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1.58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釣魚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釣魚心得體會

釣魚心得體會1

今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和爸爸一起去釣魚。

走進鄉間的小路,路邊都是綠油油的菜地,種着各種各樣的蔬菜,隱約看到前面有個池塘,那就是魚池,魚池的'四周長着青青的小草,好美的風景!

走上前,才看到水面是如此的平靜,只有魚兒游上來時產生的細小的漣漪。魚池的主人給了我一副魚竿,我便和爸爸站在池邊,釣起魚來。

起初,我並不知道如何釣魚,甚至連如何拋漁線也不知道。爸爸指導我説:“你拉着漁線,把魚竿的頭拉彎,使勁向外一甩就能拋的遠。”説完,他還給我做了個示範,隨後把魚竿給了我。

我接過了魚竿,嘗試着拋了一下,果然成功了。接下來,就是釣魚階段了,我的眼睛緊盯着水中的浮標,它一沉就是有魚咬鈎了,這一點我還是知道的。突然,浮標沉了下去,我馬上提起魚竿,可還是晚了,魚兒跑掉了,魚餌被魚吃掉了。

接着,我又嘗試了許多次,每一次等待魚咬鈎時,我都滿懷希望地盼着能釣上一條魚,可偏偏事與願違,魚餌越來越少,可裝魚的桶裏還是空空如也,我真想放棄了,但爸爸對我説:“別灰心,會有魚來咬鈎的。”

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在一次次失敗中,我汲取了許多的經驗。終於,在又一次浮標下沉時,我敏捷的提起魚竿。啊,魚兒!雖然它很小,可我能釣到魚就滿足了。我呀,別提有多高興了!

接着,我又釣了許多條魚,幾乎是每拋一次竿就能釣一條魚。我開心極了!最後我數了數,我釣了7條魚!我欣喜若狂,真想趕快回家,把這個喜訊告訴媽媽!

這次釣魚,不僅滿足了我物質上的需求,也充實了我的大腦。我懂得了,不論做什麼事,只要有耐心,持之以恆,成功就會屬於你!

釣魚心得體會2

今年暑假,老爸帶我回老家釣魚。我們去的很早,河邊一個人都沒有,靜靜的,只聽見河水潺潺的流水聲。

選好地點擺好釣具,把穿好魚餌的魚線拋向河中,再給它撒點泡了香料的小麥在放魚鈎的河面上,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鈎。大概過了十分鐘的

樣子,我看見漂子動了一下,我趕緊把魚竿握在手裏準備拉魚,可是漂子怎麼也不動。爸爸説可能是遊過的魚兒不小心撞到你的魚線了,不要着急,放好魚竿耐心點,會釣到魚的,我極不情願的放好魚竿坐了下來。

又過了一陣,漂子動了一下,我心裏在想:或許是那條魚兒的尾巴撞着線了,管他呢。可是漂子一直在動,往水裏面沉,漂子不見了消失在水面上,心裏那個着急啊,怎麼辦呢?爸爸在一旁説:還不拉你等什麼呢?我趕緊拉起魚竿,只覺得魚竿抖動的厲害,魚兒拼命的往水裏拽,我就拼命的往上提。這時候爸爸又開腔了,魚兒在往下拉的時候你就不應該和它鬥,你應該輕輕地往上扽扽魚竿,等它累了你再拉。我照爸爸説的方法控制着漁具,任憑魚兒在河裏亂串。過了一會兒魚竿抖動的`不那麼明顯了,我往上一拉,呵,呵,呵好傢伙,挺大的哈,爸爸在一旁微笑着點點頭。

通過這次釣魚我懂得了很重要的知識,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急,掌握客觀的規律,你一定會成功的。

釣魚心得體會3

昨天,我和爸爸要去參加一個釣魚比賽,我哥哥擔任我們的評委。

我看到我的哥哥一本正經地發佈遊戲規則:“遊戲時間是30分鐘。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捕到最多的魚、最大的魚和最肥的魚,誰就贏。”我話音剛落,我和爸爸就迅速地放上了魚餌,然後把魚線扔進了河裏,靜靜地等着魚上鈎。

也許爸爸的釣魚地點有很多魚。在遊戲的前十分鐘,爸爸接連抓到了四條鯽魚。我心想:爸爸釣了這麼多魚,可我一條也沒釣到,所以我最好乖乖地放棄……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浮標突然劇烈地上下搖晃起來,我欣喜若狂,好像有一條大魚上鈎了!我説得很重,但是釣魚線沒有動,太重了!爸爸馬上放下魚竿,幫我把魚從水裏拉出來。“天哪,你竟然釣到了一條重約三磅的'大青魚。這不簡單!”爸爸看着這條不停在草地上跳的魚,不停地稱讚它。

比賽時間快到了。弟弟第一次看到父親釣到的五條小鯽魚,就説:“爸爸,我們不能只求數量而不求質量。看看你抓到的小魚,連貓都喂不飽!”最後,哥哥鄭重宣佈:“哥哥抓的魚又大又肥,哥哥贏了!”話音未落,我高興得手舞足蹈,然後我看着沮喪的爸爸。我拍着他的肩膀説:“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爸爸,放棄吧!”

哈哈,我贏了釣魚比賽!在夕陽的餘暉中,我提着一根魚竿和一條大青魚在回家的路上。心裏非常高興:想到晚上的魚宴,我會告訴媽媽今天的比賽。

釣魚心得體會4

夜,非常靜,我在燈下讀作文《釣魚》,當我讀到,“我們吃魚,就得殺魚,那些魚兒們多麼可憐呢,它們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呀!”我心想,當我每次吃魚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想,張口就吃,也沒有想要愛護動物。而作者“李名揚”卻把釣來的魚全放了,他是多麼愛惜生命呀!

讀着讀着,我想起了冬日的一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們,在院子裏抓到了一隻受傷的麻雀,我們高興的玩着,弄的它很疼,而我們沒有給它包紮傷口,晚上,我們就把他丟在雪堆上,沒有人去埋。現在想起來,我真的很慚愧,我們要是像李名揚那樣該多好,那麼麻雀就不至於死掉了吧!

從這篇文章中,我學會了要從小珍惜生命,熱愛動物。

釣魚心得體會5

王老師執教的《釣魚的啟示》總體來説不錯,文本理解的準確,教師有扶有放,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從學生談的收穫中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感受還是很大的。

一、緊抓爭議點,引發討論。課文的難點是父親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還應從“該不該放這條魚”入手。王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該不該放這條魚”可以説,抓的非常好,真理越辯越明,只有學生在發言中能做到有理有據,我想就能體會到父親一席話的含義。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要你應該尋找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語句,引發學生討論的焦點,從而突破文本的難點。如劉玉鳳老師執教的《普羅米修斯》,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麼?這樣很容易打開學生的思維。

二、給學生一個空間,收穫一份精彩。王老師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父親的話後,並沒有戛然而止,而是引發學生再次昇華自己的讀書所得。“從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你想對父親説點什麼?”讓學生變換角色,練習説話。課上到這裏,以為文本理解的可以了,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整節課的總結。沒想到王老師,又打出了一段字幕“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品德,是在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法國思想家”的一段名言。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揭示了父親話語的真諦,以為老師又一次昇華了中心,正為老師叫好呢,王老師又説:“你學完課文後,對道德有什麼新的認識?或者你學完課文後有什麼收穫?也把它寫下來,這就是你的名言了。”孩子們的創造力真的是讓我們驚訝,他們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也能談自己對道德的認識,真的讓人佩服,同時也為王老師精彩的設計叫好。這也是學生自主創新的一次成功見證。

建議:

之所以説是建議而不是不足,是因為自己是在王老師的設計之上受到的啟發。如果王老師的教學上再改進一點,那麼是否會更完美一點。

上課伊始抓“焦點”。上課伊始,王老師在學生回顧整體後就應該拋出“焦點”——該不該放魚。在王老師的課上,文本處理了一半多,老師才讓學生小組討論“該不該放魚”,這時的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薰陶”,答案當然只有一個——放!那這樣的討論就虛同擺設,沒意義了。學生的理解也就僅僅侷限在為什麼放了。而且思維形成定勢,再讓學生談為什麼放,學生的答案就只停留在“魚要產卵,會影響許許多多的魚”,而忽略了道德的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引導——不產卵就可以不放嗎?也能進行及時的補救)如果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放?不放?並且,教師有意識側向於不放也有道理,減少學生口是心非的答案。那樣教學中,再讓學生找出不放的'理由:沒有人看見;魚又大又美,那麼誘人;釣的時間長;還以幾分鐘就到開釣的時間了等,在適機的引導學生讀文字,品讀這些理由,真的是不捨得放,同時明白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呀!再讓同學們找出放的理由:你現在留下的是一條普通的魚,如果你不遵守道德的話,將來你留下的將是一條更加誘惑的“魚”——他可能是什麼?讓學生猜想,進而理解父親的話中“像釣到的大鱸魚那樣”的是什麼。

這樣的設計,就沒有了教學中教師的一問一答,牽着學生走的現象,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得以體現。

釣魚心得體會6

每天做完作業,我就喜歡看一下探索頻道的節目,有時候,會播放關於釣魚的片段。那些人可真神氣,常常釣到很大的魚,甚至是鱷魚和食人魚。有時候,釣魚者很快釣到了魚,更多時候,會靜靜等待魚上鈎。當然要花很多時間,甚至折騰半天魚還跑了,但他們釣到魚以後的'喜悦實在是令人羨慕。國慶長假,我終於也踏上了釣魚之旅。

天公不作美,路上還是萬里無雲,到了魚塘卻下起了傾盆大雨。沒辦法,我們只能在亭子裏面等。

到了午後,天空終於放晴了,我和爸爸拿着魚竿來到了魚塘邊。這次我們選擇的魚塘不是人工養殖的,池塘很大,魚不多,屬於野釣範圍。

我模仿着爸爸的樣子扔出了魚竿。我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的浮子不斷地上下抖動,那是魚上鈎了,我迅速收了魚竿,明亮亮的鈎子赫然出現,魚餌已經被吃得精光了。

這樣一次又一次,我失望極了,看看爸爸,他也是很無奈,這些魚聰明得讓我們不知所措。

我細細觀察水面,魚餌一下去,浮子就開始動,而且是不斷動,證明有魚,但它們並沒有吞下鈎子,這是為什麼呢?我轉過身,爸爸也正百思不得其解,一遍遍起竿看魚餌。

媽媽看不下去了,她説她小時候釣魚是用蚯蚓的,不如去挖幾個蚯蚓試試。我和媽媽興沖沖跑去挖來了蚯蚓。爸爸立刻換了魚餌,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這下子浮子一動不動,魚都不來吃了。

我開始着急起來,這樣下去肯定是釣不到魚了。突然,我想起去年在水溝邊看到有個老爺爺用米粒釣上了魚,我為什麼不能試試看呢?

媽媽和我跑到附近的飯店,要了一點米粒,沒想到,米粒竟然讓我們釣上了好幾條魚,但這些魚都很小。

“李昭成,幫我一下。”爸爸大聲叫我,“這條魚力氣還真大!”這條魚真頑強,“大力士”爸爸已經拉得很近了,它卻還在不斷向上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釣了起來。

我興沖沖地把魚放進水桶,可一放進水桶它就像死魚一樣,一動不動,只有嘴巴在動,證明它還活着。可不一會兒,魚連嘴巴都不動了。我有些生氣,好不容易釣到的魚,居然是一條死魚。我把它扔進了水裏。沒有想到,一進池塘,魚就遊了起來,還跳了兩下,彷彿在嘲笑我似的。我真是又急又氣。最後,我們的戰績就是隻收穫了幾條小魚。

這次釣魚為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魚餌要創新,人生也需要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綻放最美的成功之花。另外,作為弱者,有時表現出無能的假象,是可以逃脱危險的,而即使我們是強者也不應被弱者的假象所欺騙。

釣魚心得體會7

課正式開始了。沒有課件中的圖片導入,我便用語言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的課文《小貓釣魚》給我們的啟示,通過知識的遷移,來揭示課題《釣魚的啟示》。接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由於在備課時,發現學生的預習作業中對“放魚”和“啟示”這兩部分提出了不少問題,我便將文中“父親讓兒子放魚”時對話的這幾段做成課件,打算讓學生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現在怎麼辦?我邊上邊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着自己的教學方案,乾脆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先拋出來,再相機引導。“為什麼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裏去?”“父親為什麼看了好一會兒才對我説?”“我為什麼不想把魚放回湖裏去?”“父親為什麼説還會釣到別的魚?”“釣魚這件事給了作者怎樣的啟示?”“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我在黑板上簡單地板書着,同時腦中飛快地轉動,下面該從哪個問題解決起。

我捨不得放魚的原因,不就是回到課文釣魚這一部分,而父親讓我放魚的原因不正得聯繫課文“啟示”這一部分。我便先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釣魚”的內容,找出我捨不得放魚的幾個原因(魚很大、很漂亮、很不容易釣到),再聯繫下文,知道此刻還“無人知道”。我還通過師生合作讀,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情變化,讀出我的“捨不得”。接着我又引導學生感悟父親讓我放魚的原因,很多學生在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得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感到困難,我便引導學生聯繫釣魚這件事來體會,學生很快明白了捕撈鱸魚的時間沒有到,把魚放回湖裏就是“是”,而留下魚就是“非”。再聯繫父親和我對魚的喜愛,我捨不得放魚,最終放掉大鱸魚時的沮喪,來感悟“實踐起來卻很難”。這樣便化難為易了。至於那個加引號的魚,我既聯繫課文,也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這一問題孩子們也很快迎刃而解了。

在《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中,對學習內容“感興趣”被列為重要的課程目標。在上課前,我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學情(看學生的預習筆記),在課堂的'教學中,我努力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努力實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根據課堂的變故和學生的學情適時調整着自己的方案,時刻關注學生的需求。問題是產生學習動機的根本原因,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特別是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這節課中的問題是學生自己發現的,是他們感興趣的,同時藉助這些問題,學生更認真讀書,積極思考,從而更深入地感知文本,因而課堂上孩子們興趣盎然。

釣魚心得體會8

一、濃郁的人文、美麗的自然環境讓人流連忘返。

釣魚台國賓館是座落於北京市海淀區玉淵潭東側的一處古代皇家園林及現代國賓館建築羣。金代章宗皇帝——完顏璟曾在此築台垂釣,“釣魚台”因而得名,迄今已有800餘年。至清代,乾隆三十九年,敕造釣魚台,並御筆親題“釣魚台”三字。(此字樣的—— “釣魚台”標識在釣魚台國賓館隨處可見。)現代的國賓館園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8年至1959年在古釣魚台風景區基礎上擴大修建,用做來訪國賓的下榻、會晤及召開會議的場所。國賓館園區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總面積4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湖水面積5萬平方米。這裏當真可謂是古樹參天、綠草如茵、百花爭豔、湖水如鏡的“仙境”,讓人讚不絕口,流連忘返。

身處園中,不禁讓人聯想起中學課本中的蘇州園林,如果説蘇州園林是一個姿態婀娜的少女,那麼釣魚台國賓館則是一個自然穩重、彬彬有禮的紳士。無論蘇州園林是怎樣的馳名,也不會有這裏春夏秋冬四季各異的景色,更沒有這裏的大氣,一種崇敬之感油然而生。在綠竹環繞的小徑深處中你會突然發現一座古樸的古代園林式建築,環境優雅怡人;跟隨在碧綠、蜿蜒的'湖水中悠閒自在的黑天鵝前行,你會看到融合了中西式建築風格的別墅羣。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與自然。這裏沒有都市的喧囂,怡人的美景與莊嚴肅穆的氣氛相得益彰。門前站得比直的衞兵在不時提醒着你這裏與其它觀光園林的不同,但還是抵擋不了我聯想起穩坐“釣魚台”的姜太公。

在釣魚台國賓館的內部,隨處可見的均是國寶級的文物、從半坡時期的陶罐,到歷史上達到頂峯時期的清代瓷器,無一不是真品,無一不是精品;牆上掛的書畫,無一不是出自名家,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幾幅著名書畫作品,在這裏親眼看到不禁倍感親切;忍不住要仔細看一眼它風格迥異的落款。這裏的每一個傢俱陳設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勤勞的中華兒女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這次參觀學習,對我來説是也是非常難得的一次文化藝術的薰陶。

二、統攬全局,精心設計,制定方案。

這次活動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習釣魚台國賓館的接待工作,國賓館的相關領導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國賓館的每一個接待方案都是總攬全局,精心策劃設計,周密地準備,認真地分析每一個可能會發生的突發事件,加上反覆地實地演練,時間精確到分秒,制定而成的。每一個接待方案的制定都凝結着“釣魚台人”的心血和智慧。無一不體現着“釣魚台人”的縝密的心思。這裏神聖感和使命感充斥着每一個“釣魚台人”的心,也感染着每一個靠近它的中華兒女的心。

三、 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緊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在釣魚台國賓館,每一次的接待任務都不允許出現差錯,因為它代表着中國最高規格的接待水平,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裏的每一項工作來不得一絲的馬虎,一切行動聽指揮,是設計精心的方案,得以貫徹實施的保證。但一切又是那麼的有條不紊,忙而不亂,這得自於細緻明確的分工。而每一個接待任務又涉及到繁雜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多方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來不得半點的懈怠。“釣魚台人”用多年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了這一點。

四、 簡簡單單中藴藏的匠心與功夫。

在學習交流中,我體會到了接待工作的神聖。接待服務工作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端茶倒水,簡單之極,其時不然,要把這杯茶倒好,其中也藴藏着很多學問和功夫。正象十二號樓的業務經冷莉所説的那樣,看似簡簡單單的一杯茶,其中也藴藏了“釣魚台人”的匠心和功夫。

在釣魚台奉上給每一位客人的茶杯中的龍井茶,不多不少,正好是10克。温度不涼不熱,茶葉挺直舒展,茶色碧綠清新,茶香濃郁,將綠茶的優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量的多少、奉茶的時間等等都很有講究。這就要在客人未到之前要先將茶葉用水潤上,潤茶的水少了,茶葉泡不開;多了也不行,否則再加水後,茶水温度達不到標準;如果水面上有飄浮的茶沫,客人喝到嘴裏是嚥下,還是吐出,均不雅觀,所以上茶前一定要用撇子撇去水面上飄浮的茶沫,而這時茶葉的投放量就不是10克,而是12克。正常會議每隔15、30、45分鐘……就要添一次水,而所有操作都應快速、輕盈,不能灑出一滴水,不得發出一點響聲,這就需要服務員要不停地反覆練習,真有點兒可以同京劇名伶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相媲美。

釣魚心得體會9

在那個無人知曉的夜晚,詹姆斯和爸爸來到了湖中的小島釣魚。過了一會兒,詹姆斯發現湖中有動靜,斷定自己釣到了大魚。慢慢的,大魚在魚鈎的折磨下。已經精疲力盡了。詹姆斯正在收魚線時,爸爸去告訴他,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詹姆斯一聽,沮喪極了。但沒有商量的餘地。只好把魚放回了水中。

其實,國小三年級,我學過這篇文章,剛開始讀時,我只是覺得這個爸爸好笨,因為他説要遵守規定,可是這大晚上,誰會看得見你不守規則呀!但是,這之後,我明白了即使沒有人看見,也要自覺的守規矩。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如果每個人都去偷偷去釣鱸魚,那不是湖裏都沒有魚了。不光是在這篇文章裏,在其他場所也是要遵守規定。道德只是一個是與非,但實踐起來,99%人都不可能做到的。難道我們只為自己的慾望,而不遵守規則嗎?難道我們只管自己而不顧一切嗎?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沒素質。只會不守規則,然後像老鼠那樣悄悄地溜走。現在社會上的人都是這樣的,有些人撿到好東西就無條件的説這是我的,想方設法據為己有。可是,再聯繫這篇文章。主人公詹姆斯是因為聽了爸爸的話,才受益終身,成為了一名著名建築師。爸爸的堅定的話語震撼人心,雖然讓詹姆斯失去了一次釣大魚的機會,但他也收穫了許多。道德不是用錢買到的,誠信也是金錢難以替代的東西。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爸爸堅定的話語確實令人難以忘卻呀。

釣魚心得體會10

今天早上吃過早飯,爸爸問我:“我們去釣魚怎麼樣?“”好的!“我回答。於是我懷着高興而激動的心情,和爸爸拿上魚具,哼着小曲兒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魚庫,那裏的水清澈見底,可以映出遊人的倒影。人們的'倒影隨着水面一起一伏,很有意思。水這麼清澈,肯定有魚。爸爸先擺好魚具和吃的東西……然後,把魚餌穿在魚鈎上,再把魚竿甩到水裏,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鈎。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把魚餌穿在魚鈎上,然後把魚竿甩到水裏,等待着。我心想:魚兒,魚兒快來上鈎吧,我還等着吃你鮮美的魚肉呢!

過了一會兒,爸爸的魚竿動了,爸爸説:“魚兒上鈎了。”爸爸猛的一拉竿,啊,釣上來了!一條足足有二斤重的大鰱魚。我一看,説:“好肥呀,一定有很多的肉。”爸爸説:“只要有耐心,你也可以的。”於是我就打起精神,繼續釣魚。過了十幾分鍾,我就抓耳撓腮,不耐煩了,沒耐心了。爸爸看了,説:“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一定可以的。你有沒有聽説過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堅持,就一定行的。”我聽了,又打起精神開始的釣了。過了20分鐘,我果然發現魚竿有變化——下沉了。我趕緊拉,一條肥胖的大草魚被我釣上來了。我歡呼起來,舉着我的成果給爸爸看。爸爸微笑着豎起大拇指稱讚我。

到了中午,我們有了很大的收穫——一共10條魚,而且個個肥大。我們開心的回去了,我説:“回家吃魚去囉!”

釣魚心得體會11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和爸爸去農場釣魚。

準備釣魚。我拿了個小板凳坐在一旁,我們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地方,然後爸爸拿出魚竿,或好飼料,準備釣魚。我拿了個小板凳坐在一旁看着。爸爸把上好魚餌的魚竿用力地甩向河中心,然後靜靜地注視着浮漂。過了一會兒,只見浮漂一頭向下沉,爸爸用力一拉,把那條魚釣住了。然後,慢慢的往岸邊拽。我在一邊激動地早就準備好了網兜,就等着兜魚兒了。當爸爸把線拉近一點的`時侯,魚用力地掙扎着,爸爸差點連整個人都掉進水裏了。可想而知,那條魚想逃命用了多大的力氣。爸爸也不甘失落,使命地往裏拽,魚拼命地往外逃,就這樣,爸爸和魚周旋着,直到魚沒力氣可逃時,爸爸快速往岸邊拖,快拖近時,我彎腰用網兜去接那條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弄上來。

看爸爸釣着了魚,我的手也癢癢的,也想躍躍欲試。可只有一根魚竿,於是,我靈機一動,找了根竹竿過來,再把線綁在竹竿上,穿上鈎子,就這樣做好了魚竿釣起魚來了。過了一會兒,我感覺線在動,我一拉,一條尺子大小的魚映入眼前。爸爸看到我也釣上魚來了,傻眼了,他表揚我的聰明和厲害,那時候別提有多高興了,心裏樂開了花。就這樣,到最後,我也釣了五條,雖然只是些小的。而爸爸釣了三條大的。

夕陽西下,我們滿載而歸。

釣魚心得體會12

自從前幾年和大舅釣過幾次魚後,我就沒再釣過魚。今年回老家,釣魚當然不能免嘍。我的水平可是進步了一大截呢!

早上六點多“無情無義”的`老爸老媽“丟”下我和大舅帶外公外婆和大舅媽去桂林了,我和大舅就去釣魚。

剛準備動身就接到媽媽的電話説忘帶相機電池了,要我們去送。唉,沒辦法,就開大恩大德順道去送吧。送完電池後我們就動身去釣魚了。

我們去了一個以前沒去過的地方,釣了一會兒,發現根本沒魚,只好換個地方。

換一下地方還真好,我一釣一個靈。一放線就釣上一條足有1.5分米長,三指粗的大魚。這可是我今天和大舅釣上來的最大的魚了。我找大舅換了條魚餌(蛆)繼續釣。等了十來分鐘,突然魚竿一沉,又有一條魚上鈎了。我一提釣竿,一道銀光閃過,原來是一條無敵小不點。我又把魚給大舅,繼續釣,沒想到這回太得意,一甩鈎竟鈎到PP上了,一鈎一鈎,把我折騰得要死,弄了半天都沒弄下來,無奈之下只好請大舅幫忙。解下來後繼續釣。

在一番努力下,我們釣了很多魚。當然,我也惹了不少麻煩。我曾經連續五次把釣線纏在一起,兩次把自己釣了,還釣到了一隻蜻蜓。不過,我一共釣了四條魚,創了四最:最大,最多,最小。“罪”不可赦。

釣魚真好玩。

釣魚心得體會13

有一天,我一個人呆在家裏悶得無聊。正好這時表哥眉開眼笑地跑過來説:我們今天去河邊進行釣魚比賽,好嗎?我大聲説:好,好!因為我覺得反正現在無聊,釣魚正可以讓我活動活動。

我們就拿了水桶和工具來到我家後門口的小河邊去釣魚。

釣魚比賽開始了,表哥迅速地裝上了魚餌,我也十分麻利地裝上了蚯蚓。第一次魚兒碰鈎了,我還不懂,竟然讓那條狡猾的魚兒吃掉了蚯蚓跑掉了。我只得重新裝上蚯蚓再甩下水裏去釣魚。這一次,我可學乖了。等到魚兒剛剛吞吃魚餌,我就把它釣起來。我輕輕地把整個釣魚竿移到岸上。大魚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馬上吐出嘴裏的魚餌,想要回到水裏,可是已經回不去了,它掉到了岸邊的地上。我不甘示弱,丟掉魚竿用雙手去捉那條大魚。好,捉住了。可是,它不甘心自己的束手被擒,還在竭力地掙扎。我用雙手緊緊地摁住迅速地往水桶裏面放。我把它拿到水桶上面,魚兒又猛地掙扎起來。它脱出了我的雙手,掉進了水桶裏面去了。我笑着説:正好,省得我再扔你了。大魚進入水桶裏的`水裏後就高興地遊了起來。

我釣到這條大魚後,表哥説:好了,你贏了,你釣到大魚了。我們可以回家去了。我不想回去,但是沒有辦法,只好隨着表哥一起回家去了。

通過這一次釣魚,我體會到釣魚也是不容易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