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1.28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組合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一方面,高效課堂應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手段之一,學生自主性的高度發展,是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最大推動力。另一方面,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高效課堂也不能偏廢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而教師課堂教學的根本點是高效性。現在我僅就導學案的設計淺談一下我的思考和看法。

第一,學案導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採用這種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課前老師下發導學案,學生事先做好導學案,他們也願意展示自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長積極給組員分配任務,因為小組評比的優劣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貧僧的準備。這樣就充分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班每個人為了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都會自主看教材,查閲資料,請教同學。

第二,學案導學,有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學中,我們的常規教學扼殺了學生的精神,壓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的提高,更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面對這一現狀,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模式,在講知識的時候,先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帶着問題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礎知識;再去與小組的其他成員、老師進行合作探究,然後進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從而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最後上升到理論高度,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共同努力下,學生往往表達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觀點、看法和答案,這就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再進一步加以引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運用語文,感悟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加深了對於教材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導學案,為他們創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讓他們盡情發揮,放飛智慧,放飛夢想,以促使他們的成長,實現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的和諧發展。

第三,合作學習,密切了師生,增強了友誼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係,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復興得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組裏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要有依賴思想,而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小組成員間會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成員要明確爭議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是對事不對人,始終保持團結。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讓學生敢想、敢説、

敢幹,對不同意見的學生採取尊重、寬容、鼓勵的態度,決不強制、苛求、壓制學生,對那些獨特的新穎的見解和觀點,及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讚揚。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説:“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從而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第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會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往往是老師用分數去評價學生知識學得怎麼樣,達到了什麼程度。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與能力提高。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評價從評價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的確立,到評價內容指標的制定、評價方式方法的採用等,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為衡量的主要標準。據此,我總結並運用了“走進生活”這一欄目,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運用語文相聯繫,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讓學生貼近生活,走近實際,這樣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會主動思考,使學生在一個自我的評價體系中,主動參與,得到鍛鍊,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五,學案導學,給老師提出新要求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老師既輕鬆又勞累。所謂輕鬆,是指45分鐘的課堂老師確實輕鬆了。但“打鐵先要自身硬”,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觀念,要變“真鴨式”的消極單向信息傳遞為師生間,學生間的多邊信息交流和多邊思維撞擊,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以知識為中心為以能力為中心,把整個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放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時空。為此語文老師應有深厚的知識底藴、掌握課堂藝術、因勢利導和駕馭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必須根據語文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情趣橫溢、活潑愉快的情境下學習。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演,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同時,有這麼幾個問題希望和同事們一起商討:一、導學案是不是=教案;二:導學提綱是不是=練習題;三、導學提綱是不是必須人人都要完成。

以上是我在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實踐中的一些思考,雖然還很膚淺,但畢竟已經走出了第一步,畢竟我已經在路上摸索着前進。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2

xx縣xx鄉中心國小內容提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並運用於實踐,杜威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許多的教師沒有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只侷限於在形式上的模仿,從而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無效性。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

在語文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於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可見小組合作通常採用異質分組是有着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儘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或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學困生(一名或二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彙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並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藺相如捧着和氏璧撞柱子是真還是假?""藺相如與秦王拼命是真還是假?""藺相如怕廉頗是真還是假?"然後,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後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如何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因為並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複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説,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句段的理解,對課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運用語文的規律等。如教學《盧溝橋的獅子》一文時,當學習了文中形態各異的獅子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句式"動物園裏的小猴子真有意思,它們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好像……。有的……好像……。還有的……好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會想象,最有創造性。小朋友經過合作討論,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想象:"有的小猴子抓耳撓腮,好像在思

考什麼問題。有的小猴子眼珠滴溜溜地轉,好像在想怎樣逗遊人開心。還有的小猴子跪在猴媽媽面前,好像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合作性學習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適時扶放、充盈"合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誘導者和輔導者。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進一步的認識過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擺正學生"主體"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創新潛能,發揮"主體"作用。而如何擺正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其關鍵就在於教師的"扶"和"放"。

"扶"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深入到小組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創設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針對一些一般性的問題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四、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於激勵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採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皮亞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了機會,我們教育者要善於把握機會,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達到真正、實質的有效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髮展。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3

當前,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讓學生髮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國小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讓學生掌握合作規則,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與交流意見,學會組織和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技能與方法,要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並形成必要合作學習技能,下面淺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進行分組:

在小組組內成員的安排上我花費心思,均衡小組劃分,每個合作小組的內部成員在性別、性格、學習成績等方面都具有差異,比如我將學生按成績的優、中、差分成三檔,每小組6人,成績較好的3人,一般的2人,較差的1人。而各組之間,為了體現組間競爭的公平性,每個組的總體實力應該儘量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在學習中各個同學各盡所能、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優勢互補。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圓錐的體積如何求?""它和圓柱體積可能有什麼關係?""如何得出它的體積公式?"然後,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後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評價制度:

改變過去單純鼓勵個人競爭評價方式,側重於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側重於對小組集體的評價。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這一評價理念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於激勵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採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比如,我們兩週對小組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主要是根據小組個人積分的總和,再按分數的高低來選位置,這樣就調動了孩子掙分的積極性,同時增強了孩子的集體意識。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引入到我們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培養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學會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促進學生不斷髮展,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髮展。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4

當今課堂教學模式的內容:學案引導、教師主導、學生互導,學生主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其理念是:“尊重主體,關注細節,面向全體。” 在此理念指導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羣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但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隨時間的'延續呈下降態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到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常見的現象有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參與性不強。在課堂上經常發現每組有不少同學坐在那兒,一副茫然狀,既未參與小組,也沒有參與小組管理。在各組選代表展示本組討論成果時,總有那麼幾個人顯露出“與我無關”的表情。

2、評分制度過與簡單。有些班級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實行加減分的評價,老師在課堂上只進行簡單的加減分工作,然後將結果通報給班主任,班主任往往給予一番“狂轟亂炸”。結果,一個階段下來,加減分不僅沒起作用,反而激化了師生矛盾,老師感到小組合作學習難以操作,便放棄了。

3、小組評價機制缺乏新意,時間長了,對學生失去了興趣,學生對小組分數的在乎程度逐漸減弱,從而對小組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大大下降,參與性就不高。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感覺學生的配合程度下降,那麼老師的積極性也會下降,久而久之,就又會走到老路上來。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要有一套健全的評價系統。這套評價系統一要科學即符合課改精神,二要實用即便於師生操作,三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即使學生樂於接受,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中來。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5

自從10月以來,學校響應縣打造“生·動”課堂號召,在班級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學——討論——展示”的三環節教育模式。這一個多月來,小組的合作也有了初步的雛形。現在我就對我班的小組建設的現狀和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與反饋。

一、在小組建設上取得的成就

1.小組長責任制。

自10月中旬,我校為打造“生·動”課堂,形成小組後,我就在班級中制定了小組長責任制度。每組固定一名小組長與副組長,無論在課上亦或是課後小組長都有責任監督與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個人的衞生保持狀況以及小組內的紀律狀況。副組長既是助手也是競爭對手,當小組長出現“失誤”“失察”等情況,則由副組長頂替小組長職務,並實行小組長權利。

顯然,這一個月來的成果還是可以看得見的。下課時分,只要提醒小組長做好自己的責任,小組長便能很好的履行職責。教師的事情也會相對的減少,不用事事包攬。現在唯一還會出現的問題是有部分任課老師不會在課後進行提醒,導致小組長也會忘記自己職責的時候。

2.小組討論的概況

既然是進行小組合作的教育,那麼當然就要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在小組討論時,我採用的是之前在磐安文溪國小進行過教研指導的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討論時,全體起立。討論完成的小組則可以坐下。現在我們一年級由於年齡小,且剛從幼兒園到國小學習,很多習慣方面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在小組的討論環節中,現在多以在小組內説一説為基底。在一個問題的處理上,讓小組成員發言,其他同學傾聽的同時也思考。比如出現一幅圖,左邊有3只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這樣的圖一出現,大部分同學已經能得到此處用加法算式進行解決問題。此時我就會讓孩子們先説一説,“左邊有三隻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合起來一共是7只小雞,所以算式是3+4=7(只)”。雖然大部分的同學能夠列出算式進行計算,但這些同學裏面仍然有些孩子不能準確的表達出算式的意義。因而就會有混淆概念的時候,尤其當我們學習減法之後,對於某一個算式中使用7-1=6,還是用7-6=1來解決問題,就會很值得探討,所以必須讓孩子們能夠用語言説出算式的意義,這一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而如今這種小組中的説一説,能很好的在組員之間產生共鳴,且有不會的還能先聽後説,以及可以讓小組成員教着説。

二、在小組建設上仍然有的問題。

1.小組長的培養刻不容緩。

小組長既是一個小組的核心人物,那麼對於小組長的培養就至關重要了。首先在小組長的選擇上就是一個難題。這個同學最好是學習名列前茅,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自控力以及魄力。能同時做到這些的同學並不多見,寥寥無幾。所以在小組長的選擇上也是慎之又慎。實在有一些小組的組長沒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時,只能安排上一個可以與組長互補的副組長。可即使這樣小組的建設還是非常有困難的。如當組長與副組長的意見不合時;如小組長的表現沒有副組長更好時,留之無用,卻又棄之可惜。所以緊迫的需要進行小組長的培養與培訓。

2.小組討論中的諸多問題

小組的呈現,既要有領導也要有分工。領導當然有小組長勝任,而這個分工問題也是一個比較特殊棘手的問題。單單由小組長進行分工還會遇到不少問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均由教師參與到其中進行分工,這樣的時間一開始是不夠的,但教師參與過分工後,學生自然而然的也能進行一些模擬分工問題。但課堂上的時間消耗就會過多。一年級的學生合作有時並不是合作,而只是告訴。這種“告訴”據有提前性,從而阻斷其他學生的思考,而從小組討論的氛圍轉變成“一枝獨秀”,那麼分工或者合作的目的很顯然就沒有達成。並且學生課堂討論中的時候,有這樣自説自話的,也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造成最後小組的討論也沒有能夠順利進行。

這一個多月的小組合作建設有那麼一點點的成就,當然也仍然存在着諸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努力將班級中的小組合作,建設成有用的,有效果的合作。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6

聽了幾位老師小組合作學習的經驗以後,我受益匪淺,這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講解的。時間少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了。學生上課的參與程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認為以下這幾點很重要。

鼓勵學生多思考

一般情況下,合作學習旨在通過小組討論,互相啟發,達到優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的目的。學生要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前認知能力作為基礎,而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替代的。只有在學生思考到達一定的程度展開討論,才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原來是這樣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時展開討論,才有可能出現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學習思考的時機。

教師要多引導

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時,很多教師仍然在講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準備下一環節的教具,板書等,那麼,是不是教師真的不應該介入合作學習的進程呢?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我認為:同教師的引導、參與是分不開的,在活動中,教師不是更清閒了,而是擔負起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估等全過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隨時會有意外的問題發生,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往往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教師要多用激勵的言語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當學生不願參加小組活動時,教師要有耐心和愛心,經常鼓勵和幫助這些學生,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被人尊重的滋味,慢慢引導他們加入小組學習。

總之,交流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為學生多創設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啟發、相互借鑑、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以學為主”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便於發展學生的各種素質,我們做教師的就應該給學生創造各種有利的條件。

學生座位的編排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對教師的上課效果和上課的氣氛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它還從某些方面體現出班主任有無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它是一個班集體團結合作的凝聚劑,是一個班集體教學質量的推動器,是一個學生適應社會的奠基石。

在學生座位的編排上,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徵:

一、動靜搭配,個性互補

世界上沒有哪兩個人的性格特徵、心理素質等是完全相同的,也沒有哪一種性格特徵是最優秀的。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的學生安靜穩重,有的學生坦率熱情,有的學生內斂沉着,有的學生為人大方,有的學生謹小慎微,有的學生勇猛無畏,有的學生懦弱膽怯……因此,在編排學生座位時,要注重各種性格學生搭配在一起,讓他們做到動、靜結合,以靜制動,以動帶靜,使他們動的不太出格,靜的不至死板,在學習上、生活上、交流合作中相互影響,促進個性的互補、互助,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吸取同學中的優點,建立一個有利於學生形成和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氛圍。

二、優困結合,以優幫困

我們不能不承認學困生的存在,也不能否認智力的差異性。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學困生,同時又促進優秀生。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座位編排時,班主任有意將學生崇拜的對象或學習的榜樣或追趕的目標,放在其眼前或身旁,學生時時受到激勵、處處受到督促,這樣就能潛移默化地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因此,我在編排學生座位時形成了這樣一個制度:即全班41學按名次一條龍排成九個組,也就是1、2、20、21、22、40、41同學為一組,3、4、10、22、39、38同學為二組,……以次類推,其中1—6名同學為各組的一號同學,7—12名為各組的二號同學,13—18名為各組的三號同學,19—24為各組的四號同學,25—30為各組的五號同學,31—36為各組的六號同學,37—41為各組的七號同學。讓一號和六、七號結成對子,二號和五號結成對子,三號和四號結成對子。這樣就形成了智力上的互補,既為優秀生提供了一個能夠充分發揮的環境,又為學困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補課氛圍,讓他們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提高,教學相長。

三、幹羣搭配,合作學習

在一個小組內應避免全部都是班幹部或沒有一個班幹部,各組應做到相互均衡,無論是在學科成績上,還是在體質藝術上,都應適度把握,讓學習自覺性強,遵守紀律,有一定的責任心,關心班集體的同學分別配在各個小組中,使他們在組內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培養他們小組的共同合作精神,讓他們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合作,共同提高。為走向社會,面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奠定心理基礎。同時也為各組之間的競爭鋪設了同一起跑線,不至於哪一個組特強或哪一個組特弱,使各組之間能平等競爭,不會因為別的組特強而弱組自暴自棄。

四、強強競爭,你超我趕

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其他各方面,各個小組內的交流是最經常和及時的。在自然界中,各種動物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中,説明沒有危機就沒有進步,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因此,編排座位時也應該在知識層次和智力水平上適當考慮可以把基本水平一致的同學編在一個組內,如上文提到的第九名和第十名,第八名和第十一名等,這樣可以在組內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因為他們的智力水平相差不是很大,一個有超越另一個的自信心,另一個有被追上的危機感。

在學生座位的`編排上,還要注重學生生理的特點:

一、男女搭配,互幫互學

男女生在生理上存在很大差別,其性格特徵、心理素質、體格結構等具有明顯的不同點。因此在處理事件及學習生活中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如果一組中只有一種性別的同學,在做某一件事時就會和其他組形成極大的反差。反之,如果男女同學搭配為一組,就會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特別是在教室的值日以及校外活動中充分表現出來。

二、預防近視,尊重學生

中國小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髮育階段,如果不注意用眼衞生,將會使學生出現近視、遠視或斜視的現象,給學生的一生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我們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適應教室的各個位置,讓每一個學生的眼睛都有遠視、近視、左視、右視的變化,不至於在生理上成為眼肌定勢。如我們班就採用九個組排成一條龍的形式,每週各組往後推一組,最後的一組返回在最前一組的位置上。這樣有序的循環,小組成員卻保持穩定,後排的學生有機會坐前排,旁邊的同學有機會坐中間。既預防學生形成各種眼睛疾病,又在班內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尊重了各個學生的意志,使全體學生感受到了教育的資源平等。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教師本着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成長,為學生的成人成材積極創造條件,就會使自己的教育實踐充滿理性的光輝。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7

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以下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收穫,在此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小組合作學習更利於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以學生自願組合為前提,再針對各小隊之間存在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隊在人力資源配備方面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後,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

二、學習方式

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師生關係因授課方式的過於呆板,教學氣氛過於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和過多的焦慮感而不利於學習

在合作性英語教學中,教師在佈置完任務後,通常穿梭於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鬆、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於學生順利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有利於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彼此瞭解,有利於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進而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小組合作

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鬆和不受威脅的環境,學生不用擔心犯錯誤

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形成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寬鬆,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另外,在小組的合作教學中,同伴之間的有意義的口頭交際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並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悦的情感體驗。

總之,學生採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其立足點不是要否定我們的'教學傳統,而是對教學傳統進行一種補充、改進,進而改善教學現狀,改變傳統教學系統中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於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並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情感資源,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8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着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學生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國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水平。只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老師在教學中提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先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和討論,這樣才可以使學生不斷髮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於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老師在做出關鍵的指導後,可以先讓小組成員在一起進行分析和討論,並派出代表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之後,對錶現優秀的組提出表揚,並對錶現一般的組提出鼓勵。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可以使小組成員在每次討論之後得到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解題思路,不僅使學生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一)課堂氛圍濃厚

在國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於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的氛圍有着重要作用。教師在每次講新課之前,可以想讓學生自己完成導學案。這樣不僅能使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戰,也可以使成績中等的學生受激勵,竭盡全力去思考,以便可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這種學習模式也可以使成績困難的學生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學習與思考上。

在小組討論時,他們如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課堂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去展示自己思考與鑽研的成果。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比如,老師在上習題課之前可以把習題先分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讓小組在一起進行討論,研究出各種問題不同的解題辦法。在上課的時候,教師需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站在講台上向所有同學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這時,有的平常不怎麼與人交流或成績很一般的學生都可以勇敢地站起來代表自己的小組上台發言。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在上台發言與討論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通過老師課堂和課後各環節的帶動,通過小組不斷地交流、討論以及最後展示討論成果的環節,很容易地向老師暴露了自己的困惑,從而,給老師講課的重點提供了方向。面對學生的困惑,老師應該適當地對其進行點撥,努力地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當然,教師也應該定期給小組佈置合理的任務,以便於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師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應該合理地佈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瞭解學習任務,也可以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辨別任務和分析任務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國中生正處於一個害羞或者情感敏感的時期,對很多問題他們多怯於表達,以至於老師在上課時無法弄清哪裏是學生會的,哪裏是學生不會的,課堂沒有了針對性的重點,也無法達到預想的效率與效果。如果在國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加輕鬆快樂,課堂氛圍更加積極活躍,從而很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綜上所述

總之,在國中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活躍課堂的氛圍,也能夠很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每個學生不論成績好壞,聰明與否,都可以參與到激烈地小組討論中,都可以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找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另一方面,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給原本枯燥的數學學習帶來很多的趣味,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教學中的各種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增強班裏的凝聚力,對促進我國教育發展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8

上週在學校的組織下,有機會親臨杜口中學觀摩課堂教學,半天的參觀可能只瞭解到杜口教育的一些皮毛,但從這些皮毛中所見的孩子們的表現已令人震驚。

隨意走進一間教室,八年級某班正在學習《答謝中書書》。教室裏充滿了琅琅的書聲。脱稿朗誦始終是課堂的主旋律,即使是句子翻譯也要求用朗誦的形式脱稿展示。幾分鐘的排練後,同學們紛紛登台。有的兩人一組,一唱一和,比翼齊飛;有的六人一排,陣容強大,氣壯山河。女孩子如鶯歌燕語,男孩子似虎嘯龍吟。這些爭先恐後上前展示的'孩子雖然衣着簡樸,其貌不揚但幾乎都昂首挺胸,神采奕奕。他們的朗誦顯然沒有受過專家精雕細琢的培養,但他們的朗誦卻含有一種天然的豪放之氣,足以令人感動。

作為這個教室裏的局外人,望着眼前這些咫尺之遙的孩子,我不禁驚歎:這些一身灰乎乎運動服,一頭硬糙糙頭髮的鄉村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竟能這麼放的開,讓我這做老師的都有點自慚形穢,這些孩子在朗誦展示時是如此從容不迫,又如此淋漓灑脱,他們學習的熱情從何而來?他們展示的自信又從何而來?

看到校園中、教室裏隨處可見的勵志標語,我想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出色表現的根源在於杜口中學富於個性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關注生命”“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人人蔘與,個個展示,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激活思維,釋放潛能、自主學習,個性發展。”

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載體就是小組合作。根據實地觀察和查閲相關資料我瞭解到:杜口中學處處、時時體現小組的重要地位。杜口中學小組合作模式的建立和運行既大刀闊斧又具體入微。

教室裏的課桌不是“秧田式”而是“方塊式”格局。每個教室有六大方塊,每個班有六個小組,小組成員都桌對桌聚在一處,很有“一家人”的感覺。班級裏黑板角上的測評表也是以小組為單位,標示小組成員的課堂參與度,達標率等。杜口中學的課型分為三大模塊,即預習課、展示課和反饋課。每個模塊都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每個環節都對小組合作方法提出具體要求。例如在預習模式中就有“兵教兵”環節,展示過程更是小組智慧的結晶。(具體方法和流程可參看相關資料)。

我不禁想到,我們的班級也都相應劃分了小組,也經常提倡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學習,可為什麼學生的表現跟杜口中學的學生卻有天壤之別呢?究其原因,還是我們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認識不夠,老師仍是在爭做課堂的主人,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在杜口中學的課堂,老師由前台退到了幕後,由主講變為了主導。學生則由台下走到台上成為名副其實的主角。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互相陪伴、互相鼓舞着登上課堂表現的舞台,同時在表現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自信。

杜口中學的小組就如周朝的諸侯國,充滿生機與力量,而我們的小組至多是秦時的郡縣缺少的是自主性當然很少主動性。

杜口中學的實踐啟示我們:在教學中,只要我們重新估量學生的潛能,真正相信學生,有效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課堂教學就可能出現全新的面貌。

想起一句諺語“你想走得快,一個人走;你想走得遠,一羣人走。”願孩子們搭乘“小組合作”的班車在求知的路上走的更遠。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9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標體現的一種理念。數學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學生單調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激勵學生真正投入到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中去。因為有了小組的合作學習,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從而使學生在一種寬鬆的學習氛圍中,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種問題,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講,學生死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育從小就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由於採用了小組討論,從而為課堂創設了一種最佳的教學氛圍,使數學課堂由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構建數學知識的場所。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了寬鬆、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願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徵?學生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長方體在課堂上展示討論,興趣大增。小組討論後紛紛彙報:

第一小組説,面對長方體數一圈有4個面,再加上下2個面,共6個面,第二小組説,用相對面的方法來數有6個面,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後面、左面和右面;第三小組説,相對的面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第四小組説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第五小組説長方體還有8個頂點、12條稜,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合作的信心。可見,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人合作、與人溝通的意識,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途徑。

二、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人人蔘與學習的全過程,人人探究新知識,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悦。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小組內的'意見往往不統一,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見進行充分討論,進一步分析、比較、爭辯、推理、歸納,最終達成共識。例如,教學“角的認識”時,我讓學生們猜一猜:“一張正方形紙剪掉一個角後,還剩幾個角?”同學們紛紛回答:3個角、5個角、4個角。這時,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一張正方形紙,親自動手剪一剪,數一數。結果幾乎每個小組都分析歸納出:採用的剪法不同,剩下的角個數就不一樣,三種答案都是正確的。

再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再一次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我讓同學們分組實驗,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對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一對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去量水或細沙。當彙報實驗結果時,同學們紛紛表示有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有的不是。我又一次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在什麼情況下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激烈的討論同學們找出了原因,發現了規律:“只有等底等高時圓錐體積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學生經歷了動手、動腦、動口,既享受了自主探究,又體驗到合作學習成功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創新能力的發揮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關注學生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再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地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會學”。例如,教學“梯形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們回想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然後以小組為單位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其中一個梯形塗成紅色)推導梯形面積公式。彙報結果時,學生們興趣十分高漲、爭先恐後:一個小組説:“我們小組用的方法與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相同,是先旋轉後平移,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們都紛紛表示贊同。這時,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我們手中只有一個梯形,你們能不能自己動腦筋想出別的方法推導出它的計算公式呢?”彙報交流的結果更讓我心花怒放:

小組1:做對角線,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小組2:從上底的一頂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小組3:從一腰中點做另一腰的平行線,割下的小梯形旋轉平移,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不管用哪種方法,學生們都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是: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每一種方法都體現出一種思維方式,這多種思維方式達到同一個目的,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這種寬鬆的學習氛圍中,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成了一種樂趣,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0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要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的課堂活動,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合作.因此,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它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素質有着積極的作用。那麼要怎樣進行小組建設?

1、 確定小組規模。

科學研究以及實踐的表明.最佳的小組合作人數應在3-5人之間。我們班一共有45名學生,由於我們班學生整體基礎較差,各方面都優秀的學生較少,缺乏可以勝任組長的人選,經過仔細考慮之後決定將我們班分成7個小組,其中五個6人小組,兩個小組有7人。

2、進行小組劃分。

小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於幫助每個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因此小組的劃分應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應使每個小組都同時擁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及單科成績等特點進行個別調整,實現人力資源的最佳組合,我們將其稱之為“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原則。“組內異質”能夠為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提供較大的可能(因為“差異”本身就是一種資源),而“組間同質”又可以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根據我們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們這樣進行小組的劃分:小組由一個較優秀的學生擔任組長,2-3箇中等水平的學生,還有1-2個比較差的學生組成。每一個小組我都安排了一個比較認真負責、平時較優秀的學生擔任組長,起好領頭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由於我班中下等水平的學生較多,我按照平時的作業、測驗的情況並與各科老師商量過後,把這些學生平均安排在每個小組。我們儘可能的安排一名比較好的學生與一名較差的學生同坐,這樣可以進行“一對一”的小組互助。

並且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承擔特定的職責:組長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並安排發言順序;“記錄人”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檢查人”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並確認每位成員是否都完成了學習任務……至於每個小組的“發言人”,我採取輪流制,儘可能的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發言,讓每個人都能參與並發表意見,從而鍛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避免出現有學生“搭車”現象。

3、小組座位的安排。

為了更有效地協同合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座次的安排需要考慮很多方面,學生之間必須坐得足夠靠近,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更方便地交換信息和小聲地討論問題。我們常常發現,有時候,一個小組效率不高的原因僅僅就是因為他們所坐的位置。例如,一個學生離其他組員太遠,或是一個組兩頭的同學無法方便地溝通。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樣重要。

我們決定讓小組成員圍成一桌,四個學生兩兩面對面坐,還有2-3個面朝黑板坐,我稱這種坐法為“方陣式座次”。 在過去,我們的小組活動常常是在前後桌四個學生之間進行的,這樣做未嘗不可,但當小組合作變成課堂的主旋律時,這種座次的弊端就開始顯露出來:因為小組活動過程中,總會有一半的學生始終背對講台,當小組活動與全班互動相互轉化時,他們就必須安靜、迅速地轉過身子。突然之間轉過180度可能會使他們不舒服,有的學生還會對轉來轉去感到厭煩,這就可能導致他們注意不到老師和其他同學在説些什麼或展示些什麼,課堂效率受到了極大的考驗。避免這種問題的座次安排最好就是讓學生能夠面對教室的側面,四個組員兩兩相對地坐着,即我們所提到的““方陣式座次””

這種“方陣式座次”方便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和討論,節省了時間,增強小組合作的意識,但同時也出現了弊端。比如:上課講話的學生多了,因為座位間距離靠近了,講起話來變容易了,開小差的時間也多了;做作業時,因為學生之間的距離較近,偷看的機會也較多了等情況。所以在平時上課時,我都會要求學生全部面朝黑板、面朝老師坐端正,在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才面對你的組員“圍圍坐”,這樣在上課時學生可以像原來一樣跟隨老師認真聽課,也能減少講話開小差的機會。在做到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時,如測驗等,我就會讓學生把桌椅拉開,一個個分開來坐,獨立思考,自主完成。

4、小組長的選擇與培養。

小組長關係着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因此這一職務的選擇與培養至關重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發現,儘管所有的小組都在努力,儘管所有的小組都不甘落後,現實的情況卻是有的小組一路遙遙領先,有的小組卻步履維艱,其中的差距就在於小組長的管理與協調能力的差異。凡是小組長組織能力強、責任心重的小組,小組活動時不僅積極主動,效果好,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後,小組成員的作業情況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反,如果小組長不負責任,小組活動組織得不好,小組長就得不到小組成員的認可,小組內部鬆鬆散散,整個小組完成作業時也是拖拖拉拉。因此,對於小組長人選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小組長的學習水平,而且還必須注重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

然而,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中,十全十美的小組長往往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自己用心去培養。

一名優秀的組長,更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現在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有一些簡單的抄寫、默寫作業就能由組長去幫助批改,這樣可以節省教師的時間,去進行更多有效的教學。

較有借鑑意義的是“組長沙龍”制度。我決定每月定時召開一次組長交流會議,及時解決小組管理的疑難困惑,交流小組管理的優秀做法,並對其中的“金點子”表彰獎勵、加以推廣。對於一些不好不積極的現象也給與及時的批評。希望讓每個組長甚至組員都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地為小組乃至班級管理出謀劃策,密切了組長的交流學習,也真正實現了班級的自主管理。這個計劃才剛開始在班級中實施,希望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對於班級管理我們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體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協助管理的合作關係,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級管理模式。同時,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為配合新課程理念的實施,也有必要建立以合作小組為基礎的班級管理模式。所以,小組合作學習勢在必行。現在我們正處於探索階段。而這個小組合作學習某一節課,某一週所能完成的目標。它需要我們再不斷的實踐中逐步形成。我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不是不要接受學習,更不是浮於研究學習的表面合作學習也應該因課而定,因人而異,不能為了迎合課改,不分析實際隨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要靠老師的不斷引導,讓學生不斷體驗,終究領悟,努力接受新知識的過程。

迷茫於新課程的我,慢慢已經找到了航燈。我深深體會到:雖然已是春風拂面,但腳下卻是荊棘萬千。有淚可落,但並不傷心;腳踩荊棘,但並不難過。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1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原來的滿堂灌和一本書一支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的模式。而小組合作課堂討論探究模式的教學恰恰能夠發揮這樣的效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的討論探究互幫互助中既幫別人解決了問題,也被別的同學幫助解決了問題,而在這樣的和諧課堂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班級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同組成員之間交流非常頻繁,非常和諧,而在自主學習和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展了自己的活動思維空間,而且每一個同學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使每一個同學都得到了鍛鍊,我覺得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夠真正實現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不掉隊。

教師在小組合作自由探究的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課前的學案問題設計上必須深思熟慮,精心設計,設計富有創意的探究,使合作不僅僅是流於形式;其次在課堂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觀調控,並且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反饋、落實;最後教師還要根據問題難度的不同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適時地改變學生小組討論的具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2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僅能夠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然而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效果也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下面我結合實踐談一談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發掘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

一、思考不充分

〔問題〕在小組合作時,經常遇到合作時間超出預設時間的狀況,此時為了完成後面的教學任務,強行停止全班交流環節……

〔思考〕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必須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保證,就成為空中樓閣。這個教學環節有助於拓展學生思維。但由於時間不足,學生的思維還未充分打開就往往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

〔對策〕要真正實現小組有效合作,確實使學生人人從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穫,有所得,務必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尤其是涉及思維發散訓練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獨立觀察、思考,否則這樣的合作也只是空白,作為教師不必擔心由於過多的討論時間而影響了後面的.教學進度。事實上,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鍛鍊的空間更大,發言的用心性更高,能讓學生實在地多獲得一些知識,這點“浪費”的時間是值得的。

二、指導不及時

〔問題〕當佈置好學習任務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我有時站在講台上走來走去,等待着評判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有時在學生之間茫無目的的巡視……小組活動表面熱鬧,氣氛高漲。

〔思考〕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幫忙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一方面,教師帶給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又要具有知識的價值和思維含量;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師不是更清閒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瞭解學生任務的完成狀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給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意見。

〔對策〕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應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帶給有效的幫忙與指導。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並參與,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用心,有的學生合作不夠,這時教師就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

三、評價不全面

〔問題〕大部分狀況下應對學生滿意的答覆,我總是這樣的鼓勵語:如“你回答的真好”,而且大家的評語都差不多;再者就是對小組進行獎加分,時間長了,就成了機械動作,以至於導致某些學生根本不在乎。

〔思考〕執教中表揚、鼓勵不等於要一味地遷就學生,表揚、鼓勵仍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另外,對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是團體合作的結果,實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

〔對策〕有時對學生,來自同學的鼓勵,比來自教師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評價,如對問題的分析是否正確,是否有條理,是否表達簡練等等,另一方面把學生個人的競爭引向小組團體的競爭,我們不僅僅要表揚合作有成果的小組團體,而且要表揚分工合理,協作成功的小組團體,要多肯定羣眾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教師還要調整好教學過程,實現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對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潛力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進行探究,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把自己進化成新理念的倡導者,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3

從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三年級一共十個教學班,規模不大,教學班人數不多,生源大部分來自周邊的農村孩子,師資力量、生源素質均不如我校,而且教學條件也很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多媒體設備。但就是這樣一個學校,他們的小組建設,合作交流學習以及小組評價都執行的很好。我們聽了一節七年級的數學課,是一節試卷講評課,老師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試卷上的問題,由小組長和副組長一對一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有難度大的.共同的疑難就寫在黑板上,老師引導,由學生們自行解決,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討論激烈,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人人蔘與,一道題經過學生們討論可以得出好幾種方法,老師再評價出一種最捷徑的方法,真是對這幫孩子們要另眼相看,人人都成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我們得出現有的課堂教學必須改革,小組建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作為老師我們現在要放開手腳要讓學生們自己去學,自己去思索,在小組中可以發揮各自所能,積極展開討論,利用老師編寫的導學案,把課本上的新知識掌握透徹,疑難之處大家共同解決,好生幫差生,一帶一,整個小組就可以共同進步了,老師只須點撥,做出評價,利用獎勵機制去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功夫在課外了,在導學案的編寫上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吃透教材、領悟教材的精髓,編寫出合理、合乎各個層次要求的導學案,老師在課後還要認真輔導,查漏補缺。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中嚐到了勝利的喜悦,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自信心也有了,自身的價值也提高了,那麼他們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再也不會出現枯燥的課堂。“睡成一片,呆成一片,鬧成一片”的現象將會得以根治。

通過鬆山中學和我校近幾個月的實踐,這種模式的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4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這次課改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理念。因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如何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展示?是我們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擺在面前的難題。就此,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組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小組間應該水平相當,這樣便於公平競爭,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應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內向的分到一起,這樣就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基礎,便於合作,當然建成了合理的學習小組,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小生缺乏合作意識,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不能較好地把自己和學習夥伴當作一個學習共同體。起初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多數孩子不善於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甚至有的光講小話,沒有落到實處。於是,我們師生共同設計了體現多數學生意願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如:學習小組選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和方法;組內輪流彙報交流心得、觀點;小組成員彙報後,先由合作伙伴進行補充説明,再由其它小組補充或提出異議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與獎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學習習慣逐漸形成,有的學習小組甚至人人爭先發言,説出自己的觀點。這樣雖然要花費許多人力和時間,但畢竟每部大腦都運作起來了,而且還避免了以往教學中只是拔尖學生唱主角的弊端,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的機會,並在展示中認識自己、發現別人,學會了尊重和欣賞,做到了全員參與,提高了整體效率。

二、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任務,把握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高效,必須從具體學習內容的需要出發,必須從本班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創造合適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討論題過於簡單,激不起學生討論的興趣和熱情,討論難度過大,大多數學生解決不了。一般

下列幾種情況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模糊,似是而非時,要組織討論或辯論;當問題具有挑戰性,能激起學生的探索慾望時,要組織討論。因此,要在教學設計時,通過對學習內容的任務分析和學生實際的研究,預設具有一定挑戰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問題,然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適時提出恰當的合作學習問題。我仔細閲讀雙語學校的高效課堂資料,並作了大膽的嘗試發現:學生個人獨立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多數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較大困難;學生的看法會出現爭議時;只有大家對合作學習的任務很明確,只有多數學生感到需要合作時,合作學習才能是高效的。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樂於合作交流

由於個性氣質、智力因素、家庭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學生的認知、情感和體驗也互不相同。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進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自尊,在情感上多給予關愛。假如學生髮言時聲音小或結結巴巴,或語無倫次,教師也應當多加肯定和鼓勵。力求做到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説,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上允許實話實説,允許有爭論、有保留意見。學習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教材的反映往往是綜合的、多維的、立體的.。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自主展示的平台,張揚學生的個性,把學生的個體差異當作資源來開發,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不能強求一致,要鼓勵求異思維。只要學生理解得合乎情理,教師就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支持他們。當然,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感悟,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必要的是非尺度,避免太多遊離於文本之外的活動或表演。只有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才會更加生動、活潑、豐富。

四、適時的評價激勵,給"合作"增添前進動力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

現在,學校為我們創造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和良好的環境,只要我們積極進行合作與探索,實踐與總結,貫徹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在課改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和突破。

小組合作心得體會15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學校也進行着如火如荼的課堂改革。而且數學教學更適合於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本校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整體答卷情況來看學生比較喜歡數學教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許多問題,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困惑。根據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以及平常的數學教學我來談談自己的困惑與感受。

困惑之一:我們如何來設置問題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許老師在備課時認為這個問題不錯,但在課堂中學生覺得太難或太簡單,以至於合作交流只是流於形式。比如:點M到點F(4,0)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x+6=0的距離小2。求點M滿足的方程。這道題在理科班學生提出平移點的方法,學生討論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學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認為每次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問題價值怎樣?”49%的學生認為有,43%的學生認為有時有。教師應站在“導”的地位上不失時機、巧妙地以變式題組呈現,注重開放性和發散性創設階梯式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產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選題與設置問題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課堂合作學習進行預測來設置問題。

困惑之二:如何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進行評價。

我們的誤區是小組合作教學只注重對小組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在課堂上往往採取量化積分的方法對學生所在的小組回答問題及做題情況進行評價加分。剛開始學生可能覺得很新鮮,表現活躍。但時間長了,就有問題。學生對這種評價方法感到厭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態度。而且對於“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諸如此類的表揚已經不感冒。老師也慢慢減弱了評價。所以在“你們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有評價嗎?”57%的學生選有時有。可見我們的評價制度不健全,對學生個體的好表現沒有強化。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應更注重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要評價教學效果,更注重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對合作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人文精神進行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行為,更注重對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如何調動組內每一位學生積極發言。

在“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你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嗎?”29%的學生選擇經常,63%的學生選擇偶爾。也就是説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積極,這些學生在他們那個組表現突出,經常回答問題。而三分之二的學生在小組內不積極,不經常回答問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只調動了三分之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許他們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那麼這樣就會出現兩極分化,學的好的越來越好,學的差的越來越差,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發現組內學習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次數少,表現也不積極。優差搭配,互幫互助就會促進學習?是否我們在分組時一定要採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呢?這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難免的,但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畢竟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讓我們繼續努力實踐與探索,不斷吸取當代先進教學理論,不斷充實自我,以期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