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意義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85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意義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分數意義説課稿

分數意義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讓學生在説一説、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等實踐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4)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説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是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方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通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説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準備一把米尺,讓學生測量黑板的長度,在測量中發現不能正好得到整數,那麼引發學生想到用分數去表示剩餘的不足,這就引出了分數的產生。

2.讓學生利用學具一個圓片、一根細繩、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紙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4,領悟出可以把一個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然後出示五個蘋果和六個熊貓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其中的1/4,讓他們用八支水彩筆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3.在學生動手操作比較歸納出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得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説一説分數的意義,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一)分數的產生

通過讓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發現剩餘的不足,提出問題剩餘的不足怎樣來記呢?然後在展示古代人測量物體長度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分數那時就已經產生了,最後通過展示兩個孩子分東西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做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理解單位一的含義

教師先展示一個平均分成四份的長方形,讓學生自己説一説這裏1/4的含義,然後再讓學生利用桌上的學具自己通過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其中的1/4,請學生代表到投影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緊接着教師出示平均分成四份的一條線段和一個圓,讓學生説一説這裏1/4的含義,引導學生説出可以把一個長方形、一個圓、一條線段看做一個整體,隨後展示四個蘋果,讓學生説一説其中1/4的含義,引導學生説出可以把四個蘋果看成一個整體,然後出示六個熊貓的圖片,提問學生能不能把六個熊貓看成一個整體,緊跟着提問學生還可以把生活中的那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這時提出單位“1”的概念。接下來回到熊貓圖片讓學生看圖片自創作出一些分數,同時教師板書學生説出的分數,並帶着學生分析分子分母各是什麼含義,這時教師叫學生隨機説幾個分數並説説它的含義,最後讓學生自己先總結分數的意義,然後教師歸納補充得到分數意義完整的概念。

3.分數單位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説一説整數425的計數單位,然後指出分數也有計數單位叫分數單位,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複述分數單位的意義並舉例説明,在這裏引導學生歸納:分數單位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也就是若干分之一,也就是説分數單位是有一個分數分母來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最後通過學生和教師配合做的小遊戲加深學生對分數單位的理解。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在提出分數意義的概念後分糖果得這道練習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後面的三道練習都是通過具體實際鞏固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

3.隱藏香蕉的這道題是訓練學生變換思維去考慮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先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的收穫,然後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意義説課稿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為後序學習活動積累經驗。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概括。

教學難點:多個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教學過程:

課前小活動:老師手裏拿了幾隻粉筆,用數字幾表示粉筆的支數?現在老師手裏拿了這麼多粉筆,誰能用數字1表示這麼多粉筆嗎?(一些粉筆,一堆粉筆,一捆粉筆,一把粉筆)師:看來很多粉筆放在一起,也能用數字1表示。如果老師把這些粉筆放在一個盒子裏,你還能用1表示出這些粉筆嗎?

一、直接導入,喚醒舊知

出示分數四分之一,讓學生讀出這個分數,問:是什麼數?關於分數,你瞭解了什麼?(分數的組成---分子分母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線分別表示什麼?分數表示什麼?)

師總結: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進一步研究分數。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構

(一)、以舊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師佈置了作業,請你在一張紙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請大家拿出自己所創造的分數四分之一,説一説你是怎樣創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彙報反饋,進入探究。

(1)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讓學生説出自己的創造。老師有意識的找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對比找出共同點,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板書: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還有學生畫了四個物體,如四個三角形、四個圓形、四個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們一起看一下: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指着説:四個三角形中一個塗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師:一個塗色的三角形是誰的四分之一?使學生明白這一個塗色的三角形是這四個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師強調,原來你把這四個三角形看做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幾份組成的,每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怎樣才能讓人一眼看出你這四個三角形是一個整體呢?引導學生説出在四個三角形外面畫一個集合圈。怎樣讓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導學生用虛線分開。這樣以來別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個三角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分,塗色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個四分之一。讓學生用剛才的一句話説説自己平均分的四個圓形、四個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為分數的概念學習做好鋪墊。

(3)進一步理解表示多個物體的

學生利用給的三幅圖依次表示。(一個集合圈中有8個三角,另一個集合圈內有12個三角,第三個是空白圈。)

學生動手操作,然後反饋操作情況。誰選了八個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説説你是怎樣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個三角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塗上顏色,就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誰選了12個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誰選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這個圈平均分成四份,一份塗上色,塗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隨即課件演示。

大膽猜測,這個空白集合圈內可能放的是什麼東西?(蘋果、圓形、正方形、人、鉛筆……)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個,(1個,4個、8個、12個……),師問,可能是2個,3個5個嗎?學生搖頭,師隨即課件演示把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把5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師:看來一個物體能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平均分,一個物體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能用自然數1表示,我們還給它起了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什麼?請看課本68頁中間一句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麼?思考這裏的1為什麼加上了引號,使學生明白,這裏的1不僅能表示一個物體,還能表示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所以加了雙引號表示特定的含義。

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想到哪些分數?説一説

(4)、理解分數的意義

①在練習紙上想辦法創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數。學生彙報作品。學生一邊展示給大家看一邊説,説完把作品貼在黑板上。如把14個方框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單位1的七分之一;15個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單位1的五分之三……

②對比這幾幅圖,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交流的結果。師總結像這樣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説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個自然數。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引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看書68頁,什麼叫分數。讓學生讀一讀,找出重點詞,畫出着重符號,讀一讀,讀出重點詞,邊讀邊理解其中的含義。

(5)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

剛才大家動手分出了很多分數,這一部分都是幾分之一,這些表示幾分之一的分數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是什麼,看課本68頁最下面一段話,讓學生自己理解什麼是分數單位。

師反饋:對照剛才學生分的幾分之一説,這裏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個分數單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數單位……,那麼五分之三的分數單位是什麼,五分之三裏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

(1)、班裏的班長***佔一他所在一橫排人數的幾分之幾?他佔所在一豎列人數的幾分之幾?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五個1角,1個五角共五個硬幣。(2)、

一個硬幣

是硬幣總個數的(),

是總錢數的()

(3)、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筆中的1枝,用分數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筆。

3、要剩下,應取出()枝彩筆。

四、回顧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意義説課稿3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國小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而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對它的理解和掌握,關係到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新課標指出,我們要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運用已有的數學概念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要掌握正確、清晰、完整的數學概念,既依賴於學生的數學認知狀況,又依賴於教師的教學措施。只有加強概念教學,才能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各種數學能力。

本課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學習活動,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了學生,讓學生小全員參與,共同探究。圍繞核心概念進行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他們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

説教材:

知識基礎:學生在二年級時學習了平均分,對於平均分及除法已經深刻理解並掌握。在三年級上的時候,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加減簡單的同分母分數。

《分數的意義》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的第一小節60-62頁分數的產生 分數的意義,屬於數與代數的領域。這個單元包括六個內容。

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本節教材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三段,即三個層次的內容組成。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能使學生比較完整地建立起分數的概念。

本節課是這部分知識的起始課。要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比較完整的從分數的產生,從份數與除法

的關係等方面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而學習並理解與分數有關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約分、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的技能。對於國小生而言,分數比較抽象,目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分數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較困難的。教材的編排比以往更重視用直觀的手段幫助學生體會、理解有關知識。

這些知識在後面系統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題時都要用到,因此,學好本單元內容,尤其是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順利掌握分數四則運算並學會應用分數只是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的必要基礎。

説學情:

既然學生在三年級就已經認識了分數,那麼到了五年級,他們對於分數究竟還知道些什麼?這節課的起點應該在哪兒?帶着這個問題我對學生進行了一項前測:

要求:一個分數 ,用你喜歡的方式説明它的含義(畫圖、文字敍述等等)。 情況如下:

結果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畫圖的方式,用一個實物,如一個蘋果,一塊麪包或者是用一個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個別1個孩子選擇了線段圖。事實證明學生掌握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通過以上分析,孩子對於分數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準確地描述把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得到一個分數。那麼本節課的教學中應注意些什麼呢?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為了比較完整的建立起分數的概念,應該利用三年級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為基礎,提供平台,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動獲取知識;思考二:要找到把許多物體組成一個整體平均分與把一個物體平均之間的內在聯繫,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並強調單位“1”的概念,揭示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思考三:另外根據五年級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正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並且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既要對學生的形象思維給予支持,也要

為學生的抽象思維提供可以發展的空間。學生只有在現實的情境中體驗,並且去操作,去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內容,真正理解分數的意義這一抽象概念。

説目標: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對高學段的要求及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體會單位“1”的 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分子、分母及分數單位的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辯證地認識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單位“1”的理解

教 學 方 式: 體驗、探究式學習

教學手段説明:以大量學具為載體,引導學生想一想,動手畫一畫,分一分,親身體驗,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的基礎上積累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説流程:

見課件

説教學過程:

第一大環節:本課的開始通過分一個月餅,產生引出在分物或測量時,在分物或測量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是:

第二大環節:

第一層: 回顧舊知:教師為學生準備學具,一個蘋果、一個月餅、一個正方形、一條線段,表示四分之一,並説明自己所分圖形表示的含義。

觀察我們剛才分的這些物體,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分的都是一個物體)最後引出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可

以用分數來表示。

設計理念:引領學生感受分數的產生,通過分一個物體,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 經驗,讓學生初步感受分數的含義。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課伊始,在輕鬆的聊天環境中,引入分數,勾起學生對分數已有知識的回憶。在接下來的一系列學習中,引導學生理解可以把什麼平均分,“在生活中”還可以把什麼看做單位“1”。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將抽象的分數具體化。

第二層: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擴展單位“1”

1、 通過分一些物體4塊月餅,8塊月餅,20塊月餅,一大堆月餅的四分之一,

讓學生觀察,教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設計意圖:數量逐步遞進的月餅的設計就是對於單位“1”擴展的一個考慮,學生感到自然,易於接受單位“1”的概念,

2、 同時讓學生觀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麼相同和 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學生能夠逐步體會到用分數來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3、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單位“1 ”

設計意圖:擴展對單位“1”的認識,能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感知分數與平均分什麼物體及物體的數量無關。

第三層 :動手操作分6個月餅,體驗分數得到的過程,豐富對分數的認識

通過把六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3份、6份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分月餅,表示每種分發用分數表示,並得出每種分法相對應的數量,從而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探究,教師監控:為什麼同樣是平均分、同樣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結果卻不同呢? 小結:同樣是把6個月餅看成一個整體,可以平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平均分成三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的份數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設計理念:《課標》中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本節課從傳統的書本知識向學生的生活數學開放,把學生的個體知識,直接經驗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知識,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讓預設的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開放的納入到學生

的直接體驗中體會單位“1”相同,分的份數不同,得到的分數也不同。在此環節中學生自己動手去分一分,興趣高漲,真正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由具體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第四層:概括分數的意義

1、讓學生觀察這些分數都是怎樣得到的?

預設: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學生邊説教師邊板書)監控:若干份指的是什麼?(分母)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什麼?(分子)

小結:我們在把一個物體平均分的基礎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進一步認識了分數(板書: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拓展對分數的認識。

第五層 揭示分數單位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分數(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預設:分子都是1,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這樣表示一份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第三大環節:分層練習,深化提高:

練習1,的設計意圖:藉助直觀展開練習,發散學生的思維,鞏固分數的意義。選擇不同的單位1

練習2,三個猜一猜的練習更加深學生對於分數量、率對應關係的理解,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為分數應用題做好鋪墊。

練習3,是一道開放題,拓展學生思維,數學課是思維的體操,讓學生充分動腦。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課的設計特點:

1、能抓住學生的認知起點進行教學。

布魯姆説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對一個五年級學生來説,“分數”的知識決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準

分數意義説課稿4

一.説教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數學人教課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百分數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教材首先説明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百分數,初步使學生知道百分數的重要性,然後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百分數的意義,最後説明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1.呈現生活情境讓學生認識百分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數意義。正確讀、寫百分數。明白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哪些不同。會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綜合概括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學會交流與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與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讓學生體會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二、説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下的教學方法:

1、選擇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情境導入新課,為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資源。新課開始,聯繫學生生活的具體實例引出百分數,再讓學生試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百分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順勢引導出百分數的讀法,從而建立對百分數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圖片中的幾條信息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理解這幾個具體百分數的含義,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通過一組題,讓學生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和聯繫,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接着問怎樣把上題中能改寫成百分數的兩個分數表示成百分數的形式,引出百分數的寫法,讓學生試寫,並提出在寫百分數時要注意什麼事項,最後閲讀第78頁百分數的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學習了百分數這些相關的知識,再通過討論和比較突現出百分數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原因,是便於比較,從而説明了運用百分數的優點。這樣教學循序漸進,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同時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説學法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2、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四、説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幻燈片出示第77頁的四幅圖:

師:同學們看這四幅圖,你能讀出上面的數學信息嗎?

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上面這樣的數?(出示和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

2.師:像18%、50%、64.2%……,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3.引導出百分數的讀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題。

師(引語):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到處都有百分數,人們為什麼這麼喜歡運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麼好處?百分數代表什麼含義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它。(板書:百分數)

(二)、自主探究,解讀百分數意義。

1.探究百分數的意義

(1)出示四幅圖中的第一幅圖,説一説圖中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師:近視率中的`三個數據,説明了什麼問題?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數及它表示的具體含義。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收集的百分數,結合自己對百分數的理解,説一説它們 具體表示什麼含義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3)歸納總結百分數的意義。

總結: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師: 看來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比的關係,所以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1)(投影出示):下面哪個分數能用百分數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噸,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學生先觀察,再彙報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來説一説百分數與分數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學生先討論,再彙報交流。

3.教學百分數的寫法

主要分三個層次:

(1)試寫:將上面兩個分母是100的分數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寫)

問:那你能説一説在寫百分數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2)閲讀教材第78頁。

這個符號“%”叫什麼?(百分號),我們寫百分數時注意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

(3)練習:寫出下列各數。(投影出示)

4.運用百分數的好處。

形式:討論三名運動員的投籃命中率來説明運用百分數表示便於比較。

(三)、應用實踐

1.判斷。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分數的理解,和分數的區別,讀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 )

(2)、小紅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讀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45%。 ( )

2.閲兵材料。主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為祖國強大的自豪感。

師:今年是祖國60華誕,在國慶閲兵儀式上,老師收集到了這樣的一些信息:

(1).鐵流滾滾,氣勢如虹,30個裝備方隊以嶄新陣容即將接受檢閲。受閲裝備全部由中國自主研製和生產,90%的裝備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2).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決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中國對人類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看到這些信息,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

3. 遊戲激趣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現在我們來輕鬆一下,領大家玩一個“你猜我猜大家猜”的遊戲。

(1) 猜百分數:

百發百中(100%);十拿九穩(90%);百裏挑一(1%);一舉兩得(200%)

(2)猜成語:

100%的命中率(百發百中);生還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課小結

1.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2.百分數的應用;3.與分數區別和聯繫。

分數意義説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説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77至78頁的內容。

2、説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本單元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但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十分準確,學生極易把百分數等同於分母是100的一般分數。因此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與區別,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結合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教法和學法: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説過“知識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線,主要採用情境激趣法、觀察法、指導點撥法、討論法與歸納法等教學方法展開教學,真正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角色。

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達到概念的自主建構,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生蒐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悟體驗;

1、創設情境,引入分率的比較方法;

我首先播放安陽市打造“國家級園林城市”以來,近期綠化情況的圖片。引出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把安陽建設的更美、更靚,安陽園林綠化管理處準備購買一批樹苗,面向全社會招聘植樹公司,前來報名的有兩個植樹公司(課件出示表一):

表(一)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

A23

B27

我提出問題:如果你是安陽綠化建設的負責人,在招聘植樹公司時,你會選擇哪家公司?學生經過思考和交流不難得出:因為沒有種植的總棵樹,所以不能判斷出應選哪家公司。

課件出示表(二):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

A2325

B2730

我提問:現在表格內有了種植的總棵樹,你現在能做出選擇嗎?我預設學生一般會出現兩種方法:

(1)用減法求死亡棵樹(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5-23=2(棵)23÷25==

30-27=3(棵)27÷30==

因為B公司的死亡棵樹選A公司

少,所以就選B公司。

我的`教學策略是:當出現第一種方法時我會用語言點撥,使學生意識到這種方法不科學;當出現第二種方法時我會結合學生的彙報,將每個公司的成活比率在黑板上板書出來。由於不能一眼看出這兩個分率的大小,繼而學生採用通分的方法比較出結果:A公司的成活比率較高,選A公司。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是要通過比較分率,才能獲知正確的結果。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分率上來,為學生下面更好的理解百分數是一個分率,構築了良好的思維基礎。】

2、完善情境,引入百分數;

我首先發布消息:C公司也要來參加競聘。接着我給出C公司的資料課件出示表(三):

植樹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成活棵樹佔種植棵樹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232523/2592/100

B27309/1090/100

C192019/20xx/100

我提出問題:現在又該選誰呢?學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這些成活比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比較出結果:C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選C公司。我會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到黑板上。

我繼續發佈信息:又來了D、E、F三家公司參加競聘。這時我給出D、E、F三家公司的資料,課件出示表(四):

植樹

公司成活棵樹(棵)種植棵樹(棵)種植棵樹佔成活棵樹的幾分之幾

(成活比率)

A2325

92%

B2730

90%

C1920

95%

D4750

94%

E3740

92.5%

F297300

97%

我提出問題:現在又該選誰呢?學生通過觀察表格中6家公司的資料,發現如果還用通分太麻煩了?這時老師用語言點撥提醒,學生很快得出結論:把這些分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後引領學生把表格中的分率進行轉化,很快比較出了結果:選F公司。老師乘機揭示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分數意義説課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國小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分數的意義》。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首先來看教材分析。

一、説教材

分數是國小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分數概念的教學是分數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把分數概念由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開始。學習本教材之前,學生已初步瞭解分數的概念是“平均分”,但對於單位“1”的認識還侷限在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之內。因此,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從而全面理解分數的意義,為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打下堅實基礎。

鑑於此,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我擬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説一説、分一分、寫一寫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成勇於探索的精神,認同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這樣的三維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更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採用直觀演示—引導探究—觀察比較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手、眼、口、腦等多種器官參與認識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學法上我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通過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體驗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處處皆數學”。

三、説教學過程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我以“激趣導入,喚醒已知——自主探究,概括新知——巧妙聯繫,強化訓練——課堂總結,全面昇華”四大主線貫穿全課,併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一)懸疑激趣、喚醒已知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是支撐和推動學生投入學習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在導課環節將“一分為二、七上八下、百裏挑一、十拿九穩”四個成語引入課堂。提問學生,你能説出這些成語所隱含的分數嗎?在學生正確回答完後,我接着説,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分數的興趣,又喚醒了學生的舊知,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究中。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我以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幅圖,請學生説出各部分分別代表幾分之幾。在學生初步感知分數意義的基礎上,我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課件出示6只熊貓提問學生,你能平均分嗎?可以有集中分法?每份可以用什麼樣的分數表示呢?在小組討論結束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我們可以把6只熊貓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1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的1/6;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2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1/3;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3只熊貓就佔這個整體1/2。我們把6只熊貓組成的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在數學中我們稱它為單位“1”,並引導學生區分單位“1”和平時的自然數1的'不同,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後,老師設疑:你能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8個正方體,自己創造一些分數嗎?你還能用分數表示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裏面佔幾分之幾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悟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分數,也準確説出了自己在小組以及班級裏面佔幾分之幾。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單位“1”和“平均分”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我提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説分數的含義,老師綜合學生回答,概括總結出了分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流程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更深刻了,並對分數單位建立了清晰的表象。

(三)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使本節課能夠面向全體學生,我在設計練習時儘量做到有梯度、難易適度、適時適量。

基本練習:看圖讀分數,並説出分數的具體含義。在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分數的意義同時,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科普知識的宣傳。

提高練習:猜一猜活動。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從第二個紙盒裏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6,第二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學生順利完成後,我順應學生的想法提問,同樣都是1/6,為什麼兩次的小棒總數不同呢?學生在辨析中明確: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6份,1份就是它的1/6。同時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生體味單位“1”的變化,既強化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課堂小結

我將此環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性總結,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體驗。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情感性總結,我會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

(五)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會讓學生在課下和家長交流今天的收穫和感受,從而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並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

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應該是簡潔明瞭整潔美觀,重難點突出,能夠對學生理解本節知識有一定的強化作用,因此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説課,感謝各位老師的聆聽!(鞠躬)

分數意義説課稿7

一、説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為以後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於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對學生學習有着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並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並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藉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為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説一説、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説教學流程:

為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1、創設情境,認識 “1”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4、藉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5、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6、學生談收穫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 “1”

説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説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為“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麼,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繫,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藉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塗一塗,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為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藉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慾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昇華 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穫,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麼數?你能説説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説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分數意義説課稿8

今天我所講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基礎,百分數的意義是分數意義的延伸,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潤、折扣等實際問題,是國小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教材先聯繫生活實際呈現了程序格式化進度、服裝面料和裏料的成分、汽車銷售情況的百分數,再結合實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最後教學百分數的讀寫,這樣的內容編排,不僅注重了知識的遷移,體現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還有利於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在知識準備上,他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這為學生在理解分數的基礎上,完成對百分數意義的自我建構打下了基礎;在生活經驗上,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了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地讀出百分數,但還不能從數學的角度準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在學習能力上,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看書學習能力、根據具體問題主動預習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與區別,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顯得尤為重要。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情況的考慮,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結合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於:

1、我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我能辨析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繫和區別,能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會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優越性。。

教法學法:

本節課本着“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原則,採用“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藉助導學案,通過“三學一練一測”,即:三學:獨學自探、合學互探、展學提升;一練:隨機練習;一測:當堂檢測,引導學生採用獨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親身經歷“認識——完善——理解——應用”的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這裏我要特別説明的是:本節課我雖然採用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流程,但並沒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個環節都進行了適當的點撥,在放手中又適時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學生能在導學案的引領下更有效的展開自主學習,從而節省教學時間,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另外為了有效解決課內40分鐘完不成既定教學任務這一矛盾,我有意將獨學自探環節的內容作為預習作業,讓學生在前一天回家獨立完成,之所以這樣做還有另外的兩個原因就是:四年級一年我曾以這個班為實驗班級,進行了個人市級實驗課題《國小數學教學中有效預習策略的研究》的實驗研究,學生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這種提綱式預習作業對他們來説完成起來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將獨學自探環節作為課前預習,也能使課堂上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學習,展示提升及鞏固練習,不知道這些算不算是本節課的瑕疵.)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課前預習,獨學自探

按照教師出示的導學問題,學生自己研讀教材內容,進行獨立思考,理清知識體系,弄清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以及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等問題,完成隨堂筆記。這裏還創設了讓學生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一些這樣一個拓展問題,力求讓學生體會百分數更易於比較這一優越性,從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吃得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拓展問題僅供有能力的同學去探究思考,不作為小組展示內容)。這一環節安排在講授新課的前一天,作為預習作業佈置給學生。在新課開始前教師對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進行初步的檢查,並給予評價。

第二環節:分享信息,引入新課

陶行知先生説過“生活即教育”。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所以課前佈置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實際應用的百分數的作業,開課伊始先讓學生展示蒐集到的百分數,然後教師通過課件展示自己蒐集到的百分數,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起學生深入學習新知識的慾望,從而引出新課。

第三環節:分步引導,自主學習

第一步:合學互探

首先小對子間互相檢查學習筆記,用紅筆修正補充,並根據完成情況作出等級評價;然後各個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修改隨堂筆記,準備預展。

第二步:展學提升

各個小組通過抽籤明確各自的任務(其中每一個展示單元由一個小組展示,一個小組補充),教師在各組彙報過程中進行隨機的點撥指導。如:強調“%”書寫時要注意斜線兩側的兩個小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被誤認為零;對學生填寫的百分數與分數異同的表格進行指導。在學生完成展示任務後,找同學講解拓展問題,並通過課件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瞭解將命中率化成百分數更易於比較誰的投籃命中率高,體會百分數的優越性。

這裏我想着重説明的是:這節課上我嘗試着將教材中“你知道嗎?”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在學生探究完百分數的讀寫之後,讓學生閲讀這一材料,既能鞏固所學知識,體會百分數的廣泛應用,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教材中的“你知道嗎?” 穿插於全套教材,內容豐富,極具典型性和概括性,無論是從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學科間的橫向聯繫,促進學生知識的生活化,還是從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等方面來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這個版塊是作為一個非正式的教學內容呈現的,教學目標是隱性的,所以很多教師對這一版塊的內容並沒有足夠重視,基本上是視而不見,或者只是簡單的説一句:“課後自己讀一讀”。今天這節課我將這一內容作為一個探究的小問題來處理,方法也未必就恰當,但我也是隻想做一個小的嘗試,也想用這種方式來“拋磚引玉”。

第四環節:同類演練,達標檢測

第一步:隨機練習

首先通過完成書上的讀、寫百分數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然後讓學生説出所給信息中百分數的意義,並談感受,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教育;又通過看圖説百分數這樣一道開放式練習,進一步檢查學生們對百分數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二步:當堂檢測

有效的練習設計可以使學生達到鞏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所以在隨機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當堂檢測試題。學生獨立完成當堂檢測練習後,由老師批閲組長的練習,組長批本組組員的練習,併為有錯誤的同學講清錯因,實現“兵教兵,兵強兵”的目的。並設計了趣味練習,讓學生根據成語寫百分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有機整合。

第五環節:總結評價,反思提升

首先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學習收穫,再次鞏固所學知識;並讓學生用百分數説一説對老師的課堂評價和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並根據課堂上所記錄的分數,評選出本節課的最佳小組。最後通過兩句名言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教學始終都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雖然我竭盡所能,但由於能力有限,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導學案的設計,還是在教學流程的把握方面都還有許多的不妥之處,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謝謝。

分數意義説課稿9

一、教材分析

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們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 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國小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們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們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們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們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們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説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們: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們,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們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們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們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們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們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們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説説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們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們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們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説説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們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們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們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們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們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意義説課稿10

説教材:

1、本單元內容的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分數的產生及意義》位於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主要學習內容有: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並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和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

説教法:

牽引法-----學生已經能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若干份,並能用分數準確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導學生由平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分一些物體,知識牽引過渡,降低了學習難度。

歸納法-----在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平分一些物體,得到一些分數,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進而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指導練習法-----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後,通過幾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説學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討---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知道單位“1”是什麼,平均分了幾份,這樣的幾份表示什麼。學生在獨立思考後,再小組探討、交流、彙報,理解各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猜謎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從中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如:一分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課件出示)

(1)將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這一份怎樣表示?能用整數表示出來嗎?

(2)課件出示蘋果圖,學生用分數表示出來,問有什麼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歸納:分數的產生、意義。

2、認識單位“1”

我為各小組準備了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運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分,在分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師強調説出單位“1”的含義,不僅指一個物體,還可以是一些物體。(課件出示)

(2)學生舉例:加深對單位“1”的認識。

(3)説明: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單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讓學生自學分數單位(出示課件教學)

(1)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強調“其中的一份”。

(2)指導完成P64的第8題。(課件出示學生做,讀出分數,並説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三、新知運用

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做,當堂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小組比賽,學習積極性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再總結。

説板書設計:

板書了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重點板書了分數的意義幾分數單位的概念,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學生的預習彙報引出教學課題及學習目標,讓學生對照目標進行學習。我設計了讓學生把學習材料平均分,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並用分數表示出來這個探究活動。在小組進行平均分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得到一個物體的小組很快分了出來,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這個圓的四分之一,得到幾個或多個物體時學生就不會分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及時進入到每個小組參與並指導分法,但因時間關係,不是每個小組都進入。因此,當我指名一個小組彙報時,就出現了“把9個圓平均分給6個小組成員,每人得到六分之九”這個分數,與我教學的進度內容不符,我的課堂隨機能力相當弱,我沒有給學生肯定,因為我沒有想到這組的學生會得到這樣的分數(這是後面才學習的分數與除法的應用),我的冷處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差,更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扼殺,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過這節課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今後我要加強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數意義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説一説、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説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説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説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説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為了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着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着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閲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意義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資料。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分數的產生,經過分物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進取性,並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分數的意義,經過分鐵釘、分硬幣的實例,學生對“整體”有正確的認識,既能夠是一個物體,也能夠是一些物體,從而強調出單位“1”。在此基礎上再給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進取的思考、主動、創造性的學習,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需要教師多關注、多引導,在課堂上多提問,充分的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經過説一説、分一分、折一折、寫一寫等體驗活動,認識分數的產生,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實踐中領悟必須的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實踐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創設互相協作,進取探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分數的意義。

難點: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

五、説教法和學法

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構成過程,學生經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立足點,藉助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進取性。

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複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經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後經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説一説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彙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終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環節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麼平均分後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那裏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能夠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之後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説説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説一説把什麼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於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説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説出,對於最終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後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並板書——分數的意義。

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試着説一説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並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説一説,第(3)小題,經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係。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説明什麼是分數單位,之後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裏相互説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説一説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忙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瞭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且説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麼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説一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並明白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塗一塗,由於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一樣,每次需要塗的桃的個數也不一樣,有利於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異常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經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係,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經過不一樣形式的練習,不僅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後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環節四:課堂總結,全面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的收穫有哪些。

經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本事。

七、説板書設計

為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我的板書注重條理清晰,易於學生理解。

分數的意義

1.單位“1”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整體

2.分數單位:單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

分數意義説課稿13

一、指導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將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後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三、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説、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史。

(2)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2、能力目標:

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態度的價值觀:

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的概念。

六、説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七、説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八、教學流程: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1、請一個學生用米尺測量黑板的長,説一説用"米"作單位,測量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

2、在古代,人們已經遇到這樣的問題,請看第60頁上面的插圖。

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請看第60頁下面的插圖。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例子説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這一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分數有了初步再現,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二)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 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説一説、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為兩次,第一次藉助小旗圖,(課件)以教師首創了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他們創造的慾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於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節成功教學之後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把8面小旗,6只熊貓分別看作了一個整體。"從而再一次揭示了一個整體,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説"我把一張餅看作一個整體,把4個棋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後藉助一組練習題,通過對1/2、3/5兩個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

4、巧妙練習,強化意義

比如為"1/4"這一分數配圖(課件)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這裏有一個分數,你能試着給它配幾幅圖嗎?配出一幅的是達標,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優秀。"藉助激勵性的語言,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的作品。那麼同是分數1/4,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為學生假設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來的圖是不一樣的。藉助為分數配圖這一環節,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分數的意義。

(三)媒體演示,揭示產生

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造一種寬鬆、愉悦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課件)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四)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這堂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課堂實踐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學設想,使我得到很多啟發。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對於教學目標的重新認識及由此採取的相應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我認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 確定基礎與發展並重的教學目標

以人發展為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2、 着力於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並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揮創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悦,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 營造民主、寬鬆的探索學習氛圍

這節課從一開始到結束,始終處於熱烈的氣氛之中,平等的師生關係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於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課都在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

分數意義説課稿14

一、 説教材

(一) 內容地位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為以後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從而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由此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和學生的實際操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12根小棒

二、 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打算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合作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判斷的能力。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開發與增強,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説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分數的產生

課件展示P60的情景圖,從圖中你能讀到什麼?

可能回答:“在進行測量時,有不足整數的線段。”或者“兩個學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時,我會指出:像這樣的測量、計算、分物時不能正好用正數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人們就引出了新的計數方法——分數。關於分數,我們在三年級就已經初步接觸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這樣的設計採取簡潔談話、自然引入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分數的產生的必要性,更讓學生體會出數學就在身邊,隨時應用於生活之中。)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課件展示“一塊餅平均切成2份”,並説明這是根據生活實際的需要產生的,並讓同學舉例説説生活中各種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學生可能會説:一個蘋果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後對比任意切成兩份的情形,讓同學們意識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後課件展示“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一條線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強調平均分的概念。

(通過學生的回顧已經知道的“分數“知識,使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

3.創設情境

課件展示P61主題圖,結合圖中的5幅圖分別説説1/4各代表的含義,並讓同學們説説將這五幅圖歸類(注重引導學生説出前三幅圖是將一個物體平均分,後兩幅圖是將多個物體平均分)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把平均分一個物體和平均分一些物體聯繫起來,從而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 啟發引導,自主探究

1.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整體”和構建單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題:

“6只熊貓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首先,課件展示6只熊貓,問學生:有幾種分法,每份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稍後請每組派出代表進行回答,這時候,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6。也有可能説: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3。還有的同學説: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2。在同學們回答後,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然後進一步啟發學生:這三種分法有什麼共同點?學生通過觀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三種分法是把6只熊貓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2.鞏固練習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問: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能把這12根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嗎?怎樣用分數表示?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很快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這時候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多媒體演示每種情形。

小結:通過上面例題的講解,我會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以前我們把一個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現在我們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也可以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像這樣把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積分都可以用分數表示,而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為單位“1”。)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的概念,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強化訓練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和理解分數單位,我通過多媒體可見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剛才同學們在平分12根小棒的時候得出了多種分法,將他們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總體的1/3,其中的2份是總體的2/3,其中的3份是總體的3/3。同樣等分成4份或6份,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分數。

(課件展示分數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稱)除此之外,像這樣的1/2,1/3,1/4,1/6,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

(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為分數單位)

(三) 鞏固練習,加深應用

為了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課件展示幾組練習:

練習一:看圖形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的陰影部分:1/4,3/,8,5/9,5/6,並説明每組分數表示的意義。

練習二:用分數表示綠色部分,並説明把什麼看做單位“1”。

(這樣的設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體現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過程。)

接下來出示課本P62做一做。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後,請同學回答,在學生回答完後,請同學分別説出1/2,2/3,3/4,4/5,5/6的分數單位,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四) 小結反思,佈置作業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本課的主要內容:單位“1”的概念,分數的意義。

反思:與學生共同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你覺得自己的表現如何?

作業:課後練習P63-64。

(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 板書設計

(一)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為單位“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為分數單位。

(二) 設計説明:

本節課立足於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從平均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均分多個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與分數單位的概念;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促成知識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希望上述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優秀的説課稿有助於教師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新東方國小網還有更多優秀的國小數學説課稿範文和國小數學説課稿模板供你參考。另外,我們還有三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和六年級數學教案等資料供你參考。

分數意義説課稿15

我説課的內容是《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本課計劃用一課時進行教學。下面我就這節課的內容安排、教學設計與大家交流交流。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本課時的教學是進一步學習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互化的重要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於百分數,學生應該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但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十分準確。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應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4)重點、難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説教法:

自主發現,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幾個例題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百分數的讀、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

五、説學法:

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學生交流、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六、説教學流程:

(一):舉例説明,引入百分數

課件出示近視率的統計、學校興趣小組情況、產品合格率、飲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圖片,讓學生説説發現了什麼信息,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百分數。然後讓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發現的百分數,説説是從哪裏收集的。由此引出課題舉例並板書。

例題1:某兩家養殖公司養殖鴨子的成活率情況,如下:

養殖公司成活鴨子(只)養殖鴨子(只)成活鴨子佔養殖鴨子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 21 30 7/10 70/100

B 17 20 17/20 85/100

我提出問題:哪個養殖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學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這些成活比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比較出結果:B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選B公司。

例題2:增加C、D兩家養殖公司,如下:

養殖公司成活鴨子(只)養殖鴨子(只)成活鴨子佔養殖鴨子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213070%

B172085%

C354087。5%

D29530098。3%

我提出問題:現在哪個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如果還用通分太麻煩了?思考了一下:把這些分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後引領學生把表格中的分率進行轉化,很快比較出了結果:選D公司。老師乘機揭示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自主發現,學生交流。

1、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首先老師引領學生説一説舉例2裏的98。3%、85%含義,做出示範和指導;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説一説百分數的含義。接着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蒐集來的調查資料,説一説其中的百分數的表示什麼意思。引導他們説出什麼佔什麼的百分之幾。在此基礎上,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

2、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

讓學生先自由看書,再小組交流百分數的讀寫法。彙報百分數的寫法,學生容易把百分號寫不好,這裏老師要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做示範。重點指出分母是100的分數的讀法與百分數的讀法兩者的區別,並出示不同的百分數讓學生讀法。

(三):鞏固基礎,拓展提高。

1、展望北京2008

2000年悉尼奧運會

中國獲取金牌數約佔金牌總數的9。1%

2004年雅典奧運會

中國獲取金牌數佔金牌總數的10。3%

2008北京奧運會

中國體育健兒獲金牌總數將佔金牌總數的()%

2、我是小小設計師。這是一個拓展活動。發給每位學生已標明百分數的方格紙,讓他們用塗色的方式設計出喜歡的圖案。讓學生説一説想法。

(四)自我檢測

1、説出每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

(1)一件羽絨被含鴨絨97%。97%表示()

(2)我們班有50%的女同學。50%表示()

2、讀數。

131% 3。4% 88%

3、寫數。

百分之九點零三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二百五十百分之百。

[自我檢測以學習目標為依據,以學習的基本內容為測試內容,可以檢測學生本節課掌握的情況即目標的達成情況。]

七、全課小結:

師:你能用一句含有百分數的話説一説你對今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或者這節課的心情嗎?

八、作業:(略)

九、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百分率百分比)

例題1、2

寫作:85%讀作:百分之八十五

寫作:98。3%讀作:百分之九十八點三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課後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和教學過程,使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有了進一步更深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已有相關知識概念的`理解基礎上進行的特別是分數相關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中,在引入課題時和百分數的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層次清楚,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並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學以師生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突破口,通過自學、合作、交流等形式實現“新知”的建構,充分再現和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中心地位”下移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問題解決的組織者、引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生活實例來引出百分數,學以致用——通過解讀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含義,昇華學生對百分數在生活中作用的再認識,同時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拓寬學生學習數學的視野:學數學不僅僅是為知識而學,更重要的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和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