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2.8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1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説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這樣一個僅有的、寶貴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呢?與孩子最親近、相處最多的是父母,我們會給與他們什麼樣的童年呢?王璐的《蹲下來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吸引了身為母親的我,沒有什麼東西能比父母心中所藴藏着的情感更為神聖,這種情感就是父愛和母愛,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仁慈的法官、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父母的愛如火焰照耀並温暖着孩子們的.心靈,使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父母之愛如此之偉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發現很多孩子對父母之愛往往不以為然,甚至常常產生逆反心理,對父母抱以“敵視”態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在於父母沒有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他們的愛,沒能同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溝通。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正確地去愛孩子呢?這無疑是讓很多為父母者頭痛的話題。孩子淘氣不聽話,不愛學習,不懂禮貌,性格害羞,愛撒謊,屢教不改······如此種種,讓父母難於應付,般無奈之下,無名火起就對孩子動輒以打罵,或者變相的體罰,經過這樣一翻“教育”,自以為孩子能悔過自新,卻成想適得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對你陰奉陽違,以至造成大錯, 這樣的父母這“愛”無疑是失敗的,那麼如何才算是正確的教育之法?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呢?本書所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一點。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應該做到的有以下幾點之一:

一、要放下權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

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適當時放棄那雙充滿“愛”的手,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知道單純的“言傳”往往很難讓子女發自內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樣,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

四、要能疏導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要積極耐心地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

五、教會孩子溝通的本領,讓孩子主動説話並能正確的表達。這其中,教會孩子自信是最為關鍵也是首要的一步。

六、常識孩子,告訴孩子:“你真棒”,賞識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發孩子潛能,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

七、掌握批語和懲罰的方法,批語和懲罰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八、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體會你的愛,這是家庭教育最為根本的一點。

蹲下來,對孩子來説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我們關心兒童世界的一種方式;也營造出一種明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和你的孩子做朋友,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2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一書是京華出版社出版的,由王璐主筆。原來以為這是一本專為父母寫的書,細細看下來,發現裏面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的。書中倡導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學會傾聽,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用“蹲下來説話”的對話方式教育孩子。

書中的事例啟示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去尊重孩子,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孩子是未來,是希望,是國家不斷髮展進步的根本所在,而教師則肩負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在具體的教學中,很多老師發現很難真正走入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接受自己,以至很多老師都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但事實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老師之所以沒能教好孩子並不完全是因為孩子難教,而是我們很多老師沒有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沒有真正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沒有共同的生活。

要想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就必須真正做到“蹲下來”,就需要老師能“改變”自己,在心態上成為一個孩子。這樣老師才能做到凡事從孩子的心裏出發,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尋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接受老師、尊重老師,與老師發生共鳴。那麼我們老師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接受老師,走進孩子的世界呢?我想老師應該保持一顆童心,就能很容易走進孩子的世界,成為孩子的朋友,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思維來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充分想象,這樣才能真正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那教育就必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蹲下來和孩子説話,從孩子的成長與情感的.需要出發考慮問題,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孩子,使孩子樂意與教師一同玩耍、遊戲。俗話説:“親其師而信其道”。可見教師不擺架子,主動和孩子交朋友,獲取孩子的喜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會使孩子感到教師是可親可近的。反之,如果一個教師儼然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駕勢,那麼必定會使孩子們望而生威,敬而遠之,不敢也不願和他親近。當然,教師應有威信,但這種威信應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是以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為基礎的,而不是靠威嚴開形成的。

“蹲下來和孩子説話”不光是強調教師和孩子交流時應使用的體態,更重要是的是體現尊重、平等的一種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它所帶來的教育價值不可估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想將它真正的作為一種理念,就必須將它作為一種觀念和思想,一種信念,一種精神。其實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和孩子交流,就可以做到對孩子的尊重和平等。

現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那麼,對待孩子,就不能居高臨下地一味訓誡、喝斥,讓我們走近他們,瞭解每個孩子的特性,給孩子以自信、希望;讓我們熱愛孩子,設身處地瞭解他們的成長和心理需求;讓我們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交流,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關注他們的每一步成長!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3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説過“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這樣一個僅有的、寶貴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呢?與孩子最親近、相處最多的是父母,我們會給與他們什麼樣的童年呢?王璐的《蹲下來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吸引了身為母親的我, 沒有什麼東西能比父母心中所藴藏着的情感更為神聖,這種情感就是父愛和母愛,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仁慈的法官、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父母的愛如火焰照耀並温暖着孩子們的心靈,使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父母之愛如此之偉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發現很多孩子對父母之愛往往不以為然,甚至常常產生逆反心理,對父母抱以“敵視”態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在於父母沒有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悟到他們的愛,沒能同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溝通。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正確地去愛孩子呢?這無疑是讓很多為父母者頭痛的話題。孩子淘氣不聽話,不愛學習,不懂禮貌,性格害羞,愛撒謊,屢教不改······如此種種,讓父母難於應付,萬般無奈之下,無名火起就對孩子動輒以打罵,或者變相的體罰,經過這樣一翻“教育”,自以為孩子能悔過自新,卻成想適得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對你陰奉陽違,以至造成大錯,這樣的父母這“愛”無疑是失敗的,那麼如何才算是正確的教育之法?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呢?本書所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這一點。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應該做到的有以下幾點之一:一、要放下權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適當時放棄那雙充滿“愛”的手,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三、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知道單純的“言傳”往往很難讓子女發自內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樣,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四、要能疏導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要積極耐心地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五、教會孩子溝通的本領,讓孩子主動説話並能正確的表達。這其中,教會孩子自信是最為關鍵也是首要的一步。六、常識孩子,告訴孩子:“你真棒”,賞識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發孩子潛能,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七、掌握批語和懲罰的方法,批語和懲罰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八、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體會你的愛,這是家庭教育最為根本的一點。

蹲下來,對孩子來説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我們關心兒童世界的一種方式;也營造出一種明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和你的孩子做朋友,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