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讀書心得通用15篇

來源:文書谷 1.29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通用15篇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

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摯友,和書交流就是同大師對話。《致青年教師》一書,讓我受益很多,感觸頗深。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才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着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讀吳非老師的文章,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不要急”、 “心裏裝着學生的心”、 “尊重常識”、 “不放棄理想”、 “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教師的教育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以讚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教學中,我很容易 “急”,有着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但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願。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於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吳非老師的文章,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2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為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

作為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為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為橋樑。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為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於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使自己儘快成為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老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作為一名老師,想要自我完善、不斷提升,就需要不斷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才能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煉出精華和真理,才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教學反思是老師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實有效的反思活動。翻開雜誌,打開網頁,可以説每一個優秀的教師,成名的教師都有一個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可以説教學反思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它一方面讓我們在教學中的正確的`行為予以肯定,不斷的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使我們自己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學反思使我們拒絕平庸,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得以昇華,使我們吐故納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寫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學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而在發現自己的優勢,肯定一節課的亮點上花的功夫相對少了一點。同時,我們在反思時,往往寫的都是教學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的反思。所以,對於平日裏與學生接觸時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認真地、耐心地反思,從中找到某種教育規律。再者,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往往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學經驗,而沒有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雖然做了好多年教師,偶爾也進行過教學反思,但創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寫教育日記讓老師終身受益。”教育隨筆,不是為了晉升職稱而炮製的論文,也不是為了課題交差而拼湊的“成果”。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學全紀錄,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只需我們抓住一天中的一個火花,可以是上課,也可以是聽課,也可以是網上,雜誌上看到後的靈感。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3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師的我剛剛大學畢業,走進國小來任教英語學科,既緊張、驚訝,又欣喜、惶恐……對我而言,國小這個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經兒時的我就是從這裏起航的,如今回到了起點,卻發現國小的教學對我來説是有點措手不及的;曾經長達6年的國小生活,學到的知識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是多麼的簡單,但是要將這些淺顯易懂的知識教授給這些孩子卻非易事。

每當我面對這些二年級的孩子們的時候,心中感到力不從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該怎麼來帶他們,有些茫然,更別説怎樣能夠讓他們健康成長。有時一節課上完,我都不知道他們是否都聽明白了,有沒有掌握還是個問題。漸漸地我發現,要想教會孩子,得從孩子的心靈入手,知道他們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他們的思維是如何運轉的,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走進他們的生活。

作為一名新教師,被家長質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的質疑會讓我更快地成熟起來。然而,對於一個缺乏經驗的人來説,不知道該怎麼講課,不知道該怎麼管理班級,不知道該怎麼與家長溝通,不知道怎麼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擺在自己面前,雖然師傅很照顧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給予指導和幫助,但是那畢竟是師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屬於自己的`方法還是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在我還沒有總結出方法之前,就只能跟着“感覺”走。按照常識來引導他們。比如,“不喜歡這個老師就不會愛上這門課,成績也不會好”,這應該是所有學生共同的心聲吧。因此,我也正努力來讓他們喜歡我,從而喜歡我這門英語課。同時如果能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肯定,那我就離成功不遠了。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我深知在二年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學習知識要更重要。比如進教室前要先敲門,得到老師允許之後才能進入;和別人説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別人説話時要認真傾聽,不要隨意打斷,表示尊重;同學之間相處要學會寬容、大氣……同時國小生並不能完全明白《行為規範守則》,因此國小生的行為教育需要教師將條條框框的條例轉化成學生們明白的方式、用國小生明白的話語來示範。有時這種教育的隨機性特別強,隨時發現問題,就要隨時針對這個問題給孩子們講明白該怎麼做,這時便沒有了教科書的指導,憑藉的就是老師的“感覺”,即生活常識。

我覺得我和我的學生們在相互學習,我把我的常識教給他們,他們把應該屬於二年級學生的“常識”反饋給我,讓我瞭解更多,感悟的更深。教師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我很自豪我是這平凡的人羣中的一員,以自己的平常心對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學生,因為一切只道是尋常。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4

昨天終於讀完了《致青年教師》一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它為我們青年教師打開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實的語言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成熟、理性的教師是不能只靠教齡的累計、豐富的經驗和資歷的。

我懂得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職責,更應當是我們教師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寫作者”。

我懂得了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我還知道了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為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説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説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説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我要愛所有的孩子!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5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6

本學期,我們數學教師讀的是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這本書。吳非,這個大名聞而久之。那是因為他的《不跪着教書》,一次我在翻閲一本雜誌時,偶然的看到對吳菲老師的《不跪着教書》的報道,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主要是被題目深深吸引了。書中倡導的理念是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正好本學期學校為我們數學教師準備的是吳菲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我因為欽羨作者而渴望讀這本書。當我拿過這本書時,心裏有點忐忑了。自己教了十五六年書了,已經不再年輕。可是我還是希望傾聽這位名師的教誨,所以虛心的一頁一頁的翻讀。剔除了午休,課間見縫插針的讀。一星期時間,一頁不落的看完了。心裏滿滿地全是收穫,回到家想把這些收穫梳理一下,與老師們共勉。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深刻的交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吳非老師在《致青年教師》第一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中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也很贊同:“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終止。”

是啊我們要想當一盞不滅的燈,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使這盞燈一直髮光。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識面很廣,而知識更新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原來所學的知識層面上,我們遲早會被淘汰。所以,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應當遠遠高於學生,非此不足以為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我們老師應當表現得比學生更善於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照耀學生前面的道路。

不斷修煉自己的品德,把對學生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份。

相對於專業、業務的學習,吳非先生認為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品德、素質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筆墨來論證它。《教師應當比一般人“會學”》讓我疑惑了很久,讀了一遍沒弄明白他到底是想讓教師學什麼,所以又細細品讀。原來他説的不僅是知識技能上的學,更是方式方法,是做事、做人上的學!還有《教師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長》也改變了我們“燈下黑”的老觀念。還有如《教師心中要有陽光》、《你為什麼不快樂》、《我們將留給學生的記憶》、《教學樓裏有多少個洗手間》都是在告訴我們,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之大,在學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要向學生表明我們的愛憎》等文章告訴我們教師不是“聖徒”,否則便是苛責教育。一開始自己覺得這樣的觀念會不會是矛盾呢。後來也就瞭解了,這不是矛盾,説到底,都是要求教師一定要修煉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這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對學生的要求也給自己一份。

如果我們想讓學生努力學習,我們自己首先就不能懈怠。説到按時完成作業、提前預習、課前研究、愛讀書,這些要求我們老師自己都能做到嗎?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沒做到,總會給自己找藉口。孩子的藉口是“忘了”,大人的藉口是“太忙”,然而竟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沒辦法再責備。孩子們我認為是很好的,雖然偶爾忘寫作業,但一學期下來也超不過那麼幾次,我不喜歡跟他們沒完沒了。因為我知道,孩子們每天不論遇到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學習。但是人一長大,事情多了,真的很難保證每天雷打不動地去學習,把學習留到了明天,那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去要求孩子。雖然沒人看得到,但是心知道。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大方得體,我們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體。我看到很多喜歡整理東西、整理自己的老師,他們的班都很乾淨,他們的學生儀表得當。對別人大方的老師,他們的學生也很有同情心。都説什麼樣的老師帶什麼樣的班,真是一點不假。所以,要想改變學生,先從改變自己開始。王力宏的歌裏都是這樣唱的,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不求做到最好,但求做到更好!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7

學校為每位教師準備了很多的新書,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閲讀,我拿到的就有這本《致青年教師》。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作者在冷靜地辨析教育現象,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和研究.

《我是來欣賞同行的》,參加過很多次聽課,也聆聽過很多專家的點評,有時自己的困惑能從專家的點評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闡述出不一樣的觀點,有的觀點可能和自己想的不謀而合,有的觀點以自己的水平還達不到理解的程度,這樣在他們的點評中能得到新的東西,用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而作者的觀點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把心態擺擺正。讓我們來欣賞每位上課的教師吧。”“欣賞”這個詞非常喜歡,不管怎樣擺正自己的心態,能從一課中有一收穫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個人上課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是來參觀的,是來欣賞別人的,可能這樣的心態下會淡定地對待,這樣也會減少上課老師的壓力。

《課堂有你,更有學生》文中最後一段“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薰陶。……”作為一名教師,在師範是必練的基本功就有粉筆字。記得我才進師範時,三字中從沒接觸過毛筆字,看到別人寫的毛筆字特別是隸書,真的很羨慕。輪到自己拿起毛筆,橫豎都不聽話,寫出來的甚至都看不出來是什麼字,老師對我們這些沒練過字的學生説的一招我現在還記得,就是用毛筆畫圈,一個接一個,連着畫,看線條的粗細是否能做到大體相同。對一個不懂書法的人來説,我不知道這樣做的道理,但練着練着,再去寫字,感覺有點能握住筆了,每個暑假,包括到現在我都有練字的習慣,毛筆字的練習影響了鋼筆字和粉筆字,所以我的三字寫出來是差不多的,粉筆字更好一些。曾經帶一屆學生帶了三年,而那時的學校沒有多媒體,有很多的小黑板,有卡片式的、轉動的、整塊的(有大小之分),每天下午都會為明天的課準備小黑板,可能學生受我的影響,班上有一部分學生的字體越來越和我相似,這時我才看到小處對學生的影響。

生而有涯,知識無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時間內好好工作、讀書,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把教師做成播種幸福的職業,願我們共享生命與職業的歡欣和幸福!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8

大學畢業,離開一個校園,又走進了另一個校園。對於剛剛踏上講台的我來説無時無刻不在面臨着困難和挑戰,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外在的認識上。大學期間,學習了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知識,曾經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已經完全能夠勝任教師這個職業。但是當我真正的走上講台後才發現要想當好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致青年教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王棟生先生的作品,書中王老師將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以最樸實平淡的文字展現給大家。讀過此書後感悟頗深,從那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在向年輕教師們展示自己的思想。讓我對自己的這份職業有了重新的認識,從更多的方面去反思自己——我應該怎樣來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一、學高為師,為人師者必是善於讀書且是高學之人。

説我們是“青年教師”,“青年”説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在社會閲歷和工作經驗方面還有所欠缺,也説明我們有精力去學;“教師”説明要傳授知識,更説明我們需要有更精湛的傳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藝術。我們青年教師應該對自己負責。作一個青年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我們經常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老年教師中多數人對工作的發自內心的熱情和豐富的業務經驗;但又不滿足於同他們的競爭——作為青年人有理由對業務的質量有更高的追求。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們要時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頹廢與懶散,就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的教學還沒有盡善盡美,我們需要更多的錘鍊。我們會備好每節課,參與好集體備課。我們的從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來源於這裏。青年教師楊恆奇説過:“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由人及已會很有收穫。我們會關注孩子們的每一本作業,因為他是孩子們學習收穫的晴雨表。我們會嘗試着改變,讓我們的教學方式逐漸讓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教學成果更加豐碩。

如何做到“學高”?那就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因此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更需要去多讀些書。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之一,教師要教好書就必須多讀書。魏書生國中畢業,卻達到了融合貫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養他的是書籍;李鎮西在被問及為什麼有這樣的成就時説:“我就是比別人早讀了一些書,多讀了一些書”。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認為,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於教師的個人閲讀,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讀書,能夠改變教師教育匱乏、蒼白的`狀態,才能妙語連珠,引經據典;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把陽光散佈在別人心裏;讀書,能夠使教師思考人生,改變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層次,才能賦予課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賦予課堂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才能不用再談“職業倦怠”。

二、身正為範,為學生樹立榜樣提升服務意識。

因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種獎品和一句讚揚,真正的服務應該在課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了?課堂上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了?你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式了沒有?學生這節課有發展嗎?這種隱性的服務理念應該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服務。

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老師都是學生眼中的一個榜樣。老師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會使學生去刻意模仿。因此我們要深深懂得教育並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上的40分鐘。在學校中老師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着教育,有的直接明顯,有的潛移默化。在學生心目中老師就是榜樣,任何學生都有“向師性”我們也要學會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重視潛移默化間的影響。任何事情要求學生做到首先自己要先做到,我們應該關注我們言行中的細節表現出我們的激情,因為激情不僅會被感染,而且是一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展現一種好的態度,表現出你的喜愛、關心和尊重,因為態度是會影響的。“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我們行為永遠的準則,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考慮孩子們投在我們身上的目光,應該考慮我們該給孩子們展現些什麼。我們的事情別總讓學生做,因為孩子們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嗎?我們要着裝整潔、得體精神,言談、舉止文明,因為孩子們是會觀察和欣賞的。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一份讓人尊敬的職業,因為教師所承載的是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牢記肩上的重任,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吳非老師用他一生的時間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去做一名教師,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吳非老師對於三尺講台的熱愛和熱情。通過這些文字看見的不僅僅是一位特級教師,而是千千萬萬一線教師們的身影。而在教育大道上,年輕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9

作為一名新教師,尤其在多次聽取聽課意見後,對自己的課堂設計與表達上面有一些迷茫。這本書裏面提倡的魅力課堂着實有一些雪中送炭。

書中眾多章節解我困惑,比如《動》一章節指出“從做中學”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讓學校裏的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繫起來。所以要讓學生動起來。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起來的條件——案例、任務、師生互動等,要突破傳統式的教師單向傳授的模式。而《趣》這一章則指出學生為什麼而學習?學生因什麼能學習?一個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有趣。當教學有“趣”時,學生的學習“欲罷不能”,這便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那麼如何讓課堂充滿“蓬勃的生氣”?如何讓教學有趣?趙希斌老師藉助案例向我們闡述了要做到讓課堂有趣可以從樂趣、興趣和情趣三個方面入手。時下有很多老師會認為如果要營造有趣的課堂,勢必會影響到課堂的高效。其實有趣與高效並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當課堂教學趣味十足的時候,孩子們也便快樂十足。英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郝伯特·斯賓塞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中説過教育始於快樂,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效果最佳!孩子快樂,一切教育都是有效的;孩子不快樂,一切教育都是蒼白的!我想讓一節課變得有趣一點也許還是比較簡單點,但是讓每節課都變得有趣高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在這本書的幫助下,讓我的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0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的告別講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經驗傾囊相授,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細緻地解答,對大家在教學中可能忽視的一些細節進行叮囑,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師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於這個民族,有益於家庭,有益於學生的事。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特別是每一個章節前面短短的幾句話對我的感觸最大。現摘錄如下:

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能發光,一直在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

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是一種文化薰陶。如果所有的教師都依靠電腦上課,我們有可能逐漸失掉母語教育的絕好傳統。你注意到學生作業的書寫嗎?他沒有從教師那裏得到書寫的示範。

教師心中沒有陽光,學生心靈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師,他的破壞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聰明,本不是他個人的不幸,而當他通過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個原本可以變得聰明的學生教育得和他一樣愚蠢時,教育的不幸就出現了。因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學生越是擺脱不了他。

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有位理科教師對我説,他上國小時,數學學得一塌糊塗,可是每次作業做錯,老師批改時用紅筆打叉,——那個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點還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對了,老師筆下的那“鈎鈎”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師,越來越感到,我們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遵守常識。當然,即使是常識,也需要學習,也需要發現,也需要維護。

我做教師多年,每次給學生寫評語或是推薦信,最不願意寫的短語就是所謂“刻苦學習”。但是很多家長卻特別在意評價中有沒有這個“刻苦學習”,好像不寫上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缺陷似的。

我看過一些青年教師死記硬背學生的生日,他們很想讓學生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師的短信或是問候。動機很好,但我認為這樣做可能多餘。愛自己的學生,教會他們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關心他人,培養仁愛之心,可能更為重要。

有位學生畢業多年後對他的高中班主任説:“我現在每次做帳時,都會想起老師……”教師説:“可是我從來沒有教你做啊!”學生説:“領導、職工都在看着我,我不做,企業有可能垮;做了,自己良心上過不去,對不起所受過的教育……”

任何職業都有都有危險,教師工作也不例外。説起來好像有點玄乎,但這種危險性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個又一個學生的面容,感歎生命的短暫,同時也讚歎生命的美麗。我感謝上天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些美麗的生命,讓我感受他們的仁愛和賢德,讓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讓我知道職業的使命與榮耀,讓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這是吳非老師一貫以來的追求,是他對青年教師的期待,也該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只有教師自己敬重自己的職業,自覺進德修業,才會真正擁有職業幸福感。而只有擁有職業幸福感的教師,他才會更像一個教師。真正的發自內心地喜歡吳非老師的這個詞——“負責”,而不是常見的“熱愛”。沒有道理要求每一個職業人都熱愛自己的崗位,但是“負責”卻是從事每一項職業的前提。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呢?。在吳非老師的筆下,我們欣喜地找尋到了最佳捷徑:教師要做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只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能讓自己的教師生涯永葆創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師這個職業,特別是特殊教育教師這個職業,讓我們更好的懂得了愛,體會了愛,體會了温暖,體會了教師的酸甜苦辣。親愛的老師們努力吧,一切的一切總會有快樂的收穫。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1

一、比賽目的

為了迎接第四屆校園讀書節暨“作家進校園”活動,展示青年教師的青春風采,推進魅力教師研修班學員進修,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濃厚學習氛圍,特舉辦本次《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演講比賽活動。

  二、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4月6日

三、參賽對象:

魅力教師研修班(各學科)成員和35週歲以下青年教師

四、活動安排

1、初賽階段:參賽對象於3月26日前將《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徵文打印紙質稿上交各年級組長,組長對照名單收齊彙總後上交給教科室,電子稿請各人妥善保存。學校將於3月31日前根據上交的徵文進行初步評選,評選出優秀作品。

2、決賽階段:根據初評結果,學校將組織獲得優秀作品的參賽選手於4月6日進行演講比賽。本次大賽將現場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獎狀和證書。

五、徵文和演講比賽評分標準。

1、徵文要求:

結合《致青年教師》這本書談談讀書收穫,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暢談教育心得,也可結合身邊的優秀教師感人事蹟,撰寫心得體會。打印格式:標題宋體小二加粗,正文宋體四號,行距固定值22磅,左右頁邊距均為2釐米,姓名日期寫在最後,A4紙打印。

2、演講評分標準:

採用10分制評分,計算分值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最後累加平均分即為選手的`最高得分。

思想內容:3.0分。要求演講內容緊扣主題,思想積極向上,富有真情實感。

語言表達:3.0分。要求脱稿演講,語言規範,口齒清晰,普通話標準。

儀態印象:2.0分。要求服飾得體,儀表大方,舉止自然,體現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綜合印象:2.0分。由評委根據演講選手的臨場表現作出綜合素質的評價。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説過:“讀書能讓人得新知,增學問,養性靈。”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們不斷地發現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讀過《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對我今後所要從事的教育事業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只是一名澆花匠。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你想幸福一生,請你熱愛你自己的職業!我深深地愛着教師這一職業。有人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像園丁一樣把雨露灑滿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但是,看過《一個都不能落》後我常常問自己,我真的就要像園丁一樣嗎?園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讓樹木花草按照圖紙上的設計成長,稍有偏差就進行修飾,最後讓人們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如果説從辛勤培育、細心呵護角度理解,教師是園丁;如果説學生有錯誤,教師要幫助他整改,教師是園丁,可是花草雖然有生命但卻沒有意識,學生則是有意識有靈魂的.,如果教師真的完全像園丁一樣去“修剪”學生的話,那便是一千個讀者,一個哈姆雷特,教育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不是園丁,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日常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層次不一,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些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裏如魚得水,而在他們享受着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另一些學生卻難以融入其中,對所學的知識仍然是一團迷霧。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教學中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讓課堂成為任何一個人心頭難言的傷痛。我的教育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千篇一律的學會同一個知識,應用同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而是適時地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予以幫助,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處理問題的方法。《一個都不能落》這本書總結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教學提供了參考,例如書中提到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過度貪玩兒,課堂上違反紀律,課後不按時完成作業,有時甚至因為攤貪玩而逃課。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生如此貪玩兒?怎樣才能轉化這些貪玩兒的學生呢?對於剛入職半年的我,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是《一個都不能落》給了我答案與幫助。

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自身因素造成的,他們有些人自制力不足、基礎過差或者是注意力差;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一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家長的疏於管理等等。教學中我們能忽視他們嗎?我們應該以學優生的標準約束他們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讓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要耐心的教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嚐到成功的滋味;要循循善誘的進行教導,同時還要善抓反覆、確保轉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因材施教。

當老師最開心的就是能夠看到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搏擊,健康成長,但是,老師不能為學生做一切事情,需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學習,不要忘了,我們不再是園丁,而是一名澆花匠!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喚醒迷茫,點燃青春,讓希望這片沃土開滿燦爛的個性之花!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3

最近,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為我們青年教師打開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吳老師在書中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該具有的理想和素養。

如在《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這篇文章裏,吳非老師説我們教育孩子們成為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當無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動和傷感時,就讓我們的眼淚流出來作為老師,我們要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老師。説實話,面對學生,我笑過,也哭過。我曾為學生那純潔善良的心靈感動得流淚,也曾為他們中一些同學的不爭氣而傷心落淚。事後,我還埋怨自己太沒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吳非老師這篇文章後,我明白這是我真情實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為教師,就是教學生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人,而不是一個對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冷眼處之的人。如果我們教出的學生都是冷血動物,那麼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我認為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該是引導學生去關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發現真善美的引導者。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領路人,我們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原。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所以説,教師胸懷博大,學生自然就“大氣”。這其實跟我們常説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個道理。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不能事事斤斤計較,不能嫉賢妒能,不能心胸狹隘,我們不妨也做一個“肚裏能撐船”的老師,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

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做一個專業知識和能力很強的老師。工作中只有愛我們自己專業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而優秀教師一定是一個與書為友,勤奮好學,博才多識的人。只有這樣,我們心裏的底氣才足,我們也才能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為學生照耀他們的人生之路。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識面很廣,興趣很多,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原來所學的知識層面上,不多一些一技之長,那就會變成我們自己與學生不合羣,從而被學生所疏遠,被社會所淘汰。所以,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應當遠遠高於學生,還要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十八般武器,不需要樣樣精,但起碼能通一些。在當前新大課改的形勢之下,我們老師更應當表現得比學生善於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用我們的智慧照耀學生面前的道路。

讀吳非老師的文字,更多地是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讓我們在教育事業上繼續學着、繼續努力着……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4

暑期已經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一年一度的師德培訓。與往年一樣,此次的培訓依然是在學校進行,由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訓在原則上、內容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變,也正因為改變而得到了全體教師的一致好評。

一、務實原則

務實原則主要體現在培訓的時間安排和內容安排上。學校領導從實際情況出發、抓住教師的學習心理,將原來五天的培訓時間濃縮為三個早上,但對這三個早上的培訓質量要求較高;同時茅校長針對教師最常見的卻最容易忽略的禮儀,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教師禮儀》;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照顧其他非班主任教師以及新教師,大隊部組織學習了《班主任工作》。

 二、內容豐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話不僅適用於學生,同樣也適用於教師,本着務實原則,培訓的'內容貼近老師們的實際,從老師們的需要出發,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茅校長特地為老師們選購了《教師禮儀》這本書,並在會議上系統、簡單地加以介紹,並結合實例引導大家學習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禮儀、同事共處禮儀以及簡單的社交禮儀。此書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與感觸——原來這麼一些小小的地方還存在這麼深的禮儀知識,平時太不注意了!下午的自學時間,我一口氣讀完了此書,它主要包括八大章內容:教師的個人形象、教師的服飾、教師的語言、師生關係禮儀、教師與家長溝通禮儀、同事共處禮儀、集會禮儀、社會交往禮儀。這麼多的禮儀首先要記住,才能在實況中加以應用並逐漸內化成自己的素質以提高自身的修養。

從學校的實情出發,由於工作需要,下學期可能由很多新手——非班主任老師和新教師擔任班主任一職,大隊部特藉此次機會向大家進行班主任工作培訓講座,邱老師的講座避開了枯燥乏味的理論,以自己的經驗詮釋了班主任工作性質和注意事項。特欣賞邱老師講到的在教育常規方面的行事作風——每天三問:今天的事完成了沒有?明天的事準備好了沒有?後天的事打算怎麼辦?同時,為了迎接下學期學校舉行的班主任技能技巧比賽,王老師也有針對性地為我們講解了少先隊工作的理論知識、班隊活動設計的撰寫、遊戲設計、即興演講等等,使我這非班主任老師也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瞭解。

三、形式多樣

除了集中講座學習、自學之外,在最後一次學習中安排了分組討論發言,即將全校教師分成數學組、語文低段組、語文高段組、綜合組、埭頭分校組,每組均安排一位負責人,要求組內每位成員都要發言並派選一位代表發言。討論的主題為“教師在禮儀方面還存哪些不足,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或“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對策”。各組討論激烈、各代表發言精彩,可見,教師禮儀的學習不單單是我個人喜歡,更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相信這次的學習會使我們教師的禮儀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15

最近我有幸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之前總認為教育理論的書比較深奧看不懂,而《致青年教師》單看它的目錄就比較新穎、獨特更符合我們青年教師的胃口,作為教師資歷不深的我,這些寶貴意見可以使我少走很多彎路,作者的問題就像發生在我的身邊一樣。書中拉家常式的語言,真實典型的案例,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促膝相談一樣親切。吳老師在書中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該具有的理想和素養。

通過閲讀“做個有胸襟的教師”這一輯使我瞭解到,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我們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原。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所以説,教師胸懷博大,學生自然就“大氣”。這其實跟我們常説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個道理。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不能事事斤斤計較,不能嫉賢妒能,不能心胸狹隘,我們不妨也做一個“肚裏能撐船”的老師,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的確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去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