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軸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8.37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軸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軸説課稿

數軸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説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數與形是數學的兩大組成部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方法,而數軸是數形結合的高度統一。數軸是新人教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再介紹的。通過數軸的學習可加深學生對有理數概念的理解,併為後面引出相反數、絕對值的概念,學習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運算法則、平面直角座標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七年級學生,此階段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在新知的學習過程中,還是較容易出現理解侷限的問題。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A、知識技能:

1、理解數軸概念,會畫數軸。

2、知道如何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能説出數軸上表示有理數的點所表示的數,知道任何一個有理數在數軸上都有唯一的點與之對應。

B、數學思考:

1、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概念。

2、通過數軸概念的學習,初步體會對應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C、解決問題:會利用數軸解決有關問題。

D、情感態度:通過數軸的學習,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進而初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重點、難點(説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點我確定為:數軸的概念。

因為:只要數軸概念真正理解了,畫數軸、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等也就容易了。

本節課教學難點我確定為: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概念。

因為:七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剛開始萌芽。

教有教法,學有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下面談談本節課的教法與學法。

五.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

1、教法: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學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因為新課標和新理念認為,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比獲得知識更為重。基於本節課的特點:課堂教學採用了“情境—問題—觀察—思考—提高”的步驟,使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着觀察、思考、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

根據教材分析和目標分析,貫徹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方法,確定本節課主要採用啟發引導探索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可探索”的環境裏,積極參與,互相討論,一步步地掌握數軸的概念,並通過練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軸概念,從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所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輔助教學

通過課件演示,創設情境,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總結,並派代表發言。教師耐心引導、分析、講解和提問,並及時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肯定與評議,從而突出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形象。

2、學法: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思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告訴學生,學習數學不是簡單模仿、機械操練,而是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研究學習、合作學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成功的一半。

六.教學準備

老師:要充分備課,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教具

學生:要認真預習,準備直尺或三角板

七、教學過程分析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和思維的主戰場。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

通過對已知知識的回顧複習,使學生更易於接受新知識。

(二)、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為了使學生明白數與形的對應關係,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美妙之處,我設計了:

觀察温度計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數與形的對應關係,為學習數軸概念埋下伏筆。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温度計分小組討論觀察,共同發現數與形的對應關係。

接下來,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在一條東西方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杆。隨後我提出問題:“怎樣用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學生小組討論後再派代表回答)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們認識到:考慮東西方向的馬路上一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關係,既要考慮距離,又要考慮方向,從而需要用正負數描述。

前面幾個活動之後,學生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體會,為此我讓學生:

再次觀察所畫情境圖、温度計

並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將其抽象成一條直線。

這樣,就把正數、0和負數用一條直線上點表示出來。

(三)、學習概念,解決問題

通過剛才的觀察、比較,我引出了新課:

1)學習數軸的概念

我先進行講解:

一般地,在數學中人們用畫圖的方式把數“直觀化”。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當然這條直線必須滿足以下三點要求:

(1)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或上)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為正方向。

(3)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個點。

再畫數軸

師生共同歸納畫數軸的步驟,要求學生獨立畫出數軸,並互相交流,老師巡堂並參與交流使學生弄清如何畫數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畫數軸,交流和反思,使學生真正掌握數軸的概念。

3)在數軸上表示右邊各數:

4)指出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下一個活動,填空:數軸上表示-2的點在原點的()邊,距原點的距()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邊,距原點的距離是()。

通過填空,老師引導學生做出課本第12頁的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歸納出數軸上的點的特徵,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數到字母表示的數)能力

課堂練習:

1)課本第12頁的練習1、2題

2)強化練習:

(1)在數軸上標出到原點的距離小於3的整數。

(2)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的整數。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數軸的概念;強化練習是為了培養學生用數軸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如何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

1)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2)畫數軸的步驟:

1.畫直線;

2.在直線上取一點作為原點;

3.確定正方向,並用箭頭表示;

4.根據需要選取適當單位長度。

作業:課本第17頁習題1.2第2題;學生用書同步訓練

設計意圖:通過適量的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還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多做同步訓練。

八、教學設計説明

這節課,我通過五個活動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國中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數軸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温度計表示温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⑷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引入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裏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摺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摺疊處理。

動畫演示:

場景一:正方形摺疊演示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係。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學生活動:各自測量。]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講授新課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範性。

動畫演示:

場景二:正方形的性質

師:這些性質裏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三:矩形的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裏尋找屬於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四:菱形的性質

師:這説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麼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有同學做躍躍欲試狀。]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餘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麼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採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係梳理一下。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首先複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後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並提問: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學生,以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

與温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

(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本套試題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基礎,有創新的命題原則。突出了數學學科是基礎的學科,八年級數學在會考中佔的比例又大的特點,在堅持全面考察學生的數學知識、方法和數學思想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試題的創新,試卷層次分明、難易有度,既有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題,又有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領悟及數學思維的水平客觀上存在差異的區分題,試題的立意鮮明,取材新穎、設計巧妙,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了時代氣息與人文精神的要求。題型豐富多樣,包括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既考查了學生本學期開學以來學習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力。

二、試題的結構、特點的分析

1.試題結構的分析

本套試題滿分100分,三道大題包含25道小題,其中客觀性題目佔30分,主觀性題目佔70分。

2.試題的特點

(1)強調能力,注重對數學思維過程、方法的考查

試卷中不僅考查學生對八年級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考查了學生以這些知識為載體,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的數學能力,國中階段數學能力主要是指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注重靈活運用知識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試卷積極創設探索思維,重視開放性、探索性試題的設計,如第10題、12題、18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如第12題、22題、25題等具有開放性、探索性,有利於考查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析、探求、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閲讀理解、獲取信息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考查

從文字、圖象、數據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程特別強調的。如第10題、14題、18題、題23題等,較好地實現了對這方面能力的考查,強調了培養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視聯繫實際生活,突出數學應用能力的考查

試卷多處設置了實際應用問題,如解答題第24題,考查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數學模型的能力,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感,試題取自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具有時代氣息與教育價值,讓學生感到現實生活中充滿了數學,並要求活學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數學,做數學的意識。

三、試題做答情況分析

試題在設計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後一題難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難度分散的命題思想,使每個學生在每道題中都能感到張弛有度。

通過對八年級數學試卷進行分析,本次測試八年級的段平均分是54分,合格率是73.3%,優秀率是27.8%,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3分。從選取46份試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較好的有第一題的1、2、3、5、7題,第二題的11、15、16、17題,第三題的21、22、23題,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題的24題,答得較差的是第三題的25(3)(4)題。

數軸説課稿3

我説課的內容是七年級教科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數軸"的第一課時 內容。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説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 從標有刻度的温度計 表示温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 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 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 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 目標如下: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 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 培養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 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 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 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 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

不易理解, 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 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 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 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 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 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 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⑷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 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 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 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 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 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 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 髮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 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並教給學生"多 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 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 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 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 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首先複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後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 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 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 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並提問:

(1)零上 5°C 用 5 表示。

(2)零下 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 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 0 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 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 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 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 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 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 因此標上箭頭指明 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 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

2、3…負數反之。 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 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 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學生,以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 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 "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A、 B、 C、 D、 E、 F、 A、B、C 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D 和 F 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 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 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 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 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 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 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 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 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 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 23 頁的例

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 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 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 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 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 23 頁練習

2、課本 23 頁 3 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 P 與表示有理數 3 的點 A 距離是

(1)試確定點 P 表示的有理數;

(2)將 A 向右移動 2 個單位到 B 點,點 B 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 再由 B 點向左移動 9 個單位到 C 點, C 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則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 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 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 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 並能説出數軸上已 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板書設計:(略)

數軸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在數軸上表示負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在直線上表示正、負數》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負數中的例3,學生在第一課時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氣温、存摺中藴含的具有兩種相反意義的量體會到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初步理解了負數的含義。有了第一課時的基礎,學生對正數和負數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活動情境,在直線上表示從一點向兩個相反方向運動後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並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初步體會數軸上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經歷在直線上表示行走距離和方向的過程,體會直線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逐步建構數的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2、在活動中探究直線上表示正負數的方法,學會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解決實際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關注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在直線上表示正負數,體會直線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教學難點: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從學生社會經驗出發,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演示等有效手段,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讓學生展開觀察、猜想、比較、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聯繫生活應用負數等措施,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數感。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填空題

讓學生回憶原來在數軸上表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方法是什麼?舉例説説。(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喚起學生原來在直線上表示數的方法,會用正負數表示兩個相反的量,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然後老師導入:其實在直線上不僅能表示整數、小數和分數,還能表示負數,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關於負數的知識,大家有沒有興趣?這樣把學生帶入學習新知識的氛圍中。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我分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首先出示例3的情境(課件出示)並提出問題:如何在直線上表示他們行走的距離和方向呢?你準備怎麼畫?

學生可能會説:①以大樹為起點,向東為正,向西為負;②0表示起點,向東走2米,表示為+2米,向西走2米,表示為-2米。

獨立畫圖,畫圖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確定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

畫完後,在小組內交流。

在學生彙報畫法的時候,教師在黑板上畫好直線和刻度點,讓學生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

接下來進一步提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小朋友與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呢?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説説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第二層:引導總結(課件演示):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引導學生觀察並交流:從0起往右依次是什麼數?學生數數從0起往左是什麼數?學生數數,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脱離具體的情境,把數軸的點和抽象的正負數對應起來,直觀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

第三層:讓學生繼續探討如何在數軸上表示小數,讓學生找到-1.5處,説出應如何運動?(課件演示)

教師小結:所有的正、負數都可以在數軸上找到它的位置。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填空。

1、數軸上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邊,所有正數都在0的()邊。

2、在數軸上,從表示0的點出發,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到A點,A點表示的數是();從表示0的點出發向左移動6個單位長度到B點,B點表示的數是()。

3、以明明家為起點,向東走為正,向西走為負。如果明明從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這時明明離家的距離是()米。

2、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題(課件演示),集體訂正。讓學生練習在數軸上表示正負數。

(設計意圖:為了鞏固在數軸上表示正負數這個知識點,我找一名同學和我合作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數軸,然後把學習的主動權留給學生,讓一部分同學標出點,然後其他學生説出表示的數,還可以讓同學説出一些數,其他同學去表示,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在輕輕鬆鬆中鞏固了新知)

3、某次數學測試,老師以80分作為標準,將六名同學的成績記為+

4、+

10、-

5、0、+

7、-4,這六名同學的實際平均成績是多少?

①你知道這六名同學的實際成績分別是多少嗎?

②獨立計算,集體反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分析計算,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準確理解負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貼近生活,更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經過了怎樣的探究過程?對於自己本節課的表現你還滿意嗎?

【設計意圖:不但讓學生談知識技能方面的收穫,還着重讓學生談談學習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收穫,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板書設計(課件演示):

在數軸上表示負數上面這樣的直線叫做數軸。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明扼要,便於學生記憶,突出本節重點。)

數軸説課稿5

我説課的內容是

泰山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教科書數學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數軸”。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温度計表示“温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

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習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重要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正負數,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可以給與適當的鞏固複習。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給以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的侷限性,以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教學方法:

七年級學生往往對直觀具體的圖形很感興趣,因此我使用了教具—温度計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讓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的形式貫穿始終。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多動腦、大膽猜、多交流”的合作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同時獲得體驗和發展。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七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下面是教學過程的具體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興趣:

首先複習:有理數包括那些數?

學生回答後讓大家思考:你能説出一些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例子嗎?

(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展示準備好的教具),並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0°C 用 -10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從而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

通過小組交流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1)------(8)

(3)(6)(7)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學生可能出現錯誤判斷,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30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出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30頁練習1、2

2、課本30頁3題(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我採用引導式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都做課本32頁1、2。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與温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

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老師的引導價值才會得到體現。

數軸説課稿6

老師們:您們好!

我説課的內容"數軸"的第一課時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温度計表示温度高低。

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材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丟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

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

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五:教學程序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首先複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後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並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

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學生,以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

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

與温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

(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六: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設想,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數軸説課稿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温度計表示温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⑷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引入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裏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摺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摺疊處理。

動畫演示:

場景一:正方形摺疊演示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係。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學生活動:各自測量。]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講授新課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範性。

動畫演示:

場景二:正方形的性質

師:這些性質裏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三:矩形的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裏尋找屬於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動畫演示:

場景四:菱形的性質

師:這説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麼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有同學做躍躍欲試狀。]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餘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麼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採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係梳理一下。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首先複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後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並提問: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學生,以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

與温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

(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小結

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數軸説課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2節《數軸》。下面,我將從背景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課堂結構和教學媒體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及教學評價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説明。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數軸”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第二節“有理數” 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在引進了負數及分析了有理數的分類後給出的。數軸是理解有理數的概念與運算的重要工具,利用這個數學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數的概念、大小比較等,還可以利用它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絕對值,有理數的運算等,非常直觀地把數與點結合起來,滲透着初步的數形結合的思想。對以後的知識概念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 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教學的重點:1)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2)正確掌握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教學的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係,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 教材的處理

1)通過觀察温度計及師生互動表示課本第10頁中的問題,使學生明白數與形的對應,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美妙之處。

2)通過講解數軸的概念,概括出數軸三要素,指導學生正確地畫出數軸。

3)通過練習,使學生準確地掌握數軸的概念,並會用數軸表示有理數,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

4)通過課本第11頁的歸納,使學生深化對數軸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設計

1. 知識技能

1)掌握數軸的概念,並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確地畫出數軸。2)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給定的有理數,會根據數軸上的點讀出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任何有理數在數軸上都有唯一的點與之對應

2.數學思考

1)通過觀察與思考,建立數軸的概念。

2)通過對數軸的學習,初步體會對應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

3.解決問題

會利用數軸解決有關問題。

4.情感態度

通過對數軸的學習,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結構和教學媒體設計

1.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學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因為新課標和新理念認為,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基於本節課的特點:課堂教學採用了“情境—問題 —觀察—思考—提高”的步驟,使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着觀察、思考、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

根據教材分析和目標分析,貫徹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方法,確定本節課主要採用啟發引導探索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可探索”的環境裏,積極參與,互相討論,一步步地掌握數軸的概念,並通過練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軸概念,從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有方法就要有手段進行依託,我所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課件演示,創設情境,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總結,並派代表發言。教師耐心引導、分析、講解和提問,並及時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肯定與評議,從而突出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形象。

2.學法指導

現代新教育理念認為,學習數學不應只是單調刻板的簡單模仿、機械背誦與操練,而應該採用設置現實的問題情景,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來引起學習者的興趣。為達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強調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研究學習、合作學習才能改變學生原來的那種“學而無思,思而無疑,有疑不問”的舊學習方式。

要達到學生主動的學習,本節課採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觀察發現,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會主動探究-主動總結-主動提高,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感知知識的過程中,無疑提高了探索-發現-實踐-總結的能力。

學生的工具:直尺或三角板

四.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觀察温度計,並填空:

℃ ℃ ℃

師生行為:老師演示課件,學生觀察並舉手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温度計並填空,為學習數軸概念做好鋪墊。

2)課本第10頁問題:在一條東西方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杆,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

師生行為:老師發問:“請同學們思考:怎樣用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方向、距離)?”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並畫出圖形。老師巡堂查看學生完成的情況,並請最先做好的兩個小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考慮東西方向馬路上一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關係,既要考慮距離,又要考慮方向,從而需要用正負數描述。

3)再次觀察課本圖1.2-1、温度計,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之處

師生行為: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組內討論,並派代表發表意見,老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學生容易發現正數、0和負數都可以用一條直線上點表示出來。

活動2學習數軸的概念

一般地,在數學中人們用畫圖的方式把數“直觀化”。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滿足以下要求:1)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或上)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為正方向。3)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直線上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個點。

師生行為:老師講解數軸的概念,説明畫數軸説要滿足的條件,並提醒學生數軸的三要素;學生觀察、理解。

設計意圖:初步認識數軸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條件。

活動3數軸概念的應用

1)討論下列數軸畫得對錯?並思考你認為畫數軸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什麼?

① 師生行為:學生組內討論交流,派代表發言,老師進行總結,並概括數軸

的三要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和反思,使學生認識數軸的三要素。

2)畫數軸

畫數軸的步驟:1.畫直線;2.在直線上取一點作為原點;3.確定正方向,並用箭頭表示4.根據需要選取適當單位長度。

師生行為:師生共同歸納畫數軸的步驟,要求學生獨立畫出數軸,並互相交流,老師巡堂並參與交流使學生弄清如何畫數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畫數軸,交流和反思,使學生真正掌握數軸的概念。

3)在數軸上表示右邊各數:0.5 +2 -0.3

4)指出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解:點A表示-2;點B表示2;點C表示0;點D表示-1。

師生行為:觀看課件的題目,要求學生在自己所畫的數軸上完成,再由老師演示答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活動4數軸概念的深化

填空:數軸上表示-2的點在原點的 邊,距原點的距離是 , 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 邊,距原點的距離是 。

歸納:一般地,設a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 右 邊,與原點的距離是 a 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 左 邊,與原點的距離是 a 個單位長度。

師生行為:通過填空,老師引導學生做出課本第12頁的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歸納出數軸上的點的特徵,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數到字母表示的數)能力

活動5鞏固數軸的概念

課堂練習:

1)課本第12頁的練習1、2題

2)強化練習(1)在數軸上標出到原點的距離小於3的整數。(2)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的整數。

師生行為:學生練習,老師巡堂、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數軸的概念;強化練習是為了培養學生用數軸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業:課本第17頁習題1.2第2題;學生用書同步訓練。

設計意圖:通過適量的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還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多做同步訓練。

五、教學評價設計

這節課,我通過五個活動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國中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總之,在這節課上,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體參與,探索新知識,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聯繫實際,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讓學生輕鬆快樂的學習數學,才是新課程改革的最終價值取向。我相信,有了快樂,數學課堂將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謝謝大家!

數軸説課稿9

一、説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數軸》是人教版國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1。2。2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數軸的概念概念,三要素,和用數軸表示數。有理數已經在上一節已經進行了講解,並且之前也有生活中的温度計的常識性經驗,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有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數軸是一個重要概念,後續的直角座標系也是以數軸為基礎的。它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正式接觸數形結合思想,在整個數學體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説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瞭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説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簡單的邏輯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為本節課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數軸的概念,能用數軸上的點準確地表示有理數。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與實際操作,體會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數與形結合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説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説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學生首次正式接觸,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五、説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温度計的提問,恰當的引出數軸這一課題。

用生活實例導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助於後續的學習數軸三要素,並且培養學生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相聯繫。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節,我主要採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法等。

在這一個環節,我會通過課件呈現一個情境:然後讓學生們將楊樹柳樹站牌表示出來。在學生都將圖畫好以後,我會提出以下問題:問題1。馬路可以用什麼幾何圖形表示?問題2。你認為站牌起什麼作用?問題3。你是怎麼確定問題中各物體的位置的?並請一到兩位同學進行解答。由此幫助學生總結畫圖時可以用直線、點、方向、距離等幾何符號表示實際問題,實現數學問題的第一次數學抽象。

接下來進行引導,和學生一起採用正負數、幾何符號、方向等知識將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牌的相對位置關係畫出來。並且將0表示基準點、數的符號的實際意義是方向等知識進行強調。隨後,我再通過課件出示温度計的圖片,讓學生對比着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牌的相對位置關係分析温度計的結構。講解0℃是温度的基準點,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規定為0℃。以此幫助學生提前感受原點、單位長度、方向這三要素。

接下來明確數軸的定義:在數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並且提出三要素。詢問問大家對三要素的理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數軸個概念。

學生能夠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採取類比的思想得出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對應。

至此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已經完成,做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開始的選點的過程中我選擇生活實例中的位置關係,這樣為學生將數學應用於生活奠定基礎,培養將數學應用於生活的能力。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歸納題,讓學生更加明確數軸上點的意義;基礎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點。

這樣的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鞏固,並且能夠熟練掌握。

(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會提問:今天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回顧:什麼是數軸,數軸的三要素,以及數軸上的點的與有理數對應?

本節課的課後作業我設計為:

課後習題第二題和思考到原點距離相等的點有何特點?

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理解本節課的核心,感受數形結合思想,並且為下節課做鋪墊。

七、説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潔明瞭突出重點部分,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數軸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表達方位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情感價值觀: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知道所有有理數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過程與方法:分層次教學,講授、練習相結合。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數軸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係。

四、説學情: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⑷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説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數軸説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引進了負數及分析了有理數的分類後給出的。數軸是理解有理數的概念與運算的重要工具,利用這個數學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數的概念、大小比較等,還可以利用它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絕對值,有理數的運算等,非常直觀地把數與點結合起來,滲透着初步的數形結合的思想。對以後的知識概念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習任務分析;

1、要求學生會正確畫出數軸初步瞭解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

2、能將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3、通過觀察數軸上的點的位置關係初步比較有理數的大小,並能通過數軸上點的移動説出表示點的數

三、目標分析:

1、通過回憶和實例使學生掌握數軸的概念,並理解其三要素。

2、通過動手畫數軸和數軸的概念,觀察數軸上點的位置關係,瞭解點與數之間的關係。

3、通過圖形與數量的對應關係瞭解數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數形結合。

4、通過實例啟發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充分體驗實踐生活離不開數學

四、教法選擇

創設情景、動手操作、模擬演示、啟發引導、學習應用、發展能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採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學中注意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鼓勵學生團結協作、大膽猜想、動手操作。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思維活動提供具體、直觀、感性的支持,所以本節課的設計藉助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啟發誘導,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

本節課的引入採用先回憶再從實例引入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概念的得出採用比較探索式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中,讓學生自已動手畫數軸,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改變原來的聽數學為做數學。

數軸應用採用分層式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特別注重基本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現數學應用於生活的一面。

五、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和突破

1、正確畫出數軸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首先回憶國小生學過的知識直線上用點表示數量數軸的三角形,再通過實物如:標尺、温度計等,要求同學們通過觀察能建立數軸的概念模型通過提問:標尺及温度計上的數據有什麼規律?從而引出數軸的方向性及數軸的原點和單位長度,上面的過程可以由學生討論,教師補充從而概括數軸的概念即三要素。

2、變式;從而也可歸納出數軸商店表示即,數與點的對應關係。

通過例題要求學生動手操作畫出數軸並描述點

説明:

(1),可能有不少學生會忘記正方向

(2),原點左邊的數的表識會發生標反的錯誤。

(3),數軸上的正方向,同時也表示由小到大的方向。

(4),單位長度的截取可以是任意長度,不是唯一的。

(5),數軸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如温度折線圖等,方向也可以是向上的。

3、正確畫出數軸後,即使點在數軸上的表示,整數的表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強調一下,分數和小數的表示是這一節課的難點,首先通過例題:

通過在數軸上描點:4,-2,-4,5,1/3,0

先對數進行分類,正數,零,負數,負數在0(既原點)的左邊,正數在原點的右邊再按整數和分數描點,通過練習鞏固能説出數軸上的點表示什麼數?

p23練習中第3題為下節課的內容做下了鋪墊,即數的大小比較,這裏要求學生能在新排列一下,使學生能瞭解數軸哂納感,負數、0、正數,之間的關係。

4、提高: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1),在+3和+4之間沒有正數

(2),在0和1之間沒有負數

(3),在+1和+2之間有無窮個正分數

(4),在0、1、和0、2之間沒有正分數

這題通過數軸的直觀描述進一步説明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之間的關係,使學生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5、創新題:

一個點從數軸上的原點開始的先向左移動兩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三個單位長度,如圖:

由圖可以看出,到達終點是表示數1的點,畫圖表示一個點從數軸上原點開始,按下列條件移動兩次後到達的終點,並説出它是表示什麼數的點:

(1)向左移動4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2個單位長度

(2)向右移動2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

(3)向左移動2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5個單位長度

這是一道源於運動變化思想設計的題目,藉助點在數軸上從原點開始的連續兩次沿直線方向的運動後,將終點的數寫出。一要認識方向,二要把握運動距離,可提高學生的運動思維,有助開動學生的變化的觀念。

六、小結:

(1)歸納學習了哪些內容?

(2)歸納學習的思想方法?

本節課的設計是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採用探索式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還課堂給學生,讓學生去親身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注意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鼓勵培養學生們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科學研究的思想。所以,在教法上,不採用課本單刀直入的探索式推理方法(即先給出結論,再推理論證),而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觀察類比,使學生產生求知快樂感,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而這種處理,化難為易,抓住教材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達到異曲同工之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