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3.04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在這裏,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説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着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祕,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人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每一個人的行動。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如xx先生,他在小時候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對我們國小生來講,尤為重要。

xx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師提出的根據“兒童、青少年”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性別不同,進行階段性教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態度進行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着重培養學生的各種習慣的養成。是的,像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的:“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要進行能力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正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的真諦所在。

通向師生心靈的橋樑——溝通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聯繫科任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是重大的。而且我們知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直接影響着教育成果。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獲得預期效果。要教育好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教師必須通過家訪、電話、短信、網絡等活動進行溝通探討、客觀反饋,一視同仁、熱情幫助家長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身心發育情況及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育子觀,自覺調節受家庭、婚姻、生活等方面困擾的心理,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走出心靈的困境。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説:“幫助兒童的途徑是幫助父母”。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每一個家長的素質是不同的,他們的教育觀念也不同,我們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和家長,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才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2

9月28日我帶領我們學校7位優秀的班主任參加在泰安培訓會,議程兩天,分別是北京市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韓玲老師的《直面教育新問題,智慧化解新對策——我的班級管理之道》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一線班主任教育專家陳紀英老師的《重視心理提升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兩位專家老師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了當前的教育形式,用大量的事例講述現在一孩化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和處理辦法。專家的講座非常精彩,兩位老師的講座很實在,給我們在坐的每一位老師的班主任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指導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幫助。

兩位專家從班主任工作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入手,從具體實例展開闡述學生的心理問題及變化,以及相應的處理方式。作為學校的輔導員,我深深地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是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正如柏拉圖所説:“教育非他,乃是心靈轉向。”

專家告訴我們不要用原來傳統教育的眼光看學生,我們應該跟着時代的步伐、教育的發展,換一種眼觀看教育。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優生優育的情況下出生長大,優越的生活條件,來自各種親人的愛,讓一孩化的.教育現狀發生了改變。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説,智力不是問題,成問題的是他們的心理。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心理的角度走進孩子的內心,關注孩子的內心。我們的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年代過去了,我們應該轉變理念從尊重和賞識教育入手,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們接納你,相信你,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教,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學生與老師之間關係融洽,教育效果才會好。著名教育家孫雲曉曾説過:“良好的師生關係剩過許多教育手段”。

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來自於教師本身,教師的自身修養,直接決定着師生關係的現狀和發展,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帶動學生。教師豐厚的學科知識、健康樂觀的心態、品順温和的語言、文中堅定的行為、善解人意的性格等無一不對學生有影響力。教師自身的良好素養,都是形成學生眼中教師親和力的必不可少的構件。所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是少先隊工作加強自身的學習是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面臨的重大問題。管理班級如同我管理班主任一樣,我要想辦法如何營造一種團結向上具有凝聚力和動力的團隊,讓老師們感到在這個團隊中發揮心理育人的功能,促進學生的健康快樂的發展是當下主要任務。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性。有很多人認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我們從事這一學科教育的同志也往往輕視自己的作用,從而使心理健康課程沒有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但通過老師的講授使我清楚的認識到: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實是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這也許才是教育的真諦!

其實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這樣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抓住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學無止境,有學習就會有收穫,緊跟時代步伐,讓知識充實大腦,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學校的德育工作其實和班主任始終相連,做好班主任工作就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其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

一所優秀的學校會有一批優秀的班主任,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學校心理學教育家。因為他生活在學生的內心世界中,並且與學生的心理髮展歷程一路同行!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3

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會和學校特別關注的問題。近些年來,社會大踏步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教育資源持續擴展與豐富。如今的青少年正處在最幸福的時代,不論在家庭生活還是在學校學習中都享受着良好的條件。就在這樣一個家庭與學校都能給予學生最好資源的時代,學生的心理問題依然層出不窮。社會中關於學生抑鬱、自殺的新聞不斷湧現,究竟現在的學生心理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哪些因素導致了這些問題,我們又應該如何把握時機,對其進行適時的心理危機干預?這次培訓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兩位專家結合實例進行講解,讓人受益良多。

首先,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會存在一些比較令人頭疼的學生,那麼,對待這些問題學生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河南省心理諮詢師職業鑑定委員會專家組專家陳紅霞提到一個點:避免選擇性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先有主見施加到學生身上,也就是不要緊緊盯着學生身上的缺點,排斥他,埋怨他,而是想辦法幫助他們。不得不説,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解決辦法,但是在與學生溝通實踐中,往往會產生一些偏差。作為老師,在面對問題學生時,一定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帶入對某人的已有偏見,而是站在幫助他,解決問題的角度去關注學生,與其溝通。

其次,面對我們班級裏的學生,捫心自問一句:我真的瞭解他們嗎?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有時候因為比較忙,經常會忽視一些孩子的訴求。即便有些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已經很明顯,也僅僅是皺起眉頭呵斥幾句,甚至有時候都沒有眼神上的交流,以為我訓斥過他,他就會改正,哪怕就老實一會兒。其實,瞭解學生是很重要的。只有瞭解了他的需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才真正有效,老師才有精準的辦法去實施。因此,老師們,學會聆聽吧!不要再一味的用“説”替代了“聽”,好的溝通往往是聆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管他是什麼樣,我們都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控制他,評價他。我們從不會去評價落日是什麼樣的,我們又何必去評價一個幾歲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傾聽需要老師發自內心的關注學生,給學生以尊重感。傾聽需要技術,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去引導他們説出更多有效的信息。傾聽需要共情,需要換位思考,讓學生感知到你理解他。

最後,青少年抑鬱,壓力,自殺等問題雖然在國小生中不如中學生中普遍,但也確實存在。老師應該如何預防?

鄭州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劉慧瀛提到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點。當你發現班級裏個別學生情緒一直低沉,尤其是內心敏感自卑的學生,老師可以通過增加他“被需要”“被惦記”的頻率,讓他們發現生活有意義的一面。老師面對問題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忽略了他們身上的優點,找張紙,拿個筆,寫出他的幾條優點,以愛呵護,堅持發揚他的優點。教師的工作繁瑣複雜,但是,愛是不變的準則。

不管現在我們面臨着一羣怎樣的孩子,有幸遇到他們,竭力幫助他們,盡力愛護他們,看着他們一點一點成長,越變越好,是老師最幸福的事。讓我們一起做好以上這幾點,我們肯定能從中收穫良多。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4

5月份,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心理輔導培訓,這次培訓不同於一般的培訓,隨着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在為期一個月的心理輔導培訓中讓我受益匪淺,它既讓我瞭解了我的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改變自己,也讓我瞭解瞭如何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更讓我瞭解了怎樣處理一個問題學生。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我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任何性格的形成都沒有錯,它必有其形成的原因,這是心理學教師經常提到的。

為了使我們瞭解更多的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趙強老師舉出了大量的事例,從這些事例中我找到了與我自己相似的情況,學會了如何處理我的問題。雖然我沒有像案例中人物那樣做事過度,但反觀自己也有一些這樣的傾向。如趙強老師所説的:你最討厭的往往是你最渴望得到的。如:我最討厭那些在領導面前花言巧語的人,我認為他們沒有真本事,只會動嘴。經過越強老師的分析後,我自己進行了反省,其實我也想表達出我所做的事情,只是我不會表達,所以我討厭那些會説的人。瞭解這些以後,我對自己暗暗的下了決心,不在討厭他們,要向他們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做了之後,我發現我並不是很討厭那些花言巧語的人了。

再如:我是一個好強的人。越強老師增説過,一個被長期壓迫的人,不是變為一個懦弱的人,就會變成一個好強的人,反思我的成長經歷:(小時候由於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打扮和收拾我,於是我就成為一了個既邋遢,又窩囊的女孩子。所以幼兒園的阿姨就不喜歡我,也朝不起我。她不僅不讓我參加幼兒園的唱歌和跳舞,而且還給我起綽號,很多孩子都學她,從不叫我的名子,而是叫我的綽號。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於是我決定一定要活出一個樣子來,讓他們知道當初看錯了我。於是我在體育方面用心的鍛鍊,在音樂方面比別人下更多的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上國小五年級時,我的跳高和跳遠都破了我們區的記錄,並且代表我們區參加了市上的比賽。幼兒園的阿姨知道後説:“人不可冒像,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於是我覺得只要我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於是就形成了我現在的不怕困難,壓力越大動力越大,爭強好勝的性格。)我深深的被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和結論所折服。

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高尚的品德,這樣他才能正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並且能做出合適的反映,才能正確對待個人所遇到的困境。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話就是聖旨,教師的評判就是對的。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處理個人的問題,他會把自己不好的情緒帶到教室裏,對於學生會無意識的進行攻擊,受到攻擊的學生如果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他會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礙。如果教師不能從事情的表面看到學生做事情的動機以及心理特點,往往教師做出的努力會白費,或者事與願違,加強學生的錯誤。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識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心理情況是受所經歷事情所決定的,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總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國小生自殺的事例,為學習,為人際關係等等,且有增長的趨勢,這就説明現代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力求“對症下藥”,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瞭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可惜,我們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無法改變社會,就改變自己,我們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多開展一些團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我,在活動中讓大家互相瞭解,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讓學生感覺到來自別人的温暖。我們也可以針對性輔導一些心理有問題有學生,減輕其心理壓力,也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師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沙區教育局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期的學習,只能説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瞭解,初步的體會,我的瞭解也只是皮毛,為了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孩子們真正的健康快樂,我會繼續努力地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在教育教學上,希望我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一縷暖陽。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5

擁有平和的心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面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做到心態平和,要實事求是地熟悉自己,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用平常心去做平常事。面對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把心放寬些,要知道智慧從錯誤的推斷中來,成功從失敗中來,真正做到“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敬重學生,與學生“共情”。“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敬重”。要敬重學生,敬重學生的差異。作為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學會用細心的眼光去觀看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學生。差異讓我們懂得了相互敬重和彼此關愛的重要,讓我們對生疏的事物感到嚮往,並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所以,面對學生時,我們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盼。只有這樣,我們與學生之間才能產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專家的講授一方面使我們感到了適時更新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的必要性,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思索;另一方面也指導着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水平的提升,也深感班主任工作的.任重而道遠。

引用李鎮西老師的“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讓學生因為我作為他們的班主任而感到幸福作為自己追求的境界。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自信念、有自尊心、有恆心、有進取心的班主任。用自己的心靈與學生溝通,使藴藏在學生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學生心靈中美好的東西。讓學生在生活、學習、感知、創造、感恩的過程中,去成長和享受。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6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做真人,學校要一點一滴的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11月24日我有幸參加瞭望江縣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培訓班上方法老師從信心、希望、樂觀、韌性四個方面給我們講述了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訓一開始,方法老師通過輕鬆愉悦的現場互動,讓老師們互相問候,互相鼓掌。老師們紛紛表示,這種活動方式很新穎,可以很好的釋放教學壓力,也可以增進同事間的感情。

培訓中,方法老師就學生及教師心理健康維護,講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心理問題輔導及心理障礙干預、教師壓力管理、教師角色與家長身份、積極心理學與增進幸福的建議六方面內容。使全體參訓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全面瞭解。本次培訓採用講解加體驗的方式,有先進的心理學理論探討,也有生動的`案例解説,以幽默風趣、樸素真摯的語言,給參訓教師們強烈的感染與引領。參訓教師們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增長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方法老師在培訓的過程中多次和我們強調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和學生有效的溝通。在學生面對失敗的時候,要幫助他們積極的歸因,多去鼓勵他們,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諒解,多一份耐心。這也正如方法老師説到的語言可能是扇敞開的窗,也可能是堵厚厚的牆。如果説老師是花園的園丁,那麼就讓我們用心澆灌,靜待花開吧!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7

這次福州市骨幹班主任培訓,我有幸聆聽了劉曉明的《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講座。首先是教師的講座非常的生動有趣;其次就是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在我心中奠定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特殊的地位。使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自已的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而教師又是這種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羣之一。

心理的健康不僅影響我們教師的個人生活,還會影響我們周圍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工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8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當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在這裏,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熟悉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的確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熟悉了學生、熟悉了自己、熟悉了教育。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許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會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會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會到應屬於自己的歡樂,這或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專心理教育的必定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看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當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説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專心理學的學問,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很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頭熟悉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熟悉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着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奇,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準時充電,不準時轉變自己的學問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當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育出健康的學生。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9

擁有平和的心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面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做到心態平和,要實事求是地熟悉自己,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用平常心去做平常事。面對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把心放寬些,要知道智慧從錯誤的推斷中來,成功從失敗中來,真正做到“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敬重學生,與學生“共情”。“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敬重”。要敬重學生,敬重學生的差異。作為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學會用細心的眼光去觀看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學生。差異讓我們懂得了相互敬重和彼此關愛的重要,讓我們對生疏的事物感到嚮往,並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所以,面對學生時,我們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盼。只有這樣,我們與學生之間才能產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當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育出健康的學生。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0

11月9日,有幸在湛江市第二中學參加了湛江市鄉村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已立冬的湛江,仍是和風暖陽,美好的天氣、美麗的二中使我們求知學習的心情更加美好了!

8時30分,在主持人薑桂芳老師的温馨提示下,所有培訓的老師在二中操場集中參加開班典禮。出席典禮的領導有湛江市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段亞東主任、湛江市第二中學李小鋒副校長、嶺南師範學院李繼波博士。李校長對學員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湛二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特色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段主任以詳實的數據指出了鄉村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希望學員們能珍惜學習機會,學有所得。段主任激情四射的講話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學習之旅充滿了期待。

簡短的開班典禮後,學員們按分班回到教室。李繼波博士為我們帶來的精彩講座是《專注力與情緒穩定性——基於正念的干預》。李博士先是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現在最奢侈的事情是什麼?”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門,而我內心的回答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用管,好好睡上一覺!李博士的答案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單純地、温和地和自己呆一會兒。接着,李博士讓大家跟着音樂做了一個放鬆練習,大家舒服得昏昏欲睡。是啊!在這快速發展的大時代,你有多久沒能這樣放空思想、放鬆心情讓自個單純地呆一會兒了。李博士又以坐飛機發生緊急情況母子戴氧氣罩為例,讓學員們明白了正念就是照顧好自己的能力,照顧好自己是照顧好別人的根本。他生動地詮釋了“念”字——讓心回到今天、回到當下。你的身體在這裏,你的心在哪裏呢?想着昨天,糾結過去,會讓人感到抑鬱;而過分想明天,擔憂未來,則會讓人感到焦慮;此刻,現在最好,應專注於當下。如何才能做到“要活在當下”?正念是一種工具,一種方法,能教會我們如何真正做到這點。接着,李博士通過豐富的案例讓大家理解正念的定義、作用,通過不同的訓練讓大家體驗正念的方法、效果。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如何運用正念於教育”,李博士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練習,如打開感官之門的“空中的聲音”、“神祕袋”、“小狗的鼻子”,訓練內在身體的“吹氣球”、“種子變大樹”,訓練情緒、想法的“小小助推器”、“頭腦中的小聲音”等等。這些富有童趣的正念練習能讓學生提高專注力,提升煩亂時的平靜能力、衝動控制、對自己和他人的同理心。最後,李博士給大家推薦了幾本關於正念的學習書籍,以卡巴金的“你已然完整,本已美麗。追求的一切,你早已擁有。”結束了本次的講座。李博士的講座為我們打開了瞭解“正念”的大門,讓我們懂得可用正念去修煉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生活、工作。兩個小時居然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學員們回味無窮,唯感遺憾的就是給李博士講課的時間太短了,否則有關正念的更多知識我們還能細細去了解。

下午,薑桂芳老師給學員們帶來的是一場非常接地氣的講座——《高效溝通技巧》。與李博士不謀而合的是,姜老師也是用問題拉開了本次講座的序幕。“您還記得最近一次找學生談話是什麼時候?您和學生當時説了什麼……”學員們紛紛陷入回憶當中。姜老師聯繫實際分析了談話與溝通的區別,又從“職業人成功的要素”(態度、知識、技巧)巧妙導入溝通的定義。要做到高效溝通,首先要了解溝通的人際風格。常見的人際風格溝通主要有四類:分析型、支配型、和藹型和表達型,姜老師通過生動的例子讓我們瞭解了不同人際風格溝通的特點。從對待孩子開關櫃門,家人與姜老師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對比中,我們體會到了傳統的溝通方式與高效的溝通方式的區別;從姜老師對待孩子類似早戀問題的溝通處理中,我們明白了高效溝通的步驟;從姜老師的班規“先告訴我”以及對學生“網癮”問題的溝通處理中,我們窺視到了高效溝通的祕訣……以處理生活、工作中司空見慣卻又頗棘手的問題為例,姜老師侃侃而談,高超的溝通技巧使得問題迎刃而解,令人佩服!我們常為工作中無法與某些學生溝通而煩惱,而姜老師生動鮮活的講座可謂是冬日的暖陽,照亮了我們疑惑的心房。

美好的一天以滿載而歸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以正念修煉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遇見更美好的自己,從而更好地照顧好身邊的人;常運用同理心,掌握高效溝通的技巧,拉近心與心的交流,相信我們與學生、家人甚至陌生人的相處都能變得更加融洽!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1

有幸聆聽了心理學專家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相關知識,感受到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作為一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級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優勢,用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將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1、優化班級環境,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除受制於先天因素外,主要決定於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良好的.環境,對學生能起到引發、導向和定向的作用,因此,優化班級的種種環境,能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2、調動情感,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説過:教育活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中必須為情感的碰撞、交匯、化合提供足夠的能量,他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景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等於是班主任打開學生心靈,激發學生心中健康向上的意識,從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比如,有一段時間,班級裏發生好幾起因小事而發生口角,既而惡言相向的吵架事例,嚴重影響到整個班級。事後,我不是武斷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和地瞭解情況。然後,我以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着“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情緒高漲,競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接着錄音機裏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着如潮般的掌聲,幾個吵架的同學彼此不約而同地走向對方,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次班會後,同學們更體會到“包容”的涵義了,班級裏形成了團結向上的班風。

3、成功激勵,誘導學生健康發展

學生的心敏感而脆弱,尤其是學困生,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表現出自卑、膽怯、怯懦、焦慮等心理問題,他們需要鼓勵和支持。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機會,讓他們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增進心理健康。

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於用師愛去叩開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熱情、心血和智慧去啟迪誘導學生,使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是一項複雜的智力、意志和創造性活動。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應從學生的心理需求發展,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和羣體的心理活動規律,才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和實踐性。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2

任教以來,我一直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嚴峻性,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地觸摸到心理健康輔導工作。這次培訓既有專家講座,又有同行的互動交流,讓我在觀念上、理論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可以説感觸頗多。

現代社會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帶來升學、就業、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從低效而勞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代學校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在培訓中,聆聽專家們列舉的真實而又撼人的當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我深深地意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身體力行,儘快地加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第一次接觸心理健康活動課,我腦中不禁浮現出這樣的疑問:心理健康活動課與思想品德課不是如出一轍嗎?通過培訓,讓我走出了這個誤區,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和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不同,説教和輔導有很大的不同。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課不同於傳統意義的學科課程,它是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認識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並解決自己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以互助和自助為機制,通過學生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成長。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學生自己是心理髮展的主體,教育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心理的自我矛盾運動,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儘量滿足各類學生的心理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處理自身面臨的各種困惑。在設計活動時,要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組織互動時,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有話可説、有話能説、有話敢説,能理直氣壯地傾述自己的心聲、宣泄情緒、發表觀點;教師以引導着、協助者的姿態出現,這正如杜威説的:"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他掌着舵,學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學習了這些知識之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經意中自覺地應用着現在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雖然整個培訓只有短短几天,但我從中學到了心理健康知識和技巧,為以後的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感到受益匪淺。它填充了知識的盲點,在將來的工作中,我一定將學來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1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方法老師主講的望江縣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通過這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因為我不僅接觸了新穎的教育方式,也更能使我瞭解了心理健康的多方面內容,給我帶來了良好的教學引導。讓我瞭解到了國小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概況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實施途徑和方法,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感受頗多。

一、教師本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學習的促進者、教學的設計者,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更好的教書育人。方法老師告訴我們要時常保持空杯心態,放鬆自己。所謂的空杯心態是一種挑戰自我的永不滿足;是對自我的不斷揚棄和否定;是忘卻過去,特別是忘卻成功;是不斷清洗自己的大腦和心靈;是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相信越努力,越幸運;越感恩,越幸福;時常保持:信心、樂觀、希望、韌性的態度,才能進一步感化學生,順利開展工作。

二、要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是學生成長的輔導者、傾聽者、分享者。古人有曰: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建設性溝通是師生共成長的橋樑。語言是扇敞開的窗,也可能是堵厚厚的牆。作為教師,我們要以温和的目光、積極的話語、真誠的微笑去善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對待學生要常懷包容之心。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包容不足,發覺亮點。

三、學會與學生同感共情。穿上病人的鞋子,來感受與觀察病人的體驗是阿德勒臨牀醫學上的認識。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體會學生的體會,感受學生的感受。

擁有良好的心理態度,才能更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作為老師,我們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願學生、教師都能快樂的生活、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成長。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3

20xx年9月22、23日兩天,在淮北實驗中學舉行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方法創新”培訓班。作為班主任的我和來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學習。專家們的報告,內容精彩生動,個案典型且具有普遍性,時常迎來陣陣掌聲。可掌聲之餘,更多引發的是大家對自身常規教育與管理的感慨和共鳴。

一、以人為本,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以“以人為本,塑造學生良好行為——人本主義療法與積極心理輔導應用”的主題報告,結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健康諮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典型案例分別從“教育有效的必要條件——真誠、通情、尊重”“表揚為主——塑造學生良好行為”“好學生是誇出來的”三個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他認為,濫用懲罰是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也是教師職業枯竭的表現。例如“兩個看書睡覺的學生”,一個是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另一個是成績差、喜歡調皮搗蛋的學生,兩人看書時都同時睡着了。試問,我們班主任老師如何處理這一狀況?莫讓偏見矇住眼睛。可現實中,我們很多班主任老師卻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鏡”,但你可知,你的一個小小舉動或一句很平淡的話語卻會影響或制約着孩子的一生。

二、淨化心靈,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職業倦怠,在每一行從業人員身上都會或多或少有所體現。隨着社會鉅變、市場競爭、生活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教師偶爾會出現“這山望那山高”的現象,心理產生猶豫和波動,但又擔心“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或“前怕狼後怕虎”的選擇衝突,從而導致了教師心理的倦怠。我個人認為,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應該在教育崗位上“好好過日子”。“克服職業倦怠,提高幸福指數——教師壓力與情緒管理”鄭教授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啟發教師重新審視教育以及教師這一職業為出發點。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宣泄、轉移、幽默、放鬆、脱敏、滿灌、暗示、昇華、代償、希望、自我安慰、助人等12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在思想衝突或思想悲觀狀況下,我們教師更應該理智,力求做到“三思”:一思是否有理,二思發怒後果,三思替代辦法。“萬事萬物,皆有陰陽。”我們只有首先接納自己,才能更好的善待別人。

三、調整心態,踏踏實實做人師。

人的成長是不可預測的,而教育的目的是讓人優秀、讓人幸福,為受教育者指明一個方向。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用文化來“化”人,使人文化,不要用條條框框來約束人。一個不能教育、管理、發展自我的人,即是一個不能教育、管理、發展別人的人。一線的全國十佳班主任、特級教師鄭立平老師以“七個問題、五點感悟”詮釋了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鄭老師認為教育有兩個任務,即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成長道路以及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揚、發揮人的真、善、美。報告中,他以七個問題即“你如何理解教育?”、“你如何認識工作?”、“你怎麼看待學生?”、“你如何對待選擇?”、“你如何證明自己?”、“你怎樣理解人生?”、“你如何擁抱未來?”,引發所有教師的深思。爾後,結合案例談及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傳達了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有效的經驗和方法。他認為,導致班主任工作“五無”(即無情、無趣、無閒、無序、無效)的重要原因是被動等待、反應過度、主次不分、無視規律、急功近利。他以自己的人生實際感悟,引導了班主任老師去重新認識教育、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幫助老師們樹立了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歸屬感,體現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偉大。

四、放手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倡“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等教育理念,目的是讓學生在所有教育活動中體會和掌握知識的獲取過程,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國家關工委特聘專家、湖南省優秀班主任鄭學志老師關於“自主教育管理的機制建設”的'報告圍繞了“七個機制”和“八自教育”兩方面展開。其中,“七個機制”包括:全員參與機制——全員參與才能確保管理無死角;競爭機制——讓學生身不由己地為你奔忙;獎勵機制——恰當的獎勵讓學生喜不自禁;協調機制——良好的協調機制是班級自主的潤滑劑;幹部機制——把每一個人都變成獨當一面的領導;監督檢查機制——建立一個陽光、透明、高效的監督機制;自糾機制——讓班主任徹底放手的關鍵武器。“八自教育”包括生活自理、行為自律、責任自知(基礎)、學習自主、道德自省、精神自強、意志自制、人格自立——終極目標。鄭老師提出,班主任帶班有四種境界——權利管理境界、情感管理境界、制度管理境界、文化管理境界,認為這四種管理的境界逐次提升並以四種境界結合為最佳。

兩天來,三位專家的精彩報告,分別以育人、塑人為宗旨,通過一個個經典的案例,向所有參訓的老師詮釋了師生心理輔導及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方法,讓與會老師們深受啟發,感慨頗多。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通過此次培訓,更感班主任工作艱鉅。班級管理無小事——讓我從點滴做起,從常規做起,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切實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4

16、17日兩天,在貴陽市第六中學舉行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方法創新”培訓班。作為班主任的我和來自全省各地的300多名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學習。專家們的報告,內容精彩生動,個案典型且具有普遍性,時常迎來陣陣掌聲。可掌聲之餘,更多引發的是大家對自身常規教育與管理的感慨和共鳴。

一、把最大的煩惱變成最大的樂趣。

張久祥教授以“把最大的煩惱變成最大的樂趣”的主題報告,結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健康諮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典型案例分別從“什麼是煩惱”“煩惱一定是還的嗎?”,幾個方面分析,如何把煩惱變成樂趣。

二、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鄭學志老師的“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專題報告,詳細的介紹了班主任應如何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這是做好班級工作的必需條件。就班主任如何與家長聯繫溝通的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服務意識

2、有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識

3、與家長聯繫溝通要有理性的意識

4、與學生交往時應多考慮家長所處的困難,多提管理孩子的建通過專題報告,在這裏,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説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説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着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祕,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奇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需是心理健康的人。通過暑期的心理健康培訓,我受益匪淺,體會良多:

一、教師自己必需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詳細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殊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氣。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

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開心。教師完善的.心理素養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動身點和首要原則。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擅長做好自身的心理調整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學問和心理健康學問,把握心理調整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心情,保持心理的平衡;擅長選擇自己心情開心的角度去思索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支配時間,張弛有度;培育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忱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特別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

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學問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心情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別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當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公平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別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念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採用講座法、熟悉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學問,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係。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諮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準時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養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