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3.09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

《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開學後,我細細品味了朱永信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了“為所有人,為所有人”的新教育理念;我知道“只有行動才會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會產生奇蹟”的行動理論;理解“愛情會產生奇蹟”等規律。新的教育給了我新的教育理念,給我找到了以後努力的方向。

東晉詩人陶淵明説,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生命的全盛時期不再到來;早上很難;及時鼓勵;時間不等人。我用新奇、敬佩、激動的心情品味着朱永信教授的《新教育》。看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思緒萬千。明代詩人于謙説得很好,讀書可以獲得美好的精神享受;卷軸深情如故人,每一次相親都是在清晨逝去;在無數文字的目光面前,胸中沒有俗世的思慮。新的教育讓我彷彿找回了自己崇高的教育理想,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和力量。內心不斷湧動着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的.力量。我認為這可能是新教育的力量。新的教育給了我新的教育理念。指出了工作的前進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種教育激情,一首教育詩,一種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變化,六大行動(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孩子的生存狀態,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研究範式),創建書香校園,師生寫作文,傾聽窗外的聲音,培養優秀的口才,建設理想的課堂,建設數字社區等理論和理念,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對未來的教育教學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俗話説“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新課改倡導的一個理念。也是新教育發揚的一種精神。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其閲讀水平。一個沒有讀書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滿是書的城市,才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由此可見,新教育主張變讀書為讀書,讓讀書成為孩子生活的習慣,讓讀書成為孩子生活的精神港灣。在新教育語文教學實驗中,我們滲透了這一理念,把“小教材”變成了“大教材”。所謂“小教科書”就是教科書。所謂“大教材”,是指根據課本對課外教材進行拓展和延伸,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其次,借鑑新教育,打造書香校園、書香課堂、書香家庭,讓孩子可以與黎明明共舞,早上背詩,中午讀書,下午黃昏儲蓄,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相關活動。通過多種方式,讓孩子享受閲讀,讓孩子的書打敗電視,讓孩子的書打敗電腦,讓孩子的書打敗電子遊戲。這本書有自己的金色房間。通過閲讀,每個人都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開闊了眼界,培養了素質。

第一,學習理想課堂,走新的教學道路

在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課堂中,我仔細研究了參與性、親和力、自由性、整合性、實踐性和延展性六個維度。我深刻理解這六個度的本質,反思之前的課堂,覺得前五個度還是做得不錯的,只是擴展性遠遠不夠。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應該更加註重未來的可擴展性,從而拓寬兒童的視野,使兒童能夠更全面地學習。為了打造一個理想的課堂,我以後會在每節課都全面貫徹這六個度。上課前,讓孩子做好準備,在預習本上記錄和積累所學知識,提出不懂的問題,廣泛收集信息;然後分組交流。課堂上,老師根據孩子的預習提煉有價值的問題,讓孩子分組討論,尋找答案;然後組員上台展示成績,老師們一直引導、肯定、獎勵,讓大家參與、評價,實現學習中的快樂和成功。

第二,突出大語文的教學理念,讓閲讀成為愉快的閲讀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其閲讀水平。”由此可見,讓閲讀成為孩子生活的習慣,讓閲讀成為孩子生活的精神港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其次,借鑑新教育創建書香校園,創建書香課堂,讓孩子養成早上唸經,下午聽,晚上省的閲讀習慣,最後通過活動促進閲讀。開展豐富多彩的閲讀活動,如交流經驗、小故事等。通過這些渠道,孩子可以享受閲讀,讓兒童讀物打敗電視,讓兒童讀物打敗電腦,讓兒童讀物打敗電子遊戲,讓閲讀變得真正的享受。

看完《新教育》,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教育不僅僅是孩子成長進步的過程,更是老師的成長進步,任何一個人的缺失都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應該得到提高。先説讀書。

《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我已經走過了教師生涯的十多個年頭。曾經的歲月有苦有樂也有甜。曾經的我滿懷激情,曾經的我信心百倍。我曾經給自己立下了這樣的目標:要做一位名師,要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歲月的遠逝,目標漸行漸遠,沒有目標的生活是空洞的,沒有目標的生活是空虛的。

暑假我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我又找到了生命的活力。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審視自己教育教學的個個環節。

顯然,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從用心去教學的老師,逐漸成長為學生心中的理想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國外有教育家説過:“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在信息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範圍,不但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協助和指導。這就要求老師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持續充實、拓展、提升自己。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需要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要大膽實踐、勇於創新教師的戰場與舞台是課堂,教師素質的高低反映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將平時理念、觀點融入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理論——再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多上課,上好課,上骨幹課,上攻堅課,上挑戰性的課。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又將問題解決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將自己的課堂當作實驗基地,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並不斷將教學研究的成果進行歸納和提升“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需要創新,沒有哪一堂優質課、示範課是教學的範本。地域不同、學生不同、學生的差異不同,教師對各種培訓、講座、學習要吸其精髓,融入自身課堂教學,構建自己的教學新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教育是一種“大愛”,也是一種良知。責任心能促使我們遠離銅臭,守住寧靜;淡薄名利,樂教奉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愛崗敬業是對我們教師的基本要求。愛崗與敬業,愛崗就是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恪盡職守,教書育人。“教師的責任心是職業情感的基礎。”一個教師只有把教書這個職業確認為自己的道德原則,確認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時,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產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只有有了這些重要的情感才會使教師對教書這一工作表現出熱忱和全力以赴的態度。教育的責任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也是我工作的源動力。它能促使我們愛生如子,誨生不倦;鑽研業務,精於教學;發展學生,成就自我。要徹底轉變觀念,去掉高高在上的架子,從學生學習和生活等多方面關心學生,愛護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不歧視個別生,讓學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對待他們,對他們沒有失望,真誠幫助他們進步,學生便會解除思想上的自我封閉和對教師的逆反心理,自覺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幫助。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真正理解到學生是“人”也是“學生”,他們更需要關心、關愛。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談心,真正瞭解他們所想,深入他們思想,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師生關係。愛生也是教師的天職,特別是一部分單親學生,由於家庭問題,沒有得到父母真正的愛,才造成他們今天的學習狀況,如果能得到教師的愛,他們的潛能也一樣能夠開發,一樣能成為“好學生”。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做一名卓越的教師、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將是我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