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1.32W

目送讀書心得1

《目送》中的龍應台在步入了中年之後,追求到了她所想要的之後才發現原來身邊的人和事都已變了樣。正如書名,她一路目送着兒子不復以往對自己的依賴,她目送着父親的逝去,她目送着母親漸漸老去,而自己已經無法去改變什麼。她目送着時間慢慢流去,最終只剩遺憾和後悔。看完整本書,始終被書中淡淡的語句和始終消散不去的苦澀味糾纏,我們何嘗不是又一個龍應台。而很多個我們和她不同的是,我們還有時間可以也應該讓我們做不讓我們後悔遺憾的事。

目送讀書心得

對於這一點,我想,和我一樣剛剛踏入大學校園沒多久的人是同樣感觸良多的。我們中的大多數幾乎沒怎麼離開過父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有父母操辦,而當我們進入這樣一個脱離了他們懷抱的環境中,就會發現,掃地拖地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不是每個人都對你百般包容;你跌倒了要學會自己爬起來而不是伸手等人扶……但似乎人都有這樣的劣根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時候不知珍惜,失去之後才明白在那之前自己擁有多寶貴的財富。越是真心的人,我們越是會不在意地去傷害。

所以能夠在還年輕的時候珍惜眼前人,在雙方有限的時間裏無限大地真愛對方,不要目送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上前幾步,牽起他們的手,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去陪伴他們。

勿目送自己所愛之人背影,去珍惜,去珍愛,不留遺憾。

目送讀書心得2

第一次讀龍應台的作品是《孩子你慢慢來》,文中瀰漫着一個慈愛母親散發出來的濃濃愛意,它温暖着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我震撼於作者文筆的精緻,放佛一曲小提琴從耳邊流過。

再讀《目送》,讀其文恍如讀其人。那種尊重人道,人文,人本的風格好似作者自身的個性,而字裏行間洋溢着的謙和、寧謐、空蕩、悲憫之情,更是發自作者平素真切的感觸。這是一本有血、有淚、寫情、寫理的“紙

上心聲”。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因為追不上。不必追,因為留不住。不必追,因為心相隨。好一個不必追!大到自然的冷暖陰晴,小到人生的悲歡離合,我們能改變的是什麼呢?我們能擁有的又是什麼呢?不必追,“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

水枕前書。”

目送讀書心得3

作為同樣描寫親情的文章,讀龍應台的《目送》時常讓我聯想到朱自清的《背影》。

隨着年歲的增長,父母總是在目送我們的背影,從離開家鄉去異地讀大學的那一刻開始,我們也就脱離了父母的懷抱,每一次開學時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進火車站,向爸媽揮一揮手,到假期和同學一起旅遊時,在機場父母千叮嚀萬囑咐在外注意安全,去外地實習時看到媽媽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正式開始工作後每次離家,家人的擔心。

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大,漸漸多了朋友、老師、同事等等。所追求的夢想,想過的生活,在事業上的渴望,都讓我們來不及多看父母一眼,然而對他們來説,我們就是他們的大半個世界,他們總是默默目送着我們,一邊有對孩子長大成人的欣慰,一邊卻也有着淡淡的失落。大概這就是父母的愛,不求回報,只求看到你開心、幸福。

書裏有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終究有一天,我們長成了頂天立地的大人,而人生的路,多半也是要自己慢慢走。只是走的時候,別忘了回頭看看爸爸媽媽。也許就是在看到他們目送自己的那一瞬間,你就能感受到,自己長大的同時,他們也在變老

目送讀書心得4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讀書心得5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在我看來這是作者人到中年之後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之後的頓悟,但也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我覺得人生遺憾的不是不斷的告別,而是離開之前沒有好好珍惜,離開時

沒有來得及好好的告別。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是《目送》

扉頁上的一段話,説的讓人心酸又無奈,而這之外我卻讀到了一種深深地孤獨。

人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老去,兒子們掙脱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

,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她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唯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

目送讀書心得6

啊~~

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寫這篇讀後感,寫了刪了好幾次。

可能這本書對我來説並沒有太大的共鳴吧,很多人也説還讀不懂龍應台,就像年少聽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這裏的讀懂,並非是字面上的讀不明白,理解是可以理解,只是還沒到那個年紀,無法有太深的感悟。

這本書是散文的形式,一共72篇,個人覺得這本書比較適合中年人看,龍應台在50多歲的時候寫的這本書籍,作為母親,她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作為女兒,父母也漸漸衰老。

這個年紀,我們有可能要目送父母的離去,有可能要目送孩子長大成人的遠去。

正如作者所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我想每個人都有“目送”的時刻,內心的不捨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吧。

不過現在我並不想談太多這個,這本書裏面有提到一個點,我個人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是人的“老”。

“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作者在其中一章裏説了這一句話。因為他的父親很老了,加上有病,每天躺在牀上,請了一個保姆照顧他。有一天,她發現,父親的眼睛怎麼越來越小,都眯起來感覺睜不開了。

原來是被眼屎給糊起來了,保姆都沒幫他父親擦洗乾淨,可是她自己就在想,怎麼自己經常來看望父親,也沒注意到這個呢。

於是就説了上面的提到的一句話。我忽然發現,我好想也是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對於老人家,我都不會仔細去看TA,如果老人家迎面走來,我有時候會刻意的避開看TA的臉,或者朝着前方看,徑直走過去,並不會像看美女或者女生一樣,偷偷的憋個一眼。

應該不至於只有我會這麼做吧?

也許就是這樣,人老了,就慢慢的失去了別人的注視。

還有一個,她的母親也老了,已經老年痴呆了。有一次龍應台帶她去逛街,她突然感覺,整個街上很少有七八十歲的老人,她就想到了自己,自己也50多歲了,有時候去一些比較年輕化的商業街感覺自己就是格格不入的異類。

而對於更老的母親來説,會不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被陌生人給佔領了,因為到了這個年紀,還健在的也很少出門,生活上,也很少有屬於老人的世界。

如果去電影院,你仔細看那上演中和即將放映的片子——有沒有,不是打打殺殺,不是同性戀或間諜,不是外星人或情仇謀殺,而是既簡單又深沉,能讓八十歲的人不覺得自己被世界“刪除”掉的片子?

那些商業街,有沒有專門給七八十歲人挑選的款式衣服,而不是那些永遠單一的色調。

讓老人有一種江山變色,一種被迫流亡的感覺。

目送讀書心得7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龍應台《目送》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希望可以碰到這樣的一本書:

它所展現的,正是眼前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友誼,親情,愛情;生活,學習,娛樂。它最好不要説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閲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當然不能太過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至少在我閲讀過程中或者閲讀過後,有1種隨時想要再打開重新閲讀一遍的衝動。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來回咀嚼、反覆誦讀,然後謄寫在自己最寶貴的筆記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幸運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澀的歲月,我遇到了這樣的書。

它在我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閒的時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幾遍,嘴角帶着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夢中。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1個人走路。1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裏。

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1種刻苦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爸爸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1個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裏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1個人做。有些關,只能1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1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裏,我只能1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目送讀書心得8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卧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書心得9

我慢慢地,慢慢得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會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目送》是龍應台女士在書名為《目送》的散文集中收錄的第一篇散文,打開書看到這句話,我就有些淡淡的憂傷和傷感,也許同是母親的緣故,又也許同是女兒的原因吧。

每個人都要經歷從年輕時候挺拔的身姿到年邁佝僂的腰桿。這期間,我們看着兒女長大,看着親人離開,無疑都是一場又一場的目送,只有自己在目送的過程中才能體會無奈和惆悵。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可是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使中最特別,最可愛的一個寶貝。我是個比較自我的人,在沒有孩子之前,我總是無法領會做父母的心情,我無法體會責任這個詞的含義。直到我自己的兒子出生,看着母親抱着兒子,眼睛裏流露出無限的疼愛時,我頓時明白了愛和責任的含義。我有責任去愛,去教育這個剛出生的寶寶,我更有義務去照顧年邁的父母。我漸漸明白了,生命原來就是一場延續,孩子就是人生的分水嶺,有了孩子,生活就有了牽掛,有了責任和目標。我們願意用盡所有的力量去保護他,去疼愛他。當我們把所有的愛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同時,我們忽略了另一個人,那就是父母,為了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可以每天提前起牀一小時,為他準備早餐,做他愛吃的飯菜,可是在父母那裏,寧願多睡一小時,我也不會起牀準備早飯,總是想有媽媽呢,這些事情不需要我操心。媽媽在,我就覺得安心。我覺得我可以理所當然晚起,我所有的懶惰都可以歸咎為這是我媽媽家,我可以肆意的懶。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她有白頭髮了,我還驚奇的説,媽你有白髮了。媽媽淡然的説,年紀大了肯定有白髮了。聽到這句話有點心酸,我以為她不會老,我以為他永遠30歲,我以為她還是我心中無所不能的超人。孰不知,她也會老去,也會變的更囉嗦,帶她出去吃飯,他總是嫌飯菜太貴,和老闆討價還價,弄得我覺得很是反感和沒面子,給她説了許多遍下次不許這樣,她像個犯錯誤的孩子一樣低頭低聲説,在家多好,我做給你吃啊,又不花錢,又幹淨。我一下子覺得自己是多麼的不懂母親的心。那是一顆多麼柔軟而又脆弱的心。包含着多少不為人知的愛,那是何等的深沉和無言。

指尖的年輪,年華的記憶,當年輪一層一層的覆蓋那曾經佈滿烏黑的髮絲,我們應該趁着年輕,趁着歲月靜好,大聲的説出:媽媽,我愛你!

目送讀書心得10

翻開書的封皮,讀着這一本在假期期間被推薦的《目送》,一個個故事,一句句言語,説不上扣人心扉,卻於心中響起共鳴。在看書之前,我僅僅認為這是一本談論親情的書本,然而翻開後,卻是一紙人生。

看到“十七歲”這個篇目時,讓我目光一頓,這與我想像的年齡,作者會寫些什麼呢?她曾經的十七歲?還是十七歲的少年們?我往下看,這是關於作者遠在德國的兒子華飛的。書中,母親與許久未見的兒子一同閒逛於劍橋大學,本應該是一幅融洽、互訴衷情的場景,但顯然,十七歲的少年儼然已有自己的想法,字裏行間都透露出這個年紀的一絲叛逆。

我不禁想到,自己與父母又是怎樣交談的?

大多數時候是平淡的。但當父母的所見所聞明顯快不過時代的進步時,披着“新時代青少年”外衣的我們總會表現出我們與父母的嫌隙,比如高科技產品的使用,日漸新潮的社交內容,一杯外國品牌的昂貴的咖啡,這些東西在這個富足的時代走進年輕人的羣體,但相對於父母長輩而言,他們或許不懂,或許新奇。

當華飛説道“小孩!”時,我想,在我們眼中,對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感到新奇的父母,或許真的像某種意義上的“小孩”一樣,我們以不耐煩的態度迴應,不正像是我們在拼命修築一道高牆,迫使父母與我們漸行漸遠嗎?

從“青少年心理”走出來的我,又進入到作者的另一個篇章:作者與年老後開始忘事的母親的相處。她們之間的相處,讓我敢達兩人雖離得很近,卻有着不容忽視的疏離感,作者母親記憶的回溯,漸漸與現實脱軌,每次問過後又忘記的問題,及時有作者不見其煩的回答,也感到了令人窒息的距離感。父母年齡的增大,記憶的倒退,層出不窮的心理與生理上的問題,這種父母子女間愈來愈遠的距離,讓人看得見,觸不着。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所謂的背影漸行漸遠。”這一瞬,“父母”和“子女”這兩個詞,好像突然拉長了在這之間的溝壑,彷彿這一生,我們與父母擦肩幾十年,而後走向遠方。我們與他們,就這樣不捨地,看着彼此,獨自走過漫漫長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