觀察的方法

1、討論:作者是怎樣介紹清楚的?

2、梳理歸納:準確選擇觀察點——有順序介紹——多角度觀察

第四步:背背抄抄——積累語言

選擇自己喜歡的三句話,背一背,抄一抄。

 六、説板書設計

長廊:顏色、長度、美麗 遊覽順序 頤和園{ 佛香閣:抬頭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 言之有序

(大、美)昆明湖:堤岸、石橋、垂柳、小島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思路的設置中,我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在教學中儘量把教書與育人,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有機的統一起來,從而促進教學的優化。

七、教學反思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比如説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和昆明湖為例進行了細緻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和昆明湖的特點。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十七孔橋的教學,讓學生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1)朗讀指導上:這節課因為容量比較大,所以在朗讀上指導不到位。

(2)整個教學過程,自己設計得比較死板,

(3)學生的發言不夠積極。大部分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都不樂於動腦筋,不善於表現自己。

頤和園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範。長於鑑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人教版九年之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遊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2、教學目的和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能力目標:

a、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b、藉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二、説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

2、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其中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現在,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已提升到了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因此,要讓閲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提高學生的自學、閲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説、議、寫、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四、説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北京是我國首都。它既是現代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座文明古城。你們去過北京嗎?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嗎?

這時相應出示天安門、天壇、故宮、頤和園圖片,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揭示課題。

(二)交流資料:

閲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大門,打破課內外的界限,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地靈活多樣地豐富知識。本着這一原則,課前發動學生通過翻閲課外書,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收集並整理頤和園的知識、圖片資料,在課堂上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後説一説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這樣做旨在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培養學生概括、感悟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去感悟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四)瀏覽課文,明確遊覽順序: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作者遊覽了那些景點。學生彙報時,教師相應地把各個景點的簡筆畫貼在黑板上,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

(五)探究學習,理解內容:

課文以遊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串聯在一起,其中着重描寫了長廊、萬壽山的佛香閣和昆明湖的十七孔橋,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教學時,讓學生分小組,每組一個景點,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用賞析詞句法、結構梳理法、情境體驗法、聯想想象法、質疑問難法、朗讀體會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這一環節教學是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的,交流時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充分的俄自由表達空間,學生在談中加深理解,在讀中體會意境,掀起可歎教學的高潮。

學生彙報時,教師相機在每個景點簡筆畫處板書景物特點。

(六)師生合作板書,昇華情感:

本次教學設計時,在板書上留空白。課題處這樣設計:

18( )頤和園( )

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合適的詞句,概括出自己對文章的感悟,相應地添在板書的空白處。如:(美麗)頤和園,頤和園(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填完後再説説自己從課文中那些語句中體會到的。這樣做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促使學生進一步讀書,感悟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七)總結全文,創新作業:

作業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也是檢測學生獨立個性知識習得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間有着個性的千差萬別,“一刀切”作業難以檢測出這一差別,還容易加重學生負擔而引起他們對作業的厭倦情緒。因而在本課作業設計中,我注意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孩子饒有興致地選擇自己喜愛的作業形式去主動完成。這樣不但體現了個性,還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本課作業設計如下: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結合課文描寫,展開想象,畫一幅畫;

3、為頤和園或頤和園其中的一處景觀設計導遊詞;

4、仿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遊記。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自選作業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作業的內涵。

頤和園説課稿1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展示的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第18課《頤和園》第二課時的教學片斷。下面我從教材分析、片段設計、特點反思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在教材87~90頁, 是第五組專題“我國的世界遺產”的一篇精讀文章。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這是一篇寫景的遊記。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的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激發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遵循新課程標準理念,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感受頤和園的美景,品味作者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的寫景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賞美審美情趣,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材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

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情境教學法、以讀促讀法、聯想法。在學法上我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式學習和合作探究式學習。

二、片斷設計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要求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導入新課之後,我對本課課文第二課時的新授部分進行了三個環節的設計:

(一)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二)彙報交流,點撥昇華;

(三)再讀課文,深刻體會。在第二個環節,我主要按遊覽的先後順序從“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這三個景點向大家做一分析。

(一)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2~5自然段,並出示自學提示:課文中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三大景點各有什麼特點?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要求學生找一找,讀一讀,畫一畫,並批註下自己的感受。先自學再小組討論,時間為5~7分鐘。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適時點撥指導,尤其對學困生的指導。

接下來,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學生彙報學習所得,很自然地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二)彙報交流,點撥昇華。

教學這一環節時,主要分三個景點來教學。每學習一個景點,我都會藉助多媒體課件適時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感悟頤和園景點的形象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首先,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有名的長廊。

1、精美的長廊 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先彙報説出:長廊有什麼特點?長和美。接着,學生交流是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長廊的長: “一眼望不到頭”讓我們感到長廊很長, “700多米”和“273間”這兩個詞,用具體翔實的數據來表現長廊“長”和間數“多”的特點。然後全班齊讀這個句子,讀出“長”這一特點。教學長廊的美這一特點時,學生説出:“從這句中,我們可以看出長廊的顏色美。而“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寫出了長廊的畫美。這一句則寫出了長廊周圍的風景美,而本段的最後一句,從‘神清氣爽’一詞,可以看出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緊接着,我指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讀出長廊的美,再全班齊讀,然後,我激情美讀長廊部分,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最後,用課件播放長廊視頻,讓學生欣賞長廊的美景,再次感受長廊的長和美。

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哪裏?很自然地過渡到

3、4自然段萬壽山景色的學習。

2、壯美的萬壽山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弄清楚萬壽山的景色是先寫從山腳下看到的景色,然後寫登上萬壽山看到的景色。接着,學生彙報説出在萬壽山腳下看到的景物:佛香閣和排雲殿。當學生讀到這句話時,我引導學生重點抓住“八角寶塔形” “閃閃發光”“聳立”這三個詞,使學生從中感受佛香閣的造型奇特、華麗和佛香閣的高,接着,我對同學們説:“還可以從哪句話中體會到佛香閣的高?”讓學生明白這句話也簡接説明了佛香閣很高。寫排雲殿時,引導學生抓住“一排排”和“金碧輝煌”兩個詞,體會排雲殿很多,佔地面積之大,以及宮殿的雄偉。然後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佛香閣和排雲殿的雄偉壯麗。那麼,登上萬壽山又看到了哪些景色呢?引導學生抓住“黃、綠、硃紅、白”等描寫景物顏色的詞語,體會萬壽山古色古香的美。接着,重點交流在萬壽山正前面看到的景色,讓學生找出比喻句,並完成填空。接着引導學生討論:“滑”字用得好嗎?把“滑”字改成“劃”字好不好?為什麼?這樣通過換詞法,體會昆明湖的靜,遊船、畫舫的慢,一靜一動,更加襯托出昆明湖的美,讓人回味無窮。最後讓學生對照圖文、配樂朗讀

3、4自然段,再次感受萬壽山氣勢磅礴的美。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3)秀美的昆明湖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先彙報説出:昆明湖的三大景物: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重點指導學生抓住十七孔橋的橋洞多、石柱多小獅子多、小獅子姿態不一這幾個特點來寫,同時我還引導學生想象“姿態不一”的小獅子會是怎樣的?並指導學生比賽讀,邊讀邊想像十七孔橋那姿態不一的美。最後,我用課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麗風光,欣賞昆明湖的美。

接着,我對同學們説:“剛才,我們跟隨作者遊覽了頤和園,欣賞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那麼,頤和園還有其他美景嗎?我用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其他美景圖,石舫、大戲台、智慧海、知春亭等等,其實,這正向作者在課文最後發出的感歎,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句。也正因為頤和園如此美觀,1998年,頤和園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

(三)再讀課文,加深體會

接着,在第三環節,我讓學生帶着對頤和園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再讀全文!再次感受頤和園的美,深刻體會作者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並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一背。同時,為了背得又快又熟,我建議同學們:理清課文的遊覽順序抓住重點詞語來背。並適時引導學生要把這種寫法運用到以後的寫作中。

最後,説一下特點反思。

三、特點反思

本節課教學片段的設計,我是按照作者的遊覽順序,跟隨作者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閲讀課文、小組合作交流學習,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採用指名讀、比賽讀、想象畫面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學生讀出欣賞、讚美、陶醉的情調,形成情感共鳴。另外,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適時出示相應的圖片、文字、實景錄像,全面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實現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欣賞,促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學習進程。

以上,就是我對《頤和園》第二課時的片斷設計,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頤和園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後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我計劃安排兩課時進行本文的教學。下面就第二課時的教學來談談自己的設想。

二、説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能力目標:1、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2、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自學課文的相關段落。2、學習作者的寫景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學會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受到美的薰陶。2、感受頤和園的景色和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薰陶。教學難點是:理清文章的順序,學習作者的寫景方法。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實際,本節課採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採用以讀促悟、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説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閲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的大門,讓學生主動地靈活多樣地豐富知識。所以,課前我讓學生通過翻閲課外書籍,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蒐集並整理頤和園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在課堂上交流。接着,我讓學生欣賞了一段影像資料。(學生在直觀的畫面中初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頤和園細細遊賞。

(二)整體感知

待風光片放映完畢之後,我順勢利導,進入整體感知的教學。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我讓學生再次欣賞課文朗讀,接着問學生:頤和園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答案,教師相機板書:美麗的大公園。緊接着,我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作者遊覽了哪些景點。學生彙報時,教師課件演示頤和園遊覽圖,並相應地板書各個景點,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

(三)自主探究

《頤和園》這篇課文着重描寫了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教學時,我讓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通過讀、説、議、寫、畫等多種手段,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交流

長廊部分,先讓學生説説長廊的特點,緊接着課件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以及上面五彩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長廊的精緻美觀。這樣,就在感知的基礎上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最後,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次體會長廊的精緻美觀。

同樣,萬壽山部分,先讓學生自由説説萬壽山的特點,接着引導學生欣賞圖片,直觀地感受佛香閣和排雲殿的高大和輝煌。另外,讓學生抓住“金碧輝煌”等描寫景物顏色的詞語,體會古色古香的美;抓住“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等句子體會昆明湖的靜和綠;抓住“隱隱約約”這個詞語體會那種朦朧美。最後,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次感受萬壽山那氣勢磅礴的美。

在學習昆明湖部分時,先引導學生看圖,再次感受昆明湖的靜和綠。接着引出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學生在觀察中結合課文內容描繪十七孔橋的特點,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十七孔橋那“姿態不一”的美。

“小導遊”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在小組開展導遊活動中加深理解,在讀文中體會意境,掀起學習的高潮,從而落實了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五)家庭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1.學習《頤和園》的寫法,寫一次遊覽活動。

六、説板書設計

為了使板書設計真正達到教學的輔助作用,讓學生能一目瞭然地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我設計的板書可謂簡潔明瞭。

10 頤和園

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美麗的大公園

七、説特色:

1、情境的預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頤和園景物的特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八、不足之處

1. 讀的還是少,只為了分析課文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十七孔橋小獅子可愛和多。我只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忽視了段落間的讀,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後對文本進行了重組,利用師生合作讀來再次進入文本,雖然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重點朗讀再到師引讀再次整體讀,但總的來説還很不到位,離語文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有一段距離。今後逐步改正。

2.課堂氣氛不活躍,今後要多設計一些激趣的方法。

3.讀中學寫做得不夠,本節課沒有讓學生當堂練筆。

頤和園説課稿15

教材分析:

《頤和園》一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台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葱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4、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蒐集整理相關資料及圖片。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離上課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先來聊會天。

你們的家鄉沂南是個美麗的地方,我曾經到過泉水環繞的竹泉村,坐過緊張刺激的汶河漂流,你們能向在座的老師介紹一下沂南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嗎?

一交流導入,進入學習

師:同學們,頤和園是北京的一處旅遊景點,那裏歷史悠久,景色怡人,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注意看老師板書課題。強調頤的書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説一説你對頤和園有哪些瞭解?

二檢查預習

課件:1長廊柱子橫檻

2佛香閣排雲殿畫舫堤岸

師:先指讀,佛是個多音字,誰知道它的另外一個讀音?讓我們一起讀

二朗讀感知理清順序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課文中告訴我們走的順序,走的路線的句子有很多,比如:“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再讀讀書,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劃下來。

交流畫的句子,課件出示齊讀體會一下作者的遊覽順序板書遊覽順序

師: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

師:作者先到了哪,又到了哪,最後到了哪呢?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三深入感知,品讀文本

1長廊

長師:作者説,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現在就讓我們就跟隨作者先到長廊去看一看它到底因為什麼才有名?課件請同學們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生讀

師:説説吧。他覺得是長廊的長讓它出了名。你覺得呢?你呢?

(你也有相同的感受,課文裏是怎樣寫的,a你能來讀讀嗎?

畫多師:你能告訴大家橫檻上畫着什麼嗎?

師: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那就仔細來看吧!課件

師:你覺得長廊內還可能畫什麼?

師:a你知道的可真不少,讀一讀吧。b想象力真豐富,帶着這種想象來讀讀吧。c把你的想象送到文中讀讀吧。圖句子

師:a這麼多的畫繪在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上,該是怎樣的美景啊,誰來讀一讀?

景美師: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透過這個滿字,(課件)你能感受到什麼?

師:a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出來?

師:七百多米的長廊啊,兩旁都栽滿了花木,可見花真的不少,所以作者説,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6生接讀,(生只答另一種)

師:總結美讀同學們,站在這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上,看着綠色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頭頂着五彩畫卷,聞着撲鼻的花香,該是怎樣的感受啊,誰能連起來讀一讀?配樂

師: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此時此刻就是你站在這紅綠相間,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裏,任花香一陣陣撲來,你的心情怎樣?

a你能通過讀也讓我們感受到嗎?

師:長廊看似平常,但卻用它的長,它的畫表現了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這就是它的有名所在。讓我們合作着來讀一讀這段文字,老師讀藍色部分,找同學讀黑色部分。紅色部分我們一起讀。

2昆明湖

師:走完長廊,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説説吧,你都看到了什麼?課件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正前面。誰來讀讀這句話。課件

師:正前面,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請同學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在這面鏡子裏你看到了什麼呀?

師: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那麼輕,那麼慢,説明它們?

a能不能來讀一讀呢?

b感受到他們的想法了,但沒那麼強烈,誰再來?

c他們滑得那麼輕,那麼慢,説明它們不想?請你來讀讀吧。

d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有誰忍心打破它呀,誰再來?

師:難怪乾隆皇帝曾這樣稱讚它:師課件“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邊風月屬昆明”

3橋

師:現在就讓我們走近昆明湖,去看一看他的別樣風光,老師想請3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指名讀,3個好的中間邊上)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你看到了怎樣的風光

師: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師:看!這就是十七孔橋,古老的欄杆,整齊的橋洞,在這座漢白玉石橋上,還有544只小獅子呢。

師:你們看,它們有的?這只是我們看到的幾隻小獅子,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呢?齊讀。

師:作者還告訴我們,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裏的橋有什麼特點。出示課件。

師:你覺得這裏的橋有什麼特點?

師:這些橋幾乎彙集了中國古典橋樑的所有形式,單看橋就這麼引人入勝了,更不用説其他景色了,難怪作者會説課件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風景,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師:説到底就是要告訴我們:課件開始説到底還是想告訴我們:課件結束

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大家看看這兩個句子都在課文的什麼位置?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看看這兩句話裏都用了一個什麼詞?板書美麗

師:這種方法即可以突出事物特點,又可以加深印象,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着用上它。

四暢遊園林,延伸作業

師:品讀着靜靜的文字,感悟着作者的寫法,我們一起遊覽了頤和園。課下,希望同學們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