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5篇

來源:文書谷 1.8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讀書心得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5篇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

為你,千千萬萬遍。人都有自私的醜陋,而人最不可饒恕的犯罪則是盜竊,其他所有的犯罪都是盜竊的變種。當你殺人後,你盜走了他的生命,盜走了他妻子的丈夫,盜走了他孩子的爸爸。當你説謊,你盜走了別人獲知實情的權利。所以説,盜竊是一切犯罪的原始。每個人都有貪婪,只希望所有的美好只屬於自己一個人。可用背叛換來的這些美好又顯得是那麼的慘不忍睹,良心的譴責又怎能體會到那種得到的快樂?有些時候正是因為我們自私而失去了面對困難的勇氣,阿米爾的懦弱將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僕人夥伴趕出了家門,同樣他的這種懦弱斷絕了爸爸和他夥伴爸爸四十年的感情。你有沒有一個朋友,不論發生什麼,他都為你遮風擋雨為你犧牲?懦弱的阿米爾做不到。這種為朋友犧牲的勇氣在自私的籠罩下是看不到的,拋開私慾,朋友就在身邊,一句謊言,一句嘲笑,這都是自私!

當你向你的“朋友”求助時,他對你説:“為你,千千萬萬遍”。那麼,恭喜你,他是你最好的朋友!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2

偷竊、救贖、成長,三個詞語貫穿始終。哈桑:“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忠誠為你,我可以去為你坐任何事,你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因為我們以前那樣愛過。阿米爾和哈桑兩人的話語久久在腦中迴盪。

01、心靈救贖

讀完這本書,心靈有種被洗滌後虛空的感覺,情節或許簡單直白,卻直擊靈魂深處。其實,我們都是,或者曾經是哈桑、阿米爾那樣的追風箏的人。但是我們從未發現,只是知道它----心中的風箏,終會準確無誤的落在它設計好的角落。張開懷抱,風箏,就會空中劃過,來到這裏,圓滿我們的喜悦,實現我們的悸動。

如果你問我,從哪一時刻開始,對這本書深深着迷,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就是父親關於“偷竊是唯一的罪行”那段,我願意複述給你聽: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其他罪行都是盜竊的變種。你明白嗎?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他妻子身為人婦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説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你偷走公平的權利。你懂嗎?

02、人生救贖

按照父親對於罪行的定義,我簡化為,剝奪他人幸福的行為即是罪惡。那麼,阿米拉顯然是有罪了。他撒謊,他掩蓋哈桑受傷的真實原因,來隱藏自己的懦弱;他謊稱哈桑有事要忙,以獨佔父親的愛;他甚至嫁禍哈桑偷竊,最終,他偷走了哈桑的誠實,阿里的家,父親的兄弟。然而,他最大的罪行是:對總是為自己挺身而出,但未能為其挺身而出的哈桑,產生的愧疚感,一直沒有勇氣承擔,一直迴避,這深深的負罪感偷走了他的兄弟,哈桑。

仔細想想,我們也有過明知有錯但又不願意承認的時候。在朋友面前撒謊,在戀人面前倔強。而當你,終於失去一個重要的東西,或者一個重要的人,可能才會明白,你所謂的尊嚴並不是真正的尊嚴,你所謂的逃避也不能真正的逃避。

書中對於一個渴望救贖的人是這樣寫的:也許在某個地方,有某個人,因為某件事,決定剝奪我為人父的權利,以報復我曾經的作為。也許這是我的報應,也許這樣也是一種罪有應得。

03、自我救贖

阿米爾背叛了哈桑,其父親背叛了哈桑的父親。面對自己愧疚的人,阿米爾的父親選擇用自己的財富與慷慨回饋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所謂“當惡性導致善行,才是真正的救贖”。但,幼時的阿米爾選擇了逃避。好在多年後拉辛汗的一個電話給了阿米爾一個救贖的機會,直面內心。

踏上救贖之旅,勇敢面對自己的心,以獲得自我救贖。

《追風箏的人》為我們尋找到心靈安定的力量:那就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僅僅是悔恨,不僅僅是內疚和自責,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原諒!原諒那些過錯和陰暗,那些傷害,同時也原諒我們自己。也許,從這個角度上説,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是追風箏的人吧。那在半空中飄飛不定的風箏,或許就象徵着那遲遲不肯落地,無法讓我們安心的愧疚。我們每個人都在它的下面追逐,奔跑。無論多苦多累也在所不惜。幸運的人或許可以找到風箏的落點,不幸的人或許要勞其終身,怎麼追也追不到……《追風箏的人》給了我們啟示:只要相信它會終有落下的那一天,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向,終有一天,風箏會平靜安穩地停落在我們的掌心。

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3

親情與友情,背叛與救贖,真相與謊言,責任與愧疚,人性的弱點與光芒,在《追風箏的人》這部小説中刻畫得淋漓盡致。今天我要推薦的就是《追風箏的人》這部小説。

這是阿富汗作家胡賽尼的處女作,沒有華麗的文筆,沒有無病呻吟。它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眾取寵。

《追風箏的人》這部小説中,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的僕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是哈扎拉人,受到當地阿富汗人的歧視與排擠,只有阿米爾的爸爸願意收留他們。哈桑忠誠、勇敢,願意為主人阿米爾做任何事,時時保護着阿米爾。阿米爾的爸爸高大威武,他希望阿米爾像自己一樣勇敢,但阿米爾的怯懦膽小令他失望,阿米爾明顯感覺到爸爸對自己的疏遠,反而更加喜歡敢於擔當的哈桑。阿米爾想要得到爸爸的肯定,參加了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風箏大賽,在哈桑的幫助下,他割斷了其他的風箏,但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忠心的哈桑替阿米爾去追,並堅定地對他説:"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哈桑追到風箏後卻被其他兇惡的富家少爺圍困角落裏,因不肯交出風箏而被施以暴力。而此時,哈桑最信任的朋友阿米爾躲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一切,卻沒有膽量挺身而出。

阿米爾獲得了爸爸的讚許,而爸爸卻不知道是哈桑忍受欺凌才幫阿米爾獲得風箏,哈桑忍着傷痛默默承受這一切。後來,阿米爾無比愧疚無法面對哈桑,為了讓自己的良心不再受到譴責,也為了讓爸爸的愛只屬於自己一個人,他又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故意栽贓哈桑偷竊他的手錶,最終逼走了忠誠的哈桑。

後來,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爸爸逃到了美國。然而多年後,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卻把阿米爾從貌似平靜的生活中拉出來,阿米爾重回闊別多年、滿目瘡痍的阿富汗,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愧疚湧上心頭,阿米爾開始了自己的救贖之路。

然而哈桑早已死於非命,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阿米爾不再像以前懦弱膽小,而是冒着生命危險救回了索拉博,當阿米爾被打得遍體鱗傷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

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不再微笑,一次偶然的放風箏機會,阿米爾在一羣孩子中幫索拉博追風箏,並對他説:"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兒時哈桑對阿米爾説的話,而此時,阿米爾對着哈桑的兒子説這句話,這一刻,索拉博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抹微笑;這一刻,阿米爾才真正得到了救贖。

從這部小説中,我看到了朋友的珍貴、哈桑的寬容、阿米爾的愧疚、勇敢的擔當、堅定的追尋。

(1)朋友的珍貴

忠誠、信任、勇敢、善良的哈桑,能夠擁有這樣的朋友是多麼的幸運。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哈桑對阿米爾説的話,讓我的心不由自主的震顫,隨之而來的是揮之不去的温暖和感動。哈桑的真誠,或許是因為主僕的觀念,但更多的是友情,純真的他堅定地相信阿米爾也把他當作最真摯的朋友。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也是阿米爾對哈桑之子説的話,為了贖罪,更為了這刻骨銘心的友情。

"為你,千千萬萬遍",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能對他説出這樣的話的人。幸福,就是聽到這一句話。為此,我想念哈桑,那個帶給身邊人幸福的人。

朋友,把酒言歡;朋友,海闊天空;朋友,將心比心;朋友,刻骨銘心;朋友,相擁一輩子;朋友,需要珍惜。

(二)寬容

哈桑的世界,很簡單,聽着阿米爾説故事就覺得很美好,他平靜地面對一切的得與失。即使被誤會,即使受委屈,即使阿米爾背叛了他,他也寬容地接受,一生不抱怨,守候那個最初的阿米爾,正如他死前給阿米爾的信中寫到:"如果你回來,你會發現有個忠誠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我們也一樣,太多的是與非,太多的得與失,會讓我們身心疲憊,我們要放下心靈的包袱。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用一顆寬容的心相信未來。

(三)可貴的愧疚感

這部小説的結局沒有中國式的大團圓,但阿米爾如釋重負,他追過,救贖過,勇敢地面對過。他將愧疚與悔恨化作力量,救贖了自己。

然而,在當今社會中,彷彿有很多人早已忘了什麼是愧疚感,對於父母提供的優越條件,對於別人的謙卑,對於自己的自私與無理索取,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當他們傷害別人時,他們並不會意識到那是一種傷害,因為他們的字典裏沒有愧疚。這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幅圖片--公交車上,一個姑娘不但不給一位農村老人讓座,還罵到:"這麼髒,離我遠點,一看就是農村的!",老人只好蹲下。他傷害了這位老人,卻絲毫沒有愧疚感。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包括前段時間的"表叔","房姐","房妹",他們享有着不屬於他們的金錢與權力,實際上是在剝削百姓,他們把這可貴的愧疚感丟失了嗎?

當我們靜下心來的時候,想一想,是否有過自責與後悔,()是否有過贖罪的衝動,我們應當正視內心的愧疚,勇敢地去彌補,做一個正直的人,珍惜點點滴滴的美好。

(四)勇敢的擔當

生命的價值在阿米爾的贖罪之途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當阿米爾在救索拉博的過程中被打得遍體鱗傷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

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逼走朋友的無情冷酷,所有的錯誤都在哈桑之子放飛風箏的那一刻得到了原諒,所有的罪過都在哈桑之子露出微笑的那一刻得到了彌補。

多年後的阿米爾選擇勇敢地承擔應有的責任,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我們也一樣,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該面對的人生,讓我們堅定地抉擇!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們在風風雨雨中勇於前進,敢於擔當,在點點滴滴中細細回味每一份苦與甜。

(五)勇敢地去追尋你心中的那個風箏吧

"追風箏的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爾,更是我們每個人。

在阿米爾的心中,風箏是親情、友情與正直,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才能成為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風箏,我們義無反顧地追尋着,在幸福與痛苦的反覆交替中漸漸地感悟着生命的真諦。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風箏,也許是友情與愛情,也許是正直與公平,也許是夢想與目標,讓我們像阿米爾一樣,勇敢地去追尋我們心中的風箏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4

第一次讀《追風箏的人》,就有一股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那,不就是我嗎?

幼時的我,也有一個如哈桑般的好友。完全稱得上是形影不離。

可我有一次,帶着他去偷東西。我們的目標是一個很刻薄的老婆婆家。平日裏,她老是訓斥我們。我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報復她。她有一個很珍貴的手錶,我們早就覬覦它了。於是,我就去把它偷了。可當老婆婆發現的時候,我卻説是他乾的。“他明知道是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包容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許就是草叢裏的毒蛇,湖底的鬼怪。”書中如是説。

是我在從中作祟,使他遭到了老婆婆的一頓毒打,使他背上了小偷的名號,使他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在世人面前。

我感受到了如阿米爾一樣的恐懼,一樣的愧疚。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直到現在,那深深的負疚和罪惡感縈繞着我,無論怎樣,難以拭去。

但讀了《追風箏的人》,我幡然醒悟了,現在還為時不晚。哈桑已逝,朋友仍存。別等到來不及的時候再後悔。當看到阿米爾鼓起勇氣尋找哈桑時,我再也坐不住了,拿起書,徑直向朋友家追去。

“我追,風吹拂過我的臉龐,我脣上掛着一個像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早已讀過這本書的他,一看到這本精美橙色封面的《追風箏的人》,心領神會的盯着我,語重心長地説:“我倆之間,無需多言,為你,千千萬萬遍。”

“是啊,為你,千千萬萬遍。”

沒有生在戰爭時代的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這樣,我們才有去挽救,去道歉的機會,還不至於懷着負罪感度過一生,抓緊機會別讓它定格成永遠的傷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只有追到了屬於自己的風箏,我們才能成為健全的人。那長長的風箏線的背後是一份對人生命運的信服與感激。而對於我們來説,無論那隻風箏意味着什麼,就讓我們勇敢的地去追吧!

我追。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5

一開始讀這本書時是被書名所吸引住的,《追風箏的人》念起來挺歡愉的,而且心裏也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人要去追風箏?一般不是人帶着風箏跑的麼?帶着這些疑問,我開始了《追風箏的人》的閲讀。

這個故事發生在阿富汗,故事主人公之一是當初年僅12歲的一位阿富汗少爺阿米爾,他性情温和、懦弱,很少為自己的事抗爭;而還有一位主人公小男孩哈桑,是阿米爾家中的僕人,他也是阿米爾最忠誠、最信任的朋友。一系列故事圍繞他們而展開。作為阿米爾的忠實朋友,哈桑義無反顧為其追到風箏,最動人心絃的一句話是:”為你,千千萬萬遍。”想想,這句幾乎是世界上最令人温暖的話是出自一個12歲的孩童之口。

隨着故事的展開,令人唏噓不已。小説整體都在一個比較壓抑的基調,每個場景都深深揪住每位讀者的心,讓我好像心透不過氣兒一樣,簡單的故事卻透露出關於人性的思考,發人深省。

這是一個關於人性救贖的故事,或許上帝創造人就是讓我們來犯錯的,他給了每個人能夠犯錯的額度,只要能意識到犯錯本身,克服犯錯的各種因素,完成對自己錯誤的補救和救贖,犯了錯,重修能過就行,上帝照樣會接受你的。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6

那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讀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追風箏的人》重點關注男性的成長,《燦爛千陽》

則着墨於女性的命運。前者,阿米爾公子與僕人哈桑反襯,後者,萊拉和瑪麗雅姆相對照。萊拉來自於幸福的家庭,美麗無比,可瑪麗雅姆卻長相醜陋,並生活在單親家庭。兩本書出自於同一作者,背景都是20、21世紀間三十年的阿富汗。雖然不是在同一年讀這個兩本書的,可相同的閲讀體驗是,你必須連夜看完,一口氣去讀,彷彿慢一點,主人公的苦難就會深重一些,或者説,如果我不加緊看,我就會像個罪人。胡塞尼説,“我向來只為一個讀者寫作。”我也只為我自己閲讀,那就記錄屬於我自己的感受吧。那兩個出身一樣的“哈拉米”“他的嘴脣從中間裂開,這興許是那個製作中國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於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這是《追風箏的人》中對哈桑外貌的描寫,一個不愛説話、憨厚老實的如泥巴的少年僕人形象。少年主人哈米爾是一個懦弱的孩子,他的爸爸卻極其粗獷、豪放、曠達,極其男人的爸爸對他很不滿意,甚至把更多的愛給於了僕人哈桑。

哈米爾一心想改變爸爸對自己的印象。這不僅是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愛,也是作為一個主子對僕人的尊嚴。喀布爾一年一度的風箏大會再次到來。幸運的阿米爾,在哈桑的幫助下贏得了風箏大賽的殊榮,爸爸也終於破天荒地,在看台上為哈米爾鼓掌。除了戰勝所有的風箏選手,割斷他們的風箏線,讓他們的風箏墜落,贏得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7

這本書是三年前讀的,為什麼拖了這麼久才寫讀後感?是因為這本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説有點難懂,看到一個朋友把這本書帶到班裏時,我才在腦海重新拾起這些碎片。

書中講述的是戰爭時期阿富汗的一對同父異母兄弟的故事。一個叫阿米爾,另一個叫哈桑,他們兩人原本十分融洽與火熱,但在一次追風箏中,哈桑追到了最大的風箏,卻遇到了幾個“剪徑”的,哈桑為了保護風箏不被搶去,被欺負了一頓。當時,阿米爾就在旁邊,但是卻選擇了視而不見。而後,阿富汗爆發戰爭,阿米爾與父親一同前往美國避難。其他的細節已經記不太清楚,但我還是覺得當時阿米爾應該挺身而出,這樣他和哈桑的友誼就不會就此決裂,阿米爾也不會遺憾終生了。

書中的阿米爾讓我想到了國小時班中的一個人,這個人可以令人討厭到何種程度?我連看他一眼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從來都以自己為中心,無論任何時候他總覺得別人應該繞着他轉,從來不會顧及朋友的感受。所以才過了一個暑假,我就忘了他叫什麼。其實,無論是誰,都會多多少少想要引起別人注意,但像他這樣的,實屬罕見。所以,到了期末時,就沒有人再理他了。

阿米爾和哈桑的故事實在是令人難過,而上文中這個“他”就與阿米爾很相似,我以前一直在想,為什麼哈桑會離開?為什麼這個“他”的好朋友也會離開?現在我想明白了,如果兩個朋友,一個只以自己為焦點,從來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這種人還是儘早遠離他吧。朋友之間的感情,應該是彼此傾聽,彼此付出並互相考慮的,如果只是索取,不顧對方,這樣的朋友還是越少越好吧。

阿米爾最後確實做出了改變,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願大家都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真正肯為自己付出的朋友,這樣的路也許很漫長,請不要怨天尤人,只會抱怨是不會有結果的。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8

為你,千千萬萬遍。合書,拭淚。哈桑,對於你啊,我既心疼,又驕傲。

哈桑,我心疼你的身份和種族。你是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什葉派,你一出生就比普什圖人低一等,你會因為你的出身遭到他們的嘲笑,捉弄。他們笑你的出身,調侃你的母親,他們叫你“巴巴魯”、“塌鼻子”、“載貨蠢驢”。你只能緘口不語,默默忍受,低聲啜泣。因為身份的緣故,你只能做普什圖人的僕人,你要住在那座全喀布爾最美觀的建築旁邊簡陋的泥屋裏,它狹小、光線昏暗,只有兩牀褥子、一張破舊地毯、一把三角凳、一張木頭桌子,此外四壁蕭然,僅有一幅掛毯。你要服侍那座漂亮建築裏的少爺阿米爾,在他起牀前洗漱完畢,幫他弄好早餐,收拾他的牀鋪,擦亮他的鞋子,熨好他那天要穿的衣服,替他放好課本和鉛筆。你不能去上學,你要留在家裏用手將髒衣服洗乾淨;然後在院子裏晾乾;拖地板;去市場買剛出爐的饢餅;為晚飯準備醃肉;澆灌草坪。

哈桑,我心疼你的忠誠和真心,心疼你對阿米爾的承諾——為你,千千萬萬遍,心疼你的付出,心疼你為阿米爾所做的一切:做阿米爾小説的第一個聽眾;面對阿塞夫的刁難用彈弓勇敢地保護阿米爾;在一次風箏比賽時説寧願吃土都不會騙阿米爾;為了讓阿米爾贏得追風箏的比賽,忍受阿塞夫的侮辱;犧牲自己承認偷了阿米爾的錢和手錶;守護老宅等待阿米爾一家回來而被槍斃。

哈桑,我最心疼的是你不對等的付出。那個你認為是最好的朋友的人,那個與你喝過相同乳汁的人,那個你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他的名字的人,可從來沒有認為你是他的朋友:他在與你玩耍時慫恿你用彈弓將胡桃射向鄰居家的狗,朝山羊擲石頭被發現後都由你來背鍋,並且認為理所當然;他因為老爺對你超常的關懷使他覺得你分去了本應屬於他的父愛,所以他總是千方百計地不讓老爺帶你出門;他在諷刺你以後把舊襯衣或者破玩具送給你告訴自己對於一個無關緊要的玩笑來説這樣的補償足夠了;他目睹了你捍衞他的藍色風箏的全過程,卻沒有走上前去;他為了自己不受內心的折磨,繼續過他想要的生活扯了謊,逼走了你。

哈桑,我為你不值。但凡你不這麼忠誠、真誠,信守承諾,我也不會為你落淚千千萬萬遍。

哈桑,我心疼你的同時也為你驕傲,儘管你出身低微、處境險惡,你也從未放棄過對善的追求,仍然保持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從出生到死亡你都沒有傷害過任何人,永遠臉帶微笑。從出生到死亡,你都不改本色,信守那句熠熠閃光的承諾——為你,千千萬萬遍。從你與阿米爾分開多年後給他的信中依然能感受到那個温暖、善良、忠誠,面帶微笑的男孩。你依然稱呼他為最尊敬的阿米爾少爺,你希望他能見見你的兒子,能喜歡他,你説如果他回來,他會發現有個忠誠的老朋友在等着他。

你把他當成你的朋友,自始至終。

哈桑,我不喜歡你的結局,但如果你的結局能夠喚來阿米爾少爺對自己的救贖,換來他後半生安然舒適,我相信你會認為是值得的。哈桑,你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忠誠的人,不是嗎?

哈桑,我將會永遠記得你帶着兔脣的微笑,記得你的善良、你的忠誠。

哈桑,再會。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9

“為你,千千萬萬遍。”反覆咀嚼着這句話,內心彷彿迷失在縱橫交叉的十字路口,不安的旋暈佔滿心扉;像落入蜘蛛網的飛蟲,無力的掙扎,像踩在玻璃碎片上,穿越腳心的疼痛,像掉入萬丈深淵,不安的情緒像芥末,嗆入鼻腔,嗆入大腦。這是第一次那麼靠近一個陌生人——阿富汗。不再是45°的仰望,而是站到了它的左邊,離心最近的地方。除去那些動盪,除去那些戰亂,我45°仰望天空,咧開嘴角,看,那些曾經飛揚在阿富汗上空的風箏,那些執着的單純的追風箏的人。

哈森,阿米爾,兩個十二歲的少年。最初的最初,他們是最親密的朋友,一起嬉戲打鬧,一起憧憬未來。有時候想:如果這種歡樂時光能一直持續到永遠該多好。可是沒有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災難早已籠罩在這個城市上方,隨時能將他們的友誼無情摧毀。

一次追風箏的比賽打破了寧靜的一切。阿米爾親眼目睹了哈森被阿塞夫教訓。他本可以挺身而出的,就像哈森每一次為他挺身而出一樣。可是他沒有,僅僅因為他的懦弱。他就這樣把哈森落在了那個小巷子裏。從此,哈森成為了他生命裏的一個惡魔,他處處躲避哈森,最後還設法趕走了哈森。後來,自己也跟父親遠離阿富汗,去了美國。就這樣,帶着纏繞了一生的負罪感去了美國。

四分之一的世紀過去,父親也因疾病死去。他回到了阿富汗,一個驚人祕密被揭開。阿米爾與哈森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他,竟然用最卑劣的手段,傷害了哈森。經過深刻的反省後,他決心找回那個遺失了過去的自我,找回遺失已久的善良。他收留了哈森的兒子,雖然最後自己傷痕累累,但他找回了那些遺失已久的東西。

那片飽經苦難的土地上,風箏再一次高高飛起。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0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只見兩個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飛越遠的一隻斷線風箏……“你倆要是帶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變成一隻能遠走高飛的老鷹吧!你們就準能把風箏逮住!”……幾個過路人,見到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這兩個氣喘吁吁的孩子。

“對,人們為什麼不能像鳥兒似的長出一雙翅膀在空中飛翔?”一個“飛”向天空的幻想在這兩個幼小的心靈裏萌發了。從此,他們開始留心觀察鳥類高飛和滑翔時雙翅的變化,並精心製作各種會“飛”的玩具。他倆長大後,仍然繼續研究飛翔的原理。

科學的幻想經過人們的勤奮努力,終於變成了現實。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了。這架螺旋槳飛機的發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奮力追捉飄蕩在空中斷線風箏的兩個美國孩子——萊特兄弟。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1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它給我的感覺是深沉的,懊悔的。我能感覺得到作家寫它時的沉重,懺悔和渴望贖罪。

這本書和其他的小説不同。這本書全文的感情一直很平穩,沒有刻意加工的大起大落,全文像流水一般流暢,以平淡的字句反映出了內心深處的感受,給我,給讀者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撼動。一般講人性的書都會以一種黑暗的角度來描述,其實這種書我一點不喜歡,因為它們大多都很壓抑,我亦不喜歡那些書的作者,因為他們給人一種賣弄學識以及閲歷的感覺。而追風箏的人 的作者卻真實的讓人感覺到他心中的情感,絲毫不做作。

我喜歡文中的哈桑,因為他忠誠,真誠。他不僅一次的對阿米爾説為你,千千萬萬, 每當我看見這句話,我的心中都充滿了感動和震撼。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絕對是絕無僅有的,我想他真的拿阿米爾當朋友,而且是可以獻出生命的那種。但阿米爾不那麼想,他從不把哈桑當朋友,他嘲笑他昧,甚至於在看到哈桑被欺負時,選擇獨善其身。儘管他事後很懊悔和羞愧,但正因這份懊悔和羞愧,他犯下了更嚴重的錯誤。他陷害了哈桑,陷害他偷東西。哈桑和他的父親離開了,但哈桑對阿米爾的感情還未終止。

當阿米爾和父親到了美國時,他對在阿富汗的哈桑感到非常抱歉,當他回到阿富汗想要贖罪時,卻被告知身為他弟弟的哈桑已經死了,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還在繼續受苦。阿米爾費盡千辛萬苦把他從自己的老敵人手裏救出來,並帶到自己身邊撫養。當他和侄子一起放風箏的時候,他彷彿又看見了兒時快樂的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或是贖罪,或是追夢,其實這並沒有什麼條件,但我們一定要去追,要有追的勇氣。

放風箏的人在前面跑,而追風箏的人一心一意的在後面追,或許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2

我們總是很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用華麗的謊言來麻痺自己,順便欺騙別人,卻不敢坦然去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阿米爾這個富家少爺所犯下的罪行,不也是一樣。在面對自己人性中的怯懦、説謊、虛偽、善嫉、矯情、邪惡、自私、自大時,他選擇的是逃避,這是一個懦弱無知少年的錯誤選擇。他也為此付出了一生,來自心靈鞭撻、愧疚、恐懼的沉痛代價。

少年之間的友誼就本是微妙的,因身份地位不同而相互之間小心翼翼的試探。可能,這就像一個巨大的命運輪盤。因為社會地位的差距,阿米對於哈桑有種先天上的優勢,因此兩人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阿米便能將性格中的“惡”暴露在哈桑的面前。通過有意無意的欺負,阿米在哈桑身上抒發生活中來自父親的甚至是來自哈桑的壓力。但哈桑又帶給了他這麼多的快樂和認同,似乎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最後,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同,他甚至眼看哈桑被人欺負,而僅僅是為了保住他的藍風箏。他對哈桑感到愧疚,想讓哈桑打還他,想讓他們就此扯平,可哈桑還是什麼都不做,甚至把爛果子抹在自己的臉上,哈桑還是如此深的在包容他,信任他,愛他。他平靜的外表下掩藏着一股找不到出口的洪水,愧疚和怕人發現的寢食不安在折磨着他。但他依舊將他的惡發泄到哈桑身上,只因為他是僕人,他是弱勢的。爾後,哈桑被他逼走了,他似乎找到了平靜。

那一幕發生在追風箏大賽後的一場意外的背叛,是因為膽怯的自私性格,導致一段真切友誼的逝去。在阿米爾成年後,輾轉回到飽經戰火摧殘的阿富汗之後,發現在種族和宗教的自我本位主義下,在政權更迭的動盪下,踐踏生命都變得那般的毫不起眼。

在多年以後,有人告訴他,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是父親和僕人的妻子通姦生下的不能承認的`兒子。這本來還有理可循的事就變得如此荒誕不經。父親的隱瞞和有意無意的比較,哈桑和阿米之間不平等的地位,阿米的自卑自憐自傷自傲,哈桑所受的屈辱痛苦,在那個身份地位等級的社會裏,還有多多少少這樣的故事?可能這就是在社會背景下那個叫做命運的東西。因為階級和一段不可告人的祕密成為主僕,因為種族的對立和迫害醖釀了最終的悲劇……那個與他如影隨形的哈桑,那個願意為他付出一切代價的哈桑,那個在他耳邊説着“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此生卻無緣再見。

作者清淡的筆觸之下,飽滿內斂的人物個性在沈靜中透露着濃濃的憂傷。在交錯倒敍的文字中,讓我驚覺那從容精湛的文筆,彷彿讓時光在瞬間如光影交錯,回顧着漫長曲折的人生道路,往事歷歷在目,然而人事已非。回不去的童年,填補不了的心靈裂縫。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3

在一片火紅的晚霞下,一隻風箏飄蕩空中,遠遠的,低低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麼顏色?一個小男孩在後面追,這是《追風箏的人》的封面,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畫面。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風箏需要追嗎?不是應該風箏跟着人跑嗎?為什麼要追風箏?帶着幾許衝動與期待,我翻開了這本書,走入了一個細膩樸實而又充滿感動與震撼的世界!卡勒德胡賽尼,正是他,阿富汗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作家,以史詩般的歷史景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蕩氣迴腸的人性故事,揭露了主人公一段漫長的贖罪之旅。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爾。主人公阿米爾是個富家少爺,然而和他吃着同一奶水長大,有着先天性兔脣情若兄弟的哈桑,卻因為階級和一段不可告人的祕密成為主僕,種族的對立和迫害醖釀了最終的悲劇。每年冬天的風箏大賽是阿富汗孩子們最重要的活動,用自己的風箏線把別人的線割斷,然後追到那隻掉落的風箏,便是贏者。阿米爾是鬥風箏的好手,哈桑是追風箏的好手。悲劇正是來自追風箏大賽後的一場意外的背叛。當哈桑在追風箏的巷子裏遭遇人生最大恥辱的時候,阿米爾卻眼睜睜的看着發生在眼前的一切而無動於衷。命運從此開始轉變,阿米爾對哈桑有着深深的愧意,他想只要把哈桑趕走那麼他就能得到解放,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哈桑。當成年後的阿米爾知道一切真相時,他再次回到飽經戰火摧殘的阿富汗,並選擇了自己獨特的贖罪方式。愛、恐懼、愧疚、贖罪……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裏。

小説中的哈桑是一個對主人公忠誠,願意為主人公付出一切代價做出任何犧牲的小男孩。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深深的打動了我,它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哈桑心中的“忠誠”二字的分量,”這樣的話能從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裏出來,真的是讓人揪心的疼,一直到了後來,他心中一直愛着的阿米爾少爺不再理會他並且還不斷的在他的傷害他,他都沒有背棄他,一直護着他,忠誠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而是一種義無反顧的支持和信任的情感。而阿米爾是一個怯弱,傲慢,虛偽,自大的男孩。小説正是通過哈桑的忠誠與阿米爾的虛偽與怯弱在一次風箏比賽中的正面交鋒讓阿米爾走上了一條錯誤的背叛之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良心的責備”。在漫長的歲月中,阿米爾開始了對自己犯下的罪行的無盡懺悔與救贖之旅。

在結局時,阿米爾終於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結束了他長達二十六年的懺悔與救贖之旅解救了一顆還未泯滅的良心。

或許,我們心中都有這樣一隻風箏;或許我們都面臨過與主人公阿米爾相似的困境,在生命成長的某個階段,有過那麼一次深刻的錯誤。然而沒有人願意因為一次錯誤就甘心承認自己是墮落的,醜惡的。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那半空中飄飛不定遲遲不肯落地的風箏,或許就象徵着那些無法讓我們心靈安定的譴責,愧疚與恐懼。我們每個人都在它的下面苦苦追逐,奔跑。如果説盧梭的《懺悔錄》寫得真實,坦誠的話,那我覺得這篇懺悔與救贖錄就寫得情真意切。“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讀完這本書,也許我們能悟出一些什麼。我們需要戰勝的就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該面對的人生,我們無法選擇。“追風箏”的人,只要努力找到正確的方向,只要堅信它總有落下的那一刻,風箏最終會被追到,並且平靜安穩地停落在我們的掌心。我們也會像主人公阿米爾一樣,在苦苦地追尋後找到那個打開自己心結的鑰匙。讓我們追隨作者筆下的那隻風箏,在幸福與痛苦,感動與愧疚的交替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諦吧。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4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也許是我讀完這本書最深刻的記憶,最打動人心的一種承諾的力量。我想,再也不會有一個人,為你千千萬萬遍,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或許,我過於批判了親情,但是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當你瞭解主人公之間的感情之後,也就不會覺得過分了。

對於不瞭解阿富汗這個國度的歷史、文化、宗教的讀者來説,前幾章索然無味,甚至想要棄書,本就樸實的語言,也沒有劇情的波動,更沒有故事的編纂。堅持讀下去,慢慢會有鏡頭感撲面而來,循序漸進,讓人開始上癮。故事大致就是圍繞“我”和哈桑展開,從童年到中年生活,從而牽扯出來的一系列關於文化、政治、戰爭的變遷,“我”的心理品格的成長。從最初的自私自利到後來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救贖,是因果的體現。因果報應最為突出的地方是阿塞夫,被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用彈弓打中,從此成為“獨眼阿塞夫”,這正是和哈桑童年時,為了保護“我”拿彈弓對準阿塞夫相符。“我”也為了索拉博,忘記年齡,忘記身份,追逐風箏,就像當初的哈桑對“我”一樣。故事前前後後形成呼應關係,最後的結局就像讀到了故事的開始,給人以美好。

《追風箏的人》這個題目應該點贊,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同時為別人千千萬萬次追風箏。在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上,依照自己的內心,讓風箏飛的高而遠。始終有人在默默注視着這一切,明白這一切。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15

那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讀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追風箏的人》重點關注男性的成長,《燦爛千陽》則着墨於女性的命運。前者,阿米爾公子與僕人哈桑反襯,後者,萊拉和瑪麗雅姆相對照。萊拉來自於幸福的家庭,美麗無比,可瑪麗雅姆卻長相醜陋,並生活在單親家庭。兩本書出自於同一作者,背景都是20、21世紀間三十年的阿富汗。雖然不是在同一年讀這個兩本書的,可相同的閲讀體驗是,你必須連夜看完,一口氣去讀,彷彿慢一點,主人公的苦難就會深重一些,或者説,如果我不加緊看,我就會像個罪人。胡塞尼説,“我向來只為一個讀者寫作。”我也只為我自己閲讀,那就記錄屬於我自己的感受吧。那兩個出身一樣的“哈拉米”“他的嘴脣從中間裂開,這興許是那個製作中國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於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這是《追風箏的人》中對哈桑外貌的描寫,一個不愛説話、憨厚老實的如泥巴的少年僕人形象。少年主人哈米爾是一個懦弱的孩子,他的爸爸卻極其粗獷、豪放、曠達,極其男人的爸爸對他很不滿意,甚至把更多的愛給於了僕人哈桑。

哈米爾一心想改變爸爸對自己的印象。這不僅是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愛,也是作為一個主子對僕人的尊嚴。喀布爾一年一度的風箏大會再次到來。幸運的阿米爾,在哈桑的幫助下贏得了風箏大賽的殊榮,爸爸也終於破天荒地,在看台上為哈米爾鼓掌。除了戰勝所有的風箏選手,割斷他們的風箏線,讓他們的風箏墜落,贏得風箏。

熱門標籤