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八篇

來源:文書谷 8.4K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八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鄒碧華就是這樣一位公平正義的好法官,但是在20xx年12月31日,這位人民的好法官病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年僅47歲,在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崗位上鄒碧華奉獻了23年的青春。為中國的司法改革嘔心瀝血。斯人已逝,幽思長存,鄒碧華雖然已逝去,但是他的精神長存,他對工作的態度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學習。

鄒碧華是專家型法官,在大學畢業後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法學學士學位,與此同時他還編著了《要件審判九步法》《公司法疑難問題解析》等10多部著作。我作為一名新進的公職人員,我不僅要學習業務技能,而且要不斷的提升自己,使自己瞭解更多更全面的東西,做到在實踐中提升自己。

鄒碧華同時也是勤政務實的好乾部,他創造了“安檢權重係數”避免了“一刀切”的現象,他還建立科學考核標準,讓年輕法官也有公平的機會勝任審判工作,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勤政務實、不搞特權主義。我們基層幹部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勤政為人,踏實做事。心中銘記自己的權力是人民所給的,就要權為民所謀。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鄒碧華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工作已將近4各月,每天也許都在忙碌着,總是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因為擠不出時間看書。然而這本薄薄的《幼兒園教師成長手冊》,簡單,卻耐人尋味,每一句話都似一束陽光灑金我的心扉。用一冊書,讓我的心裏充滿陽光。《成長手冊》從多個層面幫我理清作為教師的職責以為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很喜歡這種信手拈來,卻能滿載而歸的感覺,因為滿滿的都是作為教師的感觸與啟發。

我們總説,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光榮的職業,而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也總是希望把這份陽光灑進每一位孩子的心靈,因為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中的最微妙的接觸,而我們面對的又是那些純真可愛的孩子。

我很喜歡陽光浮幼六十六條中,“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寬容、愛護他們,特別是那些“弱勢羣體”,更應該得到我們的關愛和照顧。”每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每當孩子數學操作不會的時候,每當孩子向我報告各種事情的時候,心情難免會有些煩躁,有些低落。這時候,腦海中便會浮現這句話。也許,真的如《綱要》説的:“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努力平衡自己的心態,以發現的目光欣賞孩子,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慢慢的,我發現,博文的繪畫作品越來越棒,要知道,他可是剛開學時候筆都不敢動的孩子;芳芳越來越聽話,要知道,她可是剛開學時的“問題孩子”,總是影響其他小朋友;樂樂上課聽講可專心啦,要知道,他可是剛開學哭鬧最厲害的孩子;

翔翔已經跟着老師的教學節奏慢慢做數學題了,要知道,剛開學時他連數字都不認識;當得知小明的爸媽在鬧矛盾,爸爸想讓他轉學,可他卻堅定地説,我想留在這個幼兒園,我喜歡這裏!一種感動湧上心頭。因為,他並不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甚至可以説,平時很調皮,偶爾也會得到我們的批評。可是,他依然喜歡這個班級,這個環境。孩子的點滴進步,都落在了老師的眼中。孩子們的純真笑臉,讓我不得不説:孩子們,你們進步了!而此時的我,也帶着一些小小的得意,因為孩子喜歡這個班級,喜歡作為老師和玩伴的我。蘇霍姆林斯基説:“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我想説,孩子們的心靈就像一顆水晶,需要我們細心呵護,小心地捧在手心,用暖暖的愛心悉心關愛和照顧這顆水晶。

教師在孩子心中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每顆童心都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渴望温暖的陽光,渴望信任、尊重和愛。當教師用愛心像春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時,荒蕪的心靈就能長出希望之花。花開是美麗的,等待花開更美麗。所以,給孩子們多一點愛的陽光吧,你會得到更多心靈的陽光的!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暑假7月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骨幹教師上海培訓。在這裏我首先非常感謝區教育局、學校領導給我這麼寶貴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其次感謝上海銘師培訓中心一個星期以來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精心的安排。短短的7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説是我近15年來的教學生涯中,目前最難忘的學習交流。7月的上海酷熱難忍,但我們累卻快樂着。我們天天聆聽不同的教育專家和領導的講座,每天都過得幸福而充實,因為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新的前沿的知識。我珍惜這次學習的每一天,不放過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有關教育教學理念的講座,還是文化考察??自始至終,我都在努力地學習,力爭做到不辜負領導的期望。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培訓的內容:

年逾八十的於漪老師精神矍鑠,絲毫不見老態,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在她精練、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中不知不覺度過。漪老師從自我認識、自我挑戰、自我超越三個方面回顧了從教六十年的一線教學生涯,每一個字符都體現着她對教書育人的深刻理解,每一個音節都飽含着她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儘管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於老師仍然謙遜地説 “ 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 ”

於漪老師語重心長道出了教師的身教重於言教,因為 “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教師是育人的人,要做 ‘ 人師 ’ ,首先是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 於漪老師認為 “ 學做人師 ” 有三點很重要:

一是自我認識 ——“ 兩把尺子 ” 追求人格的完美。

於漪老師心中長存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畢竟學歷水平不等於崗位水平,學歷只説明受教育程度,能力需要在崗位上跌打摸爬熬煉,教師的治學態度要嚴謹,課堂上的一個常識、一個環節都可能對孩子生命的培養起着重要影響。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自身才有驅動力;只有學會 ‘ 借腦袋 ’ ,找到學科教學的大門,才能 “ 登堂入室 ” 。

二是自我挑戰 ——“ 兩個支柱、一個聚焦點 ” 激勵自己追求高尚人格。

於漪老師一輩子做教師有兩個支柱,就是學而不厭和勇於實踐,這兩者的聚焦點是反思,不斷反思。教育本身是一個過程,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樂觀寬容人生態度的養成,都需要教師滴水穿石、百折不回的辛勤耕耘,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師有經久不衰的內驅力,才能始終精神振奮,誨人不倦。

三是自我超越 —— 學做人師更須拓展視野。

於漪老師把自我教育當成終身任務,教師一個肩膀挑着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着國家的未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需要教師拓寬視野、廣泛汲取,憑藉韌勁毅力不斷自我教育、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上下求索,找準每次教學的核心價值,在舉一反三的 “ 一 ” 上下功夫。 正如於漪老師所講 “ 好的老師,魅力不僅僅在學問 ” ,令我們震撼的也不僅僅是於漪先生精湛的教育藝術,她那份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操和師愛超越親子之愛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尊重和敬意。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劉良華教授主講的是教師專業成長。什麼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意味着教師能夠有效“講授”、有效“提問”(並“傾聽”)學生、有效地“激勵”學生。

一、 有效“講授”

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作為“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顯得卓爾不凡。它以它的“優勢”使之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延續下來,並形成了自己的傳統。

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似乎不那麼強調教師的“講授”。其實,好老師總是那些善於“講授”的老師,是那些“能説會道”的老師。傳統的條件下如此,有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之後,好老師的“要素”也大體如此。只是在有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之後,教師“講授”的時間會有所變化而已。

好的“講授”總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這意味着學生喜歡這個老師,至少喜歡這個老師的講課方式、風格或某種講課的細節。

二、 有效“提問”並“傾聽”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隻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

有效“提問”意味着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迴應或回答,且這種迴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技術與藝術兼而有之)。“問題”的有效性不僅僅在於詞句,其有效性還在於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提問”有很多方式,每種方式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師將關注的焦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有效“提問”需要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開放性。遺憾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恰恰是“封閉”的問題最常見而氾濫成災,特別是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中。有關研究表明,這類問題佔提問總數的80%。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當教師的提問缺乏基本的開放性時,教師的“提問”不僅不能給教學帶來生機,反而對課堂教學帶來“滿堂問”的干擾。糟糕的是,這種“滿堂問”的干擾常常是以“提問”、“啟發”、“對話教學”、“互動教學”的名義,堂而皇之。當教育界屢次倡導“對話教學”、“互動教學”之後,依然保持“一言堂”、“滿堂灌”教學習慣的教師似乎不再多見。但教師從“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習慣走出來之後,不期又遇到了“滿堂問”的尷尬。 “滿堂問”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幾乎成為普遍的現象,教師的新習慣是用自己設定的“問題”領着學生去找尋系列“標準答案”。滿堂問與滿堂灌相比,雖然形式上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但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認學生是可以自主學習的人,沒有從根本上變革學生被動接受的傳

統教學模式。在這種“滿堂問”的課堂裏,教學氣氛是活躍了,甚至顯得有些熱鬧,但學生受益不多。

課堂提問本來是一種基本的課堂教學活動,問題設計的好,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但如果用一些過於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如果用一些只有唯一答案的問題領着學生朝着同一個方向邁進,學生就沒有了自己,沒有了自己的方向。這樣的學生從國小就會揣摩、猜測他人的意圖,學會察言觀色。這種滿堂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淹沒了教學重點,擠佔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滿堂問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教師表面上似乎時時在關注學生,提問學生,但教師並沒有“領會”學生,沒有領會是因為沒有傾聽。很少人會想到:真正有效的提問,原來只是“傾聽”。 破壞談話的人總是喋喋不休,善於談話的人只是提問,並傾聽。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善於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於傾聽。這需要教師在“提問”之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

三、 有效“激勵”

在有效教師的所有行為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是否具有“激勵性人格”,比如熱情、期望和可信任感。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我想用三個詞來概括今天“結隊”的深遠意義:交流、合作、共贏。

我也想用三個句子來表達我來這個學校的感受:來到校園,我被校園的美麗深深吸引;走進校園,我被學校老師的敬業精神深深震撼;工作後,我被領導對老師專業成長的關注深深感動。每有教研活動,領導都會全力支持老師外出參加。尤其在本學期開學後的短短三個月裏開展了:

1、青年教師成長課活動

2、有經驗老師展示課活動

3、青年教師課堂評比大賽課活動。從不同層面來提升打造老師。我也在這些活動中受益匪淺。

我們知道,每一項活動的成功開展背後都凝聚許多人的汗水,就如每一場精彩演出的`背後都有許多默默的工作者一樣。所以今天的這場“結對”,也離不開學校各位領導的積極籌備與良苦用心。基於這樣高的起點,此刻我的心是忐忑的,這一張張聘書雖不是軍令狀,卻也是一份份成沉甸甸的責任書。

咱們濱湖四十八中的每位老師都非常優秀,尤其年輕教師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在我看來,今天的結對,也不僅僅是“師傅帶徒弟”,也不僅僅是一種儀式,一個平台,更是打造一個團隊,營造一種文化。在這場活動中,我們所有老師都將會收穫成功的喜悦,感悟心手相連的快樂。

教師業務的提高,不僅僅要有經驗,更要有理論。所以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平時多看書,多學習理論專業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祝願在今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能攜手共進,互幫互助,真正達到:合作、交流、共贏。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我學習了《教師禮儀、師德素養》,回想自己在講台上的儀容,收穫頗豐。辛巖老師總結了這樣一句十分經典:“細節之處見分曉,點滴之處見乾坤”。

教師,為人師表,既要給學生傳授知識,一言一行又都是學生的楷模。教師要言傳身教,除了待人接物,為人處事之外,儀表也很重要。教師儀表不僅有必要規範,而且必須規範。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形象得體與否,既表示着學校管理得是否嚴格,也體現着自身的修養,又展現了你對教育對象的尊重與否。有了規範的儀表,教育時,學生才能更好地、更主動地、更積極地接受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我們日常掛在口頭上的“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一、教師儀表規範的基本要求

教師儀表規範的.基本要求是——乾淨、整潔、文雅、美觀。

對教師而言,儀表的規範,首先要乾淨。身上要無異味、無異物。例如和學生近距離接觸時,不能吃刺激氣味的東西,比如喝酒,吸煙,學生如果捂着鼻子的話呢,顯得不尊重你,如果不捂鼻子呢,又被你薰到。

其次就要整潔,要整整齊齊。比如該扣的扣子要扣上,釦子系錯了不行。穿西裝的話,站起來是要繫上的,當然坐下來後應該解開,要不然,坐着還繫上衣服變形不好看。整齊不整齊實際上是對自己,對生活,對他人,對社會的態度問題。

再次要文雅。顯得有教養,有藝術的品味。比如你化粧,不會化就不要化或者學會化。在工作場合濃粧豔抹就不得體。我們是傳播知識的人,有文化的人,必須要文雅。

最後要講美觀,要好看、賞心悦目,要符合常規的審美標準。常規的審美標準就是和諧而得體,自然而樸實,教師不能夠太奢華,不能夠太誇張。

二、教師的表情

教師在課堂上,是用聲音或者用語言來傳播知識的,除此以外,表情以及動作也給學生傳遞着一種信息。所以,教師要有親和,讓學生容易接受老師,喜歡老師。

一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他的表情要注意幾點:

1、要自然放鬆。自然其實是一種自信,是一種見多識廣的自信。這樣才能顯示出你是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一個處變不驚、臨陣不慌,泰然自若的人。換而言之,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和學生,和家長,和外人接觸的時候,表情不要太誇張,你過分的誇張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當然,我們也還要避免另外一個極端,不能沒有表情,沒有表情深不可測,也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2、互動。作為教師要和交往的對象,尤其是學生互動,學生高興,你不要不高興,學生不高興,你不要高興。比如學生摔了個跤,學生不開心,你在邊上竊笑,不合適。但如果學生要高興時,你在這兒悵然若失,非常遺憾的狀態,也不好。所以表情除了自然以外,也要互動。

3、表情要友善。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教師,一個真正具有愛心,關心學生的教師,表情是友善的。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冷若冰霜,不能夠對別人漠然視之。親和效應非常強調和藹可親,當然這個友善不是你裝出來的,它實際上來自一種對學生的真正的愛,真正的關心,真正的平等相待,視若家人。

三、 教師的舉止

作為教師,在工作崗位上,我們強調要注意自己的舉止,禮儀上規定這幾種:

1、舉止動作要標準,要正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是懂得尊重他人人格的人,是不可能對學生指指點點,指手畫腳的。如果單以食指指着別人就有排斥、挖苦、諷刺、數落之嫌,必要的話要指物。指人的話,應該是手指併攏,掌心向上,“這位同學請你發言”。

2、提倡舉止動作少而精。課堂教學中,指示、輔導、實習等,可以輔之形體動作,但是不提倡太多。動作多了,手舞足蹈,指手畫腳,讓人眼花繚亂,也不好看,所以動作提倡要少而精。

3、教師在使用舉止動作、肢體語言的時候要檢點,不好看的舉止動作不做。一個教師如果當着學生面摳鼻孔、腿腳哆嗦、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好看嗎?所以舉止動作要求檢點,為人師表,舉止檢點實際上是一種示範效應,容易給學生一個楷模,容易對學生形成一種榜樣。

古人云:“正儀容,齊顏容,修辭令。”細節展示形象,形象體現教養。教師的形象既代表着學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的形象。讓我們從重視教師的儀表禮儀開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做學生的楷模。

姚俊鬆老師講“把外加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當做喜歡的事情,把喜歡的事情認真做徹底,從此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和儲備。”我忽然頓悟,原來一直困惑自己的是沒有把外加的事情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只會徒增煩惱。今後,我將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了也就無怨無悔了!

他又説:“仁慈包容,彰顯師者的智慧,別和孩子一般見識,孩子畢竟是孩子,要有包容和大度,更要有引導的智慧和耐力。”張紅麗老師説:“犯錯是學生的權利,不能對孩子着急,不能耽誤孩子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尊重孩子的主體的地位,堅持以生為本。總有一種方法比發怒更有效,那就是耐心和孩子溝通,要相信孩子會因自己的話語而改變。面對這困難班級、困難學生,教師要降低對他們的期望值,要採取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原則,由集體影響個人,再有個人影響集體。

只有這真正的拋卻浮躁,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來自教育的震撼,才能切身體會到教育工作的美妙和變化!只有切身的投入教育,才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別人。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在師德素養上不斷打磨自己,改變自己,那麼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路雖遠,行將至,事雖難,做必成!只有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才能擁有一份無悔的教育情!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短暫而緊張的一週跟班學習即將結束,回顧一週的學習,感覺倍兒的充實,俗話説: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在這一週裏,我們觀看了xx學校的升旗儀式、早操情況,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陣容龐大、形式新穎。我們還觀摩了xx學校的校本課程的開設、每班每日一歌、暮省活動等,可説xx學校的學生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觀摩的教師們都感歎不已,自歎不如。經過這一週的學習,使我深深的體會到xx學校之所以能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是因為它的背後有着一羣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而我們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這一次的學習機會。所以收穫還是很大的,現將本人這一週的收穫體會小結如下:

一、各種制度的完善體現,是一所學校工作的總指揮

到xx報到的第一天,我們就在簽到處拿到了資源學校的資料袋《德育工作資料彙編材料》,我迫不及待的翻閲起來,從目錄裏頭就一一的呈現出了xx學校的各項工作制度,可説是“琳琅滿目”,每一項工作都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可想而知其工作量之大,這是我們所不能及的,雖説並不是所有的制度都適用於我所在的學校,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借鑑的地方,如:學生在校行為規範習慣承諾書、優秀班主任評選制度、課堂紀律孤帆要求和檢查標準等,這些制度都很完善。

二、一支合作進取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學質量的保證

在一週的學習中,我們觀摩了xx學校的.班主任集體備課、各科組的集體備課,xx的教師們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成長,xx學校教師那種默默奉獻而不計個人得失的精神,已達到了較高的境界,我相信這離不開領導者的引導,這也是xx學校之所以能有如此輝煌的業績的原因。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瞭解教師個性化需要,從心出發,調整教師心態,讓老師們的心與工作連在一起。注重樹立教師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倡導讓學習、思考成為教師的生活方式。我們參加的兩次教研活動,看到老師們教研氣氛濃厚,大家踴躍發言,把握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他們再苦再累也無怨言,並感到快樂的。

三、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讓校園充滿樂趣

xx學校的校本課程可説是豐富多彩,趣味十足。藝術類的有時裝秀、鑽石畫、十字繡、豎笛、水彩畫;球類的有蹴球、足球等;棋類的有五子棋、象棋等;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黎錦編織。每一個課程都由一名老師帶着,指導學生遇到的困惑,學校還將學生的作品放在固定的展廳裏展覽。這真的使校園學習活動不再枯燥,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我所在的學校是否也可以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類似的,具有一定意義的校本課程。

另外,xx學校對學生的鍛造工程的成功實施也很值得我們學習,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由大隊部組織中隊長參與年級管理。這樣將會使學校、班級凝成一股合力,互相監督、自我管理對學生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這短短一週的跟班學習,給從鄉村來的我們借鑑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給我們今後的學校管理帶來了挑戰,由此及彼,學以致用。我校是一所鄉村完小,學生人數不多、教師少、規模小的農村國小,師生管理、教學教研開展以及素質教育各種活動的開展上,一直以來都成為我們工作中的困惑。因此,我們應該怎樣走出農村國小的辦學特色,如何借鑑xx學校成功的辦學理念,必將成為作為我們今後工作中思考得最多的問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7

作為一名執教大班的教師,我很榮幸參加了20xx年中大班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活動,感覺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説,對我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從一場場不同風格名師的精彩講座中,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課改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特級教師的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通過培訓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專家們的講座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那麼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通過這次的培訓,我一次次禁不住問自己我該怎樣做?做什麼樣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與優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顯。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不僅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也明白了“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更懂得只要我們教師是一個幸福並快樂着工作的人,才會讓學生感受到幸福並快樂,才能培養出更多的社會需要的幸福並快樂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怎樣才能做好一名教師。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在教學中,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遷移,運用到自身發展中去,教師這座橋就是為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髮揮的餘地。同時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繫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這一點我認為應從減輕學生閲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上入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閲讀教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為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要讓學生感到閲讀就是為了回答問題和做“條塊”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閲讀是為了感受一種美,我們要設計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髮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是藝術,思想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慾望,我們在教學中重點教給學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獲取他們需要的新知識並加以運用,以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説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將永遠不會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更談不上成為教育專家。我們當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專家,但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成功地記錄下來,對我們教師來説,都是一種寶貴的經驗,都是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國務院温總理對幸福有一句精闢的論述:“幸福就是人們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我想:“要做一個幸福的好教師,最重要的是心態。”那麼又是什麼讓教師覺得自己不幸福呢?我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思索?是呀,是什麼呢?是那總是覺得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的不滿足?還是為班上那些淘氣頑皮的孩?抑或是為了那林林總總應付不完的檢查?當我們每天在抱怨累死了,氣死了的時候,幸福已如肥皂泡般無奈的破滅了。 在我看來,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重要的看來還是心態。

(1)以平常心態,來得到教師的幸福感。 做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但我們卻揹負着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我們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我們心裏有一個追求:“為了孩子的一切,奉獻一生我們無怨無悔”!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事業是常青的,我們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以延續,我們的價值在教育工作中得以體現。做一名快樂幸福的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幸福感染周圍人,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對人、對已,對社會都有益的。

(2)體驗成長的足跡,獲得幸福感。 幼兒教師工作,沒有豐厚的待遇,沒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沒有優越的工作環境,幼兒教師如何獲得職業的幸福感呢?只有靠自己去體味、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身邊。和孩子平等、真誠的交往,一起體驗成長的足跡,會令老師體驗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你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身邊,你將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3)創造熱情和愛每一位幼兒,來體驗幸福感。 着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還曾説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於完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該引導每一位老師走上從事教育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更要以研究者的姿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狀態中去,用我們的創造熱情和激情給孩子們創造舒適的環境和温馨的氛圍,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地獲得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師幼交往中,當教師給與孩子愛時,孩子也以一份真誠的愛來回報老師。

所以,作為教師,愛童真爛漫的一舉一動、愛天真無瑕的稚言稚語,愛每一個頑劣的'童心,愛張張小臉笑,那將是無予倫比的樂事,同時,也享受着“桃李滿天下,百花吐芬芳”的幸福,這是其它任何一種職業都沒有的收穫。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在收穫新的喜悦。是的,孩子總會給老師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從而使老師能微笑面對。正是這是種心態。當然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特別是今天的我們,但我們仍要微笑面對。教師的微笑對學生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獨一無二的。你的微笑就像是冬日的陽光融化了他們心中的冰霜,像春雨滋潤着他們心田的嫩芽。透過微笑他們會去接納你,會喜歡你,也會使他們有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這會使你的教學很輕鬆,效果明顯。像大海一樣的胸懷去接納每一個學生和學生的錯誤,你的世界也會像大海一樣的湛藍而深遠。做到了這點你就是一個幸福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